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可是清楚,一局到现在也只是搭建起了高炉炼铁,坩埚炼钢的技术到现在还未攻克! 可二局现在,已经比他们领先一大步了! 眼下到了全流程试验的阶段,只要一切运行顺利,那么二局就会瞬间超过一局! 朱高煦闻言点了点头,大手一挥霸气喝道:“开火!” 听到汉王殿下的命令,海寿太监亲自拿起火把,从底部出铁口扔进了高炉。 刹那间,高炉中冒出滚滚浓烟,而后燃起了熊熊烈火。 一名名匠人走到了预先安排好的工位上,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每一项操作。 预热池内的煤瞬间点燃,同高炉内的铁矿石翻滚燃烧,释放出的火焰直冲炉鼎,似要直扑天际! 瞧见这一幕,所有人都愣在了原地,他们烧了一辈子铁,哪里见过这般炽热的火焰? 仅是刹那间,众人心中当即就确定,这高炉只怕会炼出前所未有的好铁! 炉火虽然猛烈,但铁矿石与煤矿石融化也要一段时间,海寿太监主动请膺在此监管。 朱高煦与胡元澄忙碌了三天三夜,难得有了空闲时间,在房间内坐下歇息品茶。 胡元澄抿了一口茶水,意味深长地开口道:“王爷,您身负监国重任,却在此地一连三日,只怕某些朝臣会趁机上奏弹劾……” “弹呗,劾呗,本王就希望那些狗东西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朱高煦无所谓地摆了摆手,嘴角泛起了戏谑笑容。 “倒是老胡啊,你可是一代兵器大家,有没有兴趣著书立说?” 胡元澄:“???” 啥? 著书立说? 我一个安南人,也可以吗? 胡元澄虽然受到朝野敬重,但那不过只是表面上而言罢了。 在大明为官这么多年了,他受到的冷遇排挤一直不少,如果不是感念当今天子的知遇之恩,胡元澄只怕早就挂印而去,免得受那些迂腐文人的鸟气! 至于著书立说,那可是他从不敢企及的奢望! 毕竟你一个外邦蛮夷,从未读过儒家圣贤书,有什么资格著书立说? 想着,胡元澄苦涩一笑,“王爷说笑了,此事休要再提……” “为何不能?你胡元澄为我大明火器做出了多少贡献?只要你愿意,本王看谁敢从旁置喙,打断他的三条腿!” 听到这话,胡元澄顿时一怔,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还有一丝激动。 毕竟,著书立说如果成了,他这个“外邦蛮夷”,也可青史留名! “王爷的意思是……” “去诏狱吧,本王给你安排个好差事!” 胡元澄:“???” 第176章震撼人心!嘎过去的火器之神! 麻了。 胡元澄人麻了。 他没想到,自己好心提醒汉王爷一句,结果这狗贼想着把自己打入诏狱! “咳咳,汉王殿下,臣觉得大可不必,这书臣不想写了……” “别介啊,老胡,你慌什么?诏狱不过是掩护罢了,你进去绝对绝对会体验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胡元澄:“!!!” 你大爷! 宾至如归你大爷! 那可是诏狱,进去就是非死即残! 即便胡元澄是个外臣,在大明为官这么多年,他也知道那是什么鬼地方。 “汉王殿下,您就放过老臣吧,老臣上有老下有小……” “行了,不吓唬你了,附耳过来。” 朱高煦叹了口气,决定如实相告。 因为这胡元澄虽然被誉为“大明火器之神”,但他安南人的身份却是改变不了的。 大明这些文人士大夫,连工匠商贾都看不起,更加看不起一个骤然显贵的外邦蛮夷。 朱高煦之前翻阅过这胡元澄的履历资料,确认他是个始终游离在大门官场边缘的“外人”。 因此让他参与新学教材的编纂,是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这胡元澄被誉为“大明火器之神”,肯定是有几把刷子的。 胡元澄老老实实地躬身上前,从汉王口中听到了一个惊天计划,吓得他腿肚子都快软了! 你娘咧! 谁能想到,这位汉王殿下,暗地里正在谋划着这样一件惊天大事! 编纂教材,弘扬新学,打压程朱…… 胡元澄从未想到过,这世上还有如此不怕死的人! 那可是程朱啊! 大明举制的基础! 文官集团的根基! 你汉王朱高煦不过是个王爷,怎么敢的啊?! “汉王殿下,臣……” 正当此时,只见海寿太监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 “王爷!成了!已经成铁水了!” 胡元澄一愣,朱高煦已经惊喜起身:“当真?” “真的王爷,快去看吧!” 海寿太监抹了一把脸上的黑灰,头点得跟小鸡吃米一样。 汉王爷顿时大喜,当即跟了出去。 胡元澄却愣在原地,久久回不过神来。 这才过去了几个时辰,怎么可能就出铁水了? 要知道他是兵器大家,对冶铁流程自然不陌生,没有一天一夜时间,铁矿石休想融化! 而且就算是融化了,大多时候也只是熔融状态。 可是现在呢,汉王爷打造的那高炉炼铁,竟然只过去区区几个时辰,放以前铁矿石还没开始融化呢,这就变成铁水了? 不! 不可能! 胡元澄急忙起身追了上去,他要亲眼见证这一奇迹时刻! 等他赶到朱高煦身旁,从高炉侧面的观察口可以看到,铁水已经聚在炉底,呈现出了迷人的橘红色! 真出了! 真成铁水了! 胡元澄呆滞在原地,第一次对自身学识产生了怀疑。 海寿太监亲自穿上了好几层厚厚的葛麻衣服作防护,在匠人的帮助下手持长柄铁钳,把高炉下部出铁口的活门捅开,橘红色的铁水欢快的奔腾流出! 铁水顺着沟槽流出,下方是早已准备好的石墨模具,匠人们站在沟槽两侧,用长铁棍子将铁水表面的大块炉渣扒开到一边。 不到片刻,铁水就灌满了模具,铸成了一个个生铁锭子。 看着这颜色鲜艳的高温铁水,海寿太监激动得朗声高喝:“我皇家制造局二局,第一座高炉炼铁,今日成了!” 胡元澄此刻已经彻底傻眼,在他记忆中,史上产量最高的炼铁炉,一炉出铁也不过上千斤! 可是现在,这地上摆在眼前的生铁锭子,只怕将近万斤之多! 这是什么概念? 这只是一座高炉的一次产铁量! 胡元澄望着不远处那一座座耸立的高炉,有的正在开火,有的还在搭建…… 此刻,他心中只有一个想法! 大明,即将迎来一次无与伦比的腾飞,足以令整个世界颤栗! 下一秒,大明火器之神,突然眼前一黑,竟直接嘎了过去。 “嗯?老胡?你怎么也嘎了?” 幸好朱高煦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他,不然火器之神就要进铁水里面泡澡了。 “快!宣太医!” 东宫太子府。 静得可怕。 太子朱高炽坐在主位上,脸上写满了惊怒之色。 杨士奇在他旁边,此刻脸上早已不复从容模样,而是无尽的恐慌! 就在刚刚,金幼孜的密信终于抵达。 这密信内容很简单,只有两个字:新学! 大胖胖与杨士奇都是精明人,仅是这两个字,他们就瞬间明白,汉王究竟在做什么! 陈济解缙等人,均是编纂过文献大成的名宿大家! 文献大成是什么? 永乐元年,皇上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 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这也就是说,这文献大成囊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华夏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汉王朱高煦将这样一批名宿大家聚集在诏狱,准备弘扬他那所谓的新学! 这“新学”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朱高炽不敢确定。 但他可以确定一件事情,老二的新学,定然会对当世显学程朱发起冲击! 新学新学,在一个“新”字! 程朱经学自前宋以来,就是得到历代朝廷认可的官方主流显学! 自大明立国以来,大明天下学子,学的是程朱,读的是程朱,即便入仕为官用的也是程朱! 可以说,程朱是大明文官的根基! 现在汉王准备弘扬新学,那岂不是想要刨了大明文官的根基? 杨士奇深吸了一口气,冷声道:“殿下,必须阻止汉王,否则大明朝堂动荡,人心惶惶,将会有倾覆之患!” 他这句话,并非是在危言耸听! 大明有多少读程朱的文人? 又有多少通过程朱科举入仕的官员? 还有多少正在苦读程朱准备参加科举大考的学子? 不计其数! 数不胜数! 就连他杨士奇自己,都是靠的程朱入仕! 一旦汉王推出他所谓的新学,届时天下文人反击抵制,原本天下太平的大明,将会因此变得混乱不安,甚至是天下大乱! 而且,他杨士奇励志成为大明宰辅,将宰相的权力重新聚拢,最好的方式就是内阁! 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绝不能容忍他人破坏! 你汉王朱高煦都打算刨了文臣的根基,难道还不允许我们反击吗? “殿下,切莫犹豫,此事一定要快,必须及早……” 朱高炽豁然抬头,眼睛已经变得血红。 他冷冷地扫了杨士奇一眼,吓得后者立马闭上了嘴,不敢再吭声。 “我会去见老二一面,在这之前,孤不希望有其他人得知这个消息!” 哈士奇默然,只能点了点头。 太子爷哪里都好,就是心慈手软,显得优柔寡断! 朱高炽长叹了口气,当即动身赶往汉王府。 老二啊老二,为了那皇位,你难道真的丝毫都不顾及血脉亲情吗? 第177章坦诚相待!程朱士绅! 胡元澄嘎了。 被那震撼人心的钢铁产量吓晕了过去。 朱高煦立马唤来了太医为他诊治,得到了一个劳累过度的病因。 想着这一连三日,胡元澄与自己都扎根在二局里面,的确该休息一下了。 朱高煦随即下令暂停一日,众人稍作休息,待胡元澄这个兵器大家苏醒之后,再继续进行坩埚炼钢的实验。 命人将胡元澄送回府中后,朱高煦也回到了汉王府。 此刻韦妃的肚子已经挺得滚圆,显然很快就要生产了。 汉王爷难得有时间陪陪这个风韵美人,几句甜言蜜语便将韦妃逗得哈哈大笑。 奈何韦妃怀有身孕,否则汉王爷就要提枪上马征战沙场了。 望着那肚子里的生命,朱高煦情不自禁地伸手轻抚着。 这他娘的也是个便宜儿子啊! 但是现在,这身体是自己的,灵魂也是自己的,唯独当初那一哆嗦不是…… 想着,朱高煦心中就很不得劲,神情复杂到了极点。 韦妃见状,误以为他是睹物思人,正在思念随军北伐的长子瞻壑。 “王爷,壑儿他们只是些孩子,应该不会上阵杀敌,安全倒是无虞。” “唔……爱妃说的有道理,瞻壑这小子就是有些呆,希望肚子里这个要聪明些。” 朱高煦脸不红,心不跳地随口敷衍了一句,却不料惹来了韦妃一记风情万种的白眼。 “哼,死相!” 见此情形,汉王爷顿时口干舌燥,心猿意马了起来。 如果不是理智战胜了欲望,朱高煦今日就要让肚子里的便宜儿子,提前知道知道什么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王爷,看你那死相,去找郭妹妹陪你吧。” 朱高煦一怔,随即点了点头。 他倒是忘了,自己还有个庶妃郭氏,武定侯郭英的孙女。 嗯,建安风骨,威武遗风,孟德精神,亘古永存! 汉王爷羞涩一笑,当即准备去寻那郭氏。 然而正当此时,管家朱八突然来报,太子朱高炽来访。 朱高煦得知消息后,顿时脸色一变,隐约猜到了老大前来所为何事。 毕竟,他如果半点都没有察觉的话,那他就不是太子朱高炽了! “朱八,把人请到书房去。” “另外准备热水,本王要沐浴更衣。” 听到这话,朱八有些愣神。 那可是当朝太子爷啊,自家王爷现在这么狂的嘛! 自个儿跑去沐浴泡澡,让太子爷在书房等? 这……有些不合适吧? 朱高煦却是不管不顾,他在二局待了三天三夜,满身都是臭汗,自然先去舒服地泡个澡。 至于大胖胖,就让他等着吧。 半个时辰后。 汉王府,书房。 朱高煦一进门,只见大胖胖正坐在书案前,面色阴沉如水。 “哟,老大,今儿怎么舍得来我汉王府了?” “难不成是东宫用度紧张,来我这儿打秋风来了?” 朱高炽听见这话,抬头怒视着朱高煦,冷喝道:“我再不来,你是不是准备弘扬你那劳什子新学了?” 果然,大胖胖是因此而来! 朱高煦也不动怒,一屁股坐到了他对面。 “老大,你怎么知道的?” “诏狱有纪纲看着,你根本没有渠道,那也就是说……北平?” 转眼间,朱高煦就反应了过来,随即笑道:“老大啊老大,你这样做,就不怕老爷子秋后算账吗?” 听到这话,大胖胖神情一滞,微微变了脸色。 他这个太子爷,可是对永乐帝怕到了骨子里。 “这些都是小事,我今日前来,只想问你一句,是谁给了你那么大的胆子,敢对程朱下手?” “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做,是在自取灭亡,到时候别说我,就连皇上都保不住你?” 大胖胖这话并非虚言,而是掏心窝的真心话。 一旦老二真个大张旗鼓地弘扬新学,天下学程朱读程朱的文人学子都会起来反对他,到时候一人一口唾沫都足以把他给淹死! 天下文人何其多也? 他们的怒火,别说是他朱高炽,就连皇帝朱棣都不一定承受得住! 面对太子爷的斥责,朱高煦只是神情淡然地笑了笑。 “那又如何?程朱的弊病,老大你难道就没有察觉?” “朝廷优待读书人,程朱麻木底层百姓,让他们变成读书人的苦役奴仆,这难道就是儒家圣贤留给后人的圣言?” 朱高炽闻言面色大变,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家老二。 “朱高煦,你到底听了何人谗言?怎会生出这样的歪理邪说?” 他朱高炽读了一辈子的儒家圣言,还从未见过有人敢抨击程朱,更别提亲耳听到了! “歪理邪说?”朱高煦笑了,“老大,你为何不多出去走动走动,看看你学的那些儒家圣言,带给百姓的究竟是什么!” “不是什么仁政,不是什么道德,只有无穷无尽的剥削压迫!” “读书人活得了功名,摇身一变成了士绅,开始想法设法地圈占田地,一代又一代,直至百姓无地可种,沦为流民,沦为盗匪,沦为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此话一出,大胖胖再也坐不住了,起身怒视着汉王爷斥道:“老二,你疯了?” “对,我疯了!”朱高煦同样起身,毫不避讳地看着太子殿下,追问道:“那你告诉我,大明有多少亩田?有多少亩地?” 大明有多少田地?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根本无解。 因为,朱高炽不知道,就算是永乐帝朱棣也不知道,甚至历朝历代的帝王都不知道! 大明皇帝,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田地,这个说法看起来很可笑,但事实就是如此! 丈量田地的人,是地方官员! 而清查田地的人,也是地方官员! 上报田地数目的人,还是地方官员! 久居中央的皇帝太子,怎么可能知道大明究竟有多少田地? 他们又怎么知道,大明有多少田地,掌控在士绅大户手中! “你知道吗?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清楚一州一府田地具体数额的人,不是你我,也不是皇帝陛下,而是当地的士绅!” “我大明是农耕社会,谁掌握了田地谁就有话语权,你当真以为那些士绅攫取田地,仅仅是贪图那点田地收益?他们要的是掌握对黔首百姓的话语权!” 田地! 话语权! 这些话落入耳中,大胖胖瞬间愣在了原地。 程朱灌输给他的条条框框,好像在此刻轰然崩碎,出现了一道崭新的大门! “只有掌握了对黔首百姓的话语权,士绅才能在乡间呼风唤雨,平民老百姓无地可种,他们只能成为给士绅种地的佃户!” “每一个佃租士绅田地的佃户都不敢得罪士绅,生怕士绅不再允许他们佃租土地,那他们只能活生生地被饿死!” “程朱在干什么?通过科举制造出一批批士绅,让他们去兼并田地,让他们去掌控百姓,让他们去剥削压榨穷苦百姓!” “再这样下去,我大明江山的主人,不是我老朱家,也不是平民百姓,而是这些一个个吃的满嘴流油的程朱士绅!” “老大,你说,这程朱,该不该动?” 朱高炽蒙了,一屁股坐回了凳子上。 这些话语,他以往从未听到过,就连杨士奇、黄淮等人,教给他的,都是圣贤之道,如何广施仁政…… 但是,他们口中的仁政,对百姓而言,从来不仁! 那是,对程朱士绅的仁政! 第178章残忍!摧毁朱高炽的信仰! 汉王府,书房。 太子朱高炽颓然地坐在椅子上,双目有些无神。 长久以来,他心中那个“大同之治”的幻想,正在逐渐破碎。 他是朱高炽,不受宠的燕王世子,不受宠的大明太子。 即便燕王发动靖难之役,造反夺取天下时,他留守北平坐镇有功,也依旧不受待见。 那位成为大明皇帝的父亲,杀入金陵即位称帝,却直到永乐二年,才捏着鼻子立下了他这个太子! 朱高炽原本以为,只要他做的足够出色,迟早会有那么一天,得到父亲的认可。 所以他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勤勤恳恳地处理政务,做好了自己能做的一切。 父亲起兵造反,他就坐镇后方,调度粮草辎重。 父亲挥师北伐,他就受命监国,处理朝廷政务! 渐渐地,他的能力先一步得到了朝臣认可,称赞他为仁厚储君,是圣贤明君的料子。 朱高炽也没有让他们失望,选贤举能,重用干吏,广施仁政。 而且他也没有忘了进学修德,在闲暇之余,主动请求大儒名宿授课教导。 这些大儒名宿,也没有让他失望,教给他儒家圣言,教给他仁君之道,教给他大治之世…… 朱高炽原本以为,等到老头子驾鹤西去,他即位称帝,就可以罢兵息民,发展民生,打造出一个真正的大同之治,一个真正的盛世大明! 但是现在,这个宏伟的梦想,破碎了! 自家老二的这一席话,如同一双黑手,撕破了那些文官大儒的遮羞布,将血淋淋的现实,赤裸裸地展现在了他眼前! 什么仁政! 什么圣贤! 什么大同之治! 全都是他娘的狗屁! 这群狗东西,从一开始,为的就是他们自己! 所谓仁政,只是对他们而言的仁政,真正收益者,一直都是他们! 而那些底层的穷苦百姓,他们得到了什么? 暗无天日的劳作,所剩无几的余粮,以及麻木不仁地……活着! 有那么一瞬间,朱高炽当真想提着他的太极剑,将这些混账东西全都给砍了! 陡然间,大胖胖满脸希冀地看着朱高煦,用近乎恳求的语气,追问道:“老二,你说的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他多么希望,老二告诉他一句,这都是假的! 汉王爷有些不愿面对大胖胖那祈求的目光,下意识地侧过了脸去。 他知道,亲手摧毁一个人的信仰,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 但是,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朱高煦也很无奈。 “老大,我换句话说吧,如果你不信的话,可以微服去京畿地区转一转。” “每一个村庄集镇,只会到处都是低矮的茅草屋土墙房,但是必然也会有一两户黛瓦白墙、雕梁画栋的高门大户,记住我说的话,是每一个村庄集镇!” “朝堂之上的达官显贵只会鼓吹盛世,粉饰太平,侈人视听,哪里有他们口中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一个‘穷’字就足以概括我大明所有乡村的现状!” 太子爷听到这话,眼中光芒不再,心中最后那丝侥幸,也自此彻底破灭。 因为老二没有必要骗他,只要他真地微服出去一趟,那真相自然就会大白。 朱高煦见他这副模样,心中虽然有些不忍,但话都说到了这个份儿上,继续添把火努把力,说不定大胖胖就能回心转意了。 “老大,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土地大多集中在谁手中?” 太子爷叹了口气,默然道:“按照你的说法,应该是士绅大户。” 听到这话,朱高煦心中稍定,自己这位好大哥终于上道了。 “那老大你想过没有,地方士绅手里握着当地最多的田地,但他们拥有功名所以不用交税,对吧?” “嗯,好像是这样的,这是国策……”朱高炽跟着汉王爷的思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然而接下来朱高煦的一句话,却是令他面色大变! “国策里面还规定了,每个地方规定的税额,大致是不变的,鱼鳞图册上有多少地,地方官府就要征收多少税,对吧?” 听到这话,朱高炽脸色陡然变得难看了起来。 他已经意识到,老二要说什么了。 “那太子爷你告诉我,士绅不断兼并田地,他们又不用交税,那这少了的税收,最终落到了谁的头上?!” 朱高炽闻言只觉得头皮发麻,脸色瞬间惨白,吐出了两个字:“耕户!” “对,只有自己种地的百姓!”朱高煦神情同样变得严肃,冷声道:“朝廷规定三十税一,然而因为士绅兼并田地,地方官府为了完成既定税额,就只能将缺少的部分摊派到这些不是士绅佃户的百姓头上!” “本来是三十税一,但官府为了完成税额,他们会改成二十税一,随着是士绅继续兼并田地,随着越来越多的百姓无力交税不得不沦为士绅的佃户,这税率还会加重,最终变成十税一,甚至五税一!” “到了那个时候,最穷的百姓却需要缴纳最重的赋税,太子爷,你说会有什么后果?” 朱高炽麻了,只觉不寒而栗! 真到了那个时候,会有什么后果? 百姓辛勤耕种自家田地,却因缴纳沉重赋税,而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不得不沦为士绅佃户,却依旧吃不饱饭,直至最后……走投无路! 到了这种地步,他们会干什么? 揭竿而起……造反! 蒸蒸日上的大明朝,就因为士绅兼并田地,最终轰然倒塌! 这是汉王朱高煦在杞人忧天吗? 不是! 至少朱高炽相信,这绝对会出现! 因为,元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就是天下百姓都吃不饱饭,最终揭竿而起导致天下大乱! 前车之鉴,就摆在眼前! “老二,朝廷可以想办法制止这种兼并……” 大胖胖突然出言,眼中闪过了一丝希冀。 然而回答他的,却是一个更加残酷的现实。 “制止?谁去制止?你去还是我去?” “真正想制止这种兼并的人,只有咱老朱家,甚至只有你我寥寥几人!” “田地就是粮食就是一切,宗室藩王、达官显贵、地方官员、士绅大户,他们巴不得自己手里拥有更多的田地,谁会为了什么忠义反手捅自己一刀?” “你不会真以为,那些读了圣贤书的程朱文人,就真个成了圣贤,当真心怀百姓忧国忧民吧?” 突然被汉王一顿嘲讽,大胖胖气得面红耳赤。 他握紧了拳头想要反驳,最终却是悲哀地发现,自己根本就反驳不了! 朱高煦长叹了口气,目光变得森寒了起来。 “我大明对待这些程朱文人,实在是太好了,好到让他们忘乎所以。” “整日听着歌唱着曲儿,玩着女人喝着酒,就能坐收大量田地之利,驱使百姓如奴仆杂役!” “而且对他们而言,就算吃垮了我老朱家的大好河山,跟他们也没有什么关系,大不了坐视这江山换个主子,他们掉头就投入新王朝的怀抱,为新王朝出谋划策,成为新王朝的肱骨贤良,继续享受生活!” “新朝建立,田地重新分配,他们大不了从头开始,通过科举获得功名,摇身一变成为士绅,兼并田地耕读传家,新一个轮回又开始了……这就是所谓的盛世,多么可笑啊!” 是啊,多么可笑啊! 朱高炽愣在原地,双眼流出了两行清泪。 原来,文人口中那所谓的盛世,只是他们的盛世,只是士绅的盛世,从来都不是百姓的盛世! 他的信仰,破碎了。 第179章太子爷,你清高,你了不起! 书房。 窗外一丝阳光透射而入,落在太子朱高炽肩头。 即便这寒冬暖阳照射在身上,即便书房里燃着炭火,太子爷此刻依然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 他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三观正在碎裂。 从小学习的义理,就是程朱经学。 从小接触的贤臣,就是大儒名宿。 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在朱高炽印象中,程朱文人都是那么的高大伟岸。 他们张口仁义道德,闭口儒家圣言,从他们嘴巴里面,朱高炽知道了一个海晏河清的大同之治。 那里政治清明! 那里法纪严明! 那里仓廪充实! 那里百姓富足! 那里……国泰民安! 那是一个,真正的盛世啊! 朱高炽一直努力着,希冀着,将来属于他的时代,会是这样一个天下太平的治世。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在他眼里无比高大的程朱读书人,就在刚刚被自家老二一点点撕开了外表,里面露出来的竟然都是些肮脏的内在! 寡廉鲜耻! 不忠不孝! 这就是程朱读书人! 最可笑的是,他朱高炽这个当朝太子,一直被程朱文人蒙在鼓里。 甚至在老二准备对这些寡廉鲜耻的狗东西下手时,他还被撺掇着跑来向自家老二兴师问罪! 一想到这儿,大胖胖脸色愈发灰败,整个人颓废至极。 朱高煦见状眉头一皱,似乎火候太过,把大胖胖打击得怀疑人生了啊! 这可万万不行! 万一他撂挑子不干了,自己还得接盘,那不成大冤种了吗? “咳咳,老大啊,这些狗东西虽然可恶,但是朝廷确实不得不用这些读书人治理天下,替皇帝牧民。” “一群寡廉鲜耻的狗东西,我恨不得现在就提剑砍了他们!” 大胖胖听到这话,顿时怒喝道,心中的怒火都快压抑不住了。 听到这话
相关推荐:
小白杨
绝对占有(H)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大胆色小子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痞子修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