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 胤祐表扬他:“已经很不错啦。” 八阿哥把棋子挨个捡起来:“再来一把!” 两个人下着下着棋就忘了时间,一抬头的时候,天都暗了下来。 一会儿的工夫只够下两局,两局八阿哥都输得心服口服。 这一下午,胤祐经历了两位风格截然不同的对手,也算过足了瘾。让太监把棋盘收起来,这就准备用晚膳了。 八阿哥还是有些担心九阿哥和十阿哥的事情,拉着胤祐说道:“七哥,皇父说了这次不但要考背书,还有算数和骑射。骑射他俩倒是还好,背书和算数却不太行,你真的有办法吗?” 胤祐冲他眨了眨眼,满不在乎的说:“别担心,我说能过就能过。” 他让人去把两个弟弟叫过来,问他们最近学的那本书。 九阿哥答道:“正在读《论语》。” 胤祐又问:“学完了吗?” 十阿哥说道:“还没。” “还剩多少?” 十阿哥竟然答不出来,九阿哥也想了想才说道:“好像是《子张篇》和《尧曰篇》。” 胤祐点了点头,飞快把这两篇文章在心里默背了一边,不是很长,也并不难。 “那就着重背这两篇吧。” “可是……”九阿哥皱了皱眉,“皇父说一整本《论语》都有可能抽到。” 胤祐十分肯定的说道:“不会的,阿玛要考,一定是从这两篇抽你们背诵。” 几个弟弟都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肯定,不过,不过却全心全意的信任他,既然他这么说了,那他们背就是了。 胤祐说:“这两篇文章不长,有很简单,你们俩又不笨,一两天就能背下来。” 谁不喜欢听人夸自己聪明?胤祐这么说,九阿哥和十阿哥听完之后信心大增:“七哥放心,我们一定能背下来。” “还有数学,你们不懂的就多去请教三哥,他的数学可是阿玛亲自教授,比其他人都要学得好。” “至于骑射,这就得看你们平时练得怎么样,我看还挺不错的。” 他又给两个弟弟提了要求:“每天傍晚来我这里背一遍书,如果还有时间,那就往前背。” 等两位弟弟走了之后,八阿哥才问出了心里的疑惑:“七哥,你怎么就那么肯定,阿玛一定会考这两篇文章?” 胤祐坏笑:“你猜。” 八阿哥猜不到,过去挽着他的手臂:“七哥你就告诉我吧。” 胤祐喝了口茶,这才慢条斯理的说道:“根据我的经验,阿玛既然如此说,就是做好了要带他俩出门的打算,考核也就是激励他们刻苦学习。” “如果阿玛不想带着他俩出门,就根本不会在他俩跟前提起这事儿。” "所以,他在抽查的时候,一定是挑他们最近学的文章,只有最近学的才记得最牢固嘛。" 八阿哥恍然大悟,他确实没有想到这一点。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毕竟从小到大,他也没什么单独跟阿玛出门的机会,自然没有七哥这么丰富的经验。 九阿哥和十阿哥果然每天都来胤祐这里报道,背书给他听,有时候八阿哥和保泰也会过来凑热闹。 两个人基础有点差,背起书来磕磕绊绊。胤祐听完,十分忧虑的叹一口气:“要不……你俩还是就呆在紫禁城吧。” “不行!” 九阿哥和十阿哥异口同声:“决不放弃!” 结果第二天来,前一天的内容两人就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一个磕巴都没有。 胤祐满意的点点头:“不错,后面这两段回去一起背了吧。” 得了七哥的夸奖,九阿哥欢喜的蹦了起来,冲着胤祐说了一句:“yes!” “嗯?”胤祐竖起了耳朵,“你刚才说什么?” 九阿哥眨眨眼:“我说yes!这叫英吉利语。” 胤祐来了兴趣:“你还会说英吉利语?” 九阿哥点了点头:“我还会说好多别的呢。” “那你说两句给我听听。” 九阿哥又给他说了两句,都是十分简单的生活用语,诸如“你好”、“再见”、“请”一类的。九阿哥说出来的时候还有些洋洋得意,仿佛这是什么特殊技能。 胤祐挺好奇的,他竟然会说英语:“你是跟谁学的?” 九阿哥坐下喝了口茶,这才说道:“七哥你忘了,上次你们跟着阿玛巡幸塞外,我留在宫里耳朵受伤了,是一位西方传教士治好的。我觉得他们好厉害,于是就跟他学习他们的语言,还有他们那边的知识。” “不错,”胤祐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掌握了一门新的外语,那你的蒙古语和汉语学得怎么样了。” “额……”九阿哥忽然想起来,“阿玛说了,也要考这两样。汉语还好,蒙古语就……” “那还不干净好好学!” “是是是,一定好好学!”提起外国传教士,九阿哥就来了兴致,又多说了两句,“七哥你都不知道,他说的那些知识,他们叫科学,可太有意思了,比秦师傅教的都有意思。” 他口中的秦师傅是秦道然,是宋代词人秦观的后人,康熙南巡时从无锡带回来的,指派给九阿哥做从学老师。 胤祐鼓励他:“有意思你就好好跟着学。不过,秦师傅教你的你也要好好学,知道了吗?” “知道了!” 胤祐自己就是个不喜欢死读书的人,辅导弟弟们的功课,一开始很严格,不但要求他们背诵,还会抽查一些字词句的释义。把九阿哥和十阿哥折腾得苦不堪言,每日都在恶补课业。 不过新鲜劲儿一过,他又觉得不好玩,于是就把督促两个弟弟读书的事情丢给了八阿哥。 自己开始跟着傅先生学画画,他的画是傅先生一手教出来的,师徒俩的绘画风格一脉相承,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胤祐临摹他师父的字画甚至可以以假乱真。 在他小的时候,皇贵妃总会给他画一些简笔画,小动物什么的。 这对他的审美影响相当深远,所以每当他画动物的时候,总会沾染些拟人的神态,眼睛弯弯,嘴角上扬。 傅先生说他这是童心未泯,永远是个赤子。 最终他们也没能在三月出发,因为康熙忽然有点别的事情,浑河挑浚工程完工,康熙带着大阿哥和三阿哥,到天津走一趟,视察河工。 于是,东巡的事情就推迟到了秋天。 对此,最开心的当然是九阿哥和十阿哥,他们的时间更宽裕了,不用临时抱佛脚。 两个人开心之余,开始故态复萌,贪玩又调皮,学习的事情抛到了脑后。 胤祐吓唬他俩:“你俩竟然还能高兴得起来。这不就说明阿玛不想带你们去了吗?” 十阿哥不懂:“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是阿玛带着大哥去了天津。” 胤祐向他解释:“可是东巡的时间延后,你们学习的内容就更多了,阿玛能考的内容也就更广了。” “所以,你们俩还敢掉以轻心吗?” 九阿哥和十阿哥不说话:“只有乖乖地再努力学三个月。” 等他俩走后,胤祐对八阿哥说道:“三个月时间,足够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八阿哥不得不深感佩服,七哥虽然自己读书的时候是个让师傅们头疼的学生,教育弟弟倒是很有一套。 这一趟天津之行,康熙一来一回去了十天左右。 回銮的时候,又正逢曲阜孔庙修建完成,康熙命三阿哥和四阿哥代替他这个皇父,去一趟山东祭祀。 这是两位即将成年的阿哥,第一次独自外出,替皇父办理事务。 两个人在弟弟中间一下子就树立起了成年兄长的形象,康熙也已经为他们物色好了嫡福晋人选,三阿哥的府邸正在建设中,礼部选出的大婚日期就在今年下半年。 三阿哥的嫡福晋是正红旗蒙古都统朋春的女儿。 朋春曾经领兵南下平定三藩之乱,到黑龙江驱赶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俄罗斯人,前几年的乌兰布通之战他也有参与。不过他带的军队被泥淖所阻,噶尔丹逃跑,朋春因此被罢免官职。 但康熙念他战功卓著,只是降级处理,现在又将他的女儿嫁给三阿哥。看得出来,这是在为接下来讨伐噶尔丹做准备。 一旦战争再次爆发,康熙势必要再次启用这位有着赫赫战功的都统。 四阿哥则因为皇贵妃的缘故,大婚日期待定。 这件事情又在后宫之中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荣妃自是得意的,看到大阿哥成婚时惠妃那个得意劲儿,后来,大福晋怀孕,众人逢迎她说是要生个皇长孙,结果生了个小格格。 荣妃表面上不说什么,心里多少存了些看笑话的想法。 开春不久,说是大福晋又有了身孕。沉寂了两年的惠妃又开始成为御花园娘娘们茶话会的中心任务。 荣妃看得颇为眼馋,现在他的儿子也终于要成婚了。 太子妃眼看就要临盆,是男是女尚未可知,大福晋也不一定就怀的是个男孩儿。 她的三阿哥抓紧一点,说不定还有机会。 就算太子妃生了个皇长孙,三阿哥明年再给皇上添个小皇孙,那也是很好的嘛。 荣妃这个想法没两天,果然,毓庆宫那边就传来消息——太子妃要生了。 皇贵妃接到通知,早早的就过去了。康熙时常在她跟前说,先皇后走得早,太子是他一个人拉扯长大的,他前些年就想过立后,尤其是皇贵妃病重那一年,礼部都已经开始走流程了。 是皇贵妃病好之后,自己不愿意,所以,中宫之位现在仍然空着。 可是在他心里,表妹与皇后无异。 既然如此,太子妃那边,皇贵妃就该多照应着些。 其实,不用他说,皇贵妃也会这么做。 毕竟胤祐从小到大,太子对他不错。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第一个就想到他这个弟弟。还时常把胤祐接去毓庆宫,与他小住几日。 出门在外的时候,太子对她这个皇贵妃也是礼遇有加,对胤祐这个弟弟更是悉心照顾。 身为皇太子,又是从小被皇父盛宠长大的皇太子,能做到这些,就足以证明,他从小被教育得很好,往后也一定是一位仁德之君。 太子妃毕竟年轻,没有经验,临盆之际疼得满头大汗,咬着牙撕心裂肺的喊。 这些年来,皇贵妃看到过多少次女人生产,她已经记不清了。有的孩子,生下来就没有心跳呼吸,但凡有一点希望,她都会尽其所能让他们活下来。 但医疗条件有限,她也时常感到无能为力,眼睁睁看着一个小生命离开。 她深深地为这个时代的女性感到不幸,她们也知道生孩子要承担很大风险,可是她们拼了性命也要生。 红墙之内,只有生了儿子,才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太子妃实在太疼了,双手抓着床单,撕声喊:“不生了,我不生了……” 喊完,眼泪就扑簌簌的落了下来。 皇贵妃从宫女手里拿过帕子,替她擦去额角的汗水,想说那以后就不要生了吧。 但是屋子里进进出出那么多嬷嬷宫女,尤其是那位熊嬷嬷也在,整个紫禁城都知道,她可是东宫最不好惹的奴才,什么事情,只要她知道了,他就等于索额图和整个赫舍里家族都知道了。 皇贵妃要是跟太子妃说这些,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传到康熙父子耳朵里去。 皇贵妃劝太子妃不要生孩子,这安的什么心,就只能任人揣测。 经过一个时辰的努力,孩子总算生下来了。 稳婆抱着孩子激动的喊:“恭喜太子妃,是个小阿哥,是个小阿哥!” 听到自己生了个小阿哥,太子妃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个心满意足的笑容,仿佛刚才遭的一切罪,鬼门关走一遭,全都值得了。 皇贵妃在心底深深地叹了口气,这些女孩子自小耳濡目染,要为丈夫生儿子传宗接代,成为更有力的政治竞争工具已经在她们心里里根深蒂固。就算拼命,她们也希望自己能生下男丁,生很多很多男丁。 孩子的羊膜囊如何处理,脐带什么时候剪,器具应该如何消毒处理,皇贵妃早就有过严格要求,也对稳婆进行过培训。 现在她们处理起来得心应手,倒是不用皇贵妃过多操心。 小阿哥用襁褓包好,由稳婆抱出去给太子瞧瞧。 太子看到儿子自然是十分高兴的。他在与太子妃大婚之前,宫中没有侍寝的格格,大婚之后,与太子妃感情比其他两位侧福晋更好。 太子妃从怀孕到生产这一时期,他都没有离开过京城,一直陪伴在她身旁。 现在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亲自给孩子起了乳名,希望他能平安长大。 康熙听说太子妃平安产下皇长孙,龙颜大悦,从太子到太子妃,再到小阿哥,甚至毓庆宫的宫人,统统打上了一遍。 这个待遇,除了太子,大阿哥是没有的,其他阿哥大概率也不会有。 直到皇长孙满月的时候,胤祐才第一次看到这个小侄子。 小侄子有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一点也不认生的四处张望。脸蛋儿圆圆的,捏起来格外舒服。 太子对儿子小心翼翼,除了皇上太后以及皇贵妃抱了抱,也没有让其他人经手。 胤祐看着这个只有一个月的奶娃娃,实在喜欢,忍不住问太子:“我能抱抱他吗?” 太子想也没想就同意了:“当然可以,你会吗,我来教你。” 胤祐在太子的指导下,一手拖着小皇孙的后脑,一手搂着他的腰,让他趴在自己的胸前。 小侄子好像有点喜欢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个笑容。 胤祐看得有趣,激动的喊道:“他笑了,他笑了!” 这么小的孩子,哪里知道笑这个表情,他就是勾了勾唇角而已。 不过,胤祐笨手笨脚的抱着他,他竟然没有半点哭闹,这就足以见得,小皇孙还是很喜欢他这位叔叔的。 没过一会儿,孩子该吃奶了。奶嬷嬷过来接过皇孙,抱下去喂奶。 胤祐跑到皇贵妃跟前,手舞足蹈的跟她形容:“他抱起来软软的,还有一股奶香味。” 皇贵妃问他:“喜欢吗?” “还不错,反正跟抱小动物感觉是不一样的。” “以后,你有了自己的孩子,你就会发现,抱着他和抱着别的小孩儿,那感觉也是不一样的。” 胤祐笑道:“你要这么说,那我可就有些期待了。” 皇贵妃点点头:“和你血脉相连的一个崭新的生命,当然是值得期待的。但这也意味着一份责任,无论他是男是女,好看或者不那么好看,健康或是疾病,甚至身体有一些缺陷,你也要全心全意的爱他。” “那是当然,就像你爱我那样。” 皇贵妃双手按在他的肩头,在他耳边轻声说道:“儿子,你真棒!” 四阿哥出发去山东的前一天,皇贵妃让他回了一趟承乾宫。 本来也没叫胤祐,奈何这小子脸皮厚,跟着哥哥一道回去了。 路上,他对四阿哥说道:
相关推荐:
睡了舍友的叔叔
八零热辣军婚,假千金当后妈养崽
逃婚后嫁给大佬[年代]
天真(1v1 高H)
女子按摩诊所
雨夜的情色交易现场(短篇)
宫阙藏姝
避风港(1V1)
花韵情事(nph)
我给王爷当奶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