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修天记 > 第227章

第227章

能私下对你说我都不知道曹皇叔是敌是友若说是敌人,却指望着他能撑得久一些,这样才能在关陇决出新主人之前,我也努力做个什么主人,否则哪里能跟人家关陇的去争?但若说是友人,说句不好听的,稍微?意恋憔置娉隼匆院螅?估计就是这位的黑塔最先压下来,到时候能不能活命都难说。” “是这个道理。”阎庆认真想了一下,然后连连点头。“但说不定到时候就是因为三哥你太厉害,才把曹皇叔给逼到绝路。” “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张行笑了笑,继续来叹。“想要把曹皇叔那种人逼到绝路,怎么也要大势浪潮起伏得当,借势而为,更要团结一致,大家并力才行” “这是当然。”阎庆点了点头。 屋内沉默了一下。 “所以,思思没说她具体要去哪儿吗?”停顿了一下后,张行继续伏桉来问。 “是。”阎庆稍微小心了一点。 张行想了一下,内心其实也明白,此事没什么多余可问,因为白有思是给他说过想法的。 按照白有思之前的说法,她会先在东都看清局势,安排好东都的故人;而在确定局势暂时稳固后,应该再先去西面见她的那位师父,验证天下动乱与真气异动的事情;然后还会去太原见她父亲验证宗族的安排白家上上代就分了大小宗,而他父亲只是白氏大宗里刚冒头立业的一个新立小宗,而且她还有好几个弟弟,而且谁也不知道她父亲到底打什么主意,有些话,只有当面才能问清楚。 这个过程中,说不定还有去看一看西面边陲之地,看看巫族边界情势,走一遭红山、黑山,探一探河北的意思。 很有可能,对方会等到自己这里造反事业进入预想中的低潮后,才会来汇合,到时候才按照计划,一起往北地、东夷走一走。 造反事业一陷入低潮,失败主义的大龙头就往边地或者国外走一趟,增长一下见识,也属于题中应有之义了比如李枢就是个有经验的,说不定到时候还能做个伴。 稀里湖涂想完,张行回过神来,复又看向阎庆:“小阎,咱们是莫逆之交,你既然来了,有些场面话就不多说了,我这里有几件事情,你随便做完一件,我就可以指着功劳给你个头领的位置,只是不知道你想做哪一件?” “还请三哥言明,到底是哪些事情?”阎庆精神一振,立即起身拱手。 “其一,梁郡楚丘那里有个大豪强孟家,他家产业一半自然就在你们梁郡,但也有不少在济阴周桥一带这一代实际主事的是孟山公,人在汲郡当都尉,因为一些事情,现在黜龙帮在汲郡要吃他的情面,而他儿子孟忠,才十二三岁,主要是周桥这里他一个族弟,绰号孟啖鬼的混账玩意在家里管事,我要清理授田,他居然以孟山公是大魏都尉的说法跟我叽歪你若有心,可以去一趟汲郡,问问孟山公,什么时候大魏的官可以在我一个反贼这里要授田了?还管不管他族弟?” “我觉得没问题。”阎庆脱口而对。“我也晓得孟家,他们也是黑白通吃的样子,梁郡人也坐在火上,而这个局势,孟山公应该在汲郡也待不住,可要回来,必然要倚靠黜龙帮的大局面才好做事,跟他说清楚,那他但凡有些志气和想法,断不至于为了那几百亩地跟三哥你计较而若是没有这个志气,活该他族弟被处置。” 张行莫名摇了摇头,也不知道是否定,还是想到了什么,但也没继续深入讨论此事,而是继续说了下去: “其二,授田这个事情,看起来只是公平来做,也的确快完了,但其实还是有大问题倒不是说谁还敢硬顶,我在这里两个月,上下也都晓得我脾气了,像孟啖鬼自以为有恃的人毕竟是少数,最大的一个问题在于狭乡与宽乡你知道这个事吗?” “自然知道。”阎庆一时苦笑。“虽说授田是全天下一致的,但有的乡人多地少,有的乡地多人少,实际上分起来肯定只是相对公平三哥是要狭乡迁宽乡?” “前面还在打仗,这也只是造反,没敢大迁,只是最狭的定陶和最宽的成武两个县稍作迁移而已,就这,成武县的那几个宽乡也大为不满,五天闹了三次”话到此处,张行丝毫不做遮掩。“李龙头既然去打仗了,后方人事权自然在我手里,成武的舵主压不住,去将此处给我安抚好了,事后,直接转成舵主,实际上做个成武县的主位!” 阎庆大为心动他从东都出来,求得是什么? 或者说,之前孜孜念念考科举,求得是什么? 成武县在济水之南,挨着他老家梁郡,是个富庶宽广的大县,他如何不想? 但是,阎庆思索片刻,还是强压激动之心认真来问:“还有什么事情,还请三哥一并说一说。” “其三,不管狭乡迁宽乡,还是孟啖鬼的事情,本身都已经是重新授田的结尾了,而这件事后,我还有个新思路,便是要清查两郡一十九县的军民,将所有修行者的信息做统计,到时候连授田结果一起并档你也可以去做这件事情。” 阎庆心中微动,却意外的没有吭声。 “其四。”张行没有在意对方反应,继续言道。“若是担忧朝廷治罪,影响你老父,却还想帮我,也不是不行伏龙卫的王振你记得吗?他现在人在芒砀山,聚的好大事业,但我与他之间隔着一个你们梁郡的砀山县,你若是有心,我给你些金银,你去买个县尉,只在砀山县去做,替我暗地里打通与芒砀山的直接通道,必要时也可以做个反水。” 阎庆再度点头,却迫不及待再问:“还有吗?” “没了。”张行饶有兴致的看着对方。“你选哪个?” “第三件。”阎庆毫不犹豫。“若是非要选一个,我选第三件事情” “为什么?”张行失笑以对。 “若将来三哥事情成了,这不就是三哥将来的靖安台吗?”阎庆倒也懒得遮掩。“三哥愿意将这个机会给我,哪怕只是个引子,我也该尽量抓住的。” 张行点点头:“你既然心里明白,便去做好了只是要记住,黜龙帮有自己规制,咱们造反也是个朝不保夕的局面,不要把局面铺太大,也不要弄过了头,以至于本末倒置先查清楚领地信息,然后趁机聚拢些人手,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我懂得。”阎庆认真来言。“走一步是一步,只当自己真是个要做领内信息统计的根本事情做足了,再看本钱来做生意。” “这就对了。”张行连连颔首。“但也别想太多,也别犯憷,因为大家都是赶鸭子上架,湖湖弄弄凑个局面而已所谓大头领、舵主之流,基本上也就是那样。” 阎庆自然无话可说。 就这样,此事就这般定下,接下来几日,阎庆自家做事不提,后方的一些其他事宜,也都分给了其余人去做。 譬如孟山公那里是牛达关许遣人联络质问,成武那里是魏道士前去镇压而到了下雪的第三日,前两件事还没个结果呢,小周和鲁氏兄弟便一起出现在了可能很快会冰冻的河上,将水军船只送入白马港安置,同时将下游的许多信息带了过来。 兹事体大,徐大郎亲自和三个头领一起抵达了济阴郡城,找到了在蹲在郡府后院雪地里磨刀的张行。 “还有这种事?” 拎着磨了一半弯刀的张行坐到廊下,认真听完叙述,很有些意料之中情理之中的感慨。 原来,知世郎狼狈带着四五万残兵逃到鲁郡,来到了泰山下,结果鲁郡当地人看到四五万义军抵达,打头的还是邻郡琅琊出名的知世郎,居然毫不犹豫的反了知世郎莫名其妙,轻松拿下了泰山后方的小半个鲁郡,重振旗鼓,如今正准备打通琅琊鲁郡,将地盘连成一片呢。 只能说,天下苦魏久矣了。 而因为这件事情震惊的,绝不止是知世郎王厚自己,原本因为齐郡一战而吓了一大跳的黜龙帮义军,也陷入到了某种焦躁之中,负责鲁郡攻略的单大郎更再难忍耐,直接冒雪出兵了。 你还别说,出兵之后,居然起到了奇效! 鲁郡郡守面对着冒雪进军直达城下的单通海,居然主动出降,献出了郡治瑕丘,而且还称赞单大郎简直是飞将军! 这个行为随即引发了连锁效应,负责济北郡攻略的王五郎闻讯后也不甘落后,直接出兵济北郡。 而且,也居然成功了! 寿张、阳谷、东阿,连破三城,然后位于卢县的济北郡守直接弃城而走,将大半个郡拱手相让。 也不知道尚在巨野泽调略那些巨野泽乱兵的李枢李大龙头听到后会是个什么心情?反正张行这里心情挺复杂的天天失败主义上头,担心官军里的英雄豪杰,可眼瞅着这个天下残破,人心长草的局面,你要是不动摇反而奇怪。 “说不定过年前,咱们就有五个郡的规制了。”郡府后院的雪地里,徐大郎干笑一声,如此描述。 看得出来,向来也有几分投降主义的大头领,听说两个平起平坐的大头领眼瞅着便要各自独占一郡,甚至一郡还要多,而自己却在这里被一个手腕极高的张龙头按得死死的,多少也有些不甘。 “还好。”张行心里同样浮动,却只是认真以对。“年前五个郡,也是方便年后夹击中间的齐郡到时候就六个郡了,咱们就把东平郡要过来,当做后方处置还有什么事情?” “还有就是程大郎的事情!”小周气急败坏,复又说了一遍程知理的行为。“这厮如今怕是在鲁郡,跟知世军混在一起” “立即发信,告知单通海,让他留意一下便是,其余说法,即便要讲,也要等东面战事稳妥下来。”张行丝毫不慌,他对这些豪强出身的大头领的下限倒是早有心理余地。“可还有事?” “有!”忽然有人从外面应了一声,然后直接闯入,却正是首席魏玄定,他这次没有换新衣服,倒还是往日的一件锦衣。 “是成武又闹事了?”张行蹙眉以对。 毕竟,若真是那般,虽然不大乐意,可他必须要快刀斩乱麻了。 “是又闹事了,但我把事情压下去了。”魏道士急匆匆进入院中,头上还冒着热气。“我来是想问张大龙头你可知道皇后年前据说要从梁郡过道?” 其余人纷纷色变。 “听说了。”坐在走廊上的张行有一说一,面色不变。 “那你觉得张世昭会趁机随行,最起码护送到江淮吗?”魏道士盯着张行认真来问。 “会吧?”张行依旧坦然,因为这个问题他确实想过,真要是皇后没法走南阳汉水道顺流而下,就只能走涣水入淮,而这样也必然会经过荥阳,张世昭没理由不趁机南下,去寻他的圣人皇帝。 “那你有意再除一个张相公吗?”魏道士盯着对方扶刀之手,追问不及。 “为什么要杀他?”张行莫名其妙。 周围一片寂静。 片刻后,还是魏玄定无语摊手,认真提醒:“张龙头,我们是反贼。” 张行状若恍然。 PS:感谢樊梨花老爷的又一盟问安。 第三十一章 振臂行(14) 魏首席的心思似乎是很好懂的。 还能怎么样?这厮也急了呗。 呼啦啦半个郡就打下来了,再呼啦啦半个郡又打下来了,那个知世郎好大名头,呼啦啦败了,吓了人一大跳,然后呼啦啦又莫名其妙得了半个郡,地盘更大了……你让后方枯坐的人怎么想? 是不是非要等着有一天人家单通海单大郎回来,带着十几万甲士,然后在城下嘴一歪,说今日天凉了,咱们是不是可以换个首席了?那龙头也别设了,什么大头领也别做了……然后这些后方的人就只能靠边站了? 所以莫说魏道士,徐大郎这群人蜂拥而至,不也是一个意思吗? 至于张行这里,之前确实有明确想法或者说法,那就是近畿诸郡能不碰就不碰,天塌下来让个高的去顶,这边老老实实铺好路,夯实基础,等待革命低潮,老老实实跑路,保留一份革鼎天命的火种,等待大势再翻覆回来,再做好大事。 但是,这不是情势已经改变了吗? 首先,时间在流逝,距离九月举义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你能躲的已经尽力躲了,而该来的恐怕也就要来了,这个时候你还继续装低做小又有什么用? 占了快五个郡地盘的不是你们黜龙帮?东境最大的反贼不是你们?真以为朝廷里都是糊涂蛋,只拿裹挟的人数看谁是最大的反贼? 说不定到时候来个什么懂行的一卫大将军,一看这边在授田,行了,就你黜龙帮是心腹之患了,先弄死你们再说。 所以,继续保持克制,未必就能挡得住大魏的铁锤从天而降。 其次,自九月举义至于眼下,所有的情势都在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个阶段,确实是人心长草的阶段……而你想提高抗打击能力,低调深耕固然是个法子,可趁势做大不也是个法子吗?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此之时,天下迸发,人人反魏,有些事情,你不做,自然有别人做,而别人做了,只会让自家人埋怨你误了时机。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那才叫本末倒置呢? 莫忘了,当日张李二人为什么要同意举义……这举不举、干不干,轮得到他们两个龙头说话? 所以,只能疏导,只能乘势而为。 众人各怀心思,一起随张行张大龙头转入郡府后堂,张龙头和魏首席自然上座,徐大郎居左手,周行范居右手,又有鲁氏兄弟和济阴本地的几位头领依次排开。 接着,就奉上了多放了

相关推荐: 重生之小婢翻身   借爱还魂   重生后成了权臣掌中珠   人在相亲角:让你许愿,航母都不敢要?   大佬她总爱睡觉   总裁,请原地投降   我的元首   超级装逼小神医(林飞赵清妍)   首席床伴   我靠夫人来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