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进来,他好像是有军情要报。” 这个满头大汗的信使冲到了殿下,单膝下跪,急道:“前方军报,二教主和三教主率三千精锐弟子,在吴兴郡的乌庄伏击官军未果,被刘裕一人杀退,损失千余教众,现在二教主和三教主已经退回上虞,官军谢琰所部一路追击,我军各地守军溃不成军,还请大教主示下,如何应对!” 孙恩一下子跳了起来,讶道:“你说什么?三千精锐,给刘裕一个人打退?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呢?!” 那传令兵抬起头,哭丧着脸:“前方军报就是如此,是二教主亲自鸿雁传书,还请大教主过目!” 孙恩上前一把抢过了那传令兵双手捧过头顶的塘报,随着他的目光扫过这张塘报上的每个字,他的脸上肌肉都在跳动着,显然,刘裕独驱数千人的壮举,把他也给震慑到了,这个一向嚣张不可一世的天师道教主,脸色变得惨白,手也微微地发起抖来。 当孙恩转回过身的时候,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他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孤不羞走!” 十天之后,山阴城外,晋军大营。 刘裕一身戎装,左肩那里高高耸起,那是因为缠了厚厚的绷带所致,不过他的气色很好,比起前几天卧床时那满脸的惨白之色,已经恢复了成,这会儿的他,站在一座高高的哨楼之上,看着山阴城头上,那高悬着的十几个小木笼,每个木笼里,都盛着一个血肉模糊的脑袋,许允之,丘汪,周盛等土豪头子的脑袋,都在其中,为首一个,赫然正是沈穆夫,那恐惧与不甘之色,仍然定格在他的脸上,成为死前最后的心理反映。 刘裕轻轻地叹了口气:“可惜了,太可惜了,洛阳的时候,还是可以并肩作战的同袍,想不到现在,背着个反贼之名,身死家破,这又是何必呢??” 刘穆之站在刘裕的身边,微微一笑:“孙恩倒是跑了,但这些个土豪舍不得自己的家业,没跟着孙大教主一起出海避难,而是企图在山里潜伏,可是带着几千上万的部众,又舍不得那些金银财宝和妇女,最后也只落得个给各个击破的下场。我们的大帅那些如狼似虎的手下,最擅长的就是这种事,解决这些个土豪的坞堡,连一天的功夫都不用。” 刘裕勾了勾嘴角:“沈穆夫的那五个儿子可是个个骁勇过人,上次我就印象深刻,这回是一并杀了吗?” 刘穆之摇了摇头:“没有,那五个小子逃掉了,还杀伤了我们不少人,无忌正带着手下到处搜捕呢。” ===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两帅相争百姓苦=== 刘裕点了点头:“也许有朝一日,可以收为我们所用。现在山阴城收复了,八郡又回到了朝廷手中,想必今天的联合军议上,琰帅和刘大帅,会有一番争执吧,希望他们个人的意气,不要影响平叛的大局,毕竟,妖贼主力尚在啊。” 说到这里,刘裕的目光落到了城外的营地那里,一队北府军的将士,正押解着几百名女俘进营,每个女子的手都被绳索束缚着,几人一组串成一串,被一个军士用一根缠在手上的绳子所牵,哭哭啼啼,如同被人牵引着的绵羊一般,而那些军士们左手牵着这些女俘,右手则拎着鼓鼓囊囊的包裹,或扛或背,而他们手持的长槊而是搭在肩头,上面插着几个到数个不等的血淋淋的首级,走在前方的军士们,敲锣打鼓,高唱得胜归。 刘裕的嘴角勾了勾:“看来诸葛兄弟们出去剿贼的人马,也回来了,只是不知道这一回,又有多少无辜百姓遭了殃。看那些女子,都柔弱得很,绝不象那些天师道的妖妇,我听说那些女人,为了追随孙恩,居然可以把自己的孩子扔进水里,说什么孩儿先登天堂,为娘随后就到。听起来就让人不寒而栗啊。” 刘穆之的神色凝重,点头道:“真信了天师道的那些人,已经不可理喻了,可以杀子吃人,战场上也是悍不畏死,这些天来我军虽然剿灭了不少贼军,包括这些个贼首也都授首于此,但是我们的损失也不小,光是各营的阵亡人数就超过三千了,也难怪其他兄弟们最近到处报复,打着扫荡残匪的名义,行掳掠杀戮之实啊。” 刘裕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怒:“我们是兵,不是贼,因为贼做的恶事,我们这些军人就得重复一遍?就算是报仇雪恨,也应该找妖贼们,而不是去杀良冒功。你看这些可怜的女人,哪个象是天师道的妖贼同党?而那些给取下首级的家伙,看起来更象是普通的百姓,也许就是这些女人的丈夫,父亲呢。” 刘穆之叹了口气:“我们来这里是客军,不会长留的,打仗死了不少兄弟,剩下的要发泄一下也无可厚非,寄奴,这次你不要再象上次那样,给自己惹麻烦了,而且谢琰所部,杀得抢的更凶,现在吴地各州郡,几乎都是空城,连逃难在外的百姓都不敢回来,还不是拜这两位大帅,还有手下的骄兵悍将们所赐?!现在大家都杀红了眼抢晕了头,你要让他们这时候收手,是犯众怒的事啊。” 刘裕咬了咬牙:“我还是那句话,有的事情,必须去做,这是身为一个军人,身为一个人的良知,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都无怨无悔。” 他说着,转身就向着山阴城门走去,刘穆之默默地看着他的背影,轻轻地摇了摇头,喃喃自语道:“看来,我也得提前准备行装跟你一起上路了。” 山阴,刺史府,谢琰独坐上首的大座,面前摆着会稽内史的大印,而刘牢之则一脸阴沉,坐在左首第一位的位置,在他的一侧,站着北府军的十余名各营主将,而刘毅,何无忌等新生代的将校,则站立于各营主将之后,与之相对的,则是谢琰一侧的二十余名宿卫军的将校,人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与兴奋之色,每进来一个人,都会互相寒暄一番,然后打听起最近的“战果”与收获了。 刘裕缓步而入,嘈杂的大殿里,顿时陷入了一阵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刘裕身上,神色各异,却是没有一个人发出半句话,刘牢之冷冷地看着刘裕走上前来,看着他对着谢琰和自已分别行了个军礼,这才沉声道:“刘参军,你的伤这么快就好了吗?” 刘裕微微一笑:“托卫将军和刘大帅的福,一点皮肉轻伤,已经不碍事了,今天的军议,非常重要,所以卑职一定要来参加。” 谢琰笑道:“寄奴,你再次一战惊天下,现在连建康城的大街小巷都在传讼你独驱数千人的壮举,听说,连陛下听到此事,都哈哈大笑,还多吃了一碗饭呢,朝中诸公已经在议论该给你什么样的奖赏,你有什么要求,今天尽可以提。” 刘牢之的脸上闪过一丝不快之色,干咳了一声:“琰帅,寄奴现在毕竟还是北府军的人,是我的部下,有关赏赐,应该一视同仁,这次立功的也不止他一人,我觉得,还是等这仗打完,再统一地论功行赏比较好,单独因为一战而赏赐一人,军中会有非议的。” 谢琰的脸一沉:“刘镇军,本帅还没有兴趣去挖你的手下,寄奴原来也不归在你的手下,而是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司马,只是临时借调你处而已,如果你觉得管理不便,本帅可以上奏朝廷,请寄奴归建原部队,这样自然不会让你的手下因为这赏赐而眼红了,如何?” 刘牢之咬了咬牙:“琰帅,寄奴的事情暂且不提如何?今天是两军联席的第一次会议,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商量呢。” 谢琰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难得刘镇军还记得今天的主题,那不知你部的回归准备,做得如何了?” 刘裕悄悄地站回了自己的位置,一边的何无忌低声道:“寄奴,今天的气氛不太对劲,两位大帅看起来要大吵一架了,你千万别火上浇油。” 刘裕微微一笑,低声道:“听说攻打山阴城的时候,几乎两军火并起来,最后还是琰帅抢先一步占了内史府,夺取了这大印,这才名正言顺地把刘大帅挤出城,到城外扎营,此事可当真?” 一边的檀凭之低声道:“千真万确,当时可真的是剑拔弩张了,若不是希乐圆滑,服了软退了兵,只怕真要流血火并了,可因为这个,大帅现在还不理会希乐呢!” 刘毅冷冷地说道:“所以大帅这些天要我们四处在会稽郡内清扫残敌,就是要出这口鸟气,可不,这下琰帅不高兴了,要赶我们走呢!” ===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联席军议义堂堂=== 刘裕的眉头一皱,低声道:“怎么会闹成这样?贼首未除,甚至敌军的主力核心尚在,若是两军不能配合,会出事的。” 刘毅叹了口气,低声道:“起码现在妖贼逃跑了,暂时看不出有大威胁,这里是琰帅的地盘,他想要的是恢复以前王家谢家的那些个庄园,而咱们刘大帅要的是不白来一趟,起码得顺走些足够的好处,这样才能让弟兄们满意,两边的利益根本冲突,怎么可能谈得来?寄奴,我劝你不要话多,这种事情一旦陷进去了,无论最后结果如何,都对你没好处。” 刘裕咬了咬牙,沉声道:“可是你们就不想想吴地百姓吗?大将相争,这些百姓却给逼得有家难回,我们来这里是做什么的?” 谢琰的声音在殿中回响着:“看起来,我们的战斗英雄好像很有些话要说啊,刘镇军,可不可以让我们的大英雄表达一下他的看法呢?” 刘牢之看了刘裕一眼,面无表情地说道:“刘裕,既然是军议,你就可以有话直说,不用在后面议论。卫将军这样说了,你就上前吧。” 刘裕点了点头,出列而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个人的脸,看着他们神色各异的表情,朗声道:“两位大帅,众位将军,各位同袍,这次南征以来,寄奴一直有一句话闷在心中,不吐不快,今天眼见两位大帅相持不下,更是想把这句话当众说出,如果有唐突之处,还请见谅。” 谢琰冷冷地说道:“军议之上一切都可以说,刘参军,直言便是。” 刘裕大声道:“我等远道而来,枕戈待旦,浴血牺牲,为的是什么?大家有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 刘牢之的紫面一沉,厉声道:“刘裕,注意你的言行,难道这里这么多将校,都不如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高素哈哈一笑:“我早就说有,有些人一旦得志,就是狂妄不已,好像天下之大,只有他有本事,只有他有忠心,刘裕,我告诉你,这里的每个军将,在这次平叛中立的功,斩的妖贼,不比你少,你不过在乌庄才斩首千余,还一大半是后来救你的小刘将军所部的功劳,光我部昨天一战,就斩贼首九千七百有余,这里的每营主将,都比你更有资格说这些话。” 刘裕平静地说道:“是斩贼首九千七百,还是屠平民九千七百?高将军,真要逼我把话说这么直接吗?” 高素的脸色通红,厉声道:“刘裕,你什么意思,是在说我杀良冒功?哼,你去问问那些俘虏,他们可全都是加入过妖贼的,手上都有血债,本将杀他们,是天经地义的事!就是朝廷派天使来查,也问心无愧!” 一边的诸将也都群情激愤,全都出声相和,一时间,殿内变成一边倒的指责,甚至谩骂刘裕了,站在后排的何无忌等人一脸地忧虑,却无法开口相助。而谢琰和其部下,则是冷笑着旁观,北府军这样内部窝里斗,他们乐见其成。 等着指责声慢慢地平息下来,刘牢之干咳了一声,说道:“刘裕,你前一阵子养伤,不知军中之事,不知道什么人跟你胡说八道,让你误会了众位将军,今天,你在这里大放厥词,有损北府军声誉,还不快点退下!回头自领军法吧。” 刘裕摇了摇头,说道:“妖贼起事,一夜之间八郡皆失,作为朝廷父母官和守将的各位文武大员无法保护百姓,比如在这会稽城中,十余万逃难而来的庄园佃农们,难道可以说他们是妖贼?高将军所部号称消灭的万余妖贼,不就是那些从会稽城中逃出的佃农吗?可怜他们刚出贼手,自以为得救,却又转眼被大晋的官军屠戮,男丁首级成了战功,妇女小儿成了战利品,这些事情,也是我刘裕凭空诬陷的?” 高素两眼发直,喃喃道:“你,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事情的?” 刘裕大声道:“诸位将军,校尉,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别说刘大帅的北府军各部,就是卫将军手下的诸位将军,不也是在做同样的事?妖贼跑了,留下给裹胁的百姓们在后面拖着我们,我们不去消灭妖贼的主力,反而杀戮无辜百姓,抢劫妇女财宝,然后上报朝廷灭贼十万,平定叛乱,大家在做这些事的时候,良心不会痛吗?对得起我们穿的这身军装吗?!” 谢琰双眼圆睁,大声道:“刘裕,你太过分了!你怎么可以如此地诬蔑各位将校?难道城头挂的那些贼首,也是无辜的百姓吗?” 刘牢之冷冷地说道:“刘裕,你今天要对你说的每一个字负责。不要以为你是孙将军处借调过来的,本帅就没办法处置你。就冲你今天的这些话,斩了你都没有问题!” 刘裕朗声道:“难道各位真的以为妖贼已经平定了?可以在这吴地为所欲为了吗?谢大帅,你难道忘了上次妖贼从海岛突袭,八郡旬日沦陷,那么多王谢子弟,自会稽王内史以下惨死的往事了?” 谢琰冷冷地说道:“刘裕,不要以为只有你警觉,懂兵法,本帅是什么人?你还在当兵的时候本帅就已经指挥一军了,淝水之战也是在本帅的力荐之下打的,百万秦军都不是本帅的对手,还怕这些小小妖贼吗?本来让你发言,是想给你个机会,让你展现一下自己的军学,这样才好给你一个领兵追击贼寇的机会,不过现在看来,你狂妄自大,连自己的上司和同僚都得罪了,不要说我不给你这个机会,就是刘镇军,只怕也不会给你了!” 刘裕摇了摇头,正色道:“谢大帅,现在敌军主力未损,吴地的人心,随着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几乎是损失殆尽,我们在这里不会得到任何情报和民众的支持,可以说,就是聋子和瞎子了,更不用说茫茫大海,上千岛屿,没有情报支持,如何找到妖贼?” ===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大将小肚如鸡肠=== 刘裕的声音越来越高,语速也在加快,配合着他有力的手势和坚毅的表情:“现在我们需要做的,绝不是分兵各处,更不是纵兵掳掠,而是要集中兵力屯于要处,扼守妖贼登陆地点,更重要的是,需要安抚民众,让其回乡,加以保护和抚慰,只有人心向我,才能杜绝妖贼回归的可能!” 高素冷笑道:“刘裕,你说得容易,既然你这么有本事,那你干脆自己去做这些事好了。”他的话刚出口,突然觉得有所不妥,因为,他看到刘裕正笑眯眯地看着自己,仿佛正等着自己要说这句话呢。 高素咬了咬牙,沉声道:“刘裕,你现在的身份是刘大帅手下的中兵参军,不要忘了,你护卫先帝不力,已经给解除了军中指挥之职,没有带兵的权力,你的这些个纸上谈兵,也早早收起来的好。” 刘裕没有理会高素,看向了刘牢之,正色道:“大帅,刚才卑职所言,都是发自肺腑,上次妖贼作乱,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来自海上,官军无从防备,千里海疆,可以处处登陆,尤其是上虞这里,一旦给突破,就会直接威胁山阴,不可不防。” 刘牢之点了点头:“你说的有道理,此事本帅与谢将军也曾经讨论过,上次妖贼登陆上虞之后,把城墙给拆除了,以至于上虞城现在无险可守,派大军长驻海边不现实,但如果军队数量太少,又无坚城依托,那更是无法防守的,甚至连预警和拖延的作用也起不到。” 刘裕摇了摇头,走向了殿中摆着的沙盘舆图,拾起指棍,对着海岸线上的一处不起眼的城堡一指:“上虞虽然不可守,但是这里,同样可以起到驻守的效果。” 众人顺眼看去,只见此处正是上虞城北约五十里处的一个小县城,名叫句章,刘牢之微微地点了点头,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大将,他也一眼就看出了这是军事要地,虽然不象上虞一样正好扼着出海口,但是仍然在舟山群岛登陆会稽的要冲所在,如果是大军再次从上虞一带登陆,直取山阴,那句章会成为袭扰其后方与粮道的要冲所在,绝不可以放任敌军占据。 高素咬了咬牙:“句章城太小,城墙不满一丈之高,周长不足三里,城中居民不过三百余户,跟上虞城都差远了,就是因为此处太小太破,所以贼军退入海时,都懒得去摧毁,刘裕,你若是只想设个观察哨所,也不用找个城池,随便让几十人在海岸线一带放哨巡视即可。” 刘裕淡然道:“如果只是预警,那派斥候就可以,但在句章,就是要驻守,虽然城小墙低,但是只要用精兵扼守,一可当百,即使只有一两千将士,也足以对妖贼构成威胁,如果我军有一部有力部队驻于上虞扎营,而以精干偏师驻于句章,则妖贼一旦上陆,就会给发现,他们攻打句章之时,大军出动,可以里应外合,大破妖贼!” 刘牢之满意地点了点头:“刘裕,这回你的想法,与本帅完全一样,谢将军,以我看…………” 谢琰突然冷笑道:“刘将军,你和刘裕在这里一唱一和,可真是高啊,先前刘裕演戏故意说你们军纪败坏,然后又来这么一出,若是一般人,还真就信了。只可惜,本帅跟你们打交道多年,尤其是深知刘裕外表忠正耿直,可是心细如发,城府机深,你们的这点伎俩,骗不了本帅!” 刘裕的眉头一皱,正色道:“谢将军,卑职真的是一片公心,绝没有任何算计您的意思,再说这个提议,对您没有任何损失啊。” 谢琰的脸色一沉:“你就是借口要防备妖贼,所以找个理由在句章长驻吧,哼,要是你自己去,倒也罢了,可惜你最后的话暴露了你们真实的意图,说什么要有力部队驻于上虞,不就是要找个借口,让你们北府军在我会稽,上虞一带打万年桩,再也不走了吗?” 刘裕咬了咬牙:“句章小城,上虞更是残破,连民户也没有了,现在这时候北府军入驻,非但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要承担最大的风险,谢将军,卑职的提议真的是出于公心,想要灭妖贼,绝无半点别的意图啊。” 谢琰哈哈一笑:“是吗?本帅要感动地哭了啊。如果本帅不知道大名鼎鼎的北府军是什么样的军队,还真就会信了你的话。刘裕,也就在刚才,你还慷慨陈词,说北府军现在是如何在吴地烧杀抢掠的,现在刘将军所治的北府军,已经成为吴地让人闻风色变,连家都不敢回的骄兵悍将了,民众畏惧和憎恨你们,胜过对妖贼,这种没有好处,只有辛苦和风险的仗,北府军会打?刘大帅,你会么?你的这些个无利不起早的部下,会么?” 刘牢之沉声道:“谢将军,本帅再说一次,本帅的部下,是朝廷的官军,可不是强盗,更不是你说的什么无利不起早的土匪,我们来吴地,是为了剿匪平叛,有时候手段酷烈了一些,误伤了一些跟妖贼们混在一起的百姓,也在所难免,那些外面的传言,多是歪曲不实之词,只怕很多都是妖贼的奸细们为了离间百姓,阻止民众对我们的支持,而有意为之,你身为一军主帅,对于前来援助的北府军也是这样的态度,不免令人齿冷。” 谢琰冷笑道:“本来出兵的时候,本帅就跟皇帝,跟会稽王说过,妖贼不过是乌合之众,只要朝廷大军一到,立马土崩瓦解,不需要他人相助,但是会稽王被那些妖贼的恫吓所惊,把北府军也出动了,哼,现在看来,刘大帅这次带着虎狼之师来我吴越之地,妖贼是没杀多少,可是我们王谢世家的庄园,倒是给你们清扫一空,若是你们再在这里呆上半年,只怕我江左世家,百年的基业,没给妖贼们毁了,倒是会成为北府军将士们的战利品啦。” 刘牢之再也无法忍受了,直接拍案而起,头也不回地向外走:“北府军的人,我们走,江左八郡,留给卫将军好了,咱们回家!” ===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北府撤军寄奴忧=== 刘裕的眉头紧锁,站在殿上,他没有料到,居然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妖贼未灭,强敌环伺,居然谢琰都会借题发挥这样公然地驱逐北府军,如此地心胸狭窄,实在是突破了他的认知,即使是北府军有掳掠之事,但跟平叛的大局相比,孰轻孰重,仍然是不言而喻,可身为世家子弟,甚至可以说是高门世家最后希望的谢琰,却还是看不明白,被嫉妒之火烧昏了头,也难怪当年谢安宁可把北府军交给侄子而不是身为亲生儿子的他,知子莫如父,真是一点不错啊。 刘牢之那魁梧的身躯从刘裕的身边带风而过,他的脚步半点不停,嘴里却是说道:“刘参军,这回你满意了吗?” 而当这句说完时,他的人已经走到了殿门那里,整个堂中的北府军将校,全部跟随而出,甚至没有一个人向谢琰行起码的军礼,毕竟,这次这位卫将军,侮辱的是整个北府军。 刘裕摇了摇头,也是转身而走,谢琰冷冷地看着北府军将校们鱼贯而出,才长舒一口气,自语道:“这帮惹事精总算打发走了。各位,接下来咱们可得自己争点气,别给这帮丘八看扁了。” 多数将校全都行礼称是,只有一个中等个子的军将,名叫刘宣之,一脸的忧虑,说道:“琰帅,刚才那刘裕说的有些道理,天师道的妖贼主力跑了,只留下些吴地土豪在后面打掩护,我们这次并没有消灭敌军的精锐,万一他们再来,仍然要面临苦战啊。” 谢琰哈哈一笑:“没有北府军难道还不打仗了?你们可别忘了,你们是京城的宿卫兵马,兵精器精,装备不比他北府军差,他们现在也不是当年跟北方强胡血战的精锐了,很多也只是新兵蛋子,各位很多都是我们世家子弟,难道还不如这些京口寒门吗?” 刘宣之咬了咬牙:“可是当年的老北府兵,很多都是跟刘裕,刘毅一样,成为军主到队正级别的中下层军官,一支军队强不强,就是看基层军官是不是能把部队组织起来,我军的基层军官多是世家子弟,学过些兵法,但仍然缺乏战场经验,如果碰到强敌突袭,只怕会因为缺乏经验而自乱阵脚,上次妖贼作乱吴地,各地守军一触即溃,就是教训啊。” 谢琰的脸色一沉:“难道妖贼的基层军官就是百战精锐了?不也就是些只会神神鬼鬼的邪教弟子吗?上次他们侥幸得手,一是因为吴地承平百年,久不习战,州郡兵马又多混进了敌军奸细,给其渗透,二是有吴地土豪作为内应引他们来犯,这回我军精锐,内鬼又除,妖贼现在有几万部众,每天的粮草消耗巨大,在那小岛之上根本无法长久维持,最后只能冒险再次反攻大陆,到那时候,一切就尽在我掌握之中了!” 张猛哈哈一笑:“琰帅说得好。前秦百万逆胡,都不在话下,更何况区区妖贼呢?这可是王,谢家族经营了百年的吴地,琰帅又怎么会和那些昏庸的郡守,内史们一样,不知敌军动向呢?诸位,只需要听琰帅军令行事,必然可以旗开得胜,这回我军入吴地以来,连战连胜,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谢琰满意地点着头,看着沉默不语的刘宣之,说道:“本帅相信,那些京口武夫们能做到的事情,我们这些世家子弟同样可以,赶走北府军,本就是本帅的诱敌之计,不然孙恩卢循他们还不敢再来呢,哼,茫茫大海,要找到这些妖贼不是容易的事情,可要是他们主动前来送死,那就是最好的结果啦。” 刘宣之叹了口气:“既然这样的话,还请琰帅拨精兵五千,让末将防守句章,上虞一带好了,妖贼若来,也可迎头痛击。” 谢琰摆了摆手:“给你三千兵马,驻守浃口,余姚,我大军集中在山阴一带,等妖贼前来送死!还有,即日起公告全吴,就说北府军这帮瘟神走了,乡亲们可以出来回家啦,我这里有的是钱粮和来年的种子发给大家,来晚了可没东西啦!” 城外,北府军营,帅帐之中,刘牢之怒容满面,看着站在中央的刘裕,厉声道:“刘裕,都是你做的好事,给了谢琰赶我们走的借口,这下你满意了吗?” 刘裕咬了咬牙:“不管琰将军如何行事,我们都应该尽自己的本份,现在两军分开,一定会让妖贼有机可乘,我们万万不可与琰将军一时意气相争,坏了大事啊。” 刘毅冷笑道:“寄奴,咱们倒是想助他防守,可是人家不让啊,还担心我们想在这里赖着不走呢。毕竟,这里是王家谢家经营了几十年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呆着都碍人眼呢。” 刘裕叹了口气:“消灭了妖贼之后,我们自当退兵还镇,这回朝廷给我们的军令是消灭妖贼,这个目标没完成前,我们就有理由留下。” 刘牢之冷冷地说道:“刘裕,不必多说了,这回谢琰才是主帅,我们北府军不过是配合他行事,换言之,他是最后的决定者,也要承担一切的责任。既然他要我们走,那就是军令,我们只有离开,不过,本帅同意你的意见,如果我们彻底离开吴地,回到广陵,那妖贼若回,可能局势无法收拾,谢琰刚愎自用,必会败在妖贼手上,所以,我们得早作准备才是。” 刘裕心中暗喜,说道:“卑职请大帅分出一军,两千人即可,驻守句章一带,必不使妖贼偷袭得手。” 刘牢之冷笑道:“句章?刘裕,你想多了,本帅说过,江南八郡,都是他谢琰的,咱们北府军,一刻也不在此停留,全军速速拔营北上,回到建康一带,等谢琰兵败,再回这里平叛!” 刘裕睁大了眼睛:“大帅,万万不可,这时候不可以因为意气之争,而坏江南大事啊,还请…………” 刘牢之的眼神如电,直刺刘裕:“刘参军,你可以退下了,本帅如你所愿,给你五百人,去乌庄看守粮库去吧,也许,你的好朋友袁内史,可以让你不被谢将军赶走。” ===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看守粮仓亦自立=== 刘裕的眉头一皱:“乌庄?现在不是吴兴的妖贼全给平定了,而乌庄也成了吴兴郡的粮仓了吗?” 刘牢之冷冷地说道:“妖贼已经没了,这次的平叛任务,也随着谢大帅宣布让我们北府军离开,而告一段落了,刘裕,你是冠军将军的部下,来我这里本是借调,仗打完了,你也应该回原部队了,不过,你既然说妖贼们还会重来,不能离得太远,那本帅就给你个方便,让你随孔靖的辎重营行动,他有三千部下,现在也是配合吴兴郡的袁内史一起管理和重建乌庄的粮库,你就去那里好了,那地方你熟悉,相信你在那里,可以发挥最大的本事。” 刘裕的脸色微变:“大帅,你这是要赶我出北府军吗?” 刘牢之摇了摇头:“你本就不是北府军的人,不过这样一来也好,你不是北府军的编制,倒是可以名正言顺的留在吴地了,毕竟谢将军是要北府军都滚蛋,并不包括你。本帅的各营人马不能分给你,但辎重营所部,本来也是各地征召的民夫,倒是可以让你挑选人手。不过,本帅有言在先,这回若是还有人跟上次一样,耍小聪明自领军法,去辎重营,那也别回来了,即使回来,也只能从小兵做起,别想着再独领一军!” 他说这话时,眼神犀利如电,狠狠地盯着向靖,何无忌,蒯恩等人,刺得他们不敢抬头。 刘裕正色道:“那就依大帅的军令行事,不过,卑职还是想说,东南事关大晋的根本,如果再次失陷,那朝廷就会万劫不复,无论是荆州的桓玄还是北方的胡虏,都会趁火打劫,大帅是识大体的忠臣良将,还请万万以国家利益,万民福祉为念,不要意气用事,如果妖贼真的大举前来,还请迅速来援。” 刘牢之面无表情地说道:“留你在这里就是为了监视敌情的,谢琰就是再差,好歹也是一代名将,身经百战,手下也有数万宿卫兵马,断不会象王凝之那样装神弄鬼,把希望寄托在什么鬼兵身上,即使一时不利,也可防守会稽数月,有这时间,本帅定会率军前来的。不过,已入隆冬,春耕将至,将士们也出来几个月了,怎么说也不能误了来年的耕作,我们暂且回去休整一下,完成春耕,然后就会重新集结,视情况来援,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你来负责了,一旦敌军有什么异动,就迅速来报。” 说到这里,刘牢之顿了顿:“还有,除了妖贼的主力之外,那些给打败,溃散的吴地土豪的余党,也不在少数,他们遁入深山,时不时地出来袭击我们各地驻军,胁迫百姓不得回家,你在乌庄,也要配合袁内史行事,剿灭这些残匪,收拾人心,来年我北府大军回归之时,希望这里被你建设成你所说的人人心向朝廷的王道乐土,而不是这片兵荒马乱之地。” 刘裕咬了咬牙:“这阵子我们北府军在此地抢掠杀戮不少,这人心只怕一时难以收复,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才是。” 刘牢之冷笑道:“谁让他们附逆呢?这就是作乱的代价,本帅需要大兵诛讨反贼,加兵威于吴地百姓,后面的安抚之事,就交给你和袁内史他们办,毕竟你们现在不是北府军,刘裕,你得告诉这里的人,如果想要安居乐业,就不能再从贼附逆,不然下次北府天兵一到,只会比这次更惨。明白吗?” 刘裕长叹一声:“若按大帅所为,只怕吴地人心会更加不稳,更加不服朝廷。” 刘牢之哈哈一笑:“谢相公当年还在时,就说过,对于民众,要恩威并施,不可骤恩,你看这回吴地叛乱,谢家对庄客佃户们上百年的恩情,最后又有多少回报?有多少谢氏子侄,是死在自己庄客手上?我北府军这次清扫吴地,也是要让这里的人知道,刀子在谁手里,该听谁的话。好了,刘裕,你可以走了,我们这里,还要继续商讨后面撤军的事。孔靖现在人在乌庄,你拿了我的令箭,直接过去找他吧。对了,转告他准备好沿途后勤补给之事,迎接大军回转。” 刘裕行了个礼,转身就走:“也请刘大帅转告卑职在京口的家人,这几年,卑职怕是无暇回家了。” 当刘裕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向着营门方向走去的时候,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大哥,等等我。” 刘裕转头一看,只见刘道规一身盔甲,也同样骑了一匹马,马鞍两侧挂着行囊,正向自己挥手示意呢。 刘裕的眉头一皱:“道规,你这是做什么,快回去,别胡闹。”他一边说,一边目光落到了刘道规的右腿之上,叹了口气,跳下马来,上前系起他那散乱的绑腿:“看来你这辈子都学不会自己系好绑腿了,也许哪天在战场上会死在这上面呢。” 刘道规微微一笑:“大哥,长路漫漫,前途茫茫,这次,就别再扔下弟弟了。” 刘裕的嘴角勾了勾,沉声道:“别胡闹了,大哥现在不是北府军的人,去哪儿都行,刚才大帅说的你也听到了,你跟着我就等于离开北府军,前程不要了吗?” 刘道规正色道:“在小弟心里,大哥可比北府军重要得多,再说了,跟着大哥,立功的机会才大,比在北府军中更有前途。你这回苦心设计激怒两个大帅,不就是想要有个独立领兵的机会吗?” 刘裕的脸色一变,低声道:“慎言!”他左右环视,确定了周围没有旁人,才对着刘道规说道:“有话上马,路上说。” 刘道规面露喜色,跟着重新上马的刘裕后面,一起出了军营,直到离开营门三里以上,身处一片无人的原野时,刘裕才回过头,看着他:“你凭什么说我是故意激怒两位大帅的?是谁告诉了你什么?” 刘道规叹了口气:“因为连小弟处于大哥的位置,都会做同样的事,这回大哥来北府,可不是象以前那样再居于一个明显已经在防着自己的刘牢之之下,而是要真正建立自己的势力,上次的乌庄之战,把大哥的计划提前了,对吧。” ===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道规已非小弟弟=== 刘裕的双目如炯,紧紧地看着面前的弟弟,他突然发现,这个以前自己一直以为只能躲在自己的背后,连绑腿都不会系的小弟,已经成长为文武双优的顶级人才了,只这一番话的见识,北府军中自己的那些个兄弟,大概除了刘毅和何无忌外,就无人能有。当然,胖子和孟昶这两个文吏除外。 刘裕勾了勾嘴角:“道规,我想听听你的看法,也许,我们兄弟应该一起讨论一下未来的发展了,毕竟我们是血亲,我的所有作为,都会影响到你,或者说,连累到你。” 刘道规微微一笑:“没有大哥,我们早就饿死了,我们这条命都是大哥给的,所谓长兄如父,就是舍了我的性命,也要保住大哥。所以,你的做法我一直在思考,这些年来,尤其是你从北方回来之后,我每天晚上都在想你做的一切,想着自己在你的位置上,如何去做才能更好。只可惜,我没有一次能想出超过你的点子。” 刘裕的眉头一皱:“这么说来,我不跟黑手党合作,你也觉得没问题?” 刘道规点了点头:“虽然胖哥和妙音姐一直让你去跟他们合作,而且我也认为他们是为了你考虑,但是你所要的,不是一个大将的权力,甚至不是一个皇帝的帝位,你要的,是万古流芳的名声,是再造华夏的伟业。帝王将相可能每几年就有一个,不足为奇,但能给千世万代传诵的,只有盖世的英雄才可。” 刘裕哈哈一笑,点头道:“不错,这就是我要的,也只有你能理解我,因为,我们都是高皇帝的子孙,有着祖先的荣誉和使命。汉人汉人,天下的所有汉人以我们祖先建立的国号而命名,就算司马氏皇帝可以弃他们不顾,我们作为汉室后代,也不能那样做。” 刘道规笑道:“跟黑手党或者是这种豪强大族合作,典型就是光武帝刘秀,他虽然借助了河北之力取得天下,但事后建了国也得给这些豪强地主回报,不能把他们的田地,庄客收归国有,所以后汉一代,从开国开始就国无力,就是因为开国皇帝为了自己功业,选择了与狼共舞,跟注定要损国肥私的这些人结盟,最后百余年后,自己的子孙终于无法守住江山,以致有黄巾之祸,董卓之乱,最后三分天下,我大汉也就此亡国。” 刘裕正色道:“是的,所以如果借助黑手党,或者借助高门世家之力,以后就不可避免地对他们作出妥协,让步,要么变成他们中的一员,要么被他们限制,当个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那不是我要的。所以,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跟高门世家合作,因为司马氏皇帝都无法满足他们的,我更不会给,也不想给。因此,我从一开始就必须结交军中的热血男儿,结拜兄弟,就是因为只有这些人,才是真正可以托以生死的。” 刘道规正色道:“但不是每个军中汉子都是这样的热血男儿,刘牢之,刘毅都不是这样的人,包括象高素父子,诸葛侃父子等,即使是何无忌,魏咏之,要是让人家抛却身家跟你一路,也未必能做得到。毕竟高门世家可以给这些军汉们荣华富贵,而你不可以。” 刘裕叹了口气:“所以,这次平叛恐怕真的是我最后的机会了,天师道之乱,意外地摧毁了王家谢家这些顶尖世家在吴地的所有基业,这是黑手党始料不及的,这场叛乱,已经动摇了他们的根基,就是那些累世所藏的军械粮草,也把那些靠着开国地契控制的庄园给毁之殆尽。谢琰最怕的就是这种事,对他来说,我们北府军呆在这里每一天,都可能把原来王谢家的田地占为已有,或者是上交国家,因为无主无地契的荒地,先到者得,甚至可以伪造地契。我料到他不会容北府军在此久留,但没有料到,他居然如此迫不及待,强敌尚在,就要赶我们走。” 刘道规点了点头:“大哥本来是想驻军句章,让北府军和琰帅兵马互相争夺地盘,而你则宽仁待民,引来那些逃亡山林的民众归附,时间一久,吴地民众就会都来投奔你,因为你既能保护他们,又对他们比谢刘二帅要好,如此一来,吴地人心所向,你就有一片真正的根据地了。” 刘裕点了点头:“是的,人心的争夺,是最难的事,一点小恩小惠可以骗人一时,但不可能让人感激一世,我在北府军之所以有一批生死兄弟,就在于我在战场上永远是可以用生命来掩护他们,而不是想让他们为我做什么事,只有我为人人,日后才可能人人为我,这个道理,我在京口从军前就知道了。” 刘道规笑道:“可是这个道理,刘大帅,刘毅他们到现在也不知道,谢琰也不知道,他们只想着有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夺取现实的,眼前的好处。如果没有大哥,只靠他们,可能都不是天师道的对手呢。” 刘裕正色道:“天师道在争夺人心上很有办法,即使这次兵败,也有数十万部众相随入海,所以他们必然会反扑,谢琰太急了,他哪怕让北府军在吴地多呆三个月,联手先平定了必然要反扑的天师道,再赶我们走也好,现在要他独立对付妖贼,只怕是凶多吉少,大帅看出了这点,所以故意回师,就是要看他败亡,只有谢琰彻底完蛋了,他才能完全地控制吴地,到时候就算他在这里纵兵四掠,也没人能制约得了他啦。” 刘道规微微一笑:“这次在乌庄,应该是大帅故意想借天师道来害你,包括上次你被他抓进戏马台,听说也是黑手党中人事先跟他有接触,你是他在北府军中最大的威胁,所以大哥想借这次机会自立,这点小弟完全支持,只是我有个建议,既然他不仁,你也不必再死板,是时候拉拢军中的老兄弟,建立自己真正的势力了。” ===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沈家悲惨血泪史=== 刘裕的眉头一皱:“不可,现在刚刚离开北府军,就要拉北府军的老兄弟,这样做法不好,别人会怎么看我?” 刘道规笑道:“大哥不要误会了,小弟的意思,是建立自己的势力,不是说现在就要以前跟你出生入死的老兄弟直接到你这里来。我说的拉拢,是指给象孔靖这样的人,立功升迁的机会,如果让大家看到跟着大哥,是有立功升职的机会,那自然会有人以后主动投奔了。” 刘裕的神色稍缓:“可这个功不太好立,看守粮仓或者是平定残匪,立不了什么大功。就是孔靖本人,也不指望这个升官,除非是打大仗,消灭大股残匪才行。” 刘道规四下看了看,上前低声道:“大哥,有一个平定残匪的大功,已经找上门来了,就看你想不想要!” 刘裕的脸色一变:“什么大功?说详细点!” 刘道规正色道:“大哥可还记得那吴兴土豪沈穆夫吗?” 刘裕的眉头一皱:“怎么会不记得?沈家也算是江南土著大家族了,这沈穆夫和他五个儿子,都以悍勇闻名,当年洛阳一战,他还跟着天师道的卢循帮过我们,也算是打过交道。只是这次鬼迷心窍,居然伙同天师道作乱,最后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可悲可叹,只是他的那五个儿子…………” 说到这里,刘裕的心中一动:“你说的大功,就是沈家五子吗?” 刘道规笑道:“大哥果然一点就通,不错,沈穆夫战死沙场,却是让五个儿子带着其祖父沈警,还有他的四个兄弟突围而出,沈家五子本来是想接着祖父和四个叔叔去山中避难,但是沈警年过七旬,不愿吃苦,在同乡沈预的怂恿下,还是去投了别处的沈家亲友,结果正是这个沈预,向谢琰密报了沈警父子的下落,于是沈警和四个儿子刚逃出北府军的搜捕,就又落入谢琰之手,被斩首示众。沈家五子走投无路,长兄沈渊子和二弟沈云子,曾经在当年洛阳之战中与我同队,算是有些旧情,前天夜里秘密来找我,求我救命。” 刘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三弟,你糊涂啊,沈家可是朝廷重犯,除了天师道三兄弟外,就是沈穆夫的官职最高,做恶也是最大,别的不说,就是你徐羡之徐大哥,他的父亲上虞令徐祚之,就是被时任县丞的沈云子亲手斩杀,甚至还分食其血肉,你跟这些人接触,一旦外界得知,只怕你这身军装,就再也穿不得啦,更不用说你以后如何去面对你的徐大哥!” 刘道规叹了口气:“沈家也是给天师道坑惨了,他们家本是吴地土豪,本不必涉及这次的叛乱,但是司马元显下令要在吴地征兵,而王家谢家这些大族,靠了自家在本地为官的势力,把这些征兵的名额,全部用在了这些吴地土著的庄丁身上,想要借机夺取吴地这些土豪的产业和人口,他们也是走投无路,才只能靠天师道报复的,如果真的有反心,去年朝廷斩杀孙泰等人时,他们为何不反呢。” 刘裕点了点头:“逼反吴地土豪,确实是黑手党的毒计,也是昌道内战的重要一环,但他们作茧自缚,没有料到前青龙郗超,居然反过来让天师道三杰有了足以对抗黑手党的实力,再加上这些吴地土豪相助,才闹到如此的地步。只是黑手党的反应很快,派了宿卫军和北府军两大强军来平叛,天师道的那三个家伙,扔下这些吴地土豪在后面送死,自己却跑了。沈家的悲剧,也差不多是许家,张家,陆家,丘家这些吴地家族所遭遇的,并不值得同情。” 刘道规点了点头:“话虽如此,但是大哥一向想行土断,不也是想把吴地的高门世家的土地收归国家吗?这次天师道之乱,表面上看是军事问题,实际还是离不开一个人心,一个土地,如果我们真的对所有的吴地土著斩尽杀绝,那三吴之地,就会彻底落到各大高门世家之手,以后再想土断,可是难上加难了。而且吴地的人心,现在并不向着朝廷,要是对这些土著家族斩尽杀绝,连投降的机会也不给,那这里的人只会进一步地倒向天师道,成为妖贼源源不断的人力,想要平定,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流多少血!” 刘裕咬了咬牙:“所以,你的意思是让我接受沈家五子的投降?我现在没有这个权力,现在我最多只能带五百人去看守乌庄的粮库,如果要接受他们投降,赦免这些人,起码是要吴国内史袁崧,或者是会稽内史谢琰这种级别的才行。” 刘道规微微一笑:“袁内史一向宽仁待人,他现在是吴国内史,可是吴兴之地,已经成为一片空城,所有的百姓都逃在深山中不敢出来,就是因为前一阵给咱北府军抢得太狠,祸害得太惨了,现在谢琰的宿卫军屯兵会稽一带,北府军又是打道北上回府,吴兴之地几成空城,哪有本事去搜索深山中的流民百姓呢。要是逼他们逼得太狠,甚至在沈家五子这样的逃亡土豪的率领下,反攻州郡,都是极有可能的。大哥,你说现在收拾人心,恢复生产才是首要之事,那赦免沈家五子,不就是收拾人心之举吗?” 刘裕长叹一声:“三弟啊,要是换了别人,赦免也就赦免了,可是沈家不一样啊,他们可是手上沾满了你徐大哥一家的鲜血,你赦免了他,就是背叛了徐大哥,真的值得吗?” 刘道规叹了口气:“不瞒大哥,这也正是此事中最棘手的一件事,不过小弟以为,你可以先见见沈渊子,看他的态度,再行决定对沈家的处理。当然,最后无论你如何决定,都要把他们交给徐大哥发落,道理说清楚,是杀是放,尊重他的决定。如此一来,人心能复,也不负朋友,如何?” 刘裕用力地点了点头:“很好,就按你说的办!” ===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凭吊英灵乌庄前=== 吴兴,乌庄。 几十座新起的坟头前,刘裕一身盔甲,肃然而立,他的头上系着白色的孝带,腰间缠着黑纱,而身上则披着一身麻衣,一身孝服打扮,他的手里拿着一碗酒,沥沥洒下,尽入坟前的土壤之中,而眼中则是含着泪水,声音也哽咽着,说道:“兄弟们,寄奴无能,累各位身陷险境,各位都是我大晋的好男儿,好将士,为国击贼平叛,一腔热血忠魂,就流在这三吴大地。我刘裕对天发誓,若有来生,必与诸君共取富贵!” 他说着,把最后一点酒全都洒下,掷碗于地,大声道:“各位的父母,就是我刘裕的父母,各位的妻儿,就是我的家人,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断不会让你们的家人挨饿受冻。王波,李三才,顾顺子…………,你们的家人,我已经派兄弟们接到京口安置,勿忧勿虑,安心上路!” 站在刘裕身边的,是同样一身重孝的徐羡之,他的双眼通红,看着眼前的几座新坟,说道:“爹,两位兄长,羡之不孝,不能与父兄同生共死,偷生至今,就是要留得残躯,为父兄报仇,你们,还有我徐家的好兄弟,好儿郎们,请暂居于此,上虞现在还没有恢复正常的秩序,妖贼尚在,只有先请大家暂居此处,等我们彻底消灭了妖贼,一定迎接各位魂归故里!” 他说着,也把面前的水酒洒下,最后目光落到父亲的墓碑之上,看着那一行龙飞凤舞的墓志铭,又是鼻子一酸,几近垂泪。 一边站着的陈遗叹了口气,掏出一方手帕,上前递给了徐羡之:“少爷,老主公是为国献身的,忠义千秋,吴地人人赞叹,我们不能只在这里抹眼泪,还是要消灭妖贼,为他们报仇才是!” 站在众人身后,一身素色官袍的袁崧叹了口气:“死者已矣,生者犹存,我们这些人能站在这里,是靠了他们的英雄牺牲,大晋不会忘记他们,三吴百姓不会忘记他们,刘参军,徐郎中,请节哀。” 徐羡之抹了抹眼泪,对着袁崧行了个礼:“晚辈现在服孝在家,无官在身,请袁大人不要称晚辈为郎中了。不过,晚辈这次从京口老家前来,就是安置了老母幼弟,以及妻儿家人之后,想着回来做点什么,不然的话,我天天觉都睡不踏实,一闭上眼,就想到那天的情况。” 袁崧点了点头:“徐贤弟大才,官声才干在建康的世家中也是早有耳闻的。现在前方的会稽等郡尚不安宁,这吴兴虽然也偶有盗匪,但还是相对安全些。也多亏了刘参军这阵子在我们这里,安抚民众,捉拿盗匪,你看,现在这吴兴城中,也回来了一千多户百姓了,比起别的地方,要好了许多。” 徐羡之睁大了眼睛:“寄奴哥,你还有这样的本事吗?我以前一直以为你只是战场无敌,这理政安民并非所长,可没想到…………” 刘裕微微一笑,说道:“这天下的道理,原理很多是相通的。在军中,冲锋陷阵,身先士卒,靠的是自己肯拿出命来救兄弟,而治民也是一样,只有得到了民心,让他们愿意跟随,才能谈治天下。” 徐羡之的眉头一皱:“可是之前官军在吴地,杀戮抢掠的事情,连我在京城都天天听到,这次一来,也知道各地百姓畏惧官军胜过虎狼,躲在山里都不肯出来,不少地方的赦令早就下达一两个月了,可就是没一户人家回来,为什么你这里就可以?” 刘裕正色道:“因为朝廷的公信力在吴地,已经荡然无存了,之前开国时就约定,吴地这里不作征兵之地,就象京口只作出兵之地,不交赋税服役,吴地百姓也这样过了几十年,即使是前秦入侵,淝水大战时,朝廷也没有在这里总动员,所以民众也愿意共赴国难,捐钱出粮,做力所能及的事,这就是家国一致,军民和谐。” “可是会稽王弄乐属之事,实在是伤了人心,损了朝廷威信了,更糟糕的是,有些个不法的高门世家,借着这个征召丁壮的机会,在这里大肆兼并,抢夺吴地土豪世家的领地,想借机再捞一大把,这就激起了民愤,吴地的豪强世家几乎全境皆反,而且他们找到了极善于蛊惑人心,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丰富战斗经验的天师道来带头,勾结在一起,就成了这场遍及三吴大地的祸事。” 徐羡之恨恨地说道:“是啊,现在回想起来,几乎一夜之间,八郡皆陷,我当时就在上虞,亲眼看着身为县丞的沈云子,带着妖贼攻击县衙,这帮丧尽天良的东西,后来居然还将我父兄,以及不愿意从贼的官兵们斩为肉酱,分而食之,如此野兽之举,人神共愤,我若不能将之千刀万剐,碎尸万段,枉为人子!” 刘裕点了点头:“徐兄弟说的很对,只是有一件事你恐怕弄错了,这杀人分尸,逼人食肉的行为,不是沈云子们主动所为,而是被孙恩所逼迫。” 徐羡之的脸色一变:“这又是什么意思?” 刘裕正色道:“这是一种类似投名状的行为,杀了吴地的州县长官,或者是世家子弟,为了断绝那些入伙的百姓,或者是地主豪强们的退路,孙恩就逼迫各地新附的民众,必须要吃这些官员和军士的血肉,说他们是妖贼,只有食他们之血肉,才可得天师保佑,可以长生。不吃的人,就会给指为妖贼,把他也杀而食之。如此一来,就可以断了大家脱离反贼,逃回来的路,只能跟着他们一条路走到底了。” 徐羡之喃喃道:“原来是这样,你这样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在会稽山阴城的时候,就曾经听夫人说过,有个叫谢三牛的忠仆,就是给逼着吃了他庄园主的肉,然后趁着贼人不备跑了回来,报信给夫人呢。这人是个好兄弟,后来也是为了抵抗妖贼战死了,绝非逆贼同党。怪不得妖贼能迅速地扩大实力,一个月就有几十万人追随,原来是靠了这种邪恶的手段啊!” ===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吴地百姓不回家=== 刘裕点了点头:“所以,这些百姓很多给妖贼逼着吃了朝廷官员和战死将士的肉,加上之前北府军在吴地以平叛为名义杀了很多给妖贼裹胁的百姓,他们现在很多不敢回来,怕给清算。我这阵子走遍吴兴的山林,才只找回来这些百姓,若不是他们饿得快死,只怕现在也不会回城的。” 袁崧长叹一声:“想不到我大晋的百姓,居然连世代居住的家都不敢回了,这场战乱摧毁了吴地八郡,但比这些人员死伤更可怕的,是朝廷跟子民的信任关系,已经是荡然无存,医治战后的创伤,收拾失去的人心,恐怕是比消灭妖贼更紧迫的事情了。” 刘裕的神色严肃:“不错,羡之,你也看到了,乌庄已经是吴地的大粮库所在,吴兴,吴郡,义兴这北边三郡的粮食,包括今年春耕的种子,都在这里,可是这里的粮库你也看到了,上个月北府大军走后,存粮不到五万石,还都是明年春耕的种子,也就是说,这场祸乱把所有的官仓粮储都弄没了,要是现在再不把百姓找回来种地,只怕明年这个时候,连最后一点存粮都没的吃啦。” 徐羡之咬了咬牙:“是啊,这次北府军和宿卫军出动,近十万兵马,把江北乃至于建康的存粮都吃光了,甚至会稽王父子都下令民间禁止酿酒,以节约粮食了,逃难到建康城的士人,家属,以及相随他们的家丁庄客足有十余万人,这可是十余万张嘴啊,朝廷真的不是有粮不发,而是实在无粮可动用了。” 袁崧的眉头一皱:“怎么会这样?多了十余万人,出动十万大军,就把咱们大晋十几年的存粮吃光了?” 刘裕点了点头:“不错,因为大晋的江北六郡是战地,地少民贫,而豫州,司州这些地方是前线,跟胡人拉锯不断,又加上北府军长期驻守,一直是没有余粮,还要靠建康的粮食支援。大晋本来的产粮地无非两处,一是这吴地八郡,二是荆州和巴蜀。多年来,吴地八郡的粮食都扣在大世家的庄园里,比如这乌庄,就是一个大粮库,连原庄园主许家这种吴地土豪,都把粮食存起来不给朝廷,所以朝廷一直是无钱粮供应大规模的中央军,就是这次谢琰带来的宿卫军,也有半数是他在徐州任刺史时的旧部呢。” 徐羡之附和道:“是啊,原本桓冲在时,荆州还算是服从朝廷,多年来都供应了税赋所定的粮草,可现在桓玄,殷仲堪控制了荆州,桓玄这个天杀的家伙,上次想要以平定孙恩之乱为借口,带兵进入建康,夺取政权,他的野心,路人皆知,所以尚书令王拒绝了他,结果他竟然下令,不许一条运粮运米船顺江东下,还派出水师沿江巡逻,哪怕是从巴蜀,梁州到建康的漕运船,也全给扣下了。还有杨期从雍州通过陆路向建康交粮税的车队,也全给扣留,粮米给他充作军粮,准备下次作乱之用!” 袁崧圆睁双眼:“这个混蛋,他这是想饿死朝廷吗,饿死江东百姓吗?殷仲堪是做什么的,他可是荆州刺史啊,怎么不管桓玄?!” 刘裕叹了口气:“袁公息怒,荆州给桓氏经营数十年,大至刺史府的文武,小到一乡一村的里正,都是桓家的门生故吏,只听从桓氏一族的命令,朝廷派去的官员,哪怕是刺史,都是命令不出江陵的刺史府,上次桓玄一个人从草原跑回来,不用任何的兵符和朝廷官职,就能让整个荆州兵马听他行事,北上中原,从那时候起,荆州就再非朝廷领地,无非是个打着大晋旗号的国中之国了。殷仲堪是标准文人,虽然宽厚,但无力控制荆州,杨期有忠义之心,但人在雍州,隔着桓玄无法供应朝廷,巴蜀,汉中也是同理。现在道子一党派出驻守豫州的司马尚之,还有在江州的王愉,都是防备桓玄用的。北府军迅速地回师京口广陵,也是防桓玄趁机突袭建康,行王敦之事!” 袁崧长叹一声:“国家不幸,内忧外患,强胡在外,还有妖贼和桓玄先后作乱,袁某久居朝堂,平日里看到各地公文,都是一片海宴河清,却没想到真正出了乱子,竟然是这样一发不可收拾!” 刘裕正色道:“的根本,也就是三吴之地给彻底摧毁了,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以前大晋之所以不能全力北伐,就在于吴地的钱粮给世家,还有世家背后的黑手党所控制,而中上游的荆州兵马,更是一个独立王国,随时会顺流而下夺取政权,所以大晋从来不能举国之力,集中整个南方的资源北伐,若非如此,又怎么会奋斗百年,也无法收复北方失地呢?” 袁崧点了点头:“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我们既然食国家俸禄,在此地为父母官,就要救这一方百姓。刘参军,明天我跟你一起去晋陵一带的锡山去安抚百姓吧,你刚才巡视回来说有五千余户百姓在山里,不敢出来,我这个吴国内史亲自去,他们总该放心了吧。” 刘裕摇了摇头:“刚才我说过,这些百姓在孙恩之乱时,被妖贼胁迫,在一些领头土豪的带领下,加入了妖贼,不仅跟着天师道的妖人们攻州占郡,甚至还分食了朝廷命官和世家子弟,还有守城将士们的血肉,朝廷王师刚回来时,他们也有不少主动归降,想回来,但被宿卫军和北府军诛杀了不少,象锡山的这五千余户百姓,就是给杀怕了不敢出来的,只怕袁公就算亲至,也无法把他们全给劝出来回归吴兴郡。五千余户,那可是两三万人啊,我的军士也就四五百,还要守粮库,也没办法强行把他们驱出山中。甚至无法保证袁公去安抚时的安全,毕竟,不排除仍有妖贼混在这些百姓之中,散布流言,甚至再度潜伏作乱。” ===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忠孝难全何所选=== 袁崧咬了咬牙:“我听说这些百姓都是跟着一些吴地土豪庄园主们,如果控制了这些土豪,赦免其罪,是不是就能让他们说服百姓出山呢?” 刘裕的目光看向了徐羡之:“我这回从锡山倒是带回了五个这样的土豪头子,不过,这些人的生死,不应该由袁公决定,而是徐兄弟说了算,要杀要剐,是死是活,都是你一句话的事!” 徐羡之的脸色一变,突然一把抓住了刘裕的手,双眼圆睁,刘裕甚至可以感受到他的掌心如火灼一样,热得发烫,而因为过度地兴奋和激动,平时沉稳如山的这个情报头子,都在发抖,他的声音直钻进刘裕的耳中:“寄奴哥,你是说,你是说抓到沈家的五个小杂种了吗?” 刘裕直视着徐羡之的眼睛,这双眼睛里,激动中洋溢着杀气,显然,仇人就在眼前,任谁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正好在父兄的衣冠坟之前,更是如何,刘裕点了点头,说道:“不是我抓,而是他们自愿和我一起来,准确地说,是沈家五子中的大哥沈渊子,还有老三沈田子,他们肯跟我来吴兴郡,面见袁内史,商谈赦免归顺之事!” 徐羡之的眼中闪过一丝巨大的失望,他咬了咬牙,松开了刘裕的手:“只来了两个吗?而且,寄奴哥你的意思,是要接受他们的投降?” 刘裕看着徐羡之,平静地说道:“刚才我们把道理分析得非常清楚,现在吴地的百姓都不敢回家,怕遭到报复,这锡山中的五千多户百姓,多半是沈家的庄客,部曲,沈穆夫死后,沈家五子带着他们进山里躲藏,现在正值严冬,他们快过不下去了,这才找上了我,想求一赦免,袁内史已经答应了此事,但是沈家的情况跟别人不同,他们亲手逼死了你父兄,所以,这个生杀大权,我和袁内史不敢擅专,由徐兄弟你来决定!” 徐羡之的牙齿咬得格格作响:“就是说,我若是杀了他们两个,那其他三个沈家小子就会断了所有希望,跟朝廷作对到底,还会带着这五千余户百姓,一起作对到底,是吗?” 刘裕点了点头:“是的,不仅如此,吴地这里的土豪们多有联姻,同气连枝,姓沈的,姓许的,姓陆的,姓张的,都是多年的儿女亲家,吴地的山林之间,数十万百姓现在都是在各自地主的带领下,观望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天师道这次逃得匆忙,把他们扔下来断后送死,他们很多人已经对天师道绝了望,愿意主动归降,但如果主动来降的沈家给我们报仇杀掉,那其他所有人也会断了这条路,因为这些土豪,都在这次起事中跟各个高门世家有仇,要说报仇雪恨,人人都有理由,你徐家跟沈家有仇,他谢家跟许家,张家也有仇,如此一来,怨怨相报,子孙为继,吴地恐怕就真的永无宁日了!” 徐羡之的泪流满面:“寄奴哥,从小到大,我一向听你
相关推荐:
恶女嫁三夫
凡人之紫霄洞天
朝朝暮暮
试婚
掌中之物
爸爸,我要嫁给你
罪大恶极_御书屋
进击的后浪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