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刘澜自从破相且日日噩梦缠身后,人变得不爱说话了。 尤其是在见到李耀国时就更是像躲瘟疫似的,别说是停下脚步说话了,就连看一眼都没有。 老太太默默看着家里的改变,难过是肯定的,但为了保住李家,这也是无奈之举。 ------ 在7月夏季到来时,刘澜和李耀国在老太太和陈大妮的陪伴下去了县医院拆板子,两人终于是可以下地正常走路了。 不过刘澜却是彻底破相了,脸上恢复如初的可能近乎于零。 回来后,徐进端发现聪明的刘澜让老太太给剪了胡兰头,一边的短发正好遮住那半边脸。 拆板子三天后,刘澜和老太太都去下地了;李耀国回矿场上班去了。 这一世李耀国没有被矿场开除,在了解清楚前因后果后,矿场还派人带着慰问品来李家探访了李耀国。 村子里每天晚上的扫盲班自5月份开始一直持续至今,徐进端趁着老太太去时跟着一起去蹭课。 虽然下面的学生不是纳鞋底就是缝补破衣服,或是聊八卦,但徐进端还是听得津津有味,因为县里来的干部,每天都会读报。 还会把所读的报纸内容一句句写在临时搭建的黑板上,教大家一个字一个字的念。 短短两个月,徐进端把所教的字学了个七八成,可把老太太惊呆了,闲暇时开始咨询起上小学的事。 县里来人,也是看着徐进端一点点认字,一点点把每个字给画出来的,所以也特别热情地跟老太太说了如何去县里读书,以及读小学学费多少等一些细节上的事。 老太太都给一一记在了心里。 转眼过了忙碌的秋收季节,刘澜看上去更像农村妇女了,常年不下地的老太太看上去也壮实不少。 徐进端这个小豆丁就更不用说了,本就被老太太和刘澜打理的干干净净白白嫩嫩,虽然这半年来因为家里的变故,他既要去煤场又要上山,着实辛苦。 可这也给了他浪的机会! 每天给自己加餐,这也让他的个子蹭噌往上窜,比同龄孩子高出半个脑袋。 唯一与之前不同的就是原本白白嫩嫩的皮肤,如今黑了不止两个度。 好在,老太太对大孙子还真是毫不吝啬,每月拿到烈士子女生活补助金后都会去县里买两斤骨头回来,给徐进端熬骨头汤喝。 陈大妮和李耀国终究没有离婚,分家后倒是和和美美地过起了小日子。 每月李耀国发薪水的日子,还会从县里买点肉回来,炒了肉菜端一碗来这边。 而他们自己的小院也早已动工,这会儿正忙着。老太太更是整日都在那帮忙。 没人管的徐进端更是忙得四处撒欢。 但凡找到野果林都会呼朋唤友地一起去采摘,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他还是孩子,虽然是经历不知多少世界的伪小孩,可在老太太和刘澜眼里他就是孩子。 没见这会儿刘澜正在骂他嘛:“你说你一天天的不着家,要是出意外,我该怎么办?你还让不让我活了啊!” “嘻嘻,娘,我这不是和那么多人在一起的么,铁蛋和毛蛋的哥哥也在的,我们不会走丢的。” “行了,明天别去山上了,就在家安静待着帮娘把核桃毛刺都给剥了。” “娘,那你干嘛?” “你还管起我来了哈?”刘澜被气笑了,接着没好气道:“我还能干嘛,那么多玉米不得脱粒出来啊,还有那么多白菜不得都做点酸菜……” 徐进端笑嘻嘻道:“娘,我帮你。” “你帮我把核桃弄出来,还有你拉回来那些松球里的松子弄出来就成。等我忙完这些,我给你做核桃糕、松子糕吃。” “好,我最喜欢了。” 原主确实喜欢刘澜做的这些糕点,要说刘澜这人吧,人是挺温柔的,而最拿手的就是做糕点。 至于做饭,只能说属于吃不死人的青铜境。 反正,徐进端不靠家里的吃食过活,也就随她了。 ------ 在第一场大雪来临前,李耀国和陈大妮一家搬进了不远处的新居。 不得不说,向阳村地广人稀,最近的邻居就是黄花婆婆一家。 如今李耀国住在老李家的另一边,差不多5分钟路程,也算是有左邻右舍了。 乔迁新居这天,老太太带着刘澜和徐进端去了李耀国家帮忙。 当然,徐进端是去玩的。 这年月不流行大吃大喝,最好的菜就是一大锅肉片炒白菜,一大盘玉米饼子算得上是很丰盛的。 菜是老太太做的,味道还可以,白菜居然还带着丝甜味。 “娘,虽然我们以后不在一起住了,但你始终都是我娘,新新还小,大活、重活啥的你和大嫂记得来喊我,咱都是一家人。” 刘澜低头不吭声。 自从破相后,刘澜整个人就都沉默了下来。 而徐进端却发现刘澜本人居然是喜欢如今这种安静度日状态的。 第367章 再一遍遍深究刘澜的心理活动才发现,这女人也着实不易。 之前碍于自己养女身份一直是寄人篱下的度日,所以要看人脸色。 比如,婆婆喜欢开开心心活泼的姑娘,她就让自己活泼开心;小叔子喜欢温柔小意的,那她就温柔小意,所有目的不过就是希望在这个家待下去。 之后婆婆有兼祧两房的意思,她对小叔子不讨厌,也就顺从婆婆的安排。 但自从那场大火在毁她容的同时,也烧尽了蒙在她心里的迷雾。 在陆陆续续被噩梦纠缠的那两三个月里她好像看到了自己风光背后的心酸,看到了镜花水月的所谓的爱情,可到最后自己看到的不仅是祠堂的废墟更是李家的废墟。 这让她有了好好生活的念头,他有儿子、儿子在18岁之前有生活补助,婆婆又主张分了家,家里日子再苦也不会活不下去。 她更不担心婆婆会赶走自己,因为她有儿子。 所以她活得坦然了。 ——&—— 1962年8月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十年过去。 15岁的徐进端拿着京都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兴冲冲地回了老李家小院。 “奶,娘,你们在吗?” “哎呦,这么大的孩子回家还嚷嚷…也不嫌丢人….”这是老太太的声音。 “新新,你考上了吗?”这是刘澜。 徐进端扬了扬手里的信封道:“妈,我考上了,京都医学院。” “哎呦,咱老李家这是飞出金凤凰了呀,我得去村里转转。”老太太也不做饭了,两手往围裙上一擦,解了围裙就出门了。 “新新,学校什么时候开学?你什么时候出发?”刘澜给徐进端倒了杯凉白开。 这是老李家人这几年来的习惯。 饥荒那几年,饿肚子加不讲卫生村里死了不少人,隔壁黄花婆婆一家只剩一个儿子,妇女和孩子一个都没剩,不是饿死的,反而是得了痢疾而没的。 自此以后,徐进端要求老太太和刘澜必须喝凉白开。 他的理由很简单:“你们要是没了,我也活不了,老李家大房就断根了。”家里俩女人哪还有不听的。 老太太显摆回来,一家人才吃上饭。 家里为此热闹了好几天,而徐进端在家待了一天吵吵闹闹的日子后,之后几天天不亮就进山了,一天两趟,每趟四捆柴的往家里拉。 说是他不在家,家里俩女人上山不容易,能砍多少就都给砍了,实则是去山上躲清净去的。 这十年陈大妮一共生了三个孩子,都是男孩,可把老太太乐的,每天都那么‘活力四射’…… 一周后,徐进端离开了向阳村,如今的向阳大队。 离开前把几人的封印都给解了,他倒要看看既有前两世记忆,又有今生记忆的几人还会不会继续之前的老路。 告别向阳大队的小伙伴和送行的村民们,徐进端上了马车。 ——&—— 1966年4月 看着手里鲜红的毕业证书,徐进端淡淡叹了口气:一个月前递交的提前毕业申请终于通过了,太难了! 京都在去年开始就乱了,那时因为要分配去医院实习,徐进端耐着性子没递交提早毕业申请。 这回终于通过了,也按他的申请被分配去了Z省省会第二人民医院。 为什么会去那? 一方面是风起这十年Z省相对安全,第二方面,当然是不愿意回去了。 因为被解封的四人,又换了个方式搞在了一起。 这次陈大妮居然同意了老太太兼祧两房的提议,还给刘澜打掩护。 以至于如今徐进端有了年仅两岁的弟弟,同母异父的那种。 简直日了狗了!!! 刘澜居然还写信希望他把学校发的补助能每月寄一部分回去。 当然信里说的是,李耀国家有三个男孩,所以这胎就直接过继在了李耀祖名下,还高兴地说他有弟弟了。 是啊!有弟弟了,他就可以不结婚了! 所以,他之前不止一次写信回去说等毕业了把刘澜和老太太接去城里生活,都成了笑话! 他没回家,而是直接踏上了前往Z省H市的火车,安顿好工作,搞定住的地方,时间已进入5月。 也好在,医院有员工单人宿舍,且还都是早几年新建的五层楼房,有自来水、独立厨房、卫生间、阳台的那种。 徐进端被分到的房子是西边套,采光很好,缺点就是夏天很热,但徐进端不在乎。 因着做过不知道多少世的医生,徐进端上手很快。 一年后工资
相关推荐:
蔡姬传
痞子修仙传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捉鬼大师
鉴昭行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吃檸 (1v1)
取向狙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