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重生之无双战防 > 第165章

第165章

诊其脉,六部洪实有力,舌质红,苔黄厚,干糙。辨证:阳明燥热,胃火上攻证也。治宜清泻胃火,解毒消肿。处方:生石膏60g(先煎),紫花地丁30g,忍冬藤30g,天花粉15g,葛根15g,麦冬15g,土牛膝24g,金果榄3g,3剂。上药宽水轻煎,微温,任意饮。另取手足十宣穴针刺出血,针合谷、内关、外关、颊车穴行泻法,1 日1 次。忌饮酒及食辛辣鱼虾半月。 上法治疗4 日,肿消痛止而愈。如虚火牙痛者忌用此法。 163.聤耳 余次子熙,1 岁半时,即1974 年夏。右耳不时流黄水,呼痒不止,继见脓血兼出,气味腥臭,久久不愈。舌质红,苔黄厚,指纹暗紫,尿微黄,大便微燥,乃足少阳经湿热为患也。以清热利湿法,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与服。处方:龙胆草3g,黄芩3g,赤芍3g,白木通3g,通草3g,车前子6g,金银花6g,葛根、生地黄各3g,甘草1.5g,白芷1.5g,2 剂,水煎,分多次温服。 外用:蚕茧1 个(内有死蚕蛹者佳),蛇蜕1 条(装蚕茧内,线扎紧),放炭火内烧存性,去净灰杂,研细粉,加冰片0.3g,麝香0.09g,轻粉0.3g,青黛1.5g,共研极细粉,和匀,密贮。每用少许,先用金银花煎水去渣,温洗耳内外,擦净患处,以棉签蘸药粉掺患耳内。如耳内干者,以麻油调药粉滴耳内。内服中药3 剂,加外用药调治,未5 日即脓血全无而愈,至成年未再复发。 聤耳,即今之化脓性中耳炎,唯7 岁左右儿童为多,成人偶亦有之。如治不得法,每多缠绵时日,甚则数年不愈,偶有鼓膜烂穿而聋者。其病虽小,不可忽之。 164.噤口痧 张某,男童,7 岁。1993 年12 月27 日邀诊。患儿眼神呆滞,精神不振,面色微青,舌质晦暗,苔灰腻,脉象隐匿难寻,时来沉涩。问其始病何状?其父母曰:“12 月23 日晨,未见患儿起床,遂呼之,不应;拉之,身软不能站立;放之,非睡似睡,精神大异于平日。当地老中医亦不识此猝起怪症。某医院作‘儿麻’治,无效;又作‘乙脑’治,亦无效。查‘五大常规’及脑脊液无异常。会诊多次未果,虽不间断治疗,但毫无起色。” 综上所见,再细审其证因,我以为并非大病,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非感时邪猝闭腠理,即为中恶扰乱清灵,以致脏腑气机失和,痰阻喉间,邪扰清窍,而见神识异常,语不出声,四肢瘫痪之噤口痧症也。速当宽胸涤痰,理气降逆。急用丝八方(《痧症全书》)加减服。处方:天竺黄6g,竹茹9g,川贝母9g,荆芥穗6g,乌药9g,香附6g,青陈皮各6g,降香6g,石菖蒲、胆南星、蝉蜕各6g,2 剂。次日晨往视之,患儿嬉戏言笑,虽似微弱,亦如无病之状。其母曰:昨日下午服药,夜11 时许,语出有声,遂能站立。今晨即呼饿欲食,其病若失。

相关推荐: 天下大乱   世界第一钢琴家   情陷宫闱(类清)   战爷不好了,夫人又带球跑路啦!   亲密伙伴   第一废材傲妃   重生之无双战防   我把总裁文女主逼黑化了   特警乱明   沈秋妍苏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