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据其所述及形体气色、舌、脉表现,“痰厥头痛” 应为诊断无误。辨证:寒湿伤阳,痰涎上扰。治法:燥湿化痰,温中下气。以治痰涎上扰,气逆脘痞,头痛眩晕等症。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加味。处方:姜半夏12g,天麻15g,茯苓18g,橘红15g,焦白术24g,甘草6g,干姜9g,大枣5 枚,吴茱萸9g,川芎、蔓荆子各15g,3 剂。1 剂药三煎,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药渣宽水再煎,煎开后适温泡足。保持心情平和,饮食温和,注意保暖,劳逸适度。 半夏白术天麻汤主要功能为燥湿化痰、降逆平眩。常用于痰厥头痛,脉象弦滑、眼胀头眩、胸膈痞闷、时吐清水痰涎、身重沉困等症;加吴茱萸以温中下气解郁,而治厥阴头痛呕逆;加川芎、蔓荆子,以达颠顶眼目而止痛平眩。用于本例湿痰上扰,近似痰厥头痛之患,寄望切中病机,服下见效。 8 月5 日二诊。自诉:“服药已见显效,胸膈痞闷呕吐、眉骨胀、头痛眩晕及心情郁闷等症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这是我好久都没有感受到的轻松,原方不动,再服5 剂可以吗?” 经过复诊,除闻其声音略感顺畅、视其精神略振之外,舌、脉与首诊时相比几无变化。原方续服5 剂,应属适证。 8 月13 日三诊。自诉:“胸膈痞闷、头痛眩晕、时欲呕吐、眉骨胀疼等症已大有好转,却又感到气不够用,浑身无力。” 视其面色微润,精神已不再压抑,步履较首诊时灵便,舌质稍泽,齿痕变浅,舌苔白润;复切其脉,缓滑略显无力,弦迟之象已不明显。湿痰已化、气逆已散、肝风上扰之势已衰之征。病久正虚,故见邪去而显露出 “气不够用,浑身无力” 之状。上方减去吴茱萸之温散,加人参9g 以益气扶正,续服5 剂,服用法及注意仍同首诊。 半月后患者电话告知:“我的老毛病已经基本稳定,气短体倦已不明显。药我也吃够了,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情况再说。” 按语:“痰厥头痛” 不算常见,但偶尔也遇到。若忽略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对证用药,而一味使用 “扩管” 活血、疏散通络,而达到止痛目的,固然也对很多人的 “症”,故有时也有效,但治愈率很低。如本例头痛眩晕,其最突出的表现是身体偏胖,面色乏泽,声音重浊,舌质淡暗,舌苔灰润,脉象两寸弦滑微迟;加之自诉病史,自我感觉头痛如裹、胸膈痞闷、时吐痰涎等症,即不难辨别出属于类似痰厥头痛,所以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加药不过3 味,首诊3 剂即见效果。这就是对 “证”,而不是对 “症” 的结果。见症治症,不少人也能够见效一时。能找到病因,抓住病机,则疗效就从根本上有区别,甚至有些病还能根治,而不是只取效一时。 头痛只是一个症状,而引起头痛的原因与疾病却很复杂。如较为常见的就有“脑梗”“脑供血不足”“高血压”“脑瘤” 等。
相关推荐:
天下大乱
世界第一钢琴家
情陷宫闱(类清)
战爷不好了,夫人又带球跑路啦!
亲密伙伴
第一废材傲妃
重生之无双战防
我把总裁文女主逼黑化了
特警乱明
沈秋妍苏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