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皇后白了一眼,嗔怪道:“儿子还没救回来呢。再说了,你私下里试探人家都拒绝了,这次如果人家当面拒绝怎么办?儿子如果倾心崔家女子,到时候我们却不能帮他娶到,如何收场?” 朕、朕…… 李二吭哧了两句,想了半天,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皇后说的对呀,未必是好事。唉……这个逆子,出门求学也不安分,净惹事。 洛阳大营,侯君集、苏烈,率领几万骑兵大军整装待发,张士贵、翟长孙带领着玄甲军在侧,萧锐就混在其中,一个不显眼的亲卫。 随着侯君集一声令下,集体开拔。 萧锐朝着四周观察了一圈,叹息道:“长乐这个丫头,真是胡闹,都到洛阳汇合大军了,怎么还不现身?不知道大家都在担心她吗?” 队伍一日行进百里,内侍老高追上了萧锐说道:“驸马爷,我们一路尾随,方圆五里排查过了,不曾发现小公主的踪迹。会不会是……小公主根本不是跟着我们来的?” 萧锐心里咯噔一下:“现在承乾还没救回来,长乐如果再丢了,那陛下非活剥了我们。去跟侯大将军说说,我们玄甲军暂缓一天赶路。想想对策找人。现在也不敢回复陛下说公主失踪。大战在即,不能让陛下分心。” 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萧锐在老高和暗卫的保护下,走入了一个普通的山头。 夜深人静,偶尔能听到几声昆虫和走兽的鸣叫,大多数动物都是昼伏夜出的。 萧锐对着四周的空气大声喊道:“小长乐,快点出来,姐夫答应带你一起去打仗了,不会送你回长安的,别藏着了。” …… 连续喊了好几声,除了山林的回声,不见任何动静。 远处的小长乐做着鬼脸咯咯笑道:“姐夫真会骗人,才不上你的当。现在如果现身,你肯定会派人把我送回长安。打死我也不回去,就这么暗中跟着保护你。等到了战场上,嘿嘿,你赶也赶不走了。” 看到没反应,萧锐眼珠转了转,换了个说辞:“长乐,快点出来吧。再不出来,姐夫也不去前线了,直接回长安,你自己跟着他们去打仗吧。” …… 还是无人应答。 内侍老高急了,“这可怎么办?不会是公主也出事了吧?” 萧锐摇头道:“应该不会,她跟承乾不同,她身边有两只异兽呢。大白和二花曾跟我游历过一年,很通人性,等闲之辈伤不了他们,山林里更是称王的存在。” “唉……看来这丫头跟着葛师叔学了一年,长本事了,寻常手段根本骗不到她。” 李君羡担忧道:“那怎么办?总不能真的折返回长安吧?” 萧锐无奈道:“我现在这副身子,可经不起舟车劳顿来回折腾。罢了,想跟着就跟着吧。老高,继续在周围搜索,最好是派人从长安开始,长安到洛阳的官道两侧,把范围扩大到十里。” “重点搜寻山林中一个人野炊的痕迹,她就算不换衣服,总得吃饭吧。不可能跟着大白二花一起吃生竹子。” 第二百七十八章 柴绍的任务 与此同时,东北幽州边境,对峙多日,大对卢渊盖苏文终于见到了幽州大都督柴绍。 “大都督,真的全是误会,高句丽并不曾绑票贵国太子,是那突厥在污蔑我们。” 柴绍悠哉悠哉的当面喝着茶,仿佛一切我都知道的表情,似笑非笑的看着渊盖苏文,看得对方心里很不踏实,“大对卢,把你那五万兵马退去,本都督就相信你。” 噗…… 渊盖苏文想吐血。心说我没听错吧,你这分明就是欺负人了。 你陈兵五万在边境,一副气势汹汹要攻打高句丽的态势,我们调兵五万纯粹是为了防备你们。现在你说什么?让我退兵?干脆说让我打开国门,迎接你大军入城得了。 “若大都督退兵,不再攻打高句丽,我们当然也会退兵。” 柴绍冷哼一声道:“已经查实,你们高句丽假借商队之名,掳走了我们的太子,最后转手在突厥那里卖了个高价。大对卢,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件事不给我们个说法,换做是你,自己家孩子被绑走了,能不拼命?” 渊盖苏文苦着脸解释道:“真的全是误会……” “是不是误会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事实。错了就该认。你们手下人绑走我们太子或许你不知情,但送给突厥呢?你们为何不送还给大唐?反而是送给突厥邀功?颉利说的好啊,突厥和高句丽永结同盟,生死与共。啧啧……现在大唐已经出兵攻打突厥,你们是盟友,当然也不例外。” “明告诉你吧。在大唐和突厥分出胜负之前,本督不会进攻高句丽,只会在此驻扎看住你们。等西边战场分出胜负,再来好好跟你算算账。” 你们…… 渊盖苏文说道:“大都督,高句丽承诺不参战,不与突厥相帮。不如各自退兵如何?双方这么僵持着,劳民伤财,何必呢?” 柴绍一副财大气粗不在乎的态度:“无妨,大唐富庶,不在乎这点军费开支。” 噗…… 渊盖苏文想吐血,心说可我们高句丽穷啊,跟你们耗不起。 双方的第一次正式会面,以渊盖苏文的完败告终。 柴绍却并未有多少得意,反而有些悻悻然道:“唉……一场灭国大战却不让我参与,该死的高句丽,若不是你们扯住了大唐的后腿,何至于每天闲着找你喝茶?早杀入草原了。” “副将,我今日演的怎么样?” “完美!那副兵强马壮的富庶,不光渊盖苏文信了,就连末将等人也信了。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气得不轻,退不敢退,走不敢走,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末将等人头一次知道,原来仗可以这么打。” 柴绍白了一眼,笑骂道:“问你实话呢,谁让你拍马屁了?唉……大唐的情况如何,我们能不知道?对付颉利的二十万骑兵,单靠十万大军是不行的。幽州必须有一路奇兵。” “本将需要在此麻痹高句丽人,你命人多树旌旗,每日出来拉练,作出营地真有五万兵马的实力。然后暗中抽调四万,从安乐城出发,杀入草原,配合主力。” 手下一群将军大喜,纷纷单膝跪地行礼接令。 原以为真的要在这里当牢头,没想到还有亲自参战的机会,哈哈,那太好了。 唯独柴绍笑不出来,自己是幽州大都督,如果离开了,高句丽人起疑,出兵杀入幽州,那就坏大事了。唉……眼睁睁的军功啊。 …… 回到城关的渊盖苏文脸色黢黑,手下将军不解,“大对卢,大唐不进攻我们,这是好事呀。虽然耗费些军粮,但至少没有伤亡。” “蠢货!你们以为他们是好心吗?”渊盖苏文劈头盖脸一顿骂。 难道不是吗? “哼,那是他们正在全力对付突厥,分身乏术。等他们战胜了突厥,转过头来就有时间专心攻打我们高句丽了。介时会比现在开战更危险!” 啊? 众手下齐声惊呼,原来这就是外交暗语吗?该死,那怎么办? “怎么办?柴绍很自大,想要堵住门口,防备我们去支援突厥。可高句丽去突厥又不止一条路,我们可以从北边三族借道。大唐不想让我们参与,证明他们没有绝对的把握战胜突厥。” “虽然颉利此人的人品不行,故意把我们高句丽拉成他的同盟,但既然已经上车,就要通力合作。否则一旦突厥倒台,我们高句丽绝对没有好下场。只有突厥和大唐实力对峙,我们才能从中安稳得利。” “所以如果能出兵在关键时刻帮颉利一把,我们一定要帮。” 渊盖苏文是有见识有能力的,一番分析很透彻,而且决定也很果断。 “可是,我们的兵马一动,立刻就会被幽州兵发觉……” “不妨事,中原有个草木皆兵的例子,我们效仿一下,多树旌旗,弄些草人穿上衣服,做出兵力不减的模样。抽调四万大军北上借道。保证柴绍看不出来就好。” “那万一被人看出来,他们攻城怎么办?” “留下一万人把守城关,本相亲自守城,让柴绍看到我没有离开,想必就会以为五万大军一直都在。哪怕是被识破了,对方五万人攻城,一万人也能抵挡三日,到时再临时抽调国内兵马来援即可。” 双方谁都没想到,大家的计策都一样,全都是瞒天过海。看来都是好演员。 高句丽想象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不等他们的兵马进入草原呢,就遇到了阻碍。 北方三族的领地,说的是室韦、靺鞨、契丹三族。这里面的室韦、靺鞨两族,位于北边地广人稀苦寒之地,而且跟大唐来往并不密切,整日温饱都靠打猎呢,无力参与纷争。 所以借道不借道的无所谓。哪怕高句丽四万大军招呼都不打,直接路过,他们也无力阻拦。更何况高句丽还派人打过招呼,给了点点好处许诺,二族当然乐见其成的借道。 唯独契丹不同,契丹的领地南边紧挨着幽州,西边紧挨着突厥草原,属于游牧草原地域,相对富庶许多。再加上前年靠上了大唐的关系,这两年一直在发展养牛经济,所以实力越发强大。 听说高句丽要派兵借道,去支援突厥,契丹王大贺摩会当场就给拒绝了。 “借道契丹?怕不是奔着吞并我们来的吧?中原有个假途灭虢的故事,我们是听过的,领地岂是随便能让人通过的?此事休要再提!” 高句丽使臣没想到,这位契丹王竟然还是个中原文化通,假途灭虢的故事都知道? 第二百七十九章 契丹是谁的盟友? 大对卢渊盖苏文气得火冒三丈,小小契丹也敢拦我们?往常契丹人见了我们高句丽人,都是绕着走的。 随即,派出了手下得力干将萨延寿作为特使,半商量半威逼的去了契丹。 如果是之前,契丹敢如此挑衅高句丽,那渊盖苏文会毫不犹豫的直接攻打,但现在他不敢,一旦高句丽跟契丹开战,那么很快就会被大唐探知,自己借道支援草原的计划就会被识破。所以只能派人去商议。 契丹王庭。 这两年风生水起的契丹王大贺摩会,一身中原贵族华服,跟以前浑身穿金戴银大大不同。现在整个契丹都在追求一种低调的奢华,而不是以往那种傻乎乎只知道金子银子的土老帽。 契丹的部落族长选拔换位,甚至以识得多少文字、学会多少礼仪为评价标准,因为大贺摩会的带领,开启了全民学中原热潮。想要彻底摆脱原先那种蛮夷风格。 当然了,想实现文化生活的改革,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也是因为契丹这两年发财了,单单供给大唐养牛一项,就赚的盆满钵满。 有钱了就腰杆硬,说话自然声音就大,所以才敢挡住高句丽的路。 看着居中坐着精美太师椅的契丹王,高句丽特使萨延寿揉了揉眼睛,心说他真的是契丹王?不是唐人?这身打扮,这副样貌,怎么看都像是个威严的唐人。难道契丹已经彻底被大唐占领了? 那就坏了,别说借道,恐怕幽州现在已经在准备进攻高句丽了。 “特使此来,所为何事?”契丹王看对方傻愣着,只能先开口。 啊?您、您真的是契丹王? 大贺摩会脸色不悦道:“本王大贺摩会,现任契丹王。如何?特使对本王有意见?” 大贺摩会?那没错了,契丹贵族大贺王,是本人。 “可您怎么看着……看着像是个唐人?” 大贺摩会哈哈大笑起来,对于这个马屁很是受用,说明自己进步了,连外人都看不出来。 “这不奇怪,我们契丹全族都在学习中原文化,你转头看看我们的各家族长,在我们契丹,如果连件中原衣服都没有,一定是奴隶。” 额…… 好吧,契丹族这是疯了,全族都在学中原文化,每人一套衣服?这得多少钱?你们穷的叮当响,还搞这些没用的,驴粪蛋子外面光,等着倒霉吧。 “言归正传,特使此来有事?” “咳咳,我王派在下前来,是商议借道契丹之事,靺鞨跟室韦两族已经同意,我们的大军也快走到了契丹境内,前一次大概是手下人没讲明白,产生了误会……” 大贺摩会打断说道:“误会?不不不,没有误会,本王听明白了,你们想借道契丹去草原,帮助突厥攻打大唐,就这么简单,哪里来的误会?” 额……我这…… 萨延寿惊讶的看着契丹王,终于发现不对了,以往对契丹的印象是粗鲁蛮横好忽悠,可现在再看契丹王,怎么越看越觉得精明呢? “王上,我们都是突厥的盟国。现在大唐对突厥开战,契丹不愿出兵帮忙我们不管,但我们去帮忙,找你们借个道不过分吧。难道说,契丹已经投了大唐?” 契丹王笑了,“不,契丹当然是突厥的盟国。之前突厥攻打幽州时,本王亲自去效忠的。我们契丹讲理、讲道义。说出去的话绝不背信弃义。” ……这种凛然大义,从一群粗鄙的契丹族嘴里说出来,怎么那么怪异呢?往常不都是大唐的口头禅吗?萨延寿脸色古怪。 契丹王话锋一转:“可一事归一事。大唐和突厥开战,是他们两国的事。契丹无权插手,也无力插手大国的战争。高句丽想管,你们大可以直接进攻大唐的幽州,我们也不管。可你们说借道,那就是单纯的你我之间借道的事情。跟其他的无关。” “上次本王就解释过了,如果是你的商队借道,那还有的商量。可军队不行,谁知道你们是不是假途灭虢?所以为了契丹百姓本王绝不能答应。” 好家伙,满口仁义道德,句句为了百姓,说这位契丹王是个汉话通已经不行了,说他是个十足的中原读书人、不,十足的官场老油条。 萨延寿朗声道:“本使代表高句丽王声名,高句丽军队借道契丹,绝不扰动这里的一草一木,如违此誓……” “打住打住!本王此生最不信的就是诺言。等高句丽顺路灭了我契丹,这些承诺声名,还有何用?如果没有别的事情,特使请回吧。”契丹王心中冷笑,老子也整天跟突厥人发誓,有一句真的吗? 见对方油盐不进,萨延寿怒了,喝问道:“契丹王,你们不是突厥的盟友吗?这个时候挡住突厥的援军,难道不怕颉利可汗发兵问罪?莫非你们真的投大唐了?” 契丹王缓缓起身,冷笑道:“若非是跟突厥有盟约在先,你以为今日你能在这里平安跟本王对话?早就将你斩杀送去大唐了。” “我们契丹两不相帮,只想安心生存。本王就当你没来过,借道之事我们也不会传给大唐。” 萨延寿提醒道:“唇亡齿寒,一旦突厥战败,大唐掉过头来就好收拾我们这些小国。只有保住突厥,让突厥常年跟大唐开战,我们才能安心生存。” “我呸!我们契丹跟你们高句丽可不一样,我们没有你们这么卑鄙龌龊。谁对我们好,我们就跟定谁。”契丹王怒斥道。 “突厥是我契丹的盟友,可他们的人呢?天天跑到我契丹来耀武扬威,整日欺负我们的百姓,连本王这个契丹王都可以随意羞辱。反倒是大唐,同样的强国,却以礼相待,经常接济我们。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本王分的清楚。说不定大唐灭了突厥这个祸害,我们契丹一族日子会更好些。”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本王不是不懂,但绝不做忘恩负义之事。突厥跟大唐开战,是突厥扣了人家的太子,他活该被人打。契丹选择两不相帮,不出兵攻打突厥就仁至义尽了。” “我们契丹一族的事,轮不着高句丽来管。本王如何做事,也用不着你来教。来人,送客!” 萨延寿被拖下去了,还挣扎着大喊:“契丹王,你会后悔的,你一定会后悔的……” 契丹王不屑道:“大唐冠军侯当年说过,中原王朝存在许久了,西域诸国如何?不还是安然无恙?书上说的对,好战必亡,大唐可不会灭我契丹。你高句丽是害怕被灭,着急了吧?谁都知道,你们跟中原人是死敌,想拿契丹当傻子?呸!” 这位契丹王似乎深受萧锐的影响,真的把中原的圣贤书读进去了。可他却不知道,中原文化的书籍,教的都是王化道德,从不教帝王心术,契丹百姓可以学,你这个契丹王如果学全了,呵呵,搞不好会被坑死…… 第二百八十章 其人之道 萧锐和玄甲军一起,姗姗来迟,赶到延州汇合李靖的十万大军。 北面不远就是定襄城。西北方向是梁国势力,现在梁师都坐拥三座州郡,实力不可小觑,已经不是那个让人随意拿捏的软柿子了。 梁国主城盐川郡居中,西边是刚刚蚕食吞并的灵州,东边是紧邻定襄的朔方郡。还是老办法,大战来临时,梁师都在盐川老巢躲好,领政宰相薛礼带兵驻扎朔方驻防。跟定襄成掎角之势。 延州前线大营,萧锐来到中军大帐,看着一个个都在皱眉苦思,忍不住打趣说道:“怎么?一个个愁眉苦脸的,莫非是遇到了什么难题解不开?都在等我来吗?提前说好啊,我现在是废人一个,打仗是不行了,最多在后面吓唬吓唬人。” 秦叔宝走上前埋怨说道:“你小子瞒的大家好苦,在场的,怕是只有药师一人知道你没死。大家私下里连你的送行酒都喝过了。” 萧锐尴尬陪笑道:“这不是被颉利逼得紧嘛,我家中妻子待产,不能在被颉利刺杀了,只能假死避难。抱歉了各位,等此战大胜回去,我摆酒赔罪。” 秦叔宝拍着萧锐的肩膀道:“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老李靖招手说道:“藏锋,过来吧。现在颉利没来,定襄没有主帅,所以战事暂时打不起来。刚刚得到一个消息,大家都在发愁呢,你鬼点子多,参详参详。” 什么消息?能难住在场所有人? “唉……王庭暗桩传回消息,说颉利一怒之下拿下了太子,并唐俭等一众使节团。声称开战之时,杀了唐俭等一众使节祭旗。还要让太子亲眼见证大唐的失败。” 萧锐脸色瞬间拉了下来,啐了一口,“娘的,颉利越发卑鄙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他这是故意的呀。” 看了一眼老李靖,萧锐心中不解,你大唐军神可是个杀伐果断之人,历史上,贞观四年的大战,你可没有顾及过唐俭的死活呀。 “大帅,使节团被扣,说不定要被祭旗,这件事头疼的应该是陛下和朝廷吧。怎么大家都在想这个问题?不是应该进行作战部署吗?” 老李靖看向了秦叔宝,秦叔宝叹息道:“怀道负责护卫,担任此次的副使。” 噗…… 萧锐不解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怀道是个武将吧。什么时候鸿胪寺缺人到这种程度了?” “唉,是他自己提出要多历练历练的。”秦叔宝知道,秦怀道是想多了解一下突厥,将来好给萧锐报仇的。 “那大家想出办法了吗?” “有一个,打下定襄,拿俘虏跟颉利换。”程咬金开口道。 萧锐问道:“拿俘虏?为什么不是城池?” ……所有人都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萧锐。 老李靖训斥道:“城池岂可拱手让人?定襄原本就是我们的城池,被突厥占领许久,已经是奇耻大辱了。如果拿城池去换,与割地何异?不打定襄,是不想吓跑了颉利,而且要让他把太子送过来。如果吓跑了他,他把人藏起来,再想营救太子可就难了。” 军神就是军神,话语里满是自信,仿佛顷刻间就能破了定襄一样,就没想过十天攻不下定襄?到时候让颉利笑话? 秦叔宝说道:“藏锋,你一向足智多谋剑走偏锋,可有什么好的对策?现在颉利还有十天就到了,真等他到了,杀人祭旗,我们想救都来不及。” 别说秦怀道在队,就算没有,只唐俭一个,萧锐也要救的,毕竟自己挂名鸿胪寺少卿,唐俭这老头对自己不错。 略微思考了一下,萧锐说道:“很简单吧,我们也绑他几个重要人物,临阵换俘即可。大帅,可有草原上的情报?比如颉利的亲戚子侄等人?或者心腹也行。” 李靖挥手让中军司马去拿详细情报,“草原部落分散,现在又在聚兵备战,就算有情报你怕是也要扑空。所以能下手的只有定襄城里,倒是有几个人的身份过得去。只不过,定襄城现在全城封死,进不去的。” 我…… 萧锐尴尬的老脸一红,不早说?那还拿个屁的情报?抓人换俘算是不行了。 想了半天,萧锐叹息道:“看来,只有我亲自跑一趟了。” “什么?不行不行,你可是突厥的死敌,人人恨你入骨,你绝对不能以身犯险。”秦叔宝第一个反对。李靖等人也一样,全都反对萧锐现身。 萧锐却淡定笑道:“突厥人恨我是真,但怕我也是真。否则颉利不会派人刺杀了。现在大战在即,突厥气势正盛,如果我突然现身,不仅可以震慑敌人,救回俘虏。而且还能打击敌人士气,这么多好处,何乐不为?” 老李靖依旧不同意,“不行,无论如何,你都不能以身犯险。一旦让人知道你的身体情况……” 萧锐却哈哈大笑起来,语气傲然,一副睥睨天下的姿态说道:“一身武艺尽失又怎样?冠军侯没了武艺,依然是冠军侯,三千玄甲在侧,天下无人可伤我。这次出山的目的就是为了找颉利报仇,我要让他知道,没了武艺的萧锐更可怕。” 说完,拜别众人,带着玄甲军两位将军,大步离开营帐。 回过神来,秦叔宝对李靖说道:“大帅,怎么不拦住他呢?太危险了。” 李靖两手一摊:“本帅也想拦他。可他带的玄甲军,不在此次我们的统帅之下,有随机应变之权。唉……这就是个无法无天的小子,随他去吧。也许,正如他所说,他一露面,该头疼的是颉利才对。” “毕竟除了我们,没人知道他武功尽失,传令下去,谁泄露了这个秘密,军法从事,斩!” 中军大帐里面众人神色一肃,齐声应喏。 回到玄甲军营地,萧锐看着李君羡、房遗爱、张士贵、翟长孙等人,神色凝重的问道:“各位,可敢与我一同,半路会一会颉利?” 刚才没资格去大帐议事的房遗爱惊喜道:“萧大哥,咱们是要埋伏吗?” 萧锐捂住了眼睛,你心真大呀,三千人,怎么伏击人家二十万? 第二百八十一章 萧锐来了 距离定襄城三日路程的草原上,八万王庭精锐,护卫着突厥颉利可汗,浩浩荡荡朝着定襄方向行军。 颉利的汗王车辇旁边,跟着的是几架囚车,大唐太子单独一车,大唐使节团分了好几个车。 在大军的后面是突厥粮草队伍。草原行军粮草和大唐不同,草原不产粮食,放牧为生,所以粮食主要就是羊、马,少量的牛。行军也是,带的有风干的肉干,多数还是直接赶着一大群羊作为打仗军粮。 当然了,一天天的纯吃肉会腻,人也受不了,所以草原才特别喜欢中原的茶叶,甚至发明了当地TES——油茶、奶茶。 “哈哈哈哈,军师,听说唐军李靖早在几天前就到了定襄城下,只是并未进攻,在等着本汗到来。要说这唐人就是死脑筋,规矩太多害人害己。如果是本汗,第一时间就攻破定襄城。”颉利嘲讽着李靖的操作。 赵德言却笑不出来,猜测说道:“大汗,不可小觑李靖此人,此人有大唐军神之美誉,从军多年征战一生,未尝一败……” “未尝一败?不见得吧。上次定襄就是他守卫的,还不是被本汗的死士偷袭攻破了?全都是中原人吹嘘出来,故意吓唬人的。”颉利十分不屑。 赵德言也不反驳,点头说道:“不错,也有可能。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李靖能破定襄却不破,一定是有什么算计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多半是想等我们大军聚齐了,到时候一战定胜负。” 颉利眉毛一挑,语气轻蔑道:“一战定胜负?你的意思是说,他那十万人,想把我草原二十万勇士给吃下?笑话!就是我们全都手无寸铁,站这里让他杀,十万也不是我二十万的对手,更何况是守城之战?” 赵德言没有再说,理论上是这样的,但草原士兵更擅长骑马野外作战,固守城池,怕是没有中原步兵擅长。如果单纯的守城,怕是正好落入了李靖的算计。 “报,大汗,前方二十里有不明马队,人数三千上下。”斥候将军骑马来报。 颉利和赵德言微微一愣,这是草原的地盘,哪里来的马队?草原聚将募兵,王庭动作最快,其他部落的兵马还在后面缓缓聚集呢,前方哪里来的马队?三千?定襄城出来迎接的吗?这不胡闹嘛。 “去,立刻探明对方身份,大纛缓行。” 半个时辰后,斥候将军以更快的速度折返回来报告。 “报!不好了,大汗,不好了,是、是萧、萧、萧锐……萧锐活了,萧锐活了……” 嗯??? 谁?萧锐? 颉利跟赵德言对视一眼,同时露出了疑惑的表情,怎么?萧锐不是被藏起来当杀手锏吗?这时候现身? “废物!一个萧锐而已,就把你吓成这样?萧锐已经死了,不可能活过来。说清楚你看到了什么?”颉利呵斥道。 斥候将军定了定神,咽了口唾沫,强忍着惊惧道:“大汗,旗号没错的,写着大唐冠军侯、萧,对了,还有大唐玄甲军旗号,有翟、张两个将军旗号。” 赵德言惊讶道:“玄甲军?” 颉利好奇道:“是传说中的那个玄甲军吗?” 赵德言点了点头,“应该是了。当年大唐和大夏窦建德对战,玄甲军创下了三千破十万的神话。后来玄甲军主帅当了皇帝,这玄甲军实际的指挥者就是张士贵、翟长孙两人。” 嘶……三千破十万?好大的名头。 “军师,玄甲军真的那么厉害?” 沉吟片刻,赵德言摇头道:“三分真七分假吧。当年的玄甲军是强,许多大唐的开国大将军都在编。对手虽然有十万,但并非精锐,且全是步兵,所以导致玄甲军战果非凡也不奇怪。但现在就不一定了,当年那些猛将全都独领一军,玄甲军没有过硬的猛将骨干。若是对上我们的草原骑兵,呵呵,我们可不是窦建德手下那群草包。” “别说十万,三万他们都吃力。” 三万??? 颉利脸色不大好看,我王庭护卫队也是精锐,在突厥是精锐中的精锐,怎么跟大唐玄甲军一比,还得是十比一?差距这么大吗? 旁白:对不起,差距就是这么大。玄甲军的强悍,在历史上都能排进前五。并非单纯的个人战力,更多的是来自于装备加成。玄甲军是一支重装骑兵,在古代战场上几乎等同于无敌坦克的存在。 草原骑兵虽然弓马娴熟,但装备落后,几乎没有甲胄,多数都是兽皮遮挡,防御力极差。 大唐的兵马不同,哪怕是步兵也是穿着甲胄的,区别是有的是皮甲、铁甲、纸甲、鱼鳞甲、明光铠等等。古代的箭矢如果不是射中要害,一般一箭是不致命的,大唐的士兵浑身插满箭矢还能战斗,突厥的士兵就不行了。 因为大唐士兵着甲,箭矢入肉不深,看似浑身箭矢,实则多是轻伤。 历史记载宋代小商桥战役,名将杨再兴率领三百兵马,大战金军万人队,毙敌两千余,最终力竭战死。后来金军焚烧尸体,在杨将军身上烧出箭头两升之多。足见箭矢对穿着甲胄的人伤害不大。 言归正传,听到大唐玄甲军的名头,突厥人还
相关推荐:
蔡姬传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总统(H)
镇痛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凄子开发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