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缠着苏老太君撒娇卖痴,逗得她笑个不停。 三夫人也没冷落了其他人,时不时的将话题引过去,对待沈沅沅更是殷勤周到,洗净手后亲自喂她吃糕点。 她对沈沅沅感激得很,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激动之情,索性便拿出了以往伺候婆母的劲儿来。 她也没冷落了二嫂,时不时带上她一起说笑。 只是二夫人有些神思不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第887章 晚间,苏家几个表舅和表哥回来后,看见年轻了几十岁的母亲/祖母,都惊了一下。 虽然之前就见过苏大老爷他们变年轻的样子,但来不及仔细观看,对方便赶往京城了。 如今再次见识到回春丹的神异作用,都不由得感叹起来,世上竟有这般神丹? 比之那唐僧肉,都差不了多少了吧? 见家中晚辈都盯着两个儿媳妇猛瞧,仿佛在观看什么稀奇事一样,苏老太君忍不住笑骂道: “看什么呐?连你们的母亲都不认得了?快用膳吧!” 被家中辈分最高的苏老太君训了一句,其他人才收回目光,依次坐下用膳。 用完晚膳后,大夫人亲自领着沈沅沅到了客院。 说是客院,其实也是沈沅沅的外婆苏宝心的闺阁,只接待苏宝心的后人居住。 其他宾客来了,是不能住这里的。 客院每天都有奴仆来打扫,上次才居住过一阵子,沈沅沅对于这里也熟悉,自己便走向了上次住的房屋。 沈晏云则在另一边住下,靠近院门口,有人进出他都能观察到。 大夫人走在沈沅沅后面,挥退了下人后,才拿出了一个精致的鎏金木盒,只有巴掌大。 她将木盒放在桌上,说道:“沅沅,这是京城外的一处温泉庄子地契,名字已经改成了你的。” “舅婆知道你不缺银子,但这是舅婆的一片心意。你在京城住,冬日要是觉得无聊时,可以去庄子上住一阵。” “谢谢舅婆。” 沈沅沅也不扭捏,给了她就收下,不收下舅婆反而会不舒服。 “收好了,舅婆知道你是个早慧的孩子。” 大夫人摸了摸她的头,语气充满了慈爱。 她家的孩子两三岁时,说话可没有这么条理清晰,可见这孩子比寻常的孩子更聪慧些。 大人说什么,她也听得懂,大夫人并不担心沈沅沅会弄丢了这地契。 “好。” 沈沅沅点头答应了下来。 大夫人笑了笑,叮嘱她早点休息,便出去了。 没多大一会,三夫人也过来了,手中同样捧着一个紫檀木盒,二话不说便塞了沈沅沅满怀。 “沅沅啊,舅婆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想来想去,还是送银子实在。这盒子防水防虫蛀的,只要不扔火里烧就没事。” 看着抱着木盒子,脸上表情有些懵的沈沅沅,三夫人捧住她的脸又是吧唧两口,脸上笑容压都压不住。 “哎哟,哈哈哈哈,舅婆可太开心了!” 之前想到都当祖母的人了,得端着,现在嘛……不装啦! 三夫人又吹了一通彩虹屁,不重样的夸了小半个时辰,直到门口响起了一声咳嗽,才终于住了嘴。 沈沅沅听得脸上的表情都有点麻了。 不是,三舅婆上次也不这样啊? 怎么跟换了个人似的? “那你休息着,舅婆就先走了,乖啊!” 三夫人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啰嗦,讪笑着离开了。 哎呀,一高兴就有些控制不住自己,忍不住想多夸夸沈沅沅。 三夫人走出去后,二夫人又进来了,刚刚那声咳嗽就是她发出的,也不知道在外面等了多久。 依她这沉静的性格,不是等得实在太久,怕是根本不会出声的。 第888章 看见二夫人也进来时,沈沅沅就懂了。 三位舅婆怕是私下商量好了的。 “沅沅。” 二夫人依旧没有吃下回春丹,还是之前的模样。 她将木盒交予了沈沅沅,“舅婆没什么好给的,这里是一座农庄,有良田百顷,就在距离京城来回一日的地方。” 百顷,足有一万亩田地了。 三位舅婆都不知道回春丹价值几何,但商量过后,都拿出了最大的诚意。 “舅婆……” 其实她炼制出了五颗,买药材也就花了几万两,一颗是值不了十万两的。 “拿着吧,长者赐,不可辞。” 二夫人摸摸她的头,没有说太多话,放下木盒便离开了。 沈沅沅目送她出去,看着怀里一个,桌上两个,有些苦恼。 她的钱,多到根本花不完啊! 如今又多了两个庄子,也不知道三舅婆给了多少?看着不算太大的盒子,沈沅沅直接打开来看。 盒子里躺着厚厚的一叠银票,是最大的钱庄所兑,到了京城也可以兑成银钱。 她数了数,面额有一千两的,有一百两,五十两的,堆积起来便是厚厚的一沓。 加起来足有……十万两! 数完后沈沅沅又将银票放好,锁上,摆到床柜里放好,洗漱好美美的睡下了。 一夜无梦,第二日又受到苏家的热情招待,几个表哥带着沈晏云和沈沅沅出去玩。 二夫人则和苏老太君请示过后,带着装有回春丹的瓷瓶,回了娘家。 苏老太君叹了一声,并没有阻止,既然二儿媳已经做好了决定,便随她吧,只希望她不会后悔。 毕竟二儿年轻了三十岁,如果不出意外,能再多活三十年,这夫妻俩便不能白头偕老了。 “大嫂,二嫂这是?” 三夫人疑惑的看着大夫人,她昨日还以为二嫂只是不想在人前吃,看见她们都吃了,应该也会吃,结果二嫂却要回娘家去? 这…… 倒让三夫人有些愧疚起来,她独自吃了,是否有些太过不孝顺? “别想太多,沅沅给了我们,我们想自己吃,想孝顺父母,都是可以的,并不能说自己吃了就是自私。” 大夫人宽慰了她几句后,三夫人也看开了,只是为二嫂感到有些惋惜。 …… 吴府。 二夫人递上拜帖后,便被兄长客气的迎了进去,“苏二夫人怎么有空过来?听说你夫君出了远门,怎地不在家中侍奉婆母?” 吴老爷对这个出嫁几十年的小妹,总是客气有余亲近不足,毕竟都各自成家了,感情很难回到孩童时。 “大哥。” 二夫人眉目有些藏不住的欣喜,急切的问道:“母亲身体可安好?” 吴老爷摇了摇头,“不大好,母亲近些日子越来越嗜睡,府医说,怕是……就这几个月了。” “大哥,我想去看看母亲。” 二夫人没有说神丹的事,大哥年纪也不小了,万一他知道后,要夺走怎么办? 她愿意将神丹让给母亲,不代表愿意让给兄长。 “好,看看也好,以后怕是也看不了几回了。” 吴老爷思考了片刻,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病了许多年的母亲终于熬不住了,吴老爷的心情沉重,但又有着一丝不可对人言的轻松。 他知道不该,却又难免觉得:终于能解脱了! 第889章 精致雕花的木床上,帐幔被掀起,两排丫鬟在一旁伺候着,气氛有些沉闷。 丝绸薄被下,躺着一具枯槁瘦弱的身躯,老妇人满头银丝,气若游丝的微阖着眼眸。 几名丫鬟轻手轻脚的按着老夫人的腿脚,疏通着经络。 二夫人进去看了看,看见躺着又瘦了许多的老妇人,眼眶有些酸涩,“母亲……” 任何人看了,都看得出老太君已经面色灰败,一副弥留之态了。 床上躺着的老妇人眼皮动了动,艰难的睁开眼睛,眼球有些呆滞的直视着头顶纱帐,好一会才转动了一下。 “谁呀?” 二夫人强忍着酸涩,急行几步到了床榻边,伸手极轻的握住了老妇人的手。 “母亲,是女儿呀!” “是、是英儿啊?你头发怎么都……白了?” 老太君说话断断续续的,浑身都难受,有时候都认不清人了,但对于头发都白了一些的小女儿,却还能认得出来。 二夫人平常也要侍奉婆母,加上已经出嫁,并不能经常回娘家看望老母亲,心中愧疚难当。 急忙点头回道:“是、是我,我回来看您了。母亲,你怎么瘦成这样了?” 手摸上去仿佛只剩下一张皮裹着骨头,她都怕稍微用力握着,都能把母亲的手给折断了。 老太君浑浊的眼微微转动,反应十分迟缓,好一会才回道:“你是谁呀?” 二夫人眼泪都出来了,“我是娘的英儿啊!” 见老太君还是痴痴的,她转头问丫鬟,“我母亲这样多久了?” 丫鬟在一旁站着,低头回道:“老太君这样已经有几年了,之前还偶尔记得人,如今连吴老爷都不认得了。” 二夫人有些惊讶,她之前回来过那么多次,竟一次都没有发现,她可真是不孝啊! 她愈发坚定了将回春丹给母亲服用的念头,看着母亲痴痴呆呆的模样,她心中便疼痛难忍。 但有丫鬟在一旁看着,二夫人不好将丹药拿出来,便开口让她们先退下。 丫鬟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点头应了一声,便依次退了出去。 等房中只剩下了自己与母亲后,二夫人才掏出瓷瓶,将回春丹倒出,哄着老太君服用。 “这是什么?” 老太君看着又清醒了些,看了看眼前的二夫人,有些疑惑道:“英儿?” “哎,是我,母亲你快些吃下这神丹吧,吃下了你病就好了!” “神丹?” 老太君喃喃自语般的重复了几遍,时而清醒时而又迷糊。 “英儿,世上哪有药到病除的神丹呢?我活了这么久,也算喜丧了,你不必拿这东西来哄我。” 她像是回光返照一般,一口气说了许多话,才又难受的呼吸着。 “不是药到病除,是……是吃了这神丹,能年轻几十载。” 二夫人答道。 她记得母亲三十年前,身体尚可,是近十年才开始破败的。 “年轻几十载?英儿,你没哄我?” 老太君不可置信,眼眶都瞪圆了些。 二夫人面色坚定,不假思索的举起了手。 “没有,我发誓,这神丹真的能让母亲年轻三十岁!我婆母和公爹服用后都有效果。” “这神丹……本是我的,但我想留给母亲服用。” 第890章 老太君一时间静默不语。 她浑浑噩噩的睡了许久,难得清醒了些,闻着那沁人心脾的药香,混沌的脑子也久违的转动起来。 英儿她了解,她不会开这种不适宜的玩笑。纵然她口中所言十分不可思议,但一定是真话。 老太君看着那颗通体雪白,圆润饱满的丹药,脑中一时间掠过了无数的念头。 若是她的长子服下,又或者呈给当今皇帝,她吴府便能得到满门荣耀…… 吴老太君第一时间想的不是自己,她纵然年轻三十,也已经是花甲之年,意义不大。 但种种思绪,在触及二夫人殷切期望的眼眸,以及她髻边掺杂着的一缕缕白发时,又戛然而止。 这辈子,她为夫君,为儿子,思虑筹谋许多,小女儿似乎总是被忽视的那一个。 “英儿啊,扶我起来。” 老太君吃力的坐起,招了招手,“将神丹给我吧。” 二夫人听话的将丹药给了出去。 老太君看了看丹药,伸手在枕头旁边摸了摸,摸出了一颗裹着糖纸的糖。 “这是你小时候最爱吃的糖,那时候怕你贪嘴,不让你吃,现在你也半截身子入土了,倒是不必担心了。” 二夫人听了有些好笑,她小时候确实贪嘴,但如今纵然是山珍海味,她也不爱吃了。 吴老太君将糖纸剥开,笑道:“来,母亲最后再喂你吃一次糖。” 二夫人失笑,母亲吃下回春丹后,还能再活三十年,到时候说不定是她先去世呢? 但不忍拒绝母亲,二夫人还是顺从的靠了过去,张开了嘴。 吴老太君便将回春丹送入她嘴里,二夫人抿了几下,药味浓郁,分明不是糖的甜味! 她惊愕不已,回春丹却已经在嘴中化开,不自觉间一咽,便吞吃了下去。 再低头一看,吴老太君手中握着颗糖,又缓慢的用糖纸将其裹上。 “母亲!你——” 二夫人又惊又急,看着嘴角含笑的母亲,心中酸胀难当。 “你为何……给我吃?” 那是能救母亲性命的神丹啊!就那么一颗! 吴老太君目光怜爱的望着她,“你有这份孝心,我很欣慰,但我已经活得够久了。” 她送走了父母,送走了兄姐,送走了夫君,甚至送走了自己的二儿。 再活几十年,再送走自己的长子和小女儿么? 这种锥心之痛,吴老太君已经不想再承受了,拖着病痛的身体,她也活累了。 “母亲……”二夫人声音有些哽咽。 “别伤心,英儿,你知道么?在看见这神丹的时候,我想的不是自己吃。” 吴老太君望着虚无的空气,眼神有些游离,“我想的是,给我儿,或者……呈上京给天子服用,那样我吴家,便能博几代荣耀。” 二夫人哭声一顿,心寒了寒。 她将自己放在最后,将神丹送与母亲,母亲却只想给大哥?给吴家博取荣华富贵? “英儿啊,你已经出嫁了,该多想想自己。” 吴老太君偏头,望向样貌一点点变化的小女儿,眼中惊叹不已。 “果然是神丹……” 吴老太君心底掠过淡淡的悔意,若是献给安皇…… 若是献给安皇…… 那她吴家,还有何愁啊?! 第891章 看着吴老太君懊悔的眼神,二夫人心都凉了半截。母亲是爱她的,但母亲爱的不止是她。 如果时光再倒流几息,不知道母亲还会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唉……” 吴老太君长长的叹了口气,将那丝悔意压下。 本就是英儿的东西,她不该去觊觎,之所以马上喂英儿吃下,也是怕她脑子不清醒,再做出其他的决定。 “去叫你大哥过来吧,我大限将至,有些话要叮嘱他。” 刚刚来了那么一场,心情起伏太大,吴老太君眼看着情况又不太好了。 二夫人压下心底的各种繁杂思绪,点头出去唤了吴老爷进来。 “大哥,母亲快要不行了,她让你过去。” “什么?怎么会这么突然?” 府医不是说还有几个月么? 吴老爷大吃一惊,先是被二夫人的容颜吓到,又被老母亲要不行了的消息惊到。 一惊一乍间,他来不及去询问二夫人的脸是怎么回事,便匆匆赶回吴老太君的住处。 到了吴老太君跟前,吴老爷便哭了起来,“母亲!你有什么话要交代儿子的?您说便是。” 吴老太君颤颤巍巍的伸出手。 “儿啊。” “母亲,儿子在。” 吴老爷跪到床前,伸手便抓住了吴老太君的手,将耳朵凑近了些,“母亲,您吩咐……” “英儿是你亲妹妹,你就算不护着她,也莫要欺负了她。可知道?” “我知道的母亲,母亲放心。” 吴老爷连连点头,心底却有些不以为然。 小妹都出嫁了几十年了,母亲死后,便只当寻常亲戚走动,他如何去欺负她? “其他事,没什么好叮嘱的,只希望你守好吴家,不要让我和你爹在地底下操心……” 无论吴老太君说什么,吴老爷都只点头,眼泪哗啦啦的流,看着悲切极了。 将想叮嘱的都叮嘱完了后,看着小女儿从外面走进来时,泪流满面的脸,吴老太君撑着的一口气终于泄了。 “英儿……你要……好好的。” 她用力抓了抓吴老爷的手,“不许!欺负!英儿!” 回光返照的吼了一句,将吴老爷的手都给抓出血后,吴老太君卸了力,眼睛也闭上了。 “母、母亲?” 那震耳发聩的最后一句话,将吴老爷都给吓懵了,直到二夫人爆发出一阵哭声,吴老爷才意识到…… 他的母亲,逝世了! 吴老爷以袖掩面,也痛哭了起来,身旁进来的下人全部跪了一地,不管真心还是假意,都嘤嘤的跟着哭。 二夫人跪下后膝行几步,伏在了吴老太君身上哭泣。 她的本意是为了救母,结果回来后,却害得母亲即刻去世了…… 哪怕之前有些心寒怨怼,如今面对母亲没了气息的身体,二夫人心中只余悲痛。 哭了一阵后,吴家其他人也来了,都跪伏了下来一个个哭得情真意切的。 二夫人有些浑浑噩噩的,不知道怎么回的苏府。 当听到来吴府的人说吴府老太君逝去了,苏府所有人都震惊了。 二夫人不是将回春丹送回去了吗?吴府老太君怎么会死? 倒是二夫人,看着变年轻了…… 难道是去晚了来不及? 第892章 没人怀疑二夫人突然后悔,自己吃下了,只以为是来不及。 看着二儿媳有些恍惚的神情,苏老太君制止了其他人去询问,让丫鬟护送二儿媳回了房间休息。 二夫人走后,其他人才敢出声。 “二嫂母亲逝世,肯定极为伤心,大嫂,我们是不是要去安慰一番?” 三夫人笑不出来了,有些为二夫人感到难过。 “是要的,不过还是要靠她自己走出来,旁人的劝说,始终显得无关痛痒。” 大夫人叹息了一声。 她也经历过父母去世,自然能理解二夫人的心情,只能自己想开,别人劝说是没什么用的。 希望二夫人不会钻牛角尖,怨怪她自己,最后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吧! “准备一些奠仪,我们明日去吴府吊唁。” 总归是亲家,苏府不能没有一点表示。 “好。” 大夫人应了下来,府中一切事宜,大都由长房出面处理。 既然她有精力,便还是自己来,毕竟儿媳的辈分有些轻,不太适合沾手这些。 午时,苏家几个表哥带着沈晏云和沈沅沅回来,便察觉府中气氛有些不太对。 被长辈拉着暗中叮嘱了,才知道发生了什么,都感觉有些意外。 苏老太君将出外玩耍回来的沈沅沅,给叫到了跟前去。 “乖宝,用过午膳你就先回去吧,好不好?” “是因为二舅婆的事吗?” “对,为免丧事冲撞了你,你就先回京去,等下次再来玩,好不好?” 接下来二夫人肯定要茹素,苏府其他人也不好大鱼大肉,也得跟着斋素行德。 所以就不能好好招待乖宝了,让乖宝吃素她也舍不得,这么小的孩子,就得多吃肉才能长得高啊! 要不然就这么矮墩墩的一个,以后可如何是好啊? 苏老太君怜悯的摸了摸沈沅沅的脑阔,乖宝这么早慧,是不是就是因为营养都到了脑子里了?所以不长个? 沈沅沅:您要不要看看我横向长的肉肉捏? “外太婆,我不用去祭拜吗?” 沈沅沅惊讶的问道。 “不用,你是小孩子,容易被惊到。而且这亲戚关系很远了,你大哥又着急赶路回去殿试,便早些回去吧。” 苏老太君如此说道。 既然最大的长辈都发话说不用了,沈沅沅就没有坚持着要留下来,亲戚关系确实非常远了。 吴府是苏府的姻亲,苏府不能不去,她却是可以的。 有大夫人提前派人去厨房说过,午膳吃的就是全素宴,一点荤腥都见不到。 知道是因为二夫人母亲去世,没人吵闹着要吃肉,都乖乖的吃素。 二夫人有些没胃口,但还是强撑着出来一起,见桌上全是素菜,有些感动,刚擦干的眼泪又有些控制不住。 “大嫂……” 在所有人都一阵安慰下,二夫人才渐渐止住眼泪,勉强吃了几口。 母亲刚去世,她忧思难忘,实在是吃不下什么。 吃过午膳后,苏老太君公布了打算送沈沅沅回去的事情,并说道:“我想着晏云八月就要殿试了,为了避免路上耽搁,还是快些出发的好。” “还有乖宝,她年纪小,容易被阴气冲撞,小孩子会看见大人看不见的东西,也一并送走好了。” 第893章 二夫人听了也没什么意见,点了点头,“是啊,晏云、沅沅,你们还得赶路呢,是得快些出发才行。” 她没什么不满的,只是感到有些歉意,自家突然有了丧事,希望不要影响了沈晏云才好。 毕竟殿试是人生大事。 二夫人都没有意见,沈沅沅就顺从的点头,“好。” 用过午膳,苏家便动手准备回礼,给沈沅沅他们带回去。 看着准备得越来越多,沈沅沅急忙开口制止,“舅婆,不用准备了,我们要赶路,轻装简从便好。” 大夫人想了想,觉得也是,赶路自然不能带那么多东西,便都精简了一些不重要的,最后留出了一个包袱的东西。 “沅沅,你那几个盒子记得带。” 大夫人叮嘱道。 最后共整理出来三个包袱,沈晏云将三个包袱都用一块更大的布裹着,合并成一个更大的包袱,背在了身后。 苏家表舅准备了一辆马车,亲自送他们出了城。 出了城后,沈晏云让苏家表舅将马车驾回去,但苏家表舅不愿意,连连摆手。 “我骑走了你们骑什么?这里离城门不远,我走几步路就回去了。” 拉拉扯扯间,苏表舅丢下缰绳,便弃车逃离现场,远远的挥了挥手,“快走吧!马车不必还!” 看着他一溜烟跑远的身影,沈晏云有些哭笑不得,看着马车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只好先坐着,等到了下个城镇,再托人将马车骑回去吧。 …… 送走了沈晏云兄妹俩后,苏家上下便开始忙碌了起来。 大房三房年纪比较小的,就让孩子的母亲带着先回娘家住一阵。 但二房只能留下,还得亲手准备奠仪。 虽然是喜丧,但二夫人还是难掩悲伤,一直显得有些恹恹的。 没多久,苏表舅回来了,也加入了折金元宝的环节。 一大家人齐上阵
相关推荐:
浪剑集(H)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他是斯文糙汉
毒瘤
一梦三四年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小人物(胖受)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摄春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