第246章
你。” 小家伙乖乖地点头:“记住了。” 太皇太后听不下去,赶紧出来护着心肝宝贝儿:“他今日生辰,你又训他做什么?” 康熙转过头来看向老祖宗,脸上又是另一副恭敬孝顺的模样:“没有训他,他也该懂事了。” “他哪里不懂事,依我看,他最懂事,比好些个大人还懂事。” 康熙不敢跟她争辩,只能顺着她的话说道:“是,总的来说还是很乖的。” 他又转过头来看向小家伙,脸上的神情柔和了不少:“朕有件好事,你想不想听?” 胤祐一听到有好事,眼睛立刻就亮了起来:“什么好事?” 这话康熙主要是说给太皇太后和皇贵妃听的:“今年刚换了河道总督,新上任的王新命以前没有治理河道的经验,春天又正是修筑河堤的最好时节,朕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准备亲自去一趟黄河下游,巡视河工。” 皇贵妃一听就明白了,皇上这是在宫里坐不住了,又打算出门——这是要开启第二次南巡。 康熙又接着说道:“既然去了黄河下游视察河工,就顺道再去一趟江南,看一看那里的民情。” 太皇太后上了年纪,听了半晌才明白过来:“皇帝要出远门啊。” “是。” “那……打算什么时候启程?” 康熙答道:“年后启程。” 他是想趁着春季,正是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时节,早去早回。 胤祐问:“还要去苏州和江宁吗?” 康熙点头:“没错,要去苏州和江宁。” 小家伙又问:“子清和容若也去吗?” “去。” “那……乌库玛嬷去吗?” 康熙瞪他:“乌库玛嬷这么大年纪了,哪里经得起路途颠簸。” 小家伙缩了缩脖子:“那额娘去不去?” “当然要去。” 小家伙了然的点点头,没再说话。 这倒是让康熙有些惊讶,本以为小家伙会吵着闹着一起去,哪知道他关心了一大圈,最后没了动静。 康熙看了他一眼,发现他手里一直攥着一卷书,此刻正低头翻了起来。仔细一看才发现,那是一本棋谱。 “咳……”康熙清了清嗓子,“大阿哥也去。” “哦。” “若是你表现得好,说不定朕也带上你一起去。” 胤祐抬起头来,冲他阿玛笑了笑:“我不去。” “!!!” 不仅是康熙,这次连皇贵妃和太皇太后也感到了一丝惊讶。 哪里有热闹,哪里就有七阿哥。以前小家伙总是千方百计要跟阿玛出门,现在竟然主动说自己不去。 康熙站起来,又把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还以为自己儿子被掉了包:“真不去?” “不去。” “前面可是你提议,用水泥修筑河堤,不去瞧瞧成果如何?” 小家伙皱着眉,诧异道:“阿玛,你不是去视察河工吗?你去看过就好了,我就不去了。” “……” 康熙被他噎得说不出话来,好家伙,这是在给皇父安排工作。 老父亲不死心,继续问道:“朕记得你可爱吃江南的点心了,定胜糕、松鼠鱼、清蒸银鱼、还有那个做得像雨花石的汤圆……这些不都是你喜欢的吗?” 听到这些,小家伙咽了咽口水,属于江南特有的酸甜鲜香从记忆深处涌现出来。不光是美食,还有虎丘、拙政园、惠山、太湖、紫金山、秦淮河、燕子矶等等江南风光,以及那句“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江南名句和美人,也一同浮现了出来。 小家伙动心了,于是问了一句:“太子哥哥去吗?” 太子当然去不了,康熙要出门,太子就必须得留在宫里替他处理朝政。 “不去。” “那我也不去。” 康熙转头看向一旁的皇贵妃,皇贵妃却一直盯着儿子。 小家伙是真的长大了,尽管他自己不肯承认,大人也很难察觉。 但回过头去,想一想几年前的他,和现在已经大不一样。 小的时候,当然是阿玛额娘去哪儿,他就要跟去哪儿,一刻也不肯离开。 现在可不一样了,人家长大了,恨不得自己一个人自由自在,哪里还愿意跟父母一道出门。 来的时候,康熙还自信满满的想,说出这个消息,胤祐那小家伙一定吵着闹着要一道出门,到时候他就可以向儿子提要求,多背几篇文章什么的。 哪曾想…… 老父亲不死心,最后一次问道:“你不去,朕可就带别人去了。” “我已经去过了,你带别人去吧。” “……” 每年的腊八都有家宴,还要吃腊八粥。 午膳过后,康熙本是要回乾清宫去,准备晚上的家宴。却看到胤祐那个小家伙仍旧捧着棋谱,一个人坐在书房自己跟自己下棋。 他看儿子如此痴迷于围棋,便临时改变行程,决定留下来跟他对弈一局。 胤祐还没跟阿玛下过棋,他平时的棋友是三阿哥和四阿哥以及他的师父,三阿哥和四阿哥渐渐不是他的对手,师父段位太高,他屡战屡败,正是需要找一个新对手的时候。 康熙下棋的水准远在三阿哥和四阿哥之上,第一局,胤祐没能坚持多久,就败下阵来。 康熙把棋子在手里颠了颠:“还不错,学多久了?” 小家伙伸出两根手指:“学了两个月。” 康熙一愣,他以为胤祐要说两年,没想到是两个月。 转念一想也对,也就是他这两个月比较忙,和小家伙见面的时间少了,所以才不知道他在学习围棋。 “还不错。不过要挑战你阿玛,还差得远呢。” 康熙留给把棋子丢进棋盒里,站起来准备叫梁九功起驾。 哪知道儿子却忽然扑过来拉住了他:“阿玛等等。” 今日一早,康熙带着太子、大阿哥、三阿哥和四阿哥去太庙祭祖,回来就径直到了慈宁宫,身上的朝服还没来得及换下。 胤祐赶紧收回手,讨好的笑道:“再下一局,就一局!” 这是初学者的卑微,逮着个能陪着下棋的人,就恨不得求着对方再来一局,来了一局又一局…… 康熙一掀衣袍坐下:“看在今日是你生辰的份儿上,朕就陪你再下一局。” 这一局父子俩下了很久,另一边暖阁内午休的太皇太后都起来了。 胤祐一枚棋子半天落不下去,康熙忍不住催促道:“这还用想吗?放哪儿都得输。” 胤祐选了个地方,用拇指和食指捏着棋子,重重的拍了上去。 “就这儿?”康熙颇有些疑惑,“你可想好了?” “落子无悔,”小家伙扬了扬下巴,“我想好了。” 康熙摇了摇头,落下一字,又忍不住教育他:“你把这一小片棋子放掉,就可以保住另外那一片。” 胤祐却态度强硬:“我不让,只要我让了这一片,你同样会逼迫我让掉那一片,这样让来让去,最后我就退无可退,一败涂地。” 走到这一步,小家伙倒是一点也不犹豫,每落下一字都显得胸有成竹:“只要我抱住了这一片棋子,另一边你一时半会儿也吃不掉我。而我,倒是可以反过来吃掉你的棋子,阿玛,你救不救?” “……” 他走一步棋,已经算到了三步开外,而且是每一处地方,每一个变化都算得明明白白。 康熙愣在那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棋盘,一句话也没说。 他好像从儿子的棋招中受到了某种启示。 其实,决定南巡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好了。 既然噶尔丹和沙俄勾结在一起,迫使他不得不在边界谈判中做出重大让步。那他也只能按照索额图的办法,将俄国人索要的尼布楚让出去。 虽然咽不下这口气,但形势比人强,他只能把这口气咽下去。 可就像胤祐刚才说的那样,领土问题岂能说让就让。让了这一处,对方就会得寸进尺,难保下次不会继续与噶尔丹联手,再来敲诈勒索,继续逼迫他让出别处。 而沙俄那边,要么得偿所愿将尼布楚划入自己的版图,要么谈崩,看着大清和准噶尔打得你死我活。 不管怎么样,俄国人都不吃亏。 就算大清打败准噶尔势必也会大伤元气,到时候他单方面撕毁协议,远征军卷土重来,清朝皇帝又能拿他怎么样? 就像胤祐所说,让来让去,最后退无可退,一败涂地。 康熙陷入了沉思,胤祐也没有催促他,安静的坐在对面,双手托着下巴,耐心的等着。 皇贵妃一直站在旁边看父子俩下棋。她心里当然更偏向儿子,一直站在胤祐旁边,看着看着也看出了一点门道,儿子每吃掉康熙一颗棋子,她都忍不住在心里叫好。 其实脸上的笑容一直都没有消失过,看得康熙很不痛快,期间把她拉过去好几次,但皇贵妃还是不由自主的又站在了儿子身旁。 皇上到哪个后宫去,妃子不是寸步不离的跟着他,恨不能黏在他身上。 只有在表妹心里,两个儿子再加上太皇太后,哪个不比他这个皇上重要。 皇贵妃从他的神色就大致猜到了他心里装着别的事情。小家伙本来是蠢蠢欲动,想要提醒阿玛,被她做了个静声的手势,拦下了。 直到一只手搭上肩头,康熙才从思绪中回过神来。 抬起头来,看了眼那只手的主人,又看了看对面托着下巴,一脸天真无邪的儿子。 他一直都对这母子俩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情感,或许是他们身上维系着一部分相同的血脉,总让他将他们与后宫其他人分割开来。 这局棋,最后还是胤祐输了,阿玛给他的评价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肯放弃,但实力却不允许,到最后,什么也抓不住。” 小家伙撇了撇嘴:“等我多学两个月,再来挑战阿玛。” 康熙哼笑一声:“行,朕等着你来挑战。” 晚上的家宴上,荣妃忽然在太后和皇上跟前提起个事情。 “照理说,太子明年就十六了,也已经成年。虽然礼部查阅典籍,制定太子大婚的流程还需要一些时日,但太子身边也不能没有人侍候。” “照理说,臣妾位份低微,这事儿轮不到臣妾操心。但太子小时候,皇上国事繁忙,臣妾奉命照料过太子一阵。先皇后曾有恩于臣妾,臣妾实在……” 十几年前,宫中妃嫔制度并不完善,康熙老婆娶了一大堆,除了中宫皇后,其他全是庶妃,地位比宫女没高出多少。 皇后生下太子不久驾崩,康熙一个人带着孩子多有不便,那时候荣妃正是得宠的时候,先后为康熙剩下四个儿子,全部夭折,身边只有一个小公主。康熙有时候脱不开身,就让人把胤礽带去钟粹宫让她照看着。 但这个时间并不长,后来荣妃生下三阿哥,太子也渐渐长大了些,康熙便能带着他一道出门去了。 无论如何,那些年荣妃给过太子一些,他确实的母爱,太子也让荣妃在几次丧子之痛中走出来。 胤祐坐在太皇太后身旁,听到荣妃的话,忽然想起来,三哥说太子哥哥心情不好的时候,总会叫
相关推荐:
小人物(胖受)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和徐医生闪婚后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毒瘤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