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狼老公的鸡巴到底有多长_御宅屋 > 第252章

第252章

她笑着把头转向另一边,不让儿子看到自己眼角滑落的一滴泪水:“哪有你这么大的小宝宝?” “有的有的!”胤祐又跑到她的另一边,要屈膝才能将头靠在额娘肩膀上,“你记不记得,我曾经说过。我从生下来就开始爱你,我会爱你一辈子。” 听闻此言,皇贵妃再也忍不住,泪水汹涌而出:“小崽子……” 胤祐拿过手帕,替她擦干泪水:“我要吃长寿面。” “这就让人给你煮一碗。” 胤祐伸出两根手指:“两碗。” “行!” “再加两个鸡蛋。” “加!” 面还没上桌,康熙过来了。看到胤祐十分高兴:“朕还想着下午召你去澹宁居,没想到在这儿遇上了。” 他看到皇贵妃脸上的泪痕,立刻敛了神色,质问胤祐:“又惹你额娘生气了?” 胤祐仿佛受了莫大的冤枉:“没有‘又’,我从不惹她生气。” “那她哭什么?”康熙想了想,能看到表妹落泪的时候不多,仅有的那么几次,都是为了这小崽子。 胤祐笑道:“她舍不得我长大。” 皇贵妃去小厨房看看面煮好了没有,留他父子俩在屋里说话。 康熙问儿子:“成年了,今年想要什么礼物?” 小的时候收到的礼物都是玩具,长大一些就是文房用品或者书籍。 这次胤祐想要一点不同的礼物,他问:“我要了阿玛就会送给我吗?” “说说看。” 胤祐不肯说,反而开始撒娇:“阿玛答应我,我才说。” “那不成,你阿玛也不是什么都能答应你。” 胤祐得寸进尺的靠了过去:“阿玛放心,一定是你能办到的,保证不让你为难。” “行行行,朕答应便是。”康熙推了推他,“你坐好,坐好!” 胤祐赶紧坐好,躬身抱拳:“儿臣请求阿玛,给我一个机会。” “什么机会?” “领兵出战的机会。” 康熙一愣:“朕不是说过,带你们兄弟几个一同出征?” 胤祐摇头:“不是在后方,而是上前线。” “……” 这康熙可不敢答应,上面有太皇太后,这儿还有个皇贵妃,就算他自己内心,也舍不得让儿子去冒这个险。 “噶尔丹的蒙古骑兵穷凶极恶,你要是遇险,让朕怎么和老祖宗还有皇贵妃交代?” 胤祐说道:“上战场哪能没有危险,但我能保护好自己。” “你还小,朕不能让你去。” 胤祐耸了耸肩:“反正你刚才已经答应了,君无戏言。” “……” 这时候,皇贵妃带着宫女端了两碗面条进来。上面不仅有鸡蛋,还有鸡腿和牛肉。 康熙刚才被儿子气得说不出话来,此时问道香味也饿了,于是,把另一碗据为己有。 一碗面换来一个领兵打仗的机会,胤祐觉得值了。 到了太皇太后那里,胤祐却丝毫不提上战场的事儿。乌库玛嬷操心他的安危,让他千万小心。 胤祐笑着安慰她:“阿玛怎么会让我们去前线,我们就在后方呆着,安全得很,乌库玛嬷放心吧。” 太皇太后笑着伸出手,颤颤巍巍的点在他的脑门上:“你是我养大的孩子,什么性子我还不了解?” “想做什么,就去做,乌库玛嬷支持你!” 胤祐没想到,这竟然是从他乌库玛嬷嘴里说出来的话。 要知道,他小的时候,磕着碰着,太皇太后都紧张得跟什么似的。 前两年去一趟盛京,他肩膀被划了一道,太皇太后愣是不准他再骑马,让他做了一个月的马车。 太皇太后拉着他的手:“但你得答应我一件事。” 胤祐伏在她膝头:“答应,你说什么我都答应。” “不管怎么样,你得安然无恙的回来。我才八十多,还想多活两年。” 胤祐眨了眨眼,将泪水强忍回去:“一定!” 整个正月,胤祐都住在凝春堂。每日一睁眼,就去给太皇太后请安,陪着她讲经、礼佛,闲聊。 年后,康熙又收到了费扬古将军的奏折,对方在折子里向他汇报了近来的军务以及备战情况,并且还上奏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康熙立刻召集诸位议政大臣到澹宁居,同时大阿哥、太子和胤祐也一并被他召了过去。 费扬古将军在奏折中表示了对康熙亲征噶尔丹的支持,他认为皇上能够亲临是对军士们莫大的鼓舞,这是一件好事。 康熙很开心也很欣慰,劝阻的话他听得太多了,甚至听烦了。 也不知道是谁跑到皇太后跟前去说了这事儿,而后太皇太后也知道了。 太皇太后倒是没说什么,皇太后却苦口婆心劝了他一顿。 以至于亲征这事儿,搞得康熙不厌其烦。 他还问过皇贵妃:“他们都反对朕亲征噶尔丹,但朕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朕恨不得能亲手生擒他。表妹你说,朕是不是真的不该御驾亲征?” 皇贵妃只操心儿子的事情,对他的事情向来不怎么上心。却还是给出了自己中肯的意见:“去与不去全凭皇上的想法,但皇上需时刻谨记一件事,您的安危就是天下的安危,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 有了太皇太后、皇贵妃的支持,现在费扬古将军也鼓励他亲征,别人的意见,他也不在乎了。 这件事虽然令康熙很开心,但却不是他把群臣召来的重点。 重点是,费扬古将军在心中还提到了一件事情——他要减兵! 众人乍一听到这个消息,俱是震惊不已。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投向了胤祐。 胤祐和太子以及大阿哥站在一旁,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刚才他们聊了半天要不要御驾亲征的事情,胤祐都不关心。 从乌兰布通之战,康熙连续几日反复高热还不肯回銮就不难看出,他阿玛这人不但自信还很任性。只要是他想干的事情,多少人劝他都没用。 当康熙说出费扬古将军请求减兵的消息是,胤祐心里倒是有些小得意地,脸上却摆出一副“我早就猜到”的表情。 于是,在场诸位谁还敢小瞧了这位年仅十六的小皇子。 几个月前,他提出让西路军减兵,这些大臣全都持反对意见,索额图更是当众嘲笑他。 而今,他的意见与费扬古将军不谋而合。 费扬古在奏折中说道,他又派出探子沿路打探情况,发现此去须得穿越沙漠、丛林、山川、河流、草原……千难万险。没人带八十日粮草根本不够,而补给线太长,四万六千人也根本补给不上,严重影响战力。 于是,他揍请将减掉的兵士编入补给队,为精锐部队补给粮草。 这又与胤祐当初提出的建议完全一致,更是狠狠地打了在场诸位名臣的老脸。 他的两位叔伯都已经羞愧的低下了头,明珠索额图更是想不通,费扬古那是久经沙场的将军,也要探查过地形才能做出减兵的决定,这七阿哥怎么看看地图就知道了? 李光地、陈廷敬、伊桑阿看到康熙脸上的得意之色,立刻站出来,盛赞七阿哥年少有为,才智卓绝,恨不能当场吟一遍曹植的《白马篇》来夸他。 胤祐并不关心各位大人的内心世界,他只问了康熙一个问题:“请问皇父,费扬古将军打算留下多少精锐?” 他说一万五千人,傅先生说一万人,张将军说一万三千人。 他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费扬古究竟与谁心有灵犀。 康熙把奏折递给他:“你自己看。” 胤祐翻开快速阅览一遍,而后目光落到了其中的数字上——一万三千人。 众人看到七阿哥轻轻地摇了摇头,随即莞尔一笑。 他生的极为好看,面若冠玉,目若朗星,笑起来更是让人挪不开眼。 胤祐并没有因为和费扬古给出的数字有细微差异而感到沮丧。那是真正身经百战的人,才能预估出来的精确数字。 他反而更加期待能够与噶尔丹一站,他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对手。 战胜他,自己才能于实战经验这方面更加接近他所敬佩的几位将军。 二月十五这日,是释释迦牟尼佛的涅槃日。 太皇太后给了胤祐一个任务,让他在出征之前,替自己去大觉寺礼佛,求一张平安符。 胤祐知道,这平安符其实是为自己求的。既然是乌库玛嬷安排的,他岂能不去。 十五一大早,他就换上行服准备出门。 陪着他一道去的,除了赵诚这个贴身近侍,还有他的哈哈珠子舜安颜。 虽然已经是二月早春时节,但京城的天气仍然有些寒凉,风也很大。 胤祐从马车上下来,披风被寒风吹得猎猎作响。 定睛一看,今儿果然是佛祖的大日子,前来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 胤祐一边抬腿迈上石阶,一边催促舜安颜:“快点,办完事回去了。” 而就在此时,周围有好几个人齐齐往右侧看去,并发出此起彼伏的轻叹。 第144章 胤祐循声望过去, 只见一个姑娘从马车上下来,在几个丫鬟老妈子的簇拥下,往大殿后方走去。 然后, 他就听到一旁的舜安颜发出了一声惊叹:“惊为天人,仙女儿下凡不过如此。” 听他这么一说,胤祐又转过头去眯着眼看了看。评价道:“比仙女儿还漂亮。” 舜安颜看他一眼:“说得好像你见过仙女儿似的。” 胤祐点点头:“见过。”说完又拍了他脑袋一下,“快走,办正事!” 七阿哥要求神拜佛, 哪儿能乌泱泱的挤在人群中, 自有小沙弥将他往后的庙宇面引。 后面的庙宇虽然不大,但显然修得更加精致一些。 胤祐和舜安颜走进殿内, 给释迦牟尼上了香。他奉太皇太后之命二来, 正要纡尊降贵拜一拜,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仙君不必多礼。” 胤祐一转头就看到了那位他小时候每年都要在慈宁宫后面的大佛堂见一面的得到高僧。但因为他老是叫自己仙君,后来太皇太后就以他年事已高行走不便为由,不让他来了。 胤祐将他上下一打量,还是这么老, 老得都看不出年纪了,身体却依旧硬朗, 走路都带着风。 胤祐向对方一揖:“解尘大师别来无恙。” 解尘大师向他唱了声佛号, 而后侧了侧身:“仙君请移步禅房, 饮一杯清茶。” 胤祐一愣:“我不喝茶。” “那就同老衲对弈一局, 如何?” “下棋可以,”胤祐朝门口抬了抬手,“大师请。” 胤祐跟着解尘大师去了禅房, 舜安颜在外面等他。 解尘大师道法高深, 棋艺着实很一般, 胤祐感觉自己都还没开始认真,对方就已经败下阵来。 胤祐心里嘀咕:“你这臭棋篓子,就比我几个兄弟强那么一点儿,连我阿玛都不如,还要跟我下棋?” “仙君有什么想问的就问吧。” 胤祐想了想,他还真的有些问题想要请教:“那就跟我说说他们蒙古和西藏那边的佛教是怎么回事吧。” 太皇太后和苏麻喇姑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每天都是念经礼佛,不怎么谈及政治上的事情。 康熙倒是知道一些,但是科举、姻亲和宗教是皇帝统治汉、蒙、藏三地百姓的手段,厄鲁特蒙古和西藏乱成一锅粥的局势,他从不提起。 因为山高路远,消息的滞后性,其实有些情况他也不一定了解得很清楚,所以,也无从说起。 “朝廷的事老衲不懂,就和仙君说说佛法的起源吧。” 这一竿子真就支到了释迦牟尼那里,从佛教的创立开始,到传入青藏地区,再传入蒙古、中原地区。大乘、小乘、密宗、显宗、中观应成、中观自续……听得胤祐差点没当场入定。 解尘大师绝对属于学术派,关于佛教渊源娓娓道来,藏蒙、汉地,一切分支和派系,条分缕析讲得清清楚楚。 终于,讲到格鲁派的时候,胤祐打起了精神——这与噶尔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噶尔丹的母亲是和硕特部固始汗的女儿,姓孛儿只斤,因此他才敢自称黄金家族后裔,好像也没什么错。 因为长期以来噶尔丹的母亲都只有僧格一个儿子,于是跪求三世温萨活佛赐子。 温萨吓一跳,竟然有女施主向出家人求子? 女施主不依不饶:“反正你都这把年纪了,也没两天好活,圆寂之后投胎给我当儿子,可以吗?” 这个请求乍听之下有点过分,仔细想想又不那么过分。 温萨活佛估计也是被缠得没有办法,欣然同意了。 女施主这不是求了个儿子,而是给儿子求了个好身份。 说来也巧,就在噶尔丹的母亲怀孕不久,温萨活佛溘然离世,而后噶尔丹出生,随即被当时的格鲁派领袖认定为温萨活佛转世,一出生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世俗和宗教地位。 后来,他也利用自己的宗教身份,号召遍布蒙古的喇嘛为他提供情报。 在噶尔丹13岁那一年前往西藏,拜见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供养大量礼品。因为前世属地和寺庙都在后藏,在日喀则拜四世达赖为师,学习佛法。 康熙元年,达赖大师圆寂,噶尔丹回到布达拉宫又拜罗桑嘉措为师。 在噶尔丹之前,他的父兄常年带领部落抗击沙俄侵略,在噶尔丹还俗成为准噶尔部首领之后,反倒与沙俄关系紧密。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不仅具有很高的领袖才能和宗教地位,骁勇善战,心狠手辣,也具备了一定的外交活跃度。 在成为准噶尔首领之后,他既是五世达赖的弟子,又与清廷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还使得沙俄停止了旷日持久的侵略,转而为他扩张领土提供了武器支持。 胤祐南征北伐胜战连连,统一厄鲁特蒙古称汗之后的噶尔丹野心愈发膨胀,开始将目光锁定南边那一片更加广袤富足的领土——大清。 但他不可能上来就向康熙宣战,那是找死。 他要从喀尔喀蒙古开始,一点一点推进,蚕食漠北漠南蒙古各部,再南犯直逼京师,最终实现他的政治野心。 在政治舞台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从雅克萨之战,到乌兰布通之战,再到即将到来的远征噶尔丹,胤祐早已经看透了这一点。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自己干自己的,贸易是必须的,文化交流也是必须的,外交更是必不可少。而国防才是外交活动最坚实的后盾。 和解尘大师在禅房内对坐一个上午,棋没下两局,话倒是没少说。 胤祐端起茶杯,将半杯残茶饮尽,这便起身告辞。 刚走到门口,又想起个事,回身问道:“乌库玛嬷让我来求个平安符。” 大师轻叹一声佛号:“仙君不需要这个。” 胤祐了然的点了点头:“我也这么认为。” 这寺院很大,后山仿佛还有很大一片区域。 胤祐今日倒是没什么闲逛的兴致,在小沙弥的引导下往寺院

相关推荐: 他是斯文糙汉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综影视]寒江雪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Black Hole   危险情人   外婆的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