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重生之深爱 > 第328章

第328章

走得颇近,祝缨带了“学生”过来,鲁尚书也是很重视的。 祝缨道:“这是在福禄县的时候收的学生。” 鲁尚书一听福禄县就想起来一些不太美妙的回忆,太阳穴上跳了两跳才平静下来。然而也欣慰:“二十年了,当年我都不敢想治下能出这些人才!” 打量着顾同,体貌端正,新来的人,鲁尚书其实已调阅过他的履历档案。鲁尚书对顾同道:“你这位老师,对你可着实用心啊!” 顾同颇为自豪地道:“能拜到老师的门下,是下官此生最大的幸事了。” 祝缨道:“说点儿实在的。” 顾同道:“这就是最实在的了。因是您的学生,才能有今天。” 鲁尚书道:“不错,是个明白人。”祝缨就擅长刑狱,学生到了刑部,鲁尚书打定主意要好好用好顾同! 他们这边一团和气的时候,皇帝与陈萌动手了。 也不知道是谁教的,皇帝假托“施鲲遗奏”的名头,将一些“施鲲临终举荐”的贤才升的升、调的调,突然之间对官员们变得了解了起来! 打了冼敬与郑熹一个措手不及。:,,. 笔趣阁789提供下载(biquzw789.org) 416 老臣 “好自为之。”(捉虫)…… “陛下渐有明君风范了。”窦朋面带微笑,颇为欣慰地说。 打十几年前起这朝廷就有点乱,经过先帝的六年,愈发不能看了,窦朋可真怕它“其亡也忽焉”。今上登基了,起初还有些稚嫩,现在渐渐有了模样,最高兴的就是窦朋了。 陈萌也附和着说:“毕竟是两代先帝教导过的。” 郑熹心道:什么两代先帝?只有一代,另一个根本教不了什么。 但他与冼敬的脸上都挂着客套的笑,不咸不淡地点头。郑熹的心里颇不是滋味,皇帝庸劣了,他不开心,因为容易坏事儿。皇帝太有主意了,他也不开心,因为他会被辖制。 郑熹不动声色,冼敬应该比他急。他又取了一件文书看了起来,是王叔亮上的奏本。王叔亮本人已接到了赴任的文书,因为是丁忧起复,王叔亮是个讲究人,给皇帝写了个奏本以示感激。 郑熹的唇角翘了翘:王云鹤的亲儿子们要回来了。 他才稍稍有点高兴,却又马上遇到了一件闹心的事儿。 今天是窦朋值宿,熬到了落衙的时候,郑熹在宫门外就遇到了甘泽等在外面。甘泽已被他升任为府中的大管事,平素出门不是他跟着,现在竟然出现在了宫门口。 甘泽脸上现出了焦急的神色,郑熹扫了一眼,道:“到车上来说话。” 甘泽服侍他登车,自己再钻进车里,一开口便有些哽咽:“相公,老夫人……” 郑熹脸色一变:“老夫人怎么了?” 郑熹的心里慌得厉害。 甘泽道:“早间起来就说头有些沉,请了郎中诊治,开了两剂药,吃了也不见好,到了后半晌越发沉重了。夫人请了御医来瞧,又打发小人来迎相公回府。” “怎么不早告诉我?” “夫人说,相公外面多少事,不能自乱了阵脚,叫人看出来。” 郑熹按着胸口,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车很快回到了郑府,门上的客人早被岳妙君使人劝退,郑熹匆匆往母亲住处赶去。在门外遇到迎出来的岳妙君。 岳妙君道:“莫急,人已经睡了。” 郑熹看了她一眼,道:“真个没事,你也不会打发人迎我。” “真个有事,也不会等到傍晚才找你。” 两人一同入内,房中鸦雀无声,郡主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半睡半醒。郑熹疾趋到床前,看着盖在母亲身上的被子微微地起伏,被子绸面反射的淡淡的灯光也轻微地晃着,才松了一口气,坐在床边将手伸入被中握住了母亲的手。 郡主的手温暖干燥,郑熹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他抽出了手,将被子掖好,起身到了外间。 岳妙君命人取了脉案、药方等来给他看,郑熹就着烛光扫了一眼。这些病症郡主之前也常得,自打上了年纪,人就容易有病痛,但是这回尤其的重。 岳妙君道:“要不,你告几天假?” 郑熹点了点头,道:“也好。对了,二郎的事儿准备得怎么样了?” “二郎?什么事?” “婚事。” “先帝驾崩才一年多。” 郑熹的次子郑绅早在先帝还在世的时候就被选定为恭安公主的驸马,公主府都盖好了,先帝死了,这婚事就耽搁了下来。 郑熹往里间看了一眼,道:“陛下都已经出孝了。公主府早就建好了,等三年,又该朽坏了,重修又要白费国家财赋。不妥。” 岳妙君勉强笑笑:“那我也准备着。” 郑熹道:“不要多想。” “好。” 郑熹让妻子在这里守着,自己去书房,他没写告假的奏本,而是让人把郑奕叫到家里来。 郑奕来得很及时,熟门熟路地到了书房。一旁的郑绅叫了一声:“十三叔。” 郑奕点点头,对郑熹躬一躬身,郑熹道:“坐。” 郑奕道:“七郎,可是朝中有什么变故?” “能有什么变故?” 郑奕道:“陛下越来越有主意了。” 郑熹道:“天子岂能是个软弱无能之人呢?” 郑奕撇撇嘴:“味儿不对!他这些日子与做太子的时候判若两人,以前像个没头苍蝇……” “放肆。” 郑奕道:“反正就是那个意思,他跟长出了头似的。” 郑熹板着脸,道:“与你说正事呢。” 郑奕老老实实地将手放到了膝盖上:“您说。” 郑熹看了一眼儿子,对郑奕道:“二郎不小了,该成婚了。” 郑奕微微皱眉,道:“公主这孝期怎么算好?论理,她该守孝三年,可鬼知道这三年里冼敬又会作什么夭?二郎早些完婚,咱们与陛下也更亲近些。可是孝期未满就成婚也不妥……” 郑熹打断了他:“阿娘病了,有些重。听到好消息,一高兴,兴许就好了。” 郑奕顿时失声,瞪大了眼睛看着郑熹,神色间带了点惊惶。 郑熹道:“找个人上表,要快!” 郑奕连连点头:“是!” “你再去一趟穆成周家里。” “诶?” “他可是永王岳父。” 郑奕一点就透:“好!” “府里的事,要保密,只说偶感风寒。” “好。” 接着,郑熹又派人去找郝大方。最后让陆超给祝缨处送了个帖子,说是明天要过府一叙。 安排好这些事,才命人搬了行李,到母亲卧房外间去。郑绅见状忙说:“爹,还是我来吧。” 郑熹摆了摆手:“不用你。” 郑绅也不敢反驳,只得在郡主正房旁的厢房里寻了间屋子宿下了。 —————— 另一边,郑熹下的帖子却又让祝府起了猜测。 郑熹很少到祝缨家来,有事多半是下张帖子或者是派人把祝缨叫到郑府去。更多的时候是祝缨比较自觉地到郑府去。 近来郑熹下帖召人变得少了一些,有时是派儿子、偶尔是亲自过来。 弄得祝缨不像是与他更亲近,而是与陈萌交情更深的样子——陈家父子与祝府往来反而更密切。 祝缨打开帖子一看,就怀疑这帖子与近来朝上的事情有关了。 她不动声色,对苏喆、林风等人说:“明天府里好好准备,郑相公要过来。” 苏喆一看赵苏等人都不在跟前,自己责无旁贷地问:“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祝缨道:“能有什么事?有得商量就不算大事儿。” 苏喆还是不放心,她近来很闲,岳桓做了礼部尚书之后对她也如姚臻一样的关照,同样的,也没交给她什么差使。 岳桓比姚臻不同之处还在于将她看作个学生。苏喆曾被祝缨带到岳府许多次请教,她又在刘松年府里呆过,岳桓与杨静也称得上是“同门”,都是从岳桓祖父那里传下来的学问。苏喆请教杨静的事儿,岳桓也知道了。岳桓看她像看晚辈,又寻了些书籍来给她布置功课。 学习,苏喆是喜欢的,但是岳桓与杨静一样,教授的东西总是能时不时地让她难受。 她是比较乐见朝廷有点事,能让她做点事,免得闹心。 她特意留到了最后,又缠着祝缨询问。 祝缨道:“应该是朝上的事儿。或许,与陛下这些日子的举动有关。” “陛下近来好像是越来越有章法了呢。” “对呀。” “那是好事呀。” 祝缨道:“那要看你怎么看了。” 苏喆疑惑地问:“人主无能,朝令夕改、不能令群臣拜服,朝廷就会混乱,天下就会颓丧。皇帝有章法,怎么会是坏事呢?” “嗯,那对天下似乎是有些好处的,可对具体的大臣,就未必了。你这些日子,只管看,看陛下与丞相们之间的相处。” “看不到哎……” “把邸报仔仔细细地读,读一读官员调动。认真听,听一听京城的变故。再好好想一想。” “是。” 苏喆满腹疑问地走了,她还是不太能理解,为什么一个有章法的皇帝会有负面的影响。 而祝缨则亲自理了一遍明天待客的步骤,以免出现什么纰漏。 —————————— 次日,早朝,平安无事。 祝缨有条不紊地处理着手上的事务。 政事堂里却有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窦朋看到了一份奏本,唤了郑熹一声:“恭安公主下降令郎的事情,你怎么看?” 郑熹回过神来,道:“哦,本已议婚,因为先帝驾崩,故而搁置了,如今未到三年之期。” 窦朋道:“公主下降,又与旁人家不同。” 郑熹道:“还是再斟酌斟酌吧。” 陈萌与冼敬也看了过来,郑绅一旦尚主,郑熹就与皇室算亲家了,关系更紧密了,这对冼敬来说可不算是好事。 冼敬道:“孝期未满。” 陈萌也犹豫着说:“两可之间。” 窦朋将奏本给陈萌看了,陈萌又改口说:“确实,多事之秋,又有灾异,停得太久又要多费钱粮,不好。” 窦朋是这么想的,就算再准备一个公主府,也不至于就让国家精穷了。但是再拖两年,户部尚书未必就还是祝缨,到时候万一再发生点别的事,新尚书还能不能像祝缨这样将各方面都处理好就是两说了。 两年之后,恭安公主的妹妹也到了差不多的年纪了,皇帝还有两个兄弟似乎也可以开府了。 能趁祝缨在户部的时候多办一件是一件!他都恨不得现在就把这几个人全都安顿好!现在不用他发愁,两年后就不一定了。 “陛下已经出孝了。”陈萌含蓄地说。 冼敬道:“那是陛下。” 郑熹道:“与我家有关,我反而不好说话啦,不如请陛下圣裁。对了,户部不至于这么吃紧吧?我再问问子璋去。” 官司打到了皇帝面前,郑熹自己隐了。冼敬还是觉得公主不宜此时出降,窦朋、陈萌有希望早点办的意思。 皇帝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恭安公主下嫁郑绅,将加重郑熹一方的力量。平衡一被打破,皇帝觉得有可能掌握不住。 皇帝道:“我要再想一想。” 丞相们退去之后,皇帝枯坐,他也不太想现在就给自己的兄弟们开府。但是丞相们提出来的问题也比较现实,能把官司打到他的面前,就代表丞相们对这件事也还算认同。他又不想被人说苛待手足。 一时左右为难。 郝大方将他手边凉了的茶换了一盏热的,劝他休息一下,别太费脑子了。 皇帝道:“你懂什么?” “奴婢什么大事都不懂,只知道这是您的家事,您要不好说话,不如请示太后?” 此时,穆成周正在穆太后面前,他自被免职之后就急得上蹿下跳,他的女儿是已定下的永王妃。永王妃与恭安驸马一样,府有了,婚没结。永王与恭安公主不同的是,公主没结婚,就还住在宫里,永王开府了,庆祝的宴席都吃过了,他已经住在宫外了,逍遥快活。 穆成周被郑奕一番游说,想借着女儿的婚事,给自己弄个实职。永王结婚了,王妃的父亲不能一直无所事事吧? 穆太后有些不痛快,道:“先帝尸骨未寒。” “陛下都出孝了!永王身边也不能没人看顾起居不是?难道都要托付给宫女?” 穆太后还犹豫,却没禁住穆成周软磨硬泡,勉强同意了这件事:“只怕不好向陛下提。” 巧了,皇帝正好要请示她这件事。 穆太后就坡下驴,道:“既然丞相们说得有道理,那就这样吧。将他们两个的婚事,都先办了。唉,你阿爹要是还活着,他们两个的事早就该办好了。他在天有灵,也会乐见儿女成家的。” “阿娘说的是。” —————————————— 那一边,祝缨等到落衙,先回家去准备。郑熹先回家换了衣服,到郡主病榻前问安。 郡主精神恢复了一些,郑熹陪她说了一会儿话:“我已设法请公主早日下降……” 郡主道:“这怎么使得?” 郑熹道:“我什么时候不知轻重了?您就放心等孙媳妇过门。” 郡主苦笑道:“公主下降,是二郎离家。” “那也是成家了。” 陪着说了一会儿话,看郡主撑不住,郑熹嘱咐家里人好生照看,才换了衣服去祝府。 祝缨这里,府中早就准备好了。 除了没了舞乐,其余都很郑重周到。 郑熹踏进祝府,就有一丝舒适感。祝缨的府里称得上是简朴,但又不简陋,该有的都有。 祝缨请他到堂上坐,郑熹指对面的座位:“你还与我客气什么?” 祝缨也坐了,问道:“什么事,要您亲自跑这一趟?” 郑熹轻声道:“阿娘,病了。” “老夫人?老人是偶有病痛的。” 郑熹道:“恭安公主出降,永王纳妃,两件事,还支应得来么?” 祝缨好像意识到了什么,马上答道:“当然。” “那就好,”郑熹露出一个嘲弄的笑来,“只怕冼敬又要上火了。” “先帝定的,他能如何?” 郑熹道:“结了婚的还能离呢!他也短视,只知道盯着我们,却不知道陛下也在盯着所有人。” “您何出此言呢?”祝缨见他看着自己,不假思索配合地问道。 郑熹道:“陛下,越来越有乃祖风范了。” “谢天谢地,总比先帝朝……”祝缨又住了口。 郑熹却摇头说:“只是有点模仿的影子,偏又不是!我那位舅舅,总能把握一切。大家听他的就行了,今上毕竟年轻,陛下能够乾纲独断了,要我等老臣何用?” 祝缨马上就懂了郑熹的意思:他不想皇帝这么快地树立基于皇帝本人能力的权威把权柄收回去。 名义上,天下都是皇帝的臣子。但是实际上,一旦有“党争”出现,就代表这些“朋党”有了自己的意志,不再是皇帝的“自己人”。 名义上都是他的臣子,实际上各行其事,其实想影响皇帝,让皇帝按照他们的想法做事。 今上的祖父在世的时候,大臣们也各有各的利益,以姻亲、同乡、师生等等有关系各自结成团伙,却都远远达不到“朋党”的地步。这些大臣——以丞相为代表——皇帝说什么,通常都能支使得动。是大权在握。 先帝的时候党争已现,先帝努力栽培的“自己人”无大能为,他想要干什么,大臣——尤其是丞相——有一个反对的,这个事儿就干不成。是失权。 如果你是大臣,又觉得自己是对的,是不是反而会觉得有章法主见的皇帝太碍事? 当一个皇帝从后者变成前者的时候,大臣会不会失落? 郑熹就是觉得新君还太嫩,该多听“老臣”的建议,但又希望他有一点判断力,通过判断赞同自己、别被其他人左右。 祝缨也有些惆怅,她也不太期望皇帝很快就养成势力,那样她就危险了。皇帝,还得是一个“弱而好强”的状态对她比较有利。 她与郑熹的立场竟出奇地一致,因而能很快理解郑熹。 “世上没有恰到好处的皇帝。”祝缨慢慢地说。 郑熹道:“是啊!这正是要用到咱们的地方。” 祝缨问道:“您的意思是?” 郑熹道:“施相公的遗本透着蹊跷,陈大多半知道些什么,他倒是一片忠心。这些日子,你可察觉出些什么来?” 祝缨道:“多半还是当年几位老相公的情谊吧。那时候我年纪不大,又早早离京,知道得也不多。他们,恐怕还是怀念当年的盛世的。” 郑熹敲了敲扶手,低声道:“当年?盛世?祭了一个安王开的头,再祭了一个龚劼又续了二十年。这一次,不要献祭了你我才好。” 祝缨微微吃惊:“不至于吧?” 郑熹道:“若是府里有事,我不丁忧也是不行了的。公主下降的事,一定要尽早办妥。” “这……好!” 郑熹道:“我若丁忧,你可不能再纵容冼党了!王叔亮就快到京了,思念故人不如去与他聊聊,何必理会赝品?” 祝缨道:“我也正有事要拜托鸿胪。” “陛下想调郎睿、苏晟等做侍。我说,天子近卫的品级太高,两人出身又不够,还是异族,进京时间又短,心性未定,还需教导。这件事就先搁置了。梧州是你的头生子,看好了,别被人撬了。” 祝缨不知道皇帝还有过这样的念头,背上也不由寒毛直竖。 郑熹道:“好自为之。” 祝缨微微低头。 正事说完,祝缨在家招待郑熹,郑熹略坐一阵就说要回家侍疾,很快离开。祝缨将他送出门,看他上车,才转回家中。 郑熹一走,家里重新轻松活泼起来,路丹青与苏喆嘀嘀咕咕:“这位相公架子忒大。” 苏喆道:“他待阿翁已经是很和气的了,丞相的架子嘛。” “上次的陈相公不这样。” 祝缨道:“嘀咕什么呢?小妹一会儿过来,我有事要你去办。” “哎!” —————————— 王叔亮回京在恭安公主下嫁之前,王家在京城的府邸已然交回了,祝缨叫来苏喆,让她带了房契去了杨静家。 她知道王叔亮不会收房契,杨静也不会代收,就让苏喆以自己的名义将这宅子租给王叔亮暂用。 有杨静转圜,王叔亮便搬进了祝缨给他准备的宅子里,次日就面圣、接掌鸿胪寺去了。 此后,朝上又泛起一股怪味儿来。 祝缨却不管这些,她先帮着把公主出降、永王纳妃的事儿给办好。亏得老郡主争气,直到孙子嫁了公主,郡主还是缠绵病榻,居然熬到了秋天还活着,真是万千之幸! 祝缨也在两处吃了喜酒,又往郑府探望老郡主的病情。郑霖也不时从广宁王府回娘家探望,祝缨在府里遇到过她几次。郑霖与她说起郡主病情总是不好,忍不住问:“三哥家里以前有位娘子,医妇人病极好,不如还在否?” 即使是花姐在京城,祝缨也不会让花姐沾这样一件事,花姐远在三千里外,她就更不会提这事了。因此将手一摊:“已不在此间了。御医是天下医者中医术最好的了,莫慌,会好的。” 她只管搜罗些名贵药材,尤其是北地物产,往郑府里一送了事。 或许孙子的婚礼真的能振奋人心,郡主就这样一直拖到入冬。 所有人都担心老人到了冬天会熬不过去,她却仍然熬着,到了十一月里,还活得好好的,反而是国子监死了一个正值青春的大好学子,可谓造化弄人。:,,. 笔趣阁789提供下载(biquzw789.org) 417 天真 “着大理寺详查。” 到了十一月的时候,京城已经下了两场雪了,墙根处上一场残雪还未褪尽,新的一场大雪又飘了下来。 府里的年轻人玩疯了。 郎睿等人绝少见到这样大的雪,一旦下雪便钻进雪幕中疯跑,天一放晴又打起雪仗来。苏喆等人久居京城,见得多了,本还矜持,但等到一个雪球飞过来打到肩膀的时候,也顾不得这许多,投入了战局。 院子里登时雪球乱飞,他们都是头人家的孩子,各有自己的侍从,很自然地各率随从开始了交战。不多会儿,又开始了结盟,苏喆与林风、路丹青一伙,郎睿、苏晟、金羽一派,各自指挥着仆从堆起了雪堆当掩体。 苏喆等人有经验,将仆从分作简单的两拨,一拨团雪球,一拨开打,打得有板有眼。郎睿一方则是一腔热血,呼啦啦要上就一起上,要退就一起退,也颇有趣。 祝缨站在檐下看了一会儿,转过身去到书房里接着办公。 瑞雪兆丰年的同时,也会引发雪灾。冻死的、房子被大雪压塌了砸死人的,诸如此类,是每年冬天都有的。这些通常是各地衙门要处理的事务。一旦受灾的面积扩大,户部就不能再袖手旁观了,她也得忙起来了。 离年底越来越近,各地刺史已有不少人抵京,有人就地上书,请求朝廷赈济。 此外,她暗中派往各地调查的反馈也陆续回来了,她曾向政事堂保证,到今年年底就会有一个结果,这一项尤其重要。现在已经十一月了,离给政事堂答卷没几天了。 冬雪虽好,她却暂时不能玩耍,还得玩儿命地干活。 外面的猴子们打了大半天的雪仗,头上身上统统被雪浸湿了,才在祝文的催促下恋恋不舍地回房擦干头发、换了衣服,抱着姜汤狂饮。 愉快的休沐日便沉浸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 期间又有不少人往祝府递帖子——休沐日她是一定在家的,想要拜访的人早在数日前就约好了日子了。 直到天黑,客人们被送出府去,祝缨的休沐日才终于得到了一点闲暇时光。 晚饭又开始了。 人越来越多,祝府的晚饭也越来越热闹了。郎睿吃着吃着就问:“阿翁,明天我能出城去玩吗?听说,冬天打猎也不错的!” 他久居南方,不曾在这样广阔的雪地里撒欢。 祝缨道:“不要落单,晚上回来吃饭。” “哎!” 苏晟与金羽闻言附和:“我也去!” 路丹青还加了一句:“还有我!明晚我一准儿给厨下加餐!” 祝缨笑道:“好,那我可等着啦!明天你们打着了什么,咱们就吃什么!” 四人摩拳擦掌。 苏喆与林风有些遗憾,他俩明天得上朝。 次日一早,哼哈二将护送着义父/阿翁上朝,一家和睦。在宫里混了一天,晚间回家,路丹青等人却是空手而归。 苏喆笑道:“大意了吧?这儿与家里好些东西都不一样。” 路丹青嘀咕道:“怎么京城的兔子也比山里的狡猾呢?” 亏得李大娘没指望她们能够解决府里的晚饭,早早买了鸡鸭菜蔬,整治了一顿丰盛的晚餐。郎睿发狠道:“明天我还出去,我只是不熟练!等我熟了,一定大有收获!” 祝缨笑道:“打猎也不能耽误了功课。” 如意算盘被戳破,郎睿缩成了个球,苏喆无情地嘲笑着他。 第二天,路丹青等人却没有被关在府中,祝晴天带着他们在京城熟悉风土人情。路过集市,郎睿忍不住买了一笼兔子回家,说是要给府里加餐。回家又惹得李大娘发笑,也收下了他的兔子,下了重料去烹制兔肉。 晚饭时,金羽笑着说了兔子是郎睿买的,郎睿不服气地道:“甭管是买的还是打的,总是让家里吃到了!” 一群小鬼吵了起来活像将整个集市的鸡鸭鹅都搬到了家里来。 热闹的晚饭之后,祝晴天求见祝缨。 祝缨心道:姚臻才接手京兆多久呀?这就又有事情了? 她对祝文道:“带到书房里来吧。” 祝文出去一会儿,将人领到了书房。祝缨看祝晴天的样子,不像是遇到极惊惶的事情,便等她先开口。 祝晴天一抱拳,道:“大人,今天与郎君、娘子们出门,听到了一件怪事,我常得有些怪。” “哦?什么事?” “一个国子监的学生吊死了。想不开自裁的人也不少,冬天冻饿而死的也不少。这本不是什么惊人的事情,您又

相关推荐: 年代文女配的极品闺蜜   [校园1v2]秘密   万人迷Alpha拒绝穿书   失控(H)   特工穿越七零年代苟成传说   玛丽苏成为Bl文里的炮灰   花式秀恩爱指南[快穿]   人在T1当掌勺,李哥越胖我越强   林悦叶可卿   疯插女朋友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