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小区改造,荆区长说……” “咳咳咳,咳咳咳......”曹童柏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 第1118章 王林来信 曹童柏一阵剧烈的咳嗽过后,拿起桌上的纸巾擦了擦嘴角,用着着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杜公子醉了,荆区长先送他回去醒醒酒?” 他的目光与张华对视了一下,微微摇了一下头,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示意这场戏该收场了。 张华秒懂曹童柏的心思。 确实,此刻的包间如同紧绷到极限的弓弦,杜俊豪红着眼眶的醉态、荆彦璋汗湿的领带、还有杜俊豪怀里那半截若隐若现的信封,都在昭示着局面已濒临失控。 再套话下去,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草包官二代指不定还会抖出什么惊天猛料出来呢,到时候不仅原北区官场要地动山摇,就连市里的部署也会被打乱。 “张市长说得在理。” 周伟突然开口,端起早已凉透的茶杯轻抿,看似平静的动作里,指节却泛着青白:“工程上的事,咱们明天开个专题会,细细研究。” 他不着痕迹地将杜俊豪的衣服往内侧拉了拉,盖住那截危险的信封。 荆彦璋此时如蒙大赦,慌忙扶住比他高的杜俊豪,领带歪斜得几乎要缠住脖颈:“是是是,杜公子喝多了,胡言乱语的……” 他的手掌死死扣住杜俊豪的胳膊拉着往外就走,可杜俊豪是不明就里,却还在挣扎着叫嚷:“我没醉!张市长,咱们接着聊项目……” 声音随着门被重重摔上,戛然而止。 包间里瞬间安静得能听见吊灯电流的嗡鸣。 张华慢慢的坐了下来,将酒杯往桌上一放,望向曹童柏的眼神里仍有不甘:“可惜了,这明摆着…… 那样吧,明天你抽调一些人过来暗中调查杜俊豪的公司和他干过的项目的质量问题。” 曹童柏点了一下头。 宋涛则说道:“周伟,我认为你现在可以着手办一些事了,明天先让你们审计局调阅原北区的工程档案,从明面上的漏洞查找问题。 我分析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宋涛在竹林县和章平县时毕竟掌管过县纪委的工作,在查办案子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专业能力的。 他已经敏锐的感觉到,杜俊豪背后的利益链恐怕盘根错节。 而荆彦璋,也只不过是其中之一。 周伟将茶杯重重放在桌上,茶水溅出些许:“我马上安排。 不过那些档案经手过荆彦璋,怕是早被做了手脚。” 他从口袋里掏出钢笔,在餐巾纸上快速写下一串名字,口中继续说着话:“得找几个没参与过原北区项目的老审计员,从资金流向倒推。” 张华突然想起杜俊豪腕间的金表反光,冷笑一声:“他敢在饭桌上亮信封,说明根本没把我们放在眼里。 既然明面上的证据不好找……” 他顿了顿:“那就从被拖欠工资的工人开始倒查,群众的眼睛才是最亮的。 不是有工人讨薪被打的吗?从这入手做文章,先曝光再深挖!” 就这样,张华三人到周伟这混了一顿饭,却无意间帮周伟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杜俊豪这个坑爹的货,如果知道这件事不后悔的要死。 其实他与荆彦璋只不过在另一个房间吃了一顿晚饭。 两人喝了点酒,在酒足饭饱离去时,见食堂里这么晚了还在开小灶往包间里端菜呢。 两人一时好奇,也是酒后不冷静,推开门就进来了。 也摊上荆彦璋这个人呢,太多事,非要将眼高于天的杜俊豪给介绍了出来。 基于此,几好搁一好,就搞成了这么个结局。 包间内张华他们继续谈笑着喝酒,碰杯声与寒暄声此起彼伏,仿佛方才的事从未发生过一样。 然而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平静表象下,一场针对原北区工程乱象的调查风暴,正悄然酝酿。 另一边,荆彦璋好不容易将杜俊豪拖出包间,来到区政府大门外。 杜俊豪却一路骂骂咧咧,酒气混着唾沫星子喷在荆彦璋脸上:“都怪你!非要拦着我和张市长谈项目,到手的肥肉都飞了!” 他踹了一脚路边的垃圾桶,金属撞击声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刺耳。 荆彦璋脸上堆着笑,后背却早已被冷汗浸透。 杜俊豪的豪华轿车过来接他,杜俊豪死活不肯上车,拽着荆彦璋的领带将他抵在车门上:“今天的事你必须给我个交代!不把项目弄到手,我今天就不走了!” 荆彦璋强压下心中的无奈,赔着笑脸道:“杜公子消消气,我知道个好地方,保证让你满意!” 他掏出手机快速发了条消息,随后拉着杜俊豪钻进车里。 轿车七拐八绕,停在一处挂着 “私人会所” 招牌的建筑前,霓虹灯在夜色中闪烁,透着几分暧昧与神秘。 会所内,奢华的装修与外面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 杜俊豪一屁股坐在真皮沙发上,抓起桌上的洋酒猛灌一口:“就这地方?能弥补我的损失?” 话音未落,几个衣着暴露的年轻女子鱼贯而入,莺莺燕燕地围在杜俊豪身边。 荆彦璋擦了擦额头的汗,示意领班将一张卡片塞进女子手中,低声道:“好好伺候杜公子,出了差错你们都别想好过。” 转身要走时,杜俊豪突然叫住他:“你别走!给我联系张市长,就说我明天要请他吃饭赔罪,项目的事还得接着谈!” 从原北区吃完饭一路打着饱嗝回到住所的张华,慢悠悠地洗完了澡,然后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 他一边轻轻揉着微微凸起的肚子,一边自言自语地嘀咕道:“这周伟也真是太实在了,管饭管饱不就行了吗,这倒好,还将我管撑着了。 这可怎么办呢?这肚子胀得难受,晚上还怎么睡得着觉啊?” 张华一边抱怨着,一边趿拉着拖鞋,缓缓地走到书房。 他一屁股坐在书桌前的椅子上,顺手打开了电脑。 电脑启动的声音在安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响亮,张华却似乎完全没有在意。 电脑屏幕亮起后,张华半躺半坐地靠在椅背上,开始浏览今日的时政新闻。 他漫不经心地滑动着鼠标滚轮,偶尔点开一些感兴趣的标题看看内容,但大多数时候都只是匆匆扫一眼标题就过去了。 看了一会儿时政新闻,张华觉得有些无聊,便随手登录了自己的私人邮箱。 邮箱页面弹出后,他发现有一封未读邮件。 张华点开邮件,原来是武田县的副县长王林写给他的。 张华对王林印象很深的,长得虽然不怎么壮硕,甚至还有点偏瘦,但那一副傲骨,张华很是欣赏。 武田县新的县委书记已经到任了,一个颇有工作能力的而且与自己同岁的人,张华对这件事也是知道的。 下辖县的主要领导干部的基本信息要是不知道,也太不称职了。 再说了,新到任的县区主要领导干部已经陆续来市里找陈剑锋、张华、沈广全几个人汇报过工作了。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时,大家又在一起吃了三天的自助餐、开了三天的会。 最后一晚还跟这些县区干部碰过酒呢。 新的县委书记刚到武田县,对全县的干部作风提出明确要求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至于干部调整,如果不是到了非得不换的局面,前几个月他是不会动人事的,毕竟他还对县内每一名干部的自身情况和工作能力不熟悉。 这就导致了王林虽然是副县长,还得暂时在峰口镇主持一段镇里的工作。 王林写来的邮件内容很简单,除了向张华进行个人汇报他在峰口镇主持工作的基本情况。 还将峰口镇的人事作了简单的调整,另外还有过冬物资的发放情况。 最让张华引起注意的,就是那个美艳的党政办主任富安娜,王林一过去主持工作便将她从峰口镇给赶走了。 赶到哪去了,王林没说,张华猜测应该是交到武田县了,至于他们县里怎么安排,那是他们县的统筹了。 王林在邮件中还介绍了李树村的情况,说要不是道远路滑,李树村的几个老百姓就来市里见张华了,还要当面表示感谢。 张华看着这些文字,思绪竟然飘向了远方,那个寨墙下大门口处,那个拄着棍迎风站立的老者...... 第1119章 北原市琐事之贺飞的烦恼 随着京城纪委与南陆省纪委的紧密联动,南陆省副省长连书恒违法乱纪的事实如抽丝剥茧般被逐一查明并落实。 这一系列的调查行动将连书恒的罪行暴露无遗。 在京城纪委的审讯室里,连书恒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和自信。 他面色苍白,眼神游离,完全没有了身为副省长时的威严。 面对纪委工作人员的严厉质问,他的回答显得支支吾吾、语无伦次。 肥胖的身体颤抖着,带动着满脸的肉都跟着跳动,此刻他瘫坐在铁椅上,定制西装皱得像团废纸。 曾经的连书恒,在南陆省的官场中可谓是呼风唤雨,权倾一时。 然而,如今他却沦为阶下囚,被关在这狭小的审讯室里,接受法律的审判。 他的权力、地位和财富都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只剩下无尽的悔恨和恐惧。 他想起数天前他还在省政府礼堂发表讲话,台下掌声雷动;而现在,窗外呼啸的北风卷着枯叶撞在玻璃上,倒像是命运的嘲笑。 为了自保,也为了立功,他不停的供述着他的违法违纪的事实,随着他的供述,不断有违法违纪人员进入了办案人员的视野。 南陆省方面根据京城纪委下达的指令,开始对南陆省的一些人员采取了有关措施。 而在北原市这个看似平静的城市中,一场紧张而秘密的行动正在悄然展开。 简永红带领着她的团队,如同隐藏在暗处的猎手,紧盯着他们的目标——省纪委下达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这个任务可不简单,他们需要依据手中的线索,深入调查隔壁的新原市市委书记杜汉麟的违法违纪行为。 这不仅需要他们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调查技巧,更需要他们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揭开杜汉麟背后违法犯罪的黑幕。 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但简永红他们并没有丝毫的松懈。 他们知道,只有查清楚杜汉麟的违法违纪事实,才能将其绳之以法,维护党纪国法的尊严。 而这一切,都需要他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简永红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几乎没有时间去和张华、米云这两个好朋友联系。 这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她必须保持低调。 简永红担任着省纪委八室的主任一职,她的工作涉及到许多敏感信息和重要案件。 她的出行和活动很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关注,甚至可能会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她选择尽量减少与外界的接触,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 其次,保密纪律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作为纪委工作人员,简永红深知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她所接触到的信息都属于机密范畴,如果随意透露给他人,不仅会违反纪律,还可能对案件的调查和处理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她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轻易与他人交流工作相关的事情,即使是和好朋友也不例外。 以至于张华一直以为她的调查组解散后她就返回省城了,现在在省城忙工作呢。 张华要是知道简永红目前还在他的北原市,而且就在他眼皮子底下,与他相隔不到三条街的距离,张华肯定会跳脚。 当然了,张华不知道这是正常的,然而,北原市公安局副局长贺飞却是心知肚明的。 贺飞为了配合简永红的工作,特意从章平县借调了一批警力过来。 这批警力原本的任务是协助端掉旺原饲料厂的。 可是任务完成后,人不但没撤回去,现在却又全部被派到了新原市协助调查杜汉麟了。 贺飞最近心情有些烦恼,原因无他,正是他的顶头上司——局长王长合。 王长合如今已经通过北原市人大的任命,正式担任市长助理兼市公安局局长一职了。 自从王长合走马上任后,他的办公地点就多了一处。 除了在局办公大楼里有一间办公室外,他还在市政府里拥有了另一间办公室。 这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问题在于,王长合一去市政府办公室忙活,往往一整天都无法回到市公安局。 这可让贺飞有些头疼了。 作为副局长,他需要及时向局长汇报工作进展,同时也需要局长的指示和决策。 可现在王长合整天待在市政府,贺飞很难找到合适的机会与他沟通。 这不仅影响了工作的效率,也让贺飞感到有些无所适从。 当贺飞见到忙的一身疲惫回来的王长合时,一肚子的牢骚也当时就哑火了。 他虽然不再对王长合抱怨,但心中的怨气却并未消散,反而又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张华。 他张开嘴,像火山喷发一般,将所有的不满都倾泻在了张华身上。 “都是张华这个懒货!”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恨:“都是他故意给王长合‘穿小鞋’,用高强度的工作来折磨我们!” 张华其实也挺冤枉的。 他要是知道贺飞在背后骂他,就他那张破嘴,能堵着贺飞的门,将贺飞骂个浑身透彻不行。 王长合虽然是市公安局的领导,但他同时还担任着市政府分管司法、信访、综治等一系列重要工作的分管副职。 这意味着他不仅要负责公安局的日常管理和执法工作,还要承担起市政府相关领域的领导责任,可谓是责任重大、压力如山。 北原市如今在陈剑锋和张华的共同努力下,正逐步摆脱困境,走向正轨。 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全市的发展也呈现出了积极向上的态势。 然而,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被路超远当市长时积压下来的问题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这些问题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有些是长期存在且亟待解决的矛盾,如社会治安、信访维稳、综合治理等方面的难题。 面对这些复杂而紧迫的情况,王长合感到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被严重分散,难以兼顾公安局和市政府两边的工作。 为了确保市政府这边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王长合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暂时将公安局的部分工作交给贺飞等几位副职来打理。 这样一来,他就可以集中精力处理市政府的事务,尤其是那些积压已久的问题。 王长合深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北原市的稳定和发展,更关系到市民的切身利益。 负责任的他决心全力以赴,在不辜负百姓的期望的同时,也决心为北原市的繁荣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贺飞骂张华还有一条原因,那就是张华当初承诺的让他老婆跟孩子都调到北原市,好实现一家团聚。 可都这么久了,还没动静,对于伉俪情深的贺飞都有点按捺不住了。 然而他还不敢跟张华亲自打电话说这件事,万一张华那货正忙,打扰到他了,他又该张嘴说损话了:“我说老贺,你们俩都多大了,没事还往一个被窝里挤啥啊挤,挤着不热吗?” 作为老朋友,贺飞还是有点“烦”张华的! (未完待续) 第1120章 谋认、谋事、谋公平正义 时光如白驹过隙,短短两天转瞬即逝。 然而,就在这两天之后,《北原日报》的子报《北原晨报》却突然如重磅炸弹一般,大幅刊发了一篇令人震惊的通讯报道。 这篇报道犹如一把利剑,直插北原市原北区的“建安工程公司”的心脏。 它不仅占据了该报的第二、第三两个版面,还形成了一个通版,其篇幅之大、影响力之广,实属罕见。 报道的标题犹如一声怒吼,振聋发聩:《我只是讨要我的工资,为什么会被包工头打?》这几个大字,仿佛在诉说着无数农民工的辛酸与无奈。 报道中配发的几张照片更是触目惊心,其中一张被放大得格外醒目。 照片里,一位农民工正捂着流血的脑袋,满脸泪痕,那绝望而又无助的眼神,让人看了心痛不已。 而这篇报道所针对的建筑工程施工队,正是北原市原北区的“建安工程公司”。 照片中受伤的农民工口中所说的“包工头”,则毫不留情地指向了建安工程公司的老板、总经理杜俊豪。 这篇报道并非一人之功,而是由报社的三名记者共同完成。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深入调查,将建安公司的种种黑幕一一揭露: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恶意欠薪、以暴力手段殴打讨要工资的农民工…… 这些丑陋的行径,在记者们的笔下无所遁形。 报道刊发当日,北原市市政府大楼内气氛凝重如铅。 张华握着报纸的指节发白,油墨印着的农民工血泪控诉,在晨光里刺得人眼眶发疼。 这时办公桌上的内线电话突然炸响,是市委书记兼市长陈剑锋打来的。 张华伸手接起,陈剑锋张嘴就问:“今天的报纸你看到了?周伟刚过去当区长,就得面对着一个爆雷的民生事件。你怎么看?” 张华笑了一下:“他周伟要是处理不了这件事,我看他还是回去抱孩子算了。” 陈剑锋道:“我听老沈说那个什么杜俊豪的背景不一般啊,说是新原市市委书记杜汉麟的公子啊。 我担心周伟他们处理起来压力大啊。” 张华接话道:“没什么大不了的,公事公办就行了,别说他是杜汉麟的公子,就是省委罗书记的公子,咱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陈剑锋哈哈大笑:“张华,你有能耐再说一遍,别急,我打开手机的录音功能录起来,有机会了我当着罗书记的面放出来听听,让罗书记好好的表扬你一下!” 张华秒怂,但人怂气势还是不怂的,继续咬着牙硬顶:“老陈你懂啥,咱们罗书记能跟想的一样? 他是大公无私的人,更是光明磊落的人,到什么时候都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为重的。 行了,别扯了,我告诉你啊,要是杜汉麟打来电话让你帮着协调,你可不能做牺牲我们北原市老百姓利益的事啊。” 陈剑锋收起笑容,回答道:“放心吧,这点原则我还是有的。 不是我吹,别说他杜汉麟打电话过来让我帮着平息此事,就是罗书记打来电话,我也照样不会答应。” 说完话他马上将电话挂断了。 反正罗书记远在省城,而张华和陈剑锋则身处北原市,两地之间相隔甚远。 因此,他们偶尔会拿罗书记来开玩笑,调侃一下。 由于距离遥远,罗中伟自然无从得知这些事情。 然而,就在陈剑锋刚刚用罗书记打完比方之后,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说法可能有些不妥,于是急忙挂断了电话。 毕竟,他也知道害臊,担心张华会戏谑他一番。 其实,在工作中,有时候确实需要像这样适度地放松一下,就是所谓的张弛有度。 工作时既要团结协作,又要保持适度的紧张感;既要严肃认真,又要保持一定的活泼氛围。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劳逸结合,让工作更加高效,同时也让心情更加舒畅,有利于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张华刚放下电话,办公室的门就被推开了,副市长曹童柏和市住建局局长郭凤岐快步进来。 住建局局长郭凤岐则是一头大汗,曹童柏手里则是攥着一叠投诉信,开口说道:“张常务,从早上上班开始,这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已经接到三十七起关于建安公司项目的质量举报。 另外,还有三十多个农民工堵在原北区区政府门口,说他们也是在讨要工资的时候,也被建安公司的人殴打过。 让原北区政府帮着讨回公道!” 张华对他们俩说道:“我们从技术和政策方面对原北区提供支持,其他的就交给原北区自己处理。 我们等着看结果就行了。 还有,曹市长,你要多留意事态的进展,一旦原北区那边困难大、压力大,或是个别人不守规矩,你马上与王市长(这个王市长指的就是王长合,他虽然挂的是市长助理的职务,但口头上依然按副市长的称呼叫)介入进去。 先控制住局面再说。” 曹童柏和郭凤岐点头离去。 果然,当所有的事情都被毫无保留地摊开在桌面上,如同被暴晒在炽热的阳光下一般,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阴谋诡计以及见不得光的蝇营狗苟,瞬间就无所遁形了。 杜俊豪的公司被媒体一曝光,所有的问题立刻被老百姓放大了。 新媒体上,# 官二代在北原市暴力殴打讨薪的农民工 #阅读量已然突破百万,而且还在以很快的速度增加。 张华看了一眼后,嘴角轻笑了一下,继续忙碌着自己的事情。 原北区作为一级党委政府,有省里新配来的区委书记,还有周伟这个老朋友当区长,张华不相信他们处理不了杜俊豪这个事情。 昨晚,当他读完武田县副县长王林发来的邮件后,思绪还是久久难以平息的。 他的脑海中不断盘旋着一个问题,让他陷入了长时间的思考。 武田县的领导班子虽然已经完成了调整,省委也为武田县配备了一位能力出众的县委书记。 然而,县长吴应军和常务副县长许中文却始终如芒在背,成为张华心头难以拔除的刺。 尽管这两人在雷正豪被带走调查后有了明显的改变,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以及县直各局委在他们的带领下,积极退还了大量不正当的资金,用于武田县的生产自救。 但张华的内心依然无法对他们俩产生信任感。 新来的县委书记或许还未能察觉到他们之前的那些蝇营狗苟之事,这让张华感到十分担忧。 吴应军和许中文是不是已经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从此以后决心洗心革面了? 张华心里一直有这个问号。 但从王林的信中,张华也没有发现他们俩做的不妥之处,在与新县委书记的工作配合上,两个人做的事倒是没有什么异常。 只是王林目前还要在峰口镇主持一段工作。 那么有谁可以近距离的盯着吴应军和许中文呢? 其实要是对他们两人进行追责,张华可以预料的到,他们俩万难逃过纪律和法律的
相关推荐: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作恶(1V2)
靴奴天堂
删除她gl
Black Hole
一梦三四年
他是斯文糙汉
和徐医生闪婚后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