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起茶盏在鼻端闻了闻,大抵是对茶叶不太满意,又放了回去。 这时候,四阿哥才走进来,吩咐一旁候着的下人:“去换一盏莲子茶,加些冰糖。” 胤祐看到他哥进来,立刻就要扑过去,扑了一半,看到他哥身后还站着一个人。温婉的少女,留着妇人的发髻,知道这就是四福晋,赶紧行礼:“嫂子好。” 四阿哥一愣,知道他机灵,没想到反应这么快。四福晋也微微屈膝给他行了一礼:“这么晚了,七阿哥就在府里住下吧,我这就让人去收拾客房。” 胤祐笑道:“谢谢嫂子。” 四阿哥拍了拍福晋的肩膀:“你先回房休息吧。” 四福晋点了点头,这就走了。 胤祐目送着对方出了门,这才靠在他哥肩头,说道:“嫂子看起来是个很温柔的人。” 四阿哥笑了笑:“安安静静的就挺好。” 胤祐在王府的客房里睡了一觉,一大早他就走了,四阿哥还以为他回宫去了,没想到这小子留了张字条,说自己还有别的事情。 胤祐从四阿哥府邸出来之后,就找了傅先生。康熙体恤他年纪大了,本是在紫禁城西苑赏赐了一座小院给他住,不过胤祐离开这一年,傅先生也没什么事情,就搬去了西山的竹庐。 胤祐骑马赶到西山,本来是想给师父一个惊喜,然后接他回宫。 哪知道,他人刚上山,就看到竹庐外守着许多人,都是傅先生的徒弟。 众人焦急的在院外踱步,互相交头接耳。胤祐耳尖,听到他们说师父已经将自己关在屋里两日,不吃不喝,这可如何是好。 胤祐翻身下马,走上前冲着众人拱了拱手:“请问各位师兄,这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阁下是……” 虽然傅先生门生众多,但他这个小师弟那可不是人人都见得着的。但傅先生给胤祐当了十多年老师,众人都是知道的。立刻就有人恍然大悟:“是七阿哥。” 胤祐这才从众位同门口中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傅先生有个儿子,名叫傅眉,学问也是极好的。但傅眉深受父亲影响,不愿入朝为官,便在书院里教小孩子读书。 就在几天前,傅眉因病去世,傅先生九十多岁高龄却要白发人送黑发人,受不了这个打击,将自己关在房中,不愿见人。 在胤祐的印象中,师父一向是个豁达之人,活得就像庄子一样逍遥。没想到,到了晚年还要经受丧子之痛。 这时候,竹庐的门打开,傅先生负手站在门内,须发皆白,往日那股精气神仿佛也被抽干了。 一年多不见,胤祐感觉师父好像苍老了许多。 傅先生看了看胤祐:“你跟我进来吧。”又朝其他人挥了挥手,“都回去。” 师徒两人在窗下对坐,傅先生没有了煮茶的闲情,于是,一碗清水就把胤祐打发了。 “师父,节哀。”胤祐想了想,又补充一句,“你还有我呢。” 傅先生摆了摆手,表示不想谈这个。他说:“时至今日,我仍旧以前朝遗民自居,此生只效忠大明,绝不投降清廷。” 胤祐点点头:“我知道。” “只有你不同,我看着你从一个稚童长到如今的模样。我也曾经试图去影响你,改变你。但我发现,我错了,你素来是个有自己想法的孩子,从不轻易受人影响。” 胤祐笑道:“师父过誉了。” 傅先生压了压手:“你听为师把话说完。” “后来我发现你是个心中有大爱的孩子,你的爱不分身份、民族、贵贱。这或许源于你身上本就流淌着多民族的血液,但也与你正直、善良、热诚的天性有关。” “曾几何时,我是一心要辅佐你做皇帝的。我传于你天子之剑,望你能用它匡扶社稷,看到众生疾苦,公平公正的对待他们,真正做到爱民如子。” “可是后来,我才渐渐发现。你并没有这个想法,对于道家的无为甚至比为师领会得还要深刻。但我依旧像培养一个帝王那样悉心培养你,就算你以后只是个王爷,或者什么也不是,逍遥快活的过一辈子,我也希望你永远记住我教给你的为人之道。” 胤祐一掀衣袍跪在了他跟前,抱拳道:“徒儿谨记师父教诲,日后定当不负师父期望。” 傅先生将他扶起来:“好好好,你最乖,比你那些师兄都有悟性。以后我这竹庐里的书,都留给你。该教你的我也都教了,往后也没什么可教你的了。” 胤祐一惊:“师父,你不跟我回去了?” “不回去了。” 胤祐咬了咬下唇:“我这就去求阿玛赐宅子,接你过去与我同住。” “我才不要跟你同住,我连自己的孙儿都不想和他们同住,赶紧走吧,我要小憩一会儿。” 胤祐说:“那我就在竹庐外守着,你有什么需要就跟我说。” “回去回去,我要一个人清静一会儿。” 胤祐不依不饶:“那我明日再来。” “随便你。” 胤祐出了屋,拉过一直照顾傅先生的小童:“你可千万把师父照顾好了,他想吃什么,想要什么,你就去买,回去我就差人送银子过来。” “七阿哥放心。” 胤祐回去之后,心里却一直惦记着师父。就连康熙训斥他偷跑出宫,还没收了那枚金牌,他也是心不在焉的。 这小崽子油盐不进,又有太皇太后护着,康熙不能拿他怎么着。 他书也不读了,成天就想着往宫外跑。康熙也知道傅先生家里发生变故,胤祐又是个有情有义的孩子,便也由他去了。 第二天胤祐来到竹庐,在外面找了一圈,没看到小童,因为是去街上买东西去了。于是径直去屋里,连叫了好几声师父,也没人应。 他心下不好,赶紧把前后几间竹屋都训了一遍,就连后山的杏林也去找了,却仍旧没看到傅先生和小童的人影。 胤祐失魂落魄的回道屋子里,这才发现,桌上有个信封。展开一看,是傅先生留给他的一封信,上面只有寥寥数字:“徒儿,为师外出云游,书都给你收拾好了,搬走便是,保重无念。” 胤祐回头,果真看到好几口大箱子摆在那里。 他拿着信,在竹庐从晌午坐到了黄昏,直到赵诚进来寻他:“七阿哥,咱们该回去了。” 胤祐这才回过神来,把信叠好,放进信封:“我知道,我再也见不到师父了。他就是……他就是不想让我……” 说到这里,他声音有些哽咽,再也说不下去。 有些人注定了只能陪着他走过人生其中一段旅程,李熹是这样、曹寅和纳兰是这样,傅先生和张将军也是这样。 他们都是他生命中无可替代的朋友、恩师甚至亲人。或许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们不能经常见到,也或许永远再不相见,但在胤祐心里,会永远为他们留一方位置。 不久之后,康熙召萨布素将军回京,任一等轻车都尉、赐御袍及缨纬。 胤祐特地到他府上拜会,萨布素将军一听到他来了,立刻迎到了门口:“我也正好有事要同七阿哥说。” 于是,两个人到了书房,下人送上茶盏,就被屏退到书房门外。 萨布素这才对胤祐说道:“上次在盛京一别,已经过去三年多,七阿哥又长高了不少。” 胤祐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还在长呢,每天晚上腿疼,说不定您下次见到我,我就变成一根竹竿了。” 萨布素被他逗得哈哈大笑:“三年多来变化的可不止七阿哥一个人。” 胤祐听出了他话里有话:“是那位沙俄的彼得皇帝又有什么新动向了吗?” 萨布素点点头:“他最近也要派出庞大的使团前往欧洲那边访问学习。” “哈?”胤祐抚掌大笑,“那倒是不谋而合,我阿玛也任命白晋为特使,前往法兰西。” 萨布素却没笑,意味深长的问他:“七阿哥认为这一样吗?” 那当然是不一样的,白晋是回自己的祖国,而彼得是派遣自己的使团,这学习的性质明显不同。 胤祐低头喝了口茶,龙井的清香满溢在唇齿之间。 萨布素将军见他没什么反应,又说道:“我再告诉七阿哥一个刚打听来的消息。据说彼得皇帝也会乔装成使者,亲自出访学习。” “亲自?”这倒是令胤祐有些惊讶了,一国之君竟然要隐藏身份跟着使团出访,目的只是去学习别的国家的先进技术。 胤祐叹道:“咱们要是就这么坐以待毙,恐怕再过十年二十年,就没有跟俄国人平等谈判的机会了。” 萨布素将军也跟着叹了口气:“我已经老了,此番回京本打算解甲归田,只是……” 只是没有人能接替他黑龙江将军的位置,他还得回去继续镇守边关。 现在大清连将帅之才都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再过几年还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 胤祐放下茶盏,对萨布素将军说道:“放心吧,皇上去不了,但咱们也能派个皇子去瞧瞧。” 胤祐回宫之后,直奔乾清宫。走了一半,又顿住脚步。转而往东六宫走去。 赵诚在他屁股后面小声提醒:“主子,今儿可不是探望皇贵妃的日子。” 胤祐说:“可是我想我额娘了,我就想去看看她。” 他想去看皇贵妃,谁也拦不住。皇上对七阿哥的溺爱,整个紫禁城无人不知,也没人敢拦他。 皇贵妃手里捧一本书,抬头看到他来了,笑着招了招手:“正好,给你做了身新衣裳,来试试。” 那是一件淡青色常服,有暗纹,领口和袖口都有刺绣,比起胤祐平日穿的那种胸口大片刺绣的常服要低调一些,但做工非常惊喜,一针一线足以看出功底。 胤祐挺喜欢,抬头问皇贵妃:“你做的?” “不是,景仁宫送来的。” “难道是我小姨做的?” 皇贵妃摇头:“是尹常在送的,去年也送了,不过我估计你穿不了,就没拿出来。” 尹常在,不提起这个名字,胤祐都想不起这个人来。这个尹常在进宫十多年,既没有生下一儿半女,也没有什么存在感,但她每年都会给胤祐做一身衣裳,送来承乾宫。 “没想到年少时的一点恩惠,她竟然记到了现在。” “所以呀,”皇贵妃拉着他坐下,“足可见其人品。不过咱们也没有白拿人家东西的道理,额娘都有替你回礼。” 胤祐坐下来,朝白露招了招手,他要喝梅子茶,还想吃点杏仁酥。 他这才问皇贵妃:“阿玛今天来吗?” 皇贵妃想了想:“他这几日都在这边用晚膳,应该会过来的,怎么了?” 胤祐便把今天从萨布素将军那里听来的消息,以及自己的想法跟皇贵妃说了一遍:“你是想,除了白晋,咱们也组成一个外交使团,去欧洲学习。” 胤祐点头:“是的。” 皇贵妃一言点出重点:“你也想跟随使团一同前往欧洲。” 胤祐继续点头:“是。” “别想了,以我对你阿玛的了解,去趟西北,有几位将军看着你,倒也还好。远隔重洋去欧洲,他不可能同意。” “是我和六哥两个人。”胤祐纠正她:“先不管阿玛同不同意,拟同意吗?” 皇贵妃摇了摇头:“我不想你去,但如果你执意要去,我也不会阻拦。” 胤祐一把抱住了她:“我就知道,我的额娘和别人不一样。” 皇贵妃轻拍他的后脑勺:“但你阿玛和乌库玛嬷是不会同意的。” 胤祐露出个自信的笑容:“事在人为。” “不过你这么跟你阿玛提出来,倒是使团的事情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果然不出皇贵妃所料,康熙听完这件事之后,只有两个字:“不行。” “阿玛~~”胤祐搬着凳子就坐了过去。 康熙最怕他来这套,一见着就脑仁儿疼:“坐好坐好,还有没有规矩了?” 胤祐又把凳子搬了回去,自己却站到了他跟前:“阿玛要是不答应我,我就……我就坐你腿上。” 一旁的皇贵妃扶额,她儿子真的已经十七岁了吗? 哪知道康熙却拍了拍自己的腿,热情的邀请他过来坐:“行啊,阿玛好久没有抱你了。” “!!!” 胤祐连忙摆手:“算了算了,我太沉,别把阿玛腰扭了。” 他只好悻悻的回到自己位置上坐好,晓之以理:“阿玛,你看,那些西洋传教士从欧洲带来的那些仪器,咱们以前听都没听说过。这次出征,正是因为那些仪器能够精确地测量经纬,咱们才不至于迷路。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咱们现在已经落后了,不能越来越落后。” “谁告诉你咱们已经落后了?朕就在不断学习,也敦促你们学习,算学馆现在已经开始招收八旗子弟,国子监以及各级书院也将逐步开展数学课。你还要怎么样?” 皇贵妃盛了碗汤放在康熙跟前,帮着他数落儿子:“你阿玛说得对,教育历来是需要好几代人奋斗的大事,哪儿能操之过急,慢慢来。” 胤祐说:“我没有着急,慢慢来也需要走出第一步。那些西洋传教士能带来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许多东西得咱们亲眼见过才能学会了,变成自己的。” “对,小七说得对。”皇贵妃又给康熙夹了一块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康熙转过头来看她:“你究竟帮谁?” “……” 皇贵妃想说:“我当然是帮儿子。”但害怕越榜越忙,于是笑了笑,安静的坐在一旁,听他们父子俩交谈。 康熙又看向胤祐:“你说得对,朕可以派遣使团,就从官员、庶吉士以及八旗子弟中挑选。朕的皇子亲自前往吧。” 胤祐坚定的说道:“沙俄的君主都能亲自前往,为什么皇子就不能去呢?这也是关乎国家未来命运的大事,身为皇子,理应尽一份自己的力。” 康熙盯着他的眼睛,帝王的目光深沉而锐利,寻常人不敢与他长时间对视。但胤祐可不是寻常人,榻天不怕地不怕,调皮捣蛋的时候能把弘德殿拆了,在他阿玛跟前撒泼耍赖那也是常有的事,才不怕呢。 “真的想去?” 胤祐深吸一口气:“特别想!” 康熙点点头,终是在儿子跟前妥协了:“行!我答应你。不过,我也有条件。” 胤祐高兴了一半,又警惕起来:“你们毕竟是皇子,朕不能让两个儿子都漂洋过海那么远。所以,只能去一个,并且,要大婚之后才能去。” “这……”胤祐胤祐咬着下唇,默默地喘了好几口气,才平复下来,“还是让六哥去吧,我不去了。” 康熙问他:“不问问你六哥的想法?” “不问!”胤祐扭过头去,“六哥不去我就去。” 康熙转过头去对皇贵妃说道:“表妹听见了吗,还不赶紧给他物色福晋人选。” “……” 这一场谈话,也不知道谁父子俩究竟谁占了上风。
相关推荐:
越界gl
母胎单身的我,穿进狗血小黄书里了(简)(H)
高贵的母亲
姐姐與弟弟(修正)
晨音之夏(男全处,nph)
伏龙(女帝NP)
女子按摩诊所
匪你不可(高H)
恶魔哥哥们的玩物
宫阙藏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