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个家族的人都走进会试,那一定是深谙科举之辈,那他完全可以模仿前些年的考题,出一套类似的、可以以假乱真的假试卷。” “呵呵,能想到这般敛财手段的人,确实是个聪明人。不过有些奇怪,他也是贵族出身,为何这般不择手段的坑贵族呢?” 狄仁杰爽快的猜测道:“还能为什么?肯定是跟家里闹掰了。” 哦? 李景仁眼前一亮,“还真是,哪有那么复杂。他是太原王氏嫡子,原本应该是家主继承人的。现在却做一个小家族的家主,不用说,太原王氏肯定不答应啊。这么简单的道理,呵呵,倒是我把事情想复杂了。” 狄仁杰唏嘘道:“这下好了,贵族的钱岂是那么好坑的?他被人揪了出来,怕是要被好一顿毒打,然后怎么吃的,怎么吐出来。” 咳咳……口误口误! 狄仁杰想起了自己刚才笑喷的狼藉,连忙道歉。 “师兄,要不还是给你换一桌吧?” 李景仁白了一眼,笑骂道:“吃你的吧。为兄没你想的那么金贵。自家师兄弟的口水,吃就吃了。” 嘿嘿……狄仁杰讪讪的挤出一丝笑容。 这时却听那位小二说道:“公子有所不知,那王汲善死了。” 哦?死了?怎么会?好歹也是太原王氏的嫡子,哪怕跟家里闹掰,身份和家人也在呢,谁敢为了点银子打死他? “不是死于这帮讨债的。刚刚听人说,王汲善在科举考场门口被人刺杀了。” 噗…… 这不可能!我们哥俩刚从考场下来,肯定是谣传! 狄仁杰不信。 李景仁却愣了一下,“师弟,可不好说啊,咱俩是提前一个时辰交卷的……” 啊? 小二惊讶道:“提前一个时辰?您二位一定是大才子,说不定今年的状元就是您两位。从没听过,谁敢在科举提前一个时辰就交卷的。” 狄仁杰唏嘘道:“你就不怀疑我俩是交了白卷答不上来那种?” 小二笑了,“狄公子您说笑呢,您可是侯爷的学生,您交白卷?怕是侯爷也不答应。” 狄仁杰被戳破玩笑,气得大口炫了一只鸡腿。 李景仁哈哈大笑道:“看到了吗?这里不是其他酒楼,别处的伙计都捧着客人。但这里是醉仙楼,侯爷的产业,他拿你当自己人的,所以什么都不瞒着。” “伙计,王汲善一个小人物,好端端的为何会被人刺杀呢?长安城谁跟他有深仇大恨吗?” 伙计摇头,“没听说过。不过他一下子得罪了那么多贵族公子,就算没死,就刚才人家砸店的架势,怕是也早晚得被打死。” “小的说句不该说的话,人都是有脸面的,骗点银子不算什么,但他不该耽误人家的前程。那么多人花钱买考题,为的是考科举做官。你卖的东西可以不是真考题,但横不能跟考题不沾边吧?” “更别说里面还有些寒门穷人子弟,倾家荡产凑了一百两出来,最后发现被骗了,可不得跟骗子拼命嘛!” 李景仁点了点头,“还真是,贵族子弟会顾忌王汲善的身份和后台,可被骗的寒门不会,科举中榜无望,他们只剩下一条性命和满腔怒火了。” “照理说,王汲善是个聪明人,即便是骗人银子,也会做的严密些。怎么就这么容易被人揪出来了呢?” “这才刚刚考试结束,是不是太快了些?” 嘶…… 该不会,背后还有人在算计?否则凭一群血气之勇的考生,哪有时间去调查状元楼的后台? 第六百六十九章 殿试? 冠军侯府里,萧锐正在跟一众妻儿嬉戏享乐,坐等科举放榜呢。这天内侍老高登门来请,说是皇帝点名了明日朝会冠军侯要到场。 “老高,是榜单出来了吗?有没有我家夫人的?” 啊? 咳咳…… 内侍老高连忙摆手道:“侯爷说笑了,老奴哪里有资格提前看榜单?陛下请侯爷上朝,是因为科举判卷结束,但不好议定谁做状元,所以将一份名单呈给了陛下。陛下决定明日朝会来个太极殿共议,决出状元,并且给出排名。” 萧锐惊讶道:“你是说明日要进行殿试?” 殿试? 老高愣了一下,然后笑着点头道:“没错,就是殿试!侯爷是此次科举出题人,可一定要到场。” 萧锐却摇头道:“不行!身为出题人,本就要避嫌。我不参与判卷,请六部司衙门出能人判卷,就是为了彰显公平。这次科举本侯可是押了赌约的,我不能让人挑出毛病来,否则他们输的不服。” 这…… 老高压低了声音提醒道:“侯爷,您不去怕是不行的。据礼部的人说,这次前面十名,似乎都是您的门下。” 什么??? 萧锐一拍额头,“这岂不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老高笑了,“侯爷您坦坦荡荡,谁人不知?对手若是不服,尽管猜忌便是。可我们也不能因为害怕他们猜忌,就歪曲了事实。” 萧锐苦笑道:“行,还是你会说话。这群臭小子,也不知道收敛一些,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提前泄露考题给他们了……” 下午时分,礼部派人来了,通知冠军侯夫人魏嫣然明日入宫参加殿试。 萧家一片喜庆,这不摆明了魏嫣然在前十名嘛。 1、李景仁2、狄仁杰3、黄药师4、李承乾5、李丽质6、魏嫣然7、李泰(魏)8、崔宁儿9、夏怀仁10、裴东来11、武照 次日一早,萧锐就带着夫人一起乘坐马车入宫。让夫人在太极殿外候旨,萧锐先一步入朝会。 不少人纷纷打招呼恭喜:“恭喜侯爷,据说这次科举考试,侯爷的门生大放异彩,几乎包揽了科举前面的名次。” “不错,侯爷号称天下第一名师,果然名不虚传!” …… “咳咳,诸位、诸位,萧锐感谢诸位的捧场。但千万不要这么说,萧锐身为科举出题人,本就应该避嫌。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恐怕要召来怀疑,说我萧锐提前透题给学生们了。”萧锐连忙劝阻。 奈何这帮人太热情了,而且一个个拍胸脯保证,等下谁敢往侯爷身上泼脏水,大家都会给你站场子。 正说着呢,世家出身的官员们就开始出言奚落了,“侯爷当初提议比斗,原因是怀疑我们把控科举,说我们出题、判卷偏袒自家子弟。” “本以为侯爷您大公无私,由您出题,双方公平比斗一番,见个真章,也能洗脱我们的脏水。” “可现在看来,侯爷您不也是一样?为何您出题的时候,您的学生却纷纷考得好成绩?” “对此您作何解释?” 喂!你胡说什么呢? 有武将不忿,指着对方就骂了起来。 萧锐上前拦住,镇定的开口说道:“尔等出题多考经义,对那些家贫无足够书籍阅读之人很不公平。本侯此次出题,更重视学以致用,虽不直接考经义,但却可以旁征博引,用经义来解题。” “无论是出题,还是最后的判卷,都由朝廷三省六部出能人干臣参与,科举选才本是为国用人,而不是考谁更会背书的。” “如果质疑本侯出题的水平,那为何朝廷参与命题的大儒没有反对呢?” 那人不忿道:“我们承认侯爷出题的水平,可谁知道你有没有在背后透题给自己的学生?若是以这种方式想赢得比斗,侯爷,莫怪我们输的不服。” 程知节大喝道:“喂!愿赌服输,输了却找这么多借口,往侯爷身上泼脏水……要不要面皮?输不起就不要赌!我老程最瞧不起的就是这种人。” 你…… “这是我们文臣的事,与尔等武将何关?”这帮人还真的不怕混世魔王。 萧锐笑着打断的双方的对骂,“这样吧。我的学生都是由我亲自教导,现在结果摆在这里,本侯如果说没有透题给学生们,你们肯定是不信的。可事实如此,本侯毫不客气的说,本侯的学生德才兼备,无论是你们出题,还是本侯出题,都不影响他们在科举考场上崭露头角。” 你…… 对方还想反驳,萧锐却不给他们机会,紧接着说道:“至于赌约?不如这样,我们去掉本侯的学生来比。” “你们怀疑我透题,那好办,凡是我萧锐门下,都不参与赌约。剩余的子弟分为寒门、贵族,以双方上榜的人数来比一个高低如何?” “总不能你们怀疑本侯能给天下寒门士子全都透题吧?” 对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 武将这边帮萧锐开腔催促道:“喂,怂了吗?侯爷这边去掉了几十人,你们如果还是不敢比,不如回家奶孩子算了。” …… “好!就依侯爷所言。” 不多时,皇帝缓缓走进了太极殿,身边内侍老高捧着一个长盒子,从表情上就能看出皇帝脸上压抑不住的喜悦。 “诸位爱卿,自朝廷推行全民识字以来,于今科取仕终见成效。本次科举破以往旧例,不考经义,以经世致用为准。科举取仕目的是选拔人才辅助治理国家,若只会死读书,不能为国为民解决困难,那读书何用?” “所以,冠军侯萧锐此提议,当记头功。” 萧锐站出来谦虚道:“陛下过奖了,全赖陛下圣心明断,萧锐不敢居功。” 李二笑着摆手道:“你潜心治学一年的辛劳,大家都看在眼里,无需谦虚。” “以往朕以为,天下英才尽入朕彀中也。可今日方知,朕实乃小觑了天下英雄。殊不知我大唐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远超我等的想象。” “来人,宣旨!” 旁边内侍老高将手捧的长盒放下,然后拿起御案上一则圣旨宣读起来,“今科会试,创下往年所不曾见的奇迹,来参加会试的考生足足有五千人之多,而且是在朝廷不曾降低乡试难度的情况下。” 嘶…… 不少人表示震惊,五千人参加会试?往年不过两三千…… 只听老高继续宣读:“故此朝廷决定,扩大人才录用人数,以会试答题优劣核准,今科会试录用前五百一十三名为今科举人。其中头二十人赐进士及第。” 嘶……此言一出,震惊朝野。 一次录用五百多人?这意味着大唐一下多了五百多新人官员。 当然了,更多人关心的却不是这个,而是这五百多人里面,是贵族多?还是寒门多? 此次扩大录取,到底是皇帝在偏帮谁? 第六百七十章 父子重逢 老高宣读完圣旨,李二接着说道:“除了今年扩招之外,礼部还报上来一份名单,是此次科举的前十名。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前十名都十分不错,至于选谁为此次科举的头名状元,礼部未曾下定论。故此要在今日朝会商议。” 他话刚说完,就听程咬金大笑着接茬喊道:“陛下,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古话早就被打破了。冠军侯可是公认的文采第一、武艺第一。” 萧锐一把将人拉住,心说这时候你拍我马屁作甚? “咳咳,卢国公别开玩笑了,不知是谁胡乱编排了一个这种排名,我可不承认啊,不承认……诸位同僚都做个见证,萧锐从未承认过。”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侯爷何必谦虚?您天下第一人的名号都喊许多年了,天下公认的,无人不服。” 皇帝李二也笑骂道:“是啊!你小子不是一向天不怕地不怕吗?怎么此时不敢为天下先了?” “不过今日不是让你跟一群小辈争风的。你是出题人,考的是年轻一辈。虽然能入进士及第者都是才俊,但总归要选一个出来当状元的。” “来呀,传科举前十名上殿!” 于是,内侍老高打开了另外一份奏折,里面是礼部递交的科举前十名单。太极殿上文武群臣全都转头看向了大门方向。 “宣梁州李景仁,夔州狄仁杰,长安黄药师,长安李承乾,长安李丽质,长安魏嫣然,汴州李魏,清河崔宁儿,潭州夏怀仁,河东裴东来上殿!” 李景仁? 又听到李景仁的名字,担任礼部尚书的江夏王李道宗还是不免一阵心神恍惚。 第一个就是这个李景仁,唉……如果是我家二郎该多好? 可迎着光线,众人看到走在第一之人,虽然不太真切,但随着对方真正步入大殿中央,李景仁还是被人认了出来。 嘶…… “真是景仁贤侄?承范王兄,恭喜,你家景仁不声不响的拔了头筹,你却瞒着大家?回头你得摆酒啊。”宗正卿李孝恭开口道喜。 “恭喜江夏王!” …… 无数人纷纷贺喜。 这、这……这是怎么回事? 李道宗颤颤巍巍的走上前去,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的李景仁,那熟悉的面庞、那记忆里多次浮现的景象……一切仿佛是那么的不真实。 “你、你真的是二郎?”李道宗伸手想要抚摸对方的脸颊,却生怕这是一场梦,自己不敢打破它。 李景仁双目含泪,扑通一声双膝跪倒,“父王!是我,我是二郎。孩儿回来了!” 三年的思念,全都化作这一声哭腔,李景仁跪着紧紧的保住了李道宗的腰,就这么嚎啕大哭起来。 李道宗俯下身,双手捧着儿子的脸颊,看了又看,瞧了又瞧,难以置信的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嘶……疼!不是做梦。 这、这到底是是怎么回事? “二郎,二郎你回来了?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让为父找的好苦啊……” 纵然曾经带领过千军万马,此时李道宗这位宗室猛将也不禁老泪纵横。失而复得的喜悦,这几年思念爱子的心酸……重重滋味涌上心头,真可谓百感交集。 就在这时,萧锐带头鼓起掌来。这么感人的场面,怎么能没有掌声呢? 满朝文武似乎还不习惯,没弄懂这鼓掌是什么意思?可随着萧锐的鼓掌,不少人跟着也在拍手,于是乎,整个太极殿掌声雷动,包括皇帝在内,所有人都在庆祝江夏王李道宗父子重逢。 父子二人稍稍平静一些,李道宗搀扶起儿子,然后转头朝着皇帝李二问道:“陛下,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到此时,李道宗绝对不信,皇帝李二能不知道这个梁州李景仁就是自己的儿子? 皇帝笑着说道:“承范,这个惊喜如何?” 惊喜? 嗯!确实惊喜。 李道宗正要追问,李二伸手指向了萧锐,“你得问这小子。” 众人纷纷看向了萧锐。 萧锐也不含糊,直接和盘托出,丝毫不推卸责任。 “实话说了吧,当年我拒绝收下景仁,是我有言在先的规矩。可皇叔不该去砸了我的醉仙楼,这么打人脸可不对。谁人不知我萧锐睚眦必报?所以呢,就排练了一出偷梁换柱。找了个机会把景仁掳走。” “让你父子二人承受三年分别之苦,是我的报复!怎么样啊皇叔?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噗…… 你、你……你够狠! 李道宗肺都快气炸了。 萧锐双手一摊,“当然,不狠点,以后怕是还有人敢随便砸我家店。” 你、你…… 这时李景仁笑着说道:“侯爷,您就别跟父王开玩笑了。父王,不是这样的……” 嗯? 不等李道宗追问,萧锐就板起了脸,“小子,你叫我什么?” “啊?”李景仁愣了一下,似乎叫侯爷不对?莫非是暗示我这么叫生分了? “咳咳,学生拜见师伯!” 师伯? 众人齐齐傻眼,怎么就矮了一辈?而且叫师伯?那意思是李景仁的老师,是萧锐的同门师弟? 再联想到刚才宣旨上殿念的考生籍贯,梁州李景仁。众人恍然大悟,莫不是李景仁的老师,是那位天下第二的梁州守将薛礼?冠军侯萧锐的结义二弟? 同在大殿的狄仁杰这才明白,难怪让我叫他师兄,原来他是我师叔的学生。 可这么叫,萧锐还是不满,走上前去敲了一个响栗:“当着你父王,还有诸多长辈的面,你要矮我一辈?随着承乾一起叫!” 旁边李承乾也提醒道:“堂兄,叫姐夫啊。” “咳咳!姐夫。姐夫,您就别跟父王开玩笑了,当初是父王的错,这几年他见老不少,您何苦再为难他?”李景仁恳求道。 萧锐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转过身来,朝着李道宗长身一礼,诚挚道歉说:“皇叔,当初一时置气,害您跟爱子分别三年,是萧锐的不是,给您道歉了。” “三年前景仁贤弟一身纨绔,想让他蜕变成人,住在萧家庄不妥,非得一番寒彻苦才行。所以萧锐擅自做主,将人送去梁州边境,让他跟在我义弟薛礼身边学艺。” “如今三年归来,以景仁的才学,足以担当今科状元。还皇叔一个状元,算是萧锐的赔礼,您可还满意?”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一切都是为了帮助李景仁成才。这么说,什么冠军侯睚眦必报之言,完全是人家谦虚,实则是一番苦心啊。 李道宗感动的说不出话来,只是连连点头,甚至要给萧锐行礼。 这时旁边有人起哄喊道:“侯爷,我家那小崽子也纨绔的紧,要不您也帮忙调教一下?别说三年分别,就是后半生再不见都没关系,只要能出个状元……” …… 第六百七十一章 再现认亲 萧锐笑着朝四周拱手道:“诸位,之前俗务缠身,实在是分身乏术,带不了太多学生,怕误人子弟。” “不过今科之后,如果陛下不给萧锐指派任务的话,我准备真正把书院办起来,曾经吹牛说要办一所超过国子监的书院,吹了几年一直没时间,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萧锐开玩笑呢。” “如果大家信得过萧锐,等书院办好了,可以把孩子交给我,不敢说个个状元,但绝对不会有纨绔。” 长孙无忌第一个带头叫好,“好!侯爷号称天下第一名师,把孩子交给你是最放心不过了。我先给我家二郎定个位子。” “侯爷,我也定一个……” “侯爷,还有我呢,有好事可不能忘了我……” …… 众人纷纷争着要给萧锐送学生,这所书院连围墙还没建呢,就解决了生源问题。 太子傅赵德言朝身边的国子监祭酒笑着调侃道:“孔祭酒,看来,等侯爷的书院建成,你国子监就要黄摊咯。” 原本以为孔颖达会生气的,没想到这老头却哈哈一笑,“老夫盼着这一天呢,到那时,我就去找侯爷,哪怕去他的书院当个看门的门房也行。” 啊? 孔颖达反将一军,让赵德言呆立当场。 “赵太傅,孔某虽然是国子监祭酒,但家祖可是孔圣人。家祖的治学理念一直都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可在下执掌国子监以来,除了给学问分门别类以外,却什么都做不了。至今为止,国子监也未能收入一员平民的孩子,更别提因材施教了。实在愧对先祖,愧对陛下的期待。” 孔颖达说的情真意切,情绪渐渐激动,“侯爷如果真的能建成一所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书院,孔某愿意去当一门房,乐意之至!” 嘶…… 赵德言朝着孔颖达躬身一礼,“孔祭酒品行高洁,赵某佩服。” 随即突然凑近了,小声说道:“侯爷可是说过的,等书院办成,给我一个常务副院长的。” 啊? 孔颖达微微一愣,随即直接拉住了赵德言的手,压低了声音说道:“那到时候请赵院长多多提携,最好跟侯爷美言几句,孔某也想进他那书院。” 好说、好说…… 两人凑近了交头接耳,像极了两只老狐狸。 这边萧锐朗声道:“不过在下有言在先。我要办的书院,志在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不拘门派,因材施教各有传承,目标是恢复当年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风采。所以……学生们成才之后,未必都是做官的,若是培养出了木匠、花匠、酿酒师傅什么的,你们可不要骂我误人子弟。” 众人齐齐愣了一下,听这口气不像是假话。 于是不少人陷入了纠结,心说我们当然是为了孩子有个更好的前程才送给你培养的,可不是让你培养他们做工的。巫医乐师百工之流,说到底还是不如科举功名的地位。 就在这时,鸿胪寺卿唐俭开口了,“侯爷说笑了。哪有什么传承不败的功名利禄?父母无非盼着孩子一生无病无灾而已,把孩子交给你,却不是为了将来做官,只要您能把孩子培养成人,将来能有一技之长傍身立世,而不是靠着祖上余荫混吃等死、做个纨绔祸国殃民,在下就感激不尽了。” 众人一听,还真是这个道理。 而长孙无忌接茬哈哈大笑道:“大家可别被侯爷谦虚的话唬住了。在侯爷门下,哪怕是一个颠勺的厨子,哪个不是一身本事?若能做到长安厨神的水平,也不算辱没门楣。孩子交给你准没错,你随便调教。” “没错,侯爷酿酒的水平,俺是佩服的!若我家孩子会酿酒,也能酿出十两银子一斤的美酒,那我老程可就发啦……”程咬金粗犷的大笑起来。 众人跟着大笑,话糙理不糙啊。 咳咳…… 皇帝的轻咳,打断了众人的围观,同时也替萧锐解了围。 “朝会继续,诸位有事可以改日再论,别让小辈们看了笑话。” 看着众人各自归位,李二朗声说道:“前十名里,承乾是太子,丽质是公主,不参与状元评定。要不别人还以为这科举是在吹捧皇子和公主了,对往后的科举不利。” 有人站出来反驳道:“陛下,举贤不避亲,太子和公主凭本事考上的状元,岂能草率的给抹去?臣以为不妥。” 李二笑道:“爱卿,科举可不是为了选状元。说到底是为了选贤任能、唯才是举。承乾和丽质身为皇室之人,想做官任事机会很多,何必在科举跟百姓争名额呢?” “承乾,丽质,你们同意吗?” 李承乾站出来行礼道:“父皇英明。孩儿参加科举只是为了一试胸中所学,并非为了争夺功名。能从这次考试之中,发现自己的长处、短处,孩儿已经收获很大了。而且此次科举之中,孩儿的答卷也并非完美,所以即便是给我状元,孩儿也自感愧不敢当。” 长乐公主李丽质也行礼说道:“太子哥哥说的没错,女儿来参加科举本就不是为了做官。但是我觉得我的答卷很完美,可以当状元。” 啊? 众人一时间没听懂,这到底是同意了,还是没同意啊? 只听长乐公主接着说道:“不过嘛,我不要朝廷给的状元,我要父皇和姐夫私下里再阅卷一次,只要你和姐夫私下里觉得女儿有状元之才就足够了,外人怎么看我可不重要。”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李二也温柔的点头道:“你这丫头,这么大了还跟个孩子一样。行,为父答应你,等朝会结束了,带你两位老师一起单独阅卷,到时候给你评评理。” “不过有一件事你没说对。无论你考的如何,你在父皇心目中,都是最好的那颗掌上明珠,是为父心中为之骄傲的女状元。” 哎呀……父皇,您怎么把心里话说出来了,羞死人啦…… 长乐竟然捂着脸躲在了李承乾身后。 众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感慨陛下对这位公主的疼爱,这份父女之情着实引起不少人的共鸣。 比如现场的崔宁儿,她想起了自己的老父亲,对自己也是这般慈爱。 比如太极殿外清楚听着的武照,心中不免有些吃味,自己已故的父亲武士彟重男轻女,可没对自己这么好。 欢笑过后,李二双手虚按,然后语气一变,厉声喝道:“汴州李魏!你可知罪?” 众人吓了一跳,随即齐齐看向了一直低调的那名考生,汴州李魏?陛下为何如此对他? 嘶……这、这不是魏王李泰殿下吗? 第六百七十二章 两个犟种 只见化名李魏的魏王李泰走了出来,双膝跪地大声说道:“学生李魏,不知何罪之有?” 他心中是得意的,不觉得自己化名回京有什么不对,反而暗自倨傲,现在状元有自己一份,父皇该夸我。 哼! “好,好一个李魏!来人,给我叉出去,连自己真名都不敢承认之人,也敢来争状元?”李二呵斥道。 太子李承乾站出来求情道:“父皇息怒,四弟他只是……” 李二打断道:“四弟?人家可没承认是你四弟。你认错人了。” 太子李承乾使了个眼色,将上殿的侍卫轰走,然后推了一下跪在地上的李泰,“四弟,你做什么?父皇都认出了,赶紧起来给父皇认个错。” 李泰依旧跪着,倔强的说道:“魏王李泰戴罪之身,被责留在封地思过,来此参加科考的是汴州考生李魏。陛下和太子殿下认错人了。” 呵……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越演越入戏!李二都快被气笑了。 众大臣则是眼观鼻,鼻观心,都装作没看见。这是人家的家事,我们可不掺和。 “行,进士李魏平身吧,且站在一旁。汴州治下陈留县令目前尚在空缺,稍后让吏部给你办就职公文,你去陈留给朕治上一任吧,退朝就可以出发了。” “遵旨,谢陛下……嗯?”李泰刚行完礼,突然感觉不太对,退朝就出发?我还没拜见母后呢…… 我…… 显然皇帝是在故意卡自己,一个新科进士李魏,根本没资格入宫拜见皇后。 李泰气得满脸通红,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应对,甚至觉得委屈,眼睛红得强忍着情绪。 太子李承乾站出来求情道:“父皇,您饶过四弟吧。他化名从汴州千里迢迢回来参加科考,并非真的为争什么状元。肯定是思念父皇和母后,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李二冷哼一声,别过头去。这次并没有打断太子的话。 李承乾无奈,再次劝李泰:“四弟,快给父皇道歉。你虽然是化名,但长安城认识你的人可不少,你一进长安父皇就知道了。可你却倔强的住进客栈,没有先入宫拜见父皇母后,父皇能不生气吗?” 李泰委屈道:“李泰戴罪之身,没资格入宫。若不考个状元,连踏进这座大殿都没机会。” 李承乾训斥道:“父皇若是真的跟你计较,你今日能走进这里吗?若没有父皇的允许,连科举考场你都进不去。” 这话李泰听进去了,抹了一把脸上豆大的泪珠,双膝跪地说道:“儿臣李泰拜见父皇。儿臣知罪了,不该擅自离开封地。只因太过思念父皇母后,不得已出此下策,请父皇原谅。” “请父皇开恩,准许儿臣在朝会过后去立政殿拜见母后,给父皇母后请安,明日再去陈留做县令。” 李二冷哼一声,依旧不说话,却没有刚才那么生气了。 李承乾没主意了,劝了这头劝那头,两边都是倔脾气。 于是他看向了自己的老师赵德言,赵德言朝着旁边的长乐公主努了努嘴。 李承乾笑了,扯着长乐的袖子催促道:“小妹,你帮老四说句话呀,就这么干看着吗?你四哥平时对你可不错啊。” 小长乐白了一眼,原本她不打算管的,毕竟四哥差点杀了自己姐夫。可现在大哥开口了,众目睽睽之下,再不管就不合适了。 于是带着一丝不情愿,小长乐站出来撒娇说道:“父皇,您就原谅四哥一次嘛!你如果不让四哥去见母后,那我等下让大猫驮着他去立政殿。” 噗嗤…… 冰霜消融,李二忍不住摇头笑骂道:“你这丫头,偏你会胡闹。若是让你那坐骑在宫里乱跑,朕以后就断了它的口粮。” “行了青雀,既然你兄长和你妹妹为你求情,起身吧。” “你此次科举答题不错,可见这一年多的潜心学习有了进步。但你的答卷却称不上完美,不如你妹妹,尚需磨炼。你也是皇子,所以跟承乾、长乐一样,不参与状元争夺。” 李泰磕头道:“儿臣遵命,父皇英明。” “父皇,陈留
相关推荐: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差生(H)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捉鬼大师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取向狙击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吃檸 (1v1)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