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微变,笑眯眯地开口道:“老爷子让你去北平,不是让你跟你二叔对着干的。” “你二叔突然举家搬去北平,肯定怀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这才是老爷子派你去的目的。” “你去北平之后,做个看客便是,小事不用管,大事你也管不了,只要你二叔不扯旗造反,那就跟你没什么关系。” “不然你当真以为,老爷子派你这个太孙殿下去干什么?还不是占据大义之名,提前断了老二效仿靖难的念想!” 话音一落,大胖胖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也是他这位太子爷最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如果老二当真扯旗造反,那他们这兄弟还怎么做得下去? “儿呐,不要对你二叔心怀怨恨。” “你我父子二人,亏欠你二叔太多了。” “光是你二叔千里走北疆,冒死救了你的小命,就足够你还一辈子的了!” 朱瞻基闻言沉默着点了点头,同样叹了口气。 这关系,该怎么处啊? 父子二人一边说着,转眼就回答了东宫太子府。 朱瞻基收拾完东西,就准备上路。 大胖胖却突然眼睛一眯,给出了一个建议。 “你先去汉王府一趟,邀请瞻壑同行。” 听到这话,朱瞻基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 “爹,你的意思是……” “这是保证你的安危,有瞻壑从中斡旋,你也不会那么快死。” 朱瞻基:“???” 嗯? 亲爹? 北平。 朱高煦正忙着处理政务。 因为孙瑜等人贪腐,整个北平官场迎来了一场大地震。 北平巨头郭资闭门不出,已经上交辞呈。 北平二把手孙瑜与一众中层官员贪腐受贿,全部被羁押在大狱里面。 为了不耽误新都的修建工期,朱高煦只能一边骂娘,一边处理着政务。 “狗日的郭资,承受能力这么差的吗?这么点打击就扛不住了?” “狗日的朱棣,眼光这么差的吗?北平官员贪腐受贿都是因为你!” “狗日的朱高炽,动作这么慢的吗?让你派遣些人手这么久了还不了来!” “狗日的朱瞻基……” 正当这个时候,聂兴匆匆走了进来。 “王爷,罗网急报,皇上命太孙朱瞻基率一众官员前来北平。” 朱高煦:“???” 嗯? 怎么个意思? 这是给老子上眼药? 朱瞻基那小兔崽子,来北平干什么? 朱棣那个坑儿子,又在谋划着什么? 真担心老子霸占北平,学一学朱棣起兵靖难? 呸,一群小人! “给东厂递消息,让他们半月内赶到,不然别来了!” 聂兴闻言一怔,随即讪笑道:“咳咳,王爷,这多少有些不合适吧?” “那可是太孙殿下,而且人手上还有圣旨!” “太孙?”朱高煦一愣,反问道:“本王揍他揍得还少吗?” 聂兴:“!!!” 你清高! 你了不起! 你揍太孙揍着玩! 第487章 谈心局!郭老头注意心态啊! 处理了一阵子北平事务。 汉王殿下终于受不了了,气冲冲地来了郭资府邸。 这郭资好歹是北平巨头,掌管北平一切事务的行部尚书,府邸竟然十分简朴,甚至有些略显寒酸。 郭老头家中除了一位老仆与他的发妻外,竟然连一个下人都没有,其清正廉洁可见一斑。 这种人不是大奸大恶之辈,就是真正的德行高洁之人。 朱高煦相信他是后者,不然北平官场早就烂到骨子里去了。 如果郭资是个装模作样的贪婪小人,那他早就与孙瑜等人同流合污了,哪里还会有后面这些事情。 “王爷见谅!” “我家老爷近些日子旧疾复发,闭门谢客!” 郭府老仆战战兢兢地开口道,唯恐触怒了这位凶名在外的汉王爷。 朱高煦瞧见他这小心翼翼的态度,有些哭笑不得。 他是凶名在外,那也是针对贪官污吏罢了,哪里到了欺凌老弱的地步。 “老人家放心,你只管带我见郭资就行了,本王今日是特意前来看望他的。” 话音一落,朱高煦还拎了拎手中的东西。 老仆看着他两手拎着的酒壶,顿时嘴角有些抽搐。 这尼玛地,有你这样探望病人的吗? 咋滴生怕病人死不了,拎着酒来把他给送走呗? 万般无奈之下,老仆只能暗自叹了口气,将朱高煦带到了书房。 “老爷,汉王殿下到了,想要见您。” “不见!” 书房内传来了一声中气十足的低喝,听得门外二人面面相觑。 “老人家,你家老爷不是病倒了吗?” “……” 朱高煦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随后一脚踹开了房门。 只见北平巨头郭资正聚精会神地临摹字帖,时不时还端起茶杯呷上一口,日子过得好不痛快,哪里有半分病重的模样? “哟呵,郭老头,你倒是悠闲自在啊,把政务都交给老子处理,你自个儿倒好,躲在这里过安逸日子!” 郭资闻言面无表情,头都没抬起来,淡淡道:“老夫已经递交了辞呈,皇上不日就会派遣贤臣前来辅佐王爷。” “郭老头,你这承受能力也太差了吧?” 朱高煦一边示意老仆出去关上房门,一边把两壶美酒放到了桌上,具体来说应该是放到了郭资临摹的字帖上面。 字帖被毁,郭大尚书豁然抬头,怒视着朱高煦。 不料后者却是混不在意,一屁股坐到了他身前。 如果有可能得话,郭资真想暴打这厮一顿,以解心头之恨。 “郭老头,聊聊吧,这怎么个事儿?对朝廷心灰意冷了?” 字帖被汉王毁了,郭资也没了兴致,长叹了口气后,幽幽开口。 “孙瑜同我相交共事多年,老夫却没料到他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千里做官只为财!他那日说出的这句话,真是令人震恐!” “那满朝文武,衮衮诸公,又有多少人是怀着这样的想法?一心考取功名只为做官,只为敛财,这未免太过悲哀了些!” 他郭资清廉持守了一辈子,坚守本心一辈子,结果到头来,交情最久的同僚因贪腐受贿下狱,还大言不惭地说出“千里做官只为财”这等丧心病狂的话语! 可想而知,这对郭资的冲击力,会有多大。 听到这话,朱高煦只是撇了撇嘴,直接打开了酒坛子。 “这事儿吧,其实也很正常。” “就像孙瑜所说的那般,初入官场时也许可以坚守本心,但是这时间一久,就开始慢慢变了味了。” “你如果不贪腐受贿,不拿人家的好处,那就是异类,那就是不合群,只会遭到同僚上司的排挤打压,仕途就此断绝,甚至还可能遭到陷害。” “如今大明官场的整个环境就是这样,所以贪腐现象屡禁不止,层出不穷。” 闻听此言,郭资的神情愈发黯淡,脸上的沟壑都深了几分。 “当年太祖高皇帝严刑峻法,重典治国,严厉打击贪腐,为此不知杀了多少贪官污吏!” “这才过去了多久,天下官员就又走上了这条老路,难道他们当真忘记了洪武朝的严刑峻法吗?” 朱高煦闻言只是淡然一笑,不予评价。 洪武朝的严刑峻法,那可是出了名的凶残,光是郭桓一案就载入了史册! 那个时候的文官士大夫,哪有现在这么猖狂,别说贪腐受贿了,整日上朝如上坟,唯恐下一个遭殃的就是自己。 虽然太祖高皇帝因此落得个“暴君”之名,但你不得不承认,这严刑峻法就是好用,文臣士大夫那可都是老老实实的。 当然,这种方式,并不提倡,因为代价太大。 朱高煦看着忧心忡忡的郭老头,指出了问题的根源。 “郭老头,你知道这些文臣士大夫,为何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吗?” “因为他们心中有底气,他们在朝就是官员缙绅,替皇帝陛下牧民,皇帝不管如何都离不开他们;他们在野就是地方士绅,掌控着最多的良田沃土,从而控制着当地百姓!” “地方士绅兼并田地,控制百姓;朝堂缙绅争权夺利,粉饰太平!”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都是这么过来的,这就是他们的底气,不管哪个朝廷,都离不开他们这些读书人!” 郭资闻言一怔,愣在了原地。 “想必你也听说了,学部与礼部正在大力弘扬新学,这新学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啊,包含多种学说经义,不止程朱一门!” “等到新学逐步走上正轨,除了这些程朱门徒外,朝廷并不是无人可用,他们最大的底气与根基,也就此消失了,即便想要贪腐受贿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所以,没有必要对眼下这个腐朽迟暮的朝廷失望,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朝气蓬勃的大明朝廷将会出现!” 这一次,朱高煦可谓是毫无保留,直接讲出了弘扬新学的真正目的。 而郭资听完他这个宏伟计划,直接就倒吸了一口凉气。 用新学取代程朱,斩断缙绅士绅的根基与底气。 这真的能够做到吗? 但如果真的做到了,那会是一个怎样的朝廷,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大明? “郭老头,调整好你的心态,赶紧回来处理政务,想必皇上也不会同意你的辞呈!” “下一步就是打造北平商业圈,本王需要你的配合,不然没工夫搭理那些事情!” 郭资静静听完后,陷入了沉思当中。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叹了口气。 “也罢。” “老夫就信殿下一回。” 二人举起酒杯一碰,一切尽在不言中。 朱高煦一颗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暗自嘀咕了一声。 “忽悠成功。” 第488章 劳民伤财!大明基建自此起步! 太液池东侧。 故元大都宫城。 元朝的皇城面积很大,宫室布局上也更为分散,是以太液池中的琼华岛为中心,作为元朝的大内禁城。 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开始兴建大都宫殿始,到徐达攻克大都城,历百年经五世十一帝的营建,大都宫殿巍峨壮观,奢华富丽,乃是当时的世界中心。 然而因为战火波及,这座奢华都城也全都被付之一炬,取而代之的是燕王朱棣的燕王府。 此刻朱高煦来到了这座废墟上面视察工作,身旁站着北平巨头郭资与皇家制造局局长胡元澄,准备好了就开始正式动工。 毕竟他可是接了任务,在朱棣面前打了包票,三五年内修建好北平紫禁城,还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那种。 毕竟是紫禁城啊,按照南京紫禁城的标准,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等等皆需要一应俱备,本身就不是一个小工程。 按照史书记载,这北平紫禁城建成之后,共计屋舍八千三百五十楹,比只有一千六百余楹的西宫可谓宏大了很多,就是相较于南京紫禁城,也是更加的富丽堂皇。 旧燕王府(西宫)连同部分皇城在内,总共修了十四年。 朱高煦当初说服朱棣允许自己来北平,就是打了包票会在三五年内修好北平紫禁城,让朱棣早日迁都北平。 所以,这个差事,现在得抓紧动工了。 好在有皇家制造局的专业技术人才存在,朱高煦只需要给出一个大体方向,剩下的事情就交给皇家制造局解决即可。 “老胡啊,把制造局最好的工匠调过来,从选材到建筑设计,宫殿、门阙这些建筑都务必精益求精!” 众人听到他这话,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毕竟这座即将拔地而起的北平紫禁城,将会成为大明的宫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要不出现意外,北平紫禁城都是大明皇宫。 而且当今天子对此事尤其重视,修建西宫燕王府都耗费了无数昂贵材料,北平紫禁城未来只会比西宫地位更高。 所以不管什么材料,连同匠人在内,全都使用最好的,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朱高煦看了片刻,脑海中浮现出了那首诗词,盛赞元大都的巍峨堂皇。 云开日上黄金殿,地迥风鸣碧玉珂。 虎豹关临仪仗肃,鱼龙海会俊良多。 只是再富丽堂皇的宫殿,现在都成了一片废墟,一地黄土。 然而他们现在,要在这片废墟之上,修建出一座比之还要富丽堂皇的宏伟宫殿,未免令人唏嘘不已。 朱棣那个坑儿贼,真是混账至极啊! “老胡,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了?带本王去看看吧,了解一下你们的筹备工作。” 胡元澄点了点头,在前面一边带路,一边开始了讲解。 “汉王殿下,到目前为止,按照您的吩咐,皇家制造局与工部的工匠们已经初步划分好了各个建筑的区域,还有各种用料也在户部的筹措调度之下,开始加紧的让开始各地运送过来,前期工料已经准备充足,随时都可以动工。” “如果在材料经费充足的情况下,臣有把握,最迟永乐十九年就能基本竣工!” 朱高煦:“???” 啥? 永乐十九年? 你他娘地准备修个七八年? “老胡啊,你说清楚点,得修多久?” 胡元澄一脸正色,沉声道:“如果经费材料充足,各项工期能够同时进行,那预计永乐十八年底就能够完工!” “嘶……你不觉得太慢了吗?” 朱高煦一脸茫然地看着胡元澄,后者听到这话明显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反问道:“王爷,这已经很快了啊!西宫都修了十一年……” 慢? 哪儿慢了? 就算是建个不大的院子,那也得两三个月! 打地基,烧制砖瓦,砌墙,上梁,然后盖瓦,这还不带其他一些细节上的工程,一套流程下来,两三个月那都可以算是快的了。 如果慢一点的,说不定还得再加上数月甚至数年的功夫。 有的大院子,更是几代人的努力,方才建造完成。 更何况现在自己等人要修的不是一座院子,而是一座宏伟的宫殿,大明朝未来的皇宫,几乎等同于一座规模宏伟的城池了! 朱高煦:“!!!” 快? 快你大爷! 修个紫禁城修七八年? 你这快个锤子啊快! 真要修到永乐十九年去,那他娘地黄花菜都凉了! “老胡啊,这可不行啊,最多五年,你必须得修好。” 胡元澄闻言一愣,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 “殿下,这不可能啊!” “按照南京紫禁城的规模,有些东西根本就无法快得起来,比如望柱龙雕这些东西,那都需要先挑选最好的木料,然后经由顶尖匠人用心雕刻打磨,这一套流程走下来少说也得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的,尤其是需求量还极大……” “要什么望柱?要什么龙雕?”朱高煦没好气地怒骂道,“主体结构全都给本王用水泥红砖修建,哪有那么多的闲工夫等他们从各地运送上品木料,这不是劳民伤财吗?” 众人:“???” 啥? 你说啥? 拿水泥红砖修皇宫? 我尼玛啊,你这是要疯啊你! 那可是皇宫啊,大明皇帝住的地方,怎么能用这些东西…… “老胡啊,听本王的,别用木料,就用水泥红砖加钢板,还结实耐用,更可以防火。” “至于美观一说,等会儿本王会给你一些图纸,什么乾清宫、仁寿宫那些,你全都按照图纸修建就行了,这样进度嘎嘎够快……” 众人:“!!!” 孝! 真孝! 孝出了强大! 你可真是一点不在乎啊! 皇上让汉王督造北平紫禁城,简直就是他做过最错误的决定! 朱高煦一边说着,脑海中一边浮现出了魔幻的一幕。 大明北平紫禁城,修成了高楼大厦,那会是何等场面? 皇家制造局的炼钢水平已经大大提升,想要生产钢筋桁架也不是什么难题。 钢筋水泥混凝土,再加上价值昂贵的“琉璃”…… 这等场面,对朱棣的冲击,真是令人期待啊! 朱棣这个坑儿贼看到高楼大厦的第一眼,不会直接嘎过去了吧? 那可真是……普天同庆! 至于这个时代,没有机械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说白了,修建宫殿,最难的地方在于取材和运输。 单单是取材就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还有像石柱石雕这种太过巨大而且还沉重的东西,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更是需要特殊的情况下才能搬运。 毕竟大明不是后世,各种大型工程机械完全超乎想像,能把建造玩出花样来。 不过,大明没有机械,却有人力! 每一个震撼世人的建筑,其背后付出的人力,绝对都是后人无法想象的! 舍弃木料石料,改用水泥红砖,大明基建从此刻就开始了! 第489章 廉价不用!这算是哪门子的道理! 麻了! 有些麻了! 郭资胡元澄等人瞠目结舌地看着朱高煦。 这他娘地,还第一次听说皇帝陛下的宫殿,不用木料石料,用踏马的水泥红砖。 那美轮美奂的华丽宫殿,用颜色暗沉的水泥红砖,能踏马造出来吗? 到时皇帝陛下看着一片乌漆嘛黑的北平新都,指不定会不会被气得当场嘎过去! 胡元澄只觉得头皮有些发麻,急忙低声劝道:“咳咳,王爷,这可完全不一样啊!” “水泥红砖虽然修建速度快,而且坚固耐用,但是不能拿来修建北平紫禁城啊!” “毕竟紫禁城乃是大明皇宫,彰显着天家威严,怎么能用水泥红砖这等廉价材料……” 廉价吗? 那是真的廉价! 别人或许不清楚,胡元澄作为皇家制造局的局长,他自然是门儿清! 水泥成本低廉,采用的材料也是十分常见的材料,比如铁矿石,石灰石,黏土,煤炭等等。 而且水泥的制作技术还并不难,制作过程也不复杂,完全可以说是有手就能弄出来的东西。 以往这水泥,那都是用于修路、建桥什么的,简直不要太方便,反响很是不错。 如果胡元澄没有记错的话,当初河南等地出现洪涝,不少百姓家园被毁,沦为了饥民流民。 当时汉王监国理政,急忙命工部成立了一个工程队,赶赴灾区,用水泥红砖为灾区百姓重建家园。 换句话说,水泥红砖的确好用,而且优点一大堆。 但是,正是因为它太廉价,所以并不能作为北平紫禁城的材料! 开什么玩笑? 那可是北平紫禁城啊! 皇帝陛下修个西宫,都要官员游走各地,挑选最顶级的木料石料。 结果你汉王倒好,现在修建比西宫更加重要的北平紫禁城,你竟然想用水泥红砖修建,这不是故意恶心人吗? 要是被皇帝陛下知道了,他们这些人,连同所有北平官员在内,有一个算一个,都别想有好果子吃! 朱高煦听到他这话,脸色顿时一沉。 “有什么不能用的?” “就因为水泥红砖廉价,所以不能用?” “非得劳民伤财,耗费无数人力物力,从天下各地运来顶尖木料石料?” “你们告诉本王,这算是哪门子的道理?” 面对汉王朱高煦的诘问,胡元澄只能沉默不语。 郭资见状忍不住插嘴道:“汉王殿下,皇上毕竟贵为九五之尊,大明江山的主人,所以皇上乃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人,怎么能够住在使用水泥红砖修建的皇宫里面?” “这丢的不只是皇室天家的脸面,更是丢了我大明的脸面!” 郭资这番话说得,已经算是很委婉了。 你汉王刚才说的那些道理,难道我们这些人不懂吗? 谁愿意劳民伤财,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去修建偌大一个宫殿? 还不是为了维护你们老朱家的脸面,维护你们天家的脸面! 再者说来,这尼玛地真用水泥红砖修建新都皇宫,皇帝陛下一旦得知此事,他们这些人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朱高煦闻言嗤笑了一声,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行了行了,你们说得再好听,还不是怕惹祸上身,唯恐我那亲爹降罪?” “放心吧,我爹那边我会解决,你们只需要按照本王的规划行事即可!”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其实大家自己都懂。 修建一座用处不大的西宫,就修建了整整十一年之久,耗费了无数的人力财力物力! 现在皇上又要修建一座被西宫规模更大、更加奢华的紫禁城,继续按照原本精益求精的修建方式,只怕将会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 偏偏这是皇帝陛下的意思,他们作为臣子的,只能遵从,不能反抗。 嗯,汉王朱高煦除外,这位猛人一向把皇上的命令当放屁。 胡元澄还是有些犹豫,张了张口想要说些什么。 朱高煦却是笑了笑,低声安抚道:“放心吧老胡,你忘了那东西?” “到时候主体结构全部用水泥红砖钢板修好了,再刷上一层漆,装饰全用琉璃,整体效果看起来,只会比西宫更加震撼人心!” “而且本王敢保证,这样修建出来的紫禁城,将会是大明乃至整个世界的独一份皇宫,没有之一!” “光是这份荣誉,就值得我那亲爹骄傲自豪了!” 朱棣为什么还要修建北平紫禁城? 因为西宫不够奢华,不够大气,不够彰显出他的文治武功! 他朱棣想要的,就是一座金碧辉煌的绝美宫殿,来映衬他千古一帝的身份! 奢华嘛! 大气嘛! 上档次嘛! 还有什么比得过水晶宫? 只要老子把玻璃玩出花,不信征服不了你朱棣这个大明土鳖! “王爷,那东西可能保证供应充足?” 胡元澄愣了一下,随即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毕竟琉璃可是价值不菲啊! 真要通体用琉璃装饰,修建出一座无与伦比的紫禁城,那这差事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胡元澄有些不太相信,汉王殿下当真掌握了琉璃工艺。 毕竟谁掌握了这东西,只怕立马就会售卖琉璃谋取暴利,哪会像汉王爷这样一点动静都没有? 听到这话,朱高煦只是淡淡地伸出了五根手指头。 胡元澄见状一愣,失声道:“竟然有五车?” “不!” “你格局小了!” “这一根手指头代表一个仓库!” “那玩意儿已经堆满了五个大仓库,什么样儿的都有!” “而且我汉王府掌握的琉璃工艺已经相当成熟,要多少有多少这不是在说笑!” 胡元澄:“!!!” 麻了! 真的麻了! 汉王爷真乃神人也! 五个大仓库的琉璃,完全够用了啊! 不够还能生产,不够要多少有多少! 一旁郭资听得满头雾水,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 “汉王殿下,胡大人,你们方才说什么堆满了仓库?老夫耳背,听成了琉璃……” “唔……就是琉璃,你耳朵不背!” 郭资:“???” 啥? 琉璃? 堆满了仓库? 还是五个仓库? 那可是价值千金的玩意儿啊! 有那么一瞬间,郭资觉得汉王在吹牛逼。 然而当他看见汉王殿下随手从怀中掏出了一块洁白无瑕的琉璃时,他眼睛瞬间就瞪直了。 “这……这是……极品琉璃啊!” 郭资惊了,结果下一刻,他发出了凄厉的咆哮。 “汉王,你暴殄天物啊!” 朱高煦直接将那小块玻璃扔到了地上,然后一脚跺成了渣滓。 “这玩意儿,真不值钱啊,但是整个大明乃至整个世界都还不知道!” “你们现在说说,这水晶宫修不修得?” 郭资有些肉疼地看了一眼那些渣滓,然后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老夫胸口有些疼,你们先别说话,让老夫缓缓。” 第490章 北平商贾!打造大明首个商业圈! 紫禁城一事暂时告一段落。 随之而来的,便是北平品鉴会,于华春园举行。 这华春园乃是展玉泉的私产,在城外的私人园林。 此次品鉴会正是展玉泉下发请柬,以他的名义邀请北平一众有实力有家财的富商巨贾,前来参加品鉴会。 罗网收集的情报,再加上展玉泉这个“内鬼”,北平商贾的底细很快就被摸了个门清,名单也就此敲定。 只不过因为身份原因,朱高煦并不能直接以汉王的名义,向一众商贾下发请柬。 毕竟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曾经下过禁令,明令禁止大明宗王参与士农工商四业攫取民利,鱼肉百姓。 虽然朱高煦不怎么怕,但是没有这个必要。 所以下发请柬之人成了展玉泉,这个北平食盐专卖商。 很快一封封请柬,送到了富商巨贾的手中。 这些个富商都是家财万贯、经商有道的精明商人,他们看到这封请柬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欣喜若狂! 是的,欣喜若狂! 这请柬的署名人,虽然是老熟人展玉泉,但是这封请柬上面的内容,却是令他们怦然心动! 品鉴会! 汉王专属品鉴会! 如果他们没记错的话,这品鉴会可是他们商贾难得翻身的机会啊! 当初南京帝都那三场品鉴会,可是让无数商贾彻底翻身! 不但成为一地的食盐专卖商,受到朝廷保护,而且他们的子侄还进入了国子监进学修道,有改变家族命运的机会! 只是可恨他们远在北平,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晚了,只能眼睁睁地错失了这些良机! 这北平食盐专卖商展玉泉,就是从品鉴会中获利的最好例子! 现在,终于轮到他们了! 汉王爷在北平召开品鉴会! 邀请自己等人前去参见! 去! 一定要去! 至于展玉泉,应该就是主持人了。 毕竟南京第一次品鉴会,同样是一个商贾裘广德在主持,汉王殿下并未亲自露面! 一时间,众人望风而动,疯狂调集筹措资金,准备在品鉴会上大展拳脚! 不管汉王举办这次品鉴会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现在都不在乎! 他们相信那位汉王殿下,一定会带给他们不一样的惊喜! 毕竟,纵观整个大明,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百姓士子,都看不起自己这些卑贱商贾。 唯独只有汉王朱高煦,愿意带着商贾一起发家致富,甚至给了商贾子弟进入国子监进学修德,改变家族命运的机会。 光是这一点,就值得他们尊敬汉王殿下。 品鉴会当日,华春园热闹非凡。 一名接一名的富商巨贾匆匆赶来,直接看懵了主持人展玉泉。 这些商贾,虽然大部分他都认识,但是也有少部分人,以往从未打过交道。 原本展玉泉还在担心,他们会不会无视请柬,不给自己这个面子。 现在看起来,倒是他多心了。 或者说,是他小觑汉王爷的号召力了! 展玉泉很是明白,这是富商巨贾,并不是冲他而来,而是奔着品鉴会,奔着汉王殿下而来! 整
相关推荐:
天下男修皆炉鼎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大胆色小子
[快穿]那些女配们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绝对占有(H)
凄子开发日志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