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甄嬛传之妖妃妲己 > 第245章

第245章

,“大老爷,二老爷,县令大人来了。” 众人齐齐一愣,紧跟着面面相觑。 大概就孟允峥脸上没有丝毫意外的表情,率先站起身道,“走吧,县令大人这个时候过来,肯定有事的。” 新年一早就上门,这要真有事,可还不小啊。 众人心里多少有些忐忑,生怕过个年都不安生。 大伙儿迎到前院时,唐文骞已经带着人进门了。 “孟老爷,好久不见。新年好啊,我来给您拜年了。” 孟裴‘哈哈’一笑,“唐大人太客气了,应该我们去拜访您才是啊。快里边请,里边请。” 杨老爷等人也纷纷上前见礼,唐文骞微微颔首,态度和善的打过招呼,便跟着孟裴进屋。 堂屋里年货备的很齐全,唐文骞看到桌子上摆放的东西,就不由想到往年在家过年时候的场景。那时候爹娘也是早早的准备好了年货,虽然不是很丰盛,家里也并不富裕,可一家子团聚,总归是圆满的。 他成为承谷县县令的事情,已经让人送信回去了。 也跟爹娘说好了,如今他刚来县城,事务繁忙,等安稳下来后,再找人去接他们过来。 只是大过年的,县衙里的人很少,显得冷冷清清的。他上任的匆忙,更是什么都没准备,竟然只有出门后才觉得有过年的气氛。 “大人喝茶。” 唐文骞回过神来,对着孟裴颔了颔首。 他是从东安府过来的,和孟裴也能聊到一块去,这么絮絮叨叨的,倒是相谈甚欢。 就在孟裴等人以为唐文骞此次过来当真只是走个过场时,唐文骞却突然说道,“今日我过来,是来宣读圣旨的。” 第1814章 孟家和孟允峥的赏赐 “噗……”孟裴一口茶喝进嘴里,一听这话差点喷出来。 他诧异的抬起头,“宣读圣旨?” “是。”唐文骞站起身来,表情严肃的开口,“孟裴,孟允峥,路舒予接旨。” 孟裴惊了惊,赶紧跪了下来,孟允峥和舒予跟随其后,在场的其他人也纷纷下跪。 唐文骞这才从身后的随从拿着的盒子里面拿出一张圣旨,那盒子孟裴等人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原本以为是唐文骞送来的新年礼。 虽然奇怪为什么对方一直没有放下,但也没有多问。 没想到那里面放着的竟然是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今承谷县动乱,百姓遭难深陷水火。朕忧心如焚,幸孟家有子……” 皇上的圣旨,充分的肯定了孟允峥和舒予的功劳。 在场众人都是一起经历过这些磨难的,听到圣旨上皇帝对此事的肯定,一个个不由的与有荣焉,全都心潮澎湃了起来。 关于杨老爷何二等人的嘉奖,前两日已经公示过了。 虽然论功行赏还没轮到他们,但现在听到圣旨,他们就知道奖赏是少不了的。 圣旨上说,孟允峥和舒予协助御前侍卫夏怡捣毁了反贼的老窝,救出了被困其中的人质,并且说服承谷县当地富户百姓,帮助黄将军抓住试图逃跑的反贼丘县令。 他们的义举,解了承谷县困境,彻底打碎了反贼的谋逆计划。 因此,皇上要奖赏他们。 孟家镖局获御赐牌匾——‘忠肝义胆’。可悬挂在正堂,作为孟家镖局的招牌。 这可是了不得的赏赐,对于县城里的一家镖局而言,得到县令知府这样的官员赐字就已经十分厉害了。 可孟家镖局直接一飞冲天,得到了皇上的肯定。 忠肝义胆啊,这样的招牌放眼整个大宿朝的镖局,也就仅有孟家一家有而已。 孟小叔激动的双手颤抖,紧紧的握住身边孟裴的手臂,眼眶都湿了。 他们孟家几代经营的镖局,到他和兄长的手里,竟然得到了顶峰的荣誉。 有了这块招牌,孟家镖局至少再延续三代辉煌没问题。 镖局里的其他镖师更是面面相觑,脸上不可抑制的透露着兴奋之色。 今后孟家镖局里的镖师身份就不一样了,那可是走路带风,面上有光的姿态了。 不等孟家其他人高兴,唐文骞就继续读下去了。 赏完了孟家镖局,紧跟着就是孟允峥。 相对于镖局的荣光,孟允峥的赏赐就…… 黄金百两? 连舒予都忍不住歪了歪头看他,皇上对他这么小气? 孟允峥可不止闯了黑市,拿下了承谷县,他还跟着祁烈一块将长金府府城也给搞定了。 不过下一刻,舒予就听到唐文骞说,孟允峥如今已是秀才功名,等待今年参加乡试,明年参加会试殿试后,若是取得好名次,到时候再一块重赏。 众人一听,就觉得皇上这是在等孟允峥高中后,给他一个大官做啊。 这么一想,孟允峥的前途是不需要担心的,将来必然前程似锦了。 第1815章 舒予成文安县主了 可只有孟裴和舒予知道,孟允峥将来是不打算做官的。 总觉得皇上在憋着什么大招似的。 不等他们细想,唐文骞突然抬起头看了舒予一眼。 然后,又从身后的盒子里拿出一份圣旨来。 “……路乡君聪慧果敢,先皇时期便对路乡君之能力十分欣赏……今册封路乡君为文安县主……” 舒予,“……”她刚才听到了什么? 在场其他人也愣愣的,县主?路乡君现在变成了路县主了? 唐文骞终于读完圣旨了,他抬起头,“诸位谢恩吧。” “谢主隆恩。” 孟裴和舒予上前接过圣旨,面上还有些怔愣。 唐文骞今日过来主要就是宣读圣旨的,读完了,他也该走了,实在是事情太多,他走不开。 尤其是如今还住在废弃大宅里的那些从黑市里被救上来的人,他们的身份都要重新核实,还要了解他们的意愿,是重回家乡还是在此地落户。 唐文骞一想到这些,在孟家就呆不住了。 县令大人走了,尚在孟家的众人终于回过神来,下一刻,整个孟家便都炸开了锅。 孟涵直接蹦到舒予面前,眼睛灼热的盯着她手里的圣旨,“县主?舒予姐姐,你都当县主了。我的天,我摸摸。” 舒予失笑,以为她要摸圣旨,便往前递了递。 谁知道孟涵抓着舒予的手臂摸来摸去,“我还是第一次认识这般身份贵重的人,还是我未来的堂嫂,是对我特别特别好的人。我得多摸摸,沾沾喜气。” 舒予被逗乐了,相比较孟涵的激动,她的反应就平淡多了。 孟涵觉得她有大将之风,稳得住,只有舒予知道自己内心的激荡。 县主,这身份即使是放在京城那也是有排面的。成了县主,将来她的生意做到京城,纵然没有借用戚太傅等人的身份作为靠山,她也足够立足了。 舒予忍不住笑了起来,回头看向孟允峥,后者给她使了个眼色。 两人独自走到一旁说话,孟允峥拿过她手里的圣旨又看了一遍,“文安县主,嗯,实至名归。” “看来我这一趟来得挺值的。”舒予挺满意文安两字,“对了,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昨儿个回来后你就去了县衙一趟,唐文骞跟你说过了是吧?” “提过一嘴,但具体的册封内容没说。” “那皇上的对你的赏赐……” “皇上知道我未来的计划,不过他想让我入朝为官的想法一直没有变。这次我的功劳他给我积攒着,确实是想将来我高中后直接让我谋个五六品的官。” 一般通过科举考试的考生在高中时,要么入了翰林院,要么外放,要么只能谋个八品的小官。 若是按部就班一品一品的晋级可不容易,皇上心真大,直接想让孟允峥一跳就好几级啊。 “不过不用担心,我的计划不会变。皇上最多,嗯,就是骂我两句鼠目寸光,脑子有病,不会勉强我的。” 舒予‘噗嗤’笑出声来,“你脑子好得很,当个教书先生,那才是目光长远,给大宿朝培养国之栋梁对吧?” 第1816章 颜控的方婆婆 孟家镖局得到御赐匾额,舒予成为文安县主的事情,很快就在承谷县富户之间传开了。 到了大年初二,众人便纷纷带上礼物上门恭贺。 谁知道舒予和孟允峥却是一早就出门离开了县城,他们一块去了禾登村,去方婆婆家拜年。 这是孟允峥第一次见到方婆婆,尽管当初方婆婆跟孟小叔一样都住在米家的医馆里。可孟允峥一直在外面忙碌,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就更别提去医馆看往孟小叔了。 好不容易睡个两三个时辰养精蓄锐,结果一醒来便被祁烈拉着去府城帮忙,那之后就回来一两次,哪有机会跟方婆婆碰面。 第一次正式见面,方婆婆还有些紧张。 禾登村的村民更是在见到马车进村的那一刻,就跟在后面跑了。 路乡君他们已经见过了,孟允峥的名号却只是听说,今日却是第一回见着。 相较于舒予,孟允峥在村里的名声更大。 这个去年连中小三元的秀才公,他的名字可不仅仅在县城府城里流传,在各个村里的存在感更加强。 尤其他们村里也有个去年考上的秀才,回来后大肆宣传孟允峥的才华本事,那话里的敬佩之情,一度让孟允峥仿若站在了神坛上,好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才子一般。 村子里读书人少,考上个童生秀才就已经是了不得的事情了,更别说还是个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就连中小三元的人。 不过那时候孟允峥虽然出名,可距离他们是很遥远的人物,感慨两句说过一阵子就也就罢了。 谁能想到原本以为触不可及的人,竟然就出现在他们村子里,就在他们面前? 孟允峥跟舒予进入方家时,都还能感受到村民们那灼热的视线。 方婆婆笑着给他们倒茶,“你们别介意,禾登村读书人少,秀才更是十几年就出了那么一个,名次也不高。所以见到允峥啊,难免好奇的想多看两眼。” 说话间,她也多看了两眼。 阿予的这个未婚夫,长得是真俊,个儿也高,还有礼貌,又谦虚。 听阿贵说,允峥不仅是秀才,身手也十分厉害。 他跟阿予站在一起,真的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啊。 方婆婆看着看着就忍不住笑了起来,孟允峥这样一个稳重的人,都被她看得不好意思起来。当即轻咳了一声,叫元贵出来单独说说话。 舒予闷笑,她姨奶奶感情还是个颜控啊。 等两人走了,方婆婆就走到舒予的身边,小声的问她,“你和允峥什么时候成亲啊?” “明年下半年吧,具体的日子还没算。” 方婆婆愣住,“明年?” 今年才大年初二,到明年下半年不还得将近两年? 阿予今年都十七了,会不会太晚了。 “为什么要等到明年?” 舒予扶着她的手走过去坐下,解释道,“阿允今年参加秋闱,顺利的话明年会参加春闱,到时候身上有了功名,彼此时间空余,再商谈成婚也不迟。” 第1817章 恭喜方姐姐了 然而,方婆婆听了这话却有些忧心忡忡的。 “等男人功成名就了,多的是女人往上扑,回头要是有哪家达官显贵的看上了允峥,非要将家里的姑娘嫁给他。这,这咱们胳膊拧不过大腿,到时候可咋办?” 舒予失笑,这种事也不是没有。 不说将来孟允峥考上功名,就说他早年间假装愚笨一事无成,都有姑娘看上他这副皮囊想要嫁给他的。 更别说早前手刃宫丘之后,京城也有不少人觉得他可堪大用,将来前途不容小觑。那会儿打他主意的人就有不少,将来他高中,前仆后继的就更多了。 可这些人要是知道孟允峥将来只是想回去乡野之地当个教书先生,估摸着得吐血,避之不及了。 但这些方婆婆不知道,她也不了解。 舒予只能说道,“姨奶奶,您放心吧,我和阿允的婚事,是得了天子的金口的,没人敢破坏。” 方婆婆愣住,不敢置信,“真,真的?连皇上都,都认定你们的婚事了?” 那可是皇上啊,皇上还管秀才和乡君的亲事?? “是啊,我不会骗您的。再说了,要真的有人非要违抗圣令嫁给阿允,难不成我们成亲就能避免了吗?” 方婆婆一想也对啊,成亲还能和离,还能休妻呢。 就跟当年的陈兵一样,真的到了那个地步,成亲都不管用。 方婆婆叹了一口气,点点头,“你说得对,是你的就是你的,谁都抢不走。” 她安心了,这才说起舒予身上穿的衣服。 这衣服是方婆婆做的,当初知道舒予是自己姐姐的孙女后,方婆婆就觉得作为长辈,理应给小辈见面礼。 只是舒予是乡君,她一个没什么家底的老婆子,实在拿不出像样的东西来。 她唯一还不错的就是手工,这些年练就的绣活能拿得出手,于是就琢磨着给舒予做身衣服,可惜没有合适的布料。 就在她头疼的时候,舒予在她和元贵认亲宴上送了两匹布来,颜色不厚重不老气,还都是上等的布料。 方婆婆便用这布料给舒予做了一身,赶在年前送到了孟家镖局。 没想到,舒予过年的时候就穿上了。 看着自己的心意被人重视,方婆婆内心极为喜悦。 舒予倒是很喜欢这套衣服,若是将来回到东安府,姨奶奶愿意的话,还能请到伊人阁帮帮忙。 舒予和孟允峥在禾登村吃完晌午饭后没多久就准备回去了。 下午孟允峥还要跟着孟裴去拜访孟家的几位长辈,明日他便要重新回府城给祁烈帮忙,留给他的时间不多,因此刚到未时,两人就告辞了。 方婆婆和元贵送他们到村口,正要返回的时候,就看到禾登村的两个妇人从牛车上下来,这牛车像是刚从县城的方向回来。 这两人跑到方婆婆身边,指着远去的马车问道,“方才那辆车上坐着的是不是你家姨孙女?” 方婆婆有些茫然的点点头,“是啊,怎么了?” “哎呦,那可要恭喜方姐姐了。” 第1818章 陈兵还没回来 方婆婆越发的茫然了,“恭喜我什么?” 两个妇人面面相觑,“方姐姐你不知道?你家姨孙女没说她被皇上册封为文安县主了?” 方婆婆整个人呆住,就连元贵也愣在当场。 “你们说什么?阿予成县主了?” “哎呦,这么大的喜事,路县主咋没跟你们说啊?那她在你家呆了这么久都说了什么?”两个妇人惊讶不已。 方婆婆摇摇头,“就聊聊家常啊,我问他们最近怎么样,她说一切都好。说我给她做的衣服很喜欢,今儿个还穿着过来了呢。” 说着说着,才反应过来县主到底是什么意思。 她一下子激动起来,拉住两人问道,“这文安县主到底怎么回事,你们快跟我说说,怎么就成县主了,不是乡君吗?” “方姐姐你别急,其实具体的我们也不太清楚。就是今儿个我们去县城走亲戚,结果听到有人议论路县主,听说半个县城都传遍了。就在昨日上午,县令大人亲自带着圣旨去的孟家镖局。不仅孟家镖局得了个御赐牌匾,连路乡君也被册封为文安县主了,可厉害了。” “说起来,这路县主可真是低调。我听说孟家镖局一大早就去了好些贵人富户想见路县主,没想到路县主一早就出门拜访亲戚了。我们一琢磨,路县主的亲人,不就是方姐姐你吗?所以在亲戚家一用完饭就赶紧回来了,路县主过来是看你来了。” 方婆婆听得一愣一愣的,不仅她,这会儿好些听到动静的村里人都出来了。 听着两个妇人说着县城里越发神乎其神的传闻,个个惊叹不已。 老村长对自家老伴感慨道,“方婆子以后啊,尽可以享福了。” “享福自不必说,我在意的是,路县主现在身份尊贵,你说,她会不会帮方家妹子将她当年受到的委屈讨回来?” 老村长摇摇头,“不知道,可惜我们连当年欺负方婆子的人是谁都不知道。” 被他们惦记的舒予确实一直没忘记陈兵,她以为陈兵过年的时候总会回来的,可现在都大年初二了,人还在府城呆着。 回城的时候,马车再度经过陈家的拿出杂货铺。 铺子是开着的,那个伙计连大年初一都没关门,年前的生意稍微好一点。这两日也不错,毕竟走亲戚的多,需求也多。 孟允峥坐在她对面,见她皱起眉来,便问道,“要不,我去府城之后给你打听打听?” “不用,我眼看着那杂货铺该进货了,陈兵总不会把这种事交给一个才来两个月的伙计的,多半就这几天,陈家至少要回来个能做主的人。” 她不着急。 孟允峥就没多说了。 回到孟家镖局后,早上那会儿来拜年的人都走了。 舒予回房休息,孟允峥则陪着孟裴去看望孟家的长辈。 他们一走,镖局越发的冷清,舒予无事可做,正打算归置一下别人送给她的贺礼,就听到孟涵咋咋呼呼的声音。 “舒予姐姐,舒予姐姐。”听声音就知道是急切的跑进来的。 第1819章 陶琴要嫁人了 舒予放下手头的事,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怎么了,这是?” 大冷的天,孟涵脑门上都冒出了汗,看来是跑得很急了。 她跑到舒予跟前瞬间刹住脚,脸上闪着八卦的神色,“舒予姐姐,出大事了。” 舒予拉着她回屋坐下,“什么大事,你慢慢说。” 孟涵喝了一口热茶,喘了两口气,就迫不及待的开口,“我们今天不是去陶家那边拜年吗?” 她说的陶家,不是陶飞立的家。 孟小叔说的断绝关系,那就真的断绝了。陶氏再没管过她弟弟的事情,年前张氏还有些不死心,带着几个孩子上门来哭穷,说自己日子过不下去了,家里要断粮了,还想让孟家帮衬一把。 只是张氏没想到陶氏已经彻底心寒了,她还以为当初闹一场,过段时间就好了。陶氏那么心疼陶飞立,肯定不会丢下他的孩子不管的。 但她不管哭得多凄惨,陶氏都没出来看一下。 孟家的人将张氏几人赶了出去,第二次张氏再来的时候,那是直接动了武的。 张氏算是知道孟家靠不上了,自那之后,当真没有再来往了。 可孟小叔只要求陶氏不跟陶飞立一家有所牵扯,倒也没想过让她彻底跟其他陶家人老死不相往来。陶氏还有姑姑叔叔其他长辈,这些人都住在陶家村,在陶氏小时候也是疼爱过她的。 年前陶氏带着孟奇孟涵曾经回过一趟陶家村,把事情起因都说明白了。.CoM 陶家村村民大多都是本家人,村长算是陶氏的堂伯。听说陶飞立竟然将孟小叔出卖给反贼,这心里就将陶飞立骂的个半死。 这陶飞立的所作所为,若是稍微严重一点,都可以直接说他跟反贼勾结了。到时候他连累的就不会自家人,而是整个陶家村了。 也亏得孟家没计较,否则他们都得倒霉。 因此陶家村那些亲人没怪陶氏,反而还有心跟她继续维持亲属关系。 既然如此,那过年了,自然要去陶家村看看的。 哪里想到,孟涵去陶家村后,却听到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情。 “舒予姐姐,你知道陶琴马上就要嫁人了吗?” 舒予的手一顿,“陶琴嫁人?她爹不是刚去世吗?” “就是因为刚去世,所以要赶在三个月内出嫁,不然就得等到三年后了。” 舒予了然。 孟涵却摆了摆手,“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陶琴要嫁的人,是隔壁县城的一位员外。那员外都快要五十岁了,都能当她祖父了。据陶家村的一个婶娘说,那人长得肥头大耳的,正头娘子死了刚半年,他现在就要再娶一个。不过他家里的小妾就有七八个。” 舒予,“……” “以陶琴的性子,应该不会同意的吧?她就没闹?” 孟涵对着舒予竖了竖大拇指,“舒予姐姐,果然还是你会看人。她闹啊,当然闹。可这回没人帮她,因为这是她自己做的孽。她想害人,结果人没害成,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第1820章 陶家二姑娘是个狼人 想害人但是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舒予一下子来了兴趣,竖着耳朵问道,“到底怎么回事,她想害谁?” 孟涵抿抿唇,“陶铃。” 舒予一时没想起陶铃是谁,就听到孟涵压低了声音,“就是我那二表姐,陶琴的妹妹。” 张氏生了三个孩子,陶铃是老二,一直以来排行中间的孩子总是被忽略的多。 更何况不管是张氏还是陶飞立,都是重男轻女的典型代表。 第一个是女孩,他们虽然失望,可毕竟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总归有初为人父人母的喜悦,花在她身上的心思便多了些。 因此陶琴在家里是比较得宠的,然而才过一年,老二陶铃就出生了。 看到又是个女儿,陶飞立和张氏失望的不行,对她的态度自然不好,几乎就是放养着的。平日里忙活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拿条绳子把人拴在柱子上,要是孩子不哭不闹,有时候甚至会忘记给她喂吃的。 后来老三出生了,是个儿子,陶家夫妻喜欢的不得了。 小儿子一出生就是全家的宠儿,谁都要让着哄着。陶琴那会儿已经有些心机了,知道自己面对弟弟要靠边站,偏偏弟弟又是个混世魔王,于是她干净利落的跑到孟家镖局里来了。 藉着喜欢姑姑,要跟姑姑在一起,基本上大半年的时间都会住在镖局里。 这就导致了孟涵非常讨厌她的原因。 陶琴这一走,家里就剩下比她小上一岁的陶铃,照顾弟弟,成为弟弟出气筒的人变成了她。不仅如此,陶铃还要干活,父母那个懒惰的样子,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要做。 所以长大后,别人看到陶琴和陶铃站在一起,都不会觉得她们是亲姐妹。 甚至许多人会觉得陶铃是陶琴的丫鬟,偏偏陶琴也不解释,还很享受这样的状态。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陶铃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子,平日里十分低调,说话也细声细语的,给外人的印象,就是这姑娘很怕生,性子怯弱,有些呆板。 孟涵也是这么认为的,而且她不喜欢舅舅一家,跟这位二表姐接触的就更少了,只知道她的存在感非常低。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姑娘,竟然是个狼人呢? 孟涵说,“陶家和我们家关系破裂后,日子就过得逐渐艰难了起来。”M 他们家里原本是有些存款的,可那日反贼闯进来时,不仅带走了陶飞立,还借此搜刮了一通,将他们藏着的大部分银钱都给拿走了。 当时张氏并不怎么担心,没钱了,回头可以找孟家要。只要去陶氏面前多哭几次穷,总不至于饿死的。 谁知道孟小叔这次会这般坚定的跟陶家划清界限,张氏的如意算盘扑了个空。 饶是这样也就罢了,偏偏一家之主的陶飞立死了,其他受到山贼抢掠的百姓能得到朝廷的补偿,偏偏她家不行。官府不追求陶飞立的罪行就不错了,哪里还可能给她们发抚恤金? 第1821章 陶琴的算计 张氏一时之间头疼不已,家里眼看着就要山穷水尽了,可不管是大女儿还是小儿子,都是过惯了好日子的人,让他们去吃糠咽菜,能把屋顶给掀了。.CoM 张氏思来想去,就想到了把现有的房子给卖了的主意。 陶琴一听,情绪激烈立刻反对。 县城的房子卖了她们是能得到一笔钱,可以后住在哪里?只能回乡下陶家村去住。 那个地方又破又穷,路上都是鸡鸭的粪便,都没地方下脚,村里的姑娘又脏又土。陶琴非常排斥以后住在那里,她从出生后没几年就搬到县城来住了,每回也就逢年过节走亲戚的时候回去,但就那么一点点的时间,对她而言都是煎熬。 想到以后都要住在那,陶琴根本就接受不了。 当然,这样的理由陶琴肯定不能跟张氏说,于是她劝张氏,这房子要留着,以后给小弟娶妻用。 不然他们家连县城的房子都没有,将来哪有姑娘肯嫁过来?为了小弟,这房子也得守着。 张氏一想也对啊,现在卖了房子,以后她可没能力再买回来。 可不卖房子怎么办?她们一家子守着房子饿死吗? 陶琴就给她出了个主意——可以嫁女儿啊。 这个女儿不是她,是老二陶铃。 陶铃过完年也十五岁了,这个年纪出嫁正好合适。她可以给她物色一个家产丰厚的人家嫁进去,他们家没了姑姑的帮衬,可以找个有钱的女婿啊。 张氏有些犹豫,话是这么说,可陶铃长得瘦巴巴的,人家家产丰厚的人凭什么看上她?除非…… 是啊,除非这户人家有问题。 要么打人,

相关推荐: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红豆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万古神尊   秘密关系_御书屋   开局成了二姐夫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女奴的等价替换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将军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