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驸马太温柔 > 第19章

第19章

里的三号人物,谭芹芹的讲话无疑是有分量的,一连串的问题抛了出来,书记与乡长也不敢再强硬了。 张华说道:“两位领导,不如我将三位村民代表喊过来,趁班子里的人都在,大家集思广益,就在这与他们三人谈谈,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人大主席吴江岸说道:“我看可以,有什么话摊开了说最好。” 孔书记看了一下大家,最终还是点了一下头。 张华起身离去,两分钟后领来了三个人,典型的种地的庄稼汉子。 张华给他们三人搬来了凳子,让蒋梅倒了三杯水端来。 三人第一次面对十多个乡里的领导,起初还是有点紧张的,在张华的安慰下,才慢慢镇定了下来。 张华给他们三人介绍了在座的各位领导,也介绍了乡领导对这次招商引资的重视,说这是全乡的大事,领导们在一起开会就是为了解决你们的事情。 三名百姓很是激动。 在稍作寒暄后,大家进入正题,与张华当初讲的一样,百姓提出的条件并不苛刻,只是不甘心九年的心血、资金投入付之东流。 聊了近一个小时,始终达不成一致,每个人都逐渐失去了耐心,但都竭力的压制着自己的情绪。 张华也是无语,他是看出来了,孔书记和袁乡长二人对做基层百姓工作完全没有一点经验,只是想采用高压方式迫使这些农民自愿放弃继续承包土地。 在对于赔偿资金方面,二人却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坚持一毛不拔。又提不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 谈话慢慢的停了下来,会议室一时安静了。 这时一个百姓说:“我们理解乡政府招商引资是为了全乡的老百姓好,可是为了全乡好也不能将我们十多户百姓置于死地吧? 要是那样的话我们就去法院告政府,让法院判决,看看我们签的合同到底受不受法律保护。” 三个百姓站了起来,转身走出了会议室。 袁乡长的脸色很不好看,她站起身来说:“别说我这个当乡长的不发展全乡的经济,我下这么大的工夫招来的投资,你们留不住,可怪不到我头上了。” 说完,也离开了。 班子会议开了个虎头蛇尾,没有讨论出任何有用的结果。 张华临出门时跟谭芹芹说:“让派出所将带回来的那些百姓放了吧,不然矛盾激化深了,到时更不好做工作了。” 谭芹芹点了一下头,就回办公室打电话去了。 袁心萍回到办公室,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就喊着张华与谭芹芹去了孔书记的办公室,商讨对策。 孔书记则说乡里没钱,赔偿不了老百姓,谈什么都没用。 袁心萍说:“你们都听到那些承包户说的了,一亩地一年有五百元左右的利润,那是八百亩地,还有二十一年承包期,那可是八百多万,就是一半,政府也得给他们十六户四百多万。 等于是我们五十块钱租出去,再花五百租回来,这不是有病吗? 就是投资成功了,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税收吗?我们政府实际上是在帮他们十六户百姓打工赚钱嘛。” 孔富文书记一听:“也是啊,合着他们是在拿政府的地,来赚政府的钱,这怎么能行?” 张华被书记和乡长两人如此清奇的脑回路跟整不会了,他看了一下谭芹芹,发现谭芹芹也在吃惊的望着自己。 看来她也是被书记乡长二人的话给震撼到了。 书记与乡长二人商量了好一阵,愿意从乡财政拿出三十万作为对这十六个承包户的补偿,分三年结清,让张华与谭芹芹去做工作。 张华二人出了政府大门,找到了准备离开的这些承包户,并与他们推举出来的三名代表来到了政府大门处的信访办再次商讨。 三名代表对张华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虽然谭芹芹副书记阻拦他们耕地,他们对谭芹芹也没言语不敬,毕竟她也是受领导指派的,况且谭芹芹还是他们村的包片领导。 五人坐在一起又开始一番谈话。 谈了半个多小时,始终还是谈不到一起。 张华想缓和一下气氛,就岔开了话题,说道:“我听说化肥、种子这些农资今年涨价很厉害,老大哥还能保证每亩能赚五百块吗?” 这个四十多岁、皮肤黝黑的农民憨厚的一笑,说道:“要是放在别人手里不行,要是放在我们几个人手中,只多不少。” 张华不解的问道:“老大哥你别怪我不懂啊,我虽也是农村长大的,只是打小没有在农村种过地,一直跟着在县城打工的父母生活。 不都是种地吗?那为啥收入相差这么大?” 旁边另一个汉子说:“不瞒你说张乡长,我们这几个人一直靠种药材起步的,我们承包这几百亩地就是为了种药材,你说药材比粮食的产出高不高?” 张华问了一句:“老大哥,不是说药材在山区种的吗?” 那汉子说道:“有山区当然更好了,山区的药材品质还好。这不是没办法吗?只能在平地里种,虽然说质量不如山区的好,价格不如山区的高,那也比种粮食收成要好的多啊。” 张华眼前一亮,指着下王庄方向问道:“下王庄村那个地方咋样?适不适合种药材。” 汉子说道:“那肯定比我们承包的这片地收成要好的多。” 张华马上说道:“愿不愿意去下王庄那个地方种药材?” 汉子看着张华,眼睛也亮了,问道:“张乡长能说服那里的人将山包给我们?” “你们要是想把整座山承包完,肯定有难度。 如果是下边的那些小山包,搞个一两千、两三千亩地,我兴许能给你们谈到手,别忘了,我是下王庄村的包片领导,那里的书记和新任的王主任,跟我关系还是不错的。” “张乡长说的真的吗?” “老大哥,你认为我会跟你开玩笑吗?不信的话我现在打个电话,咱们马上赶过去,你们跟新任的王主任好好谈谈。” “好啊,张乡长,要是你真能帮我们拿下山边的地,别说三千亩了,就是一千亩,我们现在就愿意和乡里终止那份土地承包合同,不要乡里的一分钱赔偿。” “行,既然老大哥你话说到这了,我也给你表个态,下王庄村的王主任要是给你们低于两千亩山地,我今晚就把他灌的趴地上起不来,还让他老伴带着俩儿子来抬他回去。” “哈哈哈,张乡长,你联系吧,我们这就过去,晚上我们请你和他们村的领导一起喝酒。” 第60章 张华,来姐身边坐 几人说走就走,张华也想趁热打铁,赶紧把事情办成。 三名代表回到十几个承包户身边,将事情一说,大家很是高兴,当即让人去超市买了烟、酒、饮料好多东西,装上了他们带来的一个面包车上。 张华与谭芹芹也很快来到了书记的办公室,将这个意外的惊喜告诉给了书记和乡长。 还没等书记说话,袁乡长一把抓住张华的手:“谢谢你了张乡长,你真是咱们乡的一员福将啊,总是在关键时候给咱们乡带来惊喜。” 握着袁心萍白嫩柔滑的手,张华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孔书记从抽屉里拿出一条名烟递给张华:“张乡长,你带着抽,争取今晚敲定,明天就能跟下王庄签合同。” 张华松开袁乡长的手,拿过那条烟往腋下一夹:“三位领导,等我的好消息吧。” 坐上自己的小夏利时,张华仔细打量了一下这条好烟,还是书记会享受,这样的好烟可是上百块钱一包的。 如今这是自己的了,就当跑腿费了,领导给的,不犯错误。 下王庄村本来就是一个贫困村,以前王凤奎当村主任的时候哪管脱贫与发展。 如今王春年这个一身正气的老党员挑起了全村发展的重任,当听到张乡长亲口说带来几个人来下王庄村承包山岭种药材,心里甭提多开心了。 在张华与赵小强二人的见证下,他们双方很快达成了口头协议,一亩山地一年一百块钱,承包三千亩地,承包期限二十年,承包费五年一交,先交后用。 双方约定好了明天下午交钱签合同。 然后就是去村口喝酒去,几个承包户高兴的都快合不上嘴了,从面包车上卸下了好多酒水礼物。 王主任要推辞,张华说道:“这是谈完事情后的人情往来,你又没有出卖集体利益,你又没有损公肥私,算不得犯错误,收下吧。 那些酒水你先放好,他们马上就来种药材了,你们晚上没事还是可以喝两杯解解乏的嘛。” 见张华这么说了,王主任也没再推辞,当晚大家在小饭馆喝了个天昏地暗。 王春年老主任最终还是被灌醉抬回去的。 张华和开面包车过来的那个老大哥因为要开车,没喝酒。 回到乡政府门口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了,几个承包户感谢张华的帮忙,非要去超市给张华买礼物。 张华见拗不过了,就收了一箱矿泉水和一箱牛奶,往车后座上一扔,驾车回了政府院内。 事情很顺利,第二天下午下王庄村与十六名承包户签订了三千亩山地的承包协议, 第三天上午,十六名承包户一起来到乡政府,与乡政府解除了八百亩地的承包合同。 张华一句岔开话题的话,最终成就了三方: 一、下王庄村收到了三千亩山地的前五年的承包费,一百五十万元整。这对于全部人口不到三千人的下王庄村意味着什么?人均可分五百元以上。 二、十六个承包户自此有了高质量中药材的种植基地。 三、乡政府招商引资的八百亩地落实了,还没有花一分钱。 当晚,乡长袁心萍很高兴,喊着班子成员在政府食堂里设宴,为张华副乡长庆功。 书记孔富文依然稳坐首位,两侧依然是美艳的女乡长和漂亮的女副书记。 见张华进来,袁乡长一拍右侧的空位:“张华,过来过来,来姐身边坐。” 不大一会,酒宴开始,孔书记是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的,依旧是不行,坚持不到三十分钟,就疲软了,不是,就瘫软了。 在谭芹芹副书记的热情敬酒的带动下,大家稍微一努力,孔书记就软了,又是被邱主任和司机将他抬到车上去的。 副乡长苏静说,她也不喝了,可以顺道搭乘着孔书记的专车回家,也离去了。 袁心萍看着离去的二人,微微一笑道:“还蛮亲热的。”然后她开始与大家碰杯。 果然不负众望,又过了半个小时,袁乡长也趴下了。 吴江岸说:“张华,快把你姐抱回去吧,当心她着凉。” 张华刚要说话,郑山江和王明架起袁乡长往张华背上一放:“快点背你姐上车。” 众人哈哈大笑。 田甜跟在张华身后,帮着打开车门,将袁乡长放进车后座,车子驶去。 田甜对张华说:“当心老吴和老郑他们俩灌你。” 张华说道:“我还怕他们?走,看我怎么收拾他们俩的。” 田甜犟了一下鼻子:“你就吹吧,当心点,别喝太多。” 回到酒桌上,果然吴江岸、郑山江、王明三人眼神不对,谭芹芹说道:“张华,过来,坐姐身边来。” 所有人都大笑起来。 张华瞬间知道怎么回事了,他装傻充愣的拿起自己的碗筷,走到谭芹芹身边坐了下来,故意将身体贴近谭芹芹:“姐,有事吗?” 谭芹芹拍着他:“你挨我这么近干嘛?” “是你让坐你身边来的,离的远了还是身边吗?”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已经将八百亩地征来了,又按照投资商的要求在一个星期内做到了“三通一平”,如今过去半个月,两个投资商迟迟不见动静。 又是月底了,张华每个月的后四天得去学校集中上课,向书记乡长二人说明了情况后,又在党政办作了报备。 他驾着车去了下王庄村,在村口的小饭馆内将老板帮自己收的山野味装上车后箱,驾车奔省城而去。 袁乡长的办公室内,孔书记脸色很不好看,看着气得胸脯起伏不停的袁乡长,他说: “你真的能确定这两个老板是有实力的吗?” “我已经说过了,我去过他们在南方海滨城市的公司,再说又不是我一个人见的,那天县招商局的局长也在。 午饭还是两个老板请的吃饭,全是海鲜。” “你说他们那么有实力,为什么还让咱们帮他们贷贷款呢? 还让咱们财政所作担保,咱们这个穷乡,敢帮他担保贷款吗?” “他们两个老板说的下个月资金就能过来了,眼前他们只想贷两百万先启动项目,不然拖延一天,就对大棚种植不利。 说要是我们帮了忙,就从南方搞两辆进口车赠送给我们乡。” “你看吧,我觉得还是慎重一些比较好。”孔书记又叮嘱了一句。 第61章 张华出名了 孔书记的一句提醒,在袁心萍乡长心头犹如高速行驶中的汽车轻踩了一下刹车,待孔富文走后,她开始了仔细思考。 晚上,她在县委招待所请两位投资商吃饭时说,塔沟乡领导班子开会研究过了,原则上同意帮两位老板担保贷款,只是这笔贷款得放在乡财政的账户里。 反正两位老板贷款的目的也是为了支付建设大棚的材料费用,让两位老板只管放心的购买材料,乡里会统一给材料商付款的。 两位投资商当即就同意了,并约好了明天上午十点去塔沟乡农村信用社办理贷款手续。 接下来就是一番觥筹交错,两位老板心满意足的打着饱嗝,各自带着自己漂亮的女秘书回了招待所房间。 第二天上午九点多,正在办公室等两位老板的袁心萍乡长接到了电话,电话正是两位老板打来的,说公司总部有急事,需回去处理一下,最多一周就返回塔沟乡。 当天上午,两位老板就带着女秘书离开了竹林县。 四天的集中学习,张华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大学生活一样,只是不同的是身边同学的年龄相差太大了,班里有好几个年龄已四十五岁的同学。 看来这都是处级以上干部,为了赶最后一班车吧,大家都懂得。 不管怎样,也算是同学,在今后的两年间,每月还是有四天时间同窗学习的不是?于是在一位王姓同学的倡议下,大家组建了一个微信群,群名就叫“XX届研究生班同学群”。 全班男男女女三十名同学一个不少的全都进了群,按照统一格式改了名字,张华就改成了:竹林县塔沟乡副乡长张华。 张华看到有一个同学改后的名字是:庆丰市常务副市长白玉华。 其他的都是副县长、副局长、局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最低的是某个镇的书记,后边加个括号,注明副处级。 张华看着群里同学的职务,他感觉有点晕。 集中学习了四天,全班同学喝了三个晚上的酒,都是全班同学“自发形成的聚会”。 张华副乡长是三十人中年龄最小的,也是级别、职务最低的。 倒数第二名的有十多个,都是副处级,年龄最小的也是二十八岁了。 张华跟着他们班里的同学三个晚上吃遍了学校周围三个最上档次的酒店,这是他曾经上大学时,只是路过,连看一眼都没有勇气看的酒店。 十一月一日是个星期一,集中班学习结束,同学们相互握手告别,约定“咱们月底再喝”,然后一个个被车接走了。 张华在李景运家与李叔、强哥他们吃过午饭后,独自驾车回塔沟。 下午三点,还在路上开着小夏利不紧不慢的行驶着的张华,却不知一场大事即将降临在他的头上。 此时的竹林县县政府会议室正在举行新闻发布会,是由县长亲自主持的,向参会的几十家媒体记者通报前一时期竹林县发生的三起震惊全国的新闻事件的真相。 第一起就是真假代玉敏事件。 县委宣传部首先通报了事件的真相,县纪委、县监察局与县公安部门相继通报了调查、处理结果。 此次事件涉及高校招生审查办、市招办、县教育局、县高中、县公安局、县邮政局、县人事局等多家单位的相关负责人。 一共审查、双规了两名副处级、三名正科级、三名副科级干部,另有十多人因涉嫌违法犯罪被公安部门抓获。 竹林县县委、县政府发言人、县委宣传部部长李彩云告诉在场的记者,代玉敏本人已经被送往市内一家医院进行治疗了。 待她病情彻底稳定后,会根据代玉敏本人的意愿,再做下一步安排。 第二起就是不法分子冲击塔沟乡党委政府大院的事件和副乡长张华被县纪委审查遭刑讯逼供的事件。 李彩云部长说:“各位媒体的记者朋友们,第二起事件和第三起事件是同一个起因。 第三起事件是第二起事件的延续,下面我来向大家通报事实真相。” 李彩云部长通报了塔沟乡被上、下王庄村的王凤五、王凤奎堂兄弟俩带近二百名族人冲击乡政府,致使多名乡干部受伤、副乡长张华伤重住院的原因与经过。 又通报了原县长、原公安局长、原反贪局长充当其保护伞的真实原因,以及反贪局长用两万块钱买通县纪委案审科科长祝青伟,对副乡长张华打击报复、违规违法实施审查、刑讯逼供的事情真相。 会议主持人、县委副书记、县长梁国成发言说:“各位记者朋友,第二起和第三起事件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这是一名满身正气的干部与一伙违法乱纪干部的斗争,这更是一名基层公务员为捍卫党纪国法、为维护百姓利益而不畏权势,不怕流血牺牲,敢于同贪污腐败、祸害百姓的官员做斗争的光辉事迹。 各位记者朋友,咱们口中经常说三个字‘正能量’,什么才是正能量?我认为我们的副乡长张华同志就是正能量,是满满的正能量!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不止是要弘扬正气,更要大力宣传、弘扬我们的正能量,只有正能量满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会更加繁荣昌盛!” 现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记者席上坐着的高倩在拍手鼓掌的同时,心里说道:“你这家伙这顿打终于是没有白挨啊,这下算是出名了。 不行,不能这么便宜放过你,至少也得敲你几顿饭。” 竹林县这次新闻发布会有多家新媒体直接采用了网上直播,许多大的新闻门户网站也随着现场记者发回的简讯,及时更新着内容。 张华还在高速上开着他的夏利车在慢车道上悠哉悠哉的行驶着的时候,他的名字、他的事迹已经在网上传播了。 竹林县政府的官网抢抓时机,第一时间发布了张华的简历,还有从双河乡、塔沟乡两个乡党政办紧急催要来的张华在工作中、尤其在农村与百姓在一起的照片。 迅速的引起了众多记者的关注浏览。 这篇标题为“最具正能量的副乡长——张华”的个人介绍中,一下子汇集了三十多张照片。 其中有一张照片很快被多家网站转发,照片中,像是雨过天晴后,田埂上,张华骑在摩托车上,身上、脸上、包括摩托车上全是泥巴。 他一只脚踩在地上撑着摩托车,身体后仰,像是在尽力的挣脱,旁边有三名百姓,一名百姓伸手拽着他的右胳膊,另一名百姓伸手拦着摩托车不让他走,张华与他们三人都是灿烂的笑着。 照片是双河乡党政办的宁伟提供的,是他用手机抓拍的,他起初给图片写的说明是:张华每次到农村,老百姓就拉着不让走。 县官网的图片说明是:张华副乡长与老百姓的情谊。 国内最大的一家新闻网站,从竹林县政府官网上将这张照片复制过来后又做了高清处理,将照片也做了放大,下面配文很简单:张乡长,吃完饭再走! 第62章 不会吧,这也太吓人了 这一切他根本不知道,跑了五个小时,下了高速已经快下午五点了,出了县城往塔沟驶去。 快到途中的东华乡时接到了高倩的电话:“张乡长回到竹林县了吗?” “已经下了高速,高大美女,你昨晚微信上说今天来竹林县的,到了吗?晚上要不要请你吃饭?” “晚上没时间,出席完了你们县的晚宴后要赶稿子的。” “这么急?我们县又出什么事了还要赶稿子?” “你不知道?” “你不是明知故问吗?我在省城老老实实的上学呢,哪能知道我们县发生了什么?” “你就没看手机?” “在高速上开着车呢,怎么看?” “哎呀,你真是个二货,看看手机就知道了。 对了,明晚请我吃饭。” “好的,没问题。” 挂断了电话,张华将车开进了路边的加油站,给车加满了油,停在路边看手机。 手机新闻界面上首先弹出的就是他与三个老百姓一起的照片,张华一惊,什么时候有的这张照片?登这张照片做什么? 他点开照片,是一篇新闻报道加组图,标题是“最具正能量的副乡长——张华”,里面有几十张自己的照片,有少部分自己知道的,是宁伟那货用手机拍的。 还有好多照片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拍的,还好,看到这些照片他很快就能想起当时在做什么。 仔细看这篇新闻,见新闻导语这样写的: (本网讯,记者XXX)记者从一个小时前结束的南陆省竹林县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竹林县相关领导就该县近一段时期发生的三起震惊全国的新闻事件向媒体公开事实真相…… 张华明白了,三起新闻事件公布真相了,这下可好了,把自己也公布出去了,自己瞬间成为名人了,张华一时头大。 正在挠头之际,孔书记打来了电话,说话很是热情:“张老弟啊,学习结束了吗?” “书记好,结束了,我快回到塔沟了,这会已经过了东华乡。” “好好好,快回来吧,我们大家都在等着你呢。” “等着我?书记,有什么事吗?”张华有点不解。 “哈哈哈,我的张老弟啊,当然是好事了,你回来就知道了,开车慢一点哈。”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张华刚想将手机放下,手机响了,是李鹏飞打来的:“张华老弟,这下你可出名了。” “我的局长哥啊,我现在都懵了,我也是刚刚看

相关推荐: 迷心_高h   假少爷一朝觉醒   我的霸总爱装小奶狗   [甄嬛传同人] 甄嬛传之唯一的元后   全能歌姬辅助系统   火影之囚爱   错嫁年代文大佬后[穿书]   被草原霸主强取豪夺后   荆棘花园   长生从双修开始