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半晌,忽然灵光一现:“对,他还喜欢给大家讲解数学题。每次兄弟们去向他讨教,他都会耐心解答,不厌其烦,一直讲到大家听懂为止。” “所以,我三哥以后可以去教书,培养更多人才。”想到这里,他又补充了一句,“不是只会《四书》、《五经》的人才,是掌握更先进生产技术的人才。” 小剑灵睁大了迷茫的双眼:“什么是生产技术?” “生产技术你不懂,我额娘说了……” 小剑灵打断他:“怎么什么都是你额娘说了?” 胤祐眨了眨眼:“因为……我额娘说了我是个妈宝男。” “那什么是妈宝男?” “我额娘说了……”胤祐忽然发现话题被带偏了,又赶紧拉回来,“还有我哥哥,我哥哥可厉害了,他看了许多关于河道治理的书籍,还说要将北方的荒地开垦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省去漕运过程中巨大的运输成本。” “还有五哥……五哥他喜欢小动物,还很有孝心,是个善良纯真的小男孩。” 小剑灵好奇地问:“他也是个妈宝男吗?” “才不是,他从小就跟他的额娘住一起,是皇玛嬷把他抚养长大的。” 小剑灵问:“善良纯真的小男孩,他能做什么呢?” “……” 胤祐坐下来,喝了口茶:“我暂时没想到,但是从现在开始,我要督促他们学习,一定能发掘他们各自所长。” 于是,从那天起,他在上书房,从一个除了读书什么事儿都干的问题学生,忽然变成了纪律委员。 保泰发呆的时候,他会突然扔个纸团过去,正中保泰脑门,上书四个大字——好好听讲! 九阿哥睡觉的时候,他也会转过身去拍弟弟的脑袋:“起来起来,一会儿抽你背书。” 就连休息时间,他也不肯放过大家。 “十弟,你把这些算术题做一下。五哥,你临摹一下这篇字帖。六哥,这篇文章你背完了吗?” 他在弘德殿内看到的知识也会拿出来与兄弟们一起分享:“你们看,这是南大人制作的世界地图。” 大家围过去,看见一张纸上曲曲折折的画着几根线条。 九阿哥问:“这就是世界吗?看起来还没有紫禁城大呢。” 其他人也点点头:“就是,世界看起来好小啊。” “你们不懂……” 虽然康熙允许他进入弘德殿翻阅书籍,但是誊抄大内藏书却是禁忌。曾经就有官员因为违反这条规定而被处罚,甚至革职。 这个人胤祐也听过他的名字,甚至读过他的词作,他就是与陈维崧、顾贞观并称三大词人之一的朱彝尊。 胤祐一个备受隆宠的小皇子倒是胆大包天什么也不怕,别说抄书,就算他把弘德殿的书拿走别人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只是他不想让弘德殿值守的太监为难罢了,毕竟阿玛知道此事或许不会罚他,但一定会惩罚别人。 但是小家伙记性好,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看过一遍的书籍,他都能记下来,甚至是一副地图或者一幅画。 “我画的只是一个角落,你们看这里,这里叫地中海,旁边这篇陆地,这里叫西班牙、葡萄牙,是伊比利亚半岛。还有这里,这是亚平宁半岛,国家叫意大利……这是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 八阿哥问:“七哥,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个。” “……” 这个问题可把胤祐问着了:“因为……因为那些西洋传教士可以到咱们这里来,咱们也能到他们那里去呀。” 十阿哥问:“咱们去他们那儿做什么?” “学习他们先进的科学技术。” “???” 保泰拉了拉他的袖子:“七哥,你在说什么呀?” “我说咱们也可以去欧洲学习他们先进的科学技术。” “……” 五阿哥摸了摸他的额头:“小七,你是不是病了,在说什么胡话?” 保泰说:“要不,还是让太医来看看吧。” 胤祐招呼大家坐下,细细的讲:“我听南大人,还有张诚和白晋讲过好多他们那边的故事。他们可以制造一种很大很大的船,上面装有威力巨大的大炮。还有意大利,他们能做一种很大的平版玻璃,还有阿玛打猎用的火枪……这些不都是值得咱们学习的吗?” 六阿哥忽然指着他画的那副图上的一个点:“这就是你说的大船吗?” “对,”胤祐点点头,这就是大船,“它的排水量有一千五百个大水桶。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每个方向都有大炮,可以保护商船,抵御海盗。” 八阿哥眼睛里闪烁着崇拜的光芒:“七哥你好厉害,什么都知道。” “因为我以前经常跟着阿玛听那些西洋传教士讲课。他们还会讲历法,还有用数学来计算星星的角度。你们看我说了那么逗,不管是制造大船还是推算历法,都离不开数学。” 八阿哥第一个表态:“对,咱们也应该刻苦学习,将来为阿玛分忧!” 众人用一种嫌弃的目光看他,十阿哥话还没过脑子就从嘴里出来了:“八哥,你已经很刻苦啦,阿玛夸奖最多的就是你。” 八阿哥脸一红,咬着嘴唇低下了头。 胤祐抬手搂了搂他的肩膀,瞪了弟弟一眼:“所以你们都应该向八哥学习呀。” 十阿哥又说:“可是……你也没有好好学习呀。” “……” “那从现在开始,咱们都要好好学习,互相监督!” 那天说了那么多关于欧洲的事情,兄弟几人反响平平。胤祐想了想,没过几天又给他们上了一课。这一次,着重讲了那边的美食。 可惜当初康熙让人找来巧克力早已经吃完了,不过,胤祐分给大家尝过。 听了美食,大家终于对那个遥远的西方大陆产生了一点兴趣。其中兴趣最浓的就是六阿哥。 “小七,你画的那个船太小了,我都看不清画了些什么,要不你画个大一点的吧。” 其实胤祐也不知道那些船究竟长什么样,他也是凭记忆画的。不过他认识好几位西洋传教士,其中张诚和白晋跟他关系最好。 只可惜,这二位跟着阿玛南巡去了。 不过他向六哥承诺,等他们回来,胤祐便去请他们画一幅。 这天,胤祐去了趟文华殿,里面却没有人,太子并不在那里。 胤祐这才想起来,阿玛离宫之后把一部分政务交给了太子,要他与内阁商讨处理。 于是,太子这些日子都在内阁。可是,内阁在外廷,胤祐出不去。 于是,他只能在毓庆宫里等着太子回来。这一等又等到了天黑。太子回来的时候满身疲惫,眼睛下还有浓重的青黑,一看就是没有休息好。 这可把小家伙心疼坏了,赶紧拉着他太子哥哥坐下,又从太监手里接过茶盏,揭开盖子,细细的吹两下,这才递到太子跟前:“太子哥哥喝茶,已经不烫了。” 饶是每天被几十个人簇拥着,照顾得无微不至,太子也对他今天的举动有些受宠若惊。 接过茶盏刚喝了一口,小家伙已经跪在炕沿上,开始卖力的给他按揉肩膀。 太子感觉刚才喝下去的那口明前龙井都泛着丝丝的甜,一直甜进了他的心里。 他拉过弟弟的手:“好了好了,这是做什么,有什么事你就直说呗。” 胤祐把下巴搁在他的肩头,歪着头,半眯起眼睛,笑得十分乖巧:“阿玛有没有说过,他什么时候回来呀?” 康熙这一路,时常会派人送信给太子。有时候父子俩是商讨政务,有时候就是纯聊天,康熙在信中说自己今天去了哪里,上次南巡也去了,还问太子可记得否?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还会让人千里迢迢的送回来给太子。 太子对皇父的行程自然是非常了解的,他问胤祐:“怎么,你想念阿玛了?” 胤祐脸上的笑容忽然收敛,可怜兮兮的说:“我想额娘了,我从来没有那么久见不到她。” 他的声音说着说着就笑了下去,甚至还有意思委屈,头也埋在了太子的肩膀上。 太子没有经历过,所以不懂。看到他这副样子才反应过来,小家伙长这么大,一直都在皇贵妃身边,没有离开过半步。 就算搬去阿哥所,他也是三天两头就回承乾宫看看。 现在忽然让他和皇贵妃分开一个多月,对他来说确实有些不习惯。 胤祐忽然说:“我好想她呀,她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太子搂着他安慰道:“快了,汗阿玛已经往回走了,最多半月就能回宫。” 就这样又过了几日,胤祐每天都数着日子,太子说了半月,那就还剩下五日。 不过,胤祐胤祐并没有等到五日。因为第二天太子就把他叫去了毓庆宫。 “太子哥哥,你是不是又想我啦?”小家伙还没走进宫殿,声音已经从外面传进了太子的耳朵里。 太子神神秘秘的递了一封信给他:“看看这是什么。” 胤祐好奇的打开,信是阿玛的笔记,内容却是写给太子的。 信很短,只说了一个消息,让太子即可启程,到天津卫迎驾。最后还不忘交代,务必带上小七。 胤祐一下子就跳了起来,三两步冲过去,扑进太子怀里:“啊,是阿玛和额娘要回来啦!” 第115章 马上就能见到额娘了, 小崽子那叫一个激动和兴奋,在太子跟前转着圈的蹦蹦跳跳,拉着他的衣袖摇晃:“那咱们这就出发吧。” 说完还不忘小声催促:“快点快点!我都等不急啦。” 太子摸摸他的头, 颇为无奈的笑道:“急什么呀?阿玛他们明早才会到达天津卫。” 小家伙嘿嘿的笑:“那咱们也要赶紧出发, 天津卫远不远,要从哪里走, 走多久呀?” 他这一大堆问题,太子也回答不了,只敷衍的说了句:“约莫大半天的时间吧, 咱们现在出发, 晚上就能到达行宫。” 小家伙却“啧啧”两声:“你看,这就是数学的重要性。咱们如果知道马车的速度是多少,又知道紫禁城到天津卫行宫的距离。用距离除以速度就知道要走多久啦。” “……” 好家伙!太子目瞪口呆的看着他, 张了两次嘴, 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国之储君万万没想到, 竟然被自己年仅八岁的弟弟嫌弃了。 小家伙陷入即将见到额娘的兴奋中, 并没有感受到太子的心态变化。仍旧拉着对方的手, 问:“太子哥哥, 你说我说的对不对呀?” 太子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了两声:“我说你说的……对。” 小家伙迫不及待想要出门:“要不咱们别坐马车了,咱们骑马去吧。” 太子看着他:“骑马也要三个时辰左右,你确定可以?” 三个时辰,也就是说,他们现在出发,到达天津卫的时候可能天都黑了。 不过小家伙还是点了点头:“可以, 我可以!” 太子摸摸他的头:“你可以, 我还不可以呢?去, 回你的阿哥所把衣服换了, 我在宫门口等你。” 小家伙往炕上一坐:“我不回去,让他们去帮我拿过来就是了,我就在这儿。” 太子拿他真是没有办法,又忍不住捏了捏他的脸蛋儿:“怎么,你还怕我把你丢下自己走了?” “那倒不是,你要是不想带我去,也不会叫我过来。”他想了想说道,“阿玛不是在信里说了吗,让你务必带上我。” 太子问他:“那你怎么不肯回去换衣服。” 小家伙拍了拍自己的腿,冲着太子粲然一笑:“太医说我腿脚不好,尽量少走路。” 太子嗤笑一声,转过头去:“不就是犯懒吗?” 不一会儿太监就回去把出门要穿的衣服给胤祐拿了过来,伺候他换上,太子这才带着他走出毓庆宫。 马车和侍从已经在前星门外候着,等二位主子上了车,即刻出发。 一路上兄弟俩闲聊打发时间,太子时不时就会考一考胤祐的功课。让他背诵文章,解释其中词句的意思,讲一讲其中的典故。 胤祐也不是每个都能答上来,大部分都答不上来,心不在焉的望着窗外。 鸟儿在山林间鸣唱,不知名的花儿开得漫山遍野。路旁偶尔有一两个行人,在侍卫的驱赶下,远远地避开。 太子听到呵斥声,掀开帘子望出去:“这么宽的官道,咱们能走,别人也能走,不妨碍的,不要惊扰了百姓。” “是。” 于是,这一路胤祐又有了新的打发时间的方式。 他就趴在马车的窗户上,时不时看到有人迎面走来。或挑着货物,或赶着牲口,或拖家带口…… 前面有牵着牲口的汉子,马车从他身边驶过的时候,胤祐冲人家喊道:“嗨!你怎么牵头猪在路上走?” “这不是猪,这是牛。” 胤祐没见过猪,但是他见过牛。畅春园外有大片的农田,一到春天就有人牵着牛在田里犁地。 “胡说!牛怎么没有角?我见过的牛都有角。” 那汉子刚抬起头,只看到一个长相衣着贵气的小公子冲他笑。一旁的侍卫瞪了他一眼,他又迅速把头低了下去:“是头小牛,牛角还没长出来。” “……” 不一会儿,又遇上个挑着货物的游方货郎,胤祐掀开帘子跟人家闲聊:“卖什么的?” “那得看小公子要什么,针头线脑、烟袋锅子、胭脂水粉、洋肚毛巾、洋胰子……小人这里什么都有。” 胤祐听得稀奇,这都开始卖洋人的东西了。他敲了半天,看上一把羊角梳,怪好看的,于是在颠簸的马车上指了指:“那个,我要那个。” 货郎笑着吆喝:“好嘞,二钱银子。” 侍卫又忍不住瞪了他一眼:“你这破玩意儿值二钱银子?” 货郎哈腰赔笑:“小人这是货真价实的羊角梳,来自大草原的山羊角。” “那不也就是个羊角。” “……” 胤祐没见过银子,但出门买东西要花钱他还是知道的,于是扭过头去看太子。 太子一向宠着他,有请必应,也不管那游方货郎是不是狮子大开口,只要小家伙喜欢,便让人给他买了下来。 胤祐拿着那把羊角梳翻来覆去的看,梳子表面打磨得很光滑,呈半透明色,拿到鼻子下闻一闻,还能闻到淡淡的羊膻味儿。 胤祐拿着梳子在自己脑袋上刮了两下,奈何他的头发都集中在脑门后那一块辫子上,其他地方光秃秃的,梳子的齿间有些锋利,刮得他生疼生疼的。 小家伙拿着梳子,坐在那里嘿嘿的笑。 太子逗他:“小七打算把梳子送给谁呀?” 小家伙脱口而出:“送姑娘的。” “哈?” 太子以为自己听错了,好奇问道:“送给哪位姑娘?” “佟家的姑娘。”胤祐这才想起来,佟家有两位姑娘在宫里,他只想到了额娘,没想起小姨,于是掀开帘子去看,那货郎早已不见了身影。 他低头叹了口气,自言
相关推荐:
民国诡事
荆棘花园
如何折下高岭之花
温柔的sm我吧
恶龙(1v1)
捉鬼龙王之极品强少(龙王之我是至尊)
[甄嬛传同人] 甄嬛传之唯一的元后
【网王】毒药
被草原霸主强取豪夺后
声色(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