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宽水文火缓煎浓汁,每剂三煎,一日半尽剂,早、中、晚空腹温服,渣再煎,趁热熏洗外阴。 3 月18 日二诊。上药服第3 剂后小腹觉暖,下坠感显轻,阴脱已未见,精神稍振。诊其脉、舌无明显变化,唯面色稍泽,嘱原方续服5 剂。 3 月26 日三诊。阴脱未反复,腰腹不适续有减轻,食欲、精神明显好转,唇舌色见润泽,舌苔薄白,脉缓欠实,病已趋愈。原方去菟丝子,柴胡、升麻、肉桂各减半,加龙眼肉15g,每月服三五剂。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情绪安定,勿体劳过度,远房事1 年,以巩固疗效。 随访3 年,患者除偶感小腹不适及疲劳外,别无他恙,旧疾未见复发。 按语:上二例,一为子宫脱出,一为阴道肌弛,即《千金方》所谓 “阴脱”。究其病因病机,总为脾虚气陷,肾气不实。上例虚挟湿注,故见白带偏多;此例脾肾俱虚,病延日久,遇劳便脱,久治不愈。治之大法,均以补益升提为主,辨其兼症,施以佐药。故用龙骨、牡蛎之涩止其带;鹿角胶、菟丝子固其肾,而使子宫脱出、阴道肌弛同收痊愈之功,是同中求异耳。毫厘千里,不可不辨也。 四、儿科治验 儿科古称哑科,喻其诊治比之他科病尤为难也。据长期临证体验,亦难亦不难。小儿病较为单纯,无七情六欲及劳倦所戕,其发病多与六淫、饮食有关,诊治及时,用法无误,其病多可速愈(脐风、胎黄、麻疹、五迟五软及先天遗传病例外)。但小儿乃纯阳之体,犹如春生嫩苗,既生机盎然,又无力抵御戕伤,易虚易实,病变迅疾,故诊治小儿病尤当细心审慎,不能稍有懈怠,不然,必会失之毫厘,差于千里也。故称小儿为清灵之体,用药不可杂、滥、重、毒、浊、燥、苦寒,药宜轻灵对证,切勿杂乱无章!尤其小儿痘疹、高热、脐风诸症,变化最速,用药护理稍有不当,即变症迭起,甚则危及生命。故治小儿病,尤当加倍谨慎,轻重缓急,不可稍忽! 123.脐风 冯某,女婴,7 天。1990 年9 月10 日来诊。视患儿面色暗青,不时抽搐,哺乳不知吸吮,乳汁顺口角外流,观指纹风、气、命三关直透,色淡青,目睛不转,斜视啼哭,声音嘶哑,头向后仰,喉间痰声不息。问之,其母曰:“婆母土法接生,剪刀未加消毒,脐带不及3 日自落,落后肚脐浸淫不干,时渗血水;产后未及3 日,初感患儿吮乳口松,随之发热;第4 日已见抽风,四肢颤动,惊惕不安。到某医院儿科诊断为‘破伤风’,治疗3 天无效,令速出院。将患儿抱回途中,虽已半死,但还有气息,便请您死马当活马医。” 综上所见,乃小儿脐风也。古人称此 “最为恶候”。多为接生时所用器具不洁,或 “洗三” 时脐带被水浸渍,风邪水湿侵入脐中,经络营卫壅阻,肝风内动,而见四肢抽搐,舌强目呆,甚则角弓反张,呼吸急促,或口吐白沫,汗出不止,气绝命危。
相关推荐:
都市道观:许愿要用献祭换!
我是气运主宰
第一废材傲妃
我加载了游戏作弊器
重生之流氓少爷
帝心劫:毒妃倾城
斗罗:武魂殿开局,终成教皇
废柴男神
一不小心撩了以前喜欢的人,怎么办
东方不败之异界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