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不!”胤禛制止了他的想法,“我不想出门,只想留在上书房好好读书。几位兄长《四书》、《五经》都已经学了好多,我得抓紧赶上他们。” 都是养在深宫里的皇子,极少有机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谁不想同汗阿玛一同出门。 可是胤禛心里也清楚,他现在正是好好读书的年纪。汗阿玛希望皇子们读书都像他小时候那么刻苦,于是大家就拼了命的学习,希望能以此得到汗阿玛多一些关注。 弟弟去求阿玛,自己非但不能跟着阿玛出门,反而被训斥不好好读书的可能性更大。 这时候皇贵妃从外面进来,一把将弟弟抱起来放在旁边的凳子上,又拿了浸湿的帕子给他擦手:“老实点儿,少给你哥添乱。” 胤祐也不懂这怎么就成了给哥哥添乱,不过宫女把菜端上来,都是他喜欢的,闻着香味他就把刚才的事情抛在了脑后,等着开饭。 出门一两个月,皇贵妃还是有点放心不下大儿子,唠唠叨叨嘱咐了胤禛许多,让他好好在上书房进学,也要注意身体,刻苦是好事,也别太操劳,小小年纪就把自己累坏了。 用过晚膳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回阿哥所还要走好远的路,皇贵妃便让胤禛留在承乾宫住一晚,明日一早直接去上书房。 胤祐听到哥哥留下来,他也要留下来,兄弟二人睡在以前胤禛住的房间,叽叽喳喳有说不完的话。 皇贵妃又向苏培盛嘱咐了一大对事情,大部分都是些琐碎的日常,真遇到什么要紧的事情,就去找太后,她老人家不会不管。 第二日寅时,胤禛按照往日的作息起床,早早的去上书房温书。 胤祐起不来,一觉睡到了大天亮,直到李熹提醒他:“今天可是皇上检查你背书的日子。” 胤祐这才想起来,明天就要出门啦,于是,那种满满的期待感,让他从起床开始心情就很好。 直到下午,康熙才派人传旨叫他去乾清宫。胤祐跟在魏珠身后,一路兴高采烈的过去。他心情太好,又吧《三字经》背了一遍,微微上扬的语调就像树上鸟儿在歌唱,就连魏珠和几个太监也一路笑着把他带到南书房门口。 里面康熙正在和太子说起出巡的事:“之前让你回去看些关于河道治理的书,看了吗?” “回汗阿玛,看了一些。” 太子已经做好了被他抽查的准备,康熙却话锋一转:“今日便不考你了,这里有一份关于黄河洪灾的奏折,你拿回去看看,等咱们到了那里,你要拿出一套治理方案给朕。” 这时候胤祐已经由梁九功带了进来,正站在一旁。纳兰也站在那里,一个低头,一个抬头,两人对望一眼,小家伙眼中满满的得意。 康熙看着胤礽:“你是太子,须得牢记一句话‘治国如治水,善治国者必先治水’。” “儿臣谨记汗阿玛教诲。” “好,”康熙看向一旁的胤祐,“且来看看今日另一个人的考试。” 纳兰和胤礽的目光也同时投向一旁的胤祐,小家伙自信满满的站出来:“儿臣给汗阿玛请安,给太子请安。” “起来吧。”康熙从龙椅上站起来,走到他的跟前,“你的《三字经》背得怎么样,背不出,朕可是不会带你出门的。” 胤祐胸有成竹的站在他阿玛跟前,将一整篇《三字经》一字不落的背了出来。 纳兰和胤礽脸上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暗自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康熙却不动声色:“朕考考你,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这四句作何解?” 胤祐:“???” 小家伙脸上一片茫然。李熹当时要一边为他讲解其中意思,一边叫他背诵,而他却以“阿玛只要求背,没要求讲”为由拒绝了。 可是,这怎么还真提问啊。 他心里想什么早已就写在了脸上,旁边几人都看出来了,看他茫然、纠结、懊恼的表情变化实在是太精彩了,不由得暗自发笑。 “我……”胤祐慌张的咬紧了下唇,“我不知道……” 康熙挑眉,语气中半是威胁:“不知道?” 胤祐很诚实的说道:“我只将它背下来了,并没有学习其中意思。” “为何不学?” 胤祐眨了眨眼睛,大着胆子说道:“因为阿玛只让我背下来,没说还要考我每一句讲了什么。” “朕不考你,你就不学,这就是你读书的态度?以后到了上书房,师傅教你什么你就学什么,师傅没教过的,你就不学了?” “我……我……” 他严厉的神情和咄咄逼人的语气可把小家伙吓坏了,泪水一下子就漫了上来,一副泫然欲泣的可怜模样。 帝王铁石心肠,要好好纠正一下他的学习态度。可旁边两人却不忍心。 太子立刻上前一步,替弟弟求情:“汗阿玛,小七尚且年幼,短短几日,能通篇背下来已经很不容易,还请汗阿玛莫要太过苛责于他。” 纳兰也说道:“《三字经》只是启蒙读物,其中道理简单易懂,七阿哥只是没有去学,以他的聪慧,学起来很快就能理解。” 康熙看看他的太子,又看看他的一等侍卫,最后目光又落到了那小哭包身上。 这小崽子究竟有什么魔力,走到哪里都有一群人为他说话。 康熙招了招手,语气软了下来:“过来,到阿玛这里来。” 胤祐慢吞吞的挪过去,又小心翼翼的问道:“阿玛,您不会不想带我出门了吧。” “君无戏言,朕既然答应你,只要你能背出来,就带上你,绝不会失言。”康熙伸出手,用拇指指腹抹了把儿子眼角的泪水,“但你也要明白,读书是一件严肃的事,决不能以敷衍的态度对待之。” 胤祐点点头:“我明白了。” 从南书房出来的时候,刚才还差点在阿玛跟前哭鼻子的小家伙,又活蹦乱跳起来,拉着太子的手激动的说道:“太子哥哥,我可以跟你一起出门啦。” 这一趟出巡,路途可不近。每日与汗阿玛朝夕相对,他必定要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考察自己,从上书房的经史子集学习,到河道治理,再到治国…… 他须得打起一百二十万分精神精神,时刻准备着回答汗阿玛的提问,可想而知,日子得过得多紧张。 如果有这个小团子同行,就算要应付汗阿玛的各种问题,至少私底下有弟弟陪着,跟他说说话,心情也能放松不少。 太子摸摸他的头:“所以,小七知道那句‘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是什么意思了吗?” 胤祐摇头:“不知道,太子哥哥你告诉我。” “就是说长江、黄河、淮水和济水,这四条河流直接汇入大海,是所有河流的代表。这次咱们跟随汗阿玛一同出巡,主要就是为了考察黄河河工。” 胤祐问:“河工是什么意思?” “就是治理河道、防止水患。” 胤祐还是听不懂,什么叫治理河道,什么叫水患,一时半会儿太子也解释不清楚,他还得回上书房继续下午的骑射课程,便答应小团子,等明日出门的时候,在路上慢慢向他解释。 康熙这一趟出门,声势比前去木兰秋狝的时候小多了,人数也少了许多,前前后后加上亲卫和侍从也不过数百人的队伍。 出发那天,康熙、皇贵妃、太子以及随行官员皆身着朝服,胤祐难得也换上了朝服,脖子上挂着一串朝珠,小大人似的跟随在阿玛和额娘身后。 胤祐跟着额娘登上马车,一路上兴奋的撩开车窗的帘子往外张望,看着马车驶出午门,往北京城外驶去。 其实和上次去木兰秋狝没什么不同,他歪着脑袋看出去,只能看到一眼望不到头的侍卫和侍从队伍,老百姓都远远地跪着,一声一声喊着“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根本看不到北京城的繁华景象。 皇上毕竟是带着这么多人出门,走的也不快,出了城,他们便在一处行宫休息,将繁复的朝服脱下来,换上轻便的行服。 出了北京城,他们的下一站目的地便是山东,这一路上有许多胤祐没见过的风景。无论是一座山还是一条河,甚至路边一块儿大石头,他都有问不完的问题。 皇贵妃治不了他,休息的时候,只能放他去和太子同乘一辆马车。 太子也是自幼养在深宫,大不了就是年幼的时候跟着汗阿玛去过几次京郊游历山水或是狩猎。 对于北京城周围的那些地方,虽然了解一些,但知道的也不多。 遭遇弟弟的“十万个为什么”,太子已经很努力为他讲解,但仍是有所不及。到了后来,他们越走越远。许多地方太子也说不上来究竟是哪里。 他们这一路出行的路线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规划好,皇上所走过的地方,必定有官兵在几十里外开道,晚上休息的行营也早已安排妥当。 帝王正值精神和精力最旺盛的年纪,赶了一整天的路也丝毫没有疲态,到了晚上还能把河道总督靳辅传到径前,了解目前黄河沿岸的情况。 用过晚膳之后,胤祐带着他的新随从在行营的花园里玩耍。 康熙说他年底就四岁了,也不是小孩子了,身边不能总是宫女老妈子围着,该有个太监近身伺候。 正巧每次他去乾清宫,小太监赵诚总是寸步不离的在身旁伺候着。康熙见他对七阿哥一片赤诚,又是梁九功的徒弟,做事谨慎,话少且勤快,看来当初的小惩大诫果然起了作用,便将他赐给了胤祐。 胤祐从地上拾起一片落叶,他们见过这种树叶的形状,好奇的问道:“这是什么树?” “回七阿哥,这是栾树。” 回答这话的人不是赵诚,是一个陌生男人的声音。 胤祐抬起头来打量这人,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男人,天太黑看不清长相。 “奴才给七阿哥请安。” “你是……” “奴才姓李,七阿哥看奴才眼熟吗?” “噢……”胤祐作“恍然大悟状”,“是李公公。” 他回头又小声问赵诚:“他是乾清宫的吗?” “奴才不是乾清宫的,”那人显然被他带跑偏了,搞错了重点,“奴才不是公公……” 第44章 不是乾清宫的?那就说明不是侍卫。 养在深宫的小皇子, 长到这么大,日常能见到的成年男性,除了他阿玛就是侍卫, 剩下的就只有公公。 然后,他竟然又说不是公公? 不是公公那是什么? 今晚无星无月, 花园里仅有的几盏灯笼只能照到廊下那一小片区域,照不到这边的树丛中。 胤祐这种视力还没发育完全的小崽子,光是听声音看身形能判断出他是个年轻男子就不错了,至于他穿着什么,长什么样根本看不清,只能看到一片模模糊糊的影子。 小家伙皱着眉思索了一阵,不知想到了什么, 忽然瞪大了眼睛,露出一脸惊恐的表情,拉着赵诚就往回跑,说话时小奶音竟然带了些哭腔:“啊啊啊啊啊,快跑啊,快跑!” 赵诚:“???” 站在树下那人:“……” 他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脸, 这副皮囊虽不敢称貌比潘安,但也不差,多少人夸他风流倜傥,一表人才。他只是恰巧遇到, 打个招呼而已, 不至于吓跑孩子吧。 他也没有多想, 那边皇上和靳辅议事之后就要召见他, 他赶紧去院子外候着。 胤祐拉着赵诚一路小跑, 穿过月拱门, 回到他与皇贵妃所住的院落。 “七阿哥,七阿哥!”赵诚一头雾水,被他拉着跑了这么一大圈,都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您这是怎么了?” “呼呼~~”进了院子,看到屋子里亮着烛火,皇贵妃就在里面看书,感受到额娘的气息仿佛就有了安全感,胤祐这才停下来,还不时地向后面张望,生怕对方追上来。 小家伙弯着腰,张着嘴吐着舌头,像小狗一样喘着气。 李熹和孙嬷嬷听见动静,赶紧出来查看情况。看到他累成那样,赶紧一左一右围了上来,一个拍背顺气,一个拿帕子给他擦汗。 孙嬷嬷心疼坏了:“小祖宗,瞧着一脑门的汗,里衣湿了没有,赶紧进屋,一会儿又着凉了。” 小家伙确实跑得太急了,气换不过来引起一阵剧烈咳嗽。这动静可不小,直接惊动了皇贵妃。 这时候一大群人簇拥着他来到房门口,皇贵妃一把将他抱起来进到里屋,让人赶紧倒水,拿干净衣物进来,自己一下一下给他拍背顺气。 这小崽子每年冬天都会不停地咳嗽,据皇贵妃判断,这是一种变异性哮喘,只要吸入大量冷空气就会发作。因此,一到入冬就万分注意。 汗水打湿的衣服全都脱下来,用热水给他擦一遍身体,再换上干净衣物,再用被子裹起来。 胤祐刚才只是因为跑得太急,有点呛到,缓过一口气自己就好了。小家伙拉着他额娘的手不肯松开:“我……我看到大灰狼啦。” 皇贵妃拧了把毛巾给他擦脸:“哪里来的大灰狼?” “真的真的,就在花园里。” 李熹笑道:“七阿哥该不是去了太子院子里,遇到熊嬷嬷了吧。” “不是的,他可狡猾了,这次没有变成狼外婆的样子,而是变成了一个年轻的公公,就躲在树丛里面,想骗我过去吃掉。” 小家伙讲的绘声绘色,时间地点都能具体描述出来,不像是编的。皇贵妃就以为他确实是碰到哪个太监,没看清,把人家当大灰狼了。 她把毛巾递给宫女,顺嘴说了一句:“噢,别怕!赵诚不是跟你一起的吗,他会保护你的。” “唉……”胤祐叹一口气,“他太傻了,今晚若不是我机智,识破了大灰狼的诡计,说不定他也会被吃掉。” 李熹忍不住捂嘴偷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有底气嫌弃别人太傻。 皇贵妃见他扬起脑袋,一脸骄傲的小模样,可爱的要死,忍不住在他额头亲了一口:“是这样吗,那你可真是个聪明的小娃娃。” 得了额娘的夸奖,胤祐更是坚信自己刚才遇到了吃小孩的大灰狼。看来他们的确很狡猾,会幻化成不同的形态,让小娃娃放松警惕,然后抓走他们,再吃掉! 第二日一早,康熙还要继续往山东赶路,天还没亮,胤祐就被李熹从被窝里捞出来换衣服。 小家伙全程没有睁开眼睛,一直在念叨昨天晚上的大灰狼,说自己要快快长大,成为巴图鲁,消灭大灰狼,让天底下的小娃娃可以安心睡觉。 出门的时候,天边才泛起了一点点鱼肚白。胤祐被李熹牵着,迷迷糊糊从小院走到大门口,又迷迷糊糊上了马车。 在马车上,他又美美的睡了一个回笼觉,醒来的时候外面早已天光大亮,景色也与之前大不相同。 他问皇贵妃:“这是到哪里了?” “河北。
相关推荐:
睡了舍友的叔叔
八零热辣军婚,假千金当后妈养崽
逃婚后嫁给大佬[年代]
天真(1v1 高H)
女子按摩诊所
雨夜的情色交易现场(短篇)
宫阙藏姝
避风港(1V1)
花韵情事(nph)
我给王爷当奶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