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可是我们会歌颂阳光,歌颂雨露,歌颂山川湖泊,我们不会歌颂空气,因为我们习以为常,我们觉得理所应当。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之中,谈起战争,我们歌颂过逐鹿之战这种改变了天下局势的大战,歌颂过官渡之战这般充斥着精妙绝伦的权谋算计的大战,我们歌颂过解放战争这般可歌可泣的民族史歌,但我想说的是,历史之中,不止有逐鹿之战这般的‘山河湖泊’,更多的是一些看似平凡却决定了天下命运的瞬间与人民——它们都是填补历史的空气,是流淌在历史之中的鲜血,是支撑历史的脊骨,没有它们,历史只是荒芜的碎石,只是干瘪的皮囊。我今天要讲的这场战争,就是一场如空气一般的战争,它就是发生在南宋末年的钓鱼城之战。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场战役,在13世纪,整个世界的文明都要迎来毁灭。” “……蒙哥大汗死后,钓鱼城守将王坚遭奸人陷害而死。南宋灭亡后,钓鱼城大势已去。时逢两年大旱,城中颗粒无收,十七万军民迫不得已,易子而食。忽必烈承诺绝不伤害城中百姓,当时的守将王立无奈之下,宣布弃城投降,此时已是公元1279年,钓鱼城已经在蒙军的进攻下,顽强抵抗了三十七年。弃城后,守城的三十余位将士全部拔剑自刎,以身殉城。谈起南宋,我们往往想到的是重文轻武,是积贫积弱,是割地求和,是昏庸懦弱。但我们不能忘记,在蒙古铁蹄之下,有孤城抗蒙三十七年的钓鱼城之战,有十万军民跳海殉国的崖山海战。中华五千年的每一次绝境之中,都必有一个昏庸的政府和无数英勇的人民。” “这场战争的主角蒙哥大汗与王坚在历史上并不出名,我甚至没有找到一张属于王坚的画像。提起蒙古,大家会想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会想到建立元朝的忽必烈,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历史上,在最广阔的土地上实现直接统治的君主,是蒙哥大汗。蒙哥大汗在位期间,蒙古的统治面积多达到三千多万平方公里,西到中欧西亚,东到太平洋,北至西伯利亚,东至南亚。蒙古军队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对文明造成了毁灭性打击。蒙古对于欧洲而言,就像苏联之于美国,是永远挥散不去的噩梦。即便在今天,我们仍可以在欧洲和中东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看到他们对蒙古人的恐惧。可以说,在当时,只有蒙古尚未征服的疆域,没有蒙古不能征服的领土。然而欧洲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结束这场噩梦的,不是什么骑着天马的斗士,也不是什么慈悲的救世主,而是东方川渝地区一场反抗侵略者的伟大斗争。” “上帝,在此折鞭。[76]” “由于蒙哥大汗离世,蒙军的第三次西征行动停滞下来,攻占了伊朗、伊拉克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半岛大片土地的旭烈兀率军东还,抢夺汗位,留下的少量军队不敌埃及军队,蒙军最终未能打进非洲,欧洲和亚洲也得到了喘息。蒙古内部陷入了内斗,对外的大规模扩张行动自此式微。”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1259年,中国人,拯救了世界。[77]” 全场掌声轰动,人群中,有一个人忽然起立鼓掌。熟悉莫琛的几个评委教授都认了出来,那是莫琛的女朋友。 她早已泪流满面。 一天以后,经过评
相关推荐: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婚里婚外
新年快乐(1v1h)
桃源俏美妇
猛兽博物馆
乡村透视仙医
过激行为(H)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树深时见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