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去了别的宫殿居住。 康熙和皇贵妃住在正中的清宁宫,胤祐趁着阿玛不在,跟额娘开了句玩笑:“皇贵妃到了盛京,体验一下中宫待遇。” 皇贵妃嗤笑一声:“我要是想,用得着来这儿体验?” 胤祐点点头,又好奇道:“你为什么不想做皇后,母仪天下不好吗?” 皇贵妃惊讶道:“那时候不是你说做了皇后就是别人的额娘,你不要跟人家分享额娘。” 胤祐尴尬的笑了笑:“是我那时候不懂事。不过我觉得你自己也不怎么想。” 皇贵妃拍了拍儿子的脸:“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这个道理你不懂吗?” 后面还有半句话,她没有说出口:“我不想你变成孤儿。一旦你妈没了,有个爹也等于没有。” 母子俩闲聊的时候,胤祐将那天与萨布素将军的谈话跟额娘说了说,其中就提到了那位俄国摄政王——索菲亚公主。 胤祐感慨道:“真想见一见这位女摄政王。” 皇贵妃摇了摇头:“索菲亚并不算什么,她有野心却缺少智谋,那位彼得大帝才是你真正应该留意的。” 他很想告诉儿子,索菲娅公主只是摄政王,没什么了不起。接下来彼得的女儿伊丽莎白女皇,还有她为继承人挑选的未婚妻,叶卡捷琳娜大帝才是女性政治家的杰出代表。 “对,我也觉得!”胤祐本来半靠在炕上,听到这话就坐直了身体,“所以我告诉萨布素将军,让他派人去俄国,留意这位彼得皇帝的动向,送来京城。” 皇贵妃皱眉:“给你?” “当然不是!”胤祐笑道,“给阿玛,我顺便看一下。” 胤祐本来是这么打算的,让萨布素将军时常为他传递彼得的消息。但后来经过反复思量,他又觉得这样不妥。于是,改变了主意。 又一次,康熙召见几位已经成年或是即将成年的皇子,问他们是否了解雅克萨之战。 又是打仗又是谈判,大家自然多多少少都有了解。其中最了解的是大阿哥,听着他侃侃而谈,兄弟们频频点头,赞同大哥的看法。 后来,康熙又问:“接下来应该如何?” 仗都打完了,《尼布楚条约》也签了,还能如何? 但没人敢这么回答皇父,大家还是说俄国人一贯背信弃义,是吃人的恶魔,自然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加强防守。 胤祐却说:“不够,他们不断侵扰周边邻国,签了条约又怎么样,既然知道他们一贯背信弃义,就要做好他们卷土重来的准备。光是防守远远不够,咱们应该主动。” “啊?” 众人吃惊的看着他,什么叫主动,是主动去侵略俄国吗? 胤祐左右看看,随后笑道:“你们想什么?我是说主动了解他们的动向,在他们有所行动前,早做准备。” 康熙满意的点点头,认为他的考虑很是周全。第二日,就主动让萨布素再次觐见,要他持续派人前往沙俄打探情报,并且传回京城。 萨布素将军不知道父子几人的谈话,还以为胤祐真的去说服了康熙。 皇贵妃搂过儿子的肩膀,手刚放上去,胤祐就“嘶”的一声,她这才想起来,儿子肩头还有伤,有点自责的说道:“哎呀,对不起,忘了七阿哥逞英雄,留了‘勋章’。” “疼……” 皇贵妃前些日子每日给他换药,直到伤口长好。照理说应该没什么大事。可是儿子喊疼,老母亲还是有些担忧。 于是,他就伸手去解胤祐的扣子。胤祐拉开衣领向他展示自己的左肩,那里只有一道浅浅的疤痕,再长长兴许连疤都不会留下。 皇贵妃问他:“真疼?” “逗你玩儿。” 老母亲顺手又在他肩膀上拍了一巴掌:“越长大越烦人。” 没过一会儿,康熙回来了,拉着胤祐下棋。 父子俩你来我往在棋盘上杀得正酣,魏珠进来禀报,说是宜妃那边来人说主子病了。 康熙头也不抬的问道:“什么病,严重吗?” 魏珠小心翼翼的答道:“说是,头疼。” “宣太医过去瞧瞧。” 魏珠大着胆子抬头看了他一眼,又低下头,领命退了出去。 皇贵妃坐在一旁,心里想:“人家不知道宣太医吗?专程过来告诉你,不就是想让你过去看看,怎么那么不解风情。” 康熙不是不解风情,他就是不想去,知道这一去,宜妃必有所求。 过了一会儿,宜妃竟然亲自过来了。 这边正好一局棋下完,胤祐站到皇贵妃身旁,把时间腾出给宜妃。 宜妃走进清宁宫,看到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也说不出心里是个什么滋味。 皇贵妃和七阿哥在皇上心里地位特殊,这是整个后宫都已经达成的共识,没有人怀疑。 大家现在费尽心机争取的,也就是皇上剩余的那点恩宠罢了。 康熙看着她,有点不耐烦:“宜妃不是病了吗,怎么不在寝宫好好休息。” 宜妃给皇上皇贵妃行礼,这才说道:“臣妾服过太医开的药,现在好多了。” 这时候他身旁的宫女端了一个托盘过来,托盘上有一个大碗,大碗里面是滚烫的水,用来保温。中间还有一个盅,宜妃把盅端出来:“臣妾听说皇上中午胃口不佳,想必是这边的饮食吃不惯,特意去厨房煲了人参鸡汤,皇上喝点儿吧。” 康熙没说话,气氛陡然变得尴尬。宜妃也很尴尬,硬着头皮在这里死撑。皇贵妃都有些心疼她。 但宜妃是个有本事有手段的人,她能给康熙生下三个儿子,就足以证明,她对这个男人心里多多少少是有些地位的。 她只是需要一个空间发挥。 皇贵妃有点想逃,这氛围让她能就地用脚趾再抠出一座皇宫来。 但很显然,康熙并不想让她走。否则,宜妃也不会找到清宁宫来。 皇贵妃侧头看了一眼儿子,小家伙在一旁看戏呢,丝毫不觉得尴尬。 最后她终于坐不住了,站起来正要行礼,找个借口出去。哪知道康熙也站了起来,拉起她就往外走:“朕差点忘了,今日还没去给皇祖母请安,皇贵妃怎么也不提醒朕。” “???” 皇贵妃顺着他的话往下接:“是臣妾疏忽了,还请皇上恕罪。” “下次治你的罪。”说完他拉着皇贵妃已经出了门,还不忘回过头来吩咐道,“宜妃身体不适,早些回去休息。” 胤祐看了看阿玛和额娘的背影,又看了看宜妃,最后目光落到了她手里那盅人参鸡汤上。 宜妃好像暗自松了口气,把鸡汤递到胤祐跟前:“七阿哥又饿了?” 什么叫又饿了,七阿哥就没吃饱过。 胤祐摆了摆手:“我今日跟着乌库玛嬷吃素。” 一旁的宫人听得新鲜,七阿哥还有吃素的时候。 康熙来到盛京主要是拜谒祖宗陵寝,一个是葬着努尔哈赤的福陵,一个是葬着皇太极的昭陵,还有葬着先祖的永陵。 康熙带着众皇子、宗室、大臣,行礼、祭酒、举哀。又亲自到隆恩殿致祭。 出来之后,康熙赏赐守陵官兵执事人等隐蔽布匹。 一路上看到盛京周围的农田收成并不理想,便谕户部赈济米豆粮食,务必张贴告示令家喻户晓,均沾实惠。 住在盛京皇宫的时候,正逢皇太后圣寿节。康熙率众人在行宫前行礼。皇太后下了懿旨:“不可铺张,不摆宴席。” 于是,当天中午,他们就小范围的在永福宫太皇太后那里吃了个饭。 除了太皇太后、皇太后、康熙和皇贵妃以外,就是五阿哥,五公主和胤祐三个小孩子。 五公主只要跟胤祐坐一桌吃饭就高兴,一屁股就坐在了他的旁边。亲亲热热的喊:“七哥,你要不要喝茶,我给你倒。” 五妹妹如此热情,胤祐欣然点头:“那就喝点儿。” 五公主又说:“七哥,我最近背了好多诗词,咱们来玩儿飞花令。” 胤祐正要拒绝,太后却笑道:“对,找你七哥跟你一起玩儿,他看的书多。” 反正到用午膳的时辰还早,那就玩玩吧。 题目都是太后出的,什么最常见的风花雪月,几轮游戏下来,五公主喝水都喝饱了,一会儿还怎么吃饭? 太后大笑着摆了摆手:“别玩了别玩了,一会儿吃饭了。” 用过午膳,康熙陪着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聊天,说起宜妃的事情,胤祐这才听到了事件全部。 上次康熙来盛京,康熙来到盛京也住在郭络罗氏宅邸。那是宜妃圣眷正浓的时候,刚生了五阿哥,又怀了九阿哥,不过没跟着康熙出行。 这次来,宜妃也跟着来了,她的父母自然高兴,就以为她还受宠,便向她提出一个要求,要她去求皇上,让她的兄弟到京城做官。 这可把宜妃为难死了,虽然她诞下三位皇子,但皇上对她早就不复当年。更何况康熙最讨厌后宫嫔妃干政,她要是开了这个口,那不是上赶着惹皇上不快吗? 但父母年岁大了,就想着给儿子谋一个好前程,能指望的也就只有她这个在宫里做娘娘的女儿。 两位老人已经是满鬓斑白,还要跪在她面前求她,宜妃也是真狠不下这个心来拒绝。 从皇太后口中说出来,就成了宜妃既不想让皇上为难,也不想叫父母失望,这才愁得生了场病。 康熙听了没表态,不说行也不说不行,皇太后圣寿节,专程替宜妃说话,他就算要拒绝也不能是这个时候。 回到清宁宫就关起门来跟皇贵妃讨论了一番,主要是他一个人在说,皇贵妃不置可否的听着,也不表态,并不想掺和这些事情。 最后,康熙还是应允了宜妃一家的请求,把她的弟弟一并带回京城,给了个内务府的司库职位,官不大,也只是个内臣,但总比呆在盛京有前途。 他问皇贵妃:“你怎么就从来不求朕做点儿什么?” “求过,皇上忘了。” 康熙没往,都给她一件一件记着呢:“求朕给老四开蒙,让小七回承乾宫,让老大和太子,成婚之后再封侧福晋……都是孩子们的事情,你自己就没有什么事要求朕?” 皇贵妃略微思索片刻,实话实说:“没有。” 说完她还忍不住打了个哈欠,表示自己激情陪聊这么久,属实困了。 她的弟弟那不就是皇上的表弟,个个都有官做,都是近臣,有什么可求的?就算无官可做,那一定是康熙考察直之后认为不合适,那她又何必去多这个嘴。 这天已经聊死了,康熙半眯着眼看了她半晌,一拍大腿:“行吧,睡觉。” 第二天天气不错,康熙想要去盛京街头逛逛去,换了身常服,带上几个年纪稍长的阿哥随行。 本来只有大阿哥、三阿哥和四阿哥,奈何出门的时候一不留神让胤祐那个小崽子撞见了。 他可不比老五老六他们几个,皇父一个眼神,就乖乖地不敢吭声。 这小崽子死缠烂打是把好手,打小就不怕他阿玛。 “大哥、三哥,哥哥,你们出门不带上我吗?” 三位阿哥不敢啃声,用眼神示意他做主的人就站在他跟前。 胤祐好像这才看到康熙:“阿玛,你也要上街去吗?” “不然呢?” “那你上街怎么不叫我?” 康熙冷哼一声:“叫你做什么?” “我陪着你一起去呀。” “不需要,有他们三个陪着我就够了。”说完康熙就径直往外走,大阿哥、三阿哥和四阿哥赶紧跟上去。 四阿哥还回头朝胤祐耸了耸肩,示意自己也没办法。 胤祐赶紧三两步跟上去:“那……乌库玛嬷知道你们今天要上街去吗?” “上午已经请过安了。” 胤祐点点头,随即发出灵魂拷问:“那乌库玛嬷知道你们上街不带我吗?” “……” 康熙脚步一顿,活像是生怕他回去告状,招了招手:“跟上!” 第137章 胤祐出门还是很乖的, 紧紧的贴在阿玛跟前。 康熙对这个粘人精没有办法:“靠这么近做什么?” 三阿哥摸摸弟弟的脑袋:“小七是怕走丢了吧!” 胤祐恨不得贴在他阿玛身上:“这里和京城不一样。” 这里和京城自然是不一样的,说话不一样,风土人情也不一样, 连卖的东西都不一样。 胤祐看得稀奇, 不一会儿就放下了对陌生地方的戒备, 开始到处张望。 他东走西看, 四阿哥就跟在他旁边, 喜欢什么买什么,反正有人帮他付钱。 大阿哥和三阿哥陪着康熙走在后面,看着他左顾右盼就是一种乐趣。 因为天气太冷了, 沿街的店铺门口挂着厚重的帘子,路旁摆摊做小买卖的也不多,零零星星就那么几个, 行人倒是不少, 从一家店铺,到另一家店铺。 胤祐进了一家文墨轩,文房瓷器自然是比不上宫里的, 不过他看中了一方砚台, 于是买了下来。 然后又进了一家古董店,老板看他们衣着不俗,当成冤大头,拿了个赝品当汝窑忽悠他们,要卖上千两银子。 胤祐时常出入乾清宫, 康熙素来喜欢赏玩瓷器, 对各个时期的官窑都颇有研究,胤祐耳濡目染,学到了不少。 他拿起那个汝窑瓷瓶, 手往瓶底一摸就发现了端倪:“假的。” 随后他就把瓶子放回到架子上,哪知道一转身就听见“哗”的一声,瓶子就从架子上掉了下来,砸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三阿哥和四阿哥对望一眼,这一看就知道有问题,两人回过头去看康熙。康熙却气定神闲的站在那里,一句话也迷说。 店里还有别的客人,一听这动静就回过头来,望向这边。 掌柜从柜台后面走出来,目光凌厉的看向胤祐,冷声道:“这位小公子,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 胤祐哪里会怕他,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这就是假的。” “小公子摔了我们店的宝贝,现在又说是假的,莫不是不想陪吧。” 胤祐皱眉:“东西不是我摔的,我为什么要陪。就算要陪,那也不是按汝窑的价赔,你这就是假的。” 他又转过头去,看向几位兄长,问道:“真的是什么价?假的又是什么价?我也没花过银子,不懂这些。” 店里面好几个伙计听见动静就围了上来,一看这身形和架势就不想普通打杂的。 看来这勒索碰瓷的伎俩不是第一次用,还是惯犯。 掌柜听他这话就知道是个有钱人家的小公子,心说今儿更不能放了他:“空口无凭,你说这瓶子是假的,可有证据。” 胤祐弯腰从地上捡了一片碎瓷片,只拿到康熙跟前展示给他看:“如同香燃尽之后掉落的灰尘一样,白中带一点点灰色,触感细腻,这就是汝窑的香灰胎,香灰胎是汝窑瓷器的本质和中继特征,宋代各大窑口争相模仿,但也做不到汝窑的极致。” 他又低头看了一眼那瓶子:“这瓶子我家就有一个,
相关推荐:
老师,那里不能亲...
和青梅竹马的死对头结婚之后
【个体旅馆的嫖娼】住在旅馆的小姐
旧语(民国,NP)
[ABO]王子的必修课
恶种(校园 1V1)
恶毒女配世界拯救计划(NPH)
得偿所愿(背德)
地下室的秘密_御书屋
撩人精(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