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h好像被继兄强制爱了 > 第69章

第69章

王也认为灾星有些用,不然先前桓猗也不会仓促退兵,此番定是韩王胆小怕事,暗中勾结秦人自卖其国,顺手把昌平君也卖了,正因如此,秦人攻城之时,韩人才会开门迎敌。他坚持四国君王应该联手,一鼓作气势如虎打进咸阳城。 至于燕齐君王,许是与秦国相距较远的缘故,面上看着虽也焦急,但每每谈及攻秦之势,便顾左右而言其他,颇有几分稳坐山中观虎斗的算计。 在他们于信中来回拉扯,还没商量出对策之时,正在大梁王宫饮酒解闷的魏王,却先一步收到了秦王命人快马送来的国书。 他虽有怂恿列国攻秦之意,却绝无单挑秦国之心,乍然以为是秦国突然下的战书:秦国灭了韩国,下一个就要灭我魏国了么? 一时只觉三魂七魄都吓得飞了出去,差点当场去世。 好在太子魏假在场,急忙放下玉杯一把扶住了他,待魏王悠悠回魂之时,却听魏假哈哈大笑,拿着拆开的国书兴奋道,“父王勿忧!赵国那灾星还是有点用处的,您看,秦王脑子确实不太好使了,竟要与我魏国结盟...” 魏王一听顿时来了精神,结盟?他也顾不上挑儿子话中的瑕疵,急忙夺过国书,一目十行看完秦篆所书内容,暗暗大松一口气的同时,又泛起一丝冷笑, “秦王这一番冠冕堂皇之言,不过是想借我魏国之民前去为他开荒,算哪门子结盟?秦国粮食越多,于我魏国越不利,寡人岂会上秦王之当?” 魏假此人的爱好,在这时代显得有点“奇特”,他既不像祖父那般贪恋美色,也不像父亲这般痴迷长生。 战国之初魏国实力超强,魏武卒名动天下,那时魏王为训练公子们骑射弓马之术,特意设置了一个娱人署,以猎狗来培训魏国公子的血性和作战本领。 魏假前几年接手娱人署后,深感魏国之不振,便精挑细选几十只蹲地四尺高的大型獒犬,配出一款极其忠诚又凶猛的魏獒,还特意为它们建了一座獒宫,将全副心神寄托放在了这些獒犬身上。 这会儿,他想到那些等着大把砸银钱备肉的獒犬,忙凑过来,苦口婆心劝道, “父王,秦王此举并非仗势欺人,您看呐,不收税赋,收成全归魏人,再赠与收成相当的粮食,依儿臣看来,这倒是一笔公平的买卖,您大度帮他一帮也未尝不可!” “再者,若我魏国此番多派些人前去耕种,假设,秋收时节能收二十万石粮食,再算上秦国所赠的二十万石,岂非白白得了四十万石粮?届时,朝廷只按二十万石征税,剩下的二十万石直接收进国库,如此一来您就能得三十多万石粮食啊,而且,这数到时恐怕还不止...” 他早就摸透了自家父王的性子,向来知晓如何才能说服他,比如眼下,举例子把这巨大收益直观摆出来,父王定然会同意的。 果然,魏王飞快在心中算了一笔账,此事若答应下来,秦国固然得到了好处,可无论怎么看,都是魏国占的便宜更大。 表面看来,魏国只得到了几十万石粮食,实则粮种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还有农具、耕牛、粪肥,桩桩件件落实下来,都得朝廷掏钱...而且,那不是几石粮食,是几十万石呐!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魏国被打得土地锐减,朝廷便是舍得花钱置办农具,亦无多余的地可耕... 魏假悄悄观察了一番魏王的面色,见他有松动之色,急忙又趁机加了一把火, “父王,您近日因春耕之事烦忧不已,儿臣亦想为您分担些忧愁啊!听昨日丞相之言,我魏国如今耕地少而人口众,今年又有两成之地要休耕...那帮子抱怨土地不够耕的贱民,日日跑去县衙哭嚎,实在让人烦不胜烦,如此下去,亦有碍您的长生之道哇..” “您想啊,反正是秦国管吃住、掏粮种、出本钱,既然那群贱民如此喜欢耕地,何不让他们去秦国耕个痛快?如此空手便能为朝廷挣许多税赋...若再命他们一人至少垦出一百亩荒地,到时朝廷收到的粮食,定会超过三十多万石...” 魏王简直越听越心动,这样看来,秦王此举,确是为魏国解了燃眉之急啊。 罢了,寡人终归是要修仙飞升之人,哪管得了百年后凡尘之事,往后诸事,就让后世儿孙自行操心去吧。 想到这里,他便笑道,“吾儿近日长进了不少,寡人甚是欣慰,这魏国的天下,将来便要交到你的手上了,待国库收上那几十万石粮食,寡人便命人取出一半,去找那乌孙国之商人,为你多换些鲜嫩牛犊如何?” 魏假登时大喜过望,急忙绕到魏王身后为他捶肩,喜滋滋承诺道,“多谢父王惦记着儿臣的魏獒!儿臣要用秦人的粮食换来的牛肉,将魏獒培养成我大魏最厉害的士卒,待秦魏两军再次于战场相逢之时,便用他们去击破秦军的行阵,打败秦军的锐气!” 魏王抚须而笑,吾儿谋略深远,如此甚好,寡人日后便可安心飞升了。 他当即下令,国中所有田地不足四十亩之户,立即将春耕事宜交与乡里统一安置,马上动身前往秦国开荒。 两日后,同样收到结盟国书的赵王,在郭开喜出望外的支持下,坚信此乃灾星再次发力,秦王才会慌不择路、想出此等赔本昏计,既然眼下有大便宜,赵国自然要占,遂下达了同样的诏令。 三月下旬,浩浩荡荡的赵魏平民抵达秦国开荒,春耕顺利进行。 ... 阳武郡也接收了两千魏国百姓前来开荒,如此一来,郡守韩非便将秦国黍菽麦种赠给他们,又将咸阳日夜兼程送来的各种高产种子,发给本地百姓浸泡裹肥后,播撒在养了一个冬季的肥田中。 作为君王派来试行新政的探路人,这数月以来,韩非在坚持法治之道的前提下,结合商鞅之法里公正的条款和君王几道仁诏的效果,在将改革内容送去咸阳、得到嬴政的支持后,待春耕一过,他便在郡中公布了几项新的奖励性律法—— 首先,他改革了商鞅变法后制定的税赋:取消向成年男子征收户赋,同时将原本的泰半六成之田税,减至三成; 其次,取消轻罪重罚,比如劓鼻、刖、黥刑等肉刑。 再有,根据商君之法,秦国适龄男女若不婚嫁,不但当事人要受罚,其父母亦要被牵连,而现在,为从源头解决列国均应重视的人口问题,韩非拟定了新的条文: 郡中成年男女初次婚嫁之时,郡中奖励黍米五斗、酒一坛、鸡一只;再婚男女则奖励黍米两斗; 凡每户诞下一名婴儿,无论男女,皆可在婴儿满月当日,领取黍肉粥一簋、小猪一头,每月再发放粮食五斗为抚养费,待该婴儿长至八岁之时,还可一次性领取秦半两2000钱,多生则可多得,上不设限,孩子成年后,依然按商鞅之律分发官田。 虽说在秦国施行的商君之法中,对婚姻的约束原本就极为严厉,秦人婚嫁离合皆要到官府登记。(1) 但为防有恶男寻多女生子,借机套粮钱牟利,韩非特意补充了一个更明确的条款:凡已婚男性家暴、弃子和外遇,皆要面临斩首之刑。 如此一来,媾和生子以图盈利之事,一旦被人察觉举报,便会性命不保,但反过来,夫妇若同心协力养大生下的孩子,则能安稳获得官府的奖励。 从新律法颁布之日起,郡衙门口就络绎不绝、迎来一批批跪谢新郡守和秦王的百姓,对身无余粮的他们而言,这是眼下唯一能表达感激的方式。 减轻肉刑之事他们倒不太关心,经过数月的亲身体验,这些魏国旧民终于相信:在大小事一律有明文规定的秦法之下,确实罕有刁民。 往日阳武还属魏国之时,拦路抢劫的强盗不时出没,他们有时去旁的乡办点事,都难免要一路胆战心惊,至于家中进贼偷粮之事,更是时有发生。 但自从秦国接收此地后,韩非先是命各乡里熟背秦律乡间管理之法,接着,守备军又雷厉风行斩了几个胆大挑衅的贼匪,如此一来,阳武郡治安骤然好转,再无公然作奸犯科者。所以大伙认为,那些肉刑原本也落不到自己身上。 身为奉公守法的庶民,他们最高兴的当然是减税!家家户户不但能省下数百钱户赋,还可多留三成粮食!如此一来,税赋可比魏国轻多了。 再者,时人本就讲究多子多福,当今之世,庶民大多只生两三个孩子,不是他们不想生,而是实在养不起更多孩子。 眼下,生孩子不但有钱有米有肉拿,官府还每月给这孩子发粮食,替老百姓养孩子,对有强烈生育愿望的他们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 他们的祖祖辈辈在魏国活了多少年,从未遇见过这等好事,眼下自己竟在秦国碰上了,怎能不欣喜若狂。 那些来阳武开荒的魏人知晓此事后,在万分羡慕之余,又暗暗遗憾愤恨不已:这就是我王告诉大伙的:秦法严苛、秦王残暴、秦国吃人不吐骨头?呸,欺负我等穷人未见过世面呢! 这两千魏人中大半都在嘀咕:人家秦国又发粮又减赋的,明明是大善之国...唉,若当初被我王献给秦王的,是我等之城池该有多好! 这天黄昏时分,从前因供养陈平读书而家贫负债、不敢生养孩子的陈伯夫妇,也喜滋滋扛着些黍米来到郡上找陈平,告诉他:他们也准备生孩子了! 陈平闻言,登时大喜过望,连声鼓励他们多生几个。 前些日子,韩非亲自担当证婚人,还自掏财物,为陈平置办了些体面的聘礼,助他在户牖乡众人面前一改穷酸形象,风光迎娶了张氏女孙张媛。 如此一来,张氏一族在乡邻间挣足了颜面,又见陈平深得郡守大人看重,便决定顺势打蛇上棍,牢牢笼络住他! 族长张负当即便当机立断,花了万钱巨资在郡中郡衙不远处,为这对新婚夫妇置办了一套两进的宅院,这般既能让陈平搬出赁简陋的茅屋、有个体面的住处,又能让女孙安生跟在他身旁,免得夫妻分离生出些不该有的意外事端,张负还顺便在郡中为他置办了数亩良田。 说来也巧,陈平在张氏伐柯之时,虽说毫不介意张媛五嫁之身,但亦做好了与对方无甚感情的准备,哪知新婚之时一见,他当即便对貌美温婉的妻子极为钟意,而张媛亦十分倾心这容貌俊美的夫君,小两口倒把日子过得蜜里调油的。 如今陈平手头阔绰了不少,在与妻子商量后,决定每月将俸禄分2石给兄嫂,以资助他们早些生两个孩儿。 哪知陈伯却坚决不同意,他将一手养大的昆弟视作亲子,如今陈平刚得了郡守文书之职,又娶了豪强之女,眼看就过上了舒心的好日子,他又怎肯对方因帮自己、被岳家看扁了去? 如今,郡守颁布了生子奖励之法,他才与妻子兴冲冲地决定生几个孩子,有官府贴补肉粮,也不愁养不活孩子了,言谈间,陈伯夫妇二人对韩非和秦王自是千恩万谢。 没说几句话,陈伯夫妇便急忙放下黍米要走,他们担心自己这低贱的穷人,留在此处会招来弟媳嫌弃,在陈平夫妇的百般挽留下,仍是坚持要回去。 张媛便给陈平使了个眼色,让他拉住陈伯,自己则匆匆回内室,取出一大包早就缝制好的新衣鞋裳,两人推来推去塞了半天,才硬塞给了陈嫂。 送走陈伯夫妇后,张媛见陈平回到院内,便罕见地露出了激动欣喜的神情,忙问他怎么了。 陈平轻轻握住妻子的手,眼睛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明亮,兴奋道,“我所学为黄老之道,讲究的是君王清静无为,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可秦国施行的是法家之道,我虽投靠郡守,亦不免隐隐有些担忧...” 张媛轻轻靠在他肩上,柔声道,“良人虽与我身在山野,心中却有鸿鹄之志,莫非,你是担忧所学之道,不能融入秦国朝堂,进而无法得重用?” 陈平抚着她的青丝,笑道,“媛娘聪慧,此乃一忧,另有一深忧,则是秦国来日之路。即便秦王最后能一统天下,但若再施卫鞅劳民之酷法,恐怕这社稷也将坐得不稳当,届时,天下又将陷入乱世之中...” 说到这里,他愈发激动起来,“可今日郡守这几条新律一出,阳武郡将有千千万万如兄嫂这般的赤贫之民,将对秦王、对秦国感恩戴德!” 张媛猜测一番后,迟疑道,“莫非,秦王欲将此法在全国推行?以秦人历代君王坚守卫鞅之法而言,这...也太过不合常理了些..” 陈平爽朗笑道,“这便是我高兴的缘由啊,当今之秦王,与以往之秦王、与列国之诸侯不同!他不但有睥睨四海之心,亦有体察民德之意,他想当的乃是太平盛世之君!连郡守这等韩国法家之翘楚,都肯为秦王改弦更张探行仁政之道呐,如此,秦王为社稷煊赫百世,而在秦国全面推行这爱民之新法,又有何不合常理?” 若天下之民,皆对秦王心怀感激,皆视秦君为仁善之君,这世间还有何人,能推翻秦国统一的天下? 他与秦国共进退之决心,在今日,彻底安放下来。 第48章 数日后, 第一颗牙齿终于变成方形的明赫小崽,被完成课业的扶苏兴冲冲抱去给将闾几人炫耀,兄妹几人小心翼翼哄小阿弟张开小嘴, 认真观察了半天他嘴里的小白牙,俱是兴奋不已! 明赫乖巧地保持张大嘴的动作,好让兄姊们能看得更清楚, 大家见他这样, 忍不住都揉了揉他圆乎乎的脸蛋,好乖的阿弟啊。 等看完明赫那颗可以刚冒头牙尖尖,每个孩子都很自豪:自己亲自照顾的小崽崽, 总算要长大啦,很快就能跟他们一起玩啦! 比起只顾着张嘴傻笑的阿兄们, 始终是阿姊要更细心些,在阴嫚回忆阿妹幼时饮食的提醒下, 早已忘了养育婴儿流程的云夫人, 这才恍然大悟, 命人给明赫熬了一点黍米粥。 半个时辰后, 来到这时空整整六个月的明赫, 终于吃到了第一口羊乳以外的食物。 跟民间只去掉第一层壳的糙米不同,宫中所用的, 是反复舂过好几遍的精米,这粥看起来与后世的小米粥完全一样。 甚至, 大概因为古代没有化工污染土壤的缘故, 这碗烂熬得烂乎乎的粥, 比起后世他吃过的还要更香甜几分。 他爱吃, 他早就天天眼谗父王和扶苏的吃食了! 于是,在大伙的兴高采烈围观中, 只见他一口一匕吃得飞快,嗯,还本能地用并不存在的‘两排牙齿’,将粥嚼上几口再咽下。 阴嫚刚喂完上一口,下一匕还没来得及舀来,小崽便迅速把小嘴张大成O形,眼巴巴等着阿姊再喂他一口... 若是换成精细粉状辅食喂养的后世,云夫人定会因他“嚼食”这个举

相关推荐: 镇妖博物馆   深宵(1V1 H)   过激行为(H)   沉溺NPH   将军在上   婚里婚外   树深时见鹿   弟弟宠物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