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在就在翰林院任侍侍读学士,平时也会给皇子们授课。 这日,康熙正好在上书房检查皇子们的功课。 小的这几个也开始学习《论语》,他随意翻了翻前面学过的内容,让六阿哥胤祚出来背一段。 胤祚虽然背得磕磕巴巴,但也勉强背了出来。然而汗阿玛还不肯放过他,还要让他把这段内容的大致意思复述一遍。 这就有点为难六阿哥了,好几个词的意思,说的都不是很准确。 胤祐就站在他的旁边,趁着阿玛低头翻书的空当,小声提醒他:“罔就是迷惑,迷惑的意思。” 康熙抬起头来,等了旁边那个小的一眼,问胤祚:“思而不学则殆,其中‘殆’作何解?” “是……是……” 胤祚支支吾吾答不出来,胤祐小心翼翼的伸出手,从后面拽了拽他的袖子,正要开口提示他,阿玛一个凌厉的眼神丢过来,吓得小家伙立刻把嘴闭上。 老父亲把书一合,“哐当”一声丢在桌上,让六阿哥把这一段抄写一百二十遍。 胤祚听到一百二十遍整个人都有点懵,这得抄到什么时候。 正在此时,有近侍来报,此前皇上传张英和他的三个儿子面圣,人已经在外面候着了。 康熙听说张英两个小儿子张廷玉和张廷璐读书也很厉害,便让他带着三个儿子一起前来面圣,也好让这些皇子们开开眼界。 张英的二儿子张廷玉和大阿哥同年,今年虚岁十五。但胤祐看起来觉得他跟自己的大哥简直就是两个风格。 张英的大儿子张廷瓒一直在翰林院为官,胤祐虽然没有听过他授课,但也觉得他看起来有些迂腐。 而张廷璐此时只有十一岁,看起来有点小,胤祐对他不感兴趣。 他的目光一直盯着张廷玉,只对这个人感兴趣。 正好刚才讲到《论语》,康熙便让张廷玉给诸位皇子讲了一段。 他年纪虽小,但学问却是极好的,一字一句娓娓道来,时常引经据典,不但讲出了词句的大意,还能引申出文章背后的儒家思想,听得康熙频频点头。 胤祐一直盯着人家看了好久,张英大人这位二公子看起来不卑不亢,人品端方,光是看看胤祐就觉得他不简单,是那种如果到上书房给他当师傅,他一定不敢也不会不好好学习的感觉。 正好,现在还缺一个翰林院掌院学士,康熙认为张英为人厚重,不干预外事,补授此缺甚为合适。 张英带着儿子扣头谢恩,随后退出上书房。 康熙也站了起来,也准备回南书房去处理政务。 而就在此时,胤祐忽然笑着对旁边的胤祚说道:“六哥,我想好了,以后我要是娶媳妇,就要娶张大人家二公子那样的。” “!!!” 这话不止康熙听到了,就连还没完全推出书房的张英父子三人也听到了。 张廷玉显然没有想到跟着父亲进宫一趟,竟然还要被一个五岁的小娃娃调戏。但他从小饱读诗书,礼仪没得挑,又身处皇宫之内,对方又是皇子。他仍是不动声色,甚至没有露出一丝不悦的神色。 胤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话说得有什么不对,娶媳妇这个问题确实困扰了他很久,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其实也不能叫人选,他只是想找一个满意的模板,等长大以后,就让阿玛照着这个模板给他娶媳妇。 但康熙着实被他气得不轻,等张英父子四人退下之后,才把小崽子单独叫到一边,声色俱厉的问他:“你知道自己刚才在说什么吗?” 胤祐点点头:“知道,我说如果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娶媳妇,就想娶个像张廷玉那样的。” 康熙真想扒了他的裤子,痛痛快快的揍他一顿:“那是个男的?” 胤祐点点头:“我知道呀,那就娶个像他那样女的,当媳妇。” 康熙:“……” 他这才听明白,他儿子早早的为自己挑选未来老婆,没考虑性别这个问题,人家就是单纯挑人品学识。 为了不耽误政事,康熙也没跟他计较那么多,便放他回去学习。 到了下午,康熙处理完手里的事情便来到了承乾宫。 他来的时候,胤祐刚下学不久。他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在院子里逗狗,或是和他的小马驹一起玩。 而是溜进了书房,让李熹给他磨墨,这小崽子破天荒的,下学回来就主动练起字来。 连皇贵妃都感慨,太阳是要打西边出来了。 康熙就是为收拾着小崽子才过来的,当即连正殿也不去了,直奔儿子的书房。 皇贵妃看他面色不善,心知不妙,小崽子大概又犯错了,老父亲这是秋后算账来了。 她生怕儿子挨揍,也急急忙忙跟了过去。 康熙和皇贵妃走进书房的时候,胤祐正埋头在写着什么。 “他怎么……”皇贵妃皱起眉头,“我记得他不是个左撇子吧。” 康熙负手踱步到书桌前,低头那么一看就明白了大概。 小崽子正在抄写的就是上午他让胤祚讲的那段《论语》,胤祚讲不出来,被他罚了一百二十遍。 而胤祐一向对他的兄弟们十分仗义,看到哥哥受罚怎么可能不出手相助。 康熙冷笑:“这是在替你六哥挨罚呢。” 小家伙吓得笔一抖,墨汁就滴在了刚写好的那页纸上。 “没有……我我我,我是觉得这一段自己也背得不是很熟练,所所所以……” “还敢撒谎!”康熙的声音陡然变得严厉起来,“你有那么乖?以为朕不知道,这是怕朕看出笔迹,刻意拿左手在写。” 小家伙认命的叹了口气,将笔丢到一旁:“六哥再这么隔三差五就挨罚,我左手写的字都快赶上他右手了。” 康熙把旁边几页纸拿起来看了看,好像确实写的还不错。 “这么喜欢吵《论语》,那你也抄一百二十遍。” “……” 小家伙可怜巴巴的看向一旁的皇贵妃,向她求救:“额娘……” 皇贵妃摆了摆手:“额娘也帮不了你。” 康熙转身往书房外走:“跟朕过来,朕还有别的事情要收拾你。” 胤祐赶紧躲到了李熹身后:“我不去……” 皇贵妃瞪他:“阿玛让你去你敢不去,你的小屁股是很久没挨打了?” 小家伙灵机一动,捂着自己的膝盖:“我……腿疼。” 他从来没喊过腿疼,通常都说腿软,或者腿不舒服。 皇贵妃这还是第一次听到他说“腿疼”。于是,往下看了看,笑道:“儿子,错了,你捂的是左腿。” “……” 小家伙还不肯放弃:“真的腿疼。” 皇贵妃问他:“你跟额娘说,你究竟犯了什么错?” “我说我以后想娶个张廷玉那样的媳妇。” 皇贵妃差点没被他吓死:“张廷玉?张英的儿子?” 胤祐点了点头:“最好不娶,如果一定要娶的话……” 这时候,顾问行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七阿哥,快过去吧,万岁爷朕生着气呢?” 皇贵妃牵着他往外走:“你今天就算是腿断了,也逃不了这一顿打。” 胤祐跟着额娘来到正殿的时候,康熙正坐在那里喝茶。 小家伙认错态度端正:“阿玛我错了,我不该说娶媳妇的事情。” “你才多大,天天书不好好读,总想着这些。” “可是……”小家伙狡辩道,“我说了我不娶媳妇,是阿玛说不娶不行。” 康熙把茶盏往桌上种种一磕:“还敢顶嘴!” “不敢……” “皇上!”皇贵妃也大致听明白了是怎么个事情。 虽然胤祐确实不该那么说,但她觉得康熙也误解了小家伙的意思。 “他没有总想着这个问题,事实上他也没有真正理解娶媳妇是什么意思。在他心里娶媳妇就跟叫一个朋友差不多,挑的不是性别年纪身份,而是一个品行好,又学识渊博的朋友。” 皇贵妃走到康熙跟前,把手轻轻搭在他的肩膀上,让他消消气:“这也从侧面说明,张大人的二公子在小七这里,对他有着极高的评价。” 胤祐点了点头:“我觉得他好厉害。” 康熙问道:“你觉得他哪里厉害?” “他《论语》讲得好。” “哪里好?” “大哥和他同龄,大哥现在连论语还背不全呢,他能讲得那么精彩,连上书房的师傅也没有他讲得好。” 康熙一愣,没想到,这小家伙竟然已经有了鉴别人家讲学讲得是否精彩的能力。 但他还是很生气,尤其是胤祐竟然拿大阿哥跟别人比较:“这能比吗?你大哥贵为皇长子,其他人再厉害那也只是臣子。” “……” 康熙招了招手,把儿子叫到跟前来:“以后再也不许提娶媳妇的事,这就不是你该考虑的,听见了吗?” 胤祐乖乖回答:“听见了。” “再让朕听见一次,绝对饶不了你。” “是。” 康熙摸摸他的头:“把这几天学的《论语》背给朕听听。”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背了几句,胤祐忽然弯下腰,又捂住了自己的膝盖。 康熙发现他的神情不对,问他:“怎么了?” “腿疼。” 他又说腿疼,皇贵妃这才警觉起来。 刚才是为了逃避责罚,现在又是为了什么? 如果不为别的,那他就不是装的,是真的腿疼。 康熙看了一眼,也发现他捂着左腿膝盖的位置,于是问了一个之前皇贵妃问过的问题:“哪条腿疼?” 胤祐指了指左腿:“就是这条腿。” 皇贵妃蹲下来摸了摸,没发现有什么异常,于是问他:“是疼,还是软,还是不舒服?” “疼!”小家伙像是忍不住了,靠在额娘身上,“很疼!” 康熙立刻将他抱起来往寝殿里面走:“快去传太医!” 第82章 太医院儿科专家刘太医很快就来到了承乾宫, 给七阿哥把了脉,又摸了摸他的腿,眉头就皱了起来。 而后, 他又问胤祐:“七阿哥是哪里疼?” 胤祐指了指自己的膝盖:“这里疼。” “摸起来疼吗?” “摸起来不疼。” 刘太医又问:“动一动呢?” “也不疼。”小家伙想了想,补充道,“骨头疼。” “……” 孩子这里问不出什么来, 刘太医只好去问皇贵妃:“请问娘娘,七阿哥最近有无摔跤,或是磕着碰着膝盖?” 小孩子摔跤是常有的事,尤其这么大的孩子, 又好动又调皮。 可是皇贵妃仔细回忆了一下, 并没有听近侍反应过来胤祐有摔倒的情况,她摇了摇头:“没有。” 因为胤祐从小身体就不好, 这几年来刘太医和皇贵妃也打过很多次交道,知道对方于儿科方面颇有研究,便问道:“依娘娘所见, 七阿哥的病是何种情况?” 这可把老父亲心疼坏了,转过身来对着太医怒目:“你问她?你是太医还是她是太医, 朕把你传过来是做什么的?” 刘太医立刻跪在了地上:“皇上喜怒,从七阿哥的脉象来看, 并没有什么大问题,膝盖灵活也没有发现异常。” 康熙又回头看了一眼儿子,小家伙坐在床上,表情痛苦, 还在不停地喊疼。眼眶里泛上些许水汽, 看起来格外可怜。 这可把老父亲心疼坏了, 指着胤祐厉声问他:“这叫没事?” 虽然皇上看起来又急又怒, 但是刘太医早已习以为常。七阿哥从小大病小病不断,皇上每次都又急又怒,他已经习以为常。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肾主骨,生骨髓,髓藏与骨腔之内,以充养骨骼,所谓“肾充则髓实”。七阿哥早产,先天禀赋不足,自小体弱。臣以为七阿哥这次骨骼疼痛,就是因为肾不足,骨髓无法充养骨骼所致。” 然后他就给七阿哥开了个方子——六味地黄汤。 皇贵妃以前以为六味地黄丸是老年人用来补肾的,学完了中医才知道,这竟然是一个儿科方子,出自宋代医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就是治疗这种早产儿的发育迟缓症状。 既然刘太医都这么说了,那就开个方子先吃着吧。 到了晚上入睡之后,小家伙的腿疼得更厉害了。翻来覆去,哼哼唧唧。意识处于半梦半醒之间,哭声断断续续就没停过,一直喊腿疼。 李熹也没有办法,只能抱着他睡了一晚,到了后半夜,小家伙彻底睡沉了,哭声才渐渐止住。 第二日一早起来,他倒是腿也不疼,腰也不酸了,活蹦乱跳精神的跟什么似的。 李熹被他折磨得一晚上没睡好,还得服侍他更衣洗漱,用早膳,再将他送到宫门口看他骑着马去上学。 本来以为这就没事了,结果第二天,一到傍晚的时候,小家伙又开始喊腿疼,如此往复折腾了大约有半个月左右。 白天什么事儿都没有,一到晚上就开始喊疼,尤其是入睡之后,疼得满床打滚儿。 病也看了,药也吃了,太医没辙,皇贵妃也没辙。 这天下午,正好钮钴禄贵妃和宜妃带着九阿哥、十阿哥还有十一阿哥过来串门。 二位娘娘情同姐妹,无论走到哪里都形影不离。 说是过来给皇贵妃请安,不过是来找她讨教育儿经验罢了。 十阿哥就跟胤祐小时候差不多,说话走路甚至个头都比同龄的九阿哥迟了不少。 而十一阿哥也跟胤祐小时候一样,体弱多病,三天两头就感冒发烧咳嗽。 所以隔一段时日,二位娘娘就要过来给皇贵妃请安,顺便打听一下,她是怎么把七阿哥养得这么好。 大抵是出于职业病的缘故,皇贵妃一直都很留意后宫这些孩子们的生长。太医每次的出诊记录她也都借来看过。 十阿哥倒还好,就是长得慢一点,问题不大。 倒是十一阿哥的情况要严重一些,从他出生的时候皇贵妃就发现他呼吸道发育不全,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就会加重气道狭窄,病情要比其他孩子严重许多。 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十一阿哥又出现了哮喘的症状,今年尤为明显,去一次御花园就发作一次。太医对此也束手无策,宜妃只能来求助皇贵妃,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哮喘的高发季节本来就在冬春季,虽然无法查过敏原,但是听到症状描述,就不难诊断这是花粉过敏。 于是她向宜妃建议:“十一阿哥最好远离各种花卉植物,尤其是屋子里,尽量不要摆鲜花,院子里也尽量不要。床单被套及时更换,屋子里避免植物熏香。” 几位娘娘聊着聊着,上书房那边就下课了。胤祐蹦蹦跳跳回到承乾宫,腿看起来倒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他走进院子的时候,九阿哥、十阿哥和奶嬷嬷怀里的十一阿哥正在廊下玩耍。 胤祐路过他们的时候,转头看了一眼,没打算参与,看到他们正在玩过家家,胤祐
相关推荐:
睡了舍友的叔叔
八零热辣军婚,假千金当后妈养崽
逃婚后嫁给大佬[年代]
天真(1v1 高H)
女子按摩诊所
雨夜的情色交易现场(短篇)
宫阙藏姝
避风港(1V1)
花韵情事(nph)
我给王爷当奶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