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的母亲。 “七阿哥,七阿哥!” 胤祐回过神来,师傅一脸严肃的站在前方点他的名字。 小家伙本来是一手托腮,侧头望着窗外嫩绿的枝头。忽然被点名,条件反射的站起来。 师傅问了个有点难度的问题,让他讲一段蒙古语翻译成汉语。 如果是蒙古语翻译成满语倒还好,因为这两种语言很多单词都是共通的,但是用蒙古语翻译成汉语就很有难度,至少在座各位皇子,没有人能做得到。 胤祐低下头,往书本上看了一眼。对他来说最难的不是翻译,而是认全那些蒙古文字。当然,这些都是师傅之前讲过的,他听一遍也就记住了个大概,虽然算不上流畅,但至少能够翻译出来。 师傅拿他是真没什么办法,他虽然三天两头在课堂上出现状况,但是课业是真没的说,在坐其他三位皇子再加保泰这个小世子皆不如他。 大抵这也是皇上对他三番两次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一再容忍的原因吧。 剧胤祐观察,富敦是真不爱说话,不仅不爱说话,连个笑脸也吝啬于给他,不过每天替他做事倒是一丝不苟。 上书房下学之后,他会恭恭敬敬的问七阿哥还有没有别的吩咐,若是没有了,他便走到乾清门那边,去等着明珠一同出宫。 有时候在上书房碰到纳兰,富敦的态度非常恭敬,会拱手向纳兰作揖,喊的不是阿玛,而是师傅。 胤祐是见过容若对明珠的态度,发现就跟现在富敦对容若的态度简直一模一样。 于是,在只有他和纳兰的小书房里。在对方给他讲完一首《诗经》的时候,胤祐忍不住和他谈论起这个话题。 纳兰无奈的耸了耸肩:“或许我们父子之间有一些误会。” 小家伙手肘支在书桌上,双手托着下巴:“什么误会?” “他从出生开始就失去了母亲,而我当初并没有照顾好他。那几年我一心只想逃避和他母亲一起生活过的庭院,我们父子很久才能见一面,他是跟着玛嬷长大的。” 胤祐想了想,这种情况似曾相识。于是他对纳兰说道:“那我的阿玛是一个比你更加称职的阿玛。据说,太子哥哥小时候是在他身边长大的。” 纳兰低下头,苦笑了一下:“是,和皇上比起来,我这个阿玛当得确实十分汗颜。” “你现在改变也来得及呀。” 纳兰一愣:“改变什么?” “改变你们之间的关系呀。” “我……”儿子都长到这么大了,书都读了好几年,现在只知道玛法是大学士,玛嬷将他养大,阿玛只知道在外面跟一帮狐朋狗友厮混,“或许,他们已经不需要我这个阿玛了。” 胤祐忽然跪在凳子上,伸长了胳膊,很努力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啦!没有哪个儿子会不喜欢自己的阿玛,我都给人当了那么多年儿子了,我有经验。” “哈哈哈哈哈哈!”这话着实把纳兰逗笑了,他满打满算也才五岁几个月,怎么就叫“给人当了那么多年儿子”,要说那么多年,他这个三十岁的人岂不是给人家当儿子的时间更长。 他觉得很好笑,但是胤祐却很认真。既然富敦是容若的儿子,又是他的哈哈珠子,那他就有义务帮助他们父子和好。 小家伙一本正经的给纳兰出主意:“你得听我的。” 纳兰刮了刮他的鼻子:“好好好,你说,我听着。” “首先,你得多陪陪他,要用心的陪他。给他准备他喜欢的玩具或者点心。” 纳兰想了想:“学士府虽然不比紫禁城,但应该也不缺小少爷的玩具和点心吧。” “那不一样!” 纳兰问:“哪里不一样?” “别人给的怎么能跟阿玛给的比呢?” “你要多陪他……”胤祐忽然想起来,容若不止一个孩子。富敦说过,他有哥哥还有妹妹,“多陪他们聊天,带他们出去玩。我就可喜欢跟阿玛一起出门了。” “好好好,我都记住了。” 随着胤祐和富敦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对方偶尔也会跟他说几句话。 小家伙年纪不大,说话却很讲技巧,懂得循序渐进。 而且他很会找话题,上来就用一款造办处仿制的西洋玩具吸引了富敦的注意力,在玩耍的过程中,让对方渐渐放下防备。 等两个人关系越来越近之后,他再跟对方聊起纳兰。 他和富敦说了很多关于纳兰的事情,两个小朋友坐在上书房的游廊下,从诗词聊起,又说到他们在江宁的时候,在酒楼里,容若是如何得到那些孤芳自赏的汉人学子的敬重。 然后又说到他与顾贞观的友谊,说到他为营救吴兆骞倾尽全力,他的惊世才学和崇高的品行。 后来又说道富敦的母亲卢氏。其实他并不了解那个生下自己不久后,就离开人世的女人。 因为纳兰不常在家,也从未向他提起过。家里还有一位明珠为纳兰续娶的妻子,为了照顾她的感受,明珠与夫人自然也不会提起。 当年卢氏身边的下人也被明珠送走,富敦没有什么途径能了解到自己的生母,倒是从七阿哥这里听了不少。 但胤祐知道的也很有限,要么从容若那里听来的,要么从他的诗词中看到的。 尽管如此,富敦也对他非常感激和信任,两个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小家伙对人一向都很真诚,帮助容若缓和父子间的矛盾也是尽心尽力。 纳兰在小书房给他上课的时候,他也邀请哈哈珠子一起来听,让富敦富敦更加直观的体会到他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纳兰的心态早在去年那件事之后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上胤祐不遗余力的劝说。他也意识到,自己对父母子女,以及那位嫁给他好几年,却很少与他见面的妻子的亏欠。 于是,纳兰决定回到学士府去生活,多陪伴孩子们。 渐渐地,在他的帮助下,纳兰和富敦父子俩也开始说话,讨论诗词文章,上书房下学之后一起出宫。 胤祐还特别八卦的打听到,在父子俩都不用进宫轮值的时候,纳兰还会带着孩子们去郊外骑马、踏青,为他们讲学,让他的女儿也跟着兄长们一起读书识字。 小家伙特别骄傲的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皇贵妃:“额娘你知道吗,最开始海亮连话都不愿意跟容若讲,今天他跟我说,前些日子他们一起去爬山了。” 皇贵妃问:“海亮是谁?” “海亮就是富敦的乳名呀,一开始他都不愿意跟我说话,现在他什么都告诉我,昨天明珠大人被夫人拧了耳朵我都知道。” 皇贵妃尴尬的笑了笑:“你还真是……挺厉害的。” “我也觉得我挺厉害的。” 皇贵妃想起兄长的儿子,便问道:“说了这么半天富敦,也说说舜安颜吧。” 舜安颜是叶克书的儿子,也就是胤祐的表哥。皇贵妃自然要关心一下。 胤祐撇了撇嘴:“他是个笨蛋。” “嗯?” 这和皇贵妃得到的消息可不一样,舜安颜这孩子他曾经见过一次,那可是整个佟家的宝贝。 她听自己的额娘和妹妹都说过,这孩子自幼聪慧过人,早早的开蒙读书,怎么会是个笨蛋? 但她也没有给予反驳儿子,还以为小家伙是跟人有了什么矛盾才这么说。于是,问道:“小七觉得他哪里笨呀?” “他连磨墨都不会,纸也压不好,都是我教他的呢。” 皇贵妃恍然大悟般点点头:“我懂了,小七是觉得他做事做不好对不对?” 胤祐点点头:“笨手笨脚,还不如赵诚呢。” 皇贵妃耐心的和他解释:“可是他在家里的时候也是个锦衣玉食的小少爷,而且他跟你一样大就要进宫来做你的哈哈珠子,你也应该体谅他一下,给他一点时间慢慢学习对不对?” 小家伙想了想,觉得额娘说得好像也对,于是小家伙点了点头:“好吧,那就给他一点时间,慢慢学习。” “宝宝真棒!”皇贵妃又问:“那你和小玉相处的怎么样?” “挺好的呀。他现在长大了,也不哭鼻子了,我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我让他往东他不敢往西。” 皇贵妃笑死了:“那就是说你欺负人家咯?” “怎么会?”胤祐大惊,“我从来不欺负别人,对他们都可好了。” “我的宝宝真棒!”皇贵妃捧着他的脸:“不过额娘还是想提醒你。和你的其他的哈哈珠子比起来,小玉毕竟身份低一些,原本也是你主动向阿玛提出要求,让他进宫来陪伴你学习,他年纪也比你小一些,你有义务照顾他,知道吗?” 小家伙拍了拍胸膛:“我知道啦!” 这天天气不错,小家伙又吵着要放风筝。 经过上次的事情,皇贵妃不敢再带他去御花园。于是,带着他来到了交泰殿和坤宁宫之间的广场上。 这里地势开阔,除了前后两座宫殿群,也没什么遮挡,是个放风筝的好地方。 她帮着儿子将风筝放上天,看着那只五彩斑斓的小蝴蝶越飞越高。 小家伙开心极了,拍着手在一旁又蹦又跳。 看着儿子放个风筝都能这么开心,皇贵妃却叹了口气。 小家伙转过头来问她:“额娘你不开心吗?” 皇贵妃摇了摇头:“怎么会,陪你玩耍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那你为什么要叹气呀?” 皇贵妃笑着把线轴放到他的手里,握着他的小手引导他通过拉扯风筝线来控制风筝的高度:“因为这么好的天气,想带你去爬山。” “那我们去御花园,那里有堆秀山。” “我说我想抱着你睡一觉,醒来的时候我们就到了另外一个地方。那里有蓝天,白云,和煦的阳光,还有一大片草坪。你可以带上你的小宠物,在上面尽情的奔跑。等你玩够了,累了困了,就带你回家。” 胤祐歪着头看她:“那不就是大草原吗,可是草原离我们很远,要怎么回家?” 皇贵妃轻轻地摇头:“所以……你的风筝要掉下来了。” 小家伙一听,连忙转头去看,牵着风筝线一边跑一边回头。 临近傍晚的时候,日暮西斜,那只风筝飞得又高又远,迎着夕阳看过去,只能看到一个小小的黑点。 皇贵妃催促儿子:“快收线,把它收回来吧。” 胤祐却没动,半眯着眼睛问她:“风筝一定很喜欢蓝天和白云吧,它都舍不得回来了。” “……” 皇贵妃愣了愣,这个问题他竟然一时回答不上来。 “或许吧,谁不喜欢蓝天和白云呢?” 小家伙忽然一把撤断了风筝线,小手握着最后一根维系着那只风筝的线头,抬起小脑袋笑得一脸天真无邪:“那就让它自由的拥抱蓝天和白云吧。” 话音刚落,胤祐便松开了手。 风筝没有了束缚,随着风迎着斜阳快速飘向更远的地方,最后只留下太阳旁边一点淡淡的黑影,直至消失不见。 “……” 母子俩就那么站着,知道完全看不到风筝皇贵妃才低下头来看向儿子,说道:“飞走了可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小家伙一点也无所谓:“让小姨再给我做一个就是了。” 皇贵妃牵着他的手往回走:“宝宝也想像风筝一样,自由自在的在天上飞翔吗?” 胤祐想也不想就摇头说:“不想,我只呆在宫里,每天都能见到阿玛额娘还有乌库玛嬷。” 过了片刻他又补充道:“如果隔一段时间能跟着阿玛出去玩一趟就更好啦。” 皇贵妃点了点他的小脑袋:“你还真是个贪心的小朋友。” “我才不贪心,我只是想一直陪在额娘身边。” 皇贵妃笑着:“那是额娘贪心了,想要得更多。” 进入三月之后,朝中的局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康熙对太子这一两年来的表现非常满意,为了维护扶植他的外戚势力,重新启用当初因为行为不端被他闲置在家两年的索额图,任命他为领侍卫大臣。 对此最为震惊的当然要数明珠,这两年他日子过得太安逸了,虽然也知道索额图在朝中还有不少势力,但毕竟康熙已经将其革职在家,也翻不了大多的浪。 哪知道,人家一转眼,又位列一品大员,负责皇家禁军的统领。 这上哪儿说理去? 康熙此举就是要让朝中大臣,看到他对太子的重视。 因为太子已经虚岁十三,就在上个月,翰林院掌院兼上书房总师傅李光地上奏康熙,皇太子的《四书》、《五经》已全部读完,并且深通义旨,是时候可以出阁讲学。 康熙再次启用索额图的同时,也命礼部和负责皇太子事宜的詹事府详细查阅一下历代典籍,选择一个良辰吉日,举行皇太子出阁读书的典礼。 太子听到汗阿玛再次任用索额图的时候,说不上来是什么心情。 如果换做两年前的他,会为了索额图被革职而惶恐不安,现在的他却并不会因为索额图再次被任用而欢呼雀跃。 所有人的命运说到底其实都掌握在皇父一人手里而已。 他虽贵为皇太子,可国之储君在真正的国之君主面前,终究不过是臣子而已。 他是唯一的嫡子,是皇父亲自册封并已亲自培养的皇太子,已经比其他兄弟更受皇父恩宠。 说到底,生在帝王家,他们不过是巩固皇权的工具,就不要想太多啦。 说起来,这个觉悟,还是他从胤祐那个小团子身上领悟到的。 除了娇生惯养他简直不像个深宫里长大的孩子。 对谁都一片赤诚,温柔以待。从不刻意讨好谁,但人人都喜欢他。 他对权利一无所知,甚至不愿读书,每天都那么开开心心,无忧无虑。 如果可以,太子真想永远守护弟弟的这份童真。 胤祐并不知道太子哥哥对他爱得如此深沉,他只知道这段时间太子哥哥好像很紧张,每天读书的时间越来越长,除了吃饭,他就一直在书房里,看书、背书…… 胤祐每次去找他,兄弟俩都说不了几句话,太子就让他去别处玩耍,自己要温书了。 太子没想到,小团子还有点逆反心理,愈是让他去别处玩耍,他愈是不肯去,最后甚至自己拿了书本过来,坐在太子对面,和他一起看起书来。 而索额图刚被康熙再次任用不久,朝中又有人回来了。 这人就是太子曾经的师傅张英。 此人是康熙六年的进士,当时的大学士李霨看到他的答卷激赏不已,大赞他有国士之风,改为翰林院庶吉士。 康熙十二年的时候让翰林院推举文臣入值南书房讲论经史,当时的翰林院掌院推荐了包括李光地在内的四个人,康熙钦点了张英。 后来随着太子出生和长大,张英还担任过他的师傅。 在康熙二十年的时候,张英父亲去世,回乡丁忧。这一走就是五年,直到现在才回来。 他的大儿子张廷瓒是康熙十八年的进士,现
相关推荐:
挖坑要填[快穿]
禁苑(H)
反派,开局给主角母亲按摩
买了,放置后被反吃(h)
被迫成为小野猫/修正be小黄文
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
【兄妹】嘘,小声点!
我的替身是史蒂夫
弥生(兄妹骨科)
福瑞控的修仙道(人兽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