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寄奴能收拾刘该,我以后也能收拾姓鲁的,不过,不管怎么说,现在不帮着桓玄,起码也是好事。好了,既然如此,我们更要抓紧出兵,不然让桓振大破巴蜀军的消息一传开,可能荆湘之地会有大量的豪强倒向桓玄,这样他的力量会大大增加,就连鲁宗之也可能看他势大而转投,那时候我们的胜算就小了,只能退守寻阳,等阿寿甚至是寄奴亲率的大军前来,就算取胜,那胜利者也不是我,而是寄奴,这样我们作了这么大让步而换来的西征帅权,又有何用?” 徐羡之正色道:“我去一趟援军那里,以你的军令,让阿寿留守寻阳,让庾悦和谢混带着三千世家新募的兵士迅速来支援,郗僧施你最好留在这里,名义上协助阿寿收编俘虏,等整训甄别个十天左右,就带上前线,到时候说江州这里情况不稳,亲向桓楚的反贼众多,我们把这战俘虏的郭昶之给悄悄放了,让他在豫章一带搞些小动作,这样就把阿寿圈在这里平叛,不至于去抢了你的功劳。” 刘毅摸着胡子,笑道:“还是你有办法,就按你说的办,对了,把刘道规也带走,就说柳约之败死,桓玄军势复振,我们这时候不能分兵,他不是一向讲大局吗,那我倒要看看,是一个胡藩重要,还是跟桓玄的决战重要!” 徐羡之点了点头,转身正要走,突然想到了什么,回过头,看着刘毅:“白虎大人,我最后要提醒你一句,刘婷云并没有安好心,她抢夺琅玡王妃的用意是什么,你我都很清楚,北府军才是你背后的实力根本,不要弄得跟寄奴翻脸,北府完蛋了,是亲痛仇快的事。” 刘毅的眼中闪过一丝不快之色:“这点我分得清楚,不过,寄奴有王神爱,我起码手上也要有个司马德文吧,要是实力相差悬殊,没了基本的平衡,那北府军又与我何干呢?朱雀大人,咱们得为组织着想,有自己的实力啊,是不是。” 徐羡之不置可否,转身就走出了大帐,随着他离开的脚步之声,十几声衣袂破空的轻响在外面一闪而没,那是徐羡之留下的暗影护卫撤岗时的动作,刘毅伸了个懒腰,闭上眼,喃喃道:“想让我现在就跟寄奴翻脸,哼,刘婷云,你真当我是桓玄,可以任由你摆布吗?” ===第二千二百六十三章 夺妻之恨亦可解=== 江陵城外,楚军大营。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这里就从无到有,建立起了一座足以容纳十万大军的军营,当然,现在营中的军士不满三万,但几乎每天,都会有成百上千的民众,自备干粮与军械,从四面八方赶来这里,加入桓玄的大军,营内热火朝天,楚地方言充斥着每个角落,一面“桓”字大帅旗,高高飘扬在中军帅帐之前。 桓玄看起来瘦了起码有三十斤,这让他身上的那件特制皮甲,看起来也没那么有随时会被撑爆的感觉了,帐内只有卞范之一人,正在向他读着一份加急军报:“湓口之战,我军战士两万二千四百余,被斩首约四千二百,降者高达一万四千,护送着何将军,冯将军,郭将军他们逃回的军士,不到四千。他们刚刚到达豫章,这份败报,也是在逃亡路上传回的。” 桓玄咬了咬牙:“废物,都是废物!他们全都该死,就象胡藩一样!” 卞范之摇了摇头:“胡藩没死,他在江里潜行几十步上了岸,跑回家去了。” 桓玄讶道:“这怎么可能,全副甲胄落水还能不死?难道,有神人助他?” 卞范之叹道:“这就不知道了,总之是没死,不过,给当成诱饵在前面孤军奋战,然后船舱里还存了引火之物,想把他和登船的北府军一起烧死,这换了谁都会心灰意冷,不再效力了吧。” 桓玄咬牙道:“何澹之这个蠢材,废物,打输了仗不说,还害我折损一员大将,胡藩的家在华林,现在在京八贼的手中,我就是想亲自召他回来,也不可能了,罢了,先这样,只要打退了京八贼,再图他策,至少,胡藩跟北府军结的血仇太深,也不可能加入京八贼。” 卞范之正色道:“除此之外,琅玡王妃也落到了刘毅的手里,还有晋国列代皇帝的牌位,而且,是刘婷云带着褚氏兄弟做的这事,我必须向你再一次地请罪,当时没有杀了刘婷云,以至于此祸!” 桓玄恨声道:“是陶渊明的罪过,不是你的,哼,他还有脸回来,就不怕我杀了他吗?” 卞范之沉声道:“陶渊明现在就在帐外,陛下,你看要不要…………” 桓玄睁大了眼睛:“他居然亲自来了,快,快让他进来,杀他之前,我要听听,这回他还能怎么诡辩!” 帐门掀动,陶渊明青衫纶巾,昂首而入,见到桓玄,深深一揖及腰:“见过陛下。吾皇万岁。” 桓玄恨声道:“陶渊明,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欺骗朕,这回在寻阳,抢夺那褚灵媛的,是何人?” 陶渊明面不改色,淡然道:“是陛下的前皇后,现在京八贼大头子刘毅的新欢,刘婷云。” 桓玄厉声道:“你不是说已经把她杀了吗,那现在是怎么回事?朕不仅皇后被抢,颜面扫地,更是让这个女人现在抢走了一个前王妃,这下京八贼手里有名份了,你说你的罪,应该怎么死才能补偿?!” 陶渊明摇了摇头:“陛下,当时卞侍中看的清楚,如果我要是通过强杀刘婷云来完成任务的话,那只怕连您的太子都无法保全了,你给我的任务是夺回太子,可没说要杀刘婷云啊。” 桓玄微微一愣,神色稍缓,仍是恨意难平:“你如果没杀刘婷云,为何回报说杀了?这不是欺骗是什么?” 陶渊明微微一笑:“陛下,我当时说的是处理掉了。那种情况下,我只有先骗这个女人,让她有活的希望,这才能夺回太子,不然她明知必死,一定会点火,那会害了太子。至于我退出大殿时,兵荒马乱,我差点都来不及去见陛下你,又怎么可能再去追杀从密道逃亡的刘婷云呢?所以,我只能说,这个女人,已经处理掉了。” 卞范之沉声道:“你可从没说过什么密道的事啊。” 陶渊明叹了口气:“比起夺回太子,护送陛下撤离的这些大事相比,一个已经被陛下抛弃的女人,是死是活,很重要吗?就算是上天的诸神,恐怕也不会想到刘婷云居然会傍上了刘毅这种事吧。本来我以为以刘婷云多次祸害刘裕的事情,她就算跑了也难逃一死,至少也是隐姓埋名,不敢再抛头露面,可是现在看来,也许,放走刘婷云,对陛下,对大楚是个天大的好事啊!” 桓玄气得一拍面前的大案:“你这放的是什么屁!把你老婆送去给敌人,你说是天大的好事?!” 陶渊明镇定地摇了摇头:“臣至今大事未成,没有建功立业,所以尚未婚配,不过如果臣在陛下的那个位置之上,一个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皇后,如果能引起敌人的内哄,那又有何不可送的?越王勾践曾经献西施而灭吴国,就算近年来,也有慕容垂献妻求荣,最后复国成功的事,大丈夫如果想要夺取天下,连女人都舍不得,去追究那些凡夫俗子的虚名,如何能成大事?如果陛下为了这点就要臣的命,那就请现在下令杀臣,只恨臣瞎了这双眼睛,不识明主!” 桓玄静静地听完这些话,默然半晌,居然慢慢地笑了起来:“陶渊明啊陶渊明,你这张嘴,真的能把死人说活了。不错,在朕抛弃刘婷云的那一刻起,她已经不是朕的女人了,不过,外面的凡夫俗子们拿这点来笑话朕,终是意难平。你说刘婷云能挑动刘裕和刘毅的争斗,就是因为刘毅强行保下了刘婷云这事?” 陶渊明摇了摇头:“如果只是把这个女人收为玩物,以表达自己可以不尊刘裕的号令,那还谈不上反目成仇,可是,这回抢夺褚灵媛母女,那其中深意,就可以细品了。” 卞范之若有所思地说道:“是啊,刘裕打的是兴复晋室的名号,要迎司马德宗复位,谁都知道这个冷暖不知的废物只是个最好的傀儡,真正掌事的是王神爱,那可是刘裕的老相好,真要给他得逞了,那刘裕就成为当之无愧的主宰,靠了这个假皇后来操纵皇帝,号令天下了。刘毅抢回司马德文的老婆,说明他有另立正常的司马德文,与刘裕对抗的心思。这,恐怕就是渊明所说的挑动争斗吧。” ===第二千二百六十四章 自去帝号认怂降=== 陶渊明笑道:“卞侍中所言,深合吾心,刘婷云跟刘裕是大仇,不死不休,就算刘毅一时保下她,如果她不能证明自己还有利用价值,也早晚会给抛弃。因为刘毅只是要用保她一次来证明自己不会受刘裕的号令约束,但后面刘毅和刘裕会有各种明显争暗斗,刘婷云也不过是一个赌注,可以随时交易掉,这点,刘婷云是最清楚明白的,想要长久地活下去,就得帮着刘毅打倒刘裕,所以,陛下不用担心刘婷云使尽浑身解数来制造两大京八头子内斗的意愿。” 桓玄笑道:“可她有这个本事吗?要有这个本事,朕又怎么会在这里?渊明,你是不是高估了这个女人了?” 陶渊明摇了摇头:“不,刘裕对于陛下,是公开的敌人,能下得了狠手,可是对刘毅,那是明面上的兄弟,战友,不好无缘无故地撕破脸。刘毅打仗不如刘裕,但自命文才过人,是世家子弟,对这个身份的认同,会成为二人之间越来越大的裂痕,刘婷云会帮着刘毅串联世家,取得高门世家的支持,而刘裕则会继续靠打仗来让京八们卖命,要让京八翻身,就得动高门世家的利益,这个矛盾,几乎无解,所以今天的争夺王妃,手里各有一个能影响天下的女人开始,以后这种明争暗斗,只会越来越多。” 卞范之突然冷笑道:“那刘裕也得把王神爱和司马德宗,司马德文兄弟抢回去才行,那就得消灭大楚,难道你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陶渊明淡然道:“今天我不顾生死,前来找陛下,就是想要说这件事,以臣愚见,这个时候,不如送还司马德宗和司马德文,还有王神爱,陛下也可以自去帝号,以换取保有荆州。” 桓玄这下气得一拍帅案,上面堆着的文书都跳了起来:“陶渊明,你胡说些什么?!送还司马德宗夫妇,自去帝号?你这是要朕向刘裕投降乞命吗?!” 卞范之也沉声道:“陶渊明,管好你的嘴,这可是灭族之罪,要不是陛下爱才,宽厚,现在就可以杀了你!” 陶渊明摇了摇头:“那敢问陛下,为了保您现在的皇帝头衔,现在跟刘毅的得胜之师决战,您有多少胜算和把握?” 桓玄刚才满满的怒气,这下发不出来了,他长叹了一声:“朕这里,现在有精兵三万,每天还有成百上千的义士来从军,但要说现在就打,那真的难言胜负,何澹之他们的兵力也多过刘毅数倍,建康一战,更是几十倍于京八贼,但就是输了,朕现在越来越怀疑,难道真的是上天在保佑京八贼吗?真的是因为朕的祖庙不及七代,得罪了列祖列宗,才会这样?” 卞范之摇了摇头:“陛下,不可失去信心,形势在变好,湓口的部队,本身就是江州兵马和豫州退下来的溃军,战力一般,何澹之也是败军之将,若不是为了安定人心,您也不会以为他帅。但现在不一样,我们的部下,是荆州之地驻守的老兵,身经百战,为您建下了无数功勋,就象这回桓振攻击柳约之,那就是摧枯拉朽,一战而破,这才是我荆楚强军的战斗力,碰上刘毅,也没什么可怕的。” 陶渊明微微一笑:“那敢问卞侍中,你说不怕归不怕,但有必胜的把握吗?你敢说现在出战,就一定能赢?!” 卞范之勾了勾嘴角,冷冷地说道:“这点谁也不敢保证,刘裕也不能说他每战就会胜利,要不然,他上个月就会打南燕了,战场上一个小小的细节或者意外就能决定胜负。不过,就算我们不出战,只要坚守江陵,等各路兵马,尤其是雍州兵马来会合,仍然是可以有跟刘毅一战之力,而且,胜算很大。” 陶渊明笑道:“这就是了,新败之余,需要的就是时间,何澹之他们在湓口,不到一个月就败了,没有给陛下争取到足够的时间,调集各处军队,如果不是桓振得力,抢先击破了柳约之的巴东军队,那现在的情况会非常糟糕,可以说,要给两面夹击了。甚至连雍州的鲁宗之,都有可能反水!” 桓玄沉声道:“所以,以你的意思,为了争取时间,就得自去帝号,再把司马德宗兄弟,还有王神爱全交回去?以换得刘裕的饶恕?” 陶渊明平静地说道:“这不是没有过先例,当年苻坚也是称帝,不过后来自去帝号,然后派太子苻宏献上了玉玺,归顺晋朝,就换取了宽恕。陛下现在忍一时之气,就说当年国家内交外困,为了安定人心,不得已先即帝位,现在既然有忠臣强权,那就到了归政于帝的时候了,行那周公,霍光之举。如此一来,不管刘裕是不是想灭你,起码不落人口实了。” 卞范之冷笑道:“你胡说八道些什么?称了帝就没有后路了,就算能饶陛下一命,也一定会让他交出地盘,军队,从此就象苻宏那样,终生在监守下,蝼蚁般地活着,就是现在,苻宏还要受我们的监管呢,若不是这回陛下在建康不利,回到荆州,他也不会有趁机带着两千多族人来投奔,声言报效陛下的机会呢。” 陶渊明平静地说道:“陛下自去帝号,但继续保有荆州,对方失了大义的名份,就算将领想要建功,普通的士兵却未必愿意,到时候,陛下只需要再把一些辎重钱财送给北府军,就说是劳军之财,刘毅得了琅玡王妃,也急于要跟司马德文建立关系,他们的首要敌人,不是陛下,而是刘裕,而我们放回王神爱,就会刺激刘毅,他就会回去跟刘裕争夺朝权了,只要有个一两年时间,陛下可以重新在荆州恢复实力,到时候进可以联合南燕或者北魏再次反攻建康,退可以联合后秦攻取巴蜀,以待时机再次到来。至少比选择现在在没有把握的时候决战,要好得多。” ===第二千二百六十五章 御驾亲征战刘毅=== 桓玄的眼中光芒闪闪,这两个谋士的话,已经把利害得失给分析得很清楚了,而现在,就是要他自己拿决断的时候,沉吟良久,他还是摇了摇头:“不行,现在已经无路可退,不能服软。有个皇帝的名号,还可以团结荆州之力,与京八贼一战,如果连这个名号都没了,只怕连现在营中的将士,都要散个干净,刘毅是心狠手辣之人,绝不可能放过我,因为,他也看上了荆州,要跟刘裕抗衡,一个王妃在手是远远不够的,听说他收编了湓口的俘虏,留下了缴获的辎重,由心腹郗僧施看管,而荆州的军力,存储,远远胜过江州,他好不容易争取了西征军主帅之位,又怎么可能就这样放弃呢?” 卞范之笑道:“陛下所言极是,就算刘裕肯放过你,刘毅也绝不肯,还有另一个何无忌,为人至孝,老母为了谋反而主动自杀,他把这账一定是算到了陛下的头上,不可能退兵。这个时候送回司马德宗和王神爱,只会进一步提升敌军的士气,那是示弱之举啊,陛下,这时候万万不可示弱!” 陶渊明叹了口气:“如果实在要打的话,那最好是利用跟巴蜀毛家一战得胜的有利条件,与他们秘密议和,承诺不会主动进攻巴蜀,毛家并不是多忠于晋朝,要不然也不会之前陛下代晋之时按兵不动了,他们就是看到京八起事成功,想要趁火打劫罢了。现在给当头痛击,应该能让他们清醒很多。” 桓玄恨恨地说道:“柳约之虽然被击杀,但是我的堂兄,梁州刺史桓希却被毛家袭杀,梁州汉中之地也落入他们之手,这笔账难道就这么算了吗?” 陶渊明微微一笑:“这些是小事,先稳住毛家,他们的族侄毛修之现在还在您帐下,前几次的战斗也算卖力,是忠于陛下的,您可以通过他跟毛家长辈取得联系,暗中约定谈和的条件,现在大晋变天了,刘裕这帮军汉掌了权,真要是灭了荆州,那益州也不太可能独善其身,到时候一纸调令让他们让出经营几十年的地盘,他们是否愿意呢,跟您合作,起码可以保自己现有的地盘啊。” 桓玄咬着牙:“罢了,先对付当面的刘毅要紧,毛家那里,确实可以暂时休战,敬祖,你看如何?” 卞范之点头道:“这点我与渊明的看法相同,这个时候万万不可两面受敌。先稳住毛家,打退刘毅,以后再慢慢跟姓毛的算账。” 桓玄正色道:“不过,稳住毛家之后,我不会死守这里,刘毅在湓口胜了一场,其锋甚锐,如果我们不主动迎击,那只怕一路之上归附他的人会很多,如此一来,等他到江陵时,我们可能不会再有兵力优势。当年司马元显与我为敌时,也是率军西进,当时我果断挥军直进,气势上压过司马元显,这才有了刘牢之的倒戈,上次的建康之战是反过来,刘裕不过区区数千人马,却是装出数万大军的气势,一路直进,最后逼得北府军阵前倒戈,才让我们成了现在这模样,我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对刘毅,就是要迎头痛击才是!” 这下连卞范之也变了脸色:“陛下,不可意气用事啊,现在我们的精兵猛将还没有集结完毕,刘毅就算千里而来,路上归附他的也不过是一些江州弱兵,根本不足为虑,最起码,要等桓振或者是鲁宗之过来汇合,才有跟刘毅一拼的把握啊。” 桓玄冷冷地说道:“难道我这么多年起兵打天下,都是靠的他们,不是我本人的厉害吗?” 卞范之收住了嘴,不敢再说,因为他知道,这涉及桓玄的自大或者是自尊心了,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对错可言。 陶渊明叹了口气:“既然陛下决意主动迎击,那最起码让桓振过来,此子虽然强横暴躁难制,但打仗却是勇冠三军,而且,现在陛下的良将损失不少,最快最近的,也就桓振了。” 桓玄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西边的毛家还没有谈好,这时候得有大将镇守防着他们,桓振这小子一向不服管,让他独当一面也挺好,如果这时候召来,那全军上下都会觉得我打仗还不如这个侄子,那我的皇位…………” 说到这里,桓玄对着陶渊明沉声道:“渊明,你现在就去和殷仲文一起起草写给毛家的书信,内容上面你掌握,把我们刚才讨论的那个意思写到位就行了,还有,给我盯好王神爱,别让她这时候跟京八贼有啥联系。” 陶渊明微微一笑,行了个礼:“臣这就去办。” 当陶渊明的身影消失在帐外后,桓玄叹了口气,压低了声音:“敬祖啊敬祖,你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桓振跟我是简单的叔侄关系吗?当年我是怎么黑了他爹的,你忘了?!” 卞范之点了点头:“你刚才让陶渊明出去时我才想到这点,桓冲和桓石虔,桓石民都是您当初借郗超的五石散除掉的,所以您一直防着桓振。不过,此事过去多年了,桓振并不知当年内情,现在是用人之际,没有桓振,谁来抵挡刘毅帐下那些虎狼京八的冲锋?这次湓口之战再次证明了,这些个京八贼个个悍不畏死,当先突击,都是世之虎将啊。” 桓玄叹了口气:“要是陆战,我也许就会召回桓振了,可这是水战,个人的武勇没这么厉害,上次湓口之战,我们是被火攻失败,这回在这方面多加注意就行了,外面涂上一层黑泥,这样就是硬碰硬的较量,也不要学何澹之那样弄巧成拙,就算损失大一点,只要能打退刘毅这一次,就有转机,正如陶渊明刚才分析的,刘毅手上现在有个王妃,想反抗刘裕,到时候我们如果打退他,可以暗中把司马德文送回去,刘毅战事不利,却捞到了政治本钱,没准就会改而拥立司马德文,回建康跟刘裕争权,如此一来,我们的危机,就算渡过了。” ===第二千二百六十六章 寄奴亲至报友仇=== 卞范之仍然是眉头深锁:“可是正如陶渊明说的,这样的打法,没有绝对的把握,兵凶战危,万一…………” 桓玄咬了咬牙:“万一真的战事不利,也只好去投奔桓振了。鲁宗之是白眼狠,这个时候去投他,一定会给拿去请功,桓振毕竟是家族成员,有几千精兵,还可以据守江陵,再寻良策,我之所以主动出击,就是希望能把战场尽量远离江陵,万一战败,还可以给桓振回江陵驻守的机会。” 卞范之点了点头:“你既然已经想好了,决定了,那就按这样来,无论如何,我都会一直支持你的。” 桓玄哈哈一笑,站起身,握住了卞范之的手:“我现在能相信的,也只有你了,陶渊明虽有才,但其心,我一直看不透,不能信任,只要我们过了这一关,我一定都听你的建言,重整大楚。” 卞范之叹道:“只能如此了,我这就去准备出征的粮草和军械,不过,王神爱你真的是要留在江陵,给陶渊明看管吗?” 桓玄的嘴角勾了勾:“如果我们战胜,陶渊明不会有什么异动,如果我们战败,那早点赶回江陵便是,我会在前方对峙到跟毛家达成协议为止。殷仲文会帮我们盯着陶渊明,不必太过担心。” 卞范之摇了摇头,没有说话,直接向着帐外走去。桓玄坐回帅位,闭上了眼睛,喃喃道:“爹,请赐予孩儿力量,渡过这次的劫难吧。大楚桓氏能不能存活下来,就看这一次啦!” 江州,豫章郡,新吴县,华林山。 这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川,长江在远处如一条玉带一般,向东南流向西北,而这一带连绵的山川,以及平地里的万顷良田,则尽显这片山河的壮丽,物产的丰饶,只是这时候,一队疾驰的骑兵,足有百余骑,人如虎,马如龙,疾驰在官道之上,马蹄带起的尘土与飞溅的泥水,惹得一边田中的农人们纷纷退避,不少人在惊恐地议论道:“这些,这些好像是吴兵啊,不是咱们江州兵马,难道,难道大楚又战败了吗?” “是啊,昨天就看到胡将军一个人骑马回来,盔歪甲裂的,他走的时候,可是带走了三个儿子和几百部曲呢,看样子,又是打了败仗了。” “难道这大楚的天,真的要变了吗?” 官道之上,一马当先的檀袛可顾不得去跟这些农人们计较,他转头厉声对身后的部下们喝道:“都听到了吗,胡藩在前面过去了,想必是想举家逃跑,我们要再快点,冲进华林山里的胡家,斩杀胡藩,为瓶子叔报仇!” 所有的将士们都齐声应诺,很快,这队杀气腾腾的骑士们,就冲进了山中,沿着一条蜿蜒起伏的山道,直向山顶而去,刚才他们已经打听得清楚,那胡家的宅院,就在这山顶之上,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一声破空响,从檀袛的头顶飞过,他连忙一个镫里藏身,把身子侧在马鞍之上,同时高声叫道:“当心,有埋伏!” 刚才还奔驰的马队,几乎瞬间就停了下来,所有的骑士们翻身下马,利用座骑掩护着自己,而几乎是同时,也全都搭箭上弦,作好了反击的准备 一个熟悉的,威严而沉稳的声音从前方山道的尽头传来:“三郎,你这么急着去报仇,可要是胡藩在这里布下埋伏,现在你已经是个死人了。” 檀袛本来是想开弓还击的,但听到这话,脸色一变,转而喜色上脸:“是寄奴哥吗?” 刘裕的身影,从山道的顶头出现,站在他身边的,则是刘敬宣那魁梧如人熊的身形,檀袛这下再无疑虑,也不上马,直接就跑了上去,正午的阳光之下,他看得清清楚楚,可不正是如假包换的刘大哥和阿寿哥嘛。 檀袛狂喜之余,突然想到了什么,低下了头:“寄奴哥,我,我这次私自离营,违反军令,你不管怎么处罚我,我都没话说,就是有一件事,这次我说什么也要手刃胡藩,为阿叔报仇,你就是杀了我,我也不会回头的。” 刘裕微微一笑:“我为什么要杀你?如果不是为了瓶子讨回公道,我又怎么会来这里?” 刘裕身后的檀道济沉声道:“三郎,这回我们专门是为了此事而来,寄奴哥说了,阿叔的仇,一定要报的,我们就是怕你冲动中伏,所以才提前一步来此侦察,不过,这山道之上,确实没有胡家的伏兵,现在所有的胡家族人,全部聚集在那华林别院之中,看来是做好了必死的准备了。” 檀袛哈哈一笑,他看到了刘裕背上背着的奔雷大弓,这下坚定了他的判断,那就是刘裕此次来,是真的要为檀凭之报仇的,而不是自己所担心的放过胡藩。他说道:“寄奴哥,我们全都听你的号令,这次报仇,就由你来亲自解决胡藩了,你是阿叔最好的兄弟,你出手,我们所有人都服气的。” 刘裕开始往头上缠起一条白色的孝带,而他的腰上,也早早地寄起了一条黑带,他平静地说道:“我带来了瓶子的大弓和箭,就是用于今天的,胡藩的命,就交由瓶子的在天之灵,经由我手来决定。” 他说着,一夹马腹,直接就驰向了华林胡宅的方向,而身后的两百余人,全都紧紧跟上,精甲曜日,骏马奋蹄,连这山中的猿猴,也能感觉到这深沉的杀意,纷纷尖叫着躲开。 终于,当北府军复仇队冲到胡家老宅这里时,却发现,整个宅院,都已经四周空荡,两只镇宅石狮,立于大门两侧,宅院的四周,堆满了柴禾,胡藩一人独坐胡床之上,手无寸铁,身上穿着那日在罗落桥之战时的甲胄,甚至上面还血迹斑斑,千疮百孔。 檀袛和檀道济一看到胡藩,分外眼红,本能地想去摸大弓,一边的刘敬宣沉声道:“你们忘了刚才说的话吗?让寄奴来报仇!” 北府军将士们全都齐齐地看向了刘裕,他的眼中,已经尽是杀意,跳下马背,持着大弓,一步步地走向了胡藩:“胡藩,这把奔雷大弓,你可识得否?” ===第二千二百六十七章 箭神生死一箭决=== 胡藩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喃喃道:“怎么会不认得,这是他的大弓。” 刘裕继续步步向前,他的手里,突然抄出了一枝羽箭,箭头上,尽是乌黑的血渍,看起来已经有些时日了,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檀袛和檀道济的声音都开始哽咽了:“这枝箭,这枝箭不就是…………” 胡藩大声道:“不错,这枝箭就是我当时射檀凭之的最后一箭,那一箭,决生死,我们都当时箭壶里没箭了,拔下了自己身上的一箭射回去的。这枝箭,也是檀凭之自己的!” 刘裕停下了脚步,他的声音平静,却带有一丝不可抗拒的威严:“胡藩,十七步,这是你最后和檀凭之对射时的距离,我没有说错吧。” 胡藩从胡床上站起了身,微微一笑:“半点不错,当时的我和檀凭之,就是这样,十七步的距离相对,举弓搭箭,我们都知道,这是决生死的一箭,只可恨,他没有射我,而是射了皇甫敷,不然的话,刘裕,倒在罗落桥的,除了他,还有你我!” 刘裕点了点头:“冤有头,债有主,当时檀凭之这一箭没有射你,是为了战斗的胜利,现在他死了,我们却活了下来,于情于理,我应该代他射出这最后一箭,以完成跟你天下第一神箭手的比赛之约!” 胡藩突然仰天大笑起来:“刘裕,你是要再羞辱我一次吗?你不是檀凭之,即使你拿了他的箭,拿了他的弓,你也不是。这场比试,上次就结束了,我输得心服口服,檀凭之的最后一箭,无论是力量,还是准度,射程,都在我这一箭之上,如果他射的是我,那我死定了,就算是同归于尽,也有高下之分,我一定会当场死掉,连句遗言也不会留下的。” 刘裕叹了口气,喃喃道:“瓶子,你可以瞑目了,你和胡藩的比试,终于分出了高下,他承认你才是天下第一的神箭手!” 胡藩点了点头:“我当时就当着他的面承认了,所以,他才会笑着,刘裕,你说得不错,冤有头,债有主,檀凭之是我杀的,你作为他最好的兄弟,向我报仇,是天经地义的事,用他的弓,用他的箭,杀了我吧,只是请你放过我的妻儿和家人,他们是无辜的,你我都身为军人,战场厮杀,奉命行事,身不由已,祸不及家人,也是规矩!” 刘裕点了点头:“我答应你,不会伤及你的家人,连皇甫敷的家属,我也现在照顾得很好,胡藩,你是值得尊敬的敌人,瓶子在临死前,一再地向我请求,要我饶过你一命,但是,这一箭,我必须为他射,因为他的兄弟,他的部下,他的亲人,都要求这一箭必须射,你的生死,不由我们来决定,如果瓶子在天有灵,想要放过你,那自有神灵保佑,让这一箭不取你性命,反之,如果他能有感于我们这些人为他复仇的决心,想跟你继续在九泉之下比试神箭,那这一箭,就会带你去见他。胡藩,所有的恩怨,就是这一箭,你可有异议?!” 檀袛咬牙道:“不行,他的命,我们要定了,这箭射不死,我们接着…………” 刘裕厉声道:“三郎,请你尊重你阿叔,取他命的,只是这一箭,那复仇,也是这一箭,这箭我一直留到现在,就是为了这次的复仇,如果你一意孤行,不管这一箭是否杀了胡藩,还是要杀他,那你阿叔的在天之灵,也不会得到平静的,你要他有何面目,见去找他的胡藩?!” 檀袛的脸上肌肉跳动着,久久,才一跺脚:“好,我们信得过寄奴哥,也相信这是阿叔的英灵所决定,胡藩,不管这一箭下去,你是死是活,我们檀氏一族,都不会再向你,再向你的家人寻仇!” 胡藩也哈哈一笑:“胡氏族人听好了,凡我族人,包括我的儿子,如果有事后向刘裕和檀家人报复的,都不再是我胡氏一族,驱逐出族谱,永世不得再入,听到了吗?” 院墙之中传来几声哭声:“夫君,爹!” 胡藩厉声道:“住口,将门家人,头可断,泪不可流。如果今天我死了,你们就按我事先的吩咐,各自去投亲,自谋生路吧。” 训完了家人,胡藩看着刘裕,说道:“好了,这一箭,生死!” 刘裕缓缓地拉开了弓,搭箭上弦,他的步伐,跟当时檀凭之的动作,步伐几乎一模一样,在这一瞬间,所有经历了那场血战的人,仿佛又到了当场,从胡藩到檀袛,从檀道济到所有的将士,除了刘敬宣以外,几乎都是看着刘裕的同时,心中在暗暗叹道:“这是寄奴吗?不,这分明是檀凭之啊,他分明就是这样地附在了寄奴哥的身体之上,借着他的躯体,来射出这最后的一箭。” 胡藩闭上了眼睛,他原来是张开了双手,中门大开,如同面对处刑一样,但看到了刘裕的动作,他也拉开了弓步,双手虚空摆出姿势,仿佛如当时,手持追月大弓,与檀凭之这样隔着十七步的距离相对,他的嘴里大吼道:“这一箭,生死!” 不知何时,原来晴空万里的天空之中,乌云密布,北风呼啸,似是千军万马在怒吼,日光昏暗,仿佛那修罗战场重现,这一瞬间,所有人都感觉到自己正置身罗落桥,江边尸横遍野,地上箭枝密布,十七步距离,两名绝世箭手,正以箭相对,准备一决生死!天空中飘起了蒙蒙细雨,仿佛老天也不愿见到,当世最优秀的箭手,将要离世,一曲英雄寞,扣动着每个人的心弦! 刘裕拉着弓弦的手,猛地松开,这一杆沾着英雄血的箭,尾翼擦过刘裕的脸颊,在他的脸上,拉开了一道细细的血痕,而紧随而来的弓弦弹过这张脸,竟然又能生生地把这血痕抹掉,整张脸上,除了右脸处一片通红外,连右颊上的虬髯,都被根根扫落,任谁都能看得出,这一箭,刘裕使出了洪荒之力,甚至,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檀凭之的灵魂附体,而这鬼使神差的一箭,划破昏暗的天空,带着死神的尖啸,直扑胡藩! ===第二千二百六十八章 穿云一箭恩怨尽=== 胡藩的手,也松了开来,虽然是虚空比划了一个架式,但就跟那天在罗落桥时一样,他浑身的肌肉都紧紧地绷着,一如挽着千斤之力的大弓,猛地一下一放,他的瞳孔剧烈地收缩,仿佛回到了那天,目送着在旋转的长箭,直奔着对方而去。 可是那杆追魂夺魄的长箭,却是破空而来,胡藩的脸上居然露出了一丝微笑,直面死亡,却是如此地坦然,他的嘴喃喃地动着,分明在自语道:“该来的,终于来了!” 刘裕这一箭射出,整个人直接软了下来,这凝聚了毕生功力,足以破碎虚空的一箭,已经超越了人体能的极限,快如流星,百步穿扬已经无法形容这一箭之利,也许,只有诸神之战,才有这样的气势和威力!即使是强悍如刘裕,这一箭出去,也让他脱力疲软,整个人单膝下跪,只有双眼还死死地盯着那箭尾,看着它,划破长空,精准地击中了胡藩的心脏那里,与檀凭之中箭的位置,几乎一模一样,分毫不差! 檀袛暴出了一声喝彩,而他的右拳,也狠狠地击中了左掌的掌心:“好!” 同样喝彩的,也有所有的神箭突击队的弓箭手们,他们的眼中泪光闪闪,因为所有人都看到这一箭,正是当初檀凭之中箭的位置,直中左胸,这世上还有什么复仇,能比这样原样奉还更精准呢? “嘭”地一声,胡藩的左胸护心镜,给击得粉碎,整块的精钢打磨的钢镜,化成片片小姆指大小的碎片,飞散在空中,胡藩的脸上的微笑顿时凝固,一口鲜血,从他的左嘴唇唇角流下,檀袛激动地大叫道:“阿叔,你看到了你,你的仇,终于…………” 可是,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却是愣在了当场,因为,这一箭没有如预料中的那样,直接穿透胡藩的心脏,而是卡在了胡藩护心镜下的札甲的两片甲片之中,箭头生生扎断,别在了这两片甲叶里,这枝破空裂气的箭,居然,没有收走胡藩的性命! 檀袛咬着牙,嘴里说着:“不可能,这不可能!” 他扔下了手中的弓箭,直接就冲了上去,檀道济紧随其后,二百多名北府军士,也都围了过去,顿时就把胡藩整个人,包在了当中。 胡藩缓缓地睁开了眼睛,他看着那插在自己前胸甲片的长箭,喃喃道:“怎么会这样。” 檀袛一把扯下了这枝长箭,以他这一扯之力,胡藩胸前的札甲片,四散飞裂,无头的箭杆,就抄在了檀袛的手中,而两片甲叶,卡着那枚箭头,“当”地一声,整块地落下,其他的甲叶,给这一震之力,弄得四散而碎,只有这两片甲叶,和这箭头,居然是卡在了一起,即使是世上最巧的工匠,最好的箭手,也绝不可能射出如此的效果,两片甲片,卡断一个箭头! 檀袛一声悲吼:“胡藩,寄奴哥杀不了你,我…………” 他刚要抽腰刀,檀道济却是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腕,沉声道:“三郎,别这样,这是天意,这是瓶子叔的在天之灵的意愿。” 檀袛的嘴张得大大的,嘴唇在微微地发抖,泪水在眼中不住地打转,终于,他长嚎一声:“阿叔,为什么,为什么你要这样放过杀你的仇人,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哪!” 刘裕的声音在圈外缓缓地响起:“大家都看到了,瓶子的意愿,就通过这一箭,通过这一箭得到了表达,他,他不想杀,不想杀胡藩,也许,也许他希望,希望胡藩能留在这个世上,完成,完成他没有做完的事吧。” 檀袛咬了咬牙,恨恨地看向了沉默不语的胡藩:“你没死,这是天意,不过,我永远不可能跟你成为战友,朋友,永远也不会!” 他转身就向着反方向走去,一个亲卫拿着他的大弓递给他,他接过自己的大弓,二话不说,抬起腿,把这大弓就在自己的膝盖上生生折断,这把近五石的强弓,居然就跟小孩子的玩具一样,断成了几截,连那三股兽筋合绞的弓弦,也从中绷断,弹开,生生地在檀袛的手腕之上,划出了一道又长又粗的血口子,鲜血淋漓,可见这一下,檀袛的发力是多么狠,而他的心中,是多么地愤怒,以至于这悲愤莫名之力,全用在了这把强弓之上。 檀道济眉头一皱,想要上前拉住檀袛,可是他却直接重重地甩开了檀道济的手,头也不回地向山下走去,百余名神箭突击队的弓箭手们,半数跟着檀袛而去,半数留在原地,低头不语。 刘裕这会儿已经恢复了体力,重新站直了身子,他看了一眼周围的同伴们,缓缓说道:“你们先退下吧,我跟胡将军有话要说。” 刘敬宣点了点头,带着众人退下,胡家大宅的门口,只剩下了刘裕和胡藩二人,胡藩的眉头轻轻一皱:“刘裕,为什么不杀了我?” 刘裕摇了摇头:“不是我没杀你,这一箭,是天注定,不取你命的,是檀凭之,不是我。” 胡藩的眉头仍然锁着:“可是我怎么也想不明白,如此一箭,怎么会折断箭头?就算是不带箭头,这一箭的威势,也足以刺穿我的心脏!” 刘裕叹了口气:“虽然檀凭之要我赦免你,但是几乎每个北府战士都要你血债血偿,我不能违众意,所以,这一箭从凭之的身上取下,就是为了向你复仇,如果你不死,那就是凭之的心意,众人也无话可说,我的箭术不如你和凭之,胡藩,你自己说,你有没有本事在射出这一箭的同时,有如此威力的同时,还能做到正好把箭头折断在两片甲叶之中呢?” 胡藩摇了摇头:“这世上没有人有这样的能力,即使是神也不可能,不过,箭头的折断,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如此凌厉的一箭,可以击碎护心甲,却会在破札甲的时候生生折断呢?” ===第二千二百六十九章 延揽胡子入北府=== 刘裕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我拔箭之时,这一箭从檀凭之的身体之中再次取出,从穿透到取出,也许是他的意愿,凝固在了身体之上,让这箭头人松动,再次击中重甲时,过快易折,胡藩,这次的这一箭,是天意,我不可能做任何手脚,不然的话,就是对凭之英灵的亵渎。” 胡藩喃喃道:“原来如此,我欠檀凭之一条命,他就是死了,也要保我,也许,是想让我跟随真正的英雄之主,完成他未竞的大业吧。刘裕,你能给我这个机会吗?”他说着,单膝下跪,对着刘裕正式拱手行礼。 刘裕的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他扶起了胡藩,拍着他的肩膀:“我刘裕做事恩怨分明,射你这一次,是为了给瓶子报仇,既然他的在天之灵不想伤你,那以前的恩怨,一笔勾销了,你是忠义之士,你胡家三代人受桓氏大恩,你为桓玄效力多年,立功无数,已是回报,这次的战斗你也看得清楚,桓玄是无情无义之人,用的何澹之故意想牺牲你,如果你战死了,你的这些家人,他是不会抚恤的。” 胡藩正色道:“可是你不一样,你们北府军不一样,就算是檀凭之战死了,你们也会这样为他讨回公道,为他报仇,这才是真正的兄弟之间的生死之情,你们不会牺牲兄弟的性命,来博取自己的功名!” 刘裕微微一笑:“咱们都是军人,战场之上,只有兄弟手足,才能掩护你的侧面和后方,换言之,自己的命,是攥在兄弟手中的,只有同心协力,才可以活下来。桓玄并不是这样的人,他只会驱使你们上战场,而你们一个个为了争功,争利,不会打心眼里地去成就他人,当然,也许你是个异数,但从建义之战开始,哪怕吴甫之,皇甫敷这些名将,不也都是在利用别人,成就自己吗?这点,我想你应该比我更清楚。” 胡藩长叹一声,闭上眼,摇了摇头:“这些天以来,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的兵力多过你几十倍,为什么我们的战士也是百战精锐,却最后败在你的手下,在你今天跟我说这话之间,我还以为这只是天意,只是运气,可是现在,我才明白,这场战争,从一开始,胜负结局就注定了,大楚,毫无胜算啊。” 刘裕正色道:“你只看到了我亲自冲锋在前,以为这是运气,可实际上,就算我战死了,我的同伴也会接过大旗,继续战斗的,北府军不是刘裕一个人的北府军,是千千万万京口男儿的北府军,我们有同生共死的兄弟情,有着共创大业的共同意愿,现在,我希望你也能加入进来,跟我们共创大业。” 胡藩有些犹豫,勾了勾嘴角:“我刚才已经向你效忠了,可是,我想,我这辈子也不可能成为北府军吧。不可能真正成为你们的兄弟,你们的一员。” 刘裕哈哈一笑,握住了胡藩的手:“你看看北府军,难道北府就是一开始只有京口一地的吗?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京口人,最早不就是北方各地的流民,不堪受胡人的压迫和统治,而举族南下的吗?我祖籍彭城,魏咏之祖籍任城,檀凭之祖籍高平,只不过因为同一个目的,就是不想成为胡人治下的奴隶,才历尽千辛万苦,出生入死,来到大晋,成为京口人。” “后来时局发展,北府军的来源也越来越多,象吴地的土豪,江北的义士,甚至象朱龄石,朱超石兄弟这样曾在楚军中长期服役的勇士,都成了北府的一员,甚至远在交州,梁州的官家子弟,也从军北府。最近这次西征,连建康城中的世家子弟,也开始从军报国了,北府军虽然还打着北府的旗号,但它现在只代表这是镇北将军,镇军将军的驻节所在,来源已经不仅仅是京口一地,更没有什么只有京口人才是北府军的说法。只要建功立业,那就是生死兄弟,就是北府同袍。” 胡藩激动地点着头:“我,我这样的人,真的可以成为北府军的一员吗?我,我现在还是有点晕。” 刘裕正色道:“你既然有意从军报国,那我自然会给你这样的机会,当然,你是名将,战功赫赫,我不可能让你跟个小兵一样地从头做起。这次我亲自前来,一是为了给凭之报仇,二是如果报仇之后你还不死,那就要招揽你。以北府军现在的法度,京八党确定的原则,非功不爵,无爵不禄,我不能直接授予没有建功的人官职和爵位,就算是刘敬宣,我最好的兄弟,现在也只是袭了父亲的爵位,带着旧部,才有军职。对你,我也不可能直接给你官爵,不然无以服众,我只能给你一个参镇军将军事的虚职,你可以带着你的子侄,部曲从军,我会给你一幢的额外编制,等到建功之时,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加以封赏了。” 胡藩哈哈一笑:“只要能收我,我就心满意足了,大丈夫立身于世,只要有本事,能立功,何患没有富贵?我相信,以我胡藩的本事,总有一天,会能争回属于我的东西的。” 刘裕满意地点了点头:“听说,在荆州军中的时候,熟人叫你胡子,是不是?” 胡藩笑道:“同袍兄弟,咱又不是那些世家文人,又是表字又是称号啥的,就是起个混名绰号,怎么印象深怎么来。就象在北府军中,你们也是寄奴,瓶子,兔子,阿寿这些叫来叫去的吧。你肯叫我胡子,说明你拿我当兄弟,这是我的荣幸,那么,我可以叫你一声寄奴吗?” 刘裕哈哈一笑:“你要是愿意,加个哥字也行啊。不过,还有另一件事,我必须要告诉你,那就是这次的西征…………” 胡藩不假思索地说道:“寄奴哥,不用说了,我懂,这次西征,是希乐挂帅主导,你刚刚收了我,我不方便再插进去,不然别人不仅以为我是抢功,而且还会怀疑我是你派去希乐那里搞事情的,会离间北府兄弟的手足之情,千万不能这样。” ===第二千二百七十章 胡子纵论西征局=== 说到这里,胡藩顿了顿:“再说,我胡家受桓氏恩情三代,就算给他们伤了心,不想再为之效力,马上就反噬旧主,也是不义之举。现在我接受你的封号,在附近一带招兵买马,准备从军,不参与这场西征之战,不过,我已经很确定这场战争的结果,桓楚气数已尽,大晋的复国,是不可逆转的。” 刘裕满意地点了点头:“你能看出大势,这很好,桓玄篡位祸国,危害天下,你们为报恩而为他奋战,已经尽力了,无需自责,以后,我还要扫平诸胡,恢复华夏,到时候有的是仗打,有的是功立,不必为此担心。” 说到这里,胡藩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寄奴哥,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不可以,可不可以饶桓玄一命?” 刘裕的脸色微微一变,转而说道:“这怎么可能呢,他是谋逆大罪,而且他的野心害死的军人,数十万计,原本强大的大晋,给他弄得衰弱不堪,我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费多大劲才能恢复,对楚军将士,我都可以赦免,惟桓氏一族,不赦!” 胡藩叹了口气:“我胡家毕竟受桓氏三代大恩,而我本人,当初当面顶撞过桓玄,他也没有因此而害我,对我算是重用,出于报恩角度,我必须这样提。就算您不赦免桓玄本人,是不是桓氏一族,可以留一两个继承香火之人,以免斩尽杀绝,做事太尽,有违天道呢?” 刘裕心中一动:“天道?” 胡藩正色道:“当年司马氏篡魏而立,有高平陵之变,桓氏先祖桓范,当时是曹魏大将军曹爽的智囊,尽全力辅佐曹爽,结果受曹爽的软弱之累,全族被夷,当时司马懿为了宣示自己的权威,对曹爽一族和桓氏一族下手极为狠辣,诛戮数万人,连婴儿也不放过,此等暴行,即使是我朝的司马绍皇帝听到,也无颜见人,叹道祖先如此手段酷烈,必遗祸后人。” 刘裕点了点头:“所以你的意思,是这桓玄最后篡司马氏的大晋,也是这个天道报应吗?” 胡藩叹了口气:“我知道寄奴哥一身正气,不信鬼神,但我胡家世为将门,先祖公讳遵,乃是曹魏的大将军,目睹了当年的这些血雨纷飞,教导我们子孙,凡事太尽,后患无穷,做人留一线,日后会有福报。司马氏当年也试图尽诛龙亢桓氏一族,但总有漏网之鱼,多年后篡晋报复,寄奴哥你当然是英雄无敌,但子孙未必有你的本事,若是斩杀太过,后世子孙遭受报复,恐为不美。” 刘裕正色道:“你说的有道理,我会认真考虑的,桓玄谋反,桓氏一族几乎全部响应,参与,要说有谁无辜,也是牵强,不过,桓温和桓冲也是为国立过大功之人,凭此功绩,赦免一些涉事不深的子孙,也不是不可以考虑,不过,现在决战在即,谈这些事太早,我今天来接你,是专程的,不是要去接替希乐的指挥之职,晚上我就会赶回京城,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处理。在我离开之前,我想从纯军事的角度,问问你,接下来以你所见,这时局的发展会如何?” 胡藩的眉头微微一皱:“虽然说桓玄的败亡几乎是一定的,但如果他措施得当,也许能撑的久一点,甚至,要是主动服软,自去帝号,送还帝后,说不定寄奴哥你还会赦免他。” 刘裕笑道:“不可能的事情就不用分析了,他要真这么做我确实会赦免,因为我不希望战争持续,生灵涂炭,但桓玄是个做梦都要拥有权力的人,已经尝过当皇帝的好处了,哪舍得放弃?命可以不要,但是皇位,那是万万不能放弃的。你只需要分析战事就可以了,政事这块,不用多言。” 胡藩点了点头:“如果桓玄召回桓振,死守江陵,靠着地利人和,跟西征军作战,那有五成的胜算。虽然这样一来,西征军会一路得到不少江州豪强的支持,但战线也会随之拉长,从豫章到江陵,如果要稳扎稳打,水陆并进,那需要取夏口或者巴陵之粮草,势必要分兵,一旦分兵,桓玄就会有机会,他的兵力本就是胜过西征军数倍,要是集中主力,水军来战,那胜负就难说了。” 刘裕点了点头:“如果刘毅不分兵,集中兵力,直取江陵呢?” 胡藩笑道:“这一招是凶招,置后路与粮道于不顾,但求速战速决,但江陵城是荆楚首府,经营数百年,城高池深,绝非一鼓而能拿下,楚军将士家属,多在城中,保城亦是保家,必会拼死一战,而守城的工事也非常完备,北府军将士虽然勇武善战,但兵力本身就处于劣势,如果守军出城依丘建营,与江陵城互为犄角,那就算寄奴哥你亲自指挥,有雄兵十万,也难攻破,攻城本是兵法下策,如果时间拖得久了,那本方锐气下降,粮道若是再受袭扰,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如果我是主帅,是不会选择这样的打法。” 刘裕笑道:“那人心所向呢?如果桓玄面对强敌,连一战的勇气也没有,直接困守江陵城,荆湘雍州的豪强军民会怎么看他?会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倒戈?” 胡藩摇了摇头:“桓氏在荆湘经营六十多年,非一日之功,往往恩惠波及几代人,就象我,现在哪怕是投入你帐下了,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反攻桓氏,最多是按兵不动,两不相帮。更何况刘毅顿兵坚城之下,如果不能迅速攻克,那胜负未分,时间对桓玄有利,所以,是不会出现那种四方豪强来投的情况。” 刘裕勾了勾嘴角:“这么说来,西征军这回的胜算不高,尤其是桓玄守城不战,那几乎是无计可施了?” 胡藩略一思忖,说道:“如果桓玄守城,那就不要在江陵浪费时间,大军去各处扫荡,先取夏口,巴陵之粮,这样可以清扫外围,还可以确保后路,等来自建康方向的援兵不断汇集之时,情况就不一样了。但这需要时间和耐心。而且,以我对桓玄的了解,他不会选择守城或者是在江陵一带决战,他最大的可能,是提兵东进,到夏口一带主动跟刘毅寻求决战,而算起时日,差不多就是两到三天后,夏口,峥嵘洲!” ===第二千二百七十一章 妙音独对陶渊明=== 江陵城西,听香别院。 王神爱神色从容,独坐在一间厢房之中,屋外来回逡巡着身着甲胄的女护卫,而陶渊明则正对着王神爱,盘膝而坐,二人之间,一坛茶汤,正架在炉子上煎煮着,混合着胡椒与丁香味道的茶气,弥漫在整个屋内,沁人心脾。 王神爱幽幽地叹了口气:“你来做什么?” 陶渊明微微一笑:“你现在不走,又是做什么?” 王神爱摇了摇头:“这么多聋哑女护卫看着我,我哪走得了。” 陶渊明笑了起来:“以你的本事,想要离开,那根本不需要费什么功夫,再说,你在这里这么久,恐怕一半以上的女护卫,已经换成你的人了吧。” 王神爱神色如常,轻轻地拾起自己面前的一只青花瓷茶盏,以袖掩面,朱唇微启,微呷一口,秀眉轻蹙:“苦中带香,一如我现在的人生。” 陶渊明淡然道:“苦尽甘来,一如你今后的人生。” 王神爱的秀目之中,光波流传,素手轻轻一挥,厢房之外,所有的护卫欠身行了个礼,然后转身退下,陶渊明摇了摇头:“还是低估你了,是所有的女护卫,都是听命于你了,我很好奇你是怎么做到的。” 王神爱摇了摇头:“陶公,打开天窗说亮话吧,我留在这里,不是因为我走不了或者是不想走,而是我需要一个人在这种时候带我走,这样才能避过别人的怀疑,隐藏我的身份,当然,作为回报,你的身份,我也会继续隐瞒的。” 陶渊明微微一笑:“对刘裕,你也要隐瞒吗?” 王神爱平静地说道:“那句话说得好啊,即使是面对一生至爱的男人,每个女人的心底,最好也要藏一些小秘密,与陶公的合作,就是我对裕哥哥的小秘密,当然,只是其中之一。” 陶渊明笑着摇了摇头:“太聪明的女人,男人是不敢碰的,也许,这么多年你和刘裕没有最后在一起,就是因为你太聪明了!” 王神爱冷冷地说道:“如果你觉得嘲讽我就会乱我的心神,陶公,恐怕你找错了对象,我并不一定需要你把我带走,也许,别的人选更合适。” 陶渊明点了点头:“殷仲文是吧,他还有半个时辰才会到这里,你留下了这个时间,就是想在这半个时辰内,跟我谈妥将来的合作吧。” 王神爱微微一笑:“那陶公对将来,又有什么看法呢?” 陶渊明平静地说道:“桓玄带着司马德宗和司马德文去迎战刘毅了,傻子都知道这一战的胜负如何,快则两天,慢则三天,在峥嵘洲两军就会相遇,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桓玄以为带着皇帝兄弟就可以当护身符,却不曾想刘毅心狠手辣,根本不会在乎他们的死活,甚至,死掉的司马德宗,对他更有利。” 王神爱的眉头一皱:“你有办法保护司马德宗不死于此役吗?” 陶渊明笑道:“我没有办法保护,但桓玄一定会拼命攥着他们的,因为这是他的护身符,就算战败,只要皇帝在手,暂时可以保一条性命,他的那些个古玩,字画,又放在了逃生艇上,我相信这一次,他会再次用上。” 王神爱点了点头:“桓玄要你来,恐怕是想要杀我的吧,至少,战败的时候,他会要你杀我,你如果不动手,如何向他交代?” 陶渊明笑了起来:“如果桓玄这回再败,连这江陵,他都不敢多呆的,这次他之所以敢出兵,是因为跟益州的毛家暗中谈好了,他占据荆州,为毛家挡住来自建康的所有命令,可以让毛家继续在益州割据,作为回报,他会允许毛家子侄,护送着刚刚病死的宁州刺史毛璠的灵柩,经过江陵,回到建康下葬。” 王神爱的秀眉一挑:“这么说,如果桓玄失败,他是想去益州投奔毛氏兄弟,而不是回江陵,所以,你不担心他会找你的麻烦了?” 陶渊明点了点头:“不错,这种时候他可能连司马德宗都未必顾得上了,更不用说是你我。王皇后,其实如果你能救下司马德宗,跟他一起回建康,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并不需要假借我手。” 王神爱微微一笑:“可如果不假借你手,我又如何能向裕哥哥举荐你,让你在他手下做事呢?这只怕才是你来找我的真正目的吧。” 陶渊明的脸上,笑容绽放:“真的是什么事也瞒不过你,那么,王皇后肯不肯帮我这个忙呢?” 王神爱淡然一笑:“你既然帮了我的婷云妹妹这么大一个忙,又何必来找我呢,也许,在刘毅手下,更能发挥你的本事吧。” 陶渊明笑了起来:“如果我真的跟刘婷云合作,现在会这样跟你坐着谈话吗?王皇后,你应该知道,我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所以,我喜欢多交点朋友,也许哪一天,哪个朋友就用得上呢。上次我在建康救过刘婷云一次,但只限于结个交情,并不代表我会站在她那边来跟你为敌。” 王神爱轻轻地“哦”了一声:“那刘婷云傍上刘毅的事,也与你无关?还有,她在寻阳城用的楚帝令牌带褚家兄弟进去找到了琅玡王妃,好像那令牌也是你的吧。” 陶渊明神色如常,淡然道:“真是瞒不过你啊。不过,这些事就代表我是刘婷云一方的人吗?” 王神爱冷冷地说道:“你应该知道我跟她的关系,你跟这个女人为伍,就是我的敌人。” 陶渊明笑道:“那刘裕和刘毅是敌人吗?” 王神爱没有说话。 陶渊明叹了口气:“刘婷云以前害你,害刘裕,是因为她是桓玄的女人,现在桓玄要完蛋了,刘裕和刘毅的关系变得微妙,而你和刘婷云的关系,也会变得微妙,如果刘裕这么轻易地解决掉刘毅,恐怕你对刘裕的作用,也会大大降低了吧,如果刘裕一下子就号令北府无人不从,那他接下来的目标,就会是大晋的高门世家,到了那一步,慕容兰的滋味,那种与至爱为敌的痛苦,就要轮到你来品尝了吧,王皇后。” ===第二千二百七十二章 荣华富贵我所求=== 王神爱一动不动地盯着陶渊明,看着这个面带微笑,眉宇间透出一股一切尽在掌握的自信的男人,久久,才轻轻地叹了口气:“陶渊明,你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才要这样费尽心机地接近刘裕?你应该明白,刘裕是我的一生最爱,不管我跟他如何身份立场相对,,都不至于象慕容兰那样汉胡不两立,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陶渊明微微一笑:“我没什么目的,就是想往上爬,想要荣华富贵。王皇后,你从小就出身高门富贵之家,锦衣玉食,没有过过那种真正的贫苦日子,而我,从小就是在饥饿与贫困之中长大,那种在荒郊野岭,穷乡僻壤里独守草庐,听着四周的狼嚎与枭啼,听着自己肚子里咕咕叫的日子,我是一天也不想再过了。” 王神爱轻轻地叹了口气:“刘裕从小也是这么过的,难道你想说,因为同样出身贫寒,所以你想追随他?” 陶渊明摇了摇头:“不,我追随刘裕,是因为刘裕现在掌握了帝国的大权,可以说,是大晋的第一人。谁掌握了最高权力,我就为谁效力。就象桓玄掌权时,我就辅佐他,而现在是刘裕的天下,我自然就会追随刘裕。这个道理,王皇后应该不难理解吧。” 王神爱的眼中闪过一丝冷芒:“可是你现在还是名义上桓玄的人,就已经背叛了他,甚至更早之前桓玄还没有失势的时候,你就在跟他的敌人来往了,难道这就是为臣下之道?” 陶渊明笑道:“君主可以随意地杀戮,驱逐,罢免臣下,难道臣下就不能早作应对吗?待我如国士,我自以国士报之,视我为寇仇,那我也只好以寇仇相对。我在荆州时就为桓玄效力,帮他平定了殷仲堪,消灭了杨佺期,可是他连个正式的官职也不给我,对我呼来喝去,稍有不如意,甚至是办事办得太得力让他心生警觉,就对我置之不用,等到了事态严重之时才要我出来收拾残局,甚至以我性命相要挟,你说,这样的君主,值得我效力吗?我为自己早谋退路,又有什么错?” 王神爱微微一笑:“你这样强辩,倒真是能显得自己很有道理,只可惜,这话在我这里行不通,陶公,你是个没有立场的人,只会为自己的前程考虑,对桓玄如此,对刘婷云如此,对我也是如此。” 陶渊明淡然道:“但是我在王皇后面前,却是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坦陈,就是希望王皇后能理解我的立场和苦衷,我只想自保,更想要富贵。刘裕如果能赏罚分明,用我信我,那我一定会尽心竭力地辅佐他,帮助他。不
相关推荐: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先婚后爱
呐,老师(肉)
恶女嫁三夫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长夜(H)
邻家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