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重生之无双战防 > 第152章

第152章

9 月5 日二诊。水痘已去十之八九,烦渴等症大减。原方去黄芩、栀子,加玄参6g,白鲜皮6g,2 剂。服法同首诊。经内服外洗治疗4 天,诸症悉愈。 134.湿温 余次子熙,3 岁时,即1975 年7 月下旬,初起似冒暑,寒热微咳,烦渴引饮,用祛暑解表药无效。继而吐泻兼作,用六和汤、藿香正气汤加减与服,吐泻渐止。未及2 日,又大便溏泻,小便黄赤,用五苓散加减调治亦效。时又大便燥结,小便清长,腹膨胀,食量突增,甚至大便燥结如羊屎,用酒大黄、瓜蒌仁、火麻仁各6g,水煎与服,二便正常。不及三五日,大便又溏稀,频频欲解,色暗腥臭,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之,大便复正常,但潮热起伏不止。如此一连3 年所患略同,发病俱在农历六月底至八月初方愈。曾多次在某医院诊断为 “小儿夏季热”,但诸法莫能根治,每发必延六十余日。此次患病又月余不解,患儿已是形气羸弱,饮食少思,潮热日甚,早轻晚重,腹膨胀肠鸣,呼吸微弱,四肢逆冷,指纹淡青,脉象细弱,多人治之皆罔效,我深忧之! 后以《伤寒论》“荣气微者”“是阴阳之气大虚,四逆汤以复阴阳之气” 及“手足厥者,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以辛甘大热,疏调阴阳,方用当归四逆汤。处方:当归6g,白芍6g,附子3g,干姜3g,甘草3g,红枣3 枚,水1 碗,浓煎至1/3,温分三服。1 剂服后四肢稍温,病有转机;2 剂头身热退,欲思饮食。《内经》云:“小毒治病,十去其八”“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后以牛乳粉、蜂蜜和服,以饮食调理半月余,诸恙悉除,病愈康复。自此以后,病未复作。 135.潮热虚喘 鲍某,男,8 岁。1976 年7 月12 日首诊。视患儿形气怯弱,眼睑浮肿,呼吸抬肩,喘嗽无力,面色萎黄,唇见淡紫而暗,舌质淡红,舌尖鲜红,苔薄白,指纹淡青而浮,脉促,一息九十至,时见促止复来。问之,其父曰:自半岁至今已患3 次大病,某医院曾先后诊断为 “先天性风心病与肺结核”,并说患儿寿命不超过16 岁。虽经长期治疗,而体弱喘嗽、潮热不清未见好转,尤以夏秋益甚。审其色脉,证属脾肺气虚,心阴不足也。拟用益气养阴法,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处方:白人参9g,焦白术9g,生黄芪9g,茯苓9g,五味子3g,麦冬6g,薏苡仁6g,炒扁豆6g,杏仁6g,桔梗6g,百合9g,甘草2.1g,红枣1 枚,3 剂。 逾4 日复诊,气促稍缓,潮热微减,脉稍缓。存上法,处以末药1 料缓服。处方:白人参24g,焦白术24g,生黄芪30g,茯苓15g,白扁豆(炒)30g,薏苡仁(炒)30g,百合30g,五味子12g,麦冬12g,桔梗12g,丹参15g,白芍(酒炒)12g,怀山药21g,地骨皮9g,冬虫夏草15g,杏仁12g,厚朴(姜汁炒)9g,枳壳(麸炒)9g,龙眼肉15g,陈皮9g,砂仁9g,炒鸡内金9g,制鳖甲9g,炙甘草12g。

相关推荐: 天下大乱   世界第一钢琴家   情陷宫闱(类清)   战爷不好了,夫人又带球跑路啦!   亲密伙伴   第一废材傲妃   重生之无双战防   我把总裁文女主逼黑化了   特警乱明   沈秋妍苏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