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h好像被继兄强制爱了 > 第96章

第96章

若朝廷有多余的钱粮,何不多发些给自家族人,反倒赠与那些低微的庶民,世间岂有君王会如此糊涂? 于是,近日一拨拨族人前去找嬴仲雍诉苦,而他在一番深思熟虑后,亦担忧公族的未来。 先前卫鞅变法,让秦国公族失去了从军从政之权,眼下嬴政若再折腾甚么科举制,岂非要将外人拉进朝堂争权夺势,彻底堵上族人晋升的道路? 嬴政先以眼神示意宫人上前,左右扶住嬴仲雍,再快速将拐杖夺过,交到蒙恬手中,淡声道, “君王供养公族,公族自当为君王效忠,此事寡人与公族两不相欠。而科举制与办公学,于公族利益并无半分冲突,届时,国中子弟皆可入学参试。至于公学开销一事,我大秦有数倍于往年之高产仙种,即便要备战四国之粮仓,粮仓之中亦毫无压力。” 他又目光灼灼犀利扫向大臣们,意有所指道,“列位爱卿之子孙,亦可因科举而青出于蓝,来日身居比汝等更高之官爵亦未可知。” 王绾暗暗苦笑,眼下最让人感到不安的,便是这“未可知”啊! 池子大了,鱼儿原本能游得更欢畅,但若原本无资格入池之鱼,如今亦在君王的授意下肆意大量涌入,那些原本早待在池中的鱼儿,如此之下还能抢得多少饵食? 他是这般想的,嬴仲雍亦是这般想的,老庶长见嬴政执意要施行科举一事,想趁机为公族子弟争取几分利益,便挣脱宫人的搀扶,大声道, “老夫依然认为,这科举制无论对嬴氏子弟,还是公卿之后,皆为不公!以他们的身份,自当另设一条恩荫之路,怎可屈尊降贵与庶民同堂而学?” 大臣们悄悄交换着眼色,老庶长英明!若科举与公学非行不可,当务之急,便是在此事落地前,为自家儿孙争些利益! 思及此,众人再次下跪恳请君王开恩荫之路,一时悲戚恳求之声绕梁于殿中。 李斯暗暗冷笑,恩荫?他们这分明是想当众逼迫君王,妄想再行商周世袭官爵之制,王上绝不会答允此事! 果然,嬴政负手踱步,挨个看着他们头顶的黑色冠帽,轻轻笑道,“寡人这一生只想朝前看,从未想过往后退,列位爱卿若嫌头顶冠帽太重,自可取下来得个安宁。” 大臣们心中一凛,忙纷纷叩首辩解,嬴政却再也不看他们,只目光炯炯看向嬴仲雍,清朗的声音回荡于殿中, “老族长之言寡人并不赞同,嬴氏公族子弟世享俸禄,饱读诗书,若他们深受国恩,却无半分底气能在科举考试中、胜过那些衣食无着的庶民,反倒想靠恩荫之道作弊取巧,若如此,不如去前线为寡人多杀几个敌军,也好过这般饱食终日碌碌无为!” 王绾俯首于地,认命地闭上了眼睛,科举与公学一事,在王上这句话出来之时,便已成为板上钉钉之定局。 嬴仲雍却气得胡子都在颤抖,怒道,“公族封爵建邑,乃周礼奉行之道,当今列国之中,我嬴氏一族已备受朝廷冷落,你说出这等糊涂之言,就不怕寒了公族子弟的心么?” 嬴政摇首,目光透过殿门望向空中飘荡的云,声音愈发清冷起来,“若公族子弟不可用,寡人便想早日改秦律,改税赋,施行尧舜之仁政,这天下间,自有万万庶民愿心甘情愿为寡人所用...” 尔等既拦着不肯让寡人开窗,那寡人便将这屋子捅破就是! 李斯心头一震,王上在此刻故意以气话之态,将他欲改行仁政一事说出来,大臣们往后再听闻此事,心中已有预料,便绝不会再这般震惊... 王上之智谋,着实深不可测啊! 王绾与大臣们蓦地抬眼,不敢置信地看向君王,失声道,“王上要变商君之法?” 嬴政微微笑道,“若公族与豪强子弟皆惧科举之法,寡人来日无人可用,自然要拉拢庶民。” 嬴仲雍冷哼道,“哪个告诉你,我公族子弟惧怕科举制的?区区一群庶民,岂能胜过我嬴氏子弟!” 嬴政笑得更真诚了,“依寡人看倒不尽然,他们今日既将老族长请来宫中,想来定是惧怕‘以考取吏’之法,若不然,老族长又何必有此一举?” 嬴仲雍见他在臣子面前,这般看不上嬴氏子弟,一时气得满脸涨红,中气十足地吼道,“老夫愿以族长之名重射,待第一批公族子弟入学后,科举所得名次,绝不会比庶民差!”(3) 说着,伸出一臂,“来吧!” 嬴政疾步上前握住对方的手,当场约下赌注:输家需在宗庙前负荆请罪。 在大臣们迷茫的表情中,在嬴政与李斯含笑的目送中,嬴仲雍从蒙恬手中夺回拐杖,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了章台宫。 他一路盘算着,该如何督促族中子弟勤奋向学,又该如何在录用结果出来之时,让嬴政心服口服地,前往宗庙向列祖列宗赔罪... 待他登上马车之时,心头忽然一动,似乎哪里不太对劲—— 他瞬间瞪大双眼,猛地一拍脑门,暗暗懊恼不已:老夫今日,本是来劝嬴政打消“以考取吏”念头的,眼下怎的反在大臣面前,许诺他开办公学、开设科举之事了? 第72章 随着老庶长的败退而走, 加之君王势在必行的强硬姿态,以隗状为首的大臣们,不得不转而支持科举制。 毕竟, 嬴政方才话语间,还有意无意提醒了他们另一桩大事:秦国高产仙种的背后,还站着一位全力支持君王的神仙。 隗状与王绾不由得顺着这句暗示, 霎时想到小仙童素日对王上的无尽维护, 他们若惹恼了君王,还会得到个什么好下场? 至少在这个时代,在这秦国朝堂之中, 无人敢与呼风唤雨的仙人作对——粮仓中满满当当堆积的两百多万石留种之高产粮食,无时不提醒着他们仙人的真实存在, 保不准,这空穴来风的科举制, 便是仙人向王上提出的! 如此一来, 朝堂剑拔弩张的氛围登时消散一空, 君贤臣顺的和谐画面再次呈现, 大臣们尽心挖掘着智慧为君王献策献计。数日后, 君王在与“老神仙”探讨最适合秦国的细则后,关于开设公学的诏令很快颁布出来。 依据由易到难的讲学程度, 朝廷在命人编纂对应教材的同时,又开设划分为三等的地方公学: 设立于各乡里的初等公学, 免费收容国中所有年满四岁至六岁之男女孩童, 且每日提供一顿餐食, 由其父母做主自愿入学, 修习识字描摹、算学等启蒙内容。 三年后,这批孩童通过县里统一糊名考核, 择优录取额定人数,进入户籍所属县设立的中等公学继续学习,一应食宿费用及徭役依然全免。 若有先前在家中求学、因超龄而无法就读初等公学的学子,亦可参加相应统考,而入读对应等级的公学。 同时,朝廷诏书又补充了一条针对各地豪强的“福利”细则: 一则,若新归顺的东郡豪强,愿为各地学堂捐赠千石粮食,便能得秦爵一级。 二则,各地愿为县学捐赠粮食千石或黄金二百斤者,县学可破格收容其落选子弟一人,若欲让两名落选子弟进县学,则捐赠倍之。 第一条“以粮换爵”之法,在秦国历来有之,东郡魏地豪强如今随着旧国的覆灭,眨眼就成了惶惶不安的秦国庶民,见此福利怎能不欣然大喜?若非秦法只允捐千石而晋一爵,他们恨不得多捐几千石、多升几级爵位呢! 诏令下达当日,东郡各乡县,便迎来络绎不绝的车马驮着大量粮食前来。 而第二条,亦可为朝廷减缓经费压力,嬴政笃定豪强届时定会捐钱粮换名额。 何也?在“物勒工名”的秦法监督之下,所有官办工坊出产物品的品质,皆比私人工坊高出一大截,更遑论这涉及后世子孙前程之学堂。 朝廷既要开办公学,必会请来最好的先生授学,区区一地豪强,如何能与朝廷争夺当世大儒大才之师? 毫无疑问,这“福利”条款的出台,将吸引众多资产颇丰的地方豪强,出巨资为族中不争气的子弟,向官府“兑换”入学名额。 如此一来,仅收容一名落选豪强子弟的物资,便能为县学数百名优秀学子,提供数月之口粮。 而另一方面,学堂之中,亦有李斯制定出的严格秦律监督,学子若有不敬先生、欺辱同学、扰乱课室等品行不端行为,最重者,将面临退学的处罚。而纨绔子弟若因违秦法退学,家族捐赠的钱粮却是不退的。 一言以蔽之,无论何人进了学堂,都得安安分分地遵守规则。 五年后,这些学习内容增多变难的学子,将再次面临择优录取——优秀者可进郡学继续深造,进入郡学后第二年,学子可根据自身擅长与兴趣,自由选择主课业为文道、算筹等学科。 同样的,若有豪强欲让家中落选子弟进郡学,则需捐粮两千石或黄金五百斤。 六年后,这些选好学科的郡学学子,将在与全国各郡学子的竞争中,进行最后的角逐——国考。 通过这趟终极大考者,已是板上钉钉的秦吏人选,他们还将迎来最振奋人心的殿试——获得君王亲自召见并提问,最后根据各人所考科目比重与等级,拟定就任职位,正式成为君王门生。 为了配合公学制度的推行,嬴政又颁发了另一条堪称开先河的人口普查户籍制度——秦人傅籍年龄,从十七岁改为一岁,新出生之孩童,需同时登记出生年月。 然而,咸阳君臣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是,当开办公学的消息,传至各郡县乡里之时,老百姓用他们最本能而纯朴的行动,表达了对君王最大的敬意——造人! 读书识字,这千百年来专属于贵族阶层、对平民子弟而言难如登天的机会,如今就这般随着君王一道诏令,明晃晃摆在了他们面前,甚至,朝廷不但免了束脩费,还为孩子们免费提供笔墨和餐食。 但凡精打细算一番后,自忖能节衣缩食养活个孩子的人家,怎能不赶紧时机生孩子,赶上这光耀门楣的好机会? 旁的不说,即便自家孩子最后考不上县学郡学,只要能识字写字,哪怕在各地替人写信读信,亦是条轻松谋生的路子。 他们坚信,自古穷人皆是吃了不识字的亏,从未见过有富人吃了读书识字的亏。 ... 随着各地户籍的登记、豪强的捐粮、筹办公学的进行,秦国的春耕也在有条不紊地同步进行着。 在三月和煦的春风中,年轻的君王带着扶苏与明赫,在浩浩荡荡的大臣随行下,乘坐五马安车前往关中观看春耕盛况。 明赫一路都在跟扶苏咯咯欢笑个不停,谁不喜欢在春天出门踏春旅游呀! 他站在嬴政腿上,踮脚透过车窗眺望而去,上辈子身为南方人的他,第一回 直观感受到“关中沃野千里”的含义:这藏身于秦岭四关之间的物华天宝之地,实则是一望无际的辽阔大平原,其间星罗密布着数不清的大大小方正水田,远处的水田尽头,仿佛于天之边际相接,何其壮观也! 扶苏趁他不注意,悄悄凑上前香了一口小家伙的侧脸,急忙指着更远处的绵延山麓问道,“来,神童小九,阿兄问你,你可知这关中之地,有哪四座山环绕,又有哪四座雄关把守?老规矩,答对有奖哦!” 这话一出,正在一脸嫌弃揉脸蛋的明赫,果然再无心顾及自己说过的“今天开始只有父王能亲我”宣言,连忙悄悄呼喊系统帮他作弊——他近日新想了一个小盘算,正想多找机会挣点钱物呢! 愈发知识渊博的系统很快就搜出结果,明赫笑嘻嘻看向扶苏道,“阿兄错了,环绕关中的分明是秦岭、贺兰山、阴山、六盘山与吕梁山五座大山!而四座雄关,自然是关中东大门函谷关、三面临河的武关、卡住秦岭咽喉的散关、还有抵御游牧民族的萧关...”(1) 说着,他想到系统刚才科普的地理知识,不由在心头暗暗嘀咕道,“商鞅可真有眼光,当年竟让秦国从栎阳迁都咸阳,这关中之地有大片平原沃土,又有一条渭水大河,偏偏还有这么多山脉把它团团包围起来,简直是一块完美的易守难攻、自给自足之地!” 嬴政轻轻摸了摸小家伙柔顺的发丝,小崽倒还真知晓不少人间之事。 但下一瞬,心声里的稚气童声却变得低落起来,“但武关虽险,最后刘邦也带着大军攻破了,散关虽牢固,韩信也从这里暗度陈仓挺进关中了...为什么呢?因为胡亥那狗东西上台胡乱折腾,守关的人不肯卖力了!可见真正能守住一个国家的,只有齐心抗敌的人心...” 扶苏轻轻摇着明赫的小手,阿弟放心吧,我们定能为父王守住天下人心的... 他急忙假装没听到般地笑着夸道,“阿弟好聪明!” 明赫闻言慌忙收回心绪,笑嘻嘻弯下腰,朝扶苏摊开软乎乎的小手心,“我答对了,记得给奖励哦阿兄!” 扶苏好笑地摸了摸明赫嘟嘟的小脸蛋,从钱袋里取出一片小金叶放进他手中,宠溺道,“我们小九很快就能成宫中小富户啦!” 明赫乐呵呵取出衣襟里的小钱袋,珍惜地将小金叶放了进去,这还是他特意托云夫人帮他缝制的。 嬴政俊朗的面上顿时浮现出讶异之色,小家伙不是向来最喜欢扶苏吗,怎的忽然朝他要起财物来? 扶苏看出父王的疑惑,担心他不赞成兄弟姊妹间谈论钱物,而对明赫生出不喜之心,忙笑着抱过明赫,主动解释道,“父王,小九近日想体验如何挣银钱,便与我兄妹签订了互惠盟约,通过替我们干活或答题来挣点小钱,小孩子好奇嘛...” 前些日子,在君王与大臣们商议开办公学之事忙得不可开交之际,小家伙便主动不往章台宫跑了,反而找到扶苏商量,想帮他干活换点银钱。 扶苏的第一反应不是嫌弃他贪财,而是——我的仙童阿弟,果然比任何孩童都聪慧,小小年纪便知钱财之宝贵! 于是,在嬴政不知道的日子里,在扶苏的牵桥搭线下,明赫已经在后宫当起了以劳力换财物的“小商人”,自然,他每回收的财物都很少,众人不过陪他玩这过家家的游戏呢,只有扶苏出手最大方。 明赫忙点头如蒜,“对呀,我想多挣点钱,不过若是父王想请我干活,是不用花钱的!” 嬴政听着这奶呼呼的童言,心头却似猛地被撞击了一下,有些生生的酸胀。 是寡人疏忽了,竟让他一个这般小的稚子,要以这等方式讨要财物! 他会因为明赫的举动而产生这种念头,自然脱离不了眼下的时代背景——这时期,是奴隶社会朝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莫说明码标价的奴仆们没工资可领,便是列国君王的后宫夫姬嫔们,亦无后世按月发放的“月例”可领,因为,眼下压根没出现“月例”这个词。 宫中能为她

相关推荐: 开局成了二姐夫   沉溺NPH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NTR场合_御宅屋   新年快乐(1v1h)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树深时见鹿   万古神尊   恶蛟的新娘(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