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在酒楼的遭遇说了一遍,“根据襄城的猜测,那叫李义安的,是义安郡王李孝常的儿子。至于另外两人,其中一人姓长孙,是长孙冲的堂兄。还有一人姓刘,不知是谁。” “但可以知道的是,姓刘之人的父亲,负责长安城的宿卫。姓长孙的能控制宫门。” 李二面沉似水,转头看了一眼内侍老高,老高躬身说道:“应该是右武卫将军刘德裕,这个两个月的长安城宿卫是他负责。至于长孙……应该是右监门将军长孙安业。” 长孙安业? “那不是皇后娘娘的兄长吗?他怎么会……”萧锐不解。 李二点了点头,“这个长孙安业是皇后同父异母的兄长,排行第三。早年间长孙家不合,长孙安业为了独霸家产,将辅机跟皇后兄妹赶出家门。二人无奈只能投靠舅舅高士廉。这些年三人关系渐渐有了缓和,朕重用长孙安业守卫宫门,就是一个态度。没想到……哼!狼心狗肺的乱臣贼子。” 原来是这样啊,可惜了,长孙皇后多么一个仁爱宽厚的贤惠女子,摊上这么一个哥哥。 “你小子真是朕的福将,出去吃个饭,还能遇到这种事,算你一功。等事成之后,给你换身衣服。” 换身衣服?当然不是去买件衣服的意思,言外之意是换身官袍。现在萧锐是正六品的御史,黄色袍服。再往上四品五品,就是红色官袍。大唐三品及以上,是华贵紫袍。唐律规定,寻常百姓穿衣服色有严格规定,这些服色绝对不能乱穿,否则是要蹲大狱的。 因此,在大唐行走,平时看穿衣就能知道对方的身份高低,先敬罗衣后敬人,正是此理。 好处就是可以避免不长眼,得罪了得罪不起的人。当然了,像萧锐这种,平常喜欢穿便装,扮猪吃老虎的家伙不算。 “李孝常?枉我们两代人那么信任他,同为宗室子弟,武德年间就封王,朕又让他出任利州都督,镇守重地,没想到,却培养出一个白眼狼来。”骂着人,李二看向了老高。 老高冷汗直流,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奴才失职,那新开的仙客来,底细还没摸清楚,对方用人很严格,埋入暗桩需要时间,所以有了疏漏……” 老高也冤枉着呢,谁能想到这帮家伙好大胆,敢让自己儿子,吃吃喝喝明目张胆的传情报? 萧锐的茶再次喷了出来,“往仙客来埋暗桩的事,是你做的?” “嗯?小子,你这是?”李二不解。 老高也纳闷,这是我们暗卫的事情,驸马爷也知道?您是神仙吗? 萧锐放下茶杯,起身解释道:“嗨!早知道是自己人,我就让人下手轻点了。那仙客来是我让人秘密开设的,伪装成我的仇敌,利用和醉仙楼打擂的噱头,多捞一笔的买卖。害怕被人识破,所以用人方面下了死命令……” 自己开家仙客来,跟自己的醉仙楼打擂?你小子这……亏你想得出来!李二表示无语。 萧锐笑着解释道:“醉仙楼地方有限,每天客满还得排队。那条街上早晚要有人跟风开酒楼跟我抢生意。与其把那白花花的银子让给外人挣了,不如我再开一家。” “那您干脆开一家醉仙楼分店好了,为什么叫仙客来呢?”老高不解的问道。 萧锐得意道:“这不是最近在长安得罪的人太多嘛,我倒是想把醉仙楼开遍长安城,可那样的话,遍地仇敌看我不顺眼,早晚要出事。” “索性,我伪装成仇敌开一家对立的酒楼仙客来。明眼人一看名字,就知道是醉仙楼的对头。醉仙楼招待自己人和普通人。仙客来嘛,招待恨我的。” 李二没好气道:“这么损的招数,也就你小子能做的出来。如果让那些恨你的知道,他们故意不去醉仙楼,去仙客来也是给你送钱,不知道会不会被气死。” “行了,仙客来既然是这小子开的,暗桩就别放了。” “你小子够可以的,朕的人都摸不清仙客来的底细,其他人恐怕就更难了。” 萧锐暗暗得意,有皇帝的暗卫帮我们检验防火墙,这波太赚了,回头给仙客来的人涨薪。不过嘛,可不能相信他,他说不放就真的不放暗桩了吗?不信,打死也不相信。回去得叮嘱手下,下次再有人往仙客来放暗桩,下手再狠点,往死里打。 聊完了正事,萧锐起身告辞,步行悄悄出了皇宫。反正他家住在朱雀门外不远的开化坊。 皇帝叮嘱他,年前别露面,现在他萧锐就是长安城煞星,万一你回了长安城,打草惊蛇怎么办? 萧锐答应说,今晚回去看看家人,明天悄悄的回工地。 从西市出来一辆马车飞,驰着朝东城而去,一路上擦住好几个卖花灯的摊子,可那些小商贩却敢怒不敢言,一看那马车就知道是贵族的公子。 说来也巧,当马车行到正中朱雀大街的时候,遇上了一个行人,车夫豪横的喊道:“闪开闪开,撞死不赔啊……” 本来想侧身让一下的萧锐,听到这话,眉头一皱,当即站在了原地。 车夫傻了,还有不怕死的?敢站在路当间?不怕被马车撞死?行,不怕死那就试试。 “公子,前面有个贱民挡路。”车夫朝马车内询问。 马车内,喝的八分醉的李义安嚣张道:“撞过去,在这长安,谁敢拦本公子的路?一个贱民而已,撞死勿论。” 车夫眼神发狠,双手猛甩缰绳,骏马再快一分。 萧锐心中含怒,转过身来,正对着那奔驰的骏马,不屑的看了一眼那车夫。 昏暗的月光下,车夫看不清对方的眼神,但一瞬间,感觉脊背发凉,仿佛被死神盯上了一般,身体微微发颤,双手不由自主的,紧了紧手里的缰绳。 第五十二章 当街杀人 眼看着那骏马还有一米的距离就要撞上了,萧锐甚至都能感觉到那马儿的杀气,没错,这肯定是一匹上过战场的军马。用军马拉车?看来车上人的身份不简单啊。 萧锐嘴角微弯,冷笑一声:“深夜纵马当街杀人?不知道又是哪家的纨绔。” “小心呐,快躲开!”远处打更人看到了这一幕,可惜,距离的远,等他的声音传到,人早就被撞飞了。 吓得打更人不忍看,直接闭上了眼,等他再睁眼,却呆立当场,嘴巴张的老大。 想象中的行人被撞飞没出现,反而是那马车,连人带马,散乱了一地。 萧锐这边,当那骏马迎面撞上来的时候,左脚上前半步,右手握拳,从后向前画了个圆弧,猛的一拳砸下,正中那全速冲来的马头。 电光火石之间,在车夫惊诧的眼神中,那骏马之间被打翻在地,高速冲上来的马车,因为惯性,撞上了倒地的马儿,伴随着噼里啪啦的惊呼,萧锐拍了拍双手,看向了地上的死马、碎车、两个伤残。 马车里喝醉的李义安直接被撞晕了过去,车夫撞在马肚子上,又弹飞到地上,所以没有死,只是断了一条胳膊,受了很重的内伤,神志还算清醒。 看到萧锐微笑着走来,车夫吓坏了,那不是微笑,那是死神的微笑。 “你、你别过来,你知道我们是什么人吗?车里是我家公子,我们是义安郡王的,那是我们王爷的二公子,你敢伤害我家公子,王爷不会放过你的……” 萧锐冷笑道:“好一个狗仗人势。你一个小小的车夫,就如此狠辣,既然你要杀我,那就做好被杀的准备,杀人者,人恒杀之!放心,黄泉路上,你家少爷会陪着的。” 你、你……救…… 车夫没来得及呼救,就被萧锐一脚踢断了脖子。 掀开那马车碎片,找到了里面的李义安,看着身上插着碎木片的醉公子,萧锐摇头唏嘘道:“还真是冤家路窄,本来不想跟你计较,你自己撞上来,阎王难救找死的鬼,啧啧……” 说完,同样的手法,踢断了李义安的脖子。 嘎……远处的打更人吓的,嗓子抽抽,竟然发出了一丝声音。 萧锐扭头一看,嘿,还有一位目击观众呢。 “什么人?敢在长安城闹事?”巡街武侯听到动静,匆匆赶来。 萧锐不屑的看了一眼,快步消失在旁边黑暗的巷子里,等武侯赶到的时候,哪里还有半点人影?于是,打更人被带到了武侯衙门询问。 可当有人认出被杀的是义安郡王的公子,这位唯一的目击证人就倒霉了,足足被审问了一整夜,最后竟然直接被关进了大牢,也不知是为何。 当值的武侯将军亲自勘察现场,看着那被当头轰杀的马儿,这位上过战场的将军被吓到了。能一拳轰杀战马的将军不是没有,但大唐能有几位?屈指可数,无一不是万人敌的猛将。 可那等猛将,谁会跟义安郡王家的一个娃娃过不去? 照着打更人所说,是义安郡王家儿子,让人用马车冲撞路人,然后被路人反杀?如此说来,这货死的不冤,可这个说法,义安郡王不依吧? 越想越心烦,武侯将军犯难了,最终只能上报上司,当值的近卫将军——右武卫将军刘德裕。 刘德裕心头一惊,心说不会吧,今日才派儿子去跟这个李义安接头,当晚这李义安就被人当街打死,难道是杀人灭口?那我们谋划的事情……嘶! 借着通知传唤义安郡王李孝常的工夫,刘德裕私下里跟对方通了个气。 李孝常本来还悲痛儿子,但听到刘德裕的担忧,立时顾不上担忧,跟着吓出了一身冷汗。 “让你儿子避避风头,最近别出门,另外想办法通知长孙家。倘若是杀人灭口,那就不会只冲着二郎一个。等几天看看形势,咱们的事做的很隐蔽,如果是上面知道了,只会暗中调查,怎么会当街杀人呢?咱们要稳住,沉住气,静观其变。” 刘德裕重重点头,“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不管是谁,当街杀一个王爷的儿子,都是重罪。我们不擅长查案,明日可以去长安县报案。我一定督促他们,派几个断案高手。” 李孝常摆手拦住了对方,“唉,听那证人所说,是二郎纵马行凶,被人反杀。错在犬子,他……唉!还是别闹大了,都是自作孽。” “现场就一个证人,已经被我的人控制起来了,直接让他消失,然后这个案子,就成了有人当街刺杀义安郡王世子……”刘德裕出主意说。 李孝常沉吟良久,依旧摇头,“算了,把人放了。特殊时期,不能节外生枝,别让陛下抓到了把柄。” 刘德裕没有再劝,心说谁能忍住丧子之痛呢?这位义安郡王还真不是常人,能忍常人所不能,看来跟他合作,准没错。 萧锐一人飞檐走壁,隐身潜行,回自己家竟然还是翻墙的,悄悄来到老爹书房窗口偷看,还别说,真的是睡书房?这大冬天的,书房能住人? 翻窗户进了书房,叫醒熟睡的老爹,把萧瑀吓了一跳。 “大郎?你这是?” “别声张,我翻墙翻窗悄悄回来的。” “什么???翻墙翻窗?偷偷回来?你、你小子……出了什么事?”萧瑀心头一惊,该不会是儿子犯了杀头的大罪,准备跑路,深夜偷偷回来告别吧? 借着灯光,萧锐看到老爹的眼神,就知道他想岔了。 “老爹,您想哪里去了?” 萧锐快速把事情说了一遍,连带刚才杀了李义安的事。 萧瑀脑子有点反应不过来,“等等,你说慢一些,刚说什么?那几个货色要谋反?然后你顺路杀了个人?大郎,这不会是你编的故事吧?” 萧锐额头垂下三条黑线,深更半夜的,我翻墙进来,有心思跟您编故事吗? “军国大事谁敢开玩笑?为了保密,我这次回家,不能声张。” “你送公主回宫,瞒不住的,也不用翻墙回家吧?”萧瑀点破道。 “这不是刚顺手杀了个纨绔嘛。虽然没人知道是我干的,但现在所有人都说我是长安煞星,保不齐有人会赖我。偷偷回来过一晚,看过您和娘亲,我明日一早悄悄出城,返回工地。”萧锐解释说。 “至于真假,明日您可以去问陛下。对了,我杀了那李义安,您记得注意义安郡王李孝常的反应,如果他大闹长安,说明没问题。如果他不敢闹大,虚应故事,证明他心虚有鬼。” 萧瑀摇头道:“儿子被当街杀死,李孝常还不发疯吗?不可能虚应故事。” 萧锐没争执,心说那可不一定。 当晚,父子二人一起在书房凑合了一夜,萧锐终于知道了,父亲的书房为什么要设置个软榻。以前不懂,现在看来,太明智了。 第五十三章 实力派萧夫人 “夫人,你听我说,我真的不是……” “不是什么?一大早跑过来跟我说,睡书房太冷?想回来睡?休想,儿子一天不回来,你一天别想回房睡。来人,给老爷书房加两床被子。”萧夫人披着衣服走到门口,看样子怒气未曾消。 萧瑀连忙摆手,给夫人打着眼色,“夫人,我的腰疼又犯了,要不你帮我看看吧?回头让人送信给儿子,他爹病了他能不回来吗?” “你……”萧夫人看到丈夫的眼色,改口说道:“哼,那就进来吧。” “别,夫人刚不是说,儿子不回来,不让回房吗?还是去书房吧。”萧瑀拉着夫人就走。 屋里两个丫鬟眼神古怪的对视一眼,强忍住笑意,小声说道:“老爷准是想夫人了,跟管家说,老爷和夫人忙着呢,别让人打扰。” 来到书房门口,萧夫人甩开丈夫的手,“老不正经,都多大岁数了?也不知道收敛一下,让下人看到像什么话?” 啥??? 萧瑀老脸一红,你以为我拉你过来是开会的吗? 小心翼翼的拽着夫人进屋,萧锐已经整理好衣衫,随时准备出门了。 “啊?锐儿!” “嘘,儿子这次是悄悄回来的,不能声张。”萧瑀赶忙提醒。 萧锐的一声娘,让萧夫人瞬间红了眼眶,看着儿子干瘦黝黑,可把她心疼的。 “我苦命的儿啊,才几个月,你就成了这样,娘差点认不出你来。不就是帮朝廷盖几间房子吗?朝廷有的是人,你……” “娘,不就是晒黑了点嘛,之前出去游学比这还黑呢。不碍事,等忙完了休息几天就白了。孩儿长大了,总要出来做几件大事。”萧锐安慰说。 萧瑀点头赞道:“不错,大郎长大了。男儿志在八方,当建功立业,岂能整日留在府里,跟在爹娘身边?” 萧夫人回头白了一眼,萧瑀的声音立刻低了下来,小声说道:“大郎,爹支持你。时间不多了,你赶快跟你娘亲聊两句,我去帮你们把风。” 噗……把风?这是在自己家里,您整得跟做贼一样。 “娘,我回不来是抽不开身,忙的。不是我爹不让我回来,您不能一直让他睡书房呀,寒冬腊月的,冻着了怎么办?” 萧夫人啐骂道:“活该他个老东西,堂堂宰相,我让他派个人去把你替回来两天,他都跟我敷衍推脱,要他何用?书房里有你设计的地下火道,虽不如家里卧室的火炕,但也足够暖和,冻不着他。” 门口的萧瑀嘴角直抽抽,心说这败家老娘们,你当朝廷是自己家吗?我是宰相就能随便干涉政务? “大概再有三个月,工地就能建成。以后我每月回来一趟,您就放过我爹吧,他虽然是宰相,但为人正直,从不以权谋私,您应该支持他才对。” 萧瑀连忙说道:“对对,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过年了,要不了多久儿子就会回来过年……” 萧锐打着眼色,意思是我都快劝住了,您千万别开口。 “老娘还不知道啥时候过年吗?用你提醒?”萧夫人没好气的说。 我这…… 萧锐强忍住不笑,心说往常家里大事,是听父亲的,本以为他里里外外一把手,朝堂上是宰相,回来了是一家之主,颇有成功男人的水准。 没想到,当初看走了眼,老爹已经沦为房乔之流了。长安城都知道,大唐惧内第一人,是宰相房乔房玄龄,只娶了一个妇人,连个妾室都不敢纳。 现在看来,难道宰相惧内,是大唐的时代特征吗? 大概聊了二十分钟,萧锐再次翻墙悄悄离去。 书房里,萧瑀递上手绢帮夫人擦拭眼泪,舔着笑脸说道:“夫人,你看,儿子还是有孝心的,百忙之中还不忘回来看咱们。你看儿子都这么说了,我是不是可以回去……” “回去?行啊,再住十天书房就让你回去。”说完,萧夫人飘然而去。 “哎!夫人果然通情达理,那我这就让人收拾……等等,夫人刚说什么?再过十天?再过十天就是小年,那时工地放工,儿子就要回来过年了。我这……闹了半天,不还是不让我回去睡嘛。” 走到门口的萧夫人瞪了一眼:“儿子回来就你我知道,府上人都不知道,现在让你回去,儿子不就露馅了吗?” 啊???对对,可不是嘛。 “夫人,等会儿,你眼睛还红着呢……” 当天早上,宋国公府多了一件趣闻:多日睡书房的老爷,一大早寻夫人想说点悄悄话,不成想因为夫人思念儿子萧锐,夫妇二人言语不和起了争执,导致功亏一篑。萧夫人最后抹泪逃离,并再次放出狠话,再见不到儿子萧锐,她就亲自去宫里求见陛下。 后来她还真的去了,不过,明面上是去求见陛下,实则是去拜访皇后,并看望了未来儿媳妇襄城。可这件事被外人传开,可见众说纷纭了。 知道这件事的萧锐,不由得感叹,老娘深藏不露啊。这演技,甩老爹几条街,妥妥他实力派,难怪能被封为诰命夫人。 长安县衙内,县令刘仁轨接人告状,有人声称自己的家人昨夜被人当街杀害,前来鸣冤击鼓。 刘仁轨派人去询问武侯衙门,武侯将军皱眉,昨日事主义安郡王李孝常在呀,他不是说不追究的吗?怎么今早改主意了? 也没多想,让人去如实跟长安县回话。 刘仁轨经过核实才知道,来报案的,不是义安郡王,也不是为李义安伸冤。是那车夫的家人。 原来车夫的尸首一大早被送回家,义安郡王府给了一笔还算公道的银子抚恤了事。车夫妻子想让儿子去子承父业,继续给王府赶车,可被人拒绝了。那车夫是二公子的人,现在二公子不在了,人走茶凉,谁还用你? 见义安郡王府的人不讲情面,车夫的妻子儿子出于贪心和怨恨,想要追到元凶获得更多的赔偿,于是就来报案。 昨夜那个打更人再次被传唤,长安县衙派人去义安郡王府问询,同时索要此案相关证物,就是那车马。另外还把车夫的尸首抬到了县衙仵作间验尸。 义安郡王李孝常怒声道:“怎么办事的?不是让人叮嘱车夫家人,不要节外生枝的吗?这是怎么回事?” 第五十四章 长安七品县令 “按照现场的痕迹来看,对方能以血肉之躯,硬抗一辆奔驰的马车,却一拳打死飞奔的马匹,绝非普通人可为。”说话的是七品县令刘仁轨,他看向了长安县首席捕头邢育森。 长安县令刘仁轨是皇帝新任命的,一名二十出头的年轻干练七品官员。 现在刘县令在大唐几乎算是籍籍无名,但史书上记载,高宗时期刘仁轨官至宰相,死后获赠开府仪同三司的顶级大员。 中年时期的刘仁轨,在半岛任职,镇守百济,因救援新罗,在白江口之战大败倭国,乃是名副其实的抗倭第一人。 能在二十五岁就被皇帝提拔成长安城县令,足见其能力不凡。 刑捕头是位老兵出身,为人精明圆滑,三十多岁主动从行伍转作了县衙捕头,就是为了离开朝不保夕的战场,有个安稳日子。 虽然有些略微的贪生怕死,但断案的真本事还是有的,要不然也不会被历任县令留下。 看着那战马尸首,刑捕头眉头紧皱,摩挲着下巴,犹豫了一下,凑近了小声提醒县令刘仁轨:“大人,根据我多年战场经验,能有这样本事的,长安城找不出十个来。而且个个都是成名的猛将。此事,不简单。” 刘仁轨笑了:“让你分析案情呢,没让你冲锋陷阵,怕成这样?无论是什么人干的,我们的职责就是搞清楚经过,毕竟在长安城朱雀大街上,当街杀人,扬长而去,影响太大。如果不搞清楚,那我们如何跟陛下交代?” 刑捕头这些年只是在捕头的位置上打转,缺的就是一种大局观和眼光,比如此时,遇到问题,他第一反应想到的先是自保。但对于县令的提点,他是佩服的。 “大人,听说还有一位死者,是义安郡王的儿子李义安。刚才属下去武侯衙门调阅案牍材料的时候,隐约听旧友说了句,好像义安郡王不打算追查。” 刘仁轨不解道:“亲生儿子被害当街,一个堂堂亲王,不追究?长安城,还有谁是一位王爷也得罪不起的吗?” 他想说,难道是陛下?但谁都知道绝不可能。 刑捕头摇头表示不知,“只是小道消息,未曾证实。但为何死了主仆二人,车夫来喊冤,不见王爷呢?” 嘶……刘仁轨点了点头,看向了县衙休息室,那里坐着原告母子。难怪今早听他们报案的时候,吞吞吐吐,遮遮掩掩不尽不实。 “行了,且不管背后有什么牵扯,咱们得知道,这事故的来龙去脉。你号称长安城断案第三人,今天给手下一群新招来的小子露一手。看看里面是否有可堪造就的人才,你收个徒弟带一带,咱们衙门最缺人手,特别是像你这样,有真本事的好手。” 老邢老脸一红,“您快别夸我了大人,我老邢这点手艺,整天被一帮同行笑话,臊的我都没脸去刑部。” 旁边一个毛头小子窜出来喊道:“师父,等我学会了你的本事,我一定去刑部,帮您找回场子。我燕小六的师父,谁敢不服?” 老邢回头一个大逼斗拍对方脑袋上,“大人在呢,轮得到你插嘴?没规矩。你小子毛愣愣的,先把武艺练好再说吧,整天吹牛。” “哟,老邢,这是你徒弟?”刘仁轨好奇问道。 “咳咳,不是,这小子天赋一般,就是脸皮厚,死皮赖脸的要跟我。”刑捕头嫌弃道。 刘仁轨打量了一番,“这小子虎头虎脑的,看着不错呀,老邢,既然他愿意虚心学习,你就带一带嘛。行了,你们赶紧去查案,等下去王府的人就该回来了。” 燕小六凑到老邢身边嘿嘿陪笑,“师父,知县大人都发话了,这次您不能再不认我这个徒弟了吧?” 老邢白了一眼这个无赖弟子,“半月之内,练不好我教你的那套刀法,我让县令大人把你赶出衙门。” 小六:…… “大人,义安郡王亲自来了。” 刘仁轨心头一惊,“哪儿呢?我就说嘛,出了这么大事,他不应该毫无动静。” “已经到门口了。” “走,随我去迎一迎。”刘仁轨冷静的走出证物间。 碰面的时候,义安郡王李孝常已经大步走进县衙院子了。 “王爷,冒昧打扰,下官失礼。听说昨夜令郎出事,您请节哀,我们一定查清问题抓住凶手,还令郎一个公道。”刘仁轨一副痛心的样子。 李孝常一直在外放做官,不认得这位长安新任知县,可对方的态度,很显然是想拍自己的马屁,倒还算懂事。 如果放在平常,李孝常是满意长安县令这个态度的,可问题是,现在李孝常不想闹大,不愿告状呀。 不得不说,能做到这个位子的,都是好演员,李孝常一副追悔莫及的痛心表情,“唉,什么也别说了。昨夜在武侯衙门,本王已经了解清楚了事情的始末,有目击证人看到了全经过。” “本王教子无方,犬子太过嚣张跋扈了些,晚上出去饮酒胡闹不说,喝得烂醉,竟然敢在朱雀大街上纵马杀人,冲撞百姓,放在唐律也是死罪。” “现在倒好,那畜生惹到了不该惹的人,被人反杀,也是活该。本王也省得去跟陛下请罪了。长安县,多谢你的好意,这件事,就算了吧。” 刘仁轨惊讶道:“什么?王爷,您这是?” 李孝常再次叹息,“唉!犬子虽然是个纨绔,死也是罪有应得,但毕竟人都死了,本王念及亲子之情,不愿把这事闹将起来,传出去,又是一个恶名。人死灯灭,何苦再让他受罪呢?你说是吧?” 刘仁轨皱眉道:“可是王爷,暂且不论令郎有没有过失罪责,哪怕是有,也不该由个人动手惩处,应该由官府,依大唐律来定罪论刑。否则,唐律意义何在?长安城的治安何在?下官身负皇恩,忝为长安县令,不能看着有人当街杀了人,还能扬长而去逍遥法外。” 李孝恭心说,怎么遇到一个愣头青知县呢?本王的话不好使? “你、你叫什么来着?长安县,本王作为苦主都不追究了,自古以来,民不告,官不究,你何苦来哉?你是陛下钦点的长安县令,难道要本王找陛下出面跟你理论?本王只是想保全儿子身后名声。” “至于你说的什么歹徒,能够轻松一拳打死疾驰骏马的,除了当年的神人西府赵王,本王未曾见过有谁。而且对方来无影去无踪,根本没有任何痕迹。想来,是举头三尺有神明,那孽子得罪了上天,天来收他了。” 刘仁轨十分纳闷,这是亲爹吗?儿子被人打死了,不查?要息事宁人?难道真的是陛下…… 第五十五章 吃瘪的李孝常 拱手行礼,刘仁轨不卑不亢的说道:“下官刘仁轨。平心而论,王爷您说的有道理,下官应该照办。” 义安郡王李孝常松了口气,拍了拍刘仁轨的肩膀:“好,刘县令,本王记你一个人情。” “人情?啊?王爷,令郎被害,真凶未知,您、您怎么?莫非是悲伤过度?伤了心神?”这当然是刘仁轨隐晦的提醒,他甚至猜测,莫不是那李义安不是亲生的? 王爷被绿,白白替别人养了这么多年儿子。知道真相后,王爷恼羞成怒,自导自演了这么一出好戏,目的就是除掉心头之患? ……如果让李孝常知道刘仁轨的脑洞,恐怕要忍不住当场一巴掌拍死这货。 不过,被刘仁轨提醒的李孝常连忙收敛了情绪,面带悲伤道:“记的是你刘县令给面子,免了犬子声名尽丧的耻辱。” 原来如此,吓我一跳,还以为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 刘仁轨转念一想:“不对呀王爷。下官还没说完。如果被害的只有令郎一人,那么民不告、官不究,下官自然照办。可现如今,来报案的不是您,是那名被害车夫的家人。我们查案找您,也只是了解情况,您是证人,似乎、似乎不能要求取消别人的案子。” 嗯??? 李孝常已经要抬腿告辞了,可听到这个,一时间愣住了,脸色唰的一下,黢黑黢黑的,难看至极。刘仁轨的师爷都吓得冷汗直流,小心翼翼的扯了扯县令的袖子。 看到刘仁轨一副为难的样子,李孝常心中怒极,狗才,你一个长安县令,不会是不懂规矩的愣头青吧?本王连这个面子都没有?跟我装什么公事公办呢? “刘县令,你确定不给本王这个面子?”李孝常语气威胁道。 刘仁轨故作不懂道:“王爷明鉴,下官职责所在,今日若帮您揭过了这对平民百姓的冤案,怕是明日就要人头落地。就算陛下开恩不杀,怕是那车夫家人也好以徇私枉法,将下官告到御史台,左右都是个死。王爷,要不您给我一个痛快算了。” 哟……好小子,看你年纪不大,说话办事却足够老道,拿皇帝和御史台来压我? 李孝常心中冷笑,面上缓和了些,沉吟片刻
相关推荐: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天下男修皆炉鼎
蔡姬传
突然暧昧到太后
屌丝的四次艳遇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数风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