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私设公堂”,写的只有“强抢民女”、“横行乡里”等几样。冷云道:“果然是小事儿。不过跟思城县有什么关系?” 祝缨道:“原是思城县人,前阵子才搬过来的,苦主就从思城县追到了这里。下官行文思城县,那边说,该他们管。” 冷云这阵子在刺史府里的遭遇让他最恨扯皮,道:“思城县较的什么真?!给你办不比给别人办更好?” 祝缨道:“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不过到了下官的手上,下官就想给他办好。小吴,叫顾同拟个文书,就说这事儿得归咱们管。” 冷云道:“还用什么文书?叫他把人送过来!” 祝缨道:“原告被告都在我这儿。就是人证物证都不在,黄家也在那边儿。等会儿您去巡视的时候,到了他那儿别提这事,这是我与裘令的事,您掺和进来了,倒像是我跟您告状似的,不值当的。” “哦。”冷云一想也是,就不管了。 这天吃完了饭,祝缨还是带着冷云出去闲逛。 冷云道:“你就逛?” “逛也是熟悉民生嘛!”祝缨说,“这样他们都认得我了,以后我说个话,他们不会当我是骗子。” 正说着,斜地里冲出来一个妇人,见了冷云就磕头:“大人,求大人做主!” 冷云道:“你是何人?” 来的就是李福姐的亲娘,他们一家在牢里养得胖了二斤,冷云看着她依旧觉得她是瘦弱不堪。冷云懂一点方言,李老娘求他做主:“大人,我们告了几年,女儿还没要回来。后来听说祝大人肯为民做主,就跑了过来。哪知自己老家反而不肯可怜我们,他们都说,您的官儿更大,也愿意出来跟咱们说说话,您一定是个好人,求您做主!” 祝缨道:“你起来,我答应了你的事就会办到。” 冷云见四面围观的百姓很多,也不能轻易就说不办,道:“你说的可是实情?” 祝缨道:“大人,问案也要回衙里才能细细地说呀。” 冷云道:“也好。” 祝缨随意招呼了两个妇人帮忙扶李老娘到县衙,再陪冷云回去,冷云道:“咱们把衣服换了。” 逛街的便服不适合审案,两人各自换衣服。冷云回去换衣服的时候,董先生道:“大人,这案子是不是有点太巧了?不会是……为了让您帮忙打擂台的吧?” 冷云展着双臂,断然否认,道:“三郎不是那样的人!他干事向来周到,也自信能干好。要用上峰出面的时候都会直说的,从来光明磊落,你别拿那些人的作派来比他!” 穿好了衣服,两人到县衙一坐,祝缨早把李家人准备好了。 冷云一问,人就带到。主要诉说的人是李福姐,她比家人多见一些世面,说得条理清晰。 冷云问道:“怎么能这样?真是抢的你?” 李福姐一口咬定:“是。” 祝缨道:“被告另有说辞,奈何思城县不给当时的物证。” 又传黄十二郎,使二人当堂对质。冷云听黄十二郎的话似乎也有道理,又说还有契书。冷云道:“被告收押。等我查过再说。” 好,被告给关起来了。经手此案的人无不想笑。 冷云要发文书,祝缨制止了他,道:“且慢!李福姐,上回过堂你可没说黄家还有旁的命案。” 李福姐会意:“回大人,上次是妾的哥哥来为妾告状。如今是妾全家来出头告状,妾也将所知都告诉大人。” 冷云道:“也有道理。”又要发文书。 祝缨却抢先说:“将他们也先收押。”又对冷云使眼色,两人退堂。 转到签押房,冷云坐下,道:“我看你在大理寺挺利索的,这是怎么回事儿?” “不对,李福姐可没对我说过黄十二郎还有旁的事情,这就要扯出旁的案子来了,得慎重。再者,大人不会觉得不对劲吗?” “怎么不对劲了?难道是以贫讹富?这样的事儿咱们以前也遇到过。” “不是,”祝缨道,“我让项乐去查访过,黄十二风评不佳,确有欺辱人的事。只是乡民没读过书,说不清楚内里是什么样子的。虽无十分,五分总是有的。下官没有亲眼见过,不好说,只能猜测一下,不证实了不敢同您讲。” “还猜什么?我下文,你去办!” 祝缨道:“那还请您借我些人,我带着他们,快马赶去,证实了下官的猜测,立时擒拿。再请您时刻警醒,下官一旦求援,还请及时派人来。” “什么事这么严重?” “罪名不小,不证实了是不能说出来的。说出来是害人。” “难道是谋反?” “那倒……也不是?” 冷云道:“你在大理寺办案何等的迅捷?到了这里,难道要我亲自动手?” “不敢,白龙鱼服可不行。再者,下官跑腿惯了,更快些。这事儿得快。” 冷云有点不耐烦了,冷冷地道:“神神秘秘!!!” 祝缨道:“那咱们就一同去利索一趟?体验一回?证实了,您就知道原因了。” “行。” “请更衣,要最轻便的衣服、最好的马。我去找丁校尉!您得带上健卒,另有身份的证明。” 冷云听她这样的安排,好奇心是被勾起来了,就像他说的,祝缨不是轻佻的人。不耐烦之后,他也重视了起来。 两人飞速安排,林翁得到女婿被抓的消息没来得及有所动作,祝缨和冷云已带了几十号人出城与丁校尉会合了! 丁校尉自打上回的事情过后已闲了有段时间了,当兵的太闲就不容易能够晋升,他也盼着有点事,一听祝缨有事要请他帮忙,只恨自己手下人少,不能尽点兵马来与祝缨同行。 他先拜冷云,冷云道:“我不知,你问他!” 祝缨道:“走!思城县!李大,带路,项乐,你带着他。” 项乐与李大共乘一匹,当先一骑冲出,祝缨和丁校尉紧随其后,再后是冷云。冷云自己的骑术不能说顶好,但是马好,自家有马天天骑,胜在熟练。一行人一天功夫便冲到了黄家的庄园外,众人胡乱扎了些火把点起来。 冷云只觉得骨头都要散架了,死撑着咬牙不说。 项乐沉声道:“就是这里了!” 冷云对着一所民宅无从下手,他没有亲自办过这样的案子,问祝缨:“怎么办?” 祝缨道:“项乐!” 项乐道:“大人,还请丁校尉人随小人过来。” 祝缨道:“且慢,来人,把门给我守住!” 她是干惯了抄家的,先把门一堵,分片往里进,一进院子一进院子的封。一队人先找府中账册之类,另一队人直入正堂。由于黄家主人已搬走了,正堂这一路就免了。改而由项乐拖着李大扑到“仿官样”。清理出一处院子,将宅子里的人集中关押。 她怕刺史府的人不听调遣,就让他们看门,不许人走脱,自己的人和丁校尉的人搜索。项乐到了“仿官样”就丢下李大跑了出来:“大人!里面有个……” “私设公堂。”祝缨说。 冷云道:“怎么会?!!!” 祝缨道:“我猜着了一些,李福姐说的,她见的事儿就有五、六桩,没见的呢?”她将自己之前的猜测说了。 冷云道:“猜着了为何不早说?早就该剿了!” 祝缨道:“万一错了,岂不是……” 她话没说完,就见外面也有火把聚集,乌压压的人头拿着锄头、棍棒等物,跟着几个拿朴刀的围了过来——他们是黄家的庄客。 冷云道:“这是要造反呐?!!” 祝缨道:“大人,这话不能随便说的。他们或许是被蒙蔽了。来人,把庄头押上来。” 项乐认得小管事,一把刀架到脖子上,道:“让他们把刀放下!” “我就是个听差的,我说的他们不听。” 丁校尉道:“我来!”他去揪了宅子里的大管事,让他喊话。大管事还要啰嗦,丁校尉一刀穿入他的腹中,继续逼问。大管事挨了三刀,直到断气也不肯合作。丁校尉杀得性起,又揪起二管事来。 冷云道:“啰嗦什么?动手!” 祝缨一见不妙,道:“来人,喊,黄十二死了!” 管他是不是真的死了呢,只要头儿死了,不信这些都是孝子。丁校尉将大管事人头割下,提起来道:“人头在此。” 黑暗中许多人也认不清是不是黄十二郎,只当他死了,众人一哄而散。冷云出了一身白毛汗,怒道:“这狗东西蓄养死士,是真的要造反!” 祝缨道:“把宅子清一清,今晚就住在这里吧。再行文,我记得这里是常校尉的?还是避一避他吧,不用他了。大人,本地的衙役不可信了,请调南府衙役来参与办案。哦,还有,得上书朝廷。” 本来是跟着祝缨来凑一热闹,体验一下办案的,现在真有一个大案摆在了面前。冷云道:“你安排。” 祝缨道:“是。” 董先生老迈,跟不过来,冷云现在眼前就是一个祝缨。两人又有了一点回到大理寺的感觉了。 祝缨理直气壮地指挥着抄家,现在的手下虽然没怎么干过这事儿,但是有她指挥分派,也都很镇定。她又说:“这案子大,不许私藏金银珠宝。用心办,我亏待不了你们。” 无论衙役还是士卒都信她这句话,虽眼馋,还是尽量忍住了,偶有忍不住的,也不敢拿多。 衙役从黑牢里捞出几个不成人形的人来,冷云看了一眼只觉得疲惫一扫而空,他今夜是睡不着了——吓的。他往黑牢里看了一回,回到正房坐着,说:“狗东西的土财主,这般无礼!你给我狠狠办他!” 祝缨道:“是。”她翻了一回账本道:“恭喜大人。” “有什么好喜的?” “隐田隐户呐。” 祝缨帮忙交割的时候在刺史府见过一些档,思城县的数目她知道,黄十二郎这里账上的田亩与人丁数如果是真的话,思城县除了他就没别的地了。他隐瞒了不少的田地户口。查出来了都是政绩。 冷云开始骂裘县令:“尸位素餐!” 祝缨毫不同情这位同僚,这么多的人受黄十二郎的折磨,这么多的隐田,裘县令都没动黄十二郎,姓裘的是死人吗? 案子还没断,不能称为“抄家”,干的人是生手,直干到天明。 笔趣阁789提供下载(biquzw789.org) 第187章 忙碌 底下的人忙碌, 冷云和祝缨更是不得休息。祝缨一边指挥现场,一边还要筹划接下来的事儿。 冷云睡不着,又没旁的事好干, 看完了黑牢之后他就不想再逛处乡下庄园了, 拖了张椅子坐在祝缨身边打盹儿。 祝缨让他去休息, 反正空屋子多得是, 让人清出一间来,黄家厨房有柴有水,烧热水泡脚解乏好好睡一夜。 冷云道:“没事, 先办案子。除了隐田隐户,还发现了什么没有?” 祝缨道:“那些都不急, 只要叫人看着朝廷惩治非法的决心,就会有更多的人来告状的,到时候何愁没有罪证呢?这里是刚才说的几件事,请大人用印。” “哪几件?” “第一是稳住局势,是我大意了, 没想到他的势力能大到这样,让大人落在了险地,早知如此我自己来就行了,以后我会小心。如今天色已晚,不宜赶夜路回福禄县。所以得……” 这话冷云就不爱听了,截口道:“是我自己要来的, 不来看还不知道呢!” 祝缨道:“要是不走就得做好安排。先请大人一道文书, 现在就拟。” “什么?” 祝缨双手一摊:“查黄十二还能说是下官的案子,由此而来之案中案不是福禄县令的职责。大人, 咱们现在不是在大理寺了。您不下令, 接下来的事儿我就不能干。” 如果在大理寺, 说这案子交给祝缨管了,底下各州县涉案的,她都能去交涉。现在她是福禄县令,原则上她只有本县的管辖权,虽然是民政军政等等都能管,但是仅限于本县。 到人家思城县,有案子都很勉强,否则常校尉带人到福禄县来抓拿逃犯而不通知她,她也不能那么理直气壮给人脸色看。 冷云一拍额头:“我都要忘了还有这事儿了。” 这个好办,他把官印随身带着,从腰间解下绶带。祝缨又向他解释了自己现在办的就是黄十二郎的案子,但是看眼前这个情况,可能需要更大一点的授权,比如黄十二郎这些隐田隐户的统计,如果思城县有人包庇,那她就不能用当地的人,得从异地调人。再有,如果本地有人与黄十二郎勾结,需要拿这些人来讯问。 她将自己需要的授权一一给冷云说明,一条一条列了出来:“除此而外,下官不用别的。” 冷云听得明白,抬手盖了个印,指令祝缨来负责此事。 祝缨有了他的允许,让冷云第一次真正见识到了她是怎么干活的。以往在大理寺的时候,冷云可不曾有这样的体验。 祝缨随手写写画画一些文书,守宅子、清理宅子的证据、调兵调人、调南府那位上司带帮手与南府的守军带兵过来。又请示冷云给董先生那里去一消息,让董先生也有所准备——核账。 再抽空让丁校尉派人去福禄县调顾同等县学生、莫主簿等县衙官吏过来。同时让花姐带一半的女典狱过来,让小江留在福禄县,留意李福姐等人的动静。 又命项乐先粗略地整理一下黄家的账册,祝缨也不能一时将这些都看完,只能抽检几本最主要的。项乐家是商人,多少懂儿,让他归个类,列个单子,接下来再细看。她让项乐着重盘一盘黄家账上现在的存粮有多少。 她还没忘了派人拿了冷云的印鉴,将裘县令和常校尉给请过来。口气是十分认真的“请”,而非问责。 还有给朝廷的奏章,现在就得开始有个想法了。不能等案子审完了再现写,现在就是在积累写作的素材。哪怕让刺史府的笔杆子代笔,也得给他们提供材料,到时候再现刨可来不及。 虽然冷云给了她授权,她每一项写好发出之前都让冷云看一看,让冷云自己去盖章。 冷云看得眼花缭乱,手上提着个印上翻、下戳、下一件,不时问:“盘什么存粮?” “今年这样一件大事思城县必然震动,离秋天不太远了,到时候收成不好,百姓过不下去就要生出事来,得让百姓们有口粮。租赋如果不能如数上缴也耽误您的考核。又有扯出案中案,您在外面的时间比预计的久,花费也变多了。得预留个后手,有进项补这几项,这个就是了。” 冷云点头,又指着给问:“对这个废物还要这么客气么?” 祝缨道:“他过来外面就群龙无首了,省得有人给他出歪主意,再误人误己。一旦没了头领,再处分下面的人也更容易些。” 冷云道:“好!” 令都下完了,祝缨再请冷云去休息,冷云仍然说不用。祝缨想了一下,从抄来往来账目来翻出两本给他看着解闷。冷云不大懂账目,但是看得懂上面写的“某年月日,因某事给某吏财物若干”的字样。黄十二郎账上单有一笔支出是用来行贿的,这个行贿不是像正常的年节给官府送礼,而是特别列明的支出。 他按月给县衙一笔支出,补贴县衙上下的生活。这事儿跟祝缨在大理寺、福禄县干的相仿,但是祝缨是管事儿的官员,如果类比的话,思城县干这个事儿的应该是裘县令。从账上看起来,这事儿裘县令仅止于知道,钱粮都是黄十二郎每月派个管事给县衙送过去的。一个县衙,领钱粮的其实没多少人,黄十二郎倒是出得起这个钱。 冷云越看越气,骂裘县令:“真是个死人!这都不管!” —————————————— 裘县令当然不是死人,他的动作还是很快的。 事发突然,黄家庄园很是乱了一阵,大管事被丁校尉杀了,青壮庄客一哄而散。听说黄十二郎死了,庄上不少人扶老携幼地跑了,还有许多人则留了下来,惴惴地、又带点希望地等待天明。 跑掉的人里有没成算乱七八糟的,也有心知肚里的。乱七八糟的第二天看没事儿,又跑回来了。心知肚明者连夜奔逃到,天亮开城门之后才跑到县城,一口气没歇跑去县衙报案:“我们家遭强人打劫了!” 衙役正捧着早点才啃两口,含糊地道:“什么打劫?喘口气,慢慢说。” 报信人道:“慢不得!他们几百号人呢!都抄着家什!” 衙役想翻白眼,干这份儿差二十年了,他见识过太多无知乡民的夸张了……等等! 衙役手上的早点掉到了地上:“你不是黄家的人吗?!” “是啊!” 衙役心里一突,突然就感觉不饿了,将早点一扔:“你仔细说!” “我也不知道啊!天一擦黑他们就冲到了庄子里,围了大官人的家,啊!屋里的人都叫他们围了!” “哎哟,你快跟我进来!” 报信人又累又渴,进了两重屋子,说了一句:“水。”才得以润喉。 这时也是裘县令吃早餐的时候,他的餐点更精致些,桌上摆了四碟八碗,他的妾与他同桌吃饭,外面来找,裘县令依旧吃饭没说话。那个妾放下碗筷,道:“什么事?慌慌张张的?大人正在用饭呢。” “快叫大人出来吧,这回真出大事了!” 裘县令有些疑惑,以前还真没遇到“真出大事了”,他漱口、擦嘴、洗手,不在意地将手巾落回仆人的手上,正一正衣领,走到门口问:“什么事?” “黄、黄、黄家庄园,被、被、被人劫了!出人命了!” 裘县令大惊:“什么??哪里来的消息?” “黄家庄园上的庄客逃出来报案,就在前面!” 裘县令脸上一片凝重:“走!” 他到了前面,将黄家的庄客叫了过来仔细地问。庄客一把鼻涕一把泪:“也不知道招惹了哪路的鬼神,什么话也没讲就将咱们府围了起来。” 裘县令问道:“是何人所为?” 那人一脸茫然:“不、不知道啊!” 裘县令只能问出来是有两三个人打头,他们看起来都像是悍匪、都骑马、不像是山上下来的匪类。 裘县令的心在打颤——冷刺史就在不远处的福禄县,几百个马匪跑到他的地界上挑最大个儿的庄园杀人越货…… 裘县令道:“快!请常校尉!” 常校尉也才起床不久,两人碰了个头,常校尉道:“莫急,我带人去。”正常的年景,官军是不怕匪徒的,因为一般的匪徒打不过正规的官军。 裘县令又与他商议:“此事不宜现在上报,万一虚惊一场反而不美。” 常校尉也有此意,两人马上定了主意,常校尉也点了一百多兵马,他不相信在这儿会突然冒出来几百号骑兵。他是带兵的人知道养几百号骑兵得花多少钱,他手下都没这么多呢,附近哪儿还有能养出这许多兵马的?就是当年獠人作乱,獠人也没有一次出这么多骑兵的。獠人难剿,在于人家出事儿就进山,你退他就进,总是剿之不尽,须用重兵。 裘县令听常校尉一通分析,心下大安,道:“话虽如此,还是去看一看的好。” 常校尉也有此意,他手下兵马比丁校尉多,自己也要再挣点外块,救了黄十二郎的庄园,向朝廷报功是一份,黄十二郎怎么也得谢他一份礼。 两人一路烟尘滚滚杀往黄十二郎的庄园。 一气跑到日头偏西远远地看到了庄园的轮廓,常校尉命斥侯探路,其余人下马休息等待。 斥侯往庄园外围一看,十分惊诧:哪里有匪类呢? 庄园没有火光,也没有烟尘,不放火还叫匪类?黄家庄园有吃喝,不生火做饭胡吃海塞一顿,合理吗? 他又小心地往里进了一进,就被站在黄家墙头上放哨的丁校尉手下斥侯发现了:“拿下他!” 丁校尉原是常校尉手下分出去的,彼此认识,一打照面两下都松了一口气。丁校尉带斥侯去见祝缨和冷云,祝缨并不想用常校尉,人自己送上门来了,也没有躲着的道理。祝缨问道:“二位都到了吗?你怎么这么样来了?”鬼鬼祟祟的。 斥侯道:“听说有匪类……” 冷云道:“我派去的信使没说明白吗?” 斥侯道:“什、什么信使?是黄家的庄客到县衙报案的。” 祝缨问道:“只有常校尉一人来的吗?” 斥侯道:“校尉带了一百人,裘大人带了四十名差役,都在外面等着标下的信儿。” 冷云听到裘县令就生气,他这一天一夜过得惊险刺激,又累又气,顾不得考虑为什么自己这儿派出去的人没到县衙,黄家报信的反而早到,开口道:“叫他们过来。” 祝缨道:“丁兄,还要劳你走一趟。” 丁校尉道:“好。”他转身背着冷云就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拖着斥侯走了。 得知不是匪徒而是冷云之后,常校尉有些怏怏,裘县令却惶惶不安,冷云不声不响到他这里来,还到了黄十二的庄园,背后有什么事他猜不着,但一定不是好事。上司突击检查,没几个下属会高兴的。 常校尉道:“裘兄,走啊。” 裘县令只得硬着头皮:“就来。”转身低声嘱咐了随行的衙役几声,转身要与常校尉同行。却发现丁、常二人在耳语。 丁校尉将常校尉拖到一边,常校尉有些烦他,丁校尉脸上五官直动,常校尉只得凑了过去:“到底什么事儿?” “不干咱们的事儿,你可别往里抻着脑袋扎啊!”丁校尉觉得自己是仁至义尽了,如果常校尉还不听他的好人言,那常校尉倒霉可就怪不着他老丁了。 哪知常校尉也不是个傻子,觉得不对味儿,低声道:“怎么了?” 丁校尉道:“那个黄十二,要坏事。” “啊?” 丁校尉抱住了常校尉的膀子:“老哥,咱们一处这么多年,你信不信我?” 常校尉长吸了一口气,道:“黄十二啊,有点可惜。” “他孝敬咱的那些,可不够咱现在替他挨刀子。” 常校尉点了点头,丁校尉也小小地放心了。黄十二郎此人十分有趣,他给军官送礼,主要是给常校尉,丁校尉当年能分到的就很少。可是常校尉放话了,底下人也不敢不听,捏着一个就捏着了一群。 但是对县衙的官吏,他又是另一种办法了。 —————————— 祝缨站在门口对裘县令和常校尉道:“二位,恭候多时了。” 裘县令脸上不由浮出怒色来:“祝令,这是什么意思?” 常校尉对祝缨之观感相当一般,但是他不说话,看着裘县令去碰钉子。 祝缨道:“从昨天晚上就等二位的意思。” 常校尉赶紧说:“你们二位都是地方上的官儿,我只是个粗人,你们有话进去好好说,我们听就行了,是不是,老丁?” 丁校尉心说,你现在想撇清是来不及啦,不过刺史大人估计现在不会跟你计较,算你运气好。 祝缨道:“请。” 冷云在前,裘县令也不敢装模作样拂袖而去,只得跟着往里进。 天亮了,阳气十足,冷云的胆气也回来了,他打着哈欠等裘县令进去。裘、常二人来见了他,他没让二人坐,就让二人直挺挺地站在当地,气氛顿时变僵。 两人独个儿进来了,他们带的人还在外面,祝缨就不怕了,虽然她也奇怪为什么派去的人没有找到县衙,派的可是丁校尉的人呐! 常校尉用力地瞪丁校尉,丁校尉小小声地咳嗽。祝缨对冷云耳语:“您要问裘令,是不是请校尉先坐?民政不归他管。” 冷云指着一把椅子说:“校尉坐。” 接着就劈头盖脸地骂起了裘县令,到了此时他反而没有什么新鲜词了,反反复复只有:“尸位素餐!”“有负圣恩!”“要你何用?!”之类。 裘县令被骂这许久,也有些下不来台,本州官员的心里,冷云实在比鲁刺史差着不少。只恨他有个祝缨助拳,才让
相关推荐:
年代文女配的极品闺蜜
[校园1v2]秘密
万人迷Alpha拒绝穿书
失控(H)
特工穿越七零年代苟成传说
玛丽苏成为Bl文里的炮灰
花式秀恩爱指南[快穿]
人在T1当掌勺,李哥越胖我越强
林悦叶可卿
疯插女朋友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