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每月一封信的频率。 1959年期间,沈福保在族人和村里撮合下和村里一个丈夫、孩子都死在鬼子炮火下的寡妇开始搭伙过日子。 那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中,徐进端为此还特地去了趟梁溪,给沈福保所在的村子送去一车玉米和糠皮。 他可以送更多,但他终究是不敢。 1966年初,徐进端终于收到来自京城李牧寄过来的信,他说他即将被下放。 去哪里未知,并希望他能保重,要坚持信念。他相信他们总还有再见面的时候。 徐进端:......这信写了还不如不写呢! 哎!终于还是起风了啊! 至于会不会影响到自己,徐进端表示,他一点都不担心。 他不仅有天道给的祝福、自身的气运、还有时不时拍自己身上的好运符,三重BUFF加持,只要不是开局就进牛棚啥的,一般情况他是丝毫不惧的。 到了6月份,风速直线上升。 在淮国旧有位员工在上班路上被误杀后,国营贸易信托公司决定旗下3家商店同时停业整顿,所有员工回家待命,无事不得外出。 这下可好,给了徐进端到处浪的理由。 ------ 首先去的就是W省,他想看看刘慕松、江秀兰一家到底如何了。 结果自然是原主想见到的。 刘慕松在几次求助一同前往W省的老丈人一家无果后,索性开始摆烂。 姨太太们一个个离开了,最后只剩爱他如初的江秀兰,虽然江秀兰破了相,但对于江秀兰一直爱慕他的心,他还是跟明镜似的。 江秀兰为了能留在刘慕松身边,提议自己可以出摊养活一家人。 也因为江秀兰在做吃食上是真有一手,很快就靠卖馄饨、包子让几个孩子不至于挨饿。 如果说徐进端出国特训那几年江秀兰的生活是水深火热、鸡飞狗跳的话,那这十年来,在她小摊生意稳定后,刘慕松的小儿子,即江秀兰的亲儿子又开始去上学了。 可惜,他们无力支付高昂的贵族学校的学费,只能去了普通的中学。 而刘小公子就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遭受排挤和霸凌’。 然,刘慕松是根本就不关心,江秀兰是忙于赚钱无力关心。 这也导致如今的刘小公子养成一副懦弱胆小的性子。 最可悲的是,也不知道是谁带刘小公子去了趟赌场,从此过上今夕不知何夕的日子。 江秀兰摆摊赚的钱根本就攒不起来,骂过、打过一概无用。 所以,就这么过着吧,至少还活着不是! 欣赏过刘家的生活后,之后每个晚上,徐进端都会在国外零元购。 或者去南非的博茨瓦纳欣赏钻石、欣赏象牙艺术;或是去太平洋海底的沉船上淘宝。 只要他能想到的,都会去浪一波。 第110章 国内的风越来越大时,徐进端就不再出去了,因为他发现他家有被撬过的痕迹。 他也不惧,直接给自己家周围布了个幻境,只要心存歹意的来访者,离开后轻则成蛇精病,重则瘫痪。 不去浪的日子,他更多的开始关注沈福保和找寻被下放的李牧的消息。 沈福保的日子倒也算的上安逸,虽然每天要上工,但家里有人打理后,他每天回家到底是能吃上一口热乎饭,也有嘘寒问暖的人了。 当时,55年底徐进端刚回国那会儿,也问过老爷子要不要回魔都和他一起住,他给他养老,结果老头给他来一句:落叶归根,哪都不去。 -_-||…… 之后就再也没问过,但每年换季总会寄个包裹给老爷子。有时是兔皮护膝、有时是狼皮背心、有时是一双老棉鞋。 他觉得他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 到了9月份时,徐进端终于找到了李牧的踪迹。 李牧因为一个任务,不小心卷入内部派系之争,才有了这次下放。 而下放的地点就在魔都邻省,..........三省交界、人烟稀少的村子里。 虽然没受啥迫害,但缺衣却是事实。 眼看冬天即将来临,再好的身体也经不起这种造法。 徐进端决定亲自跑一趟。 于是,在66年9月29日,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徐进端身着一身军装背着包裹出现在太华人民公社的太华山脚下李牧那间破房子门口。 “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李牧见到徐进端的一瞬间是开心的,可眼里的担心还是隐藏不住的。 “来看看你,给你带点吃的。”徐进端把身上背着的麻袋放屋里。 李牧苦笑:“饿,还真饿不死我的。山里什么都有,不差一口肉吃。药倒是缺的。刚来那会儿路上下暴雨,晚上又是漏风、又是漏雨,差点你就见不着我了。” 徐进端把麻袋里装大米和年糕的布袋子拿出来后,又拎出一个布袋递给李牧: “呶,都带了。黄链霉素、板蓝根、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片、宣肺理气丸、保和丸都给你带齐了。” “你去哪弄的那么多药?” “多跑几个医院不就有了。” “嘿,还是你小子灵光。对了,你还没回答你怎么过来了?不上班了么?还是出啥事了?” “撒事体么,就是暂停营业,放假了。估计过年后会才会恢复正常。” 李牧伸手想摸徐进端脑袋,奈何徐进端比他个子还高,只能改成拍肩: “你没事,我就放心了。” 这天正好是中秋节,徐进端也很应景的带了一盒广式月饼、一盒苏式月饼过来。 李牧问:“你做的?” 徐进端诧异地问:“你从哪看出来的?” 李牧神秘一笑:“不告诉你,只要是你亲手做的,我都喜欢吃的。” 说着一口一个,一下干掉了两个广式、两个苏式。 徐进端没好气道:“你这种吃法,能吃出里面都是什么馅的么?” 李牧傲娇:“当然,想当初师傅之所以收我为徒,就是因为我有一条好舌头,什么东西过我嘴就没我不知道的。” 好吧,这还显摆上了。 晚上两人坐在破茅草屋门口的大石头前,啃着窝窝头,吸溜着酱肉沫青菜粥一起赏月。 李牧说:“云,这个中秋我会记一辈子的。” “嗯。” “对了,你给我的毛衣,是你自己织的吗?”李牧像只狐狸似的眯着眼问。 “嗯,不仅你的,师父的、我自己的,都是我织的。” “衣服和棉鞋呢?” “自己做的。” “你还真行啊。” 徐进端语气低沉道: “小时候,没饭吃,没衣穿时就去捡破布自己一块块拼起来,后来有个老裁缝看不过去,就问我要不要做他徒弟,我没答应。 但帮他倒了几天马桶,换取他的针线。我在缝的时候他在旁边就教了我基础缝针法。” 这件事是真的发生过,但又是假的,因为当时徐进端就是抱着偷师去的。 别说做棉袄,就是让他手工缝制一件旗袍都不在话下。 “来,过去的都会过去,我们会越来越好的。”李牧举起粥碗和徐进端碰了碰。 “嗯,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李牧看着徐进端问:“你今年有29了吧?” 徐进端诧异地问:“是啊,怎么了?” 李牧问:“你知道咱师傅有几岁了?” “72.” 这回轮到李牧诧异了:“你知道?” “嗯,师父收我时自己说的,比我大43岁,就当小儿子养了。” 李牧长叹一口气:“哎,师父也是个苦命人。你趁现在不上班,有空就去看看他。” “嗯,我会的。” 当星星布满天空时,俩人才收拾碗筷进了破茅屋。 第二天,李牧起来,徐进端已经不在了。 傍晚时分,就在李牧以为他可能已经回去不会再来时,徐进端背着个大包裹又来了。 “你又去买什么了?” “垫被。垫被外面我让人又套了层稻草,要是有人来也不会那么明显。另外还有条盖被,都是新的,就是翻旧花了点时间才回来晚了。” “哎...”李牧长叹一口气,终究是什么都没说。 只伸手拍了拍徐进端的背。 徐进端又在这里住了两天,和李牧一起不仅加固了茅屋屋顶,还用山上砍的竹子加固了茅屋四周,这样至少冬天能保暖。 “行了,你就赶快回吧,现在外面乱,没事别乱跑。” 第三天一早刚吃过早饭,李牧就开始赶人了。 徐进端点头:“嗯,这就走,师兄保重。” “你也保重。” 从山后绕出村的徐进端直接回了魔都自己的小院。 如今大街上一团乱,到处都是一身绿衣服的小红兵,此时不薅羊毛何时薅? 对他来说都是驾轻就熟的事。 于是徐进端同志的空间又多了一批瓶瓶罐罐的破铜烂铁和破破烂烂的古籍字画。 ............当然还有那些被某些组织私吞的金银珠宝等收藏。 外面的乱世,丝毫影响不了现在徐进端的躺平生活,就算周围几家邻居被小将们给抄了,也丝毫不影响他的躺平大计。 第111章 这波疯狂一直持续到年底,大批小将被送到广阔农村后,百姓们的日常生活才逐渐趋于平静。 徐进端继续开始了每天早上去逛小菜场的嗜好。 有不限量供应的大白菜卖时,就多买点;有时也会每天买两块豆腐,一块老豆腐一块嫩豆腐。 规律到就连卖豆腐的老阿姐都认识他了。 每天从天井里传出去的菜味不是白菜豆腐,就是豆腐白菜。
相关推荐:
华娱,不放纵能叫影帝吗?
叶辰苏雨涵
兽人美男后宫
我儿快突破
斗罗:手术果实,擅长研究她们
堕天使大人有只鸟
[清穿同人] 清穿之侧福晋悠闲日常
林云初裴淮远的小说八零漂亮假千金嫁个硬汉养崽崽
进击的后浪(诡异入侵)
无心(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