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寸止( sp 强制) > 第99章

第99章

画外音: 刘邦以布衣之身起兵反秦,最终夺取天下,他缔造了一个帝国,同时也走完了自己62年的人生之路。但刘邦刚刚去世,朝廷上又发生了一件惊天大事,差一点把刘邦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西汉王朝颠覆掉,那么这是一件什么样的惊天大事呢? 王立群: 原来刘邦刚一咽气,吕后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立即把她最亲信的幸臣审食其召回来,讲了一番话,她说你看那些功臣,他们当年跟皇上一样都是老百姓,后来跟皇上一块儿打天下,皇上当了皇帝,他们做臣子心里头不服气,现在皇上死了要他们去辅佐一个少主,就指她的儿子汉惠帝刘盈,这时候多大呢?17岁,让这帮老臣辅佐一个17岁的少主一定做不成,你想想,一帮老臣去辅佐一个17岁的少主,他们会服气吗?皇上在他们还有个怕头,皇上一归西这些人无所畏惧,什么事都可能做出来。所以要依着我来说,咱别吭气,咱别说皇上死了,这叫什么?这叫秘不发丧。 这个事大家听说过没有?秦始皇死了不就走的这条路吗?谁都不知道皇上死了,这样皇上对他们就有一个精神威慑。然后咱俩好好谋划一下,把朝中的功臣一网打尽,全部族诛,什么叫族诛?不是杀了他们,把他们的三族,所有功臣的三族全灭了,天下才能安定。吕后这个计划要是一实现,一旦付诸实施,西汉王朝肯定完蛋。就在吕后调兵遣将、运筹帷幄的时候,这个消息传出去了,你说那么大一个皇上死了能不透风吗?它有好多渠道,送饭的,看病的,照顾他生活的,那些太监,那些宫女,能不知道吗?消息传出去了,传到谁的耳朵里?郦食其的弟弟将军郦商的耳朵里,传到他耳朵里。这个郦商平时跟吕后最宠爱的审食其两个人私交极好,郦商立即就找到审食其,给审食其讲了一番话,郦商是这样讲的,我听说皇上已经死了,“四日不发丧,欲诛主将,诚如是,天下危矣”,我听说皇上死了四天了,秘不发丧,还要杀尽天下的功臣,假如真这样做必定完蛋。为什么呢?如今陈平跟灌婴统领10万大军驻守荥阳,樊哙跟周勃带领20万大军驻守燕代,假如朝中一动手杀功臣,那么大臣内应诸将外叛,大臣在里边起哄,这个10万那个20万,肯定从关外浩浩荡荡杀向关中,你怎么应对吧!吕后一听傻了,经过仔细考虑,吕后下令取消族诛令,28号,吕后宣布皇上驾崩,大赦天下,这场大乱就这样平息了。刘邦这个人英明吗?相当英明,你看他安排的三任相国,萧何第一任,曹参第二任,第三任王陵、陈平,左右丞相,太尉周勃,事实证明这个安排极其英明,保证了政权的平稳过渡,保证了天下的稳定,这是他的英明。 刘邦糊涂吗?十分糊涂,他对所有的大臣洞若观火,唯独对他的老婆始终没看透,他只顾得防外,怎么能够保持天下稳定,他忘了防内,第一个要乱他刘姓江山的就是他的老婆吕后,他没想到从他去世到吕后去世这15年吕后乱政,他没有想到,这是刘邦非常糊涂的一点。不过,吕后的乱政不是要颠覆西汉王朝,吕后所有的事情只有一个中心,怎么能让她年轻的儿子控制住皇权,这是吕后考虑所有问题的出发点,只要这一点保持住,吕后就不会大乱。当然,后来她的儿子死了,吕后就坐不住了,她觉得儿子在,天下就乱不起来,她的独生儿子一死她就乱了。但是不管如何,吕后的这一场阴谋没有造成巨大的伤害,有惊无险。这样,刘邦就走完了他62年人生之路,那么刘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怎么能当上皇帝?请看下集,谢谢大家。 第43章 大风歌(四十三)自信人生 画外音: 刘邦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秦朝末年,当各地的反秦武装风起云涌时,陈涉、项梁等人都比刘邦更有资本,但结果是刘邦后来成为反秦义军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秦朝灭亡之后,项羽、韩信都有实力独霸天下,自立一方,但又是刘邦脱颖而出成就大业,登基称帝,奇迹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刘邦的身上,这就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思考,是什么成就了刘邦的传奇?为什么在刘邦身上会出现那么多的奇迹? 王立群: 有两句很有名的古诗,我介绍一下,这两句这样说的:“世味酸咸谁自信,人生声利古难全”。世味酸咸是说人在江湖之中,这一生什么情况都能遇得到,它用酸咸代表各种各样的情况,所以一个人很难保证一生你都能够充满自信,这叫世味酸咸谁自信。第二句叫做人生声利古难全,声就是名,名声嘛,它这个意思说呢,人的一生名和利很难全部拥有,有名的未必有利,有利的未必名声好,它这两句说什么呢?一句说人的一生要一辈子充满自信非常困难,第二句话说,人的一生想名利双收太难了。但是,我们这一个系列讲的刘邦这个人很独特,这个人自信一生,所以我们要用一个时髦的词来说,刘邦是个很雷人的人,他的最大的雷人之处是一生自信,充满了自信。刘邦的一生大概为划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反秦,第二个阶段叫灭项,第三个阶段叫巩固政权,我们先说反秦的时候,反秦的时候刘邦就表现出来一个敢为天下先的这种精神头,非常充分。 比如说沛县起兵之初,当时要选一个人做头,选一个人当沛公,萧何不干,曹参不干,他俩谁都比刘邦官位高,谁都不敢干,怕被秦朝灭族,唯独刘邦敢干,最后刘邦就干了,成了沛公了。因为秦朝的法律非常严酷啊,你敢举兵反秦,那逮住你是灭族之罪,灭三族,这种情况下萧、曹没有一个人敢挑头,刘邦敢挑,所以有人说刘邦是因为胆大当了头儿,这话只对了一半,不仅是胆大,还有一条是刘邦充满自信,他从起兵反秦的第一天,刘邦就没有想到过他这一生会失败,所以这个人的自信是从起兵之初就开始了。所以他当上沛公,一是他的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第二是他充满自信的这种人生价值观,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第二个例子叫失利不垮,受了挫折精神不垮,有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刘邦起兵之初,他把他的大本营丰邑交给了他的一个部将叫雍齿,叫雍齿守,他带兵出征了,他一走雍齿叛变了。雍齿叛变的事我们在前边多次提到,叛变的详细情况从来没有讲过,下面我来介绍雍齿为什么叛变,雍齿叛变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雍齿这个人压根儿就不佩服刘邦,他跟刘邦是很被动的,这是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和另外一个人有关,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叫周市,这个“市”就是我们今天北京市的市,这个字做人名读它的古音读fu,我说一下,免得播出以后我会收到上百封信提醒我,王教授读错字了,两千石,纠正我读错了,一直纠正到现在,它不读两千石dan,就读两千石shi。这个周市啊他奉命去攻占魏地,你看我们前面讲过,张耳、陈馀和武臣一块儿去攻略赵地,周市奉命去攻略魏地,周市很快就把魏地给占了,周市占了魏地以后,周市就把注意力瞄准了丰邑,就是刘邦的故乡了,这个丰邑就是今天江苏省的丰县,当时这个丰县属于沛县,今天这两个地方分开了,当年刘邦的故乡丰邑现在叫江苏省的丰县,丰邑所在的沛县叫江苏省的沛县,现在丰县和沛县都说刘邦是他们老家的人,都对,两家说得都对。雍齿奉命守这个丰县,周市就跟雍齿说了,说这个丰属于魏地,我奉陈王之命来占魏地的,魏地的十几座城我全打下来了,你如果降魏,封你为侯,如果你不降,我就要对丰邑屠城。雍齿一想,原来就不佩服刘邦,现在又有人来招降他,干脆带着丰邑的老百姓投了魏,就这雍齿叛变了,是这么个原因,两个原因。 丰邑一丢失刘邦可急了,立即带兵回来打丰邑,一攻丰邑失败了,打了败仗,这个败仗败得很惨,刘邦为这个一攻丰邑的失败气得害了一场大病,所以人不能生气,百病气中生,一有气就要害病,所以打丰邑一失败,刘邦因为气害了一场大病,回到沛县养病。病养好了刘邦悟出来一个道理,靠自己一个人打不下丰邑,我得去借兵,找谁借呢?他找了当时被立为楚王的一个人,这个人叫景驹,他去找景驹借兵了,然后找到景驹,刚到景驹那儿还没有来得及借兵,麻烦来了,什么麻烦呢?秦兵打过来了,章邯带领军队打陈涉,同时分一部分兵来打景驹,这样一来景驹就不敢分兵给刘邦了。刘邦跟景驹联合起来对抗秦军,打得还不顺,刘邦就退出来了,退出来他又瞄准了一个地方叫砀郡,他自己单独把砀郡打下来,收编了砀郡的五六千士兵,加上他沛县起兵的两三千人,刘邦算有了九千兵,有了这九千士兵,他二攻丰邑又败了,又没打下来。两次攻打丰邑失败以后,刘邦就觉得还得借,找谁借?谁能借给他呢?他看中了项梁,投奔项梁去了。还不错,项梁很赏识他,给了他十员战将五千士兵,他靠着项梁的资助把丰邑打下来了,然后雍齿逃到魏国去了。这件事在刘邦早期起兵的时候是个非常重要的事件,这个事件叫三攻丰邑,这个三攻丰邑说明,刘邦从起兵之初就有一个非常优良的品德,或者叫精神,叫什么呢?可以打败但不会打垮,这一点很重要,有人打败就会垮,有人打败不会垮,最终的成功者是打了败仗精神不垮的人,刘邦就属于这一号,因为他有自信。 画外音: 当我们今天回过头来,再来看刘邦当初的起兵时就会发现,刘邦在起兵之初还是坎坷重重,光是他的大本营他就丢三次他夺了三次,对于一般人来说,早就丧失了再次夺回来的意志,但是刘邦却坚持不懈,最终还是走出了艰难的第一步,那么在刘邦的身上还有哪些难得的素质呢? 王立群: 第三个例子,敢于称王,这个事其实我们讲过,鸿门宴,大家想想鸿门宴,项羽为什么要灭刘邦啊?因为刘邦把住函谷关想做关中王啊,这个事咱们不是讲过吗?但是当时咱们讲是站在项羽的角度上去看,刘邦自不量力,现在我们讲刘邦的自信,反过来换个角度,如果我们站在刘邦的角度看,在兵不如人,将不如人,力不如人,敢于在这个时候把住函谷关,自立关中王,要自称关中王,这说明什么?可能大家觉得这个人自不量力,但是在自不量力的背后未尝没有敢于称王的精神啊,这个精神至于可取不可取另当别论,起码这个人他敢当头儿,敢挑头,敢称王。韩信缺的就是这个劲儿,韩信当了齐王以后,你看两拨人

相关推荐: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在爱里的人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综影视]寒江雪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一梦三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