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 刻诊:视其形体偏胖,面色乏泽,舌质色暗淡腻,舌苔白滑微厚;听其说话声音失于清爽,似有痰滞之状,鼻音明显沉闷,近乎风寒感冒鼻塞;切其脉,濡滑之象。 由上可见,此人湿痰偏重,阻遏上窍,以致肺气失于宣畅,因而出现以上诸症。治宜燥湿祛痰,辛通鼻窍。方用二陈汤合辛夷散加减。处方:姜半夏12g,茯苓18g,橘红、辛夷、白芷、升麻、藁本、川芎、防风各15g,细辛5g,苍耳子、石菖蒲各15g,甘草6g,生姜5 片,6 剂。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 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饮食需要温和偏于清淡,节酒戒烟,勿食寒凉油腻之物,注意保暖,谨防感冒。 二陈汤燥湿化痰,用治痰涎壅滞,胸膈痞闷、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象濡滑等症;辛夷散辛散通窍,常用于肺经湿热上蒸于脑,而生鼻渊,时流浊涕,头痛鼻塞,或生息肉等症;加苍耳子发散风湿,上通脑顶,外达皮肤,而治头痛鼻渊等症;加石菖蒲芳香开窍,祛湿逐风,除痰宽中,乃是助其主方祛痰通窍之功。此方仅可用于湿痰壅盛偏于寒者。若属肺经湿热,口腔干燥、吐痰色黄等症者,可去生姜、姜半夏、白芷、细辛等辛温之味,换以黄芩15g、生石膏30 ~60g、浙贝母9 ~15g、薄荷15g、桔梗12g 等清肺化热痰之品,以对证施治,不可不分寒热,照搬使用。 11 月10 日二诊。自诉:“自己感觉胸脘痞闷已减轻,呼吸通畅多了,家人说我睡觉打呼噜的声音也小了,不像以往那样响声如雷,持续不断。可能是睡眠好了,头闷也有减轻,精神也舒畅了,就是稍感口渴,但不想饮水,总之效果满意。” 视其舌质略泽,舌苔已转为薄黄津润;闻其说话声音稍感顺畅,鼻音沉闷略轻;复切其脉,濡滑转为缓滑,湿痰上壅之势已缓之征。原方药味不变,服法改为1 日半服1 剂,中午1 次减去,余如首诊时所嘱,续服6 剂,尽剂再诊。 11 月22 日三诊。自诉:“按我自己的感觉,鼻炎的症状已经不明显了,可是家人还要我来看看,巩固下疗效。” 复诊其舌脉,首诊时寒痰偏盛之象都已基本消退,但是难免不再复发。如风寒感冒、过食荤腥油腻及寒凉之物等,都可诱发旧疾鼻渊。嘱其上方再服3 剂,服用法同二诊。另取5 剂,生姜换干姜6g,共为细末,每服9g,日服2 次,用辛夷、薄荷各6 ~15g 轻煎取汤送服。 按语:李某的寒痰壅盛所致的鼻渊、头闷、胸痞、鼻塞声重、夜寐打鼾等症,方用二陈汤合辛夷散加减,以辛温通窍、温化寒痰之法,共服汤药15 剂、丸药1 料之后,加以饮食等多方面自我注意防护,疗效基本得以巩固。近三年中,旧疾未再明显反弹。与刘某相似症状的鼻渊患者,用以上方药治疗后,即使不能彻底断根,也可以减轻大半不适症状,基本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但这仅是指湿痰壅盛者而言。
相关推荐:
天下大乱
世界第一钢琴家
情陷宫闱(类清)
战爷不好了,夫人又带球跑路啦!
亲密伙伴
第一废材傲妃
重生之无双战防
我把总裁文女主逼黑化了
特警乱明
沈秋妍苏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