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胤祐问他:“你不想回家吗?” 曹颜摇了摇头,没说想,也没说不想。 胤祐只得将他往外推:“那咱们去湖边走走吧。” 他说去走走,曹颜也不敢拒绝,于是,就跟着他去了。 两个人沿着湖边慢慢的走,胤祐手里拿着一根柳条,一路扫在湖边的石头上,不过多久,柳条上的叶子就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一截。 胤祐转过头来看着曹颜:“你怎么了,一整天都怪怪的。是不是你那俩哥哥又欺负你了,你跟我说,我让子清去收拾他们。” 曹颜摇了摇头:“没有。” “那是怎么了,你倒是说呀。” 曹颜咬了咬下唇,犹豫半晌,还是决定告诉他:“我娘昨天给我爹生了个弟弟。” “啊?” 胤祐一开始没反应过来,他口中的“爹娘”指的是谁。 脑子转了转才想起来,他是曹寅的弟弟曹荃的儿子,后来曹玺死之前要把曹荃的儿子过继给曹寅,以这样的方式依附于他这个大哥。 本来挑了曹荃的大儿子曹顺,不过曹寅选了这个庶出的,连个正式名字都没有的小儿子,还给他起名叫曹颜。 所以,曹颜口中的“爹”自然是指的曹寅,而他口中的“娘”就是李熹。 胤祐张大了嘴,显得既惊讶又高兴,扔掉手中的柳条,一把拉住了曹颜:“真的吗?你是说我的熹姑姑生孩子了,而且生了个弟弟?” 曹颜没想到他能这么激动,更加失落的点了点头:“是的。” “太好了,太好了!”胤祐高兴的跳了起来,原地转了好几圈,这才想起来,问曹颜:“那我熹姑姑还好吗?” 曹颜点点头:“挺好的。从前两日开始,我爹就没有去衙门当差,一直守在我娘身旁。” 胤祐拉着他坐在湖边:“你给我仔细说说。” 仔细说说也就那么回事。 曹家虽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也是有些家底的。 孙嬷嬷是曹玺的嫡妻,也是曹荃的圣母。对于曹寅生了个儿子还是闺女,其实并不上心。 虽然他们全家老小都靠着曹寅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却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 因为曹寅虽然是长子,但却是庶出。既然曹玺临终前让这个庶出的长子继承了家业。他就理所当然的应该照顾他的嫡母和弟弟一家。 他结不结婚生不生子都不重要,反正曹荃过继了一个儿子给他。 最后,曹家的一切也还是他们长房的。 现在曹寅又生了个儿子,反倒让孙嬷嬷心里有些不大痛快。 但他也没表现出来,表面上该做的工夫也是做足了的,却只是让身旁的丫鬟问了问而已,也不曾亲自去看过。 但曹寅高兴啊,他今年虚岁三十一了,媳妇娶得一波三折,到现在总算有了自己的孩子,并且母子平安,是男是女都是他的第一个孩子。 他一个没爹没妈的人,恨不得亲自守在李熹跟前,亲力亲为的照顾她。 曹颜终于抬起了头,嘟着嘴问胤祐:“我娘生孩子,你这么高兴做什么?” 胤祐仍然笑着:“熹姑姑过上了她想要的生活,我当然替她高兴。以前,南怀仁大人说女人生孩子是很危险的,只要她能平安,我就放心啦。” “哦。”曹颜低下了头,“我听丫鬟说她现在很好,只是还不能下床,我爹不让我去看她和弟弟,所以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 他说话的语气淡淡的,再结合今天一整天,他都在走神,胤祐就知道,他的情绪很低落。 “你怎么了?熹姑姑生了弟弟你不高兴吗?” 曹颜摇摇头:“没有。” “你就有,我看得出来。” “……” 曹颜不在说活,两个人并排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旁边一只打鸭子带着一群小鸭子游过去。 太阳就快要落到山的那一面,云彩被落日的余晖染成一片金黄,远远望过去,霞光万丈。 “七阿哥,”曹颜忽然叫胤祐,“我能不能……” 他说到这里又停了下来,像是接下来的请求难以启齿。 胤祐歪头:“能不能什么?” “我能不能以后就住在你的身边,每天给你端茶递水,铺纸磨墨。” “啊?”胤祐没想那么多,只说,“可是我有三个哈哈珠子,你们是轮流进宫当值。你每天都把这些活儿干完了,舜安颜和富敦干什么?” “那我……”曹颜想了想,说道,“那我回去了。” 说着他就打算站起来,胤祐一把将他按了回去:“你怎么了,好像不是很想回家。” 曹颜叹了口气:“以后就没人要我了。” 胤祐大惊:“怎么会?” “我二叔……就是我亲爹又生了一个儿子,他已经有三个儿子,二婶也不喜欢我,他们不会再要我了。” “现在我爹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就成了多余的那个。” “……” 听到这里,胤祐恍然大悟,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处境。 他是个庶出的孩子,娘亲死得早,在大房和哥哥们欺负中长大。 曹荃不缺儿子,当初自己的前程也没个着落,哪儿还能顾及到后院的事。 孙嬷嬷也不缺孙子,自然更加疼爱嫡长孙,曹颜的娘亲在她眼里就连下人也不如,何况是这个孩子。 好不容易过继给了大伯,有人撑腰了,也过上了几年好日子。 但大伯也是要娶媳妇的,娶了媳妇也是要有自己孩子的。 那他又算什么呢?他到哪里都是个多余的,不受人重视的。 胤祐问他:“熹姑姑对你不好吗?” 曹颜摇摇头:“我娘对我很好,她给我做新衣服,还给我做好吃的,时常跟我聊天,问我关于你的事情。” 曹寅搂着他的肩膀:“我的熹姑姑是天底下最好的人,她绝对不会像你二婶那样对你。” 曹颜点点头:“我知道。” “所以你在担心什么呢?” “在家里,我有两个哥哥,还有两个弟弟。他们都有自己的娘亲,只有我没有。” 胤祐说:“只要你把熹姑姑当成你娘,她一定会把你当做她的孩子。” “况且,你还有七哥我呀。以后受了什么委屈,你就告诉我,七哥给你做主。” 听到他最后这一句,曹颜脸上总算露出了笑容:“我听我爹说,因为弟弟生在六月,是莲花盛开的季节,所以弟弟小名就叫莲生。” “莲生。”胤祐琢磨了一下,“是个很好的名字。” 他忽然站起来,拉起曹颜往回跑:“你跟我来!” 他拉着曹颜一路抛到了凝春堂,正巧皇贵妃从里面出来,看他风风火火的冲进院子,赶紧把人拦下来,用手帕替他擦去额头的汗:“做什么,这么热的天就不能慢慢走?” “额娘,熹姑姑生小宝宝了,是个弟弟。” 皇贵妃听了也有些意外,又带着他俩进屋,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太皇太后。 慈宁宫那么些宫女,太皇太后一向偏爱李熹,听到这个消息,更是高兴,赶紧招呼苏麻喇姑:“赶紧的,命人备些东西,给熹丫头送过去。” 胤祐拉着皇贵妃:“我小时候脖子上挂的金锁,送给熹姑姑生的弟弟。” 皇贵妃笑道:“多少年没戴过的东西,当然是在宫里。再说了,哪有拿自己戴过的东西送人的。” 胤祐却不依不饶:“我就要送那个。” “为什么?” “熹姑姑说那个是平安锁,保平安的。以前,每天晚上睡觉,她都会取下来用手帕包好放在我的枕头下面。” 胤祐三岁之后就没戴过那个平安锁了,这么久远的事情,皇贵妃自然是不记得的。 但是太皇太后却记得:“那平安锁是我让人打的。这也是小七的一片心意,他要送便让他送,让人去宫里取来便是。” 老祖宗既然都这么说了,皇贵妃也只得答应下来。 她灵机一动,又看向曹颜:“那小玉回去,先别跟你娘提这件事,咱们给她一个惊喜好不好?” 小家伙点头如捣蒜:“好好好!” 畅春园离紫禁城也就一二十里路,早上趁着凉快的时候,太监骑马走一趟,很快也就回来了。 那枚平安锁是纯金打造的,做工非常精美。坠在一个金项圈的下方,锁的两面雕有祥云和麒麟,下方挂着三个铃铛,一两岁的小孩子,跑起来铃铛发出悦耳的声音,别提多吉祥。 不过金器放得时间长了,光泽有些暗淡。皇贵妃命人重新做了抛光处理。 拿回来的时候,对胤祐说:“这个项圈刚出生的孩子可戴不了,不如咱们让人改成一副金镯子,然后用红丝线编的绳子把平安锁串起来。” 胤祐点点头,从衣服里面撤出一件东西。是一枚翡翠观音:“这是熹姑姑给我的,绳子是她编的,你瞧瞧。” 皇贵妃点点头:“那我这就让白露进来编绳子。” 胤祐想了想,又摆了摆手:“不不不,我自己来。” 白露拿出平日做针线的盒子,里面各种颜色的丝线都有。 胤祐忽然问道:“一定要用红色吗?” “啊?”白露没有遇见过这样的问题,“可是,大家不都用红色吗?” 胤祐说:“那咱们编一个彩虹色的吧。” 他要编个彩虹色的,别人也拦不住。 白露只能帮他把不同颜色的线拧成麻花状,又手把手教他把几股绳子编成结。 七阿哥读书习字练剑样样行,就是做手工不太行,还偏要坚持自己动手。 白露在旁边指挥他,可急坏了:“这边,哥儿左边绳子搭在中间那股上面。” “……” “右边那一股从下面穿过去。” “……” “哥儿,要不我来吧……” “不!”小家伙坚持,“这是送给熹姑姑的礼物,我要自己来。” 皇贵妃坐在一旁,专心的看他编绳子,左右手不协调的样子真的是太可爱了。 费了好大劲,可算把绳子编好了,小家伙献宝似的举到皇贵妃眼前:“额娘你看!” 因为编的时候绳子没能统一力度,松紧不一样导致编出来粗细也不均匀,可是配上七彩的颜色,倒是有一种别样的童趣。 皇贵妃点点头:“很漂亮,李熹一定会喜欢的。” 得了额娘的肯定,小家伙信心大增,这天曹颜当值。回去的时候,胤祐特意拿出了平安锁和金镯子:“这个你拿回去给熹姑姑。” 李熹拿到东西一打开,激动得眼泪差点掉下来。 曹寅在旁边吓一跳,赶紧过来搂着她肩膀问:“怎么了,好端端的,怎么哭起来?” 李熹把平安锁递给他看:“这是七阿哥小时候戴的那块。” 曹寅就这她的手看了看,平安锁款式大同小异,就算宫里送出来的东西格外精致一些,怎么就能肯定是七阿哥带过的? “你怎么知道?” “我怎么不知道?我照顾他六年,他身边有什么东西是我不知道的?” 她又细细的抚摸追着平安锁的那根绳子:“这一定也是哥儿亲手编的。” 这次曹寅拿过来仔细瞧了瞧,笑道:“编得太差吗?” “去你的,”李熹嗔怪的瞪他,“哥儿就喜欢这些五颜六色的东西。” 不得不说,李熹是把胤祐的喜好摸得透透的。就算是现在,她做的衣服,也是胤祐最爱穿的。 进入七月,胤祐种下的那盆兰花终于开花了。 其中一盆开的是紫色的花,在阳光下娇艳欲滴。两片原型花瓣合起来宛如振翅欲飞的蝴蝶。连花匠都说,这样的兰花只会在南方温热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在北方很容易冻死。 但是因为有了保温又有足够光照的玻璃房子,所以才能在这时候开花。 小家伙叹了口气:“不知道阿玛回来的时候,花儿会不会已经谢了。” 花匠笑着安慰他:“不会的,蝴蝶兰的花期很长,能开好久呢。” 旁边的太监还给他提了个不错的建议:“主子,要不咱们把这几盆兰花搬去清溪书屋,等皇上回来,第一时间就能看到。” 胤祐点点头,这是个建议的确不错。于是小家伙弯下腰,亲自搬去了那盆蝴蝶兰,还指挥其他人,搬上剩下那几盆兰花。 “走,搬去凝春堂,先让我的乌库玛嬷和额娘瞧瞧。” “……” 有什么好东西,他第一时间想的都是太皇太后和皇贵妃,至于阿玛…… 阿玛喜欢什么,不重要。 康熙回来的前一天,胤祐跟他哥正在地里忙活——他们春天种下的水稻和小麦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 这可不是个轻松活儿,哪儿能让两位皇子累着,大部分都是别人在干。 尽管如此,一天下来也把胤祐累得不轻,回到阿哥所洗过澡就睡了。 康熙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去凝春堂给太皇太后请安,刚坐下就被窗台上那盆兰花吸引了注意。 他也没有去过那么靠南边的地方,种子是外派的大臣回京之后给他带回来的。 瞧了半晌也没认出是什么品种,有些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花儿,哪儿来的?” 太皇太后笑道:“小七搬过来的,说是长在南方的兰花,咱们这儿没有的,可新鲜了。” 这么一说,康熙就来了兴趣,弯下腰看了又看:“那玻璃房子这么管用,还真能种出南方的花儿。” 胤祐说:“不到那能种出南方的花儿,还能长出南方的蔬菜和水果。花匠说,因为暖和又有阳光,所以……”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片刻,像是在思考什么。康熙倒是被他吊足了胃口:“所以什么?” “所以,咱们应该盖一座玻璃房子住在里面。” “……” 皇贵妃笑道:“不好不好,玻璃容易碎,上次皇上赐的那盏琉璃灯不就被你摔碎了吗?刮风下雨的多不安全。” 她的手有意无意的扶在雕花窗棱上:“你再想想。” 小家伙受到启发:“那就把窗户换成玻璃的吧,这样关上的时候,屋子里也是亮亮的,可以读书。” 康熙屈起手指敲了敲他的脑袋:“行啊,那就先把你书房的窗户换了成玻璃吧。” 他们收获的稻谷和小麦在晒了几天之后,然后经过一系列处理之后,就变成了可以实用的粮食。 拿去一称重,试验田是同样的大小,但今年的收成却比去年好。康熙对此大为满意,还当着所有皇子的面,夸他做得很好,关心农耕就是关心老百姓的温饱。 又给了他不少赏赐,让他明年再接再厉。 接下来就是今年的水患问题。虽然因为靳辅革职,没有再大规模修筑重堤,但该修补或是加强的地方却并没有松懈。 用水泥做成的混凝土修补过的河堤十分稳固,再加上于成龙提议的挑浚下游河道,解决河道淤堵问题,让河水能够顺利流入大海。 今年,即便是在汛期,各地也没有出现大规模水患,山东、河南、江苏几个大省都迎来了近几年来最大的一次丰收。 这个消息让帝王龙颜大悦,这才是增加税收的正确打开方式,老板姓能吃饱,国库
相关推荐:
[甄嬛传同人] 甄嬛传之唯一的元后
父慈子孝
穿越成种马文里的男主
蛇蝎美人(玄幻/高H/1v1)
HP 撒谎精
婚后爱上你(H)
欲望夫妻奴
你是abo世界里的万人迷
被草原霸主强取豪夺后
无人区玫瑰【重生NPH,追妻火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