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儿子,竟然如此平易近人,实在是让人意想不到。 夜里扎营的时候,策棱时常过来找他。听他一边干活儿一边唠叨,总有些不解:“你怎么不停地在说话?” 胤祐扯了扯嘴角,一本正经的打趣道:“不说话我就饿呀,吃不饱。” 于是第二日,就有人陆陆续续给他送吃的。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都是人家从嘴里省出来的。也不因为他是皇子,所以才奉承他,就是喜欢他这个人。 胤祐赶紧摆手:“我昨儿就是随口开了句玩笑,别当真,真的,我阿玛不会饿着我,大家放心,放心……” 康熙处理完军务,从营帐中出来透透气。正巧看到胤祐坐在一根小马扎上,和周围的军士有说有笑。 老父亲真是想不通,他从小娇养的小皇子,吃的穿的用的,请的师傅都是全天下最好的,怎么这么快就能和最下等的士兵打成一片? 胤祐的三位哈哈珠子全都跟随他一同出行,曹颜的生父曹荃也是康熙的扈从之一。 富敦一向是个很实在的人,他年纪比胤祐大一些,在胤祐身旁做事一向认真负责。胤祐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从无怨言。 曹颜更不必说,从三岁那年第一次见到胤祐,他的人生仿佛就已经注定,这辈子只为七阿哥一人效力。 唯一不怎么听话的是舜安颜,他年纪最小,在家中也最娇惯,有几分少爷脾气。但只要胤祐这个表哥瞪他一眼,他就老老实实帮着干活,不敢再有怨言。 胤祐对他们几个还算满意,从小跟着他长大的人,无论是才学还是功夫,在同龄人中都算不错。 每天晚上,各位大臣将军都得到中军帐外候着,以备康熙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召见。 只有几位西洋传教士有特权,他们能留在营帐中,康熙有事找他们,才让人去叫。每天还会让顾问行过去看看他们,没人给发个水果。 这天夜里,胤祐闲着没事,就来到了传教士的营帐。 这位传教士跟他关系一直很好,是法国人张诚。 胤祐进去的时候,看到他正在案几上借着烛光写字。 他们用鹅毛笔蘸墨水书写,因为羽毛杆质地较硬,书写起来和毛笔大不相同。 胤祐第一次见就觉得这种笔很有意思,写起字来比毛笔更快捷方便,所以他在做数学题的时候也喜欢用鹅毛笔。 “张大人,你在写什么?” 胤祐跟张诚白晋相处时间长了,也学了些法语,日常对话和简单阅读问题不大。 “写日记。”张诚很大方的将自己的日记本递给他看。他每天都会将这一天发生的事情记下来,事无巨细。 胤祐随意翻看了一些,发现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他对地形的观察很仔细,尤其是道路好不好走。 于是,胤祐就看到,每天他都会在日记中夸奖这里的路修得很好,平坦坚固。有的地方他曾经来过,还会作对比,说路途好走了许多。 其实胤祐也发现了,这一路过来,他们大多时候都是走的水泥路,马车和炮车通行非常方便。 从乌兰布通之战过后,康熙就在为征讨噶尔丹做准备,修路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张诚从旁边拿了个东西递给胤祐:“我听说你时常吃不饱。” “哈哈哈哈哈!”胤祐大笑,“我就没吃饱过。” 张诚递过来的是个橘子,胤祐三两下剥了皮,跟他一人一半。 张诚感慨道:“你真应该去欧洲看看,那里的科学水平要远胜于大清。你是皇上最聪明的儿子,说不定能学到许多新技术回来。” “有机会一定去,但我想我六哥应该比我更想去。” “是的,”张诚笑道,“六阿哥也十分痴迷于我们那边的技术,尤其是造船术。他与白晋的关系很好,时常向白晋请教问题。” 这胤祐当然知道,当初还是他将白晋引荐给六阿哥的。 “我还有个弟弟,他也很喜欢你们那边的科学技术。” “是九阿哥吗?” 胤祐把最后一瓣橘子放进嘴里:“是的。” 张诚评价道:“他很聪明,思维活跃,倒不一定适合制造。” 胤祐说:“有机会,我想让他们都去你们的国家看看。” “希望如此。” 几日之后,他们到达一处名为榆林的城镇,这里距离居庸关很近,不足百里。 天黑之后,他们在山上的丛林宿营,胤祐拿了个火折子在营地附近查看。 这是他从未来过的地方,无论是树木还是地上的野花野草,天上飞的鸟儿,草叶上栖息的虫子,还是深山中一声野兽的嚎叫都能引起他的注意。 他蹲在地上,用手抓起一把土壤看了看,又放在鼻子 “七哥!”八阿哥从他身后跑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打趣道,“你不会已经饿得要吃土了吧。” 胤祐把土壤递到他嘴边:“那你先尝尝。” 八阿哥敬谢不敏:“我不饿。” 胤祐的手又往前递了递:“你闻闻。” 八阿哥果然就着他的手深深地吸了口气。胤祐问:“什么味道?” “泥土的味道。” “……” 胤祐不理他,站起来,继续往远处走,一边走一边观察。 八阿哥扑过来拉他:“七哥,别走了,一会儿你被狼外婆叼走了怎么办?” 狼外婆是胤祐的同年阴影,每次听到都会瑟瑟发抖的要抱抱。现在不同了,他已经长大了,听到只想笑。 “你到底在找什么呀?丢东西了吗?”八阿哥紧跟在他身旁,陪着他往丛林更深处走去。 两个人唯一的照明工具就只有胤祐手里一个火折子。 忽然他的脚在一片松软的土地上踩了踩,又踩了踩,对八阿哥说道:“小八,你回去给我拿个铲子过来。” “啊?”八阿哥四下看了看,“这大晚上的,拿铲子干嘛?” 胤祐说:“挖个坑把你埋了。” “……”八阿哥去拉他的手,“别开玩笑了,七哥,早点回去吧,万一被阿玛知道了……” 他话未说完,不远处真的传来一声不知道什么动物的叫声。 胤祐吓得一哆嗦,手里的火折子闪了一下,明灭不定。 八阿哥条件反射一般,立刻躲到了他的身后。 “哈哈哈哈哈哈哈!”胤祐笑死了,去牵他的手,“走了走了,回去了,明日再来挖。” 八阿哥一直以为他在开玩笑,哪知道第二天天没亮,胤祐就起来了。 他俩睡在一起,夜夜头挨着头,天气太冷或者飘雪的时候,兄弟俩只能抱在一起取暖。 胤祐坐起来,八阿哥自然也跟着醒了:“七哥,你又要干嘛?” “挖坑去。” “……” 八阿哥无奈的把脸埋进手掌中,不明白他七哥怎么对挖坑这么执着。 胤祐穿好衣服就往外走,八阿哥也只好跟上。 平时早上起来第一件是必定是让近侍打水洗漱的人,今天丝毫不提。 守在营帐门口的赵诚还觉得奇怪,七阿哥今天这是怎么了。 胤祐跑去找了把铲子,顺带着拿了把锄头,凭着记忆找到昨天那片松软的土地。 他的异常行为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不一会儿,康熙就听说了这件事情,也从打仗中出来,看他究竟在搞什么幺蛾子。 胤祐二话不说,拿起铲子就开始挖。 周围不一会儿就围了一圈人,今儿还要行军,七阿哥这是做什么? 众人也不敢吱声,只能去看康熙。 康熙背着手站在那里,并没有阻止胤祐,就那么看着。 胤祐抬起头来,看到他的几个哈哈珠子也站在一旁,喊道:“愣着做什么,找工具一起挖。” 渐渐地,人们发现越往下挖,土壤的颜色就越深,空气中飘散着一股若有似无的味道,却说不上来是什么。 康熙立刻吩咐人:“快去,帮他一起挖!” 不过多时,众人就挖出了一个两三米深的大坑。 胤祐忽然停下手里的动作,把铲子扔在一旁,低头抓起一捧土壤走到康熙跟前,周围几名大臣,和传教士围过来看。 “这是……煤?” 众人露出错愕的神色:“这里有煤矿!” 康熙倒是很镇定,没有周围人那么激动。他看了看儿子,脸上黑一块白一块,跟个大花猫似的。 康熙立刻下达指示,先派人去找当地官员派人前来勘探,留几个人守着,大部队继续行军。 而后他又看着胤祐:“你,跟朕进来。” 父子俩走入大帐,八阿哥也跟了进来。康熙吩咐近侍人打水进来,让他先把脸洗干净。 “你怎么发现这里有煤矿?” 胤祐说道:“昨天来的时候就注意到土壤颜色不对,仔细看有细小颗粒,土壤有炭的味道,我就想找个地方挖挖看。” “你从哪儿知道这些的?” “书上看来的,《水经注》就有对煤矿的记载。我哥要是在这儿,他也能发现。” 他哥哥很多,但康熙知道,他说的是四阿哥。 四阿哥在他们后面,距离他们大约有一两天的路程。 “过来!” 康熙招了招手,赶紧走过去。 “跪下!” 胤祐从善如流的跪在他旁边一个软垫上,虽然小崽子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但他也绝不会委屈自己。 康熙从他手里拿过毛巾,把他脸上没擦到的地方挨个擦干净:“以后有什么事情,先禀报,再行动。” “那要是没有,兴师动众的,不是影响行军吗?” 康熙瞪了他一眼:“现在不还是被你影响了吗?” 胤祐站起来就往外走:“那咱们走快点,还能把时间追回来。” “慢着!”康熙叫住了他,“你做得很好。” 胤祐倒回来,去拉他的手:“走了走了!” 第145章 过了居庸关之后, 大军行径的路线就由向西转向正北。 康熙派遣胤祐跟着左副都御史阿山,去祭拜居庸关山川之神。 胤祐漫不经心的骑在马上,看起来就对皇父这个安排不怎么满意的样子。 阿山摇了摇头,他真是摸不透这位七阿哥的性子。皇上交代的祭祀是皇家尤为重要的活动, 其他皇子若是得了这个机会, 一定会慎重的将事情办好。 这位七阿哥倒好, 一路上那副漫不经心的事情,仿佛是来游山玩水的。 胤祐确实是来游山玩水的,拜什么山神拜他还差不多。 居庸关建在, 始自秦代, 比山海关的建造还要更早一些。 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 取"徙居庸徒"之意。 居庸关建在一狭长溪谷之中, 两旁山势雄奇。周围清溪萦绕,翠峦叠嶂, 花木繁茂,山间鸟鸣。绮丽的风景,有"居庸叠翠"之美誉, 置身于其中,往两旁山峦仰望, 尤为壮观。 虽然不怎么情愿, 但为了完成任务,胤祐还是跟着阿山一道, 祭拜山川之神。 他对小剑灵说道:“把山神叫出来我瞧瞧。” “算了吧, 他可不敢出来见你。” 祭拜山神之后, 胤祐同阿山一起登上云台。那上面有一间喇嘛庙, 称泰安寺。云台的基座是由汉白玉构成, 胤祐还在云台周围发现大量诗词曲赋和碑刻,历经各朝各代,文字也大不相同,有的少数民族文字,他甚至不认识。 胤祐看得新奇,但阿山催促他回去了。他们还得赶路。 胤祐跟着康熙的大军继续往北方蒙古草原行径。越是往北走,气温就越低。他们需要翻过长安岭,登山的距离至少有十里路。 为了防止车马秩序紊乱,康熙命令大多数官员和将领下马,在沿途指挥,保证辎重粮草顺利上山。 康熙倒是没有让两个儿子下马,但胤祐却自觉自愿上前帮忙。 他发现行军打仗的将军不是只有中军帐中运筹帷幄,或是率领三军冲锋陷阵。那只是其中一部分工作,而大部分时间,他们需要长时间赶路、宿营,翻越崇山峻岭、风餐露宿,除了日常琐事,还会有意料之外的情况需要处理。 比如这一日,他们在山顶宿营。睡到半夜,胤祐就感觉本来背对着他睡着的八阿哥,忽然翻个身往他怀里钻,梦呓一般,说了声:“七哥,好冷。” 胤祐也感觉到了,半夜强降温,冷风不知道从哪个角落,源源不断的往里灌。 兄弟俩只能抱在一起,才能继续睡,不然早就冻醒了。 早上起来一看,原来昨晚下了一场大雪,俯瞰山林,银装素裹。 关键是下山的路积雪足有半尺厚,人倒是能走,马也凑合,马车可不行。 康熙便命大军留在宿营地,又派一小队人马到前方探路。 不过好在雪很快就停了下来,艳阳高照,到了中午雪就化了,他们这才继续赶路。 最近几日天气并不好,昼夜温差大,白天很晒,晚上很冷,一到中午就开始刮风。 这样的天气让人们的心情也跟着大起大落。官员和骑兵还能骑马,步兵和火器营,以及一些仆从就只能步行,其实还是很艰苦的。 众人的精神状态明显不如刚出发的时候。 就这样,大家精神萎靡,但仍旧井然有序的下了山。 下山的路比上山时好走许多,平坦路途还短。张诚告诉胤祐,这说明山的背面比南面高一些。 胤祐恍然大悟,这就是地形特点,制作地图的时候就应该画上去。 这天继续行军,仍然是崇山峻岭,大部队继续行径,再有不到两日路程他们就将到达蒙古平原,到时候路就会好走许多,三万六千大军也能回合。 胤祐坐在马上,眼睛却四处张望,有时候看看湛蓝的天空和柔软的白云,有时候也看人,看那些士兵脸上的神情,去猜测他们心里所想。 “小七,你快看旁边!” 胤祐耳边忽然出现一声尖叫,是小剑灵,除了他,谁也听不到这个小东西说话。 胤祐正想让他别这么大惊小怪,有什么事好好说的时候,眼角余光就看到旁边一个人抽出匕首,抹向自己的脖子。 霎时间周围的人都没有反应过来,但胤祐的屁股已经离开了马鞍,整个人腾空飞了起来。 他轻功很好,飞檐走壁没有问题,越过几排正在行进中的士兵更是不在话下。这是傅先生教的,小剑灵非说也有自己的功劳。 他越过众人头顶的时候又快又灵敏,身形飘逸灵动,衣袍随着劲风翻飞的画面格外好看。 周围的士兵不约而同的,眼睛都望向了他这边。 就在那人的匕首即将划破自己脖子时,胤祐的脚尖已经踢上了他的手腕。 这个人胤祐认识,还打过好几次交到,当初就是他来报告胤祐胭脂和小白龙打架的事情。 那是一个牧马的官员,唯一的工作就是照看康熙的马匹。但他好像生病了,实在坚持不了走那么远的路,但又不想一个人被抛在荒山野岭养病。指不定病还没养好,就先被山中的野兽吃得骨头也不剩下。 就算
相关推荐:
我的替身是史蒂夫
海贼:没有正义
大乾武圣!
金鱼尾(古言1v1)
禁脔(纯百)
总攻他是偏执狂
快餐车
九十年代刑侦日记
福瑞控的修仙道(人兽NPH)
他是恶龙(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