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甄嬛传之妖妃妲己 > 第302章

第302章

年,不仅没一点进展,还落得个‘小人’的形象。 一想到这,孟允峥就忍不住想笑。 舒予拍了他一下,“他是你的人,你还笑,不厚道。” “跟在我身边这么久,都没学到精髓,我都不好意思说,笑笑怎么了?”孟允峥将人搂紧,“这事咱们就别管了,由着他们自己折腾。” 舒予点头,“我是没打算管,要么夏延自己挑拨窗户纸,要么等到应西什么时候开窍,我们掺和进去说不定还弄巧成拙。” “嗯。不过应东的娘子有了身孕,我也得准备礼物才行。” 应东在舒予这边,是路家的管家。但在孟允峥这边,却是他小时候的玩伴朋友。 作为朋友,孟允峥当然要贺喜的。 “改天我买了礼盒放你这里,我去西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要是赶不及他孩子出生,你替我拿过去。” 一说起去西南的事情,舒予的情绪就明显不高了。 她微微叹了一口气,刚新婚没几天就要分别,真是太悲催了。 因着这事,舒予晚上都不太舍得拒绝他,以至于第二天差点下不来床。 她得再说一边,开了荤的男人,真,的,太,可,怕,了! 舒予狠狠的休息了一天,原本她是要陪孟允峥去见两位先生的——他们两个终于出现了,就在开学的前一天。 毕竟是大儒,舒予想同孟允峥一块接待他们,一来好奇二来表示尊重嘛。 结果现在这副样子,她怕出门就成了众人的焦点,还是算了。 她还是养精蓄锐,等待明日的开学吧。 (本章完) 第2276章 书院开学 六月二十五,天气,晴。 一溜烟的马车和人群在城外的大道上汇成一条长龙,缓缓的朝着不远处的山头移动。 同样坐在马车里的康氏惊叹道,“没想到会来这么多的人,这也太夸张了。” 和她同马车的侯氏笑道,“有皇上的御赐牌匾,有两位大儒坐镇,有最近在读书人当中被人津津乐道的六元及第的状元郎,还有山居先生的那两幅风景画。这么多轰动又吸引人的事件在,来的人能不多吗?也就是时间紧,稍微远一些的地方都还不知道,要是时间再长一些,怕是来的人会更多。” 康氏点头,“也是,我家夫君不就是冲着两位先生过来的吗?” “姚秀才昨儿个就没回来?” 康氏无奈,“可不是嘛,允峥照顾他,昨儿个去接两位先生的时候,特地把他带上。结果这一去就没回来了,怕是忘了我们母子了。” 侯氏,“他这般还不是想早日考上进士,到时候早点给你挣个诰命吗?怎么就忘了你们母子了?” 康氏抿着唇笑了起来,倒是没反驳。 两人来的不早不晚,因此马车就在人流当中。 马车能行到半山腰,当初黑市开辟出来的停车的地方,正好方便了他们。 早前黑市就是人来人往的,进出都是有钱有势的人,因此这边半山腰这一片地方很是宽敞,马车都能停得下。 康氏他们到了半山腰,自然有人接应。 巧的是,引着他们这一批人上山的,正巧是舒睿。 他穿着一身书生袍,身姿笔挺,个子虽然还不是很高,却也像模像样,周到有礼。 看到康氏和侯氏,舒睿冲着她们笑了笑,当做打招呼,随即就对其他人说道,“诸位这边请,大家辛苦一下,上去这一段路得步行。若是哪位有不方便的地方,可以提前和小生说,小生会找人帮扶。” 还别说,人群当中真的有人不想爬山,看着这往上蜿蜒的道路,就很想找个人将自己抬上去。 以前的黑市有这种服务,甚至有些建在山上的寺庙道观,也会有人力轿夫赚这笔钱。 但这里没有,峥路书院今后收的学子,不仅要爬山,还要上体育课课外实践课,甚至在山脚下还辟了一大块的土地给人种菜种水果的。 所以上山都要自己爬,即使今天来的不都是书院的学生,那也没有优待。 人群中果然有个人抬起手来,想问问能不能找个人背他上去。 谁知道还没开口呢,就听到康氏笑着问道,“木木,你是要自己爬山,还是要人帮扶啊?” 姚木木小朋友非常有志气,“我可以自己爬,我人小,但是我可厉害了。这么点的山,我咻一下,就上去了。娘亲,不要小看我,我会很丢脸的。” 众人,“……” 那个抬起手的人,看着三头身的小豆丁,再看看自己,默默的将手给放了下来。 舒睿笑道,“既然大家都不需要,那咱们就往上走吧。不过队伍里有个特别有勇气的小孩子,咱们走慢一点。” (本章完) 第2277章 分为了两派 一行人走上了山,没一会儿,又有一伙人行至半山腰,被候在那边的二牛给带了上去。 此次在半山腰和书院里面接待的人都是原先闻夫子等人的学生。 峥路书院一开,这些学生都会并入书院读书,原本的学堂便没有了。 像舒睿,二牛,大宝,还有江义和邓氏的儿子江淮文等人,全成了峥路书院的第一批学生。 当然,也有几家学堂不愿意,毕竟自家学堂收学生还能调整束脩,暗地里的好处少不了,可一旦并入书院,受束缚不说,若是多收点礼都会被赶出书院。 孟允峥对这种学堂,本身也没有想要说服的意思。这种学堂并入书院,还要接收学堂里的夫子,那才是一锅粥混入了老鼠屎,给自己抹黑。 反正等峥路书院开起来,名气打出去,那些学生自然而然的会汇集过来,生源都拉过来了,这些学堂那时候就算后悔都来不及。 舒睿带人上了山,只在大门口就停下来了。 康氏和侯氏都来过,可人群当中还有好些人是第一次来,一眼就被面前的风景给吸引住了。 “风景宜人,真是凉快啊。” 此刻的大门前已经来了好多人,大家或站或坐,或欣赏身边风景,或低声交谈,或询问学生们何时开门,吵吵嚷嚷的,格外热闹。 不过,还有一点却极为显眼。 在场这么多人,似乎分成了两派。 左边众人都是衣着华丽,神态略略倨傲,脸上挂着得体又轻松的笑。 这些人,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出生的老爷太太少爷们。 而右边,则站着一群神色拘谨,小声交谈,又紧紧的牵着自家孩子手的男子或妇人。 这些人,大抵都是家境一般,甚至有些穷困的人家。 两边人泾渭分明,可谓十分明显了。 康氏跟侯氏对视了一眼,随即悄无声息的跟着舒睿从另一侧进入了书院内部。 有人看到了,但没说什么,在大门打开之前能进去的人,自然是书院里的人。 门外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慢慢的越汇越多。 到了辰时,不知道谁突然喊了一声,“大人来了,知府大人来了。” “还有知县大人。” 人群一片哗然,错愕的扭头看去,就见夏延领着两位同样靠着自己的腿往上爬的中年男子上了山。 人群赶紧让开一条道,围观的百姓下意识的就要跪下。 费大人乐呵呵的笑道,“大家不用多礼,我们只是来见证峥路书院的成立。今日不在衙门,大家随意些,啊。” 众人听他这么说,这才不再往下跪。 有人和费大人认识,想上前攀谈几句,没想到两位大人并没有久留,而是跟着夏延进了书院里面去了。 他们一走,身后嗡嗡嗡的声音就炸开了。 “没想到刚开办的书院,连知府知县大人都来了,孟状元真是太有面子了。” 旁边有人‘啧’了一声,呵呵一笑,“这你就孤陋寡闻了吧,这书院可不是普通的小书院。” (本章完) 第2278章 最轰动的第三件事 “这话怎么说?我昨儿个才听说新科状元在此开了书院,就匆匆赶过来看看,还不清楚这内里的情况,你跟我仔细说说。” 其他不甚了解的人也纷纷围过来,就见那人抬眸看了看大门顶上用红绸布盖着的牌匾,“看到那个没有,你知道那牌匾上的字,是谁题的吗?” “谁?” “当今圣上。” ‘嘶’有人倒抽了一口凉气,老实说,他们当中确实有一部分人是听说孟允峥开办书院,想过来看看新科状元的。还有一部分人是路过,看到大队伍往这边走,他们好奇跟着来的。 此时一听这新开办的书院竟然还得了皇上的御笔亲题,瞬间觉得这书院高大了起来。 难怪,连知府县令都过来了。 那人说,“这书院别的不说,有皇上的御笔亲题,创办之日有两位大人的参与,这家书院就是得到了官府认证的。至少,比那些小学堂小私塾,可靠谱多了。” 另有一人钻了过来,这人一副书生打扮的模样,“何止啊,还有三件事你们肯定不知道,我是从京城来的,孟状元辞官不做回来开书院当夫子的事情,在京城可是轰动了很久。” 旁人急切的问,“你说说,还有哪三件事?” “第一,这书院有两位先生。” 这事旁边有几个人正好知道,“这我知道,都是大儒,还有一位是皇上给孟状元介绍的。”知道的人给不清楚的人狠狠的科普了两位大儒的来历,惹得旁人惊呼连连。 那书生说,“第二,著名的山居先生画了一幅画,就是这峥路书院的远景,据说他还在这书院住过一段时日。” 有些人很茫然,对山居先生,至少家境一般的百姓,是真的不清楚。 那书生继续道,“最轰动的,还属第三件事。” 他买了个关子,等众人屏息看向他的时候,他才说道,“第三件,就是孟山长在大殿上,跟皇上立下军令状。三年后,峥路书院要出五位进士。五位啊,你们想想,这得多难。” 这事确实很多人都没听过,当场周围竖着耳朵的人都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 五位,这也太多了吧。 书生详细的将这军令状的内容说了说,末了总结道,“所以,若是现在能进峥路书院,那可一定要把握住机会。将来这书院出了进士,那再想进,可就难了。而且要真的能培养成五位进士,同一个书院出来的学子,那同窗之间,可都是人脉,将来的前途,差不了。” 这话说得正中人下怀,原本只是来凑热闹的人眼珠子转了转,思索着转学的可能性。 还有人已经摩拳擦掌的准备等大门一开就冲上去了。 那书生见大伙儿聊开了,当即微笑着退出了人群,深藏功与明,回到了书院里面。 等到辰时三刻一到,众人正等得微微不耐烦之时,大门突然传来‘吱呀’的声音。 很快,大门中间的缝隙越来越大,里面的光线越来越亮,渐渐的,露出一道身影,两道身影。 (本章完) 第2279章 峥路书院正式成立 开门的是孟奇和甘瑞,两人一人一边将大门全部拉开后,露出站在门内的孟允峥,两位先生,两位大人,还有后面的闻夫子等一众书院的人。 门外的人瞬间站直了身子,齐刷刷的想往前挤。 可挤到一半,突然想到这里是什么地方,自己面对的是什么人,当下赶紧又停下脚步,生怕给书院的夫子等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当即拱手道,“孟山长,诸位先生有礼。” 一个人带头,其他人立刻跟上,就算那些不懂的人也似模似样的跟着见礼。 孟允峥笑着跨出大门,“诸位久等了,书院创立之日事务繁多,多有怠慢,还请见谅。” “孟山长太客气了。” 众人连连摆手,有些第一次见到孟允峥的人,不得不感慨一声——孟状元果然年轻,然而这样的年轻人,站在两位先生和两位大人面前,却半点没有被遮挡了锋芒的感觉。 孟允峥走到大门边,抬起手对着两位先生做了个请的手势,“时辰已到,还请两位先生揭开幕布。” 淮安先生笑着摇头道,“峥路书院是孟山长一手创办,这揭幕之事,自然该你来。我二人仗着年纪大,已经得山长诸多照顾了。” “就是,这幕布,就交由孟山长和知府大人来揭吧。”合江先生也附和。 孟允峥闻言,便没再推辞,他是一院之主,知府大人代表的是官方,由他们两人揭幕,确实是十分合适的。 因此他笑着邀请费大人。 随后看向孟奇,后者一手拿着火折子,一手拿着鞭炮,在孟允峥的示意下,很快点燃了鞭炮。 围观的众人忙后退了几步。 ‘辟里啪啦’的声音在开阔的书院大门响起,在众人的拍手叫声中,孟允峥和费大人一手拿着绸布的衣角,猛地往下一拉。 绸布飘扬而下,露出那庄重肃穆却带着丝洒脱的四个字——峥路书院,以及那四字旁边的皇帝印章。 围观的人狠狠的咽了一下口水,这就是皇上的御笔亲题啊。 鞭炮声还在继续,掌声久久不歇。 许久,偌大的山头林间终于安静了下来。 孟允峥上前一步,扬声,“峥路书院,今日正式成立!!” ‘啪啪啪啪啪’掌声如雷,恭喜的声音不绝于耳。 等掌声停下后,孟允峥才开口,“峥路书院创办之日,多谢诸位过来捧场。书院今日一天都会对外开放,诸位想参观可以尽管里面请,书院内已经备上茶水点心。待到酉时四刻书院大门关闭落钥,诸位也不要误了时辰。” “当然,今日最重要的还是招生问题。有意想入书院就读的人,请往右边走,我们有学生带领诸位前往右边第一间的桃李堂。到时候,会有人给大家讲解招生的具体规则,符合的人,今日就可以确认入学时间。” 人群当中有人着急,“孟山长,我听说今日还会有招工,那要做工的人去,该去哪儿啊?” “是啊是啊,今天招工吗?” (本章完) 第2280章 舒予来招工 “自然是招的。”孟允峥笑道,“有想要进入书院做工的人,请往左边走,同样会有学生带路,前往左边第一间的纳贤堂。” 众人一听,顿时放下心来。 很快,人群就分开两股,大部分人往右边的桃李堂去了,一小部分明显就冲着招工来的人则去了左边。 右边人群基数大,排队就派了半天,倒是左边的纳贤堂很快就排好队伍着急的等待面试了。 书院刚创办,今天来的人多,书院虽然安排了人接待,但大多都是舒睿这样作为引路人介绍人的,像招工这种事……即使能腾出人手,却没有合适的。 所以,最后是舒予被‘赶鸭子上阵’,亲自面试的。 侯氏这时候就站在她身后,小声的问她,“怎么这事还要你来?” 舒予叹气,“没办法,能者多劳嘛,我是阿允的妻子,当然要支持他在他需要的时候帮助他。” 在一旁默默维持秩序的应西嘴角抽搐了一下,小姐,这是您的真心话吗? 分明就是作坊里缺人,想藉着这个机会顺便将作坊需要的伙计也一块给面了,一举两得。 舒予面前有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着纸笔和书籍,看着还是很规整的。 门外的队伍排好,她就让人进来了。 第一个进来的是个年轻汉子,穿着粗布麻衣,但很是干净。 他很紧张,一进门第一句话就说,“我,我读过书,认识字的。” 舒予一愣,笑着抬起头道,“是吗?那行,我这有本书,你念一段给我听听。” 年轻汉子脑门上的汗瞬间就下来了,他抬手擦了擦,很快又觉得这个动作有点心虚,赶紧解释道,“天气太热了,我,我这个人爱出汗。” 舒予点点头,表示认同,然后非常利落的展开面前的书本, 很基础的书——三字经。 她打开后就示意那汉子开口,后者咽了咽口水,然后磕磕巴巴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不……父之过……之……之……”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汗也越来越多。 舒予明白了,眼前这人应该是知道招工条件后,临时抱佛脚去认识了几个字,学了那么二十来天。 正好三字经比较基础,是小儿启蒙课本,他应该是听到过有学生背诵过,所以最开始几句记下来了。 “学了几天字了?” 汉子声音戛然而止,脸色爆红,“十八天……” 他懊恼异常,搓了两下手,神色变得萎靡起来,“对不起,耽误你时间了,我这就走。” 他知道自己没希望的了,当下叹了一口气,失望的转身要走。 舒予,“……” “等等,我话还没问完呢,你走什么?” 那汉子一愣,猛地转过身来,“不是说,书院招人,要,要会读书写字才行吗?” 舒予无语,“读书写字只是会优先录用的一个条件,可不代表一定会录用。我们找的毕竟还是要会干活的人,不是会读书的。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品性和能力,你若是本事大,书院还是会雇用你的。” (本章完) 第2281章 我会种地 舒予的话不高不低,这会儿不管屋里屋外都很安静,不止那汉子听见了,就是排在门口不远的其他人也一清二楚。 原本就因为自己不怎么识字的人这会儿齐齐松了一口气,果然来试一试是正确的。 那汉子更是眼睛瓦亮,连忙问道,“那,那您看我成吗?我力气很大的。” 舒予,“你平日里在家中擅长做什么?会做什么?” “我,我会种地,我家十亩地都是我一个人伺候的,收成都很好。” 这话一出,门外有人低声笑了起来,这汉子脸色又红了。突然意识到这里是书院,就算会种地,也没有用武之地。 舒予却开始琢磨着自己越发壮大的向日葵花田了,会种地啊,这本事好啊。 她看向面前的汉子,“既然你家有十亩地,收成还好,想来不愁吃喝,怎么想着到这边来找活儿做了?” 汉子小声的说,“我娘子说,我脑子不好使,让我来书院多干活,多接触读书人,涨涨见识,以后说不定听多了看多了肚子里就有墨水了。” 舒予,“……”你这娘子说话可真够直的啊。 “可要是你来书院做事,那家里的那十亩地怎么办?谁来伺候?” “我还有一兄一弟,他们可以的。” 舒予眯起眼,“你不是说那十亩地都是你一个人种的吗?那你兄弟呢?” 汉子抿抿唇,有些支支吾吾的,“他们身体不太好,时常生病。我父母怕他们出事,就……多照顾他们些了。” 听到这里,舒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顶上一个兄长,下头一个老幺,他在中间最不得父母欢心,可不就成了家里的老黄牛了吗? 什么兄弟生病?不过就是躲懒的借口罢了。 怎么的,要是他真的以后在书院做事,他兄弟的病就能好了。 舒予看着眼前的汉子,嗯,憨是憨,但没到彻底傻掉的程度。他说话这般犹犹豫豫的,想来也清楚父母的偏心和兄弟的利用。然而就算清楚,还是勤勤恳恳的伺候十亩地,说明想不出法子挣脱这副困境,的确不太聪明的样子。 倒是他那娘子有意思,人也聪慧,一逮着机会就让他抓住。 说是他脑子不灵光到书院来受熏陶,但若是运气好被书院录用了,在父母那边有个交代,又能摆脱家里的那些吸血水蛭,总归是踏出了第一步的。 这汉子好就好在知道好歹,会听娘子的话。 舒予若有所思,那汉子心里却越发的忐忑。 他刚要说点什么补救一下,就听到舒予问道,“你先去那边,跟我家丫鬟登记一下自己的名字住址和基本情况,要是无事的话,就在旁边的屋子等等或是在书院转转,下午我再告诉你结果。要是有事,你也可以先回去。” “我可以等……”娘子交代了,话要老实说,事要老实做,能留下就尽力留下,不要错过机会。 舒予颔首,对应西点了点头,汉子就去一旁登记了。 舒予这才叫下一位。 (本章完) 第2282章 两位童生 后面的人识字的依旧不多,排在这边找活计的,家里条件都一般。 要真的有能力的人,那肯定去往右边排队了。 不过也有两个落魄的童生过来应聘,两人一个二十三岁,一个五十多岁。 前者是家逢变故,考上童生后不久便父母双亡。而他多年来一心读书,生活技巧全无,遣散家中下人,所有事情从头学起。谁知没多久妻子受不了苦日子,离他而去,成了他人的继室,别人的继母,却只留下了才两岁的女儿与他相依为命。 读书是不可能再读书了的,没钱没时间,女儿要依靠他生活。 好在他是童生,做账房也好抄书也罢,还是能赚点钱勉强糊口的。 只是女儿太小,他做事的时候不好带在身边,于是托了隔壁婶子代为照顾。谁知道有一回他中途回家,却看到那婶子对着女儿又掐又骂的,还同女儿说母亲不要她了,是她不乖。 他当场怒火中烧,把婶子教训了一顿后将人赶了出去。 只是自那之后再不敢找别人代为照顾,后来和东家商讨减少工钱后,东家同意他将女儿带在身边。 可他总有忙的时候,一个错眼,在门口乖巧坐着的女儿就被拍花子给拐了去。 幸好官府一直在找这帮拍花子,在女儿失踪一夜后,这些贼人落网,女儿总算是有惊无险。 只是经过这两回变故,这童生心有余悸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后来有人说让他再娶个妻子,家里有了女主人,孩子也有人照顾。 可这童生经历了这许多事后,并不觉得这是好法子。 然而架不住女儿越发沉默,一点动静就吓得她如同惊弓之鸟一般,就在他打算妥协之时,峥路书院突然传出要招人的消息。 若是能在书院里做事,自然不会遇到拍花子。女儿现在四岁了,只要给她一小块地方让她自己玩耍,安全问题不需要担心。 而且书院当中都是学子,不说各个秉性有多好,总归都是读书人,大部分是知理善意的,也不担心有人欺负了她。 他还打听过山长孟状元的情况,甚至于那日孟状元成亲时他就在丰淮街,清楚听到他对于女子生孩子一事的诸多回答。 若是这样的人还需要担心,那他真找不到更合适的去处了。 所以这一次,这童生是带着女儿一块过来面试的。 舒予对孩子一向有耐心,尤其听说这孩子小时候经历的那些变故,总会让她想到家里的弟妹。 她让人给小姑娘送了糖果点心,听她奶声奶气又小心翼翼的道谢,笑着摸了摸她的头,抬眸对那童生说道,“常家仪,你被录用了。” 这常家仪的学问毋庸置疑,至于品性,从他对待女儿的态度就知道了,大问题没有。至于其他的…… “不过我们这边惯例是三个月试用期,要是三个月后,你做的不好,那我们也不会客气留人的。你放心,这三个月都是有工钱的。若是三个月后你能留下来,那工钱会往上涨。” (本章完) 第2283章 录用 常家仪一听,暗暗的松了一口气,紧跟着又问,“那我女儿……” “书院会给每个员工都分配住的宿舍,独自一人的,四个人一间房,房间会比较大。若是有家庭的,那会单独分一间房,只是房间会比较小。晚些时候等招工结束,会有人带你们去看看住的房舍的。” 常家仪眼睛亮了亮,“多谢路县主。” “好了,时间还早,你带小姑娘到处转转吧,外边有茶水点心,可以吃点东西,别饿着孩子。” “是。” 常家仪出去了,舒予看向另外一位童生。 这童生五十多了,据说一直在往上考,考了三十多年,至今没有结果。 他自己倒是早就不想考了,奈何家里人不同意。早年间家里条件不错,能供应的起。现在家道中落,妻子去世,家里的儿女怪他没本事,一大把年纪除了读过书什么都不会做。 这老童生读书多年多少还有傲骨在,被儿女这样嫌弃,他也不愿意在家里呆着。 听说这边招工,他就来试试。 别的不知道怎么样,但舒予看过他写的字,非常好看,有种打印机打出来的那种工整。 老童生说,他其实在读书上没有天赋,要不然这么多年也不会连秀才都考不上。 就是因为没天赋又被家人寄予厚望,只能死记硬背,经常是背书抄书。 这写得多了,手上不仅老茧硬邦邦的,字体也非常好看。 这样的话,以后书院里的抄录事宜,老童生不是正合适吗? 舒予做主将人留了下来,老童生很高兴,有一种……浑浑噩噩中找到了自己价值的感觉。 后面舒予又面试了几个,有认字的

相关推荐: 顾氏女前传   女奴的等价替换   恶蛟的新娘(1v2)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神秘复苏:鬼戏   秘密关系_御书屋   乡村透视仙医   开局成了二姐夫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