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验丰富,除了抄书还抄过许多佛经。速度拿也不是其他人能比的,短短一个时辰,他就抄了十遍,超额完成任务。 小家伙放下笔,伸展了一下肩背:“可累死我了。” 另一边,五阿哥也放下了笔:“我也好累,不想抄了。” 六阿哥赶紧跑过去拿起他跟前的纸来看:“你这个字写得还不如保泰,一定会被师傅看出来的。” 他又数了数手里的纸张:“并且你只抄了三遍,还剩一半呢。” 五阿哥一把从他手里夺过自己的劳动成果:“我能抄出三遍就不错了,爱要不要,我明儿还不来了呢。” 胤祐一听这话赶紧挤到了两个哥哥中间:“我瞧瞧,我瞧瞧!” 他刚翻了一页就发出一声夸张的感叹:“哇!真没想到,我一个月没去书房,五哥你进步好大呀。你以前都不会写汉字的,现在能写那么好,已经很棒啦!” 刚还说明儿不来的五阿哥,听到来自弟弟的夸奖,立刻又笑了起来:“真的吗,那这个会不会被师傅看出来。我还是尽量再写好一点吧,省得保泰又被罚。” 胤祐把纸放在桌上,扑过去笑嘻嘻的抱着五哥:“五哥,你真好!” 五阿哥看着他眉眼弯弯的小脸,忍不住抬起手捏了捏他的鼻子:“小七,你真可爱。” 俩小崽子抱在一起咯咯咯的笑了起来。旁边的六阿哥一挥衣袖走到圆桌前坐下:“好像谁不会写汉字似的。” 保泰抬起头来,看着哥哥们为他抄书的情形,忍不住又是笔头一酸,哥哥们真好,尤其是七哥。他不要回裕亲王府了,他还要继续留下来读书。 胤祐也不能耽误太晚,他早上还得起来练剑,最后一遍抄完就搁下笔,匆匆与兄弟们告别,回自己的承露轩去。 刚走出院子大门,竟然看到湖对面有个人影,在掌灯的太监指引下,径直走进了讨源书屋。 胤祐皱着眉,站在湖边看了半天。 赵诚上来催促道:“主子,您在看什么呢?” 胤祐问他:“你刚才看清楚那是谁了吗?” 赵诚摇摇头:“太远又太黑,奴才没看清。” 他说的是实话,黑灯瞎火的,还隔着半个湖泊,那人在一众太监的簇拥下匆匆的走过,哪里看得清楚? 胤祐却说:“我看清楚了,那是索额图大人。” “噢!”赵诚点点头,索额图是太子的叔公,也是太能仰仗的外戚。 康熙将之革职两年,又重新启用,不就是因为太子已经出宫读书,为了维护他的势力吗? 索额图出入太子的住所,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吧。 于是,赵诚催促胤祐:“主子,不早了,赶紧回去歇息吧。” 这天下午不用练习骑射,胤祐本来又打算去凝春堂给太皇太后请安,顺带着蹭吃蹭喝。 人还没走出承露轩的院门就碰见了个熟人。 小家伙笑着跟人家打招呼:“顾公公你好呀!” 是康熙身边的太监顾问行。他也笑呵呵的弯下腰和胤祐打招呼:“七阿哥好久不见。” 胤祐问他:“你找我吗?” 这话问得有意思,人家都走到他院子里来了,不找他还能找谁。 “是是,奴才正是来找七阿哥的。” 胤祐点点头:“我要去给乌库玛嬷请安,你改日再来吧。” “……” 顾问行都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他能没事跑到皇子居所来找他吗?那必然是奉了皇上的旨意来的,七阿哥竟然让他改日再来? 他倒是能改日,皇上能吗? 说完胤祐就头也不回的往外走,顾问行赶紧过去拦住他:“七阿哥,七阿哥……奴才是奉皇上之命,召您去一趟澹宁居。” 澹宁居是康熙处理政务的地方,就跟乾清宫的南书房差不多。 因为澹宁居在东边,无逸斋在西边,中间隔着个前湖,还有九经三事殿,很远,若非阿玛召见他,胤祐一般是不会往那边去的。 小家伙只能改了行程,跟着顾问行去澹宁居见阿玛。 路上他还打听:“阿玛叫我过去,不是打算考我功课吧。” 顾问行忍不住笑道:“这奴才哪儿能知道呢,反正,刚才让太子过去是考了最近的学业来着。” 小家伙心里“咯噔”一下,最近几天都在忙着帮保泰抄书,觉不够睡,总在容若的课堂上补眠,严重拖慢了学习进度。 他临时抱佛脚,在心里默背最近学习的文章。 《尚书》背起来可比《诗经》和《论语》复杂多了,小家伙走进澹宁居才刚好把最近学的那篇《夏书-五子之歌》顺了一遍。 因为没有到无逸斋读书,胤祐平日没什么机会见到康熙。偶尔在凝春堂和集凤轩遇到,父子俩说不上多会儿话。 胤祐看到阿玛还是很高兴的,蹦蹦跳跳的就跑了过去。 抬头一看还有惊喜,他阿玛坐在龙案后面,身旁竟然站着曹寅。 胤祐更高兴了,正要开口,却被龙椅上的人瞪了一眼。 小家伙赶紧躬身:“儿臣给汗阿玛请安。” 大概这儿子从小就没什么规矩,难得听到他主动请安,老父亲脸上竟然露出了笑意。 他招了招手:“小七过来。” 胤祐这才跑过去扑进他怀里,搂着他脖子撒娇:“阿玛,我都想你了。” 顾问行还站在门口,心里忍不住笑,来之前还说改日呢,这就想了。 改日是改日,想也是真的想。 康熙搂了搂儿子的肩膀,笑道:“小家伙长结识了。” 他还抬起头来,半是炫耀半是调侃的对曹寅说道:“你瞧瞧这胳膊,多壮实。” 曹寅也甚少见到他,那是真见不着,只能偶尔和纳兰喝酒的时候,听他说说胤祐的近况,然后再回去转述给李熹。 关键他也没亲眼瞧见,说不出个所以然,还得被李熹掀起一番。 这下好了,今儿可总算见着了这位小祖宗,回去也能在媳妇跟前好好表现表现。 他玩下腰,拿手指戳了戳胤祐的脸蛋儿,轻声问道:“傅先生凶不凶?” 胤祐噘嘴:“可凶了呢?” 康熙眸光一敛,斥道:“好个傅山,他敢凶你?” “……” 胤祐和曹寅一愣,生怕皇上接下来说出什么治他罪之类的话来。 这人可是曹寅不知道顾了多少次茅庐才请来的,不能皇上一任性,就白费了他的一番苦心。 胤祐的剑术刚练了个入门,可不能就这么半途而废。 于是两个人都齐刷刷的抬看向康熙。 第99章 在两个人紧张的目光中, 康熙却叹了口气:“他凶你,你就多找找自己的原因吧。或许是你做得还不够好?” 皇上装模作样的叹气,脸上还隐含怒容, 实则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意。 胤祐:“???” 小家伙心里想:“怎么回事?阿玛好像很开心的样子。”嘴上却没说什么, 回过头去, 与曹寅对望一眼。 他俩在皇上眼皮子底下搞这种小动作,康熙怎么可能看不到。 看到了他也没说什么, 笑着捏了捏儿子的脸:“连你阿玛他都敢凶,何况是你呢?朕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你忍一忍。” 小家伙笑着点点头:“虽然傅先生凶了点, 但是他教得很好。” 曹寅问他:“那七阿哥有没有认真学习?” “当然有!”说着胤祐还比划了两下,小手紧握成拳,伸出食指和中指并拢, 猝不及防戳在曹寅的胸口上, 同时嘴里还发出“哈”的一声, 那样子别提多可爱了。 曹寅很给面子的捂住了胸口,瞬间换上了一脸痛苦的神情:“好痛,臣好像受了内伤。” 康熙被这俩傻子逗得开怀大笑。皇上虽然贵为天子, 但每天能开怀大笑的时候并不多。国家大事劳心劳神, 大臣们党同伐异,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当做自己揽权的筹码,就没有几个真心干实事的, 他怎么笑得出来? 只有眼前这个小家伙能让他开心片刻,看着儿子无忧无虑的模样, 帝王也能暂时将朝堂上的烦心事抛到脑后, 好好的放松放松。 康熙揽过小家伙的肩膀, 让他转了半圈, 头朝向跟前的龙案。上面一叠一叠的铺满了宣纸。 康熙随意翻了翻,胤祐也跟着看了一眼。画的全是花鸟鱼虫,也有松柏梧桐、山川河流,甚至还有任务……不难看出,每一个种类都是成套的摆放在一起。 康熙看了一眼曹寅,颇有点不满意的说道:“这就是你准备了几个月的?” 曹寅愣了愣,有点委屈的说道:“这还不够啊?” 过年的时候,皇上带着儿子忽然造访曹家,吃了他一顿火锅不说,还给他派下个任务。 康熙喜欢赏玩瓷器,对历朝历代或官窑或民窑烧制的精品都有收藏和研究。 年轻的帝王意气风发,前些年受动荡的局势所限,御窑厂只能烧制一些祭祀和日常用品。平定三藩之后,大清帝国江山稳固,帝王也腾出精力来搞自己的兴趣爱好。 景德镇御窑厂本应由官府监管,帝王将之变为自己可以直接的掌控的内务府来监管,并且亲自筹划兴建,烧制皇家用瓷。 宫里头的文房用瓷太多了,帝王虽然喜欢,但时间长了总有些审美疲劳。于是,这次康熙要让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一套生活用瓷。 康熙曾经命人仿制过大量宋代五大窑的作品,现在正是他一手开辟的天下盛世,他开始着手烧制一套属于自己的瓷器作品,光是确定主题就和曹寅讨论了好久。 曹寅给他来来回回给他提供了几十个备选系列,皇上眼界太高,没有一个能看上的。 他没看上,他儿子倒是替他看上一套。 就在康熙和曹寅两个人扯皮的工夫,对什么都好奇的小家伙,自己趴在御案上,仔仔细细的翻看了一下。 挨个看过来,对每一个系列的画都很感兴趣,尤其感兴趣的是最后那一组画会图。 花一共有七八种,他认识荷花、菊花、梅花,当然也有不认识的。 小家伙一张一张拿起来看,不认识的就转过头去问阿玛和子清。 康熙怒斥:“五岳这个,上次笔筒就已经用过了,你还拿过来糊弄朕!” 曹寅很委屈:“这可不知五岳,太行、昆仑、祁连……加了好些呢?” 胤祐举着一张宣纸问他:“子清子清,这是什么?” 曹寅低头看一眼,摸摸他的脑袋:“七阿哥,这是石榴花。” 胤祐问:“几月开的?” “五月吧。” 小家伙又转过头去捣鼓了一阵,他阿玛和子清继续扯皮。 康熙说:“还有这个,这什么,蛐蛐儿你都给朕拿过来了,还说不是糊弄?” 曹寅实在拿他没有办法,开始耍赖:“皇上,您说的,要做前人没做过的。臣查阅了历朝历代的官窑,这个真没人……” 他话音未落,康熙随手抄起龙案上的镇纸要往他脑袋上砸,曹寅赶紧一闪身躲开。 这时候,小崽子又转过身来,手里拿着一张花卉图。 这次没等他开口问,曹寅就抢答道:“七阿哥,这是芙蓉花,十月开的。” 胤祐点点头,又看了一眼他阿玛手里的镇纸,默默地转过身去,继续忙碌。 康熙问曹寅:“你说吧,选哪个。” 曹寅说:“那得看皇上中意哪个。” 说了等于没说。 康熙叹了口气:“山水就不挑了,文房做得太多,花鸟鱼虫又未免落于俗套。” 曹寅小心翼翼的反驳:“那也不见得,得看怎么用。” 两人讨论了一阵,发现胤祐那小家伙趴在龙案前半天没有动静。 本着“孩子静悄悄,必定在作妖”的原则,两个人赶紧看过去。 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已经过了闷不吭声搞破坏的年纪。 胤祐对另外几个系列的绘画兴趣不大,唯独钟情于那几张花卉图。 小家伙把七八张图依次摆在桌上,从桃花到牡丹,再到石榴、荷花、菊花,最后是腊梅,中间还空出来好些。 有其中还有两张叠放在一起的,康熙和曹寅彼此对望一眼,一开始没太搞清楚这个分类的思路是什么。 曹寅看着那些花卉和空出来的地方,忽然灵光一闪就明白了,笑着问道:“七阿哥是按照花期来排序的吧。” 胤祐点点头,手里拿着一副芍药图,看了半天又和旁边的牡丹作对比,最后颇为不舍的把芍药放在了一旁,这就算淘汰出局了。 看着看着,康熙也来了兴趣,问他:“为什么要把芍药拿出去?” 胤祐认真的回答:“因为芍药也是五月开的。” 康熙问:“五月开的怎么了?” “石榴花也是五月的,所以他俩重复了,只能留下一个。可是,四月是牡丹,牡丹和芍药长得太像了,虽然我都喜欢,但不能太贪心,最后还是选择留下牡丹。” 小家伙头头是道的把自己的选择,和为什么这样选择说了一遍,有理有据,听过之后,不得不让人信服。 康熙点了点头,觉得他儿子这个思路很有意思。 “皇上!” 曹郎下半年虚岁该三十了,现在也已经成家,已经不是少年郎了,但还保持着少年心性,想到有意思的事情,眼睛里闪烁着光,看得康熙也不由得来了兴趣,坐正了身体,听他的下文。 曹寅笑道:“要不咱们就选这个吧,分别用一年十二个月中不同的花卉作为装饰。” 听起来是不错,但也没什么特别的。哪个朝代的瓷器上面不是这些花花草草,有什么新鲜的。 康熙不为所动:“这也没有什么脱俗之处嘛。” 小家伙还沉浸在刚才牡丹和芍药二选一的情绪中,他说了更喜欢牡丹,就毫不留情的将芍药丢到了一边。 他又拿起了那张牡丹,高高兴兴的欣赏一番,嘴里面念念有词:“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康熙与曹寅对望一眼,两个人都受到了小崽子的启发。 曹寅笑着说道:“七阿哥真是聪明,咱们在旁边配上与每种花卉相关的诗句,不就不落俗套了吗?” 康熙想了想,这个创意好像是很不错,又问道:“有什么说法吗?” 曹寅毕竟饱读诗书,美好寓意张口就来:“赏花,在于悦其姿色而知其神骨。古人有云:梅标清骨,兰挺幽芳。茶呈雅韵,李谢浓妆。杏娇疏雨,菊傲严霜。水仙冰肌玉骨,牡丹国色天香。玉树亭亭阶砌,金莲冉冉池塘。芍药芳姿少比,石榴丽质无双。丹桂飘香月窟,芙蓉冷艳寒江。梨花溶溶夜月,桃花灼灼朝阳。山茶花宝珠称贵,蜡梅花磬口方香。海棠花西府为上,瑞香花金边最良。玫瑰杜鹃,烂如云锦绣球郁李,点缀风光。说不尽千般花卉,数不了万种芬芳。” 这一长串的比喻,听得胤祐目瞪口呆,两眼放光,看向曹寅的眼神中又带了几分崇敬之情。忍不住开口赞扬道;“子清好厉害呀!”
相关推荐:
生子系统哭着求我放过男主
惊蛰gl (纯百)
叶玄澹台明月
roushuwu.xyz宠爱一生
苏蒹葭沈鹤亭
无限制开挂
春岚朝雾【古言骨科】
皇上,喜脉啊(H)
在下神罗公司保洁阿姨(ff7同人)
变身魔法世界的修真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