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了,赵德言才三四十岁,所以李渊叫他一声小子,毫无问题。 赵德言笑了,他猜想是萧锐尊老爱幼让着对方。 “在下籍籍无名,不敢跟冠军侯相比。但对于棋道却从不胡说。” 老李渊拍着大腿爽快道:“好!玄真,你让一让,让这小子接着下。老夫倒要看看,这胡吹大气的小子,到底有没有真本事。给他倒上一杯暖暖身子好下棋。” 裴寂只能依言起身,然后去倒酒。可酒杯端过来的时候,赵德言却接过放在了一旁,“且不消饮酒,九步之后再饮不迟。” 老李渊不笑了,取而代之的是羞恼,被人轻看的羞恼。 “狂妄的小子。” “是否狂妄上手便知。古有关公温酒斩华雄,今日在下不才,就来个温酒屠大龙。” 说着,拈起一枚黑子,啪!稳稳的点在棋盘上。 老李渊轻蔑的提子应对,脸上满是不屑。 可三步之后,他落子的速度慢了下来。赵德言是早就看好了九步,所以不假思索的马上落子。老李渊刚开始两步也一样不假思索,但第三步就不同了,迟疑了一下。 五步之后,他的脸色渐渐严肃,再也不敢啪啪跟上,反而皱眉认真起来。 裴寂轻咦一声,从黑白子中看到了局势的变化,莫非九步扳回不是虚言?这赵德言名不虚传啊,不愧是突厥第一智者。 “喂,三爷,您这样思考下去,别说九步,就是七步,那酒也早凉了。”赵德言开口催促道,脸上满是得意,今日教育一下这个自以为是的老者。 老李渊黑着脸道:“催什么催?酒凉了可以再添。若你真的赢了,老夫亲自给你斟酒一杯!” 一杯?这老头儿看着平平无奇,架子大的可以,输了斟酒,才一杯?你当自己是谁呢?这么大势。到底咱俩谁狂? 裴寂连忙陪笑道:“不用不用,我在旁边斟酒,不会让赵先生的酒凉的。三爷您专心思考对弈。”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专治各种不服 一个时辰之后,裴寂慌慌张张的来找萧锐。 “侯爷,侯爷,您快去看看吧,三爷、三爷他……” 萧锐正在厨房做菜,连忙丢下锅铲,惊讶的看着裴寂,“裴公,这是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三爷怎么了?别着急慢慢说。” “您随我来,快……” “吴妈,你接着掌勺,我出去看看。”萧锐还不忘解下围裙吩咐厨娘。 “好的少爷。” …… 湖心亭中,两个喝得醉醺醺的人依然在下棋,此时却毫无文人风雅,纯粹是两个醉鬼在棋盘上争斗。 “不行,这一局是谁赢谁喝酒,轮到我了。你这老头儿好不讲理。斟酒斟酒,莫要输不起。”赵德言指着老李渊埋怨道。 老李渊却不恼,一边斟酒一边解释:“不是老夫输不起,实在是天太冷了,连续三局我一杯未喝,身上冷的直哆嗦。” “嫌冷?那好呀,服输即可。只要你服输了,想怎么喝就怎么喝。这般偷喝酒却是不对。”赵德言故意挑衅。 老李渊那个气啊,自己想赢却赢不了,让我服输?呸!老子可是大唐太上皇,岂能跟你一个晚辈服输? “不行,再战!这一局是谁输了谁喝酒。” …… “侯爷,看到了吧。这赵德言太不晓事了,下棋赢一局就算了,敢这么对太上皇,如果让太上皇冻出个好歹来,他有几条命够赔的?”裴寂不满的说。 萧锐呵呵笑道:“裴公,三爷知道赵德言的身份吗?” “好像、好像不知。” “那赵德言知道三爷的身份吗?” 裴寂摇了摇头,“也不知。” 萧锐拉住了想去劝架的裴寂,“那就得了。人家两个这是君子棋,好不容易有个真心陪三爷下棋的,我们就别添乱了。” “侯爷……”裴寂嘴巴张了张。 “平日里你我跟老爷子下棋,都故意让着他呢,怎么,你以为老爷子心底不清楚?他真的就那么开心吗?他人虽老,心却未昏,让他一局两局可以,你若是天天让他,哪怕天天赢,也索然无味了。” “就让他们下吧,老爷子输了棋,却收获了开心,何乐不为?” “再说了,你天天被三爷棋盘上完虐,就不想看看他吃瘪的样子?” 萧锐嘴角微弯,狡黠的提醒。 裴寂下意识的点了点头,然后马上摇头,“不不不,没有,从未这么想过。” “走吧裴公,伺候这么多年了,也该放放假休息一下了,随我去厨房帮忙。管人家两个下棋作甚?”萧锐拉着裴寂回去了,裴寂就坡下驴,嘴角一弯跟着回了院子。 过了一会儿,餐厅里面桌宴安排就绪,萧锐让襄城去喊太上皇吃饭。 襄城慌慌张张跑了回来,“夫君,夫君快来,皇爷爷出事了。” 众人吓得不轻,连忙跑出去看。湖心亭中,老李渊就这么仰面朝天的躺着靠在亭中柱子上。赵德言趴在棋盘上,远处看去像是两人都中毒了一样。 萧锐飞奔过来一看,嚯……这哪里是出事中毒啊?分明就是酒喝多了,醉啦。 “行了行了,都别跑了,老爷子没事,喝醉而已。二弟、五哥,你们过来帮忙把人背回去。” 萧锐拉起赵德言笑骂道:“你还真是不客气,知道他是谁吗?敢这么不留情?” 赵德言醉的迷迷糊糊说道:“我……下棋,未逢敌手!专治各种不服!棋盘之上无老少,那老头儿,不服再来比过!” 噗…… 但愿明天醒酒之后你别反悔这话。萧锐捂住了眼睛。 薛礼笑得肚子疼,李君羡弱弱的说道:“公子,他该不会……不知道三爷是谁吧?” “你觉得呢?” …… 席间,薛礼见到了两个熟悉的人物,梁师都的两个儿子,自己的两个便宜大舅子——梁洛仁、梁洛杰。 “妹夫,恭喜妹夫凯旋归来。我们妹妹和孩子可好?” 薛礼眉毛一挑,“你们两个怎么还在这里?兄长,这是怎么回事?留着这两个魂淡作甚?” 啊?二人一听,差点没被吓死,听妹夫的口气,这是要杀人呀。 “妹夫饶命啊,我们什么坏事都没干,一直在读书上学,真的、你要相信我们呀!” …… 萧锐笑着说道:“他们虽然废物,但毕竟是你的便宜亲戚,怎么处置还得你说了算的。” “那简单,我这就去料理了他们。”薛礼伸手一边一个,抓小鸡一样就给提了起来。 二人哭爹喊娘的嚎叫着,“妹夫,妹夫饶命啊……” 薛礼呵斥道:“让你们死个明白,你们那好父亲梁师都,大战之前戳我后路,竟然暗自联络突厥,将我出卖。害得我差点全军覆没吃了败仗。” “当初送你们来长安就是做人质的,既然扣押了你们,他还敢出卖我,说明他根本不想要你们两个。” “记住了,杀你的不是小爷薛礼,是你们的好爹。去阎王爷面前,不要告错了状。” 二人吓得魂飞魄散,听到这个缘故,直接破口大骂起来,“梁师都……我**&&%¥#@,妹夫,我们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啊,冤枉啊……” 襄城推了一下萧锐,给了一个眼色,萧锐小声说道:“不好好吓唬一下,这两个魂淡怎么能记忆深刻呢?梁家可没有省油的灯。” 看到时机差不多了,萧锐走了出来,拉住薛礼劝说道:“二弟,算了吧,放了这两个魂淡。今日我们刚刚回家团圆,见血不吉利。不管怎么说,他们也是孩子的舅舅,杀了不好看的。” 薛礼气得一把将两人丢出门外,“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原本想着等我回来,看你们的才干,给你们找个差事做做。现在嘛,不杀你们就是仁至义尽了。你们的好爹梁师都在长安跟颉利做邻居,你们去陪他吧。” “什么???跟颉利做邻居?不去,我们不要……妹夫……”二人就是再傻也明白了,亲爹那是被软禁在长安的,我们去了岂不是一样被软禁?孤独终老? 薛礼面色冷酷道:“来人,送这两个魂淡去长安,丢到安乐伯梁师都府中,叮嘱下人看好了,永远不让出来。” 很快有护卫出来押走了两人。整个院子总算清净了。 长安城中,孤独的梁师都见到两个儿子欣喜异常,原本以为是父子洒泪认亲的场面,没想到两个儿子对视一眼,同时挥出了拳头,一通联合双打,将老爹打了个半死。 “逆子,你们、你们干什么……” 第三百四十二章 河东薛氏 河东薛氏,一个自汉末崛起的大家族,历经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等起起落落,终于扎根河东地界。 经过几百年的繁衍发展,现如今是首屈一指的大家族。虽然比不得五姓七望,但也是仅次于他们的,关西六大姓(韦裴薛杨柳杜)之一。如今的朝堂上,官居五品以上的薛氏族人就不下几十位。 比如朝中有名的兄弟大将——薛万均、薛万彻,就是出身河东薛氏。深受皇帝的器重。 薛礼属于河东薛氏南祖房一支,是北魏名将薛安都的后人,其曾祖父薛荣、祖父薛衍、父亲薛轨,相继在北魏、北周、隋朝任官。可惜其父亲薛轨早亡,家道中落,所以薛礼幼年过得极其艰苦。 可现在不一样了,天下排名第二的才俊,如今步入大唐朝堂,深受皇帝的喜爱,一飞冲天,直接就封侯拜将了,总督梁州军政。饶是为大唐征战多年的薛万均兄弟也不如。 事情传回河东薛氏,不由得他们不关注。派人下去一查,嘿!绛州龙门县薛家,是我们本家呀。河东薛氏要大兴啊,于是族长立马安排人去龙门县,帮助布置薛礼的一切家务关系。 薛礼的几位叔伯,水涨船高的被本家照应,做官的做官,发财的发财,就连娃娃亲的当地柳家也收到了许多礼物。 河东柳氏同样是当地的名门大户,薛礼的父亲在世时给他定的娃娃亲,门当户对。可薛礼幼年父母双亡,原本柳家想着等薛礼长大了,完成婚约帮扶一下这个女婿。可谁成想薛礼失踪了。多年杳无音信。 眼看着闺女一天天长大,马上就到了出阁的年纪,薛礼还是不见踪影,生死不知。柳家已经在考虑要不要联系薛家,取消了婚约,将女儿另嫁呢。 这边就传出了薛礼还朝的消息。柳家还以为是重名重姓的,直到河东薛氏宗族的人登门才知道,就是那个薛礼。于是皆大欢喜,都盼着薛礼能早点回来完成婚约。 “柳兄,你放心就好了。家兄不在,但我这个做叔叔的还在,等礼儿一回来,我就带他登门求亲。还得是柳兄你的眼光好,我们家礼儿这样的好女婿,怎么就早早的被你给定下了……”薛礼的三叔薛轮,谈笑风声的跟龙门县柳员外保证。 柳员外也听说过薛家的事情,对于薛轨这几个兄弟很不赞成。但自己是个外人,无法干涉薛家的家事,薛礼的婚事由三叔操办,合情合理,所以只能跟他假客套起来。 就在这时,薛轮的儿子慌慌张张跑来报信:“爹,爹,薛礼回来了。他没有到咱家,而是去了他的破窑洞。” 什么?怎么回事?你没有安排人迎接吗? “迎了,可他不识抬举,理都不理……” 薛轮一巴掌抽在儿子脸上,“混账,薛礼是你兄长。” 尴尬的对柳员外陪笑道:“柳兄,薛礼这孩子可能是多年未回来,认不得家里的路了。我去看看,改日登门来拜访。” 拉着儿子的手小声追问道:“到底怎么回事?他一个人回来的?有没有随从或者兵马?” “不是,还跟着一辆马车,说是朝廷的大官,宋国公萧瑀。薛礼还说,宋国公是他义父,家事不劳您费心,要让宋国公帮忙主持呢。父亲,你说说看,哪有这样的?欺负我们薛家没人吗?找一个外人……” 薛轮赶忙捂住了儿子的嘴,生怕柳员外听到。可他心中已经有些怕了,宋国公萧瑀?如果他真的要给薛礼出头,那自己一个小县的乡绅,怎么跟人家比? 犹豫了一下,他没有回家,反而快马去了绛州府,去找宗族的人。 打量着眼前破落的寒窑,萧瑀心疼的眼角酸涩,拍了拍薛礼的肩膀:“孩子,苦了你了。从小住在这样的家中。” 薛礼懂事的笑了笑:“义父,不碍事的。没几年。家父在我八岁的时候故去的,我和母亲被叔伯赶出宅院,偏居寒窑,九岁的时候家母也不在了。幸而十三岁遇上了兄长,之后跟兄长游历天下,就没有吃苦了。” “那九岁到十三岁呢?一个娃娃,怎么活下来呢?”萧瑀好奇的问道。 “打渔、打猎,白天打猎,晚上读书,虽然吃不饱,但总算活下来了。”薛礼说的淡然,可听的人都能想象到其中多么艰难。 特别是萧瑀,他是知道的,薛礼饭量奇大,一顿能吃三桶饭,一顿吃饱三天不饿。想靠打猎吃饱,太难了。 “哼!河东薛氏也是名门望族,你龙门县一支,虽说不是高门大户,可也是名门之后。竟然能出了这种事,你父亲不在,他们就欺负你们孤儿寡母,害得你差点殒命,真不当人子!” “若是我兰陵萧氏的人,族法杖毙他们!” 薛礼安慰道:“义父,不要为了这些人生气,不值当的。孩儿明白您是怕我得势报复,故意这么提点的。可我不会的,他们毕竟是家父的同胞兄弟,看在家父面上,我不跟他们为难。以后再无瓜葛。这样的恶人,早晚会有恶果。” 萧瑀点了点头,心中却在为薛礼鸣不平,多么懂事的孩子,他的几个叔叔真是杀了都不过分。 “行了孩子,既然你不愿跟他们有什么牵扯。那就甭收拾这处寒窑了,拜祭了你的父母,请了牌位。再去柳家接走未婚妻,履行了婚约,此行就圆满了。看着你出人头地,你父母在天之灵也会安息的。” 龙门县城,萧瑀带着薛礼和一众护卫租了一处院子住下,准备两天再去柳家提亲。 可刚住下一天,就被人找上门了。 “敢问可是宋国公萧大人在此下榻?劳驾通报一声,河东薛氏族长薛公举求见。” 下人送来拜帖,萧瑀眉头紧皱,薛公举?河东薛氏的族长,没错了,当初前隋同朝为官,有过一面之缘。他来做什么?闻着味儿来的? 看到薛礼满脸的疑惑,萧瑀笑着扬了扬拜帖,“看到了吧,你不想跟河东薛氏牵扯上,可人家却舍不得你这个族中才俊呢。” “义父,可不可以不见他们呢?”薛礼问道。 萧瑀摇头道:“不,世家大族自有规矩,都是有身份的人,做事要讲礼,无论成与不成,礼数不可废。你不想见,那就暂且回避一下,我来应对。” 薛礼行礼,躬身退下。 第三百四十三章 做拧了 萧瑀亲自迎了出去,对方是一个精神矍铄的六十老人,依稀还能记得是相识的。 “薛兄,久违了!多年未见,公举兄身体安好?依然硬朗?小弟正说改日登门拜访的。” “时文贤弟,阔别多年,你是越发风采了。此番冒昧上门打搅,失礼了。”薛公举客套着。 “哪里哪里,故友重逢,萧瑀欢喜还来不及。公举兄里面请!” “请!” 双方来到客厅分宾主落座,萧瑀吩咐人上茶,寒暄两句,开门见山的问起了对方来意。 “时文贤弟,不瞒你说,吾是为了薛礼那孩子来的。身边这位贤弟名薛轮,是薛礼的三叔。” 站在薛公举身后的薛轮连忙站出来行礼,脸上写满了胆怯,一副小家子气。 萧瑀轻飘飘的看了一眼,随即拉下脸色冷哼一声,“哼,三叔?从未听我家礼儿介绍过老家还有人,公举兄,莫让不良人蒙骗了。” 这…… “宋国公,千真万确,在下薛轮,薛礼的父亲薛轨是在下一母同胞的亲二哥。薛礼这孩子是我看着出生的,二哥故去以后,这孩子一直是我负责抚养的……” 他不说这个还好,说起这个,萧瑀气就不打一处来。 砰!一巴掌拍的茶桌震动。 “你抚养?你还有脸说你抚养?你霸占了薛轨的房屋田产,将他们孤儿寡母赶到那四处漏风的寒窑里面自生自灭,这就是你的抚养?不到一年,薛礼的母亲病故,留下他一个九岁孩童独居寒窑,差点没被冻死饿死,这就是你的抚养?” 我、这…… 旁边薛公举也看出事情不对了,萧瑀似乎对薛轮很有敌意。 于是他开口劝说道:“时文贤弟,会不会是误会?谣言?” “谣言?薛礼亲口所说,能有错?”萧瑀伸手指着薛轮:“公举兄,你素有识人之明,可莫要被人蛊惑了。有些亲戚是亲戚,有些亲戚,呵呵,那是披着羊皮的狼。” “放在旁处,若是这薛轮敢出现在我萧瑀面前,早就将他乱棍打死了。今日看你公举兄面上,不与他计较,但想要跟薛礼攀关系,找错人了。” “薛礼这孩子心善,哪怕翻身得势了,也不愿报复没良心的叔伯,可我既然是这孩子的义父,却不能看着孩子心里委屈装作不知,他日相逢,再跟你做计较!现在,请你出去,这里不欢迎你。” ……都说萧锐脾气暴躁,睚眦必报,却原来根子在这里?随了他这个宋国公老爹呀。 后堂薛礼听得萧瑀给自己出气,眼睛微酸,轻轻抹了一把眼泪。 哪怕今日是河东薛氏的家主薛公举在此,薛轮还是被毫不客气的赶了出去,灰头土脸,丢尽了面子。 薛公举脸色难堪道:“时文贤弟,你看这……” 萧瑀嫌弃的看着门外:“公举兄,得罪了。今日他该庆幸是我来的,若是犬子萧锐一起来的,那厮早就没命了。” 啊?萧锐?冠军侯? 薛公举吸了口凉气,传言中冠军侯睚眦必报,敢孤身追杀草原霸主颉利,不死不休的人物,对付一个小小草包薛轮?还真是,说杀就杀了,怕是眼睛都不眨一下。 沉默片刻,薛公举问道:“时文兄,刚才你说的……都是真的?” 萧瑀点了点头,“这种事如何敢瞎说?公举兄,你是来想让薛礼认祖归宗的吧?” 薛公举点了点头:“不错,河东薛氏出了这么一个好孩子,自然是要认祖归宗的。” 萧瑀叹息道:“薛礼十三岁的时候,独居寒窑过活,偶遇犬子萧锐,二人结为异性兄弟,从此跟着犬子行走天下,投名师访高友,学得一身本领。” “这孩子懂事的让人心疼,回到长安我和内子喜欢这孩子,就做了他的义父义母,一应对待与亲子无异。” “公举兄你是知道的,在下有两个亲生儿子,长子萧锐,次子萧钺。可我将礼儿排在第二,萧钺也得叫他一声二哥。” 薛公举不明白,萧瑀说这些干嘛?只能客套的说道:“时文兄的眼力,谁人不知?” 萧瑀有些不满,心说:你觉得我是看中了他的才华,所以才对他这么好?呵呵,你也忒小瞧我萧瑀了。 “当初认识他的时候,他才十五岁。” “不久前他年满十八,我给取了表字——仁贵!字如其人,这孩子生得一颗仁心。” “原本我和他义母想给他物色一门亲事,就连陛下也想许配个公主给他。但都被他拒绝了,说是老家龙门县还有个娃娃亲。若非如此,他可能永远都不会再回这里。” 看到薛公举想开口,萧瑀摆手制止了他,“我知道你的意思,当初我也问过他,礼儿却不愿。” “这是为何?认祖归宗是好事呀。”薛公举不解。 萧瑀呵呵笑道:“可他落难的时候,你们这帮亲戚在哪里?甚至,毫不客气的说,这孩子幼年吃的苦,正是河东薛氏人造成的。” 这…… “我们全然不知呀。时文兄,你是知道的,家族大了,事无巨细,难免会有些良莠不齐,这种事放在各家族都一样的。再说了,认祖归宗对这孩子以后来说,也能多一样助力……” 萧瑀点头道:“不错,你说这些,我都跟孩子聊过。但薛礼不是一般孩子,才情、心气无一不是当世绝佳。他出身贫寒,跟你我这等贵族不同,他更想凭借自己的双手打下一片富贵,而不是靠你们所谓的助力。” 嘶…… 薛公举无言以对,平心而论,别人说这话,他会认为是异想天开,但薛礼不是。薛礼有资格说这样的话。现在认祖归宗,薛礼能得到河东裴氏的助力微乎其微,但河东裴氏却可以得到薛礼的助力,而且以后是潜力无穷的。 听懂了,此时此刻的薛公举恍然大悟,萧瑀为什么刚才絮叨了那么一大堆?原来是这个意思,薛礼哪怕得不到河东薛氏的助力,也会得到兰陵萧氏的助力。甚至……还有皇帝的宠爱。 想到这里,薛公举满脸的挫败,“唉!得知河东薛氏出了一个人才,我们就在忙前忙后的准备,甚至将他的老宅修复,给他三叔四叔都提升了地位……没想到,没想到会是这样。” 老宅? 萧瑀呵呵笑道:“公举兄,你怕是被他们骗了。如果你亲自去往那寒窑看一眼,也许你也会理解这孩子的。能不报仇就是他对河东薛氏最大的情义了。” “你们什么都调查不清楚,还是按照往常之法对待,太疏忽了。恩宠他的亲人?毫无疑问,做拧巴了。” 萧瑀端起茶杯,轻轻咂了一口。 薛公举失落的起身,拱手道:“受教了。我会回去将事情调查清楚,到时候一定给薛礼一个交代。” “时文兄,有个不情之请,能不能……能不能让我见见那孩子?” 第三百四十四章 萧瑀的教诲 犹豫了一下,萧瑀朝着后堂喊道:“仁贵,出来吧。” 薛礼依言走了出来。 “这位是河东薛氏的族长薛公举,按照辈分,你该叫声伯父的。” 薛礼恭敬的行了一个晚辈之礼,叫了一声伯父。然后就站在了萧瑀身后,意思很明显,不愿跟对方多接触。 看着眼前这个气宇轩昂,剑眉星目的后生,薛公举心中喟叹,伸手想要拉一下薛礼,“孩子……” 可薛礼眼神中全是拒绝。 无奈,只能跟萧瑀拱了拱手,“时文兄,多谢你这么多年的照顾。事情我会调查清楚,到时给你一个交代。” 后半句是对薛礼说的。可薛礼却没有动作。薛公举也不多勉强,转身大步走出门。 门外薛轮心急火燎的一遍遍往里张望着,直到薛公举出来,他连忙迎了上去:“怎样了?见到薛礼了吗?怎么说?” 啪! 一个清脆的巴掌抽了过去,薛公举喝骂道:“你干的好事!” “家主……族兄,别听他信口雌黄啊。我真的……” 薛公举却不再理会他,直接走上马车,在护卫的簇拥下,马车缓缓出了龙门县城,没有回绛州,而是去了薛礼所在的村子,他要亲眼看看薛礼幼时的家。 薛礼的三叔薛轮傻眼了,捂着脸颊看着马车离去,回头看了看薛礼的住宅。心中有了一个可怕的想法。 看样子,薛礼是不会认祖归宗了,既然不是回来认亲的,那就是回来报仇的,这可怎么办?现在他势大,我们怎么斗得过?完了……搞不好他心狠手辣的话,我们都得死……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 想到这里,他咬了咬牙,做了一个决定,迈步去了柳家。 送走了客人,萧瑀看着薛礼问道:“真的不考虑一下?虽然你叔伯们对你不好,但他们代表不了河东薛氏。河东薛氏能成为当世有名的世家大族,族内传承还是不错的。” 劝谏之意很明显,萧瑀是真心为薛礼好,认下这门亲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薛礼也听懂了,自己的叔伯们做的恶,跟河东薛氏确实没有什么关系。但自己落难的时候不见主家在哪里,现在发达了,主家马上跳出来,这般做派……真的很让人不舒服。 萧瑀理解薛礼的意思,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我明白你的想法。可这就是世家大族,所有贵族都是这般做派。包括我们兰陵萧氏。” “刚才薛公举说的也是实情。当一个家族传承几百年,分出去的支脉太多,主家也无力约束太细,只能靠各支自己顶门立户,自己谋个生路。主家给不了什么助力,也就没什么资格约束他们守规矩了。” 薛礼反问道:“既然如此,为何又执着于让我认祖归宗呢?” 萧瑀笑了,“这不奇怪。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如果纯靠主家维持河东薛氏的门面,要不了几代人,就要衰败了。毕竟谁也保证不了自己这一支代有英才。” “主家无人,那就要从旁支择优立户,如此才能让河东薛氏代代都有顶尖的人物站在前面,这也是一个大家族传承永续的根源。对外人来看,是看血脉出身。但对自己族人来说,主脉、支脉可不是一成不变的。真正能做到能者居之,才是大家族辉煌永续的正途。” “比如五姓七望,之所以能在几百年间长盛不衰,就是因为严守能者上庸者下的规则。” “如果你选择认祖归宗,如果我所料不错,等你身份名望、年龄到了,下一任、或者下下一任的薛氏族长就是你。” 薛礼摇头道:“义父,你知道的,我不在乎这些。而且,他们这样做,是不是有些无耻了?太过急功近利了。嫌贫爱富、唯利是图,整个一小人行径。这样的家族不要也罢。” 萧瑀笑着拉薛礼坐下聊,“傻孩子,真是孩子气。等你做了族长,面对一个大家族这么多人的时候,你就知道其中的难处了。” “不能怪他们唯利是图。世人都有偏私,原本掌握在薛家手上的权利财富,如果不找个有才干的薛家人来守着,那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便宜外人,家族衰败。” “从族人旁支里面挑选,总归还是薛家的东西,总比便宜了外人的强。所以你要理解。” 薛礼点了点头:“义父说的孩儿都能理解,但理解不代表认同,不代表就要融入他们。” 萧瑀苦笑道:“唉……你呀,就是跟着锐儿太久了,被他带偏了。家里出了他一个莽夫二愣子就算了,总不能我们萧家人个个都是莽打莽冲的蠢货吧?” “别看你兄长现在如日中天,世人都传他是大唐第一,可最让我担心的也正是他。刚则易折的道理你不是不懂。现在你有本事,有能力,朝廷用得到你,所以你蛮横一些没关系。可当你年华老去,日落西山的时候呢?” “谁能保证自己能强盛一辈子?到了那时,呵呵,往日得罪过的人,全都会涌现出来成为敌人。” “锐儿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从不为将来担心。唉……将来呢?几个孩子怎么办?莫说能接手这样的富贵了,如果真的得罪人太多,能不能养活大都难说……” 看到义父满脸的忧愁,薛礼连忙劝慰道:“义父放心,兄长虽然行事霸道了些,但总归是有分寸的。我们萧家虽然不是无敌天下,但谁如果想动几个孩子,也得掂量一下,只要我们兄弟在,谁也不敢明面上得罪我们萧家。” 萧瑀叹息道:“唉……说了这么多,为父就是想劝劝你,不要学你兄长那样鲁莽。君子当有龙蛇之变,应处木雁之间。刚柔并济才是长保之道。” “你现在出人头地了,可毕竟还年轻识浅,底蕴不足。河东薛氏找你是惜才,并不是非你不可。” “说白了,是借着这点血缘关系,建立一种互相信任和支持。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有自家人给你助力,在你能伸手的地方,为家族的传承出点力。对你百利无一害,毕竟谁也不敢说自己一生永不求人。独行快,而众行远。” “这是一种良性的互相帮助,跟你三叔他们这种鸡犬升天的攀附是不同的。” 薛礼
相关推荐:
鉴昭行
镇痛
醉情计(第二、三卷)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致重峦(高干)
[快穿]那些女配们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突然暧昧到太后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