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姓崔的副主考慌了,据理力争道:“孔祭酒,你此言何意?是说我污蔑算计他?拿出证据来。否则就是诽谤。别以为搬出冠军侯就可以骗过大家,冠军侯已经不在了,就算是在,也不能颠倒黑白。” 孔颖达冷笑道:“科举开考不久,我带着两名考官去看望过刘晋元,只是正常的关注和勉励。我们三人可以证明,考生刘晋元卷面干净,答题认真,写的一手好字。” 另外两名陪考也站出来附议证明。 孔颖达接着说道:“问题就出在我中途被人诓走,然后就出了刘晋元被冠以罪名,赶出考场的事。等我回到考场,想要调查也无从查起。试卷都被毁了个干净,人也找不到了。” 听出了他的无奈,李二心中也暗恨,这群人真的是无法无天,科举考场也敢一手遮天? 姓崔的副主考笑了,嘲讽道:“孔祭酒,说了这半天,还只是你的一面之词。你只能证明,你们几人去看他的时候,他没有弄污试卷。可不代表本官去看他的时候,抓了个正着。” 刘晋元恨声道:“可恶!我好好的在答题,你过来跟我攀谈,趁机拿起我的试卷查看,我一时不察,被你算计,你将我的试卷丢进了砚台里弄污,随即给我扣上罪名赶出了考场。这件事你、还有你的两名随行陪考官都看到的。” “对了,我旁边的考生纵然是没亲眼看到,也应该听到的。” 说到这里,有人站出来响应,“没错,我听到了。” “我也听到了。” 崔考官喝问道:“你们听到了什么?” “我听到刘晋元大喊,你弄污了他的试卷。” “没错,当时就是这样,他喊着你为什么弄污他的试卷?” …… “笑话!是他弄污试卷被本官抓了现行,为了抵赖,污蔑说是本官弄污的。想蒙混过关,你们听到的是他颠倒黑白之词,没有亲眼所见,证明不得!本官自认为忠心为国,不曾做过亏心之事。” 这番道貌岸然的神态,让人恨得牙痒痒。 就在这时,人群里传来一声嘲讽,“我呸!你不亏心?你特娘的有心吗?” 众人回头看去,是御史台刘仁轨、并长安县令带着两名捕快手下到了,骂人的正是铁面无私刘仁轨。 几人来到皇帝面前躬身行礼,刘仁轨解释道:“启禀陛下。长安县接到书生刘晋元的报案,迅速派人调查了考官赵令,钱同的死因。微臣也配合查访。”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们查访,考官钱同的女儿说出了真相,钱同不是暴病而亡,是被清河崔氏的人威逼着吞下了毒药死的。” 李二脸色一黑,“竟有此事?” 刘仁轨拿出了证据,还有证词手印。 “陛下您看,这是仵作开棺查验的钱同尸首,这是钱同家人的证词手印。清河崔氏、这位崔大人身后的家族,以钱同女儿为要挟,逼他服药自杀。事后给了一笔可观的安家费。好在钱同家教甚好,其女甚是有骨气,宁可不要收买的赃款,饿死街头,也要为父亲伸冤。所以才查清楚了始末。” “有了钱同的情况,我们顺势开棺验尸,同样查明了考官赵令的情况,一样是中毒。可惜赵令的家人已经卷钱逃离了长安,一时间没有找到。” 李二细细看过,然后一巴掌拍在龙椅扶手上,厉声喝道:“崔君行?你还有何话说?” 到了此时,那人终于顶不住了,扑通一声瘫软的跪倒在地,“陛下开恩,微臣一时糊涂……” “来人,带下去严加拷问!”李二给手下人使了个眼色,意思是一定不要让他死了,要深挖。 随即看着书生刘晋元叹息道:“考生刘晋元,朝廷出了这般败类,是朕之过也。耽误了你此次科举的功名,朕……” “草民不敢!陛下治理一国殊为不易,家大业大难免会有一二蛀虫。能揪出蛀虫,申明了冤屈,草民已经感激不尽了。今年运气不好,来年再考就是。”刘晋元很会说话。 李二十分欣赏此人,旁边的魏征听说这是女婿推荐的人,一直在关注着,此时站出来说道:“陛下,何不当场出题,考一考这位考生的水平。若是真的有才华,破格录用又何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 “好,那朕就出个考题你答答看。答得好,朕会许你一县之地让你去治理。”李二也赞同这个方法。 可刘晋元却拒绝了,“多谢陛下皇恩,也多谢魏大夫的好意。请恕草民不能接受。科举选材目的就是公平,如果今日为我一人出题破格,那草民身后这么多考生同窗作何感谢?对他们不公平。届时大家都想要求得陛下另外出题,那科举考试就失了意义。” “所以请陛下收回成命。草民愿意来年再考。” 好!好小子,果然有骨气,好样的。魏征忍不住大声称赞,连李二眼里也藏不住的惊喜。寻常人听说破格录用,早就喜出望外了,这小子竟然能够有理有据的拒绝?是个好苗子! 刘仁轨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样的。没白费我们帮你奔波多日。” 刘晋元转头笑着说道:“刘大人,您几位奔波查案,可不是为了我私人,是为大唐清理蛀虫,查清冤案,是分内之事吧。” 你……你小子的嘴还是那么毒。 转过身来,刘仁轨对皇帝恳求道:“陛下,微臣身边还缺个跑腿的书吏,不如将刘晋元留在微臣身边做个书吏,平时有份薪俸供他生活,也算弥补了他今年的不幸。等到来年科举再考也行。” 李二点了点头,知道刘仁轨是想留在身边培养这小子。 “好吧,如此也好。这件事就算查清了,你们且站在一旁。” 就在这时,一匹快马飞奔而来,被皇城戍卫拦下,“不好了,国子监档案室着火了,此次科举考卷被烧了……” 什么?档案房怎么可能着火?孔颖达这位国子监祭酒,当场晕死过去! 第二百三十七章 好大的胆子 “假的,全是假的……” “他们在销毁证据……” 听到考卷全被焚毁的事,不知是哪个起的头,一瞬间几千考生就闹了起来,这让人群里的鼓动者也懵了,这怎么搞? 新一轮的丢菜叶鸡蛋开始了,这次别说文武百官,就是皇帝都没能幸免。肩膀上被丢了几片菜叶。 “护驾,护驾!” 李二一把将护卫队长踹翻在地,“住口!护什么驾?对一群手无寸铁的考生拔刀吗?” “陛下,太危险了,要不您先回宫吧。万一、万一混入个刺客,我们死罪啊!”一众护卫和将军全都跪下了。 李二转头看向国子监方向,果然有薄薄的烟雾,他们好大的胆子,可恶啊! “来人,给我将参与此次科举的官员全部拿下,统统送入天牢看押,没有朕的手谕,任何人不得探望!听候发落。” 啊?几千考生乱了,您抓考官做什么? “没听到吗?速速拿人!”李二朝着魏征呵斥道。 魏征会意,连忙指挥皇城戍卫军拿人,无论是科举监考的,还是出题的,最后阅卷的,但凡跟科举沾边的,无论官大官小,一个不留,全都当场拿下。 “冤枉,我等冤枉,陛下……” 大大小小上百名官员全都喊着冤枉,此时显现出孔颖达的幸运了,晕过去或许是好事。 看到护卫的官兵这般行事,抓了所有科举的官员,考生们愣住了,逐渐安静了下来,不解的看着这一幕。 房玄龄笑了,心说还是陛下高明,这般手段,可比直接喊话让学生们安静有用。 看到考生们全都冷静下来,李二开口了,顾不得肩膀的菜叶子,朗声喊道:“我大唐未来的栋梁们,今日发生了这般丑闻,朕也觉羞耻!事实摆在眼前,有人不想让复查试卷。毫无疑问,这是不打自招了,科举考试的成绩有问题。” “朕已经下令,拿下了所有参与这次科举的官员。一定查明真相给各位一个交代。” “圣人英明!”众考生齐声称赞。 可有人不乐意了,榜上有名的还有上百人呢,“圣人,我们这些上榜的怎么办?虽然我们投卷了,但也是辛辛苦苦寒窗苦读来的学问。总不能一把火就把我们的辛苦和前途烧没了吧?” 旁边有人不乐意了,吵着说道:“什么前途和辛苦?如果不是被人徇私包庇,你们能上榜吗?还有脸跟圣人要功名?我呸!” …… 很快两帮人就激烈争吵起来。 房玄龄建议说道:“陛下,不如重考?” 萧瑀皱眉道:“重考的话,上榜之人怕是不服气。而且组织一场科举费时费力,许多外地来的考生身上带的钱粮有限……” 房玄龄说道:“不需那么费事,大唐人才紧缺,读书人都稀少,能识字就能用。从中择优不需要太难的题目。择日不如撞日,借着今日的机会,将这几千名考生全都放进皇城内殿前广场,陛下当场出题,让他们当场考试。我们这群人连夜批阅,最快明日就能放榜。” 李二眼前一亮,有道理,好主意!其实房玄龄说的对,反正只是优中取优,无论什么题目,只要能从这几千人里面,挑出前面几百人录用就行。而且今日现场开考,全力办好科举的事,既能解决考生们闹事,也免了投卷作弊之害。 “甚好,房卿此计甚好。那就组织一下,让所有人入皇城内,殿前广场布置简易书案,让考生们席地开考。另外派出各处武侯,全城通知那些今日没来的考生,一个时辰内赶到,还有机会重考。” 听到这个消息,几千考生欢呼雀跃,二次机会,千载难逢啊。幸亏放榜的时候,我没有心灰意冷掉头回家,果然上天是眷顾我的。 这次的重考不仅环境简陋,而且秩序更简陋,可若是想作弊抄袭、交头接耳,那谁也不敢。因为有人出了一个主意,每个考生身边站一个持刀士兵,谁敢坏了纪律,当场就被拿下赶出去。 身边站个人,拿着刀,威风凛凛杀气四溢,我还有心思考试吗?恐怕被吓的瑟瑟发抖,笔都提不起来。 出主意的不是旁人,正是国舅爷长孙无忌,这位看着大腹便便老好人一样,其实是个狠人:呵呵,那我们不管,优中取优,考试录用官员,可不仅仅考你们的绣花文章,更是考的能力、胆识,危险环境里,连个心态都调整不好,将来怎么帮助朝廷治理国家? 皇帝的题目很简单,就两道考题,不是四书五经、也不是天文地理,而是实用的治国策论:当下国内百姓赋税有何弊端?如何看待北方草原问题? 就两道题,如果这是本次科举考试的题目,恐怕会被礼部的人喷死,科举考试不考圣贤书?德行不立、怎么王化百姓? 可现在?礼部的人一大半都被拿了进去,而且皇帝临时出题,怎么可能考经义? 大唐最缺的就是基层治理百姓的能人,这两道题看似简单,但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草包可答不上来。朝廷要的不是会写文章的青词博士,要的是能人干吏,治政大才。 许多考生都在小声抱怨,这什么题目嘛,跟以往的科举试卷有很大不同,圣贤书上没教这些吧? 抱怨这些的,还都是些出身高门的子弟,他们守着自家的藏书库,自幼读遍百家书籍,道理懂得不少,但缺点就是不接地气。 反倒是那些家境贫寒,就一两本书的寒门子弟占便宜了,他们多数只能晚上读书,白天还得去谋生计,这样的话就能接触到当下百姓的生活,无论是务农还是经商,无论是内政还是外政,两道题总能答上来一部分的。 这就是皇帝李二的高明之处了。 其实皇帝心里也清楚,出题难易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恰到好处,能够借着这次机会,最大限度的祛除豪门子弟上榜,多遴选出一批寒门新秀。哪怕这批寒门新秀的学识差点,但至少可以慢慢培养起来,忠心没问题。 错过了本届的科举,下一届的科举,依旧有投卷等弊端,所以出这两道题,李二也是绞尽脑汁拿捏出来的。 直到此刻,李二才有工夫管自己肩上的菜叶子,内侍老高已经提醒多次了,可都顾不上。 “陛下,趁着前面还在准备,老奴服侍您换身衣服吧。” 亲手拿下那几片菜叶,李二笑了笑,“比玄成强一点,至少不是臭鸡蛋。各位,看到了吗?这就是民心。我们执掌朝政,事情办的不公道,百姓就会用这些回敬。能看到的是臭鸡蛋烂菜叶,可背地里看不见的,是人家骂我们祖宗家人。连朕这个皇帝也不例外。孟夫子说的对,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望大家能以今日之事为教训,菜叶口水虽贱,却可抵刀剑,失了民心,下次再朝我们丢来的,就是狂风巨浪般的真刀真枪了。” “陛下圣明,臣等谨记!”众人纷纷行礼。 李二召来内侍老高,将菜叶子丢给他,然后小声吩咐道:“告诉萧锐那小子,朕饶不了他。” 第二百三十八章 你能考几分? 萧家庄里。 “老高啊,你怎么有空来我这里呢?今天你应该在陛下身边保护才对。”萧锐戏谑的看着内侍老高。 老高苦涩道:“果然是驸马爷您的手笔。您可把老奴害惨了,一顿鞭子是跑不了的。” 说着,亮出了那几片菜叶子。 萧锐没看懂,“啥意思?你跑几十里过来,就是给我送几片菜叶子?我那菜园子缺这玩意吗?” “驸马爷,这不是一般的菜叶子。” “不一般?考我呢?我可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这是……” 不等萧锐答出来,老高就抢答了,“这是被愤怒的考生们,丢到陛下身上的菜叶子。” 啥?噗…… 谁这么大胆,敢朝陛下丢菜叶子? 老高心说是啊,谁这么大胆?可混乱中的考生们,哪里管这个?现在想想,真是冷汗直流,菜叶子还好,如果是一支狼毒弩箭,陛下就完了。 萧锐压低声音问道:“就没人丢臭鸡蛋吗?” “有,魏大夫就被丢了臭鸡蛋,而且正中脑门。” 噗……哈哈哈哈,等下我要跟嫣儿讲一讲。 “驸马爷,您别乐啦。陛下命老奴过来是问罪的,传陛下口谕:萧锐,朕饶不了你小子。” 啊?就这?没了? 老高早就习惯了,也没让萧锐行礼接旨,直接就给说完了。对于萧锐的反应也是意料之中,陛下宠爱这个驸马,一句话能吓到驸马,那他就不是大唐第一驸马爷了。 “依我看,你个老家伙传旨是假,跑出来避难是真吧?” 老高被点破心事,老脸一红,“咳咳,驸马爷慧眼,这不回去就要挨一顿鞭子嘛,来提前跟您讨个药膳方子。” “走。中午我管饭。对了,给我详细讲讲今天的事,我安排了人煽风点火,可没让他们连陛下都丢呀。”萧锐收了鱼竿,拉着老高往家走。 “本来是没有,大家对陛下挺恭敬和信任的。但是后来被人烧了国子监档案室,今年的考卷全被烧毁了……” …… 听完老高的讲述,萧锐顿觉有趣,这群人狗急跳墙啊。一把火烧了档案室,查不了试卷,那么就无法证明他们阅卷徇私。最多大家一起背锅认罚,或者找两个替罪羊出来,背了放火的锅。 临时重考?确实是个好招数。谁也不能说什么,因为这是为了解决当下学生的动乱。 “陛下出的什么题目?” “一道是:当下国内百姓赋税有何弊端?另一道是:如何看待北方草原问题?” 萧锐笑了,“好题,正好我这里也有几个学生,下午顺便考考他们。” “啊?您这里也有考生?一个时辰内赶到应考还来得及……”老高慌忙说道。 “不是科举考生,是承乾他们几个小子。” …… 您的意思是,让太子储君试试这两道科举题目? 下午,萧锐来到了家中学堂,萧钺、李承乾、房遗爱、小长乐、年纪最小的黄药师,跟着萧后回来的杨政道,另外两个陪读的梁家兄弟,大大小小八个学生呢。 “今天下午不上课了,我这里两道题目考考你们。是今年科举的考题,看下你们能不能学以致用。看看真正的科举,你们去了能考几分?” 李承乾自信的说道:“在东宫的时候我就熟读四书五经,孔先生说我可以参加科举了。” 黄药师举手道:“师父,我、我才学了一百个字。” “你不参加考试,继续学习认字。小长乐也一样。” “不要,姐夫,我已经可以自己看书了,我要参加考试,大哥都行,我肯定也行。”小长乐似乎在跟李承乾较劲。 李承乾脸色一黑,心说你这什么话?我比你大两岁好不好?你才念了几年书? 梁家兄弟举手问道:“考得好,能在大唐做官吗?” 萧锐白了一眼,“你们两个想出去做官?口气不小。行啊,只要考得好,我亲自举荐你们。” 房遗爱扭扭捏捏不情愿道:“萧大哥,我、我能不能也不参加呀?你知道我的,我写字太慢。” 噗……你真会美化自己。你不是写字太慢,是你需要慢慢写,大家才能认识你的字,正常速度连你自己都认不得。就这还书香门第、宰相之子呢,房相没被你气死就不错了。 “不行,你既然要在大唐做官,就必须参加。哪怕你是武将,也要知道国事。” 说完,萧锐将两道题目写在小黑板上:第一,当下国内百姓赋税有何弊端?第二,如何看待北方草原问题? 看到这两道题目,李承乾蔫了,这什么玩意儿啊?一个头两个大,没见过呀,书本上没有的。大唐的赋税?我哪知道赋税几何? “姐夫,我可以只答第二道吗?”李承乾举手。 “可以,能答多少是多少。两道都答最好,答不出一道也行。交白卷的打手心。” 其中属萧钺最镇定,他跟着大哥没少学东西,不仅仅是读书和思想,更有实践,远的不说,至少萧家庄的农活他没少干。 小长乐撅着小嘴不满的说道:“姐夫,你欺负人家。考试不是要考昨天的功课吗?你这什么破题呀,我能把这些字全都念一遍,但不知道怎么写答案。” 李承乾嘲笑起来,“小妹,那你就交白卷吧,嘿嘿,不就是打手心嘛。” 小长乐不服气的回敬一个大白眼,“才不要。我偏要写。” 一个时辰,几人全都在奋笔疾书。萧锐在隔壁教徒弟黄药师认字。 小长乐第一个交卷,萧锐看完苦笑不得。她的答案是:什么是赋税我不知道,我答的是第二道题。草原我没去过,听姐夫说草原很美,但住了一群很凶很凶的草原骑兵,将来等大唐打败了草原骑兵,我一定要去草原看看。 “这就是你对北方草原的看法?” 小长乐认真的点头:“对呀对呀。” “你是怎么看的?” “我、我长大些,想跟胜男姐姐学习骑马,所以我想骑马去看。如果不行,坐马车也可以的。” 噗…… “行了,你答的不错,不用打手心了,去玩吧。其他人都答完了再说。” 小长乐蹦蹦跳跳的离开了,隔壁李承乾答完了第二道,第一道他不想空着,于是开始了个人瞎蒙。 第二百三十九章 最大黑马 天色渐黑,萧锐看着手中的一摞试卷,数了数,还差一份。谁?房遗爱! 起身走到隔壁,房遗爱还在慢慢腾腾一笔一画的写着。看他这么认真,萧锐真的不忍心催促。 “如果是真的考场,考试时间是有限的,你早就被淘汰了。” “再等等萧大哥,我还有一小段就写完了。” 哦?还有一小段?这两道题你小子能答上来?真是奇了怪了,字都写不好的五大三粗,能科举答题? “行,你慢慢写,不着急。难得你有耐心坐着好好写字。我就在你旁边批改试卷。” 萧锐去吩咐厨房,今晚自己和几个学生就在书房吃饭,做点简单的饭食就行,越简单越好。 小长乐的不用看了,答非所问,驴头不对马嘴,偏偏你还不能批评,放一边吧。 弟弟萧钺的还不错,这小子总算争气,没白教他两年,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事,都能发表出个人看法,单这份见识就已经超过大部分同龄人了。只是一点不好,几乎全是自己平时讲述的观点,没有他自己的东西。 萧锐想看到弟弟推陈出新,哪怕有失偏颇也可以啊,只要是经过自己思考咀嚼的,都会让他有所进步,只是这样原封不动的转述可不行,那不是萧钺自己的认知。 给了个中上的评价,萧锐拿起了杨政道的试卷,这小子不懂大唐赋税制度,写的更多是草原。 “果然是在草原长大的孩子,可真了解草原人。只是,题目叫:如何看待北方草原问题?” “题目意思分明就是,大唐如何对待草原,或者说你能讲述出草原的威胁也行。就不求你写出应对之策了。” “可你小子倒好,写的这什么玩意?草原风俗的八项不堪……你这是给突厥出的改革方案吗?” 萧锐真想捂住眼睛。当然了,歪归歪,文采辞藻上看,杨政道还是不错的,不是个草包,可见在他的教学上,姑母萧皇后是下了工夫的。 而且这小子的观点里,有赵德言的影子,应该是在草原的时候,赵德言教过他,宰相的学生,自然是不错的。问题就是,似乎立场不正,大有中原草原一家亲的感觉。这可不行,当下的形势和世界观,我们大唐是要征服草原的,不是后世的民族大融合。 PS:小子,察觉到最近你的信仰有些动摇,这很危险! 放下杨政道的,拿起了梁家兄弟的试卷。我……这是答卷?这两个什么货色?百姓赋税啊,你们写的什么?如果我当皇帝,应该把税提高到九成,这样国库就充盈了,然后招兵买马,想打谁就打谁,最后扩充后宫,生许多许多儿子,再让儿子们带兵去打地盘,然后再征税,再招兵买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噗……你们俩这是想征服全宇宙吗?征税到九成?还招兵买马?到时候举国百姓全都反了,你招谁?招来全国反贼入伍吗? 就这文章,别说科举当官了,估计不等你们出考场,就被按住砍头了。你们不是想当官,开口就是要当皇帝,活脱脱的反贼世家啊。 第二题答的更好,先跟草原要钱要粮要战马,等实力强大了,再把草原颉利干掉……大唐我们不动,大唐是妹夫的,我们打不过妹夫,一家人,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我们先打草原,再打西域…… 这两个货色,体重一百斤,九十九斤都是反骨! 萧锐实在看不下去了。算了吧,你们还是别想着出去当官了,就在萧家庄养个老就挺好的。出去这个范围,那就是找死啊。 定了定神,萧锐拿起了太子爷李承乾的试卷,该说不说,皇室的教育底蕴就是强,太子承乾年纪不大,但写的一手好字,很有皇帝飞白体的味道。 “这小子,肯定也是不懂国内民生税收,直接答的第二题。怎么?你一个没出过宫门的太子,更了解草原吗?” 只见李承乾写道:我见过一些草原来使,身上的衣着很有特色,不像我们大唐繁琐的袍服……草原胡人的舞蹈很好…… 这是…… 我让你写的是军国大事,写草原威胁论,写大唐如果应对草原,哪怕你写个边境互市都算,可你写的是什么?通篇都在吹嘘草原风情?你是大唐的太子,还是草原的王子?是不是投错胎了?就这文章,我看了都生气,若是让皇帝知道太子是个亲草原派,别说你的太子之位保不住,估计敢直接把你从族谱除名了。 “哦?这还有第一题的答案?怎么放在了后面呢?这小子第二题答的要命,但愿国内的事情不要乱说。否则将来当了皇帝、当了……我……我看到了什么?大唐税制一半一半?百姓耕种国家的土地,得粮公家一半,百姓自家留一半?你到底是不是大唐的太子?这特娘的是自由发挥的小说吗?” “如果真的照你这么举措,让你当了皇帝,不用等到秋收就起义了。” “唉,看来历史上,皇帝换人是有道理的。子不类父啊!” 萧锐这边感慨着,房遗爱终于写完交卷了。 “嗯,还行,别人一个时辰,你两个时辰,总算不亏,这字不说好坏,起码都能认识。出去跟他们玩一会儿吧。然后叫他们全都过来这里吃饭。吃完饭我给你们点评试卷。”支走了房二,平复了下心情,萧锐看起了这最后一份试卷。 第一题房二的作答是:我在幽州做官时,认识许多经商的百姓,听他们说过现在大唐对贸易税收的事情…… “嘿,真看不出,这小子竟然还能记得自己的经历。当初在幽州安乐城,因为他不会武艺,所以派他和柴哲威一起,给主管商业的嫣然帮忙,现在看来还是有用的。这货头脑虽然简单,可并不傻,是知晓事理的。能够记录下别人对贸易税制的看法,挪用过来,就很难得。至少在今日这几份试卷了,他是答的最好的一名。” “第二题,对草原的看法竟然也有作答?好小子,看不出这货还是一匹黑马?不错不错,答的中规中矩,竟然还能记录下边境百姓苦草原之害,虽然最后的解决方案灭了草原有点过激,但总算是破题了。” “哈哈哈哈,谁说房相的儿子文不成武不就?单这篇文章送出去,皇帝至少得给个县令干干。明日就派人给房相送去,让他看看儿子的进步。” “唉……万一皇帝问起了太子的答卷?我给还是不给?李承乾,你才十一岁啊,谁教你的这么作死?” 第二百四十章 挨个教育 考试的书房里,萧锐带着一群小子慢条斯理的吃饭。众人都皱着眉头,各自心思不一。还以为是因为自己答的差,所以被罚吃的也这么差。 萧锐却解释道:“不要嫌弃今晚的伙食差。如果你们真的是科举赶考的考生,那你们就只能吃干粮喝清水。连今晚这顿粗粮热乎饭都吃不上。” 李承乾丢下碗筷,惴惴不安的问道:“姐夫,我们没心情吃饭。你快说说我们答的怎么样吧?放在科举考场,能不能得前三甲?” 啥?三甲? 萧锐差点将嘴里的胡麻饼喷出来,这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口气不小。你可真敢想啊! 镇定的端起粥,一口饼一口粥的吃着,萧锐说道:“全都踏实吃饭,这点耐心都没有,若是真的考场,你们根本比不过。” 几人被训斥一顿,只能埋头干饭,虽然没滋没味,但硬着头皮也得吃完,这是萧家规矩,不能浪费粮食。 “好了,都吃饱了吗?”萧锐放下碗筷,看着整齐划一的学生们。 众人齐声回答吃饱了。 小长乐举手喊道:“姐夫,姐夫,先批我的答卷,先批我的。” 萧锐笑着拿出小长乐的简单的试卷,招了招手,递给兴奋的小长乐,“写的不错,虽然只答了一题,但比他们几个写的都好。行了,你过关了,快去回房睡觉吧。” “啊?过关了?回房睡觉?考得好没有奖励吗姐夫?”小长乐有些失望。 萧锐狡猾一笑,故作吓唬道:“考好了不罚就是奖励。考不好的人,要挨揍的。你想留下挨揍?” 呀……不想不想…… 小长乐拿着试卷,逃也似的跑开了。 萧锐指着徒弟黄药师说道:“药师你也先回房睡觉,明天记得早起习武。” “是的师父。” 等到闲杂人等走完了,萧锐扫视过留下的一群人,那眼神,看得这帮人浑身发毛。 最后目光停在了梁家兄弟
相关推荐: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痞子修仙传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蔡姬传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捉鬼大师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快穿]那些女配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