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同最近几日的时局,连他这个从小在皇宫里长大的人,也都看不明白。 “如果陆时不是冲我们来的,那么又会冲谁去呢?” 这话虽然是自言自语,但沈冲却听得一清二楚,胸口不由的觉得有些闷。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匆匆走进来,附在沈冲耳边低语几句。 沈冲听完脸色变了几变,一刻也不敢耽误地走到赵亦时身后。 “殿下,宫里刚刚传出消息,陛下病了。” 赵亦时猛的回头。 “好好的怎么就病了?” 第368章 父子 赵亦时快到乾清宫的时候,见小内侍张平缩在角落里探头探脑。 张平今年刚满十六,因为聪明伶俐,又识得几个字,被选到皇帝身边侍候。 人一旦聪明,就免不了引来嫉妒,有人就故意挖坑让张平钻,是赵亦时的几句话,保住了他脖子上的脑袋。 张平匆匆上前,也来不及行礼,就附在赵亦时耳边。 “午后在清理严公公住处时,从床角的暗阁里搜出了三份五年前的老奏章。” 赵亦时陡然变了脸色。 严如贤曾做过司礼监禀礼大太监,所有奏章都要通过他的筛选,才能呈到皇帝的龙案前。 “谁呈上来的奏章?上面写的是什么?” “小的打听不到这些,小的只知道陛下瞧见了,立刻召见丽妃娘娘。听说丽妃娘娘离开的时候,脸上还挂着两行泪,回去就……” 竟是如此! 赵亦时微微阖了下眼睛。 张平忙大声道:“殿下,太医说是怒急攻心,再加上昨儿一场大雨,着了些风寒,并无大碍,静养几日便好了。” 赵亦时袖子一甩,大步拾级而上。 到了暖阁,除了几位太医外,一旁还站着司礼监禀礼大太监袁飞。 袁飞的脸色不是很好看,泛着点灰白。 龙床前,王贵妃正服侍皇帝用药。 皇后数年前病逝,皇帝没有再封后,后宫一切事务都交由王贵妃处理。 “陛下,太孙殿下来瞧您了。” “太子呢?” 赵亦时上前一步,“回陛下,父亲腿脚不便,已经在来的路上。” 皇帝挥开王贵妃伸过来的手,“太孙留下,余下人都出去。” “是。” 所有人退出暖阁,赵亦时拿起药盏,先自己喝一口尝尝,才把调羹送到皇帝嘴边。 皇帝摆摆手,下巴冲小几上努了努,“你看看吧。” 小几上静静的摆着三封奏章。 赵亦时放下药盏,拿起其中一封,只寥寥几眼,就怒从心头起。 这封奏章是由前绍兴知府丁汉所写。 奏章弹劾宁波府知府李慎、温州府知州李怀在税银上做手脚,七成上交归国库,三成中饱私囊。 李慎和李怀正是李兴的两个儿子。 “三成税银?” 永和帝把床板拍得砰砰直响,“他们也敢?” 赵亦时连忙心算了一笔账。 江浙自古以来便是富庶之地,就算两府一年上交税银五十万两,三成就是十五万两。 这十五万两李慎、李怀两兄弟不敢独吞,肯定还要一层一层往上孝敬,大头应该是严如贤拿了。 没有严如贤这把大伞护着,李家人的胆子绝不会大到戳破天。 第二封、第三封都是弹劾李家两兄弟的。 “陛下,杀吧。” 赵亦时咬牙切齿道:“不杀,我赵家的江山定要毁在这些人的手里。” 永和帝斜眼看着太孙,极为满意的点了一下头。 做皇帝就像行军打仗一样,该进攻就进攻,该撤退就撤退,该杀就杀,不能有半点拖泥带水。 “浙江的官场那就劳太孙替朕亮一亮剑吧。” “孙儿,领旨。” “朕的身边人。” 永和帝神情一肃,慢慢攥紧了拳头,“就由朕自己动手吧!” 话音刚落,只听外头喊:“太子殿下到。” 永和帝话被打断,脸上露出些不耐烦,“你这父亲啊,什么都要比别人慢一拍啊!” 赵亦时不知道如何接话,只有沉默。 “你退下吧。” “陛下保重龙体,孙儿告退。” 赵亦时行完礼,躬身退出暖阁。 刚走到门槛外,正好看到太子被两名内侍搀扶着下辇车,他忙走过去伸手:“父亲小心些。” 赵彦洛站稳,喘了口气,“太孙脚程真是快啊!” 赵亦时一怔。 赵彦洛深目看了他一眼,淡淡道:“昨日大雨,太孙站在朱门里,迟迟不见出来;今日陛下龙体不佳,太孙又是第一个到,真孝顺。” “父亲,我……” “知子莫若父,太孙就不必多说了。” 赵彦洛笑笑,由内侍扶着离开。 赵亦时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窜起来,连血液都似乎被冻住了。 他慢慢转过身,看着那道肥胖的身体艰难跨过门槛,一股委屈的情绪乍然而起,且来势汹汹。 父亲,你知道我要说什么吗? 我其实想告诉你,书生闹事的事是陆时在后面推波助澜,若是陛下问起,你要小心应对。 我其实还想告诉你,脚程快是怕被别人抢了先,许多的事情只有抢得快了,好处才会落到我们头上。 我最想告诉你,我们父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可惜,你从来不肯耐下心来,听一听儿子的心里话。 …… “太子来了。” “陛下,臣来迟了。” 赵彦洛走到床前,一边行礼,一边道:“请望陛下赎罪。” 永和帝指了指床前的凳子,“坐吧。” 赵彦洛有些战战兢兢地坐了,“太医怎么说?用了哪几味药?” “不过是些头痛脑热罢了。 永和帝不愿意多说,“嘴里苦,太子帮朕剥个桔子吧。” “是。” 赵彦洛腿脚不便,但手指却颇为灵活,三下两下便剥好了。 永和帝接过来尝了一口,问道:“昨儿书生闹事的事,太子处理的很好。” 赵彦洛忙道:“都是臣应该做的。” 永和帝看他一眼,“太子可有查一查这些书生为什么闹事?” 赵彦洛答得小心翼翼:“查了,他们想朝廷严惩严如贤,如今严如贤已死,他们也该知道陛下是一代明君。” “还查到些什么?” 赵彦洛呆了片刻,“臣目前就只查到这些。” 永和帝把桔子放在一旁,用帕子擦了擦手,“可朕还查到,书生闹事,有老御史出的一份力。” “这如何可能?”赵彦洛惊得几乎是脱口而出。 话出口,他才意识到不对,忙补救道:“陆大人一生正直,臣觉得不太可能掺和到这种事里。” “那太子的意思,是朕冤枉他了?” 赵彦洛一听这话,吓得赶紧想撑着椅子站起来,然后跪倒在地。 偏偏他的身体太过肥胖,手上又没个拐杖什么的,硬是用足了吃奶的劲,脸脖涨得通红,屁股也未动分毫。 赵彦洛心急如焚,只能将身子往前一扑,像个球一样滚在了地上。 永和帝打小就跟着先帝行军打仗,几乎大半生的时间都骑在马背上征战沙场。 战场上,只有最健壮、最机灵的士兵,才能从敌人的刀剑下,杀出一条血路。 他一看太子这副丑态,恨不得手里有根鞭子,好一鞭子抽过去。 “你看看你像什么样子! 第369章 逼死 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城门口的百姓也慢慢散去。 谢知非终于松出口气。 这叫什么事儿? 一个死了的老太监,竟引得半个四九城的百姓跑来围观,比上午的人还多。 “三爷,咱们去哪里?”朱青问。 谢知非当然想直接去见晏三合,有一肚子话要说呢,但又怕太孙那头有事。 “先去开柜坊候着吧。” 主仆二人直奔开柜坊,不想见到梅娘的第一句话就是:“他刚刚派人送信来说有事,让三爷和小裴爷晚上不必来了。” “可有说什么事?” 梅娘摇摇头。 谢知非朝朱青看一眼,朱青二话不说,转身走出开柜坊,直奔太孙别院。 谢知非叮嘱了梅娘几句,就往晏三合那头赶。 快到胡同口的时候,身后传来小裴爷的喊声:“谢五十,等等我。” 谢知非等他靠近,来不及的问:“宫里的事情这么快?” 小裴爷看看四周,压着声道:“回家再说。” 谢知非这才发现裴笑的脸,惨白如纸,甚至连唇都是白的,于是一抽马鞭:“走,回家。” 下马,进门,小裴爷拼了命的往内宅跑。 “姓裴的,你跑什么?” 姓裴的不仅没理他,反而跑得更快了。 这小子怎么了? 谢知非赶紧追过去。 “三合,晏三合!” 裴笑到了二门,就扯着嗓子一个劲的喊。 汤圆听到声音跑出来,“小裴爷,小姐在偏厅里,正等着……” “走开,别挡路。” 裴笑来不及的把人往边上一拨,汤圆一个踉跄,差点没摔着。 追上来的谢知非虚扶她一把,“别理他,这人赶着去投胎。” “谢五十,你懂个屁,老子有比投胎还重要的事。” 裴笑一口气跑到偏厅,上气不接下气,话都只能梗在喉咙里。 妈啊,妈啊,喘死他了。 谢知非追上来,一边替他揉后背,一边抬眼往偏厅里看。 四方桌上只有晏三合一个人孤零零的坐着,怎么瞧都透着股难言的冷清。 谢知非:“李大侠呢?” 晏三合:“办事去了,一会就回来。朱青和黄芪呢?” 谢知非:“也都办事去了,一会就来。” 晏三合:“要替他们留饭吗?” 谢知非:“留。” 一旁,小裴爷眼神怨恨地瞅着这两人:两个王八蛋的,也不问问小爷我有什么事情…… “明亭,你那头出了什么事?” 一听晏三合问,小裴爷赶紧推开谢知非的手,冲到桌边,一屁股坐下。 “晏三合,今天我碰到了厉鬼。” 晏三合淡淡:“大白天的,哪来鬼?” “你听我说啊!” 小裴爷屁股往晏三合那边挪挪,“今天我带了十八个和尚去宫里给丽妃念佛超度,结果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 “听到了丽妃的哭声。” “然后呢?” “那哭声时有时无,宫女们都说是丽妃的鬼魂来索命了。” 小裴爷屁股往晏三合那边挪了一点,“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人有三魂七魄,肉身死后,魂魄舍不得离开,就会围在肉身边上哭一哭。” 晏三合:“可见丽妃娘娘死得心不甘、情不愿。换句话也可以说,她是被人逼死的。” 逼死的? 小裴爷冷汗直往下滴,“谁能逼死她啊?” 晏三合反问:“你说呢?” “先吃饭。”谢知非:“吃完饭用你的猪脑子好好想想。” 小裴爷瞬间炸毛,“谢五十,你他娘的……” 话戛然而止。 小裴爷两只眼珠子死死的盯着谢知非,半晌,慢慢垂下了脑袋。 是啊,这世上有谁能逼死皇帝的嫔妃呢? “晏三合,有没有化解的办法?” 晏三合:“念足七七四十九天的往生经,应该可以化解。” “七七四九十天?” 小裴爷的脸耷拉下来,那他岂不是要天天往宫里跑? “先吃饭吧。” 晏三合拿起筷子:“吃完,我有重要的事情要说。” 谢知非看了小裴爷一眼,故意问道:“关于谁?” “陆时。” 陆? 时? 小裴爷两只死鱼眼睛瞬间来劲了。 没错,这一切的一切都和陆时有关,得赶紧把这个谜团解开才行。 “吃饭!” 小裴爷不顾风度的开始狼吞虎咽。 谢知非拿起晏三合的饭碗,往自己碗里拨了一点饭,然后在晏三合变脸之前,迅速道:“吃完饭,我也有个重要的事情和你说。” 晏三合:“……” …… 一顿饭吃得极为迅速,吃完,三人移步到书房。 汤圆已经把茶都冲泡好了。 晏三合不等两人端起茶盅,就迅速把今天跟着陆时的所见所闻,还有她觉得蹊跷的地方,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 听完,三爷、小裴爷直接傻掉了。 一片寂静中,书房门砰的一声被推开。 “打听到了,唱春园的前身就是庆余班,后来才改名唱春园的。园主姓程,名扶摇,程扶摇说,陆时每个月给他一百两银子,哟……” 李不言咧嘴一笑,“三爷和小裴爷都在呢。” 三爷没理这号人,看着晏三合道:“如果我没有记错,唐见溪好像提起过这个戏班。” 晏三合:“三爷自信点,把如果、好像两个词去掉,唐岐令生辰那天,庆余班在唐家唱的戏。” 从小到大,我在你面前何曾有过自信两个字。 谢知非心里嘀咕一声,“下面轮到我说,昨儿夜里的书生闹事,查到暗中是陆时在推波助澜。” 短短一句话,让晏三合傻眼。 陆时推波助澜? 为什么? 心里隐隐有个念头浮出来,她忍不住看向身边那人。 不想那人也正扭头看着她,黑沉的眸子里,闪着和晏三合几乎一模一样的暗芒。 “爷!” 朱青推门而入,一脸沉稳道:“殿下奉皇上之命,明儿一早要出发去浙江。” 谢知非和裴笑目光撞上:去浙江做什么? 朱青把门掩上,低声道:“听说在严如贤的房里,搜出三封几年前的奏章,其中一封弹劾李慎、李怀二人在税银上动手脚。” 书房里,瞬间安静如鸡。 半晌,小裴爷重重一拍小几,怒不可遏道:“这狗娘养的死太监,妈的胆子也太大了。” 第370章 分工 也难怪小裴爷发怒。 税银是什么? 那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啊! 这帮王八蛋连根基都敢动,简直无法无天。 “丽妃自尽,应该就是这三封奏章的原因。” 谢知非看着晏三合:“这么说来,她死的还不算冤枉。” 晏三合没有说话。 她脑子里像是被扎进了一根钢针,痛的同时,刚才隐隐浮出的念头,忽的一下子清晰明朗起来。 其实何止她一个人清楚明朗,三爷、小裴爷脸上的神情也慢慢明朗起来。 严如贤; 丽妃; 李兴; 李兴的两个儿子; 那么下面一个……轮到谁? 裴笑叹了口气,“晏三合,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有个念头。” 晏三合看着他:“我也有个念头。” 裴笑:“五十你呢?” 还用问。 “有。” 李不言忍不住,“能说说是什么念头吗?” 三人异口同声:“不能。” 李不言:“……” 晏三合:“还不到说的时候。” 小裴爷:“就算到了时候,也不能说。”
相关推荐: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永乐町69号(H)
朝朝暮暮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高武:我的技能自动修炼
九品道士
恶女嫁三夫
可以钓我吗
掌中之物
邻家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