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按语:本例小患者腿疼,虽然西医检查未找到原因,但作为传统中医,应首先考虑盗汗与之有关。即使是成年人盗汗日久,也会腰酸膝软无力,甚至腰膝酸痛。盗汗多属肝肾阴虚,所以用知柏地黄汤为主;但本例小患者尚有自汗表现,故而加入牡蛎散同用,再加白术、龟甲,一止自汗,一止盗汗,且有补脾、益阴之功。初服3 剂显效,续服3 剂治愈。因于劳累腿疼复作,但盗汗、自汗未再出现,故而减去滋阴、止汗的黄柏、知母、浮小麦,加入参、归、续断,以滋养气血、调理筋骨,5 剂药服后,加以家人的呵护调养,2 年余腿疼未再反弹。 以前多次强调,很多病不能单靠药物治疗,忌口、养护同等重要。尤其是小儿患病,家人的呵护显得尤为重要。如此例盗汗、腿疼,病虽治愈,但5 岁小儿让他爬山,岂不是过于勉强?即使是成年人大病初愈,也不能如此劳累,况且小儿本身就很娇弱,身体各方面都还在生长发育之中,百倍呵护尚嫌不足,岂能在盗汗、腿疼初愈的不久,即带他爬山劳累!小儿不少病并没有什么 “根”,只是呵护不到位,而使之反复复发。所以动辄责问医者:为啥治不断 “根”?有时心里颇感委屈。比如小儿外感风寒发热咳嗽,及时治疗很重要,但医者反复交代要注意不要重复受凉,饮食切忌寒凉之物,但好不了几天,复因衣着不慎,或者饮冷食寒,咳嗽随之出现,哪里是 “病根”?分明是重受寒凉所致!又如小儿饮食失当,反复出现消化不良,甚至呕吐泄泻,治愈并不难,为何老反复?就是饮食没有调理好,这就是所谓的 “病根”。所以很多病治疗效果的快慢、优劣,医者、患者都有一定的关系与责任。尤其是小儿 “哑科” 的许多病种,医者一定要细心诊断、审慎用药,因为他(她)们的思维、语言尚未成熟,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不适感受,所以医者更要倍加用心诊治。家人的护理亦是十分重要,对于医嘱,丝毫不能马虎,因为这都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以及预后等诸多方面。 受学感言 受学感言 从小父亲就有让我学中医的愿望,给我选的师父就是周老先生。周老考察了我10 年之久,才终于在2016 年5 月答应教我。师父首先教我的是如何做人,先要有恻隐之心,还要意志坚定,要有不怕吃苦的意志和精神;其次要胸怀豁达,博采众长,不断提高医技,不可有故步自封的陋习。当我看到师父的一言一行,年逾七旬还常常推迟下班,只要诊室还有病人,他从不言渴、言饿、言累,处处为患者着想。患者对于疗效也都是赞扬声不断,而师父却从不喜形于色,依然认真看病,这使我颇受感动。看来父亲给我找的这个师父,是个身教重于言传的好老师! 父亲讲述,本村一出生后9 天患脐风女婴,三甲医院已放弃治疗,奄奄一息,师父2 剂药挽回生命,以后身体健康,现已大学毕业,工作正常。 一6 岁男孩突然不语不食,医院多种检查无果,师父予1 剂药,服后正常,以后身体健康。这样的案例不少,我起初还将信将疑。但当我亲眼见到师父接诊一患者,手足心溃烂,生活不能自理,在大医院治疗50 天不见好转,师父予5 剂药服下,竟然其病若失,完全治愈。一从北京来的35 岁滑精患者,一天滑精三四次,少则也有一二次,神情沮丧,结果服药头剂滑精即止,连续半个月以上未再滑精一次。还看到不少购买师父专著的读者,从祖国各地,不远数千里,拿着书来访,请师父签字,还有要求拜师学医的。这让我感到自己很幸运! 师父已经七十多岁,依然住着陋室,粗茶淡饭,忙碌于医务,把时间看得无比金贵。按师父的说法:人一生平均时间不超过3 万天,有作为的时间不超过1 万5 千天,若不好好利用,那真是可惜啊!所以他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临证、写书、带徒弟,我们做学生的,包括很多病人,都为他的身体担忧。可是师父总是一句话:只要自己身体能行,大家需要,我会继续如此。想说的话很多,只恨所学有限。谨在老师的《临证效为实》发稿之际,草草数语,以示对老师的敬意! 杨汉桢拜呈
相关推荐:
王爷他总是要负责
全球游戏进化
同行人(群像)
[综]琴酒今天又在做慈善
庶出庶出
爆萌狐宝:神医娘亲要逆天(医后倾天)
会穿越的道观
我卡牌大师,制作神魔卡
抱上大腿后我怼天怼地
[家教]暗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