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佛前杀人,就不怕遭报应?你杀了老六和小谭,就能瞒住行踪?警察已经在找你了,现在又出了命案,他们很快就会查到这儿来。你既然杀了他们两个,干脆连我也杀了吧,要不然我会报警。 史际却说,你留我在寺里养伤,我不杀你,你要报警我也不拦你。 简单收拾一番后,史际扬长而去。临去之前还把丢在地上的肖像画捡起来,仔细看了几眼,似乎在确认画上的人到底和自己像不像。最后,他将那张纸往兜里一塞,走了。 史际的腿伤早就已经好了。 田和尚看着两具尸体,却又陷入两难。 现在就报警,让警察抓史际?可一想到史际那张脸,又想起这数月以来的朝夕相处,却让他好几次将掏出来的手机又塞回兜里。史际虽然话少,但从言谈举止来看,他对自己也并非毫无情感。 可死掉的老六和小谭又该怎样处理? 想到这二人,田和尚又将老六的尸体翻过来,期待能有奇迹发生,但仔细查看许久后,不得不接受老六已经死透的事实。小谭也同样如此。 思来想去,田和尚又认为收留史际、引狼入室的是自己,老六和小谭先后出现在莲花寺,命丧史际之手,归根结底也是因为自己。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再转念一想,自己也这把年纪了,半截身体早已埋进黄土,那就干脆替史际背上这杀人的罪名吧。这样一来,史际的踪迹也不会暴露。 但再次掏出手机后,机智的田和尚却又灵机乍现,杀人又分故意杀人、过失杀人和正当防卫致人死亡,我为啥不去争取个正当防卫呢?反正现场除了史际,就没有第三个活人,老六和小谭到底是怎么死的,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于是,抱着这样天真的想法,便有了如前开头一幕,田和尚报警,在电话里头说:杀人了,老六杀人了…… 田和尚的这次叙述,几乎涵盖现场发现的所有证据。 李竹道和陆凯随即陷入思考。 良久后,陆凯说:“李队,应该就是这样了吧?只要抓到史际,这个案子就破了。” 李竹道却摇摇头,看着陆凯:“还是不对。” 接着,又看着田和尚:“你仍旧没说实话。你说的这些,有可能只是真相的一部分,也有可能完全就是你重新杜撰的一个新故事。但短时间内完全凭空杜撰一个故事,同时能把现场要素都结合进去,并且符合逻辑的可能性不大。” “我之前说你编故事的水平太低,没有将现场的证据要素都考虑进去,是不是让你大受启发,原来在没有目击证人的前提下,只要把证据要素都纳入故事情节,并且符合逻辑,就能成为事实真相啊?” “所以,你半真半假,连说带编地又陈述了这么一个看似能对现场所有证据进行解释的故事?” 田和尚没好气地说:“同志,你这也不信,那也不信,说了实话也还是不信。你到底想听什么?要不直接告诉我到底该说什么,我按你教的说给你听,这样总会满意了吧? 李竹道并不理会田和尚的胡搅蛮缠之辞:“和老六、小谭相关的现场证据的确都被你十分通顺地编进这个故事,但有一些与他们二人无关的细节,你可能并不清楚,所以露出马脚。” 田和尚的一对眼珠子转来转去,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什么细节?” 陆凯也竖起耳朵细听。 李竹道双手一摊:“报警电话啊。我再问你一遍,你的报警电话是打到哪里?” 陆凯随即反应过来。 田和尚却想也不想:“110啊……” 看着李竹道似笑非笑的眼神,田和尚忽然又改口:“不对不对,我再仔细想想……好像,好像是打给派出所了。” 李竹道仍旧保持着蒙娜丽莎式的微笑:“你再仔细想想,到底是打的110,还是派出所的电话。” 田和尚为难极了。一会儿说是“110”,一会儿又说是“派出所”。但面对李竹道神秘莫测的微笑,他始终不敢确定到底是“110”,还是“派出所”。 最后,他干脆使出自己的惯用伎俩。 “年纪大了,记不得了。”田和尚说这话的时候,还是一如既往的理直气壮。 李竹道淡淡地“哦”了一声,也不过多计较,转而问:“那你报警的时候,和警方说了什么,是不是也不记得了?” 田和尚犹豫片刻,最终点点头:“确实也……记不得很清楚。” 李竹道笑了笑:“没关系,我们有录音,要不把录音拿来,帮你回忆回忆?” 田和尚装模作样地咳了几声,却说:“这和案子……没什么关系吧?” 李竹道并不理会,仍是起身开门,和门口的警务人员低声说了几句话后,重新关门坐回原位。 很快,一台笔记本电脑被送进来。 李竹道在电脑里打开录音,田和尚在报警电话里说的话便十分清晰地播放出来:“杀人了,老六杀人了!现在还要杀我,我在莲花岭的白莲寺。” “这个录音,是从当地派出所调取而来,110指挥中心并没有你的报警记录。”李竹道说,“当然,你不记得了嘛,这一点我们不再多说。” 接着李竹道又指着手提电脑:“录音我们刚才都听了,里面说话的声音,听起来明显要年轻得多,和你说话的声音显然不一样。更重要的是,在你的口供中,从头到尾都将白莲寺称为莲花寺,但在报警的电话录音中,却又称其为白莲寺。” “据我所知,本村人在称呼白莲寺时,都将其称为莲花寺,只有外人才会称之为白莲寺。” 莲花岭原本是个无名山岭,因白莲寺而得名莲花岭。当地村民叫着叫着,莫名其妙地又把白莲寺叫成莲花寺,可谓山以寺得名,寺以山得名。当地村干部当时在介绍时,甚至还开玩笑说,要区分是不是本村人,只需要听这人怎么叫莲花寺,如果叫白莲寺,那就是外村人,如果叫莲花寺,毫无疑问就是本村人。 最后,李竹道的笑脸逐渐褪去,神色一正,逼视着田和尚: “所以,打电话报警的不是你,而应该是史际。你只知道史际打了电话报警,却不知道他到底是打的110还是当地派出所的电话,事后也没有仔细查看手机,才会想当然地认为,打电话报警嘛,应该都是打的110。” “你卧室里贴着一张乡里各个机构的联系方式,当中就有当地派出所的报警电话。史际为什么不打110,却直接拨打派出所的报警电话,其中原因我们不知道,但这个细节却被你忽略了。” “所以,你刚才说的这个故事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老六和小谭被害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说!” 田和尚浑身一震,却没打算就此坦白,因而顾左右而言其他:“年轻人,我年纪大了心脏不好,你这么凶,万一把我吓出个三长两短,你得负责。” 李竹道不为所动,冷哼一声: “你在医院的第一次口供完全牛头不对马嘴,当时应该是想把自己和史际都从老六和小谭的死当中摘出来。但你第一次就这样的杀人案件编故事,全无经验可言,编出来的故事实在太过低劣,不攻自破。” “当你意识到我们警方也不是猪,随口糊弄几句实在没法蒙混过关,于是就改变主意,对老六和小谭的死大包大揽,企图以自己主动承认犯罪行为而继续隐瞒史际的踪迹。于是,你又编了第二个故事。” “相对于第一个故事,你的第二个故事有进步,但仍然漏洞百出,没法合理解释现场种种证据,并且在提示中,你很快就反应过来,我们已经确认史际就在白莲寺出现过,所以你的顶包和对史际的保护已经毫无意义。因此,你又编了第三个故事。” “不得不说,你这个故事几乎涵盖了现场所有证据,但却仍然美中不足,留有疏漏。但我要强调的不是这些,而是你编第三个故事的目的。” “你的第三个故事中,史际是杀害老六和小谭的凶手,你是想为他顶包。如果没有报警电话的疏漏,我们几乎就要当真了。既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值得怀疑,那么你编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你的第一个故事是想保自己和史际,第二个故事是只保史际,第三个故事的目的也不难看出来,是只保你自己。” “问题来了,既然第三个故事的目的是只保自己,所以老六和小谭的死都和你无关,他们都是被史际所害,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真相就恰恰与之相反呢?” 深度迷案 ===第144章 千丝万缕(45)===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指老六和小谭都是被你所害,因为单凭小谭脖子上的拇指印,就排除了她是被你杀害的可能性。我的意思是指,在他们二人的被害中,你极可能是共犯。” “诚然,小谭脖子上的指印以及老六头部左侧的粉碎性骨折,让我们一度认为杀害他们的应该是个左撇子,既然你不是左撇子,那么这个左撇子就应该是史际。从而在潜意识里将你是杀人凶手的可能性排除在外。” “这一点也很好地被你利用。因而在第三个故事中,你和老六、小谭的死毫无关系,并且我们也差点儿就信以为真。” “你虽然没有直接杀害老六和小谭,但在史际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你有没有为他提供帮助?或者说,假如老六一下没死透,你会不会上前照着他的头部补上几棍?” “以我看,这种可能性很大。在第二个故事中,你之所以大包大揽,把老六和小谭的死都往自己头上算,除了想继续隐瞒史际的行踪,你自己本就是共犯应该也是重要原因。警方如果调查出真相,你自己也难逃一死。既然如此,那只死你一个当然就是最佳选择。” “以史际的行事风格来看,为了隐藏自己的行踪,杀了老六和小谭,最终却偏偏没有杀你,除了因为将你当父亲看,你是共犯这一点应该也是重要原因。” “都一起杀过两个人了,彼此之间还有什么不能相互信任?你一旦报警,供出史际的行踪,就相当于向警方供述自己的杀人行为。所以,史际认为没有将你灭口的必要。” “但最终报警的是史际而不是你,这又是为什么?” 田和尚目光躲闪,不敢与李竹道对视。 “无论如何,史际应该没有想到,我们警方会通过其他线索确认他的存在。他也绝对想不到,你会编出第三个故事,将白莲寺惨案的所有罪责都一股脑儿全往他身上推。” 接着,李竹道又话锋一转: “你不是想要保护史际吗?为什么又会转而把所有罪责都推到他身上?这个原因其实早就已经说过,因为我们已经确认了史际的存在,你的大包大揽已经毫无意义,
相关推荐:
壮汉夫郎太宠我
作恶(1V2)
他是斯文糙汉
切切(百合)
毒瘤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危险情人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莫求仙缘
一梦三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