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重生之深爱 > 第180章

第180章

“獠人色彩”,番学老师虽然也是与各族打交道,但是让他教授文字,勉强算“自己人”了。仇文很愿意。 祝缨道:“知道怎么教么?回去想想,这是启蒙,你拿出个办法来。现在没有官职也不让你白干,你的报酬先从府里出。番学设立了,职事批了下来,你再领朝廷俸禄。” 仇文又拜了下去。 祝缨道:“你再跪咱们就不能好好说话了,过来。” 仇文爬起来,走到祝缨案前。祝缨抽出一个小本子,说:“这是识字歌的稿子,教学生从这个教起,连常识也都会了。这次进山交易,那个西卡的小娘子买针出得起金子,识数却很糟糕。富人尚且如此,何况穷人?教。” 她知道仇文会识字歌,仍是给了他“课本”,让他先去准备教案和翻译:“我现忙不过来,这件事儿就交给你了。你与苏灯共办此事,他这两天就到。你们两个商议一下,如何定个教案。眼下这几族都有子弟要学习。” “是!” “你先回去看着,等苏灯也到了,你们两个协同办理——你以往与苏灯没有过节吧?” 仇文忙说:“没有。” 第二天苏灯也赶到了,祝缨将他二人召集了来。两人之前写奏本的时候共过事,没结仇,彼此虽不热络也点了个头。仇文知道苏灯是来干什么的,苏灯已经苏鸣鸾安排,也知道自己是来干什么的,心道:难道他……是来建番学的? 苏灯心里的“建番学”是指仇文当个管事,之前组织交易之类的杂事仇文办了不少。 祝缨一开口就让苏灯瞪了仇文一眼,祝缨道:“你们以后都是老师,要通力合作,分个工吧。” 苏灯的眼神取悦了仇文,他没跟苏灯计较,回了一句:“请大人吩咐。” 苏灯忙说:“请老师下令。” 祝缨口上说着忙,仍是指点了一下注意事项:“山中无文字,无法私下温习。先教音标!让学生们把音标记牢了。你们用音标,把各族的话标一下好对照,你写瑛族的,你写猛族的,花帕的你俩商议。官话音不准的,问顾同。也可请教两位江娘子,又或者司仓、司户,还有这边这几个,官话都不错。” 苏灯道:“我们寨……县里已有不少人会说官话。” 祝缨道:“你管那个叫官话?” 苏灯一缩脖子。 祝缨道:“去吧。” 苏灯道:“那什么时候开学呢?” “你们先把启蒙的课本给我弄好!没书学个屁。其他的事有我。” “是。” ———————— 祝缨一回来就很忙,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还有来添乱的。 才安排好了番学的筹备,驿站那里飞马传讯——冷刺史在驿馆,让祝缨去见他。 祝缨到后衙去,对张仙姑和祝大说:“换身衣裳,咱们去见冷大人。” 祝大道:“要上州城去了你咋不早说呢?你不是才从那儿回来?怎么又带我们上城里去?” 祝缨道:“他是要上京,路过这儿要见我。大姐,再将咱们备好的礼也都叫他们收拾了带上。这回叫小柳同牛金一道跟随吧。”郑熹写了信让她不用送礼了,祝缨还是照往年的样子备好了礼物。 半天之后,他们才赶到了驿站,冷云已经闲得打盹儿了。 董先生先来接待祝缨,看到祝缨身后的人,叉手为礼:“不知封翁封君也到了,恕罪恕罪。”又同花姐等人问好。 祝缨道:“大人呢?” 冷云打着哈欠出来了:“你胆儿肥了,叫我等这半天。” 张仙姑和祝大一阵紧张,祝缨看出来冷云心情不错,说:“不但要大人等,还要派大人的差。” “咦?”冷云不睏了。 祝缨道:“要上京了,捎一程呗。小柳、牛金。” 他俩马上上前来行礼,冷云一打量,说:“不是你们家老侯就行。” 众人一笑。 冷云又问有没有他的礼物,祝缨道:“您的行李还不够多么?给您的就没有,给府上君侯寻了几张狼皮。”山里狼也多,她进山的时候换了不少,装了一箱子往京城分发。 “真是个没良心的!我还给你留了东西呢!”冷云假意与她争吵,到天快黑了又留他们吃饭。 他们这一晚都歇在驿馆。 —————————— 次日,祝缨在驿馆送别冷云,冷云这次也是转水路上京。 冷云回京没跟家里人商议,两年多近三年的刺史生涯也养肥了他的胆子。他儿子都很大了,还能做不了自己的主? 冷云心情很好,董先生也不劝他留在州城,董先生的年纪奔七十去了,自己也是官身了,并不想将一把老骨头埋在这个烟瘴之地。宾主二人想法一样,愉快地启程回京去也! 由陆路转水路的第三天,两人相继病倒。冷云来时走陆路,病个七死八活地过来了。次后也曾往返两地,并没有再病,便以为自己是铁打的。回京心情好,更不应该生病。 他偏偏病了。 董先生比他病得晚一点,却病得更重。二人一个拖一个,行到十一月,越往北越冷,董先生一病不起,竟然与世长辞。冷云卡在半路上,病却渐渐轻了一些,熬到了腊月底抵达了京城。 送给冷侯老大一个惊喜! 这天,冷侯回到家,先看家里人仰马翻,问道:“怎么回事?”府里人笑着说冷云回来了。冷侯先是吃惊:“他来干什么?今年不是该他的长史入京的么?” 长随上前道:“大人押粮……” “放屁!他那儿的粮不进京!” 因为远,多数时候冷云那儿的粮草是运到另一座大仓里存储的。刺史府的官员“押粮入京”一般是指两件事,其一是押粮到半路入仓,其二才是入京。后半程由于少了累赘,走得会更快一点。 冷侯算算日子也不太对,大步往后面走。看到儿子后又吃另一惊:“你这是怎么了?” 冷云委屈地说:“爹,我差点再也见不到您了!” 冷侯夫人在一旁抹眼泪:“你们可没说他南下会吃这样的苦头啊!” 冷云将自己病了个面黄肌瘦,眼下不用他再另想借口了,家里人看他这个样子就得掂量掂量还要不要他再南下。冷云并不想病这一场,既然病了,就要好好利用,他对冷侯道:“爹,董先生走了。” “走去哪儿了?他给谁当幕僚了?” “死了。”冷云说。 冷侯也吸了口凉气,说:“你先好好养病。” 冷侯夫人道:“你还要他回去吗?!你敢?!” 冷云道:“娘,你别急,我任期还没满……” “你不要命啦?!” “娘,你听我说,我现在不是在京里么?再过几天我就满三年了,我在京里住到任满,再谋别的差事,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冷侯道:“嗯,没白出去历练,也算有些长进。” 一家人商议毕,便安心地等来年任满。冷侯想得比他周到些,问了些南方的情况,又问:“你临行前交待好了吗?” “交待什么?我可不能告诉他们我要回来。” 冷侯问道:“你故意路上生病的?” “董先生都死了,病也是随便生的吗?爹,我可不是装病啊。” “也罢。过两天陛下召见、政事堂询问,你记得好好说话。” “爹放心,我会好好奏对的。” 冷侯又让备了礼物,等冷云病情好转,与他往郑侯府里拜会一回。冷云见带了许多的礼物,问道:“爹,这是干什么?” “他家的阿霖订亲,你随我道贺去。” “那个小丫头……哦,也不小了。男家是谁?” “广宁郡王。” 冷云想了一下:“是个老实孩子啊。就是太闷了,又太软,也不上进。” 冷侯道:“不许在他面前说这些,这门亲事是陛下定的。” “哦。婚期定在什么时候?” “明年秋天。” 到了郑府,父子俩口风很紧,只说冷云想家了借机回来一趟。 冷云道:“巧了,能吃喜酒了!” 郑熹心道:喜酒要到明年秋天了,你是不想回去了吧?说出来的话仍是十分的体贴:“瘦了,是该回来好好养一养身体。上次见你还没有这么憔悴,可是遇到什么事情了?” 祝缨的人跟着冷云回京的,郑熹早就知道冷云不打算回去了。 冷云道:“就是气候不惯。我这几年看着死了几个县令了,到现在还缺着俩呢!” 郑熹道:“也就子璋还能熬得住。他没给你添麻烦吧?” “他要是麻烦,别人是什么?”冷云说,“就他一个省心的,别人都不是省油的灯!” 郑熹道:“他自己倒有了些麻烦。” “咦?我可没听说。” 郑熹道:“为了獠人的事儿。” “他那不是挺好的吗?” 郑熹一听就知道冷云是不管事的,对獠人的事情没有怎么参与。冷侯也听出来了,问:“是什么样的事?先前没听说呀。” “他又上了一表,再添两县。” “这是好事。”冷侯笑道。说着,看了冷云一眼。 “遇着出题目的人了!”郑熹说。 祝缨给白面、长发、山雀三家请敕封,说明了三人地方不如阿苏县和塔郎县,位置也更偏僻,所以请的品级不是六品是七品,相应的赋税也要少一点。 冷侯道:“这说得挺对。”他拍了拍冷云,让他别傻看着,问他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冷云只见过苏鸣鸾一个人,别的他什么都不知道,鸭子听雷似的。 郑熹道:“于是有御史怀疑他是不是在做假。说是先前二十万大军,耗资巨亿都没能成的事儿,凭他一个年轻人,没有大动干戈怎么可能做得成?一个两个,还能说是惊喜巧合,多了就成了怀疑了。” 冷云骂道:“哪来的瞎子胡说八道?朝廷税赋是假的吗?” “羁縻县缴的那些,说他的南府代出也出得起。万一是压榨百姓增加的赋税,串通獠人作假换他的前程,那还是划算的。” 冷侯道:“我怎么记得韦伯中去过南府?还进过山的?” “为了一身朱紫,弄个假寨子也是可以的嘛!毕竟,大家都知道子璋的胆子大得很。” 冷云深吸一口气:“我对陛下讲去。” 郑熹问道:“你进过山?” “额……” 郑熹道:“陛下问起的时候你就照实说,他的事儿且有得磨呢。政事堂也不喜欢节外生枝的人,我看陛下也未必喜欢。” “到底是谁啊?” “一个蠢物。” 冷侯向郑熹确认:“真不用——” 郑熹摇了摇头:“万一有说得对不上的,落下话柄对大家都不好。” 冷云道:“那就派个使者去看看!” 郑熹冷笑道:“去宣敕则可,去查么——”那就是怀疑祝缨,是调查了。不戳破这层窗户纸,派人去看大家当不知道。戳破了,就得打嘴仗得说明白了。 现在御史说,你没问题为什么不让查?是不是心虚?郑熹就要反过来问,羁縻本来就难,再把事情搅黄了、寒了人的心,你负责?那一边又说,为朝廷办事,怎么能一点儿委屈也受不得?郑熹就说,你怎么不委屈一下? 总之,僵住了。 这是这刚才发生的事情,还没传到冷侯耳朵里。 冷侯道:“这朝廷还轮不到他们胡闹!”又问郑侯哪儿去了,郑侯说是陪夫人回王府看高阳郡王去了。冷侯父子没等到郑侯,坐一阵儿就走了。 冷云在京里又多一件心事,很快,他被召去叙职,接着被政事堂留了下来。 王云鹤稍稍有点担心,因为刘松年把韦伯中骂了个狗血淋头,觉得这货脑子不够使,从头到尾都被祝缨牵着鼻子走,又骂祝缨小聪明,弄得现在许多细节韦伯中他答不上来。王云鹤只好问冷云。 冷云也是不太清楚的。 王云鹤愿意相信祝缨,每年钱粮上缴不是假的,祝缨送来的赵苏不是假的,上次进京带着的獠人孩童也不是假的。他与刘松年都是人精,只要他们想,无论是祝炼还是赵苏,祖宗八代都被套出来了。 不假。 从冷云这里问不出什么来,王云鹤只得放他走。施鲲旁观了整个过程,道:“做事的时候一个比一个躲得远!疑质的时候却冲在了前面!” 一旁钟宜慢条斯理地说:“这一本确实令人惊讶……” “过了年,他就在那个地方整八个年头了,”施鲲说,“也该收获了。” 就是他,也想看一看收获。 王云鹤道:“先放一放,年后再议。” 临近新年,这事也就暂时放下了,再吵,皇帝该不高兴了,那才是要麻烦了。郑熹这里又忙上了,祝缨在京中存了不少东西,赵苏听到郑家有喜事,就以祝缨的名义送了礼物过去。郑熹正好留下他询问山中情形。 赵苏道:“学生也只对阿苏家更熟一些,其余知道的都告诉大人了。不过义父做事从不务虚,他说有,必是有的。” 郑熹皱眉。 还是王云鹤了解皇帝。过完年,皇帝先等不及了,皇帝要的是一个四海归心、四夷咸服。 他命将祝缨历年的上书拿了出来,比对着本次的上书,认为所述内容越来越详实,应该是真的。皇帝拍板决定下敕,准了。 既然准了此奏,相应的官服、官印之类也要准备。还得给三县定名,从音译而来,路果的长发家占便宜,因为发音有点像带了“恩”字音,皇帝给定了叫天恩县。喜金的白面家叫永治县,山雀岳父则因发音叫顿县。花帕族名定叫“锦”族。 皇帝到底是个被底下官员糊弄了三十来年的人,也有点心得了。他又指派了一队使者去宣敕。明面上说是为显重视,实则兼了查访的任务。 使者路上行得慢,还没到南府的时候,祝缨已知悉了京中的一切——京里火急火燎给她报信的人可有不少。 她从容地准备,再带使者去山里转悠,将一正一副两个使者累病之后送走。这回使者比韦伯中还惨,进山还遇到了大雨,马蹄子打滑,差点跌落山崖。 —————————— 使者还在回程的路上,冷云的任期满了,他毫不犹豫上了个请求养病的折子,从此便滞留京中,玩得不亦乐乎。 这一日,他正在家里看斗鸡,郑奕冲了进来:“快!出事了!” 两只鸡被罩在笼子里带了下去,冷云道:“十三郎?你怎么来了?” 郑奕道:“陛下要是召你,你可千万要好好说话。” “怎么了?” 郑奕忍住了没骂冷云,好声好气地说:“你回来了,刺史谁做呢?” “对啊,谁啊?” “段琳……” “他?!” “他举荐了卞行。” “咦?那是什么人?” “段琳的儿女亲家!” 冷云跳了起来:“他们发梦呢?!我好好的地方能交给他们?我种了三年的地!” 郑奕磨牙,什么你种了三年的地?三郎这些年的经营,还有新近羁縻之地…… 冷云也磨牙,深恨段琳给他惹事。他问:“你家七郎没个安排?” “他说,还好。” “这还算好?” “比现在调祝缨回来,另派个什么人去接掌南府摘果子强。”:,,. 笔趣阁789提供下载(biquzw789.org) 第235章 刺史 钟宜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上面,皇帝看不出喜怒,但是钟宜知道皇帝在考虑。旁边,施鲲垂着眼睑,老僧入定。对面,王云鹤面无表情,应该是生气了。 刺史的品级不低,决定一个刺史的任命不能说是一件小事。偌大的国家,刺史也有许多,一个偏远地方的刺史也不算一件大事。这么一件介于“大”和“小”之间的事,段琳推荐卞行是有道理的,卞行此前已为官二十余年,经验丰富、品级也够了。 但是郑熹反对,认为卞行徒有其表,庸碌无为。他直接问段琳,宿麦之推行那里最早、做得最好,卞行能守得住成果吗?这么大一片地方,卞行如果管不好,段琳跟着连坐吗?经得起查吗?御史怀疑祝缨,他就怀疑卞行,怀疑呗,动动嘴皮子,也不费钱。 段与郑对上了,接下来会有许多的麻烦。以钟宜的想法,另选个人得了。 不过此事与他没有什么切身的利益瓜葛,他沉默了。 施鲲与王云鹤都一眼看出来段琳这是要干嘛,也听出了郑熹的威胁之意、知道郑熹要干嘛。两人固然不相信祝缨会搞坏地方,但是不能保证祝缨不搞坏卞行。他们不想让祝缨变成个不择手段的人。祝缨之前做得都很好,如果因为段、郑相争,而使出些不君子的手段来,那就太让人惋惜了。 于皇帝,臣子不合是皇帝生存的要诀。 事情就被拖延了下来。皇帝倒也拖得起,冷云回来了,别驾、长史等等都还在干活,架子没塌,还能运转。 遇到此类任命为难的时候,通常会召见前任官员来询问,前任官员是冷云。 皇帝道:“宣冷云吧。” 冷云已得了消息,穿戴整齐地进了宫。到了宫里,君臣四人一看他,回京之后又养起了膘,一张脸白里透红,好看极了。 皇帝不跟他客气,张口就问他认为下任刺史得是个什么样的人。 冷云成竹在胸:“得是个能活到刺史府的人。陛下,不是臣诉苦,这一路可太难走了!臣趟任的时候,陆路,水土不服,养了三个月才养好。去年冬天回京,水路晕船又生病,养到现在。” 他指着自己的脸,也知道这张脸没什么说服力,但还是指了指:“脸上的肉还没养回来呢!臣自南下一共两次往返,四回路,病了两回。” 皇帝道:“胡说,难道南方官员都没人做了?” 这个冷云就知道了:“就这几年,臣那儿光县令就少了三个。倒不至于没人做,不过吧,就没一个衙门能配齐人的。” 皇帝眉头微皱,这个情况他多少知道一点,不论南北,衙门也都不至于完全塞满。这与“冗员”并不矛盾。编额多是编额多,真实任职掌事的人少是真实干事的人少,两回事儿。北方也不满,南方情况比北方严重是真的,偏僻地方比腹心之地严重是真的。 皇帝想了一下,道:“此事暂缓,你回去吧。”他已派了人以“敕封”为名南下,顺便考察一下南府,等使者回来汇报之后,再做个决断也不迟。如果祝缨真的干得不错,那就别安排卞行去做刺史了。皇帝看了一眼冷云,比起大部分的贵族子弟,还是贫寒出身的更能吃苦耐劳干点实事。再一想,祝缨南下八年了,老皇帝居然有了一点点的不好意思。 如果干得不好,那没得说,也得叫过来训一顿、冷一冷。让卞行南下做刺史去。 皇帝将事情暂时放下了,别人可都记得了。 第一个是冷云,出了殿门还在宫里就大骂段琳:“真够意思,把儿女亲家支去三千里外,当是磨炼儿子呢?” 听得宫里无论宫员还是差役又或者是伺候的宦官都掩口直笑:冷郎君又回来了! 第二个是王云鹤,他将之前对羁縻之事提出怀疑的那个御史调到个县里当县令去了。这个县令还不太好当,因为当地有几个休致的老大人。 郑熹差点没抢到第三个。 郑熹还有女儿的婚事要准备,郑霖的婚事有皇帝过问,还是比较重要的。广宁郡王是个独苗,上头爹娘死得早,皇帝比较在意这个小侄子。广宁郡王他娘死的时候他才十岁,皇帝给他接到宫里养到十六岁才重新打发出宫去王府居住的。人是真的老实,也不大有主意,郑熹觉得这女婿这样就算不错了。广宁郡王家也比较富裕,成亲的时候皇帝还有额外补贴。 郑熹头回当岳父,原就比较重视这个事儿。他也不缺钱,郑霖的嫁妆也是早早就有规划的,最重要的陪嫁庄田之类已有定论,首饰、家具之类却是要现准备——样式不能落伍。 岳妙君在京中采购,郑熹派人外出采买。以此名义,郑熹派出信使快马加鞭去给祝缨送信。 信中没说女儿婚事,而是提醒祝缨:该打扫的打扫干净,防止陛下真的派卞行去做刺史。信中说,卞行去做刺史,摘果子、使绊子、下脸子都在其次,因为这些事儿一般上司也都会干,特别厚道的不多。卞行如果干这些都不用怕,祝缨已经是正五品了,最难的一道坎已经从容迈过,顶得住。要防的是卞行去查祝缨的错处,一旦被他查出点什么又或者扣上什么罪名,那就比较麻烦了。 同时问祝缨,想不想调动一下? 郑熹之前对祝缨的想法是,先在外面攒成了政绩、经验和声望,再回来。祝缨是他的心腹中升得最快,在地方上干得最好的,干到地方官的上限刺史再回京划算。现在这些事让郑熹意识到,离京城太远,还是不行。即便要干地方官,也得离京城近一点才行。 就像现在,通个信都不方便。非紧急军务,来回一趟快的也得将近一个月,私人信使两个月打个来回都算快的。如果是正常走路,单程就得两个月,还是个不耽误赶路的前提下。之前没觉得,是因为祝缨还没摊上事儿,现在遇着了。 郑熹也毫不讳言,祝缨虽然吃苦,升得也快。这个年纪,这个品级,扎眼,前途无量容易被针对。 信写完,郑熹这次依旧让甘泽跑这一趟。同时,他又让人盯一盯段琳,看看他在干什么。 ———————— 段琳去了卞府。 卞行的儿子娶了段琳的女儿,现在全家都到了京城。卞行以前在地方上任职,他也任满了,也在谋个新职务。地方上做到刺史的人,此时是很想进京城朝廷里的。卞行在地方上的收益颇丰,在京城已置了一所宅子,带着全家迁入。 卞府门前,段琳在马上酝酿了一下情绪,才慢慢地下马入府。 卞行亲迎,将他请到正堂里坐下说话。 段琳道:“卞兄,惭愧呀。” 卞行问道:“怎么?” 段琳道:“我一说话,必有人唱反调的。” “郑七?他果然心胸狭窄!” 段琳道:“他要成事不易,坏事却是容易的。你的事为他所阻,已是不成。为今之计,不若再谋一任外任,免得赋闲太久,被人忘了。” 卞行道:“这……” 段琳道:“那小子毒得狠,被他盯上了可不是什么好事。东宫薨了,他一肚子邪火没处发。是我连累了卞兄呀!” 卞行道:“这是哪里的话?是郑七为人偏狭。” 段琳又再三致歉,似乎不欲提到郑熹对他的家人做的一些事情:“他如今重又得意,己是尚书、女为王妃,此时宜避其锋芒。” 卞行点了点头:“唉,是我的运气不好。” 段琳道:“眼下倒有一个机会……” “哦?” 段琳道:“卞兄知道冷侯的儿子吗?” “诶?那是谁?” 段琳道:“他从刺史任上回来了,他那儿的位子正空着。” “是哪里?” 段琳道:“地方远了点儿,但是对你正好。妙的是,辖下有一个南府,知府是郑熹的得意门徒。你去了之后,仔细查一查这个祝缨,查他的不法之事,只要你查出来了。到时候我再举荐你,郑熹再阻拦就是他挟私报复,咱们也有话说。” 卞行看了段琳一眼,道:“看来,我不去是不行啦。既然你都安排好了,说不得,我也只好拼了拼这把老骨头了!” 段琳忙说:“听着虽远,那是对流放的人说的,你是去做刺史,与他们自不相同。” 卞行在肚里算了一下,郑熹阻挠或许是实,段琳的算盘也是打得叮当响,不过段琳说得也有一点道理。他说:“好。” 段琳道:“既如此,我便尽力为卞兄一试。” “有劳。” 又过两日,段琳再次登门,作出一副生气的样子,急匆匆地往卞府内走。 一见卞行,迎头就说:“卞兄!我可真是!郑七这厮,真不做人!” 卞行道:“怎么?来里面坐下慢慢说。” 段琳黑着脸道:“他连一个刺史也不想要你做呢,只因你是我荐的人!” 卞行的眉头也皱了起

相关推荐: 七零年代小温馨[穿书]   皇家儿媳妇   〖短篇〗合租杂记之探望女友   杀戮秀(H)   她的心愿(西幻 触手人外)   竹马(1v1)   如何让大家知道他是我老婆(H)_御书屋   对着竹马自慰的日日夜夜(1v1 高H SC)   被迫成了高冷舍友的老婆   杏林双绝(古言,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