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狼老公的鸡巴到底有多长_御宅屋 > 第125章

第125章

才你说的那些关于读书的论调也是皇贵妃教你的吗?” “不是,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纳兰一边细细品味他刚才的话,向他作揖:“七阿哥果然很有智慧,受教了。” 这时候曹寅从殿外进来,纳兰仍旧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曹寅还以为他又被调皮学生的奇思妙想搞懵了,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颇有些幸灾乐祸:“哎呀,这是怎么了?” 纳兰转过来说,看向他的时候还有些兴奋,又把刚才小家伙的理论跟好友说了一遍,最后总结道:“你说他是不是很有智慧。” 曹寅伸出手,隔着书桌摸了摸胤祐的脑袋:“我说,他只是单纯想要逃避读书而已。” 给自己灌下去一大碗清水,还打了个水嗝的小家伙抬起头来,冲他嘿嘿一笑:“子清最讨厌了,尽说大实话。” 纳兰:“……”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曹寅伏在纳兰肩头大笑,“你看,你每天跟他在一起,也没有我了解他。” 屋子里呆久了有点闷,胤祐拉着他俩的手往院子外走,对纳兰说道:“容若,现在可以和我说说你的老师了吗?” 三个人在院子里找了一处静谧的角落坐下,现在已经快到中秋时节,树上的叶子都已经黄了,风一吹,簌簌的往下落。 纳兰实在拿这个好奇的学生没有办法,便向他介绍道:“一开始,我在国子监读书。在我十七岁那年,经祭酒徐元文先生推荐,拜师徐乾学大人,在他的指导下,主持编纂了一本儒家汇编——《通志堂经解》。” “我的老师是康熙九年的探花,刚才提过的徐元文是他的三弟,也是顺治十六年的状元。康熙十二年的探花徐秉义是他的二弟。他们兄弟三人被称为‘昆山三徐’。” 听到这里,胤祐点了点头:“昆山我知道,也在江南,我们去过的。” 旁边的曹寅插了句嘴:“顺便一提,昆山名士顾炎武先生是他们的舅舅。” 胤祐想了想说道:“我记得你的舅舅也姓顾,也是昆山人,他们有什么关系吗?” 曹颜大笑,笑得并不开心,颇有些苍凉:“他们算是同宗。说起来都有岳飞、文天祥、方孝孺的忠义之节。” 顾炎武、顾景星等人学识渊博,颇具风骨。面对朝廷招揽屡征不仕,到死不肯归顺清廷。让康熙那他们无可奈何,也让纳兰这个满人也深感敬佩。 纳兰推了曹寅一把:“扯这么远做什么?” 曹寅重心靠后,在栏杆上本来就没坐的太稳,被他这么一推,好险没摔地上去。不过他习武之人平衡性,晃了两下就稳住了身形。 “我这不是怕你不好意思说,替你把话说明白吗?”他忽然凑到胤祐耳边,放低了音量说道,“这三位徐大人,比起他们的舅父,无论是品行还是才学,都差远了。” 胤祐皱起眉头,两个探花一个状元,这样的学问子清还说比起那位顾先生差远了。小家伙忽然反应过来,或许子清着重说的不是学问,而是品行。 他又想到那日在南书房外,纳兰对徐乾学的态度。恭敬是很恭敬,但也十分冷漠。 或许,正是因为纳兰瞧不上自己这位老师的品行才会有那样的态度。但是他尊师重道,又不愿意说自己老师的坏话。 可是,这位徐大人究竟是哪里品行不端呢? 两个人见小家伙不说话,以为他不喜欢听这些,觉得很无聊。 于是,纳兰摸了摸胤祐的小脑袋:“要不咱们来玩游戏吧,飞花令怎么样?” 小家伙摇头,拒绝了他的提议。又问道:“还有那位顾贞观先生,我记得他是无锡人,无锡离昆山不远,他们也是同宗吗?” 纳兰笑道:“这倒不清楚,或许?” 曹寅说道:“去年在江宁,你不是问我容若和粱汾的故事吗?现在可以问问他本人,顺便了解一下他的老师。” 这个故事说来并不复杂,顾贞观有一位关系很好的朋友,名叫吴兆骞,也是一位江南文人。在顺治十五年,本来已经考中举人的吴兆骞被仇人陷害,卷入南闱科场案,全家被流放宁古塔。 他在写给顾贞观的信中详细描述了自己在塞外的悲惨境遇,并且透露自己时日无多,有与友人诀别之意。 顾贞观当时只是个小小的内阁中书,没有什么能力替吴兆骞翻案。只能奔走于徐乾学、徐元文、宋德宜这些在朝中深居要职的官员家中,因为他们曾经都来自江南,在文社中与吴兆骞都有不错的交情。 但是这几位都已经飞黄腾达,今非昔比,十分爱惜自己的羽毛,并不愿意掺和这件事情。 顾贞观走投无路之际,为吴兆骞写下《金缕曲》。对患难之友、“悲之深,慰之至”,丁宁告戒,无一字不从肺腑中流出。这种忠贞生死之谊,至情之作。 这首“赎命词”也深深地让纳兰动容,对顾贞观许下承诺,五年为期,全力营救吴兆骞入关,除此之外皆是等现实。 纳兰公子重情重义,在这件事情上,花费了大量经历和财力,最后通过明珠,以认修工程名义赎罪放还吴兆骞。 曹寅叹道:“容若家里,有间屋子的白壁上现在还有题字——顾梁汾为松陵才子吴汉槎屈膝处。” 到现在容若提起这件事情,脸上却只有风轻云淡的笑意。他与吴兆骞往日并无交情,却因为顾贞观的一首词,倾尽所有,全力营救。 “呀!这是怎么了?” 纳兰一低头,看到小家伙脸上全是泪痕,赶紧拿手替他擦拭:“哭什么?” 胤祐挥开他的手站起来,走到他的跟前深深一揖:“以后,我一定跟着你好好读书。你让我勤勉我就勤勉,你让我内卷我就内卷。” 以前总是听曹寅或者皇贵妃说纳兰公子重情重义,品行高洁,胤祐以为说的是他对卢氏的一往琴深,对那些落魄潦倒的汉人学子尊重且敬佩,不曾想,竟还有这样一段故事。 纳兰扶了他一把,握着他的手臂,干脆将他拉进自己怀里:“七阿哥,你不知道。你也救过我的性命。在我心里,你不仅是我的学生,也是我愿意以命相交的挚友。” 曹寅抬手,搭在纳兰的肩膀上,顺势还捏了捏他怀里那个小团子的脸蛋儿:“想不到,咱们七阿哥也是个性情中人,真好。” 胤祐也伸出小手,越过纳兰的肩膀,在曹寅的脸上捏了捏:“以后不要来找我玩儿,影响我读书。” 曹寅:“???” 曹佐领生气了,扭头就走:“那我走好了,以后再也不会来打扰七阿哥读书。” 胤祐赶紧扑过去拦住他:“子清别走!开玩笑的,我是开玩笑的。” 曹寅一把将他抱起来来,举得高高的:“你还知道跟我开玩笑?” 胤祐捧着他的脸问他:“子清,你教我功夫好不好?” “等你上学之后就会有自己的谙达,哪里需要我教?” 小家伙眨眨眼:“可我现在还没有上学呀,你先教我。” 这事情曹寅说了可不算,况且他也没什么时间,偶尔来弘德殿串个门,还得等康熙召见大臣议事的时候。 纳兰走到他俩身旁,轻咳一声:“怎么,同样是皇上身边的御前侍卫,只有他曹子清会武功?” 曹寅冲着胤祐大笑:“纳兰公子同样也是文武兼修的全才,你怎么把他给忘了?” 胤祐回到承乾宫的时候,已经到了用午膳的时辰。小家伙刚一踏进承乾宫的大门,不是往正殿去找额娘,而是径直往自己的书房跑。 李熹听到她回来了,赶紧出来迎他,哪知道挑开帘子外面空空如也,只有几个太监站在那里。 她问赵诚:“七阿哥呢?刚还听到他的声音,怎么一眨眼的工夫,人就不见了?” 赵诚朝着书房撸了撸嘴:“一回来就直奔书房去了。” “哈?”李熹怀疑自己的耳朵,她是不是听错了?平日一回来就吵着饿了饿了要吃饭,非要三催四请才肯进书房的厌学儿童,今日下学回来,竟然主动进了书房? 她也赶紧挑帘子进去,只见小祖宗搭着凳子在书架前面一个劲儿的翻找。最上面那层他就算踩在凳子上也够不着,踮起脚拿了半天也拿不下来。 李熹赶紧过去,一把将他抱下来:“这又是在找什么?” 胤祐一把拉住她的手:“熹姑姑你还记得吗?咱们去年在江宁的时候,容若的朋友顾粱汾先生送了我一本他的词集,叫……叫《弹指词》我想看看。” 他的书架上堆满了书,大部分都是纳兰和曹寅送的,有一些是康熙命人送过来的。学上了大半年,也没见他翻过几本。也不知道今天怎么突然兴起,要找顾贞观的词集。 李熹把他放在椅子上坐好,自己转身去整理书架上被他翻得乱七八糟的书:“那本《弹指词》在皇贵妃那里,他之前拿去看过。哎呀!看看,都掉地上了,柳七的《乐章集》,我可喜欢了。” 小家伙从凳子上下来,头也不回的往外走:“你就喜欢这些儿女情长。” “什么话?”李熹转过头来,人已经不见了踪影。 其实胤祐没怎么读过柳永的词,以前纳兰教他背过几首,“儿女情长”这个评价是当时曹寅说的。 胤祐风风火火来到正殿,太监正在传膳,一闻到香味儿小家伙就把自己来这里的目的忘得干干净净。 皇贵妃从里屋出来,正好看到他火急火燎的闯进来,便问道:“你干嘛?跑这么快,小心摔跤。” “我我……”小家伙眼珠子仿佛掉进了装菜的盘子里,竟然又清蒸鲈鱼,他的最爱,“我饿啦,我要吃饭!” 李熹跟在他身后进了屋,正好听到他最后那句,差点没笑死。 某些小朋友,气势汹汹的跑来找额娘要回别人送他的词集,结果一进屋问道饭菜的香味,就失忆了。 李熹立马告他的状:“一回来就把书房翻得乱糟糟的。” 小家伙才不管她,径直走向桌旁。忽然被人拽住了小手,回头一看,是他额娘。 “熹姑姑已经把书房收拾好了,我先吃饭好不好?” 皇贵妃哭笑不得:“洗手!” 因为胤祐从小发育就比别的孩子迟缓,说话走路都很慢,身高体重更是没法比,周围的人对他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 在慈宁宫的时候他喜欢吃鱼,太皇太后就吩咐厨房三天两头给他做,吃的时候两个宫女在一旁服侍,把鱼刺挑干净了才喂进他的嘴里。 回到承乾宫,皇贵妃可不惯他这毛病。现在吃饭都是自己吃,尤其在吃鱼的时候,小家伙得自己一根一根把鱼刺挑出来。 挑着挑着他就有点不耐烦:“我不吃了!” “好啊!”皇贵妃给自己夹了一块,“你不吃我吃。” 小家伙嘟着嘴:“你吃吧,这鱼这么笨,越吃越笨。” 皇贵妃冷笑:“连鱼刺都不会挑,你不吃也不见得能聪明到哪里去。” 说着她又夹了一块,还是鱼肚皮上肉最多最嫩的地方,某些小朋友最爱吃了。 胤祐急了:“你给我留点儿啊。” 皇贵妃大惊:“你不是不吃吗?” “如果你太笨了,我又太聪明,人家会说我不是生的宝宝。” “……” 皇贵妃看着专心吃鱼的小馋猫:“谢谢你,这么为我着想。” 吃饱喝足之后胤祐才想起来,他到正殿来的主要目的。于是问皇贵妃:“我的书呢?” 皇贵妃一脸莫名:“什么书?” 小家伙迫不及待,跑到她的书桌前自己翻了起来:“我的那本《弹指词》。” 皇贵妃不知道他怎么突然想起来要这个,从一堆书本的最下面抽出来给他:“在这儿呢,还给你。” 胤祐回头去搬椅子,然后跪在上面就开始翻书。 皇贵妃站在一旁看他:“你找什么呢?” “我找一首词。” 小家伙一页一页的翻,其实有的字他都不认识,但是因为诗词背得多,词牌名还是认识不少。 他从那本《弹指词》中找到了两首《金缕曲》。有一段词前小序: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皇贵妃见他盯着这两首词看了很久便问道:“宝宝今天怎么对顾先生以及他的朋友感兴趣了?” 胤祐没有抬头,依旧盯着那两首词细细的看:“我听容若和子清讲了这段往事,想看看这两首词。” 皇贵妃摸摸他的头:“好,那你把它念出来,有不认识的字就问额娘。” “季子平安否……”第一句小家伙就遇到了困难:“季子是什么意思?” 皇贵妃耐心的给他解释:“季子是吴兆骞先生的别号,前面小序中的汉槎是他的字。”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 念到这里,胤祐又遇到了不认识的字。皇贵妃又说道:“魑魅,就是躲在森林害人的妖怪,这里指的是坏人。” 胤祐点点头,继续往下念:“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这首词不像胤祐平时背的小令那么朗朗上口。《金缕曲》本就是长调,字数多,读起来沉郁苍凉,其中还有不少典故,以胤祐现在的文化水平,理解起来有点难度。 皇贵妃让他把后面那一首也读一遍,然后不懂得典故记下来,找时间在课堂上让他的老师为他讲解。 小家伙却说:“虽然有些典故我没有学过,不太懂。但是这首词大致的意思。我还记得在江宁的时候,那位顾先生见到容若十分激动。当初我不懂为什么,以为他就是容若的红颜知己,听完这个故事才明白。” “额……”皇贵妃摆了摆手,“不要再提红颜知己了,他们真不是。” “对对对,红颜知己是女的,女的!” 就因为这一段纳兰的往事,胤祐被老师的人品折服,着实认认真真上了好一段时间的课。 在他的心中对徐乾学、徐元文、宋德宜等人也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 他对容若说道:“你和那位吴先生都不认识,却肯出手相救。而他们曾经是吴先生的好友,见他落难却不闻不问,我觉得这样不好。” 纳兰摇头:“我们看待一个人怎么能如此片面呢?‘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这话倒是不假。但趋利避害,明哲保身是人的本性,咱们也不能强求。况且,后来他们也筹集银两营救吴先生,算是为好友尽力了。咱们应该看到他们于学问上的造诣,通晓古今,求本探源。若有一日,你能得这几位大人授教,一定要虚心向他们学

相关推荐: 情欲濑户内海   一朝为奴(武侠H 1v1)   他是恶龙(H)   斗罗:魅力点满后,她们成了舔狗   我的替身是史蒂夫   重生年代做团宠大佬   寄人篱下_御宅屋   女帝修罗(潇湘vip完结)_np文   【咒回乙女】花冠   娱乐圈之闪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