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人手握还没焐热的大学毕业文凭,就收到紧急转移命令。 两人面面相觑,难道是毛熊国专家撤离后,这里就不安全了?! 当然不是! 说是紧急转移,等把资料整理好,实验设备器材全部打包好,也已是一周后。 上了卡车复又火车;下了火车复又卡车如此兜兜转转六七天后,大部队终于来到了一处明显就是新建的基地。 徐进端没想到自己兜兜转转间又来到了与原世界相似的工作环境。 还是在他快忘了原世界一切的时候。 这里与其说是基地,不如说是一个小型城镇。 工作区、生活区、农耕区;机场、公路、供销社、布店、商场、邮电局甚至是电影院一应俱全。 基于他们的工作性质,分配到了距离工作区最近的五公里范围内的独立小院。 在基地,除了生活区有五层高的筒子楼,靠近工作区十公里内基本都是一排排统一标准的独立小院。 每个小院的院子里都安装有自来水,也有独立的厕所和厨房。说不上有多豪华,但厕所用的是瓷蹲坑和水箱,在这个年代就已经算很时尚了好么! 至于厨房,外观是老式土灶,内里烧的却是蜂窝煤。 在拿到小院钥匙时,还给每人发了粮本、副食本、煤本。 他们这些新来基地的单身汉,每人还给了两天假,让他们打理新家。 徐进端虽然行李不多,用不了两天,但还是花了半天时间,把新家弄的有了些人气。 入住当天中午,分配在隔壁的孙珂带着一包梅干菜、一包笋干上门了,说是来蹭饭。 也是,吃惯食堂的人,要自己做饭还是很不适应的。 因为要开伙,俩人索性叫上被分在后排院子的陈放一起去了街上菜场,看看能不能买到新鲜蔬菜和肉。 一圈逛下来,仨人发现生活区物资不仅丰富还都是产自基地内的农耕区。 当然这里的丰富也只是指能买到普通蔬菜而已。 洋葱、辣椒、大白菜、萝卜是这个季节最常见的。 徐进端都买了点。 第66章 路过国营肉店时,主案板上只有一些被剃的干干净净的猪杂排和两根没有一丁点肉的猪大骨头。 倒是旁边副案板上还有一整条羊蝎子。 徐进端问孙珂吃羊肉不,孙珂点头:“吃啊,我没啥忌口的。” 于是仨人把肉店剩下的这些骨头都给包圆了,临走前给营业员打了根烟,还预约了第二天的猪板油。 要知道,这年头一般家里在过年时熬一罐子猪油基本可以吃上一年呢。 趁明天休息,他熬点猪油,至少可以明面上的吃食就都在了。 回来路上路过粮店,仨人把8月份的粮都买了。 ......富强粉早在月初就卖完了,好在玉米面、黑面和小米都有。 28斤每月的定额,徐进端买了20斤玉米面,黑面和小米各4斤。 孙珂不会做面食,28斤定额都买了小米; 陈放只会煮玉米糊糊,买了20斤玉米面8斤黑面。 一路上他还介绍了几种糊糊的做法,倒是勾起了孙珂的兴趣,直说简单,早知道也买点了。 其实吧,就徐进端分析,孙珂也就嘴上说说,要不是现在住的地方离食堂远而今天又过了饭点,他们仨根本不会聚在一起吃饭。 回家后,孙珂和陈放去放买的粮食,再回来时,陈放舀了碗玉米面和拿了两根大红肠过来。 于是,中午这一餐吃的格外丰盛。 一大锅的红烧萝卜羊蝎子、豆豉鲮鱼、洋葱炒鸡蛋,辣椒炒干菜、醋溜白菜。 主食是一人一碗骨头汤打底的面疙瘩。 要说这菜量着实不小,却被三人一顿给造没了。 盘子还都是干干净净的那种。 饭后,孙珂还说:“我一直以为梅干菜要烧肉才好吃,没想到干炒辣椒也那么好吃。” 徐进端笑道:“那是你妈晒的梅干菜好,新鲜且鲜美。” 吃了饭,俩人也没多待,各自回家看书去了。 徐进端收拾了屋子,把窗帘挂上,就开始捣鼓他带来的用来打包那些木箱子。 这么大的院子,不种点东西岂不是可惜。 一下午时间,四个可以种菜的木框就成型了。 辣椒、芋艿、黄瓜、番茄都给安排得妥妥的。 第二天一早,叫上孙珂两人去了昨天预约好的肉店。 不仅买了两斤猪板油,还各买了两斤五花肉,用来烧梅干菜捂肉的。 路过煤店,索性把8月份的定额蜂窝煤都给拉了回来。 孙珂还买了水壶和热水瓶。 中午孙珂还是在徐进端这里吃的饭,饭后端着一大碗让徐进端代烧的梅干菜捂肉回了自己院子。 终于安定下来了,徐进端也有时间‘出货’了。 ------ 翌日一早,南海壹号办公室 二号与一号手里拿着一份相同厚度、内容相同的材料一脸沉凝时,办公桌上两个不同颜色的电话突然同时响了起来。 待一号挂了电话,脸色更是古怪了,但还是对二号道:“总储备库和顺义库今天凌晨多出一大批物资。无人知道是何时用何手段运到的。” 二号看了眼手里的资料晃了晃问:“你说会不会是同一个人?我们为了这份资料已经损失了不下于十个高手了,要查查吗?” 一号:“我让人在清点物资了,清单一会儿就能到。如果是之前横滨港消失的那批物资就不用查了,能用这种手段的定是国内的隐世高人。无碍!” ------ 自从进入新的实验组后,徐进端这一忙连过年都忘了。 直到基地通知年三十集体科研人员在大食堂用餐,他才惊觉把还在魔都的刘湘瑶女士给忘了。 于是着急忙慌地申请给魔都去了电话。 然,电话那头的刘湘瑶女士很是淡定地说:“我知道你很忙,所以我和人调班,过年期间都值班,你不用担心我,安心工作就好。姆妈会照顾好自己的。” 就这样忙忙碌碌地来到了1959年。 这一年10月1日凌晨 小日子发生了件大事。位于不同城市供奉着210万名死于二战之人的六个(包括神宫、观音院)在内的神厕同时变成一片废墟,供奉着的牌位更是在一瞬间全部化为灰烬。 这一天是种花国成立十周年。 徐进端和一众科研人员,无法去京城现场观看典礼,但此刻却都聚集在图书室观看阅兵式的现场直播。 时光飞逝,转眼十年过去。 年近28岁的徐进端已经从一个初级研究员成为了可以独立立项的副高研究员。 这一年刘湘瑶50岁,徐进端问她愿不愿意来基地。 半个月后,刘湘瑶来电话告诉他: “钦钦,姆妈递交延迟退休报告,批下来了,现在还不能退休,姆妈还要继续再干五年才能退休。等退休了,姆妈就去基地找你。” 徐进端能说什么,只能说好喽。 ——&—— 二十年后,48岁的徐进端已然成了一名正高研究员。 刘湘瑶也已经来基地和他一起生活了15年,除了开始一两年不适应这里的干燥外,在家院子里种上葡萄、蜜瓜和杏树后,就再也没提过要回魔都。 当然,只要有假期,徐进端也会带着刘湘瑶回魔都,或是去国内各地旅游。 徐进端50岁时,他带领的研发团队开发出了2G芯片; 55岁时,又开发出了3G芯片。 已然遥遥领先于世界。 但当组内成员休假回老家,意外遭遇车祸死亡后,基地开始注重研究人员外出安全问题。 徐进端与刘湘瑶的每次出行时身边也多了跟随的警卫员。 这一世,刘湘瑶活到93岁,于魔都多伦路家中去世。 此时71岁的徐进端已经从基地回魔都,在魔都海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任教。 送走刘湘瑶后,他把多伦路的家重新做了装修。 这也不得不庆幸他给刘湘瑶造梦符选择在多伦路买了房子。 如今这里被列入历史老街区,除了拓宽道路、铺设天然气管道、更换原有水管、电线这些基础,基本就再没更大的变化了。 当然,刘湘瑶离世后,徐进端也利用传送门去过日不落和漂亮国找过叶国豪和叶辰。 然,这世上早已没了叶国豪、叶辰的存在。 在徐进端79岁那年,他带领的学校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完成10G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研发。 这一世,徐进端一直在通信工程专业领域孜孜不倦地带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一直把自己活成了太爷爷,享年119岁。 第67章 “小池,除了这把钥匙,姆妈没什么东西可以留给你的了。你收好千万不能丢了,记住了吗?”徐进端刚有意识,耳边就是这道温柔却又有点焦急的声音。 一边读取原主记忆,一边点头却没开口说话。 感觉手里被塞进了一卷什么,又听女人继续道:“小池,姆妈走了,记住姆妈说的。” 漆黑的房间,响起轻微的脚步声和关门声。 放出神识一个身材高挑的女人拎着牛皮箱正快步走出院子。 院子门口停着辆汽车。 女人还没走近汽车,车门就被打开,一道好听的男声问:“秀琴,你和儿子都说好了?” 女人上了车,车门关上时传出女人的声音:“退之,你说我们这样不带他走真的好么?” PS:原主父亲张忠垚,字退之。 男人发动汽车,驶出弄堂,声音有些无奈:“只有三张船票
相关推荐:
无心(1v1)
兽人美男后宫
我的老板是无限游戏BOSS
我是如何侮辱你妈的
林凡叶惜
重生后炮灰攻成为万人迷
进击的后浪(诡异入侵)
堕天使大人有只鸟
夜夜偷香(已修正乱码)
过气男演员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