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屁事啊,他就是个打工的。 现在不行了,有些他看着黑眼的因为有用也不能轻易弄死。 感觉这权力越大反倒比以前憋屈了。 俩人面对面批折子肖渊还不忘了提醒晋泽康一句。 说是雨儿不待见江淮不想给他做脸,让晋泽康跟自己那边的官员透露一下别去吊唁。 晋泽康咬着笔头敷衍的嗯了一声, “放心吧,我那边的人知道你岳父死了都是幸灾乐祸的态度。 有我发话更是连面子情都不会做。 天天有人跟我出主意弄死你,有些主意听得我都心动了。” 肖渊嗤笑一声,“彼此彼此。” 说完俩人都沉默了,只留下此起彼伏翻折子的声音。 东边发水西边旱,南边闹匪北边闹贼。 这一天天的全国那么多事,一个个吃饱了撑的天天挑唆个屁。 都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货,把那边的官员都干掉了这活儿谁干。 另一边,叶肖他们补完觉又去江家看了一眼。 江淮这件事情以意外结案,那瘦马和通房他们也没越俎代庖都交给了刘氏处理。 江晚秋面上不显心里狠狠松了口气,过关了,东厂不过如此。 送走东厂的人后她也没闲着,直接叫来了人牙子将江淮的几个通房连那两个犯了错的一同发卖了。 当然,自然是打的刘氏的名义。 要不然她一个姑娘家发卖父亲的女人那名声就没法要了。 江淮死了刘氏还是有些伤心的,只是前些日子被伤的太狠这点伤心也有限。 如今她的松儿还没回来万事都指望着江晚秋,自然是女儿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尤其是看到卖人拿到的银子刘氏就更痛快了,本来想让那瘦马偿命的心思也淡了。 到底是扬州老字号调教出来的,就是比普通小妾卖的价格高。 正好接下来办丧事也需要大笔的银钱,用她们几个回回血也不错。 江晚秋确实够狠,把人卖出去的时候还让婆子搜了身。 钗环首饰一律没让带走,查抄了一下竟又翻出了几百两银子的财物。 刘氏看到这些恨得咬牙咒骂江淮不是东西,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还往那几个女人身上砸银子。 死的好,不然这个家都让他败完。 收了贺章钱的刘氏如今的心腹赵婆子趁江晚秋不在也跟着骂了几句。 竟是真的哄得刘氏不想大办丧事。 也就是还顾及着江松以后跟人交际需要脸面,否则刘氏都想把江淮随便往哪一塞就完了。 理是理,情是情,不拿老婆孩子当回事儿的狗男人还想让人家惦记他? 凭什么呀! 第238章 江松 江晚秋得知刘氏要把七日停灵改成三天皱了下眉。 得知是赵婆子的建议立刻眼神锐利的瞪了过去, “赵妈妈,按父亲的官职来说停灵7天都不算多,你为何怂恿姨娘改成3天。 父亲好歹是正四品,若是按照平民百姓的天数岂不让人笑话? 你是何居心?” 赵婆子被江晚秋看得一哆嗦,“二姑娘这话说的,老奴能有什么居心? 实在是咱们家计越发艰难了,老奴也是心疼姨娘和几位小主子受苦。 老爷一去咱们家也不算官身了,停七天还是停三天也没人挑什么。 可若是多停四天那就是多了一倍多的开销,两位少爷还没娶亲姑娘的嫁妆也还没着落呢。 这个时候不减省着,等出了孝可怎么过活?” “赵嬷嬷说的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咱们家什么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 刘氏握着江晚秋的手一脸恨恨道, “自从那小贱人拿走了嫁妆又坑了娘一笔银子后家里是越发捉襟见肘了。 这办白事别提多烧钱了,这会儿把银子都折腾没了将来你们三个成亲从哪里淘换去? 再说了,你爹死的又不光彩有什么可折腾的。” 江晚秋无语的摇摇头,“姨娘不要短视,办丧事确实烧钱,但想来收到的奠仪也能弥补亏空。 既然松弟将来要入仕,若是借此机会能跟朝中官员攀谈上也是好事。 女儿知道父亲这事您心里有怨气,可这丧事办的不体面岂不是惹人笑话?” 自从知道江晚秋是重生的刘氏还是很听女儿话的,可这回却犯了执拗。 “好了,就算丢脸也有那脸大的顶着。 我不过是个姨娘你们也只是庶子庶女,那个做着侯夫人的嫡女都不嫌丢人咱们有什么可怕的。 那小贱人若是不想被人嘲笑那就该上赶着拿银子回来。 你爹一年才多少俸禄,没听说过谁家用姨娘嫁妆办丧事的。” 刘姨娘这话说的倒也有理,江晚秋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姨娘到底见识少,还是等松弟回来跟他商量一下吧。 泉儿基本算是废了,这个家最终还是得松弟撑起来。 江松就读的书院距离京城也就一天多的路程,只是管的颇严学业又重一年也难得回来一次。 无论江淮还是刘氏都很默契的把所有污糟事都隔绝在了江松之外。 哪怕是以往最受宠的小儿子江泉也不敢在江松面前表现出叛逆恶毒的一面。 在江松看来,他们江家温馨幸福和乐融融,即便大姐和二姐偶尔有点小口角也无伤大雅。 父亲是正直的,母亲是慈爱的,大姐姐心直口快脾气大点但并不嚣张跋扈。 二姐姐温柔娴静友爱手足还是难得的才女,小弟活泼可爱乖巧懂事。 家里虽不大富大贵,但母亲善于管家父亲也没有不良嗜好,他们的日子一直过得很好。 即便后来大姐姐大婚之日出了岔子错嫁给了肖督主,听说也是夫妻和睦并没有什么龃龉。 江松是一直以为这就是他的生活,不想忽然天塌了。 尚算壮年的父亲竟突然亡故了,来报信的仆人还支支吾吾不说死亡原因。 这位江家大少爷是个好脾气的也没为难下人,跟山长告假后匆匆回了京城。 他这一走无论是授课的夫子还是山长都连连叹息。 这两年他们把所有心血都投到了江松身上轮番给他开小灶,就等着他一鸣惊人给书院扬名。 不想江大人离世竟是生生打断了他们的计划,这两年的心血算是白费了。 做学问这事儿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也讲究个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以江松如今的水平,若是能铆着劲再学上一年二甲是稳得,若是运气好说不定能冲一下一甲。 可如今这一守孝那股劲头就泄了,万一在家里移了性情再想刻苦便是万难。 只是再怎么也不可能亲爹死了不让人回去奔丧守孝,怪只怪江大人死的不是时候吧。 江淮对这个大儿子确实寄予厚望,选的书院也是极适合他性情的。 这书院建在半山腰,从老师到学生都是性格较为死板的小镇做题家类型。 中举率还算不错却少有名次较高的进士,主要是他们太封闭了,对一些朝政实事不够了解。 若是这里跟国子监似的能够敏锐捕捉朝廷风向这山长也就不会说这种话了。 毕竟跟摄政王平分天下的镇国侯可是江松的姐夫,中不中举对人家来说好像并没那么重要。 原本江淮选这种古板封闭的地方是为了给儿子打实基础,想着等科举在即再由自己开小灶传授官场知识。 不想计划没有变化快,他这一死,也就注定了江松不会有原著中那样的成就。 匆匆回到江家后江松还一脸茫然,他不过才一年多没回家,感觉整个家里都变得不认识了。 父亲死了,姨娘面容消瘦眉间一道深深地竖纹看着有些刻薄。 小弟更是脸色苍白神情呆滞,眼神间透露着一股莫名的阴郁。 也就二姐还是跟往常一样温柔,只是面色看着也不太好。 这一次刘氏和江晚秋倒是达成了一致,俩人都决定把家里的实际情况跟江松说明白。 别看江晚秋前世做到了国公夫人,可在她的认知里还是觉得没男人不行。 她如今没法嫁人找个男人做依靠那么能依靠的只能是家里的兄弟。 江泉太小又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她的希望便全落在了江松身上。 刘氏更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老思想。 以前有江淮挡着她自然不会拿烦心事去烦她的宝贝儿子。 可如今顶梁柱塌了,她迫切的希望江松能撑起江家。 江松现在的状态有点像现代的烂尾娃。 从懂事起父母就灌输精英教育,明明只是中产却给他营造一种富豪出身的感觉。 上十几万一年的贵族学校,学钢琴,学马术,学一些精英富二代才会学的东西。 可是一夕之间中产返贫,不光兴趣班上不起了,连下一年的学费都已经交不上。 如果只是小学阶段还好,若是初高中时期这孩子基本上就是废了。 继续读读不起。 上贵族学校的孩子是不用高考的,人家走的是跟国际接轨路线。 一年留学的费用上百万家里根本无力承担。 若是转到公办学校,以往所学的那些东西根本就不足以应对高考。 最难受的还是心理落差。 无法面对老同学融入不了新同学,最后只能沦为会高雅艺术的底层从业者。 如今的江松就是这种拧巴的境地,一夕之间所有的认知被推翻。 十六岁的小少年扛不住这个冲击,白眼一翻就晕了过去。 第239章 隐患:江泉 江松的晕倒吓坏了刘氏,慌乱之下口不择言的骂了江晚秋几句嫌她说的不够委婉。 江晚秋也后悔,娘俩一边让人请大夫一边给他掐人中拍后背。 俩人左一句右一句的安慰呼唤,谁都没发现门外阴影里站着的脸色阴沉的江泉。 此刻的江泉脸色狰狞可怖,眼神中闪烁着一抹阴毒和狠厉。 大哥是家里的顶梁柱, 大哥是娘和姐姐的依靠, 大哥是这个家的主人, 娘和姐姐舍不得买最好的棺材给爹说是把钱留给大哥等将来给他疏通关系让他做官。 那么自己呢? 这个家里什么是他的? 这几天娘和姐姐谁也没想起看看他,她们眼里只有大哥。 以前爹活着的时候也是这样。 明知道他跟大姐不对付却舍不得把大哥过继出去要把自己过继。 甚至为了那个虚无缥缈的过继让自己去了那样一个地狱般的地方天天受欺辱。 凭什么? 凭什么好事都是大哥的,凭什么大哥什么都不用管所有人都哄着他。 明明他才是这个家里最小的孩子。 江晚秋完全没注意到不同的境遇造成了周围人跟上一世截然不同的性格。 母女俩光顾着江松,却在不知不觉间给江泉种上了一根毒刺。 大夫来得很快,诊断后说江松是急火攻心悲伤过度。 这症状在办丧事的人家也很常见,问题不大,开些安神泻火的方子吃上就行。 大夫开完方子又扎了几针,江松很快苏醒过来,眼泪止不住的往下落。 可是哭完后事情还得办。 江松被迫成长,在老管家的提点下磕头守灵迎来送往操持着江淮的丧事。 他也在第二天见到了已经有些陌生的大姐江心雨,终于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他不明白大姐姐为何如此心狠。 就算姨娘更偏向自己的亲生儿女对大姐多有不公,可他们到底是一家人。 一家人哪有那么大的仇怨,何苦坑光了家里的财产甚至害了二姐名声还害的小弟日日被人欺辱。 江松长得不错,一脸正气长身玉立,模样随了江淮却比江淮更清秀一些。 无论是从原著还是从原主的记忆来看,江松都算是个好人,好的简直不像刘氏和江淮亲生的。 对于这点江心雨还挺奇怪。 按理说挨着金銮殿才长灵芝草,挨着臭茅房就该长狗尿苔。 江家这滩烂泥里居然长出了个出淤泥不染的真莲花,简直不科学。 可江心雨并没想惯着他。 江松确实没做过任何恶事,但他是既得利益者,他只是没参与但并不无辜。 他从小到大的吃喝穿用以及进入仕途后迎来送往的银钱都是用的钱氏夫人的嫁妆。 他不知道,但是他花了。 他这棵苍松是长在原身和钱氏夫人的血肉上汲取养分。 原著里江心雨的结局江家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人无辜。 她不主动害江松已经是极限,这货竟然还敢责问她,她可没闲心维护他那可怜的自尊。 江松以为自己的斥责会让大妹有一瞬间的后悔和羞愧。 可惜,并没有。 江心雨竟然笑着给他鼓了鼓掌,然后很中肯的给了他两个字做评价: 傻B! 江松气得脸都红了,“你,你怎可如此粗鄙! 简直是有辱斯文。” “斯文?斯文多少钱一斤? 翻来覆去就会这么两句连骂人都骂不到点子上。 说你傻都抬起你了,你也就比智障多认俩字。” 江心雨看着江松一脸嘲讽,“大兄弟,你年纪不小了,天真也该有个限度吧。 你眉毛底下那俩窟窿眼是喘气用的? 好多事情你是真看不出来还是故意装傻? 我也不说别的,你不是说我坑家里财产吗? 来,识数的话你算算账。 江淮正四品一年俸禄多少? 江家原本的产业铺子有多少? 刘氏一个小妾进门36台嫁妆,除了50亩地和四个铺子其他的合在一起有五千两银子吗? 你再算算,50亩地能产多少东西,四个铺子能收多少钱? 你再算算江家一年的开销有多大? 别说江淮迎来送往请客吃饭你姨娘和江晚秋买衣服首饰。 就说你,你身上这身锦袍云履靴玉佩玉簪,加起来不下百两银子。 每年江家往书院给各先生山长送礼也不下几百两。 你以为这些钱是哪儿来的? 我坑江家的钱,江家有钱吗? 江家连你姨娘的嫁妆加起来养你们一家五口都不够用。 你听好了,江淮是吃软饭,你姨娘带着你们三个小的都是在吸我的血。 从你出生起花的就是我娘的嫁妆,那是我娘留给我的私产。 你也是读过书的人,不会不知道女子嫁妆只能亲生儿女继承别人不得擅动吧。 你怎么好意思说出我坑江家钱的? 脸呢?不觉得臊得慌?” 江松以前从没算过这种账,如今被江心雨点破瞬间明白过来,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火辣辣的疼。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觉得一家人不该太计较这些东西。 他自己有钱一定会舍得给姐姐弟弟花,那么既然大姐有钱江
相关推荐:
我以力服仙
御用兵王
角色扮演家(高H)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老师,喘给我听
心情小雨(1v1强制)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虫族之先婚后爱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狂野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