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h好像被继兄强制爱了 > 第163章

第163章

茸小脑袋,面不改色继续与蒙毅商谈着兵法之道,他这仿若毫不知情的态度,把慢性子的蒙毅急得都快成急性子了,他恨不得劝王上快将刘季三人召来商议,楚军可是已北上了啊... 这时,却见卫尉急急进殿来禀,称典客令刘季在丹墀前有要事求见。 蒙毅顿时眼睛一亮,急忙悄悄掩饰一番神色后看向君王,嬴政则神色如常命刘季进殿。 明赫惊喜地看向步伐匆匆的刘季,这人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来得很及时嘛,不枉我父王对你这么好! 刘季一到殿前便噗通跪下,激动大呼道,“请王上恕罪!今日信使来驿馆就膳之时,臣多嘴搭了几句话,得知楚军已有二十万大军北上,据臣推测,楚王狗贼定是想趁三国交战之际偷袭,淮河一路上来便到黄河,我秦国咸阳比之临淄蓟城更危险几分啊...” 秦国信使的话,若换成旁国之人当然不好套,但刘季是负责驿馆诸事之秦国官员,又自有一套与贩夫走卒搭讪套话的法子,此事倒难不倒他。 嬴政听着对方之言,不由暗叹一声,难怪此人在小崽的心声之中,能凭借并不显赫的出身,在秦末乱世力压诸侯,成为新朝开国君主,确有常人不能及之处。 刘季趴在地上抬起脑袋,一脸恳求地看向君王,继续语气激动道,“...王上,臣愿自荐为末等守将,愿领士卒守卫咸阳抗击楚军,以护王上与秦国之安危,还请您原谅臣之无状啊...” 明赫吃惊地瞪大了眼睛,面前这个为了国家肯舍生忘死的人,真是他知道的那个刘季吗? 他哪里知晓,八卦的刘季自从今日探知到楚军北上一事,便心慌意乱、坐立不安地盘算了一番,秦国此番遭遇的四面危机他是知晓的,咸阳如今并无大将镇守他也是知晓的,若楚军的目标真是秦国,咋办? 身为秦人的他,是领取六百石俸禄的四品典客令,是将家中诸人压得严严实实的当家人,是众人眼中风光的咸阳大官,是年轻娇美的妻子眼中无所不能的依靠。 自从得了秦王的恩惠屡次加官进爵,再也不会有人将如今体面的秦国咸阳刘季,与从前那个落魄的魏国沛县刘季联系到一起。 燕齐戎狄和楚国,竟想灭了秦国,想推翻秦王,想毁了他美滋滋的满意人生,这让刘季在驿馆中气得脑壳都开始剧痛起来! 在下属急忙为他请来一位巫师看病后,掏了100钱而不肯吃亏的他,便硬缠着巫师为自己占了一卦,无比珍惜性命的他暗暗决定:若卦象显示,他拥有的一切将被那帮王八蛋毁掉,余生又要过上穷困潦倒的生活,他宁肯冲上去跟楚国混蛋们拼了,以此报效王上知遇之恩! 自然,若是换成从前的刘季,绝不至于会这般偏激,纵便秦国真挺不过去了,他也会乐观地安慰自己“好死不如赖活着,当个穷鬼也比无头鬼好”,可如今已饱尝锦衣玉食的刘季,哪还想当个处处受人白眼的穷鬼? 然而,巫师占出的结果,却与他的设想刚好相反。巫师指着蓍草告诉他,若能忠心报效秦国君王,及时为秦国解忧,此生自能富贵无边。 刘季是极信占卜箴言的,毕竟他的发家史,全靠当日、劝他前往大梁的巫师神机妙算。 是以,他在听完巫师这番占词后,是这样理解的:若我永远效忠王上,永远及时挺身而出为秦国皆有,那我刘季这辈子都能富贵无边! 既然如此,眼下秦国最大的忧患,便是楚军攻城,只要他主动请缨为王上守城,不就是“及时为秦国解忧”吗? 至于会不会战死,他压根想都没想这事,既然“此生富贵无边”,一个死鬼又怎能享受到这富贵?巫师占词言外之意,不就暗示着他刘季福大命大,每回为秦国解忧皆不会有性命之忧么? 正是在这股子无敌的自信驱使下,他喜冲冲一路将燕齐匈奴东胡楚国骂得狗血淋头,一路雄赳赳进了宫表忠心。 嬴政细细打量着他的神色,见其言辞恳切不似作伪,亦疑惑道,“爱卿身为典客文官,又何懂打仗之道?” 刘季急忙解释道,“王上,臣虽从未打过仗,却颇懂些糊弄敌军的法子,届时,若王上拨给臣五百人,臣定能将他们发挥出五万人之效力...” 反正又死不了,牛皮要往大了吹才好,以免王上舍不得让他上阵。 嬴政此刻是“并不知晓刘季挺能打仗”的君王,自然不能一口答应下来,便寻了个由头将对方打发了回去。 明赫目瞪口呆地看着哭喊着不肯走,拼命咚咚咚磕头恳求为国上阵、最后被卫尉押出殿的刘季,一时竟产生一种时空错乱的荒唐感,这人真是刘季? 按他一直以来的揣测,刘季对父王定然是忠心的,但这忠心的源头,是他极力想保住当前的荣华富贵,若要说,他忠心到自愿捐躯赴国难的份上...明赫是半点也不信的。 原本他还有些发愁,按刘季的性子,父王回头任命他上战场领兵,恐怕还得敲打一番,不然,没准他打着打着一见势头不对就跑了... 毕竟,如今的刘季从未上过战场,还不是史书中与秦末诸侯大战数回的刘季... 他伸长脖子望向趴在殿门不肯走,大喊着“要亲自为秦国赶走楚军”的刘季,心头的疑惑越来越浓重:这个“刘季”,该不会...是被我父王的铁粉夺舍了灵魂吧? ... 当晚,“老神仙”将镇守咸阳的将领名单交给君王后,嬴政这才在次日早朝“惊喜”地下诏,任命刘季、章邯、钟离眜为临时守城将领,届时各率一支大军做迎敌准备。 铁了心这辈子要效忠秦王、为秦国解忧的刘季,接到诏令时,高兴得恨不得长翅飞上天显摆一通:嘿嘿,王上被我的忠心打动了!我刘季,又有升官晋爵的机会了! 此战必胜! 一心想报答秦王知遇之恩的钟离眜,对这诏令倒并不惊讶,他本就是古邗国开国名将之后,完美继承了先祖卓越的行兵布阵基因,来到秦国短短三年的他,如今已凭屡次军功升至三级爵位——年轻的他,俨然已是秦军中令人瞩目的新秀。 倒是在少府担任统筹小吏的年轻章邯,被这莫名的诏令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让他领军抗敌?可他从未学过兵法啊! 章邯是个实诚人,当即便焦眉愁眼来到一处工坊找到上司张苍,恳请对方带自己进宫找王上求情,忙着为迎敌筹备三弓巨弩的张苍,在百忙中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 “王上如此安排定有他的缘由,我来秦国三年,从未见过王上胡乱安排人手的,想来,我王自有一番慧眼识珠之法,早察觉出你有领兵之才...世间之事行则必易,咸阳之安危,便交付与尔等身上了,莫要辜负王上信任!” 他这话确是真心之言,因为从前在阳武数十年间,张苍从未碰过墨者这等稀奇古怪的器具机关,但他来到秦国后,不也一上手便做得极好么? 他是生而知之的某方面天才,如此以己度人,再结合王上素来行事有章法的性子,定是察觉出章邯亦是对军事生而知之的天才——王上纵便真被楚军的到来忙慌了阵脚,亦绝不会来少府找个文吏做守将。 不得不说,张苍的这番话让章邯生出了无限灵感:是啊,王上如此英明,怎会胡乱指派人手当守将?定是上回,王上前来少府观看巨弩之时,在仙人的提示下,看出我有领军之才! 既然王上与仙人认为我能守住咸阳,我章邯便定能守住咸阳! 接下来,君王便亲自召见他们密议战略部署。 ... 不得不说,在嬴政有条不紊的指挥下,秦国在咸阳的军事部署十分英明。 因为楚军这趟的袭击目标,确实不是临淄与蓟城,而是直奔秦都咸阳而来。 促使楚王与屈景昭三族共同做出这个决定的,仍然是“秦王要大修秦赵韩魏四地道路”一事。 是的,无论燕齐两国还是楚国,他们接到的探子情报,皆是“秦国已开始修路”。 而列国探子之所以会得出这个结论,是他们无数趟亲眼看见,秦国颍川郡与东郡各地,有成千上万的农人、商贩、刑徒,在扛着竹篓铁锄运土修路——在他们贫乏的见识中,列国道路皆是以黄土修建的,想来此番秦国自然也不例外。 探子们并不知道,这是韩魏旧地的百姓、在自发修复旧道,朝廷压根未曾明面插手此事。 所以,在他们看来,秦王前脚下令修路,后脚便急吼吼大肆召集人手修路,岂非前明后昏之君?这才迫不及待将好消息传回了国内。 凑巧的是,虽然今年冬日极冷,但有些道路破损严重的韩魏郡县之中,农闲的百姓仍在乡中豪强的伙食资助下,自发成群结队运着黄土来修补道路——如今秦国百姓冬日皆买得起煤石取暖,而火炕中烧完的滚烫煤渣,刚好能混着黄土融化其间冰雪。 是以,留在秦国观察的探子们,源源发回的情报,无一不是“秦国大肆征召民夫修路”之言。 须知,修路在任何时代,都需耗费大量钱财与劳力,正因笃定秦国抽调出大量人手修路、以致军中留守的士卒不足,燕齐两国才敢趁机发兵。 而匈奴与东胡等草原各国,历来喜欢趁中原大乱时趁火打劫,这才纠集数国人马在北境观望。 若燕齐联军大败,他们便可从燕国北面入境抢劫一番;若秦国不敌,李牧数郡边军必要驰援咸阳,届时他们便可掠夺北地数郡。 当然,这群虎视眈眈的外夷首领,更盼着燕齐与秦国两败俱伤,届时能劫掠的财物将不胜其数,甚至能趁机夺上几座阴山以南的城池... 而楚国,正是瞄准了千载难逢的秦国左右受敌之机,准备奔袭占领咸阳。 楚王与宗室料定,纵便秦王知晓楚军北上之事,一事亦难以判断他们究竟要攻打哪一国,待秦国君臣商讨出对策,后知后觉征召颍川郡与东郡修路民夫、回咸阳军营时,恐怕,楚军早就攻下咸阳了,正所谓兵贵神速啊! 但在项燕看来,秦国兴师动众在冬日修路,本就是一件匪夷所思之事——冬日冰冻的泥土十分坚硬,纵便秦国有烧烫的煤渣化冰,要拌匀踩实泥土亦绝非易事,实乃事倍功半之举... 在他看来,秦人十分狡诈,纵便那位年轻的秦王有几分狂妄,此番迫不及待想通过修路一事耀武扬威,亦绝不会选在冬日、耗费更多钱粮与劳力修,此事定然有诈! 可楚王和宗室并不这般认为,探子数番传回的消息,皆证实秦国确实在大肆修路,如今秦军增援人手不足,又有燕齐大军为他们拖住秦军主力,还有草原夷狄为他牵制李牧的边军,如此大好时机岂能错过? 纵便项燕再三劝谏,楚王仍是急匆匆派出了二十万大军,这回,大军主将是景氏子弟——莫说项燕与他们唱反调惹来众怒,纵便他赞同攻秦,此番,主将之位也落不到他头上,主动出征,可是趁机立大功之事! 项燕在他们眼中,是秦国打到楚国本土的防守之将,切不可功高盖主。 而将咸阳作为首攻之城,楚国亦是有一番仔细考量的——一则,可报当年楚国被秦国打得迁都之仇;二则,楚国占据地势之利,能抢在燕齐前头占据关中肥沃之地;再则,秦军在外迎敌,若听闻都城失守,定会军心大乱,如此一来,燕齐联军必能斩杀更多秦军... 能借他们之力、除去最大的隐患,于楚国而言岂不妙哉? 可惜,难掩兴奋守在寿春王城,幻想着马上可以迁都咸阳、占据关中沃土的楚王与宗室们,千算万算,却没算到: 邯郸的三国混战尚未进行一个月,燕军便以强弩偷袭齐军,主动“帮”秦军解决了近半数敌人; 接着,将此事视为仙人暗中襄助的秦军,以冲翻云霄的士气杀向燕军... 在楚军抵达咸阳之时,早已解决五十万燕齐联军的秦军,已气势汹汹兵分四路,迅速朝燕齐两国本土奔袭而去。 易水河畔位于列国的最东北端,冬日比咸阳更寒冷数倍,在蓟城王宫中走来走去的燕王,此时,浑然不知局势已因考粟擅自歼灭齐军而陡然逆转。 因为,今冬燕国多地遭遇冻雨之故,一进燕国的道路便格外打滑,莫说马匹无法通行,便是车辆亦会打滑坠落,考粟当日派往王宫、告知齐国与秦国勾结一事的探子,在离开邯郸后,一路只得折了两根树枝当拐杖,慢吞吞在凝冻的地面上行走。 如此一来,报信的探子便被冻死在了路上,燕王并未收到那封密信。 而因天气之故,本该定期往王宫呈报战况的斥候们,也迟迟未送来半分消息。 燕王此刻,正独自在买了秦国黑煤、烧着暖烘烘火墙的宫中,兴奋地走来走去,幻想着占领咸阳后,他该以何理由在秦地重新收取六成税赋、如何为自己修建绵延千里的新宫殿、如何搜罗秦国各地佳人... 这泼天的大富贵,真令人光是想想便觉心旌神摇啊! 由于燕国极寒天气的影响,李信与桓猗所率的两支军队,只得重新返回邯郸静待冻雨结束,燕国看起来暂时仍旧岁月静好。 但王翦与蒙武杀往齐国的两支队伍,却已一路畅通地杀进齐都临淄,尚未开始下令攻城,闻风而至的齐王田建,便在满脸谄笑的后胜陪同下,毕恭毕敬捧着王冠,亲自出城受降。 正在美滋滋做白日梦的燕王哪里知晓,与燕国相约攻秦的“好搭档”齐国,随着齐王的主动投降,已经悄无声息地,亡了! 第116章 伴随着二月猝然响起的第一道惊雷声, 春风便化作一道利刃,迅速在九州之地由南而北,对寒冬发起了猛烈攻击, 咸阳的雪早已化了,秦国农人们怀着喜悦的希望,开始在秦吏的指导下为今岁的春耕做准备。 而在燕国各地, 无论是燕北一带飘飘扬扬下了整个冬日的厚雪, 还是燕南一带凝结了半个冬日的冻雨,皆在与春风的顽强对抗中,在数个寂静无声的日夜里, 随着山涧间细微的雪解冰融嘀嗒声,纷纷无可奈何地悄悄败下阵来。 当裹着厚实棉袍的秦国探子, 第一时间将通往燕国的道路、凝冻已融化的好消息传回邯郸时,三十多万秦军立刻整装兵分两路, 踩着残雪踏上了前往涞水与易水之路。 越往北走, 天空越灰暗, 大地越白茫, 连吹来的风也夹杂着寒咧的消融碎冰渣, 道路上凝冻虽已化成水渍,但举目四望, 到处仍布满了半融半化的冰雪,这般北国风光, 是生活在中原腹地的秦国士卒鲜少见识的——燕国的地理位置, 决定了它是列国阻挡寒潮的天然屏障。 好在, 秦军有暖和的棉袍, 有热气腾腾的自热米饭与方便面,更有一颗燃烧着熊熊烈火的复仇之心, 士

相关推荐: 顾氏女前传   弟弟宠物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镇妖博物馆   篮坛大亨   村夜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白日烟波   秘密关系_御书屋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