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狼老公的鸡巴到底有多长_御宅屋 > 第272章

第272章

弥陀佛!后山所葬之人与仙君颇有渊源。” 胤祐听闻此言,便恍然大悟:“那是没错了。” “想必仙君已经猜到了。” 胤祐拧起眉毛:“哎呀,你别叫我仙君了,别人听到要误会的,叫小七。” 两个人穿过杏花林,胤祐这才说道:“那日我与大师畅谈之后,在路边见到一方素帕。那帕子上写着半阙词,别的什么也没有。” 解尘大师问:“哪半阙词?” “是我老师的《山花子》后半阙。”胤祐拿出了那枚方素帕,“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他掉的,字迹也有几分相似。可后来我才想起来,那日正巧太子哥哥替我阿玛祭宗庙社稷,我老师身为礼部侍郎,自当一同前往。” “那自然就不是他掉的。” 胤祐继续说道:“后来,我只以为是我老师的哪位恋慕者掉的。毕竟他那张脸加上他的词,颇受京城姑娘们的追捧。” 解尘大师没见过这么大逆不道的学生,敢拿老师的风流韵事开涮。只得双手合十,又唱了声佛号:“阿弥陀佛!” 胤祐继续说道:“后来我的哈哈珠子富敦看到这方素帕,他的反应很是耐人寻味。” “后来,我跟随阿玛西征回京,远远地在文武百官的队伍中看了我的老师一眼,那个侧脸,那个角度,我才恍然想起来。” 解尘大师转过头来看他:“想起了什么?” “想起,那日我来贵寺,在门口远远地看到一位姑娘,容貌竟然跟我的老师有六七分相似。” 解尘大师目视前方:“仙……小七,到了。” 胤祐闻声望去,远处的梅树下果然有一方墓碑,上面写着“爱妻卢氏之墓”。 “这是……”胤祐确实颇感意外,他怎么也没想到,卢氏竟然葬在这里,“为什么?” 于是,解尘大师便与他说了这一段因缘:“纳兰夫人以前就大觉寺的香客。每逢佛祖生辰、涅槃都会前来祭奠。夫妇俩也时常结伴到后山游玩,最是钟情这一片梅林。” “后来,纳兰夫人产后数月,因为感受风寒香消玉殒。那时候纳兰公子还没有封地,纳兰夫人便迟迟没有下葬。后来他找到老衲,问能不能将夫人葬在这片梅林。” 胤祐接口道:“你同意了?” 解尘大师抖了抖银白的胡须:“毕竟本寺也得了纳兰夫人颇多香火钱的嘛。” 胤祐“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感觉这老和尚越来越可爱了。 解尘伸出颤巍巍的手,指着墓旁一棵梅树:“仙君请看。” 胤祐定睛看去,那树枝上竟然挂着许多素帕,胤祐走过去仔细看了看,每一张帕子上都有纳兰写给卢氏的悼亡词。有的是一整首,有的只有半阙。素帕也未必都是白色的,也有绿的、蓝的、紫的、分的,高高低低的系在树枝上,风一吹,还颇有几分意境。 解尘和尚说:“许多人都不知道,其实纳兰夫人当年产下的是一对孪生兄妹。” 这么一说,胤祐就明白了。在皇室以及贵族看来,双生子尤其是龙凤胎是不吉利的。有“一阴一阳,家破人亡”的说法。 而且人们普遍认为,这样的孩子其中一个是养不大的,即便都活到了成年,也会伴随着诸多苦难。因此,这样的人家,也不愿让外人知晓。 就连胤祐跟容若与富敦的关系那么好,也只是知道他有女儿,却也不知道大女儿竟是卢氏所出。 本来嘛,他一个皇宫里的小皇子,没事打听人家家里的女眷做什么。 “纳兰小姐每年除了夫人的生辰和忌日,佛祖生辰和涅槃日也都会过来。每次来都会在梅树上系一方素帕,风吹走了她也不在意,只说凭着好风,让母亲看一看父亲对她的思念。” 胤祐只当是听了个与纳兰有关的故事,也没有特别放在心上。他走到那棵梅树下,把手里那方素帕也系了上去。 又转过身来,让小沙弥去取了些香烛上来,给纳兰夫人上了一炷香,这便离开了。 康熙带着一家老小到畅春园小住。住着住着发现,他好像许久没见过胤祐了。 这小崽子,还没大婚就迁出皇宫,出去了就不见回来。就算回来了,也是给太皇太后和皇后请个安就走,他这个皇父是瞧不见他人影的。 康熙也曾经把他身边伺候的人叫来问话:“淳亲王在宫外成天都干嘛?” “回皇上话,王爷每天都去戏楼听戏,在酒楼里与那些书生文士畅谈诗词,去教堂同西方传教士闲聊……” 他天天的还挺忙,却不干一件正经事。 “去!”康熙吩咐“宣淳亲王觐见。” 胤祐今日正好要去一趟畅春园。前一日诚郡王派人来说请他去一趟算学馆。 胤祐来到畅春园,还没来得及去蒙养斋,先被顾问行截去了澹宁居。 康熙看到儿子,气就不打一处来:“你看看你,不读书也不当差,每天游手好闲像什么样子。”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来。在胤祐很小的时候,说什么也不愿意读书,自己也曾在心里妥协过:小崽子长大了,哪怕是个游手好闲的傻子,做阿玛的也能养他一辈子。 这……一不小心还真长成了个游手好闲的傻子。 康熙敛着眉目问他:“你多大了?” 其实康熙这是个设问句,紧接着就要数落他不干正事。哪知道胤祐理解错了,以为是个疑问句,伸出两根手指:“虚岁二十了。” 虚岁二十,其实只有十八。 康熙也四十好几了,差点没被亲儿子气出个好歹来:“朕在你这个年纪儿女都已经好几个了。” 接下来的话题胤祐已经猜到了。果不其然,只听他阿玛说道:“老祖宗和太后都问起这事,老九老十都快成婚了,你的婚事也不能再拖,嫡福晋我已经给你挑好了,佛伦的孙女,舒穆禄氏,嫡出。再给你挑两个侧福晋。” 胤祐不屑的晃了晃脑袋:“佛伦我就不喜欢,我能喜欢他的孙女吗?” “这是你身为皇子的使命,由得你喜不喜欢?” 胤祐笑弯了一双好看的眉眼:“那我就回甘肃去。” 康熙一愣:“你去甘肃做什么?” 胤祐嘿嘿一笑:“当初,我看到前年敦煌就此没落,心中颇为感慨,想着出掉了噶尔丹,就能打通往来贸易,将那边的玉石、棉花还有葡萄运回来,把我们的瓷器、茶叶卖给他们,这样,也能让西北一带的经济复苏。” 原来他也不是真的游手好闲,他还关心几千里外甘肃一个边陲小镇的经济。 胤祐继续说道:“再过些时日就该吃李广杏了,阿玛你不知道,那杏和咱们这儿的不一样,有一种特殊的清甜,我都馋了。” “我还想看看莫高窟怎么样了,一千年前的壁画,我希望能够完好的保存下来,再过千万年,让咱们的子孙后代也看看。” 康熙瞪他一眼:“别想了,你连福晋都没有,哪里来的子孙后代?” 得,这话题又给绕回来了。 “阿玛~”胤祐走上前,站在康熙的龙案前,“三哥让我去一趟算学馆,说是有事同我商量,咱俩再聊一会儿,他那边该下学了。” 康熙深吸了口气:“朕话还没说话,你急什么?” “您说您说!” “去甘肃,你想都不要想,那边的事情朕已经下旨让陕甘总督去办了,你就安心呆在京城,哪儿也别想去。” 胤祐敷衍般的点点头:“知道啦!” 康熙站起来:“走吧,一道过去瞧瞧。” 之前第一批在算学馆学习的几个人,经过康熙、诚郡王以及传教士的教导,如今几年过去了,他们也已经顺利毕业,承担起了教学工作。 康熙一路看下来,还挺满意。 胤祐在他身后,问诚郡王:“三哥今天把我叫来有什么事?” 诚郡王这才说道:“儿臣想,这天地下的读书人学习《四书》、《五经》都有书,学起来也较为统一。咱们也能把和数术相关的内容也编纂成书,推广到全国各地的” 胤祐听完眼睛一亮:“咱们可以从易到难,编纂成几本书,这样就能提供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 诚郡王又说:“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找你来商量,书应该怎么编。” 康熙看着两个儿子你一句我一句,说得有板有眼,还挺高兴:“行了,这件事就交给你们兄弟俩去办。小七别忘了去给老祖宗跟皇贵妃请安。” “儿臣知道了。” 胤祐来到凝春堂给太皇太后请安,正好皇后也在。老太太一见到宝贝孙儿就满脸担忧的问道:“弟弟们都成婚了,我的小七还一个人,这可如何是好。” 胤祐说:“我还小,不急。” “你不急,乌库玛嬷可急了,乌库玛嬷还想抱抱你的孩子。” 胤祐从善如流的点头:“那我再努努力。” 太皇太后轻拍他的手背:“没有合适的嫡福晋,可以先挑两个侧福晋。” 胤祐咂咂舌:“这样是不是有点不尊重嫡福晋。” 太皇太后疑惑的问:“这怎么能是不尊重呢?” “不知道,反正我要是嫡福晋,我就不高兴。” 这个道理听着新鲜,太皇太后转过头去:“皇后,这是什么说法?” 皇后笑着给她斟了杯茶:“他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去操心,咱们就别费那个神了。” 太皇太后捧着小心肝儿的脸:“好好好,你是好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主意。” 这一日,康熙给胤祐安排了个任务,要他带着赏赐的白金锦缎去探望病重的费扬古将军。 他在西北的时候,身体其实就已经不太行了,但因为噶尔丹未除,硬撑了那么些年,直到康熙三十六年才返京致仕。 费扬古将军同胤祐初见他的时候已经苍老了许多,明明只有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就跟七老八十一样。许多顽疾都是在西北苦寒之地,从军多年留下的。 费扬古将军却并不在意,拉着他品茶下棋,谈天说地,又夸他书法写得好,要了一副他的字。 从将军府出来,胤祐心里忽的就涌上一股名将迟暮的悲凉。 曹颜问他接下来去哪儿,胤祐想了想,本打算去佟国维府上坐坐,转念又掉了个方向:“去渌水亭。” 渌水亭是纳兰平日读书会友的地方,有时他也在那边小住。 自从佛伦擢升内阁大学士,近日,纳兰也被康熙提拔为礼部尚书。但权臣不能让他纳兰家全都霸占着,明珠再一次被康熙从议政大臣中排除在外。 升任礼部尚书的纳兰公事上更加繁忙,胤祐现在要见他一面可不容易,俩人上次坐下来喝酒聊天也不知是什么时候的事。 胤祐知道今天纳兰休沐,心中有些郁郁,就想着去找老师畅谈诗词,抒发一下胸中情绪。 来到渌水亭的时候,纳兰正在会客,便让小厮先带他去后面书房稍后片刻。 胤祐也不着急,跟随小厮就往书房去。期间路过花园,那里有一座建在水上的亭阁,远远望过去,掩映在花丛中,被流水环绕,甚为雅致。 胤祐定睛一看,亭子里还有人。是一位身穿杏色衣裙的姑娘,背对着他,看不清容貌。姑娘身旁还站着两位侍候的婢女。 转过小径,胤祐才看到,姑娘低着头,正在专心研读手里捧着的那本书。 而后,他就听见流水声中夹杂着一个清朗的的女声,她正在吟诵一首词:“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一旁的婢女问道:“格格,这说的是什么呀?” 姑娘慢条斯理的说道:“陆游在母亲的逼迫下,不得已休了妻子唐婉。几年后二人在沈园相遇。彼时,沈宛已经嫁给了宋太宗的五世孙,永嘉郡王赵士程。” “在争得现任丈夫的同意后,唐婉与前夫陆游单独聊了几句,而后,陆游在墙上提了这首《钗头凤》。” 婢女又问:“那……他们聊了什么。” 旁边一个年纪稍长的嬷嬷却说道:“还能聊什么,有情人天各一方,再见面时,想必二人都是无限伤怀。” 姑娘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随后把书合上,站起来:“感谢陆放翁当初的休弃之恩吧。赵士程是宋朝宗室,没有妾室,唐婉去世之后亦没有再娶。” “哎呀,格格!”那嬷嬷跺了跺脚,看得出来,很是替主子着急,“女子被休是很严重的事情,要被世人耻笑。您就是读书太多,老爷也惯着您,所以到现在还……” 说到这里,嬷嬷意识到自己失言,赶紧闭了嘴。 姑娘却不以为然,替她把话说完:“所以到这个年纪还未出阁,往后就只能嫁给人家做继室,对吗?” “格格……”嬷嬷叹了口气,“奴婢看着您长大,怎能不急?” “我都不急,你急什么?” “老爷都说您的才学可不输外面那些读书人,可您毕竟是个女儿家,总归要嫁人的,往后相夫教子才是您的职责,读这么多书又什么用?” 姑娘却没接她的话茬,又说起了另一个故事:“南北二玄各自有个妹妹,一个嫁入顾家,一个嫁入王家。有一个叫济尼的人,常常出入王、顾两家,有人问她,这二位夫人谁更好一些。济尼说顾夫人清心玉映,自有闺房之秀,而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之风。” 胤祐听得差点拍手叫好,好一个“林下之风”,这是自比东晋才女谢道韫。 那边姑娘像是听到了他的心声一般,轻笑一声:“我不敢自比谢道韫,但也钦佩她的气韵与风骨,无限神往如她那般定义自己的人生。” 不知不觉,说话的声音由远及近,待胤祐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在他的不远处。 他抬起头来,那姑娘就站在小径另一头,仿佛也有些诧异,为何会在自家庭院中撞见陌生人。 胤祐赶紧向对方一揖:“师姐。” 姑娘面上没有害羞,没有惊惶,从从容容的屈膝也回了一礼:“见过淳亲王。” 不止胤祐,旁边的下人皆是一惊。赶紧跪了一片,给王爷行礼。 “免礼吧。”胤祐低头,看了看自己一身最普通的行服,似乎并没有什么暴露身份的饰物,笑问道:“师姐是如何看出来的?” “我阿玛也没有别的学生。”说完,纳兰小姐带着婢女丫鬟嬷嬷推到路旁,让胤祐先走。 -------------------- 作者有话要说: 前面有看官老爷已经猜到了,就是明珠被抄家时,曹寅遇到的那个小姑娘。 另外,有木有小仙女发现,我改笔名了哈哈哈 第159章番外2 自从那日之后,胤祐隔三差五就跑到渌水亭找他老师请教问题,却再也没有遇到过纳兰小姐。 只是有一次,隐隐约约听到远处传

相关推荐: 睡了舍友的叔叔   八零热辣军婚,假千金当后妈养崽   逃婚后嫁给大佬[年代]   天真(1v1 高H)   女子按摩诊所   雨夜的情色交易现场(短篇)   宫阙藏姝   避风港(1V1)   花韵情事(nph)   我给王爷当奶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