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大帅,末将负责驻防,应该末将负责。”段志玄站了出来。 老李靖摆手道:“莫争了。今日召集大家,是商讨接下来的布置。我军伤亡太大,能战之兵不足五万。纵然加上梁国的士兵,也才堪堪六万。” “六万人,想要强攻定襄城?呵呵,不现实。定襄城中尚有兵马七万,本帅的意思,罢战撤退。” 说完看向了众人。 可大家全都看向了萧锐,很明显,我们肯定都同意撤兵的。虽然大家很想擒了颉利,灭了突厥立下大功。可现在六万打七万,还是攻城战,全死完也打不过呀。 如果不是为了给冠军侯报仇,恐怕大家早就撤了。原本的计划就是出兵营救太子,现在太子都救出来了,还不撤干嘛?继续打下去,空耗钱粮是要背负责任的。 萧锐看懂了大家的表情,点了点头说道:“我同意罢战。但请求暂缓撤兵。” 老李靖深深的看了一眼,问道:“为何?” 眼神的意思是,你差不多就行了,还真的想为了报仇一意孤行,搭上这么多人命? 萧锐沉吟片刻解释道:“让大家陪我报仇,萧锐惭愧。但颉利不除,我意难平……” 老李靖带着训斥口气打断道:“为将者,不可以怒兴师,你忘了本分吗?” 他可以训斥萧锐,一点毛病没有。在场所有人,虽然都算是萧锐长辈,但在萧锐冠军侯的光环下,都尊称一句侯爷。唯独老李靖不用,按照亲戚关系,萧锐得叫一声爷爷。毕竟娶了人家的孙女李胜男。 萧锐朝着在场所有人行了一个郑重的军礼,认真说道:“末将有一计可破定襄,但不是当下,需要等到入冬。所以……” 老李靖断然拒绝道:“不行,大唐就剩下这么点精锐,不可能让你拿人命去填。即便你生擒颉利,可他也抵不上大唐的国运。” 萧锐说道:“不用人命去填!给我一万人即可。其余人请配合我撤兵做戏给城里看……” 萧锐在这边游说唐军诸将。 定襄城中的颉利也在安抚其他部落的族长:看到没?唐军不是不能战胜的,白天的失败,晚上我就给报仇了。他们想夺我定襄城,那就拖,等到入冬大雪纷飞,他们不战自退。现在出城回草原,反而是活靶子,说不定还会被唐军追杀。 第三百一十六章 终于回家 长安城中,车马粼粼,朱雀大街上,浑身血煞之气的玄甲军护卫着唐俭一行人缓缓走向皇城方向。 因为一路上小长乐哭闹个不停,且不停的换着法子逃跑,甚至不惜动用身上的毒药,可是把玄甲军一行人折腾的不轻。最终只能将人关在马车里,由太子李承乾陪着照顾。 皇城门口禁军拦下了玄甲军,依例,外出征战的部队是不许着甲入长安的,在长安城外就该解甲。但玄甲军身负护送任务,只能开个特例。 长孙无忌等候多时了。 玄甲军齐齐下马,现场解甲。 张士贵、翟长孙、李君羡迎了上去。 “诸位辛苦了,陛下在太极殿等候。你们自己进去吧,无须通报。” 张士贵询问道:“国舅爷,太子和公主……” 长孙无忌笑道:“放心,把人交给我吧,我直接带去后宫立政殿交给皇后。” 张士贵长舒了口气,“甚好甚好,交给皇后最稳妥。” “怎么?出了什么问题吗?”长孙无忌不解道。 张士贵不好意思说,翟长孙大喇喇的也不敢说,李君羡苦笑道:“您不知道,为了保住太子和公主的安危,冠军侯和李大帅他们留下断后,让我们一路马不停蹄护送人回长安。” “小公主的性格,执意要带着几只异兽回去救人,一路上我们吃了不少苦头,只能出了个下策,将她和太子锁在车厢里,否则根本带不回来。” 长孙无忌表示理解,笑着走向了马车,旁边房遗爱和马三刀寸步不离的一左一右守着,长孙无忌跟马三刀点了点头,然后拍了拍房遗爱的肩膀鼓励道:“好小子,又立功了。去吧,跟张将军他们一起入太极殿,你父亲也在。” “可是太子和公主……”房遗爱憨厚的问道。 长孙无忌哈哈大笑起来,“放心吧,入了宫他们就不会胡闹了。” 李君羡走过来拉住房二道:“放心吧,国舅爷可是太子和公主的亲舅舅。” 房二挠了挠头,对着长孙无忌行了一礼,然后陪着李君羡等人进去了。 “马将军,你也进去吧,多年不见,陛下很是想念你。” 马三刀拱了拱手,跟着进去了。 马车后面是唐俭的使节团,长孙无忌朝众人说道:“各位先回鸿胪寺稍作修整,等下陛下同样要召见。” 唐俭带着自己人转身去了鸿胪寺。 长孙无忌走到车厢旁边问道:“承乾、长乐,你们还好吗?” 李承乾恭敬的答道:“我们很好,舅舅,别打开门,妹妹不听话的。” 这……这孩子。 长孙无忌无奈的摇了摇头,只能登上马车,坐在车夫身旁,亲自引路驾车直入后宫。 立政殿门口台阶上,皇后不停的张望着,看到马车的一瞬间,不自觉的小跑下台阶迎了上去。 “兄长,承乾和长乐呢?可还安好?” 长孙无忌指了指马车,然后亲自下车打开车厢门,里面是满脸憔悴的兄妹二人。 李承乾催促道:“小妹,别闹脾气了,母后你也不见吗?” 长孙皇后看到一双儿女的瞬间,双眼就忍不住滚滚泪流,“乾儿、丽质……” 李承乾转头看到母亲的一瞬间,脸上的淡定不复,胸中积攒了几个月的委屈和心酸,一下子全都爆发了出来,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奔下马车直接抱住了皇后:“母后……” 当真是母子情深,一旁的长孙无忌都忍不住揉了揉发酸的眼睛。 皇后拍着儿子的后背,带着歉意柔声道:“乾儿,是母后不好,不该打你,否则你也不会离家出走,受了这么多的苦楚……” “不、不是母后,是孩儿自己太固执了,母后教育的对,以后孩儿一定努力学习,再也不会不听话了……”李承乾也悔悟起来。 车厢里,小长乐撇了撇嘴,看着二人抱在一起哭的场面,不知怎么的,自己也好想哭呀。不行,我不能哭,哼,他们关了我一路,我、我…… 皇后看到了车厢中的女儿,招手说道:“丽质,快点下来,让母后看看瘦了没有?你这孩子……才多大就倔强的要上战场?真是胡闹!出了事怎么办?丢了你哥哥一人还不够,你也离家出走?你想让母后担心死吗?” 哇…… 车厢里的长乐公主再也绷不住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钻出马车,直接跳到皇后的背上,抱住脖子不撒手,一个人哭的比刚才两个人声音都可怜。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走,快点跟母后一起回宫吧。好好跟母后说说,这几个月下来,可把我和你们父皇担心坏了。” “兄长,两个孩子交给我了,你快去太极殿忙吧。” 皇后带着儿女走进了立政殿,长孙无忌则是回去跟皇帝复命。 太极殿的台阶上,皇帝李二亲自站在殿门口迎接,张士贵等人远远看到,连忙小跑着过去行礼拜见。 李二挨个扶起几人,语气感慨道:“朕要多谢诸位,一路护送两个不听话的孩子回来。” 张士贵等人连忙谦虚。 李二走到马三刀面前,伸出双手抱住对方的双臂,眼神里满是欣慰,“马将军,如果不是这次机会,你怕是此生都不愿再来见朕了。如何,朕给娘子军选的新任首领如何?” 马三刀郑重行了一个军礼,朗声道:“回陛下,娘子军副将马三刀向您报到。娘子军上下,全都愿意追随长乐公主殿下,保家卫国、守土开疆!” 李二放声大笑,“好!当年那个名将马三刀又回来了。来人,将礼物拿来。” 一名内侍捧着托盘走出,上面是一份圣旨、一套服装、一枚印玺,“当年你因为心结,坚辞开国公爵位不接,可我大唐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岂能寒了功臣之心?今日,你不可再推辞了。廖国公。” 马三刀脸色为难,可看到皇帝的眼神,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了。 “陛下,末将汗颜。多年来寸功未立,借酒浇愁,如今却被封为国公。想起不久前为我们断后的冠军侯,一身战功赫赫才是个侯爵,末将……惭愧。” 皇帝哈哈大笑道:“你是说萧锐那小子?别跟他比,你去问问,他这个冠军侯,可是比所有开国公都威风呢。” 张士贵笑着附和道:“不错,私下里不少国公都说呢,如果能拿自己的国公来换,大家谁不想要冠军侯的位子?可惜没有侯爷的本事,人家的冠军侯不仅仅是爵位,更是一种本事。大家没人不服气。” 马三刀点了点头,确实,侯爷的本事无人不服。 李二笑着说道:“放心吧,想必你们也收到了前线的情报,前方战事无虞,那晚的夜袭扛过来了,萧锐没事。走,入大殿,跟朕详细说说此战。” 第三百一十七章 金牌令箭 太极殿内,皇帝李二听得津津有味,还是有人当面讲解来的痛快,看战报不真切。 与此同时,前线一封封军报每天都在往长安送,负责后勤的是房玄龄、魏征、萧瑀、长孙无忌、高士廉等一群智囊。此次大战动用人数极多,耗时日久,钱粮消耗很快,现在又死了那么多人,抚恤金又是一大笔,朝廷的财政快吃不消了。 “太子已经救回,军事目的已经达到。为何前线还不撤兵,留在定襄城外对峙作甚?能战兵马不足六万,一旦突厥来了援军增兵……”高士廉开口道。 魏征点了点头,“不错,再对峙下去毫无意义。应该跟陛下请奏撤兵罢战了。” 房玄龄丢过来一本最新的军报,“罢战?呵呵,恐怕难了。前线不仅不想罢战,甚至还上奏请求再战。都看看吧,李尚书和冠军侯连名上表。” 众人接过细细看去,纷纷感到不明所以,自大唐立国以来,什么时候打过这么惨烈的大战?哪怕是当年对阵王世充,兵围洛阳一年,也不如现如今这一战惨烈。还打?你们疯了吗?凭借你们那几万兵马,能攻下定襄城? 魏征拍案而起,拿起奏折快步走向太极殿,“不行,我这就去面见陛下,再不撤兵,粮草都供应不上了。” 房杜等人对视一眼,全都看向了萧瑀。 萧瑀不解道:“你们看我作甚?” “时文兄,你不跟着去吗?玄成是在心疼粮草吗?他分明是在心疼女婿。冠军侯萧锐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扛过夜袭的危险,现在还要强行攻破定襄,再战下去可就真的危险了。” “侯爷可真是好命,摊上一位好岳父。相比之下,时文兄你这个父亲就有点……”众人打趣起来。 萧瑀却爽朗大笑起来,谦虚的说道:“玄成一人去即可,我若去不合适,显得有些因私废公了。” 众人哈哈大笑,调侃道,你这是谦虚呢?还是在炫耀呢?那人家玄成是萧锐的岳父,他去就不会被人说是因私废公了? 这时杜如晦小声说了句,“陛下一定会同意玄成的。因为陛下也是侯爷的岳父。” 这…… 众人忍不住,再次大笑起来。 太极殿上,看到手中的奏折,还有魏征的请求,皇帝李二也愤怒的呵斥着,李靖和萧锐这是疯了吗?还打?再打下去,大唐丁点家底都不会剩下,全都被祸祸了,没了家底儿,就等着被周围群狼盯上吧。 “玄成,你亲自去,带朕的金牌令箭北上延州,直接去前线召回大军,宣旨罢战!谁若不服,你可相机处置。” “特别是萧锐这个二愣子,你就是绑也得给朕绑回来。” 魏征欣然领命。 张士贵站出来说道:“陛下,玄甲军请求随魏相一起北上,太子和公主已经送回,侯爷身边没有专人保护,我们……” 房二抢着喊道:“对对对,陛下,末将是萧大哥的贴身护卫,一定要去。” 李二摆手道:“不用了。没有大战,几万大军还保护不住萧锐吗?朕的命令,他们不敢不听。诸位先回去休息一二,晚上皇宫摆宴,为大家庆功。” 送走了这群武将,李二又召见了唐俭一行使节团,安抚一阵,同样也邀请他们参加晚上的庆功宴。 这一切都安排好了,李二才离了太极殿,赶去立政殿看望儿女。 立政殿内,李承乾一五一十的跟母亲讲述着自己的流浪经过,听得皇后的眼泪就没停过。 皇帝快步走来,到了门口却停住了,示意宫女内侍不要通报,按耐住心中的牵挂,静静的听着儿子的讲述,此时此刻他更像一位父亲,多过一位帝王。 听到说被人追杀躲进了清河崔氏,李二眼中杀气再现,看来还得再杀一批范阳卢氏和荥阳郑氏,敢对我儿子赶尽杀绝?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这么说,还真不是颉利故意将你掳走的?是那高句丽?好大的胆子!”李二忍不住迈步走了进来。 李承乾吓得连忙站起身,弱弱一句不敢说。 小长乐却高兴的扑了上去:“父皇……” 李二抱起女儿,原本想训斥一顿的,现在全都化为了欣喜,捏了捏女儿的小鼻子,宠溺道:“你这丫头,越来越不像话了。跟着你哥哥学会离家出走吗?明天跟他一起受罚。” 小长乐却傲娇道:“我不要,我还要返回战场去打仗呢。人家现在可是将军!李靖大帅亲自任命的。” 打仗? 李二哈哈大笑道:“不用打了。朕已经派人宣旨,罢兵休战,所有人召回。你不用再去了。” 皇后训斥道:“就是,一个女孩子家家的,打打杀杀成何体统?从今往后就留在宫里好好念书。” 小长乐不敢顶撞母亲,只能噘着嘴小声道:“听马叔叔说,平阳姑母就是最厉害的女将军……” 李二夫妇都听到了,对视一眼,无奈的叹息道:“那也要等你长大了。” 小长乐吐了吐舌头,不敢再犟嘴。 李二抱着女儿坐在自己腿上,示意皇后和太子也坐下,“承乾,接着说说,你在突厥过得如何?” 李承乾平复了一下心情,一五一十的将突厥营中的经历讲了出来,不敢撒谎,也没想过撒谎。他觉得自己宁死不屈,至少没给父皇丢人。 果然,从来不曾当面夸过儿子的李二点头赞道:“行,不愧是我们李家的种。你若是真的不成器,跟颉利服了软,你就不是朕的儿子。枉费了我们举国之力营救你。” 李承乾心酸道:“父皇教训的是。是孩儿不懂事,惹了这么大祸,为了救我,前线牺牲了那么多将士,孩儿心中不安,以后一定好好读书,将来认真补偿他们。” 李二欣慰的点了点头,“不错,终于是长进了。这话是你姐夫教的吗?” 李承乾摇了摇头,“姐夫教过,可我以前不懂事,不喜欢听。后来在突厥,遇到了军师赵德言,他也教过,他教我说,没有天生的贵贱之分,不要不把别人当人,也不要太把自己当人。” “昨日之贵,未必不能是今日之贱人;昨日之贱,也未必不能成为今日之新贵。” “贵和贱只是出生时的身份而已,生的贵,未必是因为你真的命贵。生的贱,未必就注定了一生命贱。天不贵自贵者,却常贱自贱者。德不配位者,早晚贵贱相易。” 李二抚掌大赞:“好一句‘天不贵自贵者,却常贱自贱者’!这赵德言虽是汉人投敌,可着实是个有本事的良师。可惜了,不能为我所用,投了颉利。” “我儿此行,大有长进!可抵闭门读书十年之功。朕心甚慰!” 这时外面有人通报:“陛下,娘娘,襄城公主求见。” “哦?襄城?她得到消息好快。快让她进来。” 小长乐慌忙小跑着出门,“我去接襄城姐姐。” 第三百一十八章 襄城释疑 时隔几个月,终于见到弟弟妹妹平安归来,襄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几人一番洒泪,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傍晚。皇帝去安排今夜宴请功臣,皇后则安排立政殿家宴,主意是给几个孩子补一补。 立政殿内,此时只有襄城、太子、长乐三人,还有襄城怀里的小宝宝萧平安。 太子虽然讨厌姐夫萧锐,但看到这个唇红齿白的婴儿外甥,那是爱不释手,宠得不得了。甚至跟长乐两人争着互不撒手。 “大哥,你再不撒手,我给你撒药了啊。”小长乐威胁说,“小平安当然是最喜欢我的。” 听到撒药,李承乾眼神有些发怵,但还是拽着小外甥的婴儿包裹,“他的名字就是为我起的,而且还是个男孩儿,当然是跟我这个舅舅最亲近。小妹,等姐姐再生一个女娃的时候你再抱,我不跟你抢。” “不行……” 襄城哭笑不得,连忙制止了二人,“好了,再争会把孩子吵醒的,他一醒只认我,你们谁都不能抱了。” “这样,先给长乐抱一会儿,去一边婴儿车那里玩吧。我跟承乾说说话。” 李承乾不太情愿的撒手,小长乐像是一只得胜的公鸡,朝着哥哥扬了扬下巴,小心翼翼的抱着孩子去旁边婴儿车。 面对襄城这个姐姐,以前太子李承乾是不感冒的,甚至不太尊敬。因为襄城不是嫡出,虽然是皇后亲自养大,但却不是皇后亲生。跟长乐没法比。 而他这个太子可是嫡长子,身份尊贵多了。所以平时见了谁都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态度,哪怕是一群兄弟姐妹,哪怕襄城是自己的大姐。 可现在不同了,因为襄城嫁给了萧锐……不,因为萧锐教训了他好几次,都是因为他不尊重襄城。实打实的打服了他,让他在襄城面前再也不敢摆什么太子的臭架子,只敢兄友弟恭的喊姐姐诉亲情。 加上在萧家庄相处多日,李承乾确实越发敬重这个长姐。 此时此刻,突然有种小学生被家长约谈的感觉,不等襄城开口,李承乾就开始作检讨,“姐姐,我知道错了,出去闹了一大圈,还是在萧家庄念书的好。我再也不任性胡闹了。” 襄城捂嘴轻笑,“你呀,从小生在富贵之家,没吃过一丁点苦难,所以不习惯萧家庄。总以为你姐夫是在害你。可你那里知道,那些在东宫整天吹捧你的人,没一个好东西。只有你姐夫是真心为你着想的。” 李承乾相信第一句话,自己身边没一个好东西,可不相信后半句,小声吐槽道:“他为我着想?他见面就打我……” 打你? 襄城笑着说道:“打你是真心教导你。如果不是他打你,还有谁敢打你?往日里你总以为自己是太子,就可以为所欲为。现在怎样?出了长安谁还怕你个太子?” 李承乾沉默了。 襄城接着说道:“你姐夫打你可曾下过狠手?相比于你在外面吃的苦,哪个更疼?” 当然是外面的苦,这根本没法比好不好……李承乾低下了头。 长姐如母,襄城像个母亲一样伸手抚摸着弟弟的头发,叹息道:“你不喜欢你姐夫,不是因为他是恶人,是因为他比你厉害对吗?有他的时候,所有人都众星捧月的围着他,不在意你了。因为这个,你讨厌他、记恨他对吗?” 李承乾倔强的点了点头,依旧没说话。 襄城柔声说道:“傻弟弟。你姐夫比你厉害是因为年龄,他博古通今文武全才,比你多学了好些年的,你才多大?不能这样比的。” “所有人围着你,是因为你太子的身份。可所有人围着他,是因为他的本事。” “现在父皇和母后不在,姐姐不如跟你明说了吧,如果你没了太子身份,就像青雀、李恪他们一样,是普通皇子,你觉得别人还会围上你吗?” 李承乾摇了摇头。 襄城接着说道:“如果青雀有你姐夫一样的本事和学识,会不会有不少人去围着他?” 李承乾点了点头,毋庸置疑的,当然会。 襄城小声说道:“你还不知道吧,私下里,青雀没少跟父皇母后求情,要跟着你姐夫求学。父皇和母后当然乐得儿子好学,但都被你姐夫拒绝了。知道为什么吗?” 什么?? 他、他为什么拒绝?没理由啊! 李承乾也惊讶了。 襄城看了一下周围,没发现其他人,于是小声说道:“因为你姐夫知道,青雀比你好学,如果让他超过了你,你的太子位子还在吗?如果一个太子被废,此生还有好下场吗?其实全都是为了你。” 为了我?这…… 李承乾震惊的无以言表,他实在想不出,一向互相看不对眼的萧锐,背地里对我这么好?真的假的? 襄城叹息道:“可惜你之前不成器,太贪玩倔强。好端端的求学,被训斥一下就走,甚至还离家出走……” “姐姐,我……”李承乾肠子都悔青了,心说当时不是不懂事嘛。 “满朝文武没人敢议论储君之事,唯独你姐夫为了你,单独找过父皇。二人密谈了两个时辰。” “两个时辰?谈我吗?”李承乾十分好奇。 襄城认真的说道:“是谈你配不配当一个太子。如果你是一块朽木,不可雕琢,放你在这个位子上,不仅不是造福天下,而且还是为祸,害了大唐,也害了你。不如早点废了你的位子,让你当个富贵闲人的好,至少有个好归宿。” 什么???他不是帮我的吗?李承乾有些不忿了。 襄城恨铁不成钢的伸手点了一下弟弟的脑门,“不是为了帮你,谁敢冒着生命危险这么说话?” “正是因为这次密谈,父皇念及舍不得伤害你,所以才同意了你姐夫的教学方法,故意放你出长安自己求学。否则的话,你以为你能顺利出长安?其实全都是父皇默许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不愿留在萧家庄念书,只有让你自己去行万里路了。” 什么??? 李承乾想起当初在草原的时候,难怪赵德言是那种表情,原来是自己太笨,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那我被人卖了,沿路乞讨,被人追杀,他们也不管吗?”李承乾伤心的问道。 襄城训斥道:“你一路都有暗卫远远随行,只要没有生命危险,暗卫不得现身。” “当初我也不懂,曾埋怨过你姐夫太过心狠。可他说的对,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是你的劫难,渡过了就是脱胎换骨,渡不过,你就没资格当太子。” 李承乾沉默了,无言以对。 襄城怕他记恨,于是接着说道:“其实你不知道,你姐夫也一直在暗中随行保护的,哪怕他现在武艺全无,出门十分危险,可还是尽心尽力的保护你。” “至于最终你被高句丽掳走,是个意外,阴差阳错我们的人跟丢了。你莫要记恨。” 冷静许久,李承乾坦然笑了,“怎么会记恨,现在我终于知道,姐夫用心良苦,都是我不懂事。” 襄城笑了,“你能明白最好。好在你平安回来了,若是你真出了什么事,恐怕我们此生都难安。” 李承乾心中却暗骂,魂淡萧锐,你教学就教学,法子也太毒辣了些,让我吃尽了苦头。早晚非打你一顿出出气。 “对了,听说你在清河崔氏有奇遇,跟姐姐说说吧?” 啊?清河崔氏?奇遇?想起那个明眸皓齿的佳人,李承乾瞬间脸红了。 “哎呀,我有个东西被当成信物送到长安了,不知道还在不在,我去找父皇……” 想起那个手帕,李承乾慌了。 第三百一十九章 找不到了 襄城公主一把拉住了他,李承乾着急道:“姐姐快放手,那个东西对我很重要……” 襄城笑了,戏谑问道:“哦?到底是什么东西啊?不如跟姐姐说说,说不定姐姐知道在哪里呢?” 那是个……哎呀,不可能的,那东西被夹在公文中,肯定在父皇或者是…… 说着说着,李承乾看到姐姐的表情,仿佛明白了什么一样,惊喜道:“姐姐,你知道那个手帕在哪里对不对?” 没错,姐姐肯定知道,要不然她怎么知道我在清河崔氏有奇遇呢? “好姐姐,你快告诉我,那个手帕在哪里?”李承乾摇晃着襄城的胳膊。 襄城示意他坐下,“那你先跟姐姐讲讲,在清河崔氏过得怎么样?还有那个手帕是谁送给你的。” 这…… 李承乾为难了,他刚才跟父母解释的时候,都是避重就轻,不想提及清河崔氏太多,只说在那里天天看书,他以为父母不知道,现在看姐姐的表情,显然是家人都知道的。 “你们、你们都知道了?”李承乾羞涩道。 襄城摇了摇头,“我们什么都不知道,等着你来告诉我们呢。你确定要瞒着吗?” 看李承乾不说话,襄城换了个话题,“没事,谁没有个秘密呢?不久前父皇和母后还在商议,说你也老大不小了,准备帮你定一门亲事,选个未来的太子妃出来。还让我看着有没有合适的姑娘物色一下。” “对了,我看侯君集大将军的女儿就不错,比你小一岁,模样、才华都是上佳……” 不要! 李承乾连忙开口拒绝。 襄城故意逗着他,“哦?嫌不好吗?没关系,听说孔颖达家也有个适龄的,还有颜师古家……这两家可都是圣人之后,分数名门,正经的书香门第,大家闺秀。” 李承乾都快哭了,“姐姐,你既然都知道了,就别逗我了,我不娶她们的。” 襄城捂嘴笑道:“还不说吗?那好吧,听说那手绢给弄丢了。突厥人说是你的信物,可大家谁都不认识,以为是突厥人给搞错了,所以就直接丢弃……” “不要!”李承乾着急的大喊大叫,“我去找父皇……” 襄城却叫住了他:“我知道在哪里,不过你要跟我说说详细。” 李承乾彻底明白了,这位姐姐今天来,纯粹就是为了问这个逗自己的。 “好吧,我全都告诉你,但你不许告诉父皇和母后,他们对清河崔氏有意见,知道了我怕……” 襄城满口答应,放心吧,要不然我为什么现在私下里问你呢? 这边李承乾缓缓讲述着自己和崔家小姐的故事,襄城听得有趣,时不时的发笑,这个弟弟是不是在深宫里呆傻了,在女孩子面前那么呆吗? 不远处的小长乐正在跟小外甥玩的欢呢,被李承乾的一惊一乍给吵到了,婴儿车的小家伙很快变了脸色,任凭小长乐使尽浑身解数,最终还是哇的一嗓子大哭起来。 “姐姐不好啦,小宝宝哭啦。我劝不住他……” 襄城和李承乾慌忙起身跑过去查看。 小长乐看到哥哥之后抱怨道:“都怪哥哥,刚才大喊大叫什么?吓到了小宝宝。难怪小宝宝不喜欢跟你一起玩……我决定了,不跟你换班抱他了,都由我一个人抱,不许你抱。” ……我?李承乾打量了一下这个妹妹,哪里不明白怎么回事?分明就是你借题发挥,想多跟小宝宝玩一会的,那你也不用朝我泼脏水呀!我也想抱抱小外甥的。 当晚皇帝给玄甲军等人举行了庆功宴,立政殿里皇后带着一群孩子吃了一顿团圆家宴,其乐融融。 次日朝会,皇帝宣布了对太子的惩戒,罚他闭门思过三个月,写一份认错奏折。 当然了,奏折是假,考他此行的感悟见解是真,皇帝想看看儿子是怎么看待这个国家的,这一路上的经历,他有多少感悟。 北方延州大营内,寒冷的秋风吹的营寨的旌旗猎猎作响,不少士兵身上还是夏装,御寒衣物还没送到,只能聚在一起抱团取暖,或者个人紧抱双臂。 萧锐已经派出了三波催促后勤的,后勤补给再跟不上,可就真的要收兵撤退了。 “来了,来了……南边有车队来了……是补给队,一定是
相关推荐:
满级大佬拿了病弱剧本
新欢就爱
封心锁爱!重回2000当学霸
从零开始:我的天赋是烹饪
从涂山开始的诸天之旅
玄学大佬为人民服务后爆红了
痴爱
大唐:贞观第一败家子
向我开炮
锁情咒与摄魂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